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模式與問題分析
時間:2022-10-07 09:43:13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模式與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直以來,中小企業在推進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稅收貢獻、社會穩定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中小企業成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促進中小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從供應鏈金融的角度出發,分析中小企業融資模式以及其面對的融資困難,并提出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建立融資信息服務平臺,拓寬抵押擔保范圍,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政府政策支持等對策建議,以全面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對策建議
一、供應鏈金融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一)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分類
供應鏈金融的產生,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出現了新的變化,對緩解中小企業長期存在的融資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般來說在供應鏈金融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應收融資模式,以中小企業的應收款單據為抵押和擔保,屬于中小企業短期的融資模式之一;二是預付融資模式,在與供應商簽訂銷售合同之后,中小企業可以憑借預付款賬單向商業銀行進行貸款融資;三是存貨融資模式,在中小企業完成支付賬款之后,可以將賣方的倉單作為抵押,進而向商業銀行提出貸款申請。
(二)中小企業融資業務流程
在供應鏈金融下,商業銀行所確定的中小企業融資業務流程主要是以應收賬款模式為主,其流程主要如下:首先,商業銀行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信用額度,根據應付賬款期確定融資期限,其期限一般是3-6個月。根據資金需求情況由中小企業提出貸款申請,核心企業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并根據銀行審批通過的信用額度,由核心企業挑選優質中小企業進行合作。其次,商業銀行根據核心企業提供的合作名單,以風險控制為基礎,做出是否為提出申請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最后,在商業銀行通過審核之后,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可以通過分期的方式為提出貸款申請的中小企業支付收購款,在完成還款之后,中小企業的額度自動恢復,如此循環。
(一)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規模有限,資金實力較弱,因此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難以與大型企業進行抗衡,所以導致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補償水平不足。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過程中,需要考慮其規模、抗風險能力等,因此中小企業難以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所需的資金。在供應鏈金融中,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規模及抗風險能力依舊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中小企業難以順利獲取融資支持,對其發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二)信息不對稱現象明顯
信息不對稱問題一直長期存在于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在獲取貸款之后沒有根據其貸款申請及合同規定使用貸款資金,對其進行監管的難度較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風險隱患。同時,中小企業為獲取融資會對其所提供的各項信息進行造假,對企業信用等級進行隱瞞,而商業銀行貸款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必要的調查研究,所以會使得中小企業蒙混過關,雖然能夠順利從商業銀行獲取貸款,但其還款能力卻較弱,給商業銀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信息不對稱現象使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批力度,其獲取融資的難度不斷加大。
(三)抵押擔保物品范圍較窄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為企業提供貸款服務過程中,企業需要提供相應的抵押擔保物品,根據其評估價值獲取相應的融資。在我國中小企業中,其利潤基本都是固定資產,因此難以通過抵押資產的方式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獲取所需要的貸款。一直以來,中小企業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缺乏必要的抵押擔保物品是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之一,同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抵押擔保物品的要求較高,大部分中小企業現有抵押物品難以滿足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要求,因此限制了中小企業獲取融資的能力。
(四)缺乏完善的信用體系
近年來,信用體系建設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在供應鏈金融中,中小企業要想獲取融資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信用體系基礎上。由于信用體系不健全導致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受到較大限制。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大都較短,受到短期利益的影響,缺乏長遠規劃,在信用建設方面的重視度較低,往往出現違約和不能按時償還貸款的現象,大都需要商業銀行多次進行債務的催收,進而降低了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信用等級,其融資難度也由此加大,因此在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難以順利獲取融資。
(五)中小企業發展能力有限
我國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發展能力相對有限,政府部門難以制定有效的措施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由于得不到政策及資金方面的保障,其發展條件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同時,商業銀行即使愿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但由于中小企業發展能力有限,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償還貸款,所以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存在明顯的“惜貸”現象,導致中小企業難以順利獲取貸款。
三、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一)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
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進一步惡化,潛在的風險隱患不斷增多,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因此中小企業必須要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提升風險管理能力。首先,中小企業管理者要全面提升風險意識,將風險預防及管控視為發展的重要保障,嚴格執行風險決策部署,確保企業能夠穩定發展,不斷擴大規模和發展能力,以提升競爭優勢。另外,要完善風險預估機制,對潛在的風險隱患進行分析,確保資金安全,使得中小企業能夠在供應鏈金融中不斷壯大自身力量,進而可以順利獲取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
(二)建立融資信息服務平臺
在供應鏈金融中,對信息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因此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需要建立融資信息服務平臺。首先,要充分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實現對融資信息的共享,進而可以將信息準確傳遞到中小企業及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兩者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另外,要對融資服務平臺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要促使供應鏈金融中的中小企業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其中,實現融資信息的公開化和透明化,最大程度上減小信息不對稱問題帶來的影響,為中小企業的順利融資提供信息服務保障。
(三)拓寬抵押擔保范圍
在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中,要想強化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就必須要適度拓寬抵押擔保的范圍,增加中小企業能夠通過供應鏈金融從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獲取融資的能力。首先,要構建完善的多層次、多形式和多渠道的抵押擔保機制,實現對擔保市場的有效區分,充分明確監管范圍,構建債券金融擔保業務監管框架,為中小企業的融資開拓空間。另外,要適度強化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抵押擔保能力,不僅可以使得中小企業順利獲取融資,還能夠將融資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加快信用體系建設
全面強化信用體系建設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關鍵,首先要構建完善的數據共享平臺和監督管理機制,實現對融資信息數據的實時共享,增加數據信息的透明度,以減小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影響,進而提升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意愿。其次,要科學引導中小企業提升對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視度,在自身經營發展和融資過程中自覺強化信用建設,堅持誠信為本的原則,避免因短期利益而做出失信行為,進而可以使其在供應鏈金融中能夠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最后,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全面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規范化發展,在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同時確保中小企業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
(五)強化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中小企業強化融資能力的關鍵。首先政府部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其制定融資擔保機制,從政策層面為其在供應鏈金融中的融資行為提供支持。其次,要在資源配置方面向中小企業進行傾斜,使得中小企業能夠在發展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人財物等資源的支持,進一步完善審批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制度,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為其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最后,政府部門要根據市場金融體系的發展情況,構建完善的創業激勵機制,幫助企業創新資金籌措機制,便于中小企業能夠順利實現融資。綜上所述,隨著中小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多和規模的不斷壯大,對融資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供應鏈金融的融合性與系統性較強,屬于新型的金融服務模式,不僅能夠促進核心企業的發展,還能夠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提供所需的資金支持。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小企業的融資難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限制了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從本文的研究來看,可以從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建立融資信息服務平臺、拓寬抵押擔保范圍、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出發,完善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參考文獻]
[1]高旋,關子琪.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21(3):170-171.
[2]劉方錚.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76-77.
[3]樊英.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優勢及建議[J].江蘇商論,2021(1):87-90+96.
[4]孫皓,周祉藝,傅陶莎.“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20(12):48-50.
作者:伍青桐 單位:珠海科技學院
- 上一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的影響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