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經濟區劃分新探
時間:2022-03-26 03:11:00
導語:綜合經濟區劃分新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3.2近海內陸區的特點。①與其它內陸地區相比,與海洋的距離最近,通往出海口的交通條件最好,進軍國際市場的運輸成本最低,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相對較好。②與其它內陸地區不同,在經濟上受沿海增長極的輻射與帶動作用比較明顯,并且最有可能、也最適合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③不僅易于接受沿海增長極的輻射與帶動,而且如果將來在內陸核心區也形成強大的增長極,則也位于其輻射范圍之內。這就意味著,屆時將可左右逢源,同時接受來自兩個增長極的雙向、交叉輻射。④雖然本區的農、礦資源在全國占有一定的地位(既有若干農業大省,又有全國性的能源基地),但今后的發展不應受本地資源稟賦的限制,而應該充分利用其“近海”的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
1.3.3內陸核心區的特點。①地處我國國土的中央部位和心臟地帶,是全國的交通中樞,是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必經之地。在我國“八縱八橫”鐵路主通道中,至少有四縱、四橫穿越本區。②開發較早,歷史悠久,在古代曾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區,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與文化底蘊。③作為計劃經濟時期全國投資最多的地區,是當今我國內陸經濟規模最大、固定資產存量最多、產業基礎最為雄厚、科技力量最強的地區,堪稱我國內地生產力配置的重心地帶,因而具備了形成增長極的實力基礎。④擁有眾多人口(近3億)和巨大的市場容量,這也是建立大規模加工工業和形成強大增長極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⑤作為計劃經濟時期全國的重點建設地區,傳統體制在這里的存量最大。因此,今后將成為體制改革攻堅戰的主要戰場。⑥距海較遠(除河南之外,川、渝、陜、鄂都不與沿海省份接壤),大部分位于沿海增長極的輻射半徑以外,不象近海內陸區那樣便于接受沿海發達地區的輻射與帶動,自行培育增長極是實現經濟騰飛的必由之路。⑦培育增長極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為了帶動深遠內陸區的發展。因為深遠內陸區既得不到沿海增長極的輻射與帶動,又缺乏自行培育增長極所必需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實力,所以,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本區的輻射與帶動。⑧由于距海較遠,不具備大規模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那些對運輸成本不敏感的產業和產品除外),因此只能形成內需主導型的經濟結構。
1.3.4深遠內陸區的特點:①是我國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致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條件差、生態環境惡劣,而人口卻超負荷)。②地處全國的上風區和上水區,既是“江河源”,也是“風沙源”和“泥沙源”,因而直接關系到全國的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今后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應該是維護生態環境,而對經濟開發的地域范圍則必須予以嚴格的限制。③現有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多為嵌入式發展,與周圍的地方經濟缺乏有機的聯系;農業多為廣種薄收,耕作粗放,單產甚低。④內部有若干資源富集地(如蒙陜寧能源基地、攀西—六盤水地區、柴達木盆地),今后可望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料和能源基地。但是,為了縮短運距、降低物流成本,產出的原料和能源應主要供給內陸核心區而不是沿海區。⑤既遠離海洋,又不靠邊境,因此,在全國五大類型區中,發展外向型經的條件最差。⑥只有在內陸核心區形成強大的增長極,才能對本區起到強有力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1.3.5沿邊區的特點。可以(而且也應該)利用鄰國的資源和市場來謀發展。這不僅僅是因為本區地處邊疆、擁有邊境線和邊貿口岸,而且也是考慮到:①地處邊陲,遠離內地市場,較高的運費使其產品在內地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因此,與其不惜代價擠入內地市場,還不如大力開拓距離較近的鄰國市場。②因遠離海洋而難以利用出海口和出海通道進入國際市場,故應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其擁有邊境線和邊貿口岸的優勢來積極開拓鄰國市場。③不僅遠離沿海的增長極,而且距離內陸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即內陸核心區)也比較遠。因此,既不象近海內陸區那樣易于接受沿海區的輻射與帶動,也不象深遠內陸區那樣可以接受內陸核心區的輻射與帶動。面對這種狀況,本區應充分發揮自身“沿邊”的優勢,通過與鄰近國家拓展經貿關系來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從而實現自我輻射。
1.4對未來全國地域分工的設想
1.4.1沿海區: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者;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第一梯隊,出口創匯的第一主力,應全面參與國際分工體系、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從而形成高度外向型的經濟結構;醫學論文我國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主要承擔者(科技創新的第一主力;制度創新的開路先鋒);輻射和帶動近海內陸區的發展,并盡可能將輻射范圍向內陸縱深地區延伸。
1.4.2近海內陸區:沿海區產業梯度轉移的主要承接者;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第二梯隊,出口創匯的第二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國際分工體系和融入全球產業鏈,形成適度外向型的經濟結構。
1.4.3內陸核心區:我國內地的經濟重心區;因產品以內銷為主而呈現內需主導型的經濟結構,是我國經濟抵御外部風險、應對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穩定器;我國科技創新的第二主力;體制改革攻堅戰的主要戰場;輻射和帶動深遠內陸區的發展,并協助沿海區帶動近海內陸區的發展。
1.4.4深遠內陸區:扶貧攻關的主要承擔者;維護生態環境、實施生態恢復和生態重建,為全國提供生態保障;為內陸核心區的加工工業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在基礎設施等相關條件具備之后,可承接來自內陸核心區的產業梯度轉移。
1.4.5沿邊區:背靠內地,面向周邊鄰國開拓市場,積極參與區域性的國際經濟合作,力爭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掌握主導權。
就原料來源和產品銷售市場而言,沿海區應該大進大出
(目前已初步實現大出,但在原料供應上還遠未做到大進);近海內陸區目前是小進小出,但經過努力應該能達到中進中出;內陸核心區和深遠內陸區目前是、今后也仍將是小進小出甚至不進不出;沿邊區也有可能達到中進中出甚至大進大出,但主要是面向鄰國市場而不象沿海區那樣面向全球市場。
1.5內陸增長極的培育與全國物流格局的改變
繼沿海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之后,在我國最有可能形成新增長極的地區是內陸核心區。
1.5.1區位優勢:在我國版圖上的居中位置,在全國交通網中的樞紐地位。
1.5.2經濟存量優勢:是指現有的經濟規模、產業基礎和固定資產存量。1998年,川、陜、豫、鄂的GDP之和占全國17.5%[2]。河南和湖北分別是中部第一、第二經濟大省,陜西、四川分別是西北和西南的第一經濟大省。
1.5.3市場優勢:巨大的人口規模(1998年,川、渝、陜、豫、鄂的總人口達2.9816億[2],超過除中、印之外的任何國家)。居中的地理位置使之與眾多的鄰省接壤,而作為全國交通網的樞紐則意味著對全國各地都有良好的可通達性。因此,這4省1市不僅本身擁有巨大的市場容量,而且還具有向省外、區外拓展市場的便利條件。今后,只要肯下功夫改善投資環境,凡是以占領中國國內市場為目標的投資項目都有可能首先選擇在內陸核心區落腳生根。
1.5.4科教優勢:鄂、陜、川、渝3省1市是我國內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最集中、高等教育最發達、科技實力最強的地區。作為我國的戰略后方和三線建設的主戰場,陜、川、渝還是全國軍工最發達、國防科技實力最強的地區。
之所以要在我國內地培育新的增長極,主要是基于下列考慮:①導致我國地區差距不斷擴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生產分布愈來愈向沿海集中的同時,人口分布卻并未出現同樣的變化趨勢[3]。因此,除非今后對全國的人口布局進行重大調整,否則要想縮小地區差距,就必須在內地建立起與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產業基礎。②雖然在我國沿海已形成幾個強大的增長極,但由于其輻射效應受到距離衰減律的制約,因而對擁有數億人口的內陸縱深地區基本上不起作用。③由于內陸核心區在我國版圖上的居中位置,除了黑龍江、吉林、新疆之外的所有其它內陸省份都與之接壤。因此,如果在內陸核心區形成強大的增長極,其輻射范圍將相當廣闊,對我國整個內陸地區具有廣泛、全面的帶動作用。
在內地培育新的增長極不僅有必要、有可能,而且國內外的經濟形勢正在朝有利于達成這一目標的方向演變:①近年來我國外貿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從長遠來看是難以為繼的,預計今后將逐漸由高速增長過渡到平穩增長和低速增長。與此相適應,我國也將逐漸由出口帶動型的經濟增長轉向內需拉動型的經濟增長,這就使相當一部分產業有可能擺脫對沿海區位的依賴而實現向內地的梯度轉移。②在沿海發達地區,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愈來愈少。而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是促使沿海地區產業向內地轉移的主要動因(注:出口外銷型產業主要是轉移到近海內陸區,而內銷型產業則有可能向內陸縱深地區轉移)。③入世過渡期結束后,進口關稅進一步削減,沿海地區使用進口礦物原料的成本也隨之而降低,從而有可能逐步實現礦物原料的“逆進口替代”(即以進口替代國內生產)。這樣一來,原先由中西部供給沿海地區的大量礦物原料和能源便可留在中西部供給當地的加工制造業。
長期以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西能東輸”、“西料東運”來獲得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但是,要想以更大的規模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在沿海地區建設真正的“世界工廠”,就必須以“世界原料倉庫”和“世界能源庫”來與之匹配。因此,沿海地區今后應以“外料(能)登陸”(從國外進口原料和能源)來取代“西能東輸”和“西料東運”①。
但是,“外料(能)登陸”只能滿足沿海地區的需求,而對廣大內地則無濟于事。因為一旦登陸,其后的陸路運輸成本將大大高于海運成本。所以,“外料(能)”登陸后惟有供給沿海地區使用(那些比重較小、便于輸送的輕質原料和能源還可供給近海內陸區),在經濟上才是合理的。如果要實施“外料(能)內運”(把進口的能源和原料運往內地),則只能是有限的、近距離的“內運”,而大規模、遠距離的“內運”在經濟上是不合理的。
如果原先依賴“西能東輸”、“西料東運”的沿海地區轉而依靠“外料(能)登陸”,那末“西料”和“西能”便不再象以往那樣大規模、遠距離地東運,這將大大減少全國的貨物周轉量,降低制造業的物流成本。而代替沿海地區消化“西料”、“西能”的是內陸核心區,因為這里集中了我國內地的大部分工業,但因地處內陸縱深而不能指望“外料(能)內運”,只能利用“西料”、“西能”。
由此看來,今后很可能在我國沿海和內陸縱深地區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資源供給—加工制造—市場銷售”體系:第一個“資源—加工—市場”體系,其加工制造在我國的沿海地區(今后還將擴展到近海內陸區),而資源和市場這兩部分主要在國外。也就是說,資源供給以進口為主、國內供給為輔,產品則以出口為主、內銷為輔。第二個“資源—加工—市場”體系,其資源分布在我國內地(主要是內陸核心區和深遠內陸區),加工制造主要在內陸核心區(今后會逐漸向深遠內陸區擴散),產品以內銷為主。
上述這兩個“資源—加工—市場”體系,可分別稱之為“世界工廠”和“中國工廠”。面對巨大無比的人口規模、異常沉重的就業壓力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壓力,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應著眼于建設兩個工廠:在沿海區和近海內陸區建設“世界工廠”,在內陸核心區和深遠內陸區建設“中國工廠”。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中華民族從農業民族轉變為工業民族。
要在沿海區和近海內陸區建成“世界工廠”,就必須以“外料(能)登陸”來取代“西能東輸”和“西料東運”;而要在內陸核心區和深遠內陸區建成“中國工廠”,就必須把“西能東輸”、“西料東運”改為“西料(能)西用”。
因為缺乏科學、統一的區劃標準,所以在實踐中,區劃工作者或是根據經驗、推斷,或是自行選用一些指標與方法來設計自己的區劃方案,因而導致形形色色的方案層出不窮[4,5]。其中有些方案因選用同質性的指標(如自然條件類似、資源稟賦相同、經濟結構相似、發展水平相近)而忽視了綜合經濟區的非同一性原則,這樣劃分出來的與其說是綜合經濟區,還不如說是經濟類型區[6]。
本文對綜合經濟區的劃分是在上述“五分法”經濟類型區的基礎上展開的,通過對同質性的五大類型區(或曰五大經濟地帶)合縱連橫、跨地帶組合來構成異質性的綜合經濟區,組合的原則是地域相鄰、經濟發展水平高低搭配、產業結構優勢互補、口岸與腹地相連、輻射源與受輻射區相連、產業梯度轉移的轉出區與承接區相連。這樣便可體現出綜合經濟區的非同一性(區內經濟結構的差異互補和相互聯系性)的特點,也有利于實現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的目標。2.1劃分綜合經濟區的新方案
在全國范圍內,首先劃定五大輻射圈。所謂“輻射圈”和“獨立輻射區”都是對綜合經濟區的表述形式。因為綜合經濟區的構成要遵循非同一性原則(區內各地因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存在差異而形成互補),所以,一個綜合經濟區通常由某一個發達地區(稱為“輻射源”)加上周圍的欠發達地區(稱為“受輻射區”)共同組成,即由輻射源和受輻射區共同組成一個“輻射圈”,一個綜合經濟區就是一個輻射圈。
2.1.1北部沿海輻射圈(又稱“環渤海輻射圈”):以沿海區的北段(京津冀魯遼)為輻射源,受輻射區主要是近海內陸區中的“環渤海后院區”(吉林、內蒙古大部、山西),還有內陸核心區的東北部(河南)。在全國五大輻射圈中,本輻射圈的情況最復雜,因為其內部結構比較松散,實際上包含了3個相對獨立的亞輻射圈。①北向輻射圈:以遼中南地區為輻射源,其輻射范圍在東北的中、南部。②西向(北路)輻射圈:以京津唐地區為輻射源,其輻射范圍在華北的北部。③西向(南路)輻射圈:以膠東半島和膠濟沿線地區為輻射源,其輻射范圍在華北的南部。
2.1.2東部沿海輻射圈(又稱“長三角輻射圈”):以沿海區的中段(滬蘇浙)為輻射源,受輻射區不僅包括近海內陸區中的“長三角后院區”(安徽、江西北部),而且還擴展到內陸核心區的東部(湖北、河南)。
2.1.3南部沿海輻射圈(又稱“珠三角輻射圈”):以沿海區南段的廣東為輻射源,受輻射區主要是與廣東相鄰的各省(包括廣西、湖南、江西南部、海南,但不包括福建),還有內陸核心區的東南部(湖北)。
2.1.4北方內陸輻射圈:以內陸核心區的北部(河南、陜西的關中地區)為輻射源,以深遠內陸區的北部(陜北、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的阿拉善盟)為受輻射區。本輻射圈的范圍相當于大西北地區去掉新疆、加上河南。
2.1.5南方內陸輻射圈:以內陸核心區的南部(湖北、四川東部、重慶)為輻射源,以深遠內陸區的南部(貴州、四川西部、云南的昭通地區)為受輻射區。本輻射圈的范圍大致相當于西南地區去掉云南、加上湖北。
而未被納入上述五大輻射圈的地區又可分為四個獨立輻射區:①遠東北獨立輻射區:黑龍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盟。②遠西北獨立輻射區:新疆,西藏的阿里地區。③西南邊疆獨立輻射區:云南(昭通地區除外)。④東南沿海獨立輻射區:主要是福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粵東、浙南。
近來,有學者(周一星、張莉,2003)通過對地域經濟聯系(包括內向型聯系和外向型聯系)的實證分析來劃定城市經濟區[7](注:所謂城市經濟區,實際上是綜合經濟區的一種表述形式)。如果把這種基于實證分析所得出的區劃方案與本方案加以對照便可發現,兩者的絕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這說明本方案能夠經得起實證分析的檢驗,與經驗事實也大體吻合。
2.2設計本方案的基本思路
2.2.1以沿海的三大經濟重心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作為輻射源,以鄰近這三者的內陸省份作為受輻射區,分別構建三個沿海輻射圈。由于沿海是我國的發達地區,這里的三個重心區實力雄厚、能量巨大,為了充分發揮其輻射作用,在內陸各省中,凡是距離海洋較近的都盡可能劃入沿海輻射圈。
2.2.2由于我國的陸地縱深大、東西向延伸的距離遠,僅靠東部沿海的幾個增長極,其輻射范圍難以涵蓋距海較遠的內陸縱深地區。因此,在位于沿海重心區輻射半徑以外的內陸縱深地區,應自行培育增長極,并以此為中心構建內陸輻射圈。
2.2.3把內陸縱深地區整合為南、北兩大輻射圈,是因為構建內陸輻射圈應以中西部四個最大的城市群(武漢、成渝、關中、鄭洛汴)為核心。但與沿海三大重心區相比,這幾個內陸城市群的實力不強、發展水平不高。彌補此缺陷的辦法就是聯合。比較可行的是搞兩兩聯合。但究竟是沿南北向搞兩兩聯合(武漢+鄭洛汴、成渝+關中),還是沿東西向搞兩兩聯合(武漢+成渝、關中+鄭洛汴),筆者認為應選擇后者,因為這與我國區域發展梯度推移的方向相一致,與沿海增長極向內陸傳導輻射能的方向相一致,與建設沿江經濟帶和陸橋經濟帶的戰略相吻合。
2.2.4北方內陸輻射圈的范圍相當于西北地區去掉新疆、加上河南,南方內陸輻射圈則相當于西南地區去掉云南、加上湖北。之所以這樣安排,主要是考慮到西南、西北地區自身的輻射源(成渝、關中)實力有限,又因深居內陸而得不到沿海發達地區的輻射,因此選擇鄂、豫兩省分別與西南、西北結合,旨在借助于這兩個中部經濟大省來充實和加強西南、西北的輻射源,并充當沿海發達地區向西南、西北輻射的傳導器。而讓新疆和云南自立門戶是因為二者只要發揮自身的優勢便可獲得所需的發展動力,所以并非一定要依賴關中、成渝的輻射。
2.2.5所謂“獨立輻射區”,就是不屬于上述五大輻射圈的范圍,因而在區域經濟格局中處于相對獨立的地位,既不能或不必接受其它地區的輻射,又不具備輻射其它地區的條件或能力。在四個獨立輻射區中,黑龍江、新疆、云南分別是東北、西北、西南這三大邊貿區的龍頭,三者都有可能不依賴其它增長極的輻射和帶動而自行闖出一條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成功之路;另一個獨立輻射區是沿海的福建,該省雖然經濟發達,但因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與外省的聯系相對較少。
2.2.6在制訂綜合經濟區劃方案時,通常都要盡量避免不同經濟區的范圍出現重疊。而在本方案中卻把鄂、豫兩省特意安排為多個輻射圈的重疊區──河南屬于三個輻射圈(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北方內陸),湖北也屬于三個輻射圈(東部沿海、南部沿海、南方內陸)。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基于鄂、豫兩省自身的特點,二是出于帶動西南、西北地區發展的需要。
因為鄂、豫兩省既擁有“天下之中”的地理區位,又是全國的交通中樞,所以最適合充當輻射傳導器的角色,即接受沿海地區的輻射并將其傳遞給西部的深遠內陸地區,從而起到承東啟西的作用。而正是出于承東啟西的需要,對鄂、豫兩省在不同的輻射圈中分別給予不同的定位(在沿海輻射圈中是作為受輻射區,而在內陸輻射圈中則充當輻射源)。
2.3對部分省區的附加說明
山東雖然是北方第一經濟大省,但缺乏象香港、上海、北京那樣的超級城市,山東諸港口的腹地也局限于本省,因而未能對內陸省份起到應有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目前,山東在區域經濟中的角色有點類似于福建那樣的獨立輻射區[8]。但與福建不同的是,山東與省外聯系不暢的原因并非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如受到山地阻隔),而是因為交通建設不到位。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將山東省內的交通網與我國北方主要的東西向運輸通道(尤其是隴海、蘭新線)實現全面對接。
僅靠陜西關中地區來輻射和帶動地域遼闊的大西北,這顯然力不從心。因此,以河南來充當關中地區的強大后盾,把中西部第一經濟大省與全國著名的科技、高教和軍工大省結合起來,由兩者共同帶動大西北(新疆除外)的發展,由此而形成的輻射圈稱為“北方內陸輻射圈”。河南既是大西北通往華東、華中和華南的必經之地[9],又可把沿海發達地區的輻射能傳遞給大西北。作為一個自然資源并不豐富的人口大省,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全面推進,今后河南對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將與日俱增,而作為內陸省份又不象沿海地區那樣便于從海外獲取資源和市場。
因此,今后河南的原料供給和產成品銷售將愈來愈多地仰賴西北各省,從而為建成陸橋經濟帶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關中、鄭洛汴這兩大城市群相距較近,預計今后將東西銜接、首尾相連,沿著隴海線形成東起開封、西至寶雞的城市連綿帶,成為北方內陸地區最大的城市帶,也是陸橋經濟帶的主體與核心。
過去,人們常把江西、湖南與湖北一起劃入華中經濟區。其實,湘、贛二省的首要經濟聯系對象分別是廣東和浙江[10]。因此,本方案把湘、贛劃入沿海輻射圈,以便充分發揮珠三角和長三角的輻射作用。
雖然湖北不與沿海省份接壤,但作為全國的交通中樞,有通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大容量運輸通道。作為全國實力最強的兩大增長極,長三角和珠三角的輻射范圍不僅涵蓋與之相鄰的近海內陸區,而且可進一步延伸到內陸縱深的湖北。湖北一向被視為中部經濟發展的龍頭,擁有我國內地最大的城市武漢,今后也可能會形成一個頗有份量的增長極。但因位于其東、南的各省已被納入沿海輻射圈,武漢的輻射作用應主要針對西、北這兩個方向(注:河南和四川均以湖北為首要經濟聯系對象[11]),以便在長三角與我國西部、珠三角與我國北方之間充當輻射傳導器。隨著三峽建庫后川江航運能力的提升、沿江鐵路(宜昌—萬州)段的建設和“西電東輸”中通道的啟動,今后湖北與川、渝的經濟聯系將更趨密切,從而為武漢、成渝兩大城市群聯手打造沿江經濟帶(西段)奠定堅實的基礎。
福建地處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但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有自己的出海口,也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因而不象內陸欠發達地區那樣依賴長三角或珠三角的輻射。另一方面,福建對其它省份也很難產生輻射。因武夷山橫亙于西、仙霞嶺盤踞于北,與外省的聯系受阻;唯一與福建接壤的內陸省份──江西已納入珠三角和長三角的輻射范圍。因此,對福建來說,最主要的輻射現象發生在省內,即閩東南對閩北、閩中、閩西的輻射。今后,如果海峽兩岸實現“三通”并逐漸走向經濟一體化,福建就有可能與臺灣共同組成一個綜合經濟區,其范圍除了閩、臺之外,還可能包括粵東、浙南。
東北三省資源互補、經濟聯系密切,具有較完整的地域結構,因此歷來被視為統一的東北經濟區。為什么本方案把東北一分為二,單獨把黑龍江劃出去列為獨立輻射區?這一是因為“遼老大”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相對較慢,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大大下降,這嚴重影響了它對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二是因為東北的多種自然資源經長期大規模開發后漸趨枯竭,資源型產業整體萎縮,其礦產品和能源的進口依存度將愈來愈大,因分別從南(經海路)、北(經陸路)兩個方向輸入而形成南、北兩大供應圈。黑龍江雖然地處內陸,卻擁有東出、西進、南下等多條外貿通道,可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因此,哈爾濱在20世紀前期曾經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當時在中國東北有兩個雙核結構并存(沈陽—大連、哈爾濱—海參崴)。雖然黑龍江的經貿優勢只是體現在對俄貿易上,但俄羅斯是一個大國,市場容量相當可觀,又因為畸形的經濟結構,農業和輕工業很不發達,消費品供應嚴重依賴進口(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尤其如此),這對于黑龍江發展外向型經濟十分有利。憑借這樣的優勢,黑龍江便具備了自立門戶、自我發展的條件和潛力,因而有必要、也有可能將其單列為一區。
新疆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是缺水和地理位置過于偏遠。職稱論文因遠離內地各省,新疆得不到發達地區的輻射。人口不多,場容量有限,又因為運距長、運費高而難以打入內地市場。但是,新疆位于“四亞”(東亞、中亞、北亞、南亞)結合部,與8個鄰國接壤,還可經大陸橋通往西亞、歐洲。由于中亞各國的經濟結構畸形、單一,對外來商品的依賴性較大,其市場容量相當可觀。中亞還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并且在資源品種上與新疆互補。因此,與黑龍江一樣,新疆也可利用鄰國的資源和市場大做文章。象新疆這樣的邊遠省區,只有“以外補內”(以發展外向型經濟來彌補遠離內地市場的缺陷)才能真正做到揚長避短。
以往,云南總是與貴州一起被納入以四川為龍頭的西南經濟區。雖然四川也算是一個人口和經濟大省,但并不是經濟強省,更不是富省。在四川(包括重慶)內部,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水平不高。因此,除了帶動省內的大片欠發達地區之外,成渝都市圈可能尚有余力輻射和帶動貴州一省,但要帶動云、貴兩省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云、貴兩省相比,貴州的經濟水平更低,但與成渝地區相距更近、交通條件也稍好一些,因而比云南更需要、也更有條件接受成渝都市圈的輻射和帶動。但是另一方面,云南也擁有貴州所不具備的優勢。因位于“三亞”(東亞、東南亞、南亞)結合部,并且是我國開辟印度洋出海口的必經通道,云南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優越、潛力巨大。當然,要利用和發揮這一優勢,前提是搞好相關的交通建設(如泛亞鐵路、中印緬鐵路、中緬輸油管)。
與新疆不同,內蒙古和西藏都不能成為獨立輻射區。因為內蒙古地跨“三北”,其東、中、西部分別與東北、華北、西北的鄰省聯系密切,而其自身則不能構成一個單獨的經濟區。西藏則因為缺乏必要的產業基礎、經濟規模太小(不及新疆的1/10)、對內地的依賴性太大而不可能成為獨立輻射區(注:即使整個青藏高原也不足以構成一個單獨的經濟區)。由于距離和交通上的原因,西藏與新疆一樣也得不到內地的輻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西藏不屬于任何一個輻射圈。但是作為全國各省共同的支援對象,西藏又處于所有各大輻射圈的共同影響下。而在西藏,阿里地區的情況又有點特殊,因其對外聯系主要靠新藏公路,在經濟上附屬于新疆,故應劃入遠西北獨立輻射區。
參考文獻:
[1]楊明洪,孫繼瓊.中國地區差距時空演變特征的實證分析:1978—2003[J].復旦學報(社),2006,(1):84-89.
[2]陳耀西,陳紅根.試論西部大開發與國防建設[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1,20(1):46-49.
[3]李國平,范紅忠.生產集中、人口分布與地區經濟差異[J].經濟研究,2003,(11):79-86.
[4]趙濟,陳傳康.中國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陳秀山,孫久文.中國區域經濟問題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6]劉勇.中國新三大地帶宏觀區域格局的劃分[J].地理學報,2005,60(3):361-370.
[7]周一星,張莉.改革開放條件下的中國城市經濟區[J].地理學報,2003,58(2):271-284.
[8]周一星,張莉.中國大陸對外經濟聯系的空間格局[J].經濟地理,2000,20(1):18-24.
[9]張莉.我國區際經濟聯系探討[J].中國軟科學,2001,(11):99-103.
[10]周一星,楊家文.九十年代我國區際貨流聯系的變動趨勢[J].中國軟科學,2001,(6):85-89.
[11]金鳳君.我國空間運輸聯系的實驗研究[J].地理學報,1991,46(1):16-25.
- 上一篇: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展望論文
- 下一篇:燃氣綜合經濟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