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道路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4 10:05:00
導語:新型工業化道路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謂工業化,一般認為工業化是指從傳統的以農業和手工業為基礎的經濟體系向以現代的以先進工業為基礎的經濟體系轉變的歷史過程。這一概念包含了工業化的三大特性:一是過程性,工業化不是一個時刻概念,而是一個時期概念;一個國家要基本實現工業化往往要化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比如英國從18世紀30年代工業革命發生到19世紀40年代它基本實現工業化經過了100多年的時間,比如我國從建國后即推進工業化的進程,經過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艱巨的歷史任務;二是先進性,強調的是以先進工業為基礎的經濟體系的轉變,先進具有相對和動態的含義,相對是對傳統來講的,動態是說先進本身也具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比如機器化工業與手工業相比,是現代工業,而電氣化工業與機器化工業相比是現代工業等等;三是體系性,強調的是整個經濟體系的轉變,而不單單是工業的發展;不僅工業要用先進技術武裝,而且其他產業也要用先進的技術進行改造,從而實現整個經濟體系的的現代化,包括價值觀念的更新、生產方式的變遷、經濟組織方式的演變,經濟結構的演進、經濟體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工業化是一個歷史范疇,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不同歷史階段含義不同。
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由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到知識經濟,這是生產力發展的一般規律,工業化作為承上啟下的階段不可逾躍。道理很簡單,只有工業化,才可能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知識經濟才能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比如信息產業、計算機產業、基因工程等產業的關鍵設備如芯片等都是工業經濟的產物。工業化也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現代化作為一個社會發展概念,內涵十分豐富,包括經濟、政治、文化、人的發展等多方面的內容,工業化是一個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核心和前提,是經濟現代化的體現。道理同樣并不深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工業化,才能用先進的工業化去裝備和改造農業,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才能裝備和支撐強大的國防,實現國防現代化,才能推進技術的更大進步去實現工業化的升級,經濟的現代化才能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和這一基礎上,政治的現代化、文化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等才能最終建立起來,離開了經濟的現代化,一個社會的現代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正因為如此,我們黨早在1982年的十二大報告中就將工業現代化作為四個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并將此寫進了新的黨章之中。環顧宇內,當今世界,沒有一個農業國家可稱得上是現代化國家、強大國家、富裕國家。正如臺灣經濟界強人趙耀東在其《平凡的勇者》一書所指出的,“世界各國,除了資源特別豐富的沙特等國外,沒有任何高收入國家不是靠工業化的,——沒有工業就沒有前途”。此類國家清一色地都是工業國家,工業化水平都比較高。
工業化水平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指標體系,其中的核心指標有以下幾個: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國際上比較權威的工業化階段劃分標準認為工業化初期人均GDP一般為1200美元—2400美元,(按1998年美元價值計算),中期2400—4800美元,高級階段為4800—9000美元;
2、制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生產增加值,國際上的劃分標準認為這一指標低于20%為非工業國,20—40%為正在工業化的國家,40—60%為半工業化國家,60%以上為工業國;
3、三次產業的生產結構和就業結構,根據世界銀行經濟學界錢納理等對世界100個國家20多年中經濟結構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研究,人均GDP1000美元(1964)以上,一二三產業生產結構為12.7%、37.8%和49.5%;就業結構為15.9%、36.8%和47.3%;
4、城市化水平,錢納里等經濟學家根據對世界100個國家20多年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化水平之間關系的研究測算出,人均GDP800美元—1000美元(1964),對應的城市化水平為60.1—65.8%;一般認為工業化國家的城市化水平應在60%以上。
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我們已經為工業化奮斗了半個世紀,盡管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已經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變成為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國家,但參照國際經驗和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水平,我們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表現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底才接近1000美元,制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生產增加值的比重,2001年我國的這一指標才為51.5%;從三次產業的生產結構和就業結構看,而2001年我國三次產業的生產結構為15.2%、51.1%和33.6%,就業結構為50%、22.3%和27.7%;從城市化水平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只有38%;總的評價,我國還處在工業化中期的水平,正因為此同志才在十六大報告中鄭重指出:“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新的世紀、新的階段,繼續推進我國的工業化進程,走什么樣的工業化道路?這一問題至為關鍵,它直接決定經濟發展的出路和結果。
工業化道路是一國推進本國工業化的途徑和辦法的總稱。一個國家工業化道路的選擇,要受到工業化一般規律的制約。這些一般規律人們普遍認同的有這么幾個:一是從價值觀念上講,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工業化的靈魂,這是工業化的精神動力,無論是技術的革新、還是市場的開拓,還是企業規模的擴大,無不是在這一動力的推動下實現的;二是從社會生產方式上講,機器大生產的生產方式取代手工生產方式廣為普及,不僅工業,而且農業、服務業等逐步采用先進的機械化、電動化、信息化的機器設備從事生產;三是從工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上講,專業化分工日益深入,不少企業專注于產品某一部分的生產或流通的某一環節,每一個工人也都成了分工鏈條的一個結點;規模經濟階段不可逾躍,隨著分工日益深化,同類生產的集中不可避免,通過集中可以獲得規模經濟收益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工業化過程還往往伴隨著結構變動的過程,隨著工業化的推進,一國的經濟結構包括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往往都要發生重大變動,如產業結構一般要沿著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第三產業等演進,從要素層次看產業結構演進一般要經歷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等幾個階段;工業化的過程往往也伴隨著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變遷的過程,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變遷是工業化的先導和助推器,反過來工業化又推動著制度和體制的變遷;四是從面臨的約束看,推進工業化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等重要約束,這些約束都是硬約束,任何國家都饒不開、躲不過,總要想辦法應對,應對不好,工業化的進程就會因此受制。受這些一般規律的制約,各國的工業化的道路,有共同性的一面,如都必須推進生產方式的轉換、分工的深化、結構的升級,最終都要想辦法處理饒過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約束等。但由于一國家在推進工業化時面臨的條件不同,從國際上說包括政治上的態勢、經濟上的聯系和競爭,從國內上說包括、本國的經濟水平、政府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人口、資源、環境狀況等等,因此各國及一國在不同階段的工業化道路又具有很大的個性和差異性,由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講,一國選擇什么樣的工業化道路應該由工業化的一般規律和本國的具體國情共同決定,不存在一條普適性的工業化道路。在十六大報告中,我們黨立足中國現實國情,放眼世界經濟發展大勢,遵循工業化的一般規律,反思人類已有的對工業化道路的探索,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重大命題。
何謂新型工業化道路?十六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怎樣理解這一概念的含義?我的理解這一概念涵蓋了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五大特點與三大任務
五大特點:一是科技含量高,是指加快科技進步以及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從而使國民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工業經濟活動,從投入到產出,從生產到流通,從微觀經濟管理到宏觀經濟管理,盡可能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以提高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把經濟發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基礎上;二是經濟效益好,是指各個生產和流通中的各個經濟主體,所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符合市場需求,同時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較低,以提高經濟活動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比,并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組織創新等不斷提高這一比值;三是資源消耗低,是指各個經濟主體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四是環境污染少,就是要廣泛推行清潔生產方式、文明生產方式,發展綠色產業和環保產業,減少經濟增長對環境的破壞,做到經濟發展而又山川秀美;五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就是要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時又充分利用我國勞動力豐富、價格低廉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做到發揮比較優勢與增加就業,一舉二得。
從這5個特點,我們不難看出新型工業化道路所擔負的三大任務是:一是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長方式,從而保證我國經濟在實現了20年高速增長之后,還能以7%以上的速度繼續增長,從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二是要解決經濟增長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從而有效地應對資源、環境的硬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降低經濟增長的代價;三是要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從而有力地吸納因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而產生的大量的相對剩余勞動力,確保社會的穩定。
為什么說這是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呢?新在那里呢?根據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含義,比照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工業化道路及我國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我們認為新型工業化的新主要表現在:
與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工業化道路相比主要表現在:
一是信息化和工業化互動的工業化;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走得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這是符合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一般規律的,中國作為一個后發展國家,亦步亦趨顯然不合適宜。那樣我們就永遠也擺脫不了落后的帽子。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網絡技術發展迅猛,產生了信息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軟件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并以極強的滲透力同傳統產業結合,大大提高了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效率,有效地改進了微觀管理和宏觀管理,催生了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和新的業態。這一新的技術背景,為我們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工業化發展的歷史上,一項重大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改變世界競爭格局。比如英國抓住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技術的機遇,率先實現工業化;美國抓住電氣技術變革的機遇,實現經濟飛躍,成為世界強國。同時落后國家抓住技術革命和技術創新的機遇,迅速提高本國的工業化水平,使自己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的事例并不鮮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就是抓住從機械化工業化到電氣化工業化轉變的機遇,通過大力發展重工業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強國的,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是沒有資格挑起世界大戰的,再如印度,跟我們一樣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不如我們,工業化的任務也沒有完成,1998年農業人口還占整個國家人口的60%,而我國再這一指標上超過其近10個百分點,但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了歷史機遇,近10年來信息業在計算機軟件業的帶動下迅猛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計算機軟件大國,預計到2008年印度軟件業產值將達850億美元,出口創匯500億美元,將創造220萬個就業機會,并將印度的經濟增長率提高到兩位數,前景十分誘人,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在這一新的技術條件下,我們完全可以將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進程重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在新的技術起點上實現高層次的工業化,這是我們可資利用的重要的后發優勢,是只能抓住而不可喪失的機遇;
二是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的工業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科技經濟形勢出現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數字革命”和基因革命為代表新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著人類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二是經濟全球化潮流勢不可擋,貨物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程度大大提高,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加深,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能獨善其身;三是全球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大部分國家都加快了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從前蘇聯—東歐的舊體制解體,到所有發達國家的放松管制,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化改革,既使得國際市場上的供給大大增加,競爭日趨激烈,又使得國際需求速度相對放緩慢。這些變化都是英、美、德、日等國家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未曾遇到過的,他們依賴從世界廣大殖民地掠奪資源、原材料,傾銷其產品,動輒就以堅船利炮打開落后國家市場大門的歷史條件,我們也不可能具備。因此在我國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實現我們的工業化,就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這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著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經濟效益好了,有錢了,我們就可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培養吸引優秀人才,工業化就會走向良性循環軌道,最終我們也進入所謂的后工業化。否則,我們的產品就買不出去,我們的市場就會被別人占領,我們的錢就會被別人賺走,我們的人才就會被別人拐走,我們的工業化就無法實現。
三是同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大多實行增長第一的戰略,走的是一條件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盡管這些國家充分享受到了工業化的繁榮,但也較早品嘗到了增長第一戰略下工業化的苦果。在工業發達國家,20世紀30、40年代開始,大量環境公害事件的發生,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發生于1943年美國洛杉磯,當時該市的200多萬輛汽車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車尾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光化學煙霧,大量居民出現眼睛紅腫、流淚、喉痛等癥狀,死亡率大大增加)、多諾拉煙霧事件(發生于194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多諾拉鎮,因煉鋅廠、鋼鐵廠、硫酸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塵造成大氣嚴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發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倫敦煙霧事件(發生于1952年英國倫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在濃霧和中積聚不散,頭兩個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亡)、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俁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發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因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達258人,死亡128人)。對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構成了嚴重威脅。發達國家不得不強化了對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的保護,走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在新的世紀實現工業化,這條老路不能再走,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現在世界范圍內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比較突出,現在全世界約有11億人口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每年約有1500萬人口因空氣污染引起各種疾病而難以生存。由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溫室效應愈演愈烈,已給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水資源枯竭、水荒嚴重,生活垃圾到處堆放所造成的環境、水的污染,垃圾填埋所帶來的爆炸的惡果。半個世紀以來,隨著人口與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與此同時,水污染日益劇增,現在發展中國家有1/3的人口不能享用潔凈水。過度開采是水資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如果目前的情況延續下去,預計在50年之后,世界人口的1/4將遭受悲慘的水荒,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30億人口面臨嚴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積銳減,許多生物物種瀕臨滅絕。由于人類過度放牧,過度墾植,過度施用化肥和農藥,已使許多地區的沃土貧瘠化、堿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萬公頃農田寸草不生、12億公頃綠化遭受破壞,2000多種動物物種滅絕、熱帶雨林每年以14.2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我們是負責任的大國,不能給本以嚴重的全球環境問題火上澆油,那樣會犯眾怒。二是我國資源、環境問題也比較突出,加之人口規模巨大,資源環境問題的后果也更為嚴重。盡管我國某些自然資源的儲有量如煤炭等居世界前列,但我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相對短缺,綜合比較只相當于世界水平的1/3,土地、水、礦產、森林等基本生存資源,人均占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水資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華北和西北是嚴重缺水區,耕地面積占全國的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水資源總量卻不到全國的20%,嚴重制約了這些地區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再比如石油,石油是現代大工業的血液,對國民經濟發展至為關鍵,就連美國這樣的頭號經濟強國對此都不感掉以輕心,為什么要打海灣戰爭,為什么如此關注中東,是為了什么人權嗎?是為了什么自由嗎?不是,老尼克松一語道破天機,不是為自由,而是為石油。我國要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對石油的需求會大大增加,而今后一短時間內,我國的石油年產量只能維持在1.6億噸左右,根據有關預測,2010年石油的對外依賴程度將達50%,2020年前后年進口量將達3億噸,成為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大國,石油進口風險很大,一遇突發事件,石油戰略安全就受到嚴重威脅。同時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令人觸目驚心,不少城市污染形勢十分嚴峻,生態環境處于總體“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態勢,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由1990年的5.8億噸,上升到2000年的81.6億噸,酸雨發生面積占全國的1/3;7大水系有一半河段嚴重污染,36%的城市河流喪失了使用功能,近海水質惡化,赤潮頻繁發生,80年發生74次,90年代猛增到380次,等等,總之是天不藍了,水不清了,土地荒漠化了,草原沙漠化了,酸雨來了,洪水來了,沙塵暴來了,大自然變得可怕了。根據世界銀行估計,我國每年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失大約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5—10%,約3000億元人民幣。由上述因素決定,我們實現工業化必須同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做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四是充分考慮就業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注重機械化和自動化,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失業問題,以此為代價推進工業化進程。盡管從理論上講工業化與擴大就業存在一定的客觀矛盾,發達國家走過的這一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樣道路的我們也不能走,我們必須走一條新路,將工業化、技術進步與擴大就業結合起來,理由至少有這么幾條,首先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促進充分就業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原則的重要體現;其次我國的就業壓力比任何國家都大,發達國家在高速工業化的時期,人口大都只有幾千萬,美國直到1914年人口才有1億。英、法、意等直到1999年人口也還不足6000萬,還不趕上江蘇省的人口,對這些國家來說,10%左右的失業已經很嚴重了,也就幾百萬人,但中國就不同了。雖然未來30—40年間,我國自然增長率進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新增加人口仍將高達3億左右,其中適齡勞動人口相當客觀。綜合眾多研究成果,未來5—10年內,全國每年新增加的適齡勞動人口不會低于1000萬人,目前城鎮結存的失業和未實現再就業的下崗職工,最保守估計也要在1000萬以上。此外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農業和資本密集型工業中的隱性失業會日益突出,光農業就有1.5—2億需要轉移出去,最要緊的是我們的很多勞動力素質不高,既不能與先進技術結合,也不能“對外出口”;最后,極為豐富的人力資源又是我國的寶貴財富和巨大的優勢。盡管我國高素質的勞動力缺乏,但總體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比較低廉,(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雜志刊載的資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制造業平均工資率作過測算,按匯率換算后,中國大陸制造業平均周工資30美元,泰國58.3美元,韓國243美元,臺灣328.9美元,香港436.6美元。這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大優勢,特別是在工業制成品方面,表現尤為突出。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金锫博士曾這樣評論:“全世界都會發現,中國制造的制成品,具有不可思議的低價格,在中低檔工業制成品的競爭中,中國產品所向無敵,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具有不可思議的巨大人口和勞動力資源,而且,統一的國家保證勞動力地區間的流動和優化配置,使得中國工業制成品確實具有不可思議的低成本”。根據日本產業經濟省的調查,在日本的進口工業制成品中,中國1986年僅占4%,2000年上升到19%,增加了3倍多。中國產的摩托車、家用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等產品,行銷世界。總的看來,我們完全有必要在生產要素可以替代的范圍,既注重技術對勞動的替代,提高生產的科技含量,又注重勞動對技術的替代,從而使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此外對維護社會穩定、擴大內需等也具有重要意義。
與我國傳統的工業化道路主要相比表現在: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過去的工業化主要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推進的,國有企業是工業化的主體,資源配置由國家計劃配置。新型工業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下推進,工業化的主體是多元的,既有國有企業,又有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等,社會資源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主要由市場配置;二是新的內外環境條件下的工業化,五六十年代的工業化是在大國稱霸、閉關鎖國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條件下展開的,雖然奠定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的基礎,但精力分散,左的干擾很嚴重,改革開放后的工業化是在整個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邊緣的基礎上推進的,起點低,底子薄,黨和政府不得不化大力氣解決人民的吃飯穿衣問題,我們現在進行的新型工業化建設,是在我國實現總體小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環境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以及我們黨將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新形勢下進行的;三是將工業化與城市化緊密結合的工業化,1949至1978年30年間,中國走的是重工業化道路,采取的是以農補工的形式。這使當時的農村不僅要承擔對工業化的投入,而且還要負責供應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盡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農村以減輕城市負荷,并通過戶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工業化和城市化基本上背離的;改革后,由于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以及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化與城市化逐步結合起來,但由于體制等原因,城市化程度落后于工業化的發展,最終制約了工業化的發展。現在我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綜上所敘,我們認為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們黨立足中國現實國情,放眼世界經濟發展大勢,遵循工業化的一般規律,反思人類已有的對工業化道路的探索,提出的一條新世紀、新階段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是十分正確的戰略決策。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本世紀頭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是黨的十六大出的經濟建設和經濟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是20年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奮斗目標。這是一個怎樣的奮斗目標呢?弄清這一點是我們分析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面臨的主要問題的主要參照。
結合國際上衡量工業化水平的指標體系及我們現有的工業化水平,綜合眾多研究成果,我們認為基本實現工業化,到2020年我國要起碼在下列指標上有明顯提升: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顯著增加,如果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這一指標要達到3000美元(2000年匯率計算);二是在素質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工業制造業的增加值提高到64%左右;三是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比重大幅度降低,到2020年降低到30%左右;四是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達到55%左右。此外環境保護工作也要有重大進展,生態惡化的態勢基本得到遏止,生態環境有明顯改善。
參照這一目標,反觀我國經濟現實,我們面臨的形勢是:一方面我們具備了20多年改革和發展所積累起來的物質基礎和體制條件,2001年底國內生產總值已達95533億元人民幣,比1989年增長近2倍,與1978年相比,年均增長9.4%,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01年我國進出口總額234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6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等等,另一方面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和社會劇烈、深刻變革的進程中,長期積累的社會經濟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社會轉型期難以避免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在不斷產生,社會經濟中潛伏的弱點、矛盾和比較劣勢逐步暴露出來。這些不利因素的交織和疊加,構成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基本實現工業化的障礙,這些問題突出的有這么幾個:
1、工業制造業的素質不高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基本實現工業化最直接的一個任務就是要在提高工業制造業提高其附加值的比重,要有現在的51%提高到2020年的64%左右。實現這一任務我們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工業制造業的素質不高,從而制約了工業結構由重工業化階段向高度加工化、技術集約化的優化升級。突出表現是:勞動生產率低,生產經營規模小(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業企業中,美國占31%,日本占29%,中國沒有一家),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高水平生產能力不足(根據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顯示,全國主要工業產品80%以上生產能力過剩或嚴重過剩,冶金行業生產能力只達到1/3,而一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工業制品卻不得不依靠進口,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所需要設備65%以上靠進口),制造業內部產業結構不合理(裝備制造業大而不強,是個虛胖子,尤其是配套能力差,使得我國企業不得不依賴國外技術裝備,我國是世界公認的家電大國,但絕大多數產品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依然依靠進口,以至于有人稱我們家電大國沒心沒肺部;更令人關注的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不高,2000年高新技術產業附加值占制造業附加值的比重為104%,比美國和日本1997年水平還低4-5個百分點,并且高技術的擴散不夠,未能有效地改造傳統產業),顯而易見,這些與新型工業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要求還有相當差距,必須下大力氣改變這一狀況。
2、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突出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基本實現工業化,從經濟結構的角度看,基本內容就是降低農業勞動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這一個降低、一個提高卻受到我國比較突出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制約。所謂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通俗地講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被從空間上劃分為界限明顯的二大部分,一個是相對發達的城市經濟,另一個是相對落后甚至是絕對落后的農村經濟。我國這一矛盾比較突出,主要有兩大表現:其一是是三農問題比較棘手,大批農業剩余勞動力要轉移出去,(農業仍然是最脆弱的產業,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缺乏穩定的增長機制,人多地少,人多水少,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影響全國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增長,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巨大,向非農產業轉移困難,農村發展嚴重滯后于城市,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保健等都十分落后,成人文盲有8500萬人、清壯年文盲2300萬人,農民的不公平感增強,一位國際經濟組織的中國問題專家在我國的戰略與管理雜志轉文認為“現在談論“三農”問題,已遠遠不是解決溫飽問題那么簡單。“三農”問題已經突破經濟層面,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可以說,在中國農村生活的七、八億人口,大約有一半的人還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們構成了一個不受約束、極不穩定的貧困大軍,在今天信息、交通、通信日益發達的社會環境中,他們眼中的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政治不平等、利益不均衡、發展機遇不公平、生存環境反差很大的失衡的社會。正因為如此,中共十六大之后新一屆執政集團,首先面臨的一個嚴峻的課題就是,如何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盡管此公的言論有危言聳聽之嫌疑,但已說明這一問題相當棘手。要解決這一問題出路只有一條就是使大多數的農民不再是農民)
其二城市化水平滯后、城鄉關系不協調。與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相比,中國的城市化水平較低,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99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低于中等收入國家18個百分點,同時我國總體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工業化水平近12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滯后制約了三次產業結構的升級進程。根據統計,我國改革開放后,我國每轉移一個勞動力去第二產業只能帶動07人去第三產業,而城市化與工業化同步發展的國家,這個指標是2人,我國工業的發展未能形成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城鄉關系不協調,城鄉分割的體制還沒有受到根本觸動,一些地方在就業就學、戶口、社會保障方面還在強化對農民進程的限制等等,所有這些都使得農業人口不能很快轉移和城市化水平較快提高。
3、人口與就業的壓力巨大
人口與就業壓力巨大就是我們選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其面臨的一個突出難題。一是本身就有那么的下崗、失業職工以及新增的待就業人口,二是新型工業化道路還要求科技含量高和經濟效益好,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勞動者,這在客觀上又將在一定程度遏止就業的擴大,將這兩者有機協調起來,本身就是前無古人的難題,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循。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社會穩定就無法保障,市場需求也難以拉動。
4、資源利用粗放,生態環境惡化形勢比較嚴峻
跟上一個問題一樣,這既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又是其面臨的一大難題。首先,資源利用粗放的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總需要一個過程,這會加劇資源短缺的程度,從而影響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順利開拓。前面我們說過,我國資源相對短缺,與之相比更嚴重的是資源的粗放利用,工業化耗水嚴重,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不到20%,總回收率為30%,分別比國外先進水平低30和20個百分點,資源消耗速度是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多,單位產值能耗量是國外先進水平的2—4倍。其次,生態惡化的態勢不可能一下子遏止住,也需要一個過程中,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環境污染少,污染少也是污染,遏止生態惡化的態勢并最終實現生態的基本改善,任務的艱巨可向而知。
5、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總體較低
我們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條件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基本實現工業化,面臨著與發達國家爭奪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及與我們的產品爭奪市場份額的嚴峻現實。我國經濟實現國際競爭力的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難易。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的狀況如何呢?總得看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較低。
從結構分析角度看,一國和一個企業的經濟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四大要素:資本、技術、人才、體制,資本雄厚、技術先進、人才濟濟、體制完善,競爭力就強,反之,則反是。從資本看,我國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2001年人均GDP剛剛達到1000美元,而發達國家這一指標在2萬美元以上;從技術看,我國科學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在30%左右,而發達國家在70%以上,我國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為1%,低于發達國家2.3%的水平,我國許多尖端技術和重大核心技術的開發能力不強,多數行業的關鍵技術和裝備依賴進口,化工醫藥產品大部分沒有自主知識產權,計算機芯片幾乎全依賴進口,因此有的國外專家諷刺我們,我們不給你們出口芯片,你們連一臺計算機也造不出來,不少高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依賴進口,高技術品種鋼每年需進口700—800萬噸,高檔合成樹脂自給率不足50%,不銹鋼80%要靠進口。中國自己生產700萬噸塑料(折合乙烯),而家用電器需要的塑料要進口800萬噸。另外,隨著國外對我國產品設置越來越多的綠色壁壘,(出口商品受到嚴格環保標準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產過程和方法也將受到環保限制),綠色生產技術不足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從人才看,前面談過我國高素質人才的比重本來就不高,加之受國外有關單位薪金、發展機遇等方面的誘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出國熱熱度不減,1997年半數以上的我國留學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計劃留在美國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累計突破27萬,只有9萬余人學成回國。1996年派出國的留學人數為20905人,而畢業回國的僅6570人;從體制看,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政府職能錯位等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看我們的企業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突出的表現就是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差,最終體現在中國制造產品上(MADEINCHINA),就是產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種少、價格高等等。(我國制造業規模只有美國的1/5,勞動生產率是美國的1/25,1999年全球汽車產量為5072萬輛,美國1303萬輛,日本990萬輛,中國只有183萬輛,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一汽集團2000年經營收入只有560億人民幣,只相當于美國通用公司的2.1%,我國汽車與國外的汽車相比表現是一高一低一少,高價格,一般是國外同檔次汽車的兩倍,質量低,在首次故障里程、蠔油量、車重、智能化等指標都劣于國外同檔次車,花色品種少,大部分是引進車型,自主開發的品種少)。我們就是在先進國家在很多方面占先、壓著你、擠著你、打著你的情況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真正是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這還不止,現在的情形不僅是不進則退,而是進慢了,也等于退,
三、中央關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
黨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主要內容是:
1、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通過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為此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并以此改造傳統產業,振興裝備制造業,繼續發展基礎設施,全面發展服務業。重點談談服務業,服務業包括四個方面:產業服務業、企業服務業、家庭服務業、個人服務業。這四種服務業在我國有巨大的潛在需要。例如產業服務業需求就很大,那些從石化產業中剝離出來而上市的生產型石化企業,需要有專門為其服務的企業,而那些在重組中分離出來的石化續存公司,恰恰是具有專門為生產型石化企業服務的功能,因而石化產業的產業服務要求,為石化服務業創造了極大的就業機會。又例如,企業有著咨詢、培訓等方面的巨大服務需求,會創造很大的就業機會。再例如,家庭需要有健康服務、日常家庭生活服務、家庭教育服務等需求,個人需要有工作性服務及生活服務需求等,這些都創造了很大的就業機會。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展服務業,以服務業的充分發展,解決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就業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從我國從實際出發,處理好三大關系:一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我國有龐大的傳統工業,相當一部分具有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我們應當在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使傳統產業盡快提高水平,發揮更大作用。二是處理好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既要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提升產業結構,又要發揮比較優勢,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三是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發展虛擬經濟要為促進實體經濟服務,并防止脫離實體經濟過度發展虛擬經濟。
2、堅持實施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
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是我國的兩大基本國策,實施以來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也是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要根據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制定和完善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優先發展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在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以體制創新推進科技創新。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建立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創新規律的新型科技管理體制。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發揮大學和科研機構在知識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業成為科研開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的主體。發揮風險投資的作用,形成一套促進科技創新和創業的資本運作及人才匯集機制。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必須充分發揮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質量。實施人才戰略,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大力吸引海外各類專業人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資源不足以及長期粗放經營,我們必須在收入水平較低、工業化任務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就要下大力氣解決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后的高收入階段才面臨的資源和生態問題。過去粗放經營,伴隨高增長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不顧生態和環境的發展路子已難以為繼,今后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保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長。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發展節水工業、節水農業,建設節水型社會。興建南水北調工程,抓緊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加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戰略資源儲備。實施海洋開發,搞好國土資源綜合整治。國家和全社會都要加大投入,持之以恒地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強化城鄉環境污染治理。發展環保產業,增強全民環保意識。健全環境、氣象和防災減災監測體系。
3、協調城鄉關系,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4、繼續推進改革開放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既不是單純的思路問題,更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無論是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還是兩大戰略的實施,必須由兩大動力推動,一是內部動力—改革,改革要有新突破。最為重要的是使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同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相適應。產權“大鍋飯”走不成新型工業化道路,貧窮和愚昧同樣走不成新型工業化道路。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建立新的激勵機制,必須推進產權的人格化和經濟的自由化,必須進一步使科研院所和工業企業具有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先進生產力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必須使工業企業和相關產業具有采用信息技術的迫切欲望,必須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的需求能力大幅度提高。為此,必須進一步清除仍然存在的體制性障礙,確立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把動力建立在保護合法財產和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必須適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勞動者報酬和消費基金在GDP中的比重,消除絕對貧困,把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建立在有足夠支付能力的基礎上。
二是外部動力—開放,開放要有新局面。目前中國最大的500家外資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和食品加工等行業,其中資金技術密集型的企業銷售額占這500家企業總銷售額的比重達83%以上,大大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中國面臨的現實挑戰就是即將加入WTO所帶來的外來競爭加劇。從目前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心已經從引進外資轉變為與世界經濟接軌。其中,一是要通過技術改進和要素優化重組提高重要基礎產業國際競爭力;二是完善市場競爭規則,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三是發育產權市場化和推進要素的市場化進程;四是加快與國際大資本的產權融合,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十六大精神,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少說些不著邊際的廢話,少做些讓人笑話的無用功,我們就一定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如期基本實現高質量的工業化,就能擺脫農業國的帽子,跨入工業化國家的行列。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