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堂微課與課外微課的差異
時間:2022-02-19 09:08:54
導語:高中地理課堂微課與課外微課的差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地理微課已有長足的發展,但在課堂內教學時使用微課與在課外學生學習時使用微課是有區別的。文章從目的、功效與操作特性上對課堂微課與課外微課的差異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課堂微課;課外微課;差異
微課主要是學習之用。傳統意義上的學多是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種是課堂內的學習,即在集體聽講情景下的學習;另一種是課堂外的學習,即學生在家的個人學習。筆者認為,針對不同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目的,課堂內的微課與課堂外的微課是有區別的。
一、課堂微課與課外微課差異之一:目的不同、功效不同
課堂內的微課是教學的輔助,是為了更好地教,其效果與有聲有圖的視頻效果基本一樣;課堂外的微課是學的輔助,是為了更好地學,其效果與靜聽老師講課基本一樣。1.課堂教學中插播幾分鐘的微課,功效大多等同于教學資源課堂內的微課主要是為教學服務,常常是以視頻的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教學主題,也有用于展示動態過程的,相當于動畫或視頻。因此,在一節45分鐘的課堂中,插播幾分鐘的微課,其功效更多地等同于教學資源。其實,在微課一詞出現之前,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常常會根據教學的需要插播一些視頻。這在功效上并無多大的不同。例如,在地理課堂中講授有關喀斯特地貌的內容時,有些教師事先準備了幾分鐘的微課,微課內容是PPT+聲音解說式的,PPT上主要是以各種圖片為主。以此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堂話題。筆者認為,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截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地理•中國》科考片的部分片段,其中有幽谷尋蹤、水西風云等,是關于喀斯特地貌的,內容不錯。可以說,課堂中的微課,能以其形象、直觀、生動的特性來營造一個良好的聽課氛圍,但傳統的視頻插入也能達到這種效果。2.在課堂中不恰當地運用微課,不如教師直接講解或者師生共同討論例如,在地理課堂上學習了“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之后,有些教師喜歡使用微課來給學生進行一次結構性的總結。筆者認為,還不如讓學生來歸納總結,教師給予指導與糾正。這也許更能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把握到知識體系。因此,在課堂上利用微課教學時,我們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合理選擇,不能過于盲目和泛濫。有時候傳統的教學方法的效果可能優于微課教學。3.課堂內的微課,常常“淪為”輔助教師講課的多媒體課件嚴格意義上講,目前流行的課堂中的微課,已經不是美國最初提出的“微課”了,有很多老師也僅僅把自己的微課做成了一個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它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性教學的助手,幫助老師把講課的內容呈現在屏幕上。其實,教學是在一定情境中發生的,教師使用微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或輔助教學,本也無可厚非,營造一種氛圍、突出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都是可以的,只要是高效的、是有質量的,就算“淪為”教學課件又何妨,好課件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僅僅是枯燥乏味的視頻講座,或者脫離課堂主題,或者脫離課堂需求,這樣的微課是得不到學生喜歡的。例如,一位教師在地理課堂中講授“我國的海洋權益”一節內容時,插播了一段微課視頻,形式也是PPT+聲音解說,而PPT上基本是以文字為主,而且文字字體還不大,這就有點過于單調與枯燥了,效果也很不理想。從以往經驗來看,由于微課要求時間的短少,要求切入課題必須要迅速,同時還要能吸引學生,所以制作者在微課的講授中,要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顯露出來教學內容的主干。同時還要防止微課流于形式,不能只是羅列書上的知識,否則微課起不到“解惑”的作用。4.課堂外的微課是為了學習而生,它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假如課堂內的微課“淪為”了一種教學課件,那課堂外的微課則更有其存在和發展的必要,因為微課和課件是兩碼事情,微課是學生自主學習用的,是以學生為中心;課件是幫助老師講課的,是以教師為中心;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也許,“翻轉課堂”的名稱,更能反映課堂外微課的目的和意義。例如,寒暑假學生在家時間長,學習任務相對較少,這時候就可以很好發揮微課的作用了,可以利用微課進行鞏固和復習,也可以利用微課對假期作業進行講評。一直以來,假期作業都是布置容易講評難,因為一方面是由于假期長作業多,批閱和講評要求時間長;另一方面是開學初沒有那么多時間用于作業講評,所以大多數老師對假期作業的處理比較馬虎,基本上沒有講評。對此,不妨拿微課一試,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即把每一份假期作業的答案和主要難題的講解錄制成微課,讓學生自己觀看,這樣既可以避免在開學初由于沒有時間講評作業的尷尬,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做作業能即時糾正和理解,從而提高假期作業效率。簡單地說,如果把課堂外的微課稱作翻轉課堂,就更能體現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解決問題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
二、課堂微課與課外微課區別之二:個性化的操作不同
1.課堂內的微課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統一操作,與傳統的視頻或課件操作基本一樣許多教師在課堂中用多了微課后,不時感嘆:微課就等于視頻!如一位老師在教“地球的宇宙環境”一節內容時,一共放了三段視頻:霍金的宇宙爆炸理論,作為引入課題,激發興趣;衛星發射,用于啟發學生對宇宙的探索熱情;各種天體圖片的微課視頻,如馬頭星云、蝴蝶星云、貓眼星云等。其中天體圖片的微課視頻是老師自己錄制的,其實就是PPT課件加老師的講解,與上課并沒有多大區別,而當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老師只能與學生一起觀看,實際上也就失去了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機會,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生成就少了,課堂教學也就少了些“靈動”之感。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總有部分學生能很快完成學習任務,為了照顧其他同學,保持一致的學習進度,老師通常不做另外安排,以致剩余時間不能被有效利用。那么,課堂內的微課能否解決這樣的問題呢?事實上,由于課堂內微課在課堂教學運用中并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無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形式教學方式。況且事先錄制好視頻文件,如果在不同班級運用,就有一個與不同班級課堂教學的匹配問題,也許在這個班級上效果顯著的微課視頻,在另一個班級中效果就不一定好了,特別是學生知識基礎相差懸殊的班級就更是如此。2.課堂外的微課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操作,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微課以其時間短、內容精要而顯露優勢,它常常把某堂課的知識點片段化、碎片化。學生可以通過看微課→作業→遇到問題→再看微課→再作業……這樣一種流程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按自己的需求來控制學習的進度。例如,學生在學習“水循環”微課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了解什么是水循環、有哪些類型、哪些環節等。考慮到水循環的諸多環節(如蒸發、降水、地表徑流等),微課中以PPT的形式首先呈現一幅有山有水的圖片,以唐代詩人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為切入點,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地表徑流的黃河水到底能不能回來?學生反復看了微課,自然就明白了。微課也在一幅圖片上先后動態展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的不同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從而掌握水循環的概念。一般來說,學生對帶有明顯輔導屬性的新型資源,還是有較高的需求傾向,因為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實際的問題,提高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可以說,課堂后的微課,能夠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這種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以后脫離課堂和老師的時候,也有這種自學的能力。對學生一生來講,掌握方法比完成任務更重要。
三、結束語
微課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給我們的教和學帶來了巨大影響。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字化資源,表現為一種視頻文件,可用于課堂內教學,也可用于課堂外學生的學習。但從以上比較來看,課堂外的微課需求和意義要遠大于課堂內的微課。因為,從學生角度看,微課給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無論在課前、還是課后,只要有條件,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個性化學習,自己掌握學習節奏,構建知識體系。
作者:蔣興東 單位:鎮江第一中學
- 上一篇:地理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 下一篇:高中地理空間思維觀念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