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發展存在問題
時間:2022-03-24 04:03:00
導語:村鎮銀行發展存在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股本設置欠合理且村鎮銀行股份制優勢難以發揮
從村鎮銀行的股權設置看,雖然民間資金參與了新設的村鎮銀行,但是由于《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并且最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20%,這樣,大股東對村鎮銀行占有的絕對控股地位,致使村鎮銀行在成立初期相當于大銀行的一個分支機構,人員管理、業務經營諸多方面都受到約束,自主經營權難以發揮。另外,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較低,導致其抗風險能力較弱,存款客戶特別是一些大額資金不敢進入,影響了負債業務發展。此外,受最大貸款戶比例不得超過注冊資本5%限制,難以滿足一些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影響其資產業務拓展。
(二)配套法規政策不健全
自從《意見》出臺以后,中國銀監會又陸續了《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等6項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組織的行政許可及監管細則,但是對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業務管理等具體規定還沒有出臺,各地區的政策也不一樣。具體表現為:一是國家稅收政策扶持不明確,能減多少稅、免稅多少年沒有規定;二是國家還未建立支農獎懲機制,對支農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尚未建立激勵機制,影響其支農積極性;三是中國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尚未向村鎮銀行傾斜;四是村鎮銀行的不良資產處置能否享受國有商業銀行的剝離、核銷呆賬和農信社的中央銀行票據置換等政策,當前還未能明確。
(三)信用環境較差且貸款風險難以控制
農村信用環境是村鎮銀行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但目前農村信用環境不容樂觀。首先,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弱勢產業和弱勢群體,他們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信貸資金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其次,由于認識上的誤區,一些農民對政策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凡是國家在涉農方面的政策舉動都被認為是對農民的“救助”。部分農戶認為在村鎮銀行借錢,可以先不用考慮歸還,從而引發資金的道德風險。第三,擔保機制缺失,村鎮銀行信貸資金的有效運作依賴于農村地區信貸擔保體系的完善,但農村地區可用擔保資源稀少,遏制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加之村鎮銀行發放的貸款多以信用貸款為主,極易形成信貸的道德風險。
(四)金融監管模式缺乏針對性且“嚴監管”難實現
當前銀監部門對村鎮銀行采取“低門檻、嚴監管”的模式,“低門檻”即適當降低機構和業務的市場準入條件,增加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覆蓋面;“嚴監管”即強化監管措施,實行剛性市場退出約束。但是事實上很難將“嚴監管”這一目標落實到位。首先,目前的監管力量不夠充足;其次,即使有足夠的監管力量并采用目前通常的銀行內部關系人控制的模式來對村鎮銀行實行嚴厲的監管,也可能因為管得過多過嚴,而使村鎮銀行失去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以退出機制的運用來看,村鎮銀行一旦出現經營風險,就啟動剛性市場退出機制,其負面效應是很難預料的。而且,由于金融風險有著強烈的傳導效應,因某一家金融機構非正常退出,則有可能引發區域性的金融風波。
(五)業務類型有限且存款來源不足
目前村鎮銀行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利差。從存款的角度看,首先,村鎮銀行設立于我國廣大的農村貧困地區,雖然是農民自己的銀行,具有一定的本土優勢,但由于這些地區受地域自然條件和開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其次,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較低。再次,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小。這就使得村鎮銀行存款來源少,制約其市場開拓及業務范圍。
我國村鎮銀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如果村鎮銀行改變目前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的做法,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快進入農村。例如:可以進一步放寬銀行業機構發起人組建村鎮銀行的條件,探索境內外各類出資者,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托、企業和自然人共同發起組建專司控股村鎮銀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嘗試由控股金融公司發起組建村鎮銀行,形成投資多元、主體多樣、形式多種的銀行格局,更好地為農村小額農戶、農村種養殖專業戶、農村及縣域小企業等不同層面的金融需求者提供多種金融服務。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村鎮銀行的支持政策應當明確。作為銀行業的新生力量,特別是誕生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支農型地方性銀行,村鎮銀行在發展時處于明顯的經營弱勢,需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關于稅收、準備金、再貸款等各方面的支持或優惠措施。具體而言,第一,中國人民銀行應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支持,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第二,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債務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確立貸款利率;第三,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持其發展壯大;第四,加快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為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提供切實保障,并考慮建立村鎮銀行的聯合銀行;最后,建立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
(三)不斷優化經營環境
首先,要大力改善當地信用環境,增加違約者的機會成本,培養和打造一批愿與村鎮銀行進行業務往來的客戶群。第二,要加快農村個人誠信系統的建設,在全面采集個人信息的基礎上為農民建立信用檔案。同時,可以在試點村鎮開展誠信農民評選活動,在農民誠信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不斷優化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環境。第三,要建立農村風險補償與轉嫁機制。按照“銀行+保險公司”模式,開辦由村鎮銀行放款、農戶承貸、保險公司擔保的貸款品種;或者按照“企業+農戶+銀行”模式,開辦由企業和種養大戶簽訂協議、農戶給企業簽訂單、企業給農戶貸款做擔保的貸款品種。第四,要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組建村鎮銀行要杜絕政府參股和干預管理決策,為村鎮銀行提供一個市場化的、充分競爭的發展環境。
(四)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
金融監管部門應引導村鎮銀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銀行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幫助村鎮銀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第一,應建立嚴格的準入制度,加強村鎮銀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對申請開辦村鎮銀行的個人或企業建立相應的舉報制度,讓公眾對申請者的資信、品行進行評議。第二,要建立審慎的運營監管制度,對于村鎮銀行,考慮到其經營的高風險性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的特點,對其運營應堅持更為審慎的原則。比如資本充足率標準應該高于其他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分類標準和流動性比率應更高,以保障其運營更安全,努力減少因經營不善可能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要建立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比如按季在當地主要媒體公布經營情況:主要客戶名單、各項經營指標、各類監管要求等,由監管部門組織成立由監管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組成的經營評價機構,定期公布評價結果,將經營情況置于公開場所,使存款人方便查閱,借以增強市場對經營者、借款人、監管者的制約,向存款人提供充分的信息。
(五)努力拓展資金來源
首先,政府可以考慮對村鎮銀行開放更多的融資途徑,以使其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比如捆綁發行金融債券,可以吸收大額的協議存款等等。其次,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宣傳設立村鎮銀行的意義和目的,介紹村鎮銀行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眾充分了解并認可村鎮銀行;增強公眾向村鎮銀行存款的信心。第三,可以不斷設立村鎮銀行分支機構,加快村鎮銀行基礎設施建設,以現代化的手段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的加盟。第四,村鎮銀行應及時了解農民、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引導他們將閑置資金存到村鎮銀行。
(六)加強金融手段創新
從長遠來看,發展村鎮銀行仍然需要創新金融工具、金融技術、金融產品來滿足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首先,可以加強與商業銀行的業務合作,通過對大中型項目的聯合貸款,或者為縣域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需求主體提供信貸支持,擴大金融供給規模;其次,可以參與縣市、鄉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建設規劃,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擴大金融服務對象;第三,應探索多種擔保、抵押方式幫助種養殖大戶、專業農戶、經濟合作組織解決其資金需求,如經濟林木抵押、土地使用權抵押、保單受益權抵押等,并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出與自身管理相適應、與“三農”和微小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保險、、擔保、個人理財、信息咨詢、銀行卡等,填補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同時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童.首家“草根銀行”的標本意義.農民日報,2007-3-30
2.李愷萌.欠發達地區村鎮銀行運行初期的障礙與啟示.人民網,2008-12-16
- 上一篇:我國網上銀行發展現狀
- 下一篇:國有商業銀行國際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