旅游管理專業財務課程教學探究
時間:2022-10-25 09:41:05
導語:旅游管理專業財務課程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行業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多個方面,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旅游需求的大幅上升,旅游業為各部門帶來了客觀的收入和大量的工作機會。針對旅游行業蓬勃發展下巨大的人才使用缺口,絕大多數的師范類院校都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相比其他綜合類和財經類院校來說,師范類院校在對旅游管理學生在語言組織、思想表達和儀容儀態等養成方面有極大的優勢,而對于一些如會計學、財務管理等需要實操訓練、對經濟基礎知識要求較高的課程在教學上往往會顯得“力不從心”。而現有的旅游模式正由傳統的景點和區域游覽方式快速向全域旅游轉變,旅游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旅游產業集群的構建和運行工作中,資金籌集、運用及分配的效率高低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因此,相關旅游部門和單位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復合型培養中越來越重視其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的掌握,進而也對財務管理專業的財務類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財務課程教學在師范類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培養過程中的現狀
(一)目標定位的廣泛性及師范類教學背景導致教學基礎薄弱??v觀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集中在熟知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獲得管理人員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能夠運用現代旅游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有一定的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的基本能力,能夠旅游企業及其它相關行業進行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芍?,財務類課程在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中沒有被專門進行定位。同時,在師范類教學環境下,相關經濟和管理類先修課程在設置上本就缺少重視,加上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財務類課程和課時量少,致使學生對基礎會計學、財務管理等課程一些涉及經濟生活的基礎概念和方法缺少認知,在學習中面臨不少困難。(二)教材單一和教學內容缺少創新不能精準滿足行業多樣性需求。課程定位的不清直接帶來的后果即為旅游管理專業的財務類課程教學普遍采用會計學或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教材,即使現有少部分名字含有旅游和酒店的旅游財務類教材出版,其內容上也基本雷同,與具備多樣性的行業特點實際脫節較嚴重,沒有真正契合行業發展的需要,此種問題在《財務管理》課程中尤為突出。如旅游景區規劃管理對項目進行涉及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不確定性分析、風險分析與方案經濟比選等內容的財務分析,酒店管理中的財務管理則側重于成本控制和產品的定價,而現有大多數教材僅是從財務角度介紹基礎知識,學生對教學內容容易產生理論和實踐聯系不緊密的想法,影響其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同時,不能在旅游行業實務中運用財務知識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也缺乏競爭力。(三)工作性質的敏感性和師資的缺乏造成教學手段和視野的局限性。課堂講授的教學手段在非會計專業學生知識基礎薄弱、課時量少的情況下一般常被采用。晦澀難懂的財務知識再加上“灌輸法”式的理論教學,更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缺乏進而教學效果不理想。實踐教學能夠緩解一部分矛盾,如學生通過會計學教學中會計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和報表結算等手工操作及電算化上機等實訓,對會計核算的流程及核心思想加深理解提高實際操作的效率。但由于經濟信息和商業秘密的特殊性,財務管理課程進入“現場”開展實踐教學難度較大,學生會更多地感到學和做是分離狀態。而出于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考慮,師范類院校的非財會專業工作極少能得到既具備扎實財會知識、專業技術資質同時又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老師的青睞,復合性師資的缺乏不可避免的導致了旅游管理專業財務課程教學視野的局限性和教學體系的搭建。
三、師范類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財務課程教學體系探究——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
(一)在教學內容上。增加以景區、酒店及旅行社等旅游企業運營特點而建立的旅游行業產業化發展背景下的財務課程教學體系。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課程內容改革體現“財務課程教學要點+旅游行業特點+課內/外實踐”模式,并依據“總體與分部”、“理論與實踐”設計課程模塊,分別從課程內容的講授邏輯與學習認知的關聯性設計知識模塊和類型模塊。(二)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探索多種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發下,探索“多源信息-多教學環節-師生雙向反饋”、“引導-指導-教導式”和”合作-討論式”教法。通過口授、文獻、視頻、證券公司數據收集和真實案例等多種來源信息,運用講課(電子教案與板書結合)、Workshop專題討論、創業項目財務分析和學術報告等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效率在師生相互交流、反饋和互動的過程中能得以提高。適當設置與景區規劃、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相關老師進行共同指導的Workshop環節,可以模擬旅游行業具體經營環境進行專題實訓。另外,積極聘請校外實務能力強的業內專家進行1-2次課外講座,豐富學生的視野,在案例討論中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三)教學實踐和學生能力培養方面。在課堂教學上,通過旅游上市企業財務比率分析、酒店和景區規劃專題實例分析和Workshop討論等加深學生知識理解,在課外實踐中,鼓勵學生針對旅游行業中某一類型項目開展市場調研、收集財務管理相關數據進行創業項目財務可行性分析等,以提升學生的應用開發型能力。另外,依托教師科研課題、指導本科生參與或立項研究旅游產業發展中投融資問題,探討本科生“課程-項目-應用型人才”的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便于在師生互動的氛圍中建立起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體系。(四)在教材建設中。建立體現旅游行業內各部門特點,反映旅游行業發展動態的財務管理教學專題講義。(五)在師資能力提升上。堅持“取長補短”,教師隊伍結構優化與課程綜合性特點相適應,形成群體優勢。成立除了財務管理專業教師外,還包括其他專業具有豐富科研經驗教師的教學項目組,在引導學生實踐和研究創新中,可迅速實現資源的固化和共享。積極為專職教師選擇典型企業進行假期實踐,在用專業理論知識服務合作企業的同時,也可以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返校后進行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同時,加強各專題模塊主講教師間的交流和相互學習,在縱橫交織的全面培養過程中逐漸形成財務理論基礎夯實且兼具扎實旅游行業知識的穩定教師隊伍。(六)在考核方式上。探索實施結構成績綜合評定法。由于財務管理實際工作本身綜合性強,在學習和考核中教學內容的基礎、理論和實踐部分的階段性強,因此,以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教學評價的主體較為合理。例如,結構成績綜合評價法可包括:(1)多環節結構成績:小組作業、課堂討論和筆試成績;(2)綜合定量評價:平時成績占50%(小組項目構建及財務分析40%,Workshop討論表現占10%),期末筆試成績占50%;(3)綜合定性評價:每份作業或反饋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
作者:戎陽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靜愛,蘇筠,賈慧聰.國家精品課程“中國地理”的教學理念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7年第6期,P18-24
[2]周娜娜.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初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8期,P120,156
[3]張欣.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學習,2017年第7期,P218
[4]戎陽.全域旅游下的旅游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6-02,P80
- 上一篇: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