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濟增長的轉變探究

時間:2022-11-14 04:20:22

導語:國內經濟增長的轉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經濟增長的轉變探究

本文作者:楊艷蓉工作單位: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院

一、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

(一)我國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指通過何種方式促進國家經濟增長,即怎樣合理安排社會生產中的各種要素,使國家經濟增長持續穩定良性發展。雖然我國一再申明要改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化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便使我國經濟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但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與可持續發展存在一些較為調和的矛盾,使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難以擺脫粗放型增長的陰影。

(二)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1、我國經濟增長的理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存在的沖突在我國,只要談及經濟增長,必定是月增長率、上、下半年增長率、年增長率、GDP等具體數據的陳述,由此可見我國對經濟增長總量,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經濟增長質量意識的欠缺。從實際來看,我國政府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快速發展,而疏于對環保、節能與產業結構等問題進行統籌考慮。同時,政府出于對政績的考慮,期望借助不斷上漲的經濟增長率來彰顯領導者作出的努力,而忽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從而形成我國經濟增長的短視行為。我國企業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雖然也認識到環境、資源等問題,但受利益驅使,很難自覺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規劃企業的經營管理。我國普通民眾則認為自身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難以產生有效影響,很少從自身利益出發,抵制政府或企業一些破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行為,從而造成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受我國現行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影響,我國長期以來忽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低利用率,對我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很多地方由于礦產資源的過度開采,已經在地下形成空層,一旦出現較大的震蕩,都有可能導致“人造地震”發生。另一方面,企業生產中排放的廢棄物、污水不經嚴格處理直接排放,對水資源和大氣質量產生較大危害,在大部分農村已經沒有能夠直接飲用的地下水,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首位等,諸多的環境問題,使得我國已經喪失了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3、經濟增長方式對我國產業結構的影響在我國現行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下,我國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缺乏科學的規劃,導致一旦出現部分農產品價格過高,政府慌忙采取措施抑制,而部分農產品無人問津,農戶做垃圾處理,造成農業產出極低。第二產業的工業發展,多集中在能耗高、污染重的重工業,節能型的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尚未形成一定影響,造成我國較大的環保壓力。第三產業的服務業,不僅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基本上屬于低污染或無污染產業,需要進一步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

二、我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面臨的困難

(一)我國必須盡快進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1、落實我國可持續發展觀的需要從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的高投入尚能獲得回報,取決于我國人力成本的低廉。據專業人士估計,我國到2025年將喪失人口紅利優勢。如果繼續保持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我國的經濟更高投入可能換來負收入,導致我國的經濟發展將面臨停頓。基于此,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觀,旨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技術的開發,推行循環經濟,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應對我國資源日益枯竭的必然選擇從我國的資源、能源等的現實條件來看,我國資源能源日益枯竭,如果繼續以高能耗、低產出,高投入、低收入的方式進行發展經濟,我國的資源、能源供應將會產生更大的缺口,如果資源、能源對外依存度過高,可能導致我國喪失經濟發展的自主權。因此,面對我國資源現狀,我國不得不考慮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防經濟發展陷入困境。3、世界經濟增長方式造成的壓力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世界經濟發達國家都經歷過,他們深知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危害。因此,很多國家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為了使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不致被孤立,我國積極響應低碳排放的要求,采取措施應對發展低碳經濟的壓力。

(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面臨的困難1、環保治污推行不力我國環保部門的基礎較為薄弱,在環保治污方面不具權威性,導致環保部門在排污治理中難以發揮相應的監督作用,呈現出治污排放的推行弱效。一方面,環保部門出于底氣不足,不敢對企業處罰較重,很多企業對環保部門的處理意見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由于企業為了降低違規成本,通過托關系或賄賂的行為,使環保部門難以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和條例執法,造成環保治污難以得到真正的推行。2、企業的資源利用率較低我國企業的資源利用率較低。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鋼鐵、電力等支柱產業的產品單位能耗高出約40%,企業工業用水的再利用率低15%-25%,礦產品的總回收率低20%等。企業對資源的“自殺式”利用,一方面由于我國企業的節能意識較差,認識不到浪費造成巨大損失。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人工成本低,使得企業在高能耗條件下,依然可以贏得可觀的利潤,使企業很難從主觀上采取節能措施。3、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較為困難企業受利益驅使,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很少考慮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國家也是如此,在經濟高速運轉的情況下,政府也會被經濟增長的現象所迷惑,而很難真正下大力氣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為經濟增長方式的難以轉變埋下了隱患。從美國次貸危機的諸多名企的倒下來看,穩健發展之下的隱患,造成的危害可能是致命的,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應該以此為戒。

三、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一)推行循環經濟,轉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政府應該嚴格對企業行為規范,促使企業在建設或生產時,必須建立相應的配套環保措施,對“三廢”進行合理的再利用;促使企業在資源開發時,提高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詳盡的生態恢復方案等,確保形成循環的經濟發展機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形成農產品的區域特色,加大工業環節對節能降耗產品的投入,積極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改變我國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

(二)發展節能產業,促使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國家應該加大對新型能源和節能技術的開發,通過新能源的經濟效益示范效應,使企業從中感受到節能帶來的可觀效益,自覺投資新能源產品,或者在生產中加強對節能產品的應用。并使企業從經濟效益考慮,加大技術投入,開發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或能源的循環利用方法,有效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同時也使企業在節能實踐中,節能觀念得到不斷強化,從而形成企業至上而下的全員節能意識,構建節約型企業,實現企業由高能耗、低產出向高產出、低能耗轉變。

(三)建立環保治污的監督體系加強環保治污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環保治污理念,促使公眾自覺對企業的三廢排放進行監督。環保部門應該建立治污信息系統,對企業三廢情況進行適時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建立政府責任人負責機制,由專人負責對環保部門進行監督,一旦環保部門對企業監管不力,責任人應及時上報政府領導,給出處理意見。如果企業的三廢不達標排放,造成嚴重的污染,負責人將承擔連帶責任。

(四)積極推進世界低碳經濟的發展我國應該推進世界低碳經濟的發展,利用經常性的活動,及時了解低碳排放技術的發展動向和有效措施,以便結合我國國情,從中借鑒可供我國利用的經驗,借助低碳經濟的推行,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盡快轉變。

總之,我國要想順利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維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正視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在進行經濟發展規劃的同時,積極制定相應的環保配套措施,以便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加強對企業的監管,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利用清潔的新能源,降低我國的碳排放壓力等。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