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態旅游的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6: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內生態旅游的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CIS方法在企業形象設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通過將其引入生態旅游產業園的形象設計,再對比亞洲和歐美等國外同類的形象設計,可以發現國內生態旅游產業園形象設計的不足并得到新的設計啟發。傳統媒體看似沒落,運用得當卻能與新媒體形成共同拉動傳播效力的兩架馬車。
關鍵詞:
生態旅游產業園;CIS形象設計方法;問題與不足;國外的視覺識別;有效傳播
我國許多擁有生態旅游產業資源的城市都存在旅游形象不鮮明、旅游項目開發上趨于雷同、城市旅游形象模糊的問題。由于缺少推介和宣傳,不僅喪失競爭力,旅游經濟也難以高效提升。鑒于CIS方法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上的科學性與系統性,故將其引入生態旅游產業園的形象設計與傳播,并具體展開進行探討。CIS原本的三個子系統:企業的理念識別(MindIdentity簡稱MI)、企業行為識別(BehaviorIdentity,簡稱BI)、企業視覺識別(VisualIdentity,簡稱VI),在此引申為基于生態旅游產業園的理念、行為、視覺識別。
一、生態旅游產業園的理念識別
“生態旅游”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續發展,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企業確定其自身的理念識別,要從企業精神、價值觀、信條、經營宗旨、經營方針、市場定位、產業構成、組織體制、社會責任和發展規劃等多方面考量,由于競爭企業的數量較多,產品相似或相同,最終結果容易趨于雷同?!吧鷳B旅游”是這些意識形態范疇內獨特的訴求點,是生態旅游產業園區別于一般旅游企業和地區的基礎性理念識別。而且由于地域差別,許多生態旅游產業園的類別大不相同,非常便于產業園建立特色鮮明的理念識別系統??上У氖牵覈鴩鴥鹊穆糜尉皡^大多忽略了這一點。目前國內旅游地排行榜中首屈一指的麗江,“艷遇之都”的理念識別,就十分成功。麗江的游客人次因此而明顯提高,并在一眾旅游景區中脫穎而出,知名度遠揚。張家界的“山水生態旅游”理念識別也十分成功。劉亦菲版《神雕俠侶》的熱播,令其山青草綠,奇峰秀水的旅游地印象深入人心。影視劇作為理念識別的傳播載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當年大熱的韓劇、日劇對劇中取景地的帶動效應尤其明顯。據調查,至少有76.77%的觀眾會在收看韓劇后加深赴韓實地旅游的意愿。生態旅游產業園可充分借助媒體、影視劇的軟植入手段,擴散理念識別。
二、生態旅游產業園的行為識別
隨著現代社會旅游所呈現的愈發開放性,生態旅游產業園的行為識別將不僅僅是呈現給國內游客的印象,還將影響外國游客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判定。混亂的實踐管理讓產業園規范良好的行為識別變得非常必要。生態旅游產業園的行為識別應包括對內和對外兩部分。對內主要是包括對干部、員工的教育,如服務態度,接待技巧,服務水準,工作精神等;對外包括公共關系,促銷活動,公益性、文化性活動等。生態旅游產業園應以生態體驗的方式開展令游客心身愉悅的旅游活動。根據最新的游客滿意度調查報告,景區交通、安全設施、衛生狀況、導游服務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滿意”呼聲。筆者認為,生態旅游產業園需要在保證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適度改善產業園內的“問題環節”。眾多調查報告都顯示,游客很在意景區的垃圾處理和廁所等地的衛生狀況,干凈整潔是影響游客對景區印象的關鍵因素,所以產業園要在衛生狀況方面加大修整力度。另外,導游和園內工作人員的服務方式也要通過教育、培訓、聘請高素質旅游人才等措施加以提高。
三、生態旅游產業園的視覺識別
視覺識別是以標志、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的完整的、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它是將較為抽象的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具化出來的主要方式,是CIS系統建設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的建立成敗直接關系到整個生態旅游產業園最終形象傳播的效果。良好的視覺識別對受眾有較強的感染力,要求對企業名稱,品牌標志,標準字,標準色,企業造型,企業象征圖案,吉祥物等等進行基本設計,還要與辦公器具,設備,招牌,標識牌,旗幟,建筑外觀,衣著制服,交通工具,包裝用品,展示,陳列等的設計承轉呼應,后者延續前者。筆者調研了韓國、日本、泰國、歐美部分國家的主流旅游景區的視覺識別,與國內生態旅游產業園的標志進行對比,發現國內旅游地的視覺識別設計的主要問題在于:(一)色彩過于豐富。國內的旅游標識設計大都包含了三四種以上的顏色。也許設計師想表現旅游地活力、熱情的效果,但是這種“色彩斑斕”的做法不僅視覺上給人造成紛亂難辨的感受,還比較艷俗,格調也不高。相比之下,日韓的標識設計多采用富有自己特色與意義的單色調,一般不會超過兩種色調,給人莊重內涵之感,歐美的標識雖會傾向于艷麗夸張的色彩,但是只取一種顏色,加上簡潔的標識形狀,視覺上并沒有艷俗之感。(二)形狀太過花哨。日韓的標識設計多采用文字作為基本形狀,加以或部分或整體的富有美感的字體形變,有的會用旅游地的特色物品替換字體偏旁,歐美的設計也傾向于使用字體。相比之下,國內的標識設計多由冗繁的形狀構成,設計過于追求“形似”與旅游地寓意之間的聯系和復雜的創意內涵,忽略了簡潔的感觀才有益于旅游標識的傳播和被受眾所記憶。國內傳統的設計風氣令設計師們缺乏創新與突破,泛濫的抄襲之風也讓設計師囿于框式設計。(三)多為雷同設計。標志設計雖然眾多,但是相似性很高,比如很多標志設計的形狀都是圓形,字體上也沒有什么特色,能夠突出旅游地自身鮮明特色的屈指可數。為了避免雷同設計,可以像日韓那種,打開傳統設計的定式思維,引入動漫卡通人物的可愛造型。烏鎮和長白山、白云山的標識設計以富含古樸中國風的書法體為基本形態,并在對外宣傳活動中統一使用,長期以來在受眾心目中建立了特定可辨的景區形象。再加上上述景區日積月累不斷擴大的影響力,這些標識就更加彰顯景區的大氣與磅礴,值得借鑒。
四、生態旅游產業園的形象傳播
企業應當重視對CIS系統形象的宣傳和廣告意識,樹立品牌意識。品牌戰略帶給生態旅游產業園的后續利益是不言而喻的。對于新興發展中的生態旅游產業園來說,短期內將產業園的旅游形象傳達給目標受眾,多樣化的媒體組合是首選方式。(一)傳統媒體。如今傳統媒體(報刊、廣播、電視等)的傳播優勢已經被新媒體日益瓜分,許多企業選擇了縮減對傳統媒體的投資。對生態旅游產業園而言,在傳統媒體上的廣告投放競爭壓力相對減少。其實,傳統媒體對特定區域具有針對性的傳播效力,在媒體融合形勢下的突圍成效可見一斑,非常適合生態旅游廣告的投放。比如旅游電視廣告,其優點主要在于它所傳播的是一種聲形并茂的旅游地印象,能夠帶給受眾身臨其境之感。筆者認為,基于CIS的形象設計,加以規劃合理的媒體排期和創意新穎的畫面內容更容易讓受眾看一遍就能感受到產業園的特色之處和“可游性”。韓國旅游電視廣告片每年都在強調“不一樣”。(二)新媒體。以微博、微信、客戶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幾乎是免費的廣告宣傳載體,注冊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建設官方網站等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進行互聯網營銷的基本途徑,關鍵在于前期“吸粉”。通過“大V”“紅人”“代言人”等轉發,@當地政府贏得政策支持,同時吸引已有粉絲的轉發、評論等參與方式都是有效手段。粉絲量達到一定數目后,可以不定期向受眾傳播產業園的最新旅游信息、形象識別、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其他渠道的廣告作品鏈接等,對新媒體的綜合運用可將廣告傳播效果最大化。這種方式運用不當會有一定的弊端。當推介內容長期枯燥單一,缺乏新意又過于頻繁時,會造成粉絲的反感和對生態旅游產業園品牌形象的誤解,甚至被拉黑。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必須注意粉絲的閱讀反饋并及時調整推送策略。最好培養專業人士進行打理。另外,將廣告內容投放在具有一定人氣的自媒體上也可以擴大信息傳播的效力。
參考文獻:
[1]鐘林生,王婧.我國保護地生態旅游發展現狀調查分析[J].生態學報,2011(12).
[2]聶晶,賈利.黑龍江省生態旅游形象設計及案例[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4(3).
[3]程圩,馬耀峰,隋麗娜.不同利益細分主體對韓國旅游形象感知差異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7(4).
[4]陶長江,甘霖露.張家界市USP定位及旅游形象設計探討[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10(6).
[5]湯孝錦.韓國旅游電視廣告中國家形象的變遷與原因[J].當代經理人,2006(8).
[6]王鷗.日本旅游業文化的特點探析[J].才智,2013(4).
篇2
森林生態旅游景區體系的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區(點)100多處,其中國家AAAA級景區3處,列黑龍江省第2位,AA級以上景區19處,列黑龍江省第1位;省S級以上滑雪場4處;省級漂流經營達標場所8個,列黑龍江省第1位;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2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國家級地質公園2個,3S、2S、S級滑雪場各1處,國家級狩獵場1處,省級狩獵場3處。2008年伊春市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被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全國第1個國家公園試點單位。從景區的構成和數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備的森林生態旅游景區體系。旅游發展整體規劃完成伊春市先后編制了《伊春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0~2015年)》和鐵力、嘉蔭、五營、湯旺河等20個旅游區發展規劃及旅游專項規劃,形成了市、區(縣)兩級規劃體系。2006年聘請東北林業大學和旅游規劃設計公司對伊春市旅游資源進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分析,修編了《伊春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年)》、編制了《伊春風景觀光道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伊春市旅游資源研究》,提出把伊春規劃成為小興安嶺森林大公園的思路。2008年聘請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規劃院編制了《伊春市旅游發展提升策劃》。在一系列的規劃設計下,伊春森林生態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觀光、森林避暑、休閑度假、康體養生”一體化的開發思路,提出根據不同區域旅游資源特色,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建設東、南、北、中四大旅游區。北部旅游區突出“原始生態”特色,重點開發森林觀光和休閑度假產品;東部旅游區突出“運動康體”特色,重點開發森林避暑養生產品;南部旅游區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點開發冰上、雪上旅游產品;中部旅游區突出“城市觀光特色,發揮集散和綜合服務功能。
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知名度上升伊春市立足于“中國森林之都”,采取節事宣傳、新聞宣傳、廣告宣傳等多種方式,宣傳伊春森林生態旅游。①綜合利用各種媒體和渠道宣傳。如在中央電視臺一套和新聞頻道的《朝聞天下》欄目投放廣告等。②以重點客源市場為中心開發市場。在鞏固哈爾濱、京津等北方旅游市場的基礎上,加大對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場開發力度。如參加2010年中國國內(重慶)旅游交易會、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旅游行業聯誼會等行業會展。③舉辦各類節事活動。伊春市連續舉辦了6屆中國(伊春)冬季攝影節、10屆森林生態旅游節、杜鵑花文化節和五花山觀賞節。伊春市先后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佳避暑勝地”、“中國最佳生態旅游城市”、“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國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國自駕車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國2008年度最具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城市”等稱號,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知名度明顯上升。
旅游者結構改善以伊春為目的地的游客的結構近幾年變化明顯:①旅游團隊數量比例增加。據統計,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車隊130多個,大型會議團隊160多個。②自費旅游者比例增加。據統計,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區的旅游者中,自費旅游者的數量超過了70%,免費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③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來伊春旅游的時間在總量分布上逐漸趨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顯增多。④遠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延長。來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廣東以及吉林、遼寧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時間也明顯延長。游客停留時間由早期的平均1.5d增長到目前的3.5d,一日游游客由原來占游客總數的80%降至不足30%。旅游產業經濟規模壯大伊春市旅游幾年來接待人數連續越過100萬、200萬、300萬人關口,達到2009年的382萬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萬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萬元,旅游產業規??焖贁U張,成為伊春市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牽動力最強的優勢特色產業。2009年伊春實現旅游增加值95580萬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了4.6個百分點;占第三產業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個百分點。2001~2009年,伊春市實現旅游總收入714889萬元,年均增長41.9%;旅游接待人數1923萬人次,年均增長91%。
主要問題
森林生態旅游是一種具有強烈環保意識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動,具有豐富的外延與內涵。森林生態旅游景區內具有原生態的景區植被、動物、土壤、水等,恰當的生態旅游設施設備與旅游服務構成森林生態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態旅游景區開發管理中生態保護價值觀的體現、當地居民生態保護意識的培養、生態旅游者生態保護意識的啟迪與教育構成森林生態旅游的內涵。森林生態旅游的內涵既是一種用于指導現實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產業運行追求的某種目標所在。內涵表現的是一種思想,一種態度,一種價值觀,外延是以物質或活動為特征的存在,內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來實現,外延卻可以獨立存在。以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為形式,以追逐短期經濟利益為目的,忽略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甚至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可稱之為外延型生態旅游開發模式。以生態保護價值觀為指導思想對旅游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注重對旅游者和居民進行環境教育,以旅游促進經濟的發展,以經濟發展推動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因此得以不斷改善,可稱之為內涵型旅游開發模式。伊春森林生態旅游開發雖然從歷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其森林生態旅游外延開發管理和內涵的體現卻存在多種問題,概括起來講,就是外延開發管理失當,內涵表現不足,從某種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態旅游可以歸為外延型生態旅游開發模式。
森林生態旅游景區建設問題。伊春市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結構失調,雖然景區數量眾多,但景區建設缺乏整合,大多數景區規模較小,品位不高,同質化嚴重,在景區建設過程中只開發不保護。伊春森林生態旅游開發初期都是不同的行政縣、區和企業自行分散進行的,缺乏統一的科學規劃,更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從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區基礎和服務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總計只有6.3億元(涵蓋政府投入和企業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資源分屬不同的產權單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處景區(點),因景區建設和改造決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設;另有部分缺乏經濟實力的投資者以很少的投資占用資源,制約了高品質生態旅游景區的建設,使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成為空談。在伊春以森林資源為基礎的旅游開發前期,景區建設是混亂無序的,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雖然近年來通過加強規劃建設和管理,景區建設的混亂局面有所改善,但在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方面仍然缺乏長遠的考慮。森林生態旅游服務設施設備問題。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務,伊春市內主要交通工具皆為傳統汽車,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快速遞增,汽車尾氣和噪音已成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據中國伊春政務公開網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天數的有314d,2008年數據缺乏,2009年為224d,2010年為252d,空氣質量下降明顯。隨著森林生態旅游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外來車輛和本地車輛逐漸增多,伊春空氣質量存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其次是旅游住宿設施,伊春市現有19家星級賓館,其中多為傳統的2星級賓館,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態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務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飲業,檔次低且缺乏規模,缺乏原生態特色,以及以伊春森林食品為主材的特色餐飲。最后旅游區配套設施不健全,如給排水、公廁、垃圾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還沒有全面完善,缺乏對森林生態景區內生活污染的有效管理。#p#分頁標題#e#
森林生態旅游內涵表現不足森林生態旅游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通常借助于景區的建設、服務設施的建立與服務的提供等形式體現出來,并不會以獨立存在的形式提供給市場。伊春森林生態旅游的內涵表現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森林生態旅游開發中生態保護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態旅游區(點)內建筑物過多、體量過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與生態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許多人造景觀,且在森林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中重開發、輕保護,使自然森林生態景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②森林生態旅游社區參與度不足。根據2010年伊春市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結果,伊春常住人口有114.8萬,而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只有2萬余人[9],大多數城市居民和景區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態旅游發展帶來的經濟利益,因而缺乏參與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動力。③本地導游普遍缺乏森林生態知識,生態文化素養不足。據統計,伊春市現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數規模在3~5人,旅游旺季做地接服務,旅游淡季關門歇業,聘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④對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態文化教育和行為引導,對景區的森林生態景觀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壞森林生態景觀的現象時有發生,降低了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的品質。
發展對策
伊春森林生態旅游應立足生態旅游內涵,在旅游景區建設、設施配備與服務提供等方面注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并以生態旅游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旅游資源建設強化生態保護開展生態旅游必須保證促進生態平衡。在生態旅游開發前期,經濟條件制約生態環境的建設,但不應破壞生態環境,同時要使當地居民在旅游活動中獲得經濟利益。從具體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資源開發建設中,必須以環境保護為重,避免破壞當地森林生態系統,遵循保護優先的原則,統一規劃建設森林生態旅游精品景區,對景區游客進行容量控制,對景區進行分區功能規劃。旅游區(點)內不建生活區,景區內建筑物盡可能少、小,必要的設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體現生態理念,景區附近建立“農家樂”型的餐飲、住宿區,促使當地居民因生態環境的保護而獲得經濟利益,因經濟利益的刺激而強化環保意識,同時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對當地自然景觀的破壞。旅游基礎設施注重體現生態理念旅游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飲等。道路建設上要注意避免干擾自然界生物棲息區、阻斷生物遷徙路線,交通工具盡可能使用電力、天然氣等環保型動力車,盡量采用非機動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區內也應大力推動環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客房從建筑設計到最終的使用全過程都必須符合生態要求,選址應避免建在生態脆弱的地帶,建材和家具都應采用無污染的“綠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飲業應用先進節能技術和清潔環保能源,推出優質綠色食品,圍繞伊春盛產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鹿、野豬等生態畜牧產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讓游客全方位體驗伊春濃郁的生態人文氛圍。建立森林生態文化教育設施為對居民和游客進行生態理念宣傳和教育,在伊春市規劃建設一座高度現代化的生態展覽館。借鑒2010年上海世博會建筑經驗,生態展覽館建筑本身要體現目前世界最為先進的生態環保技術,使用綠色環保型建筑材料,按照綠色環保的標準施工,并運用先進生態節能技術減少能耗、水耗,展現先進的環保生態理念。生態展覽館內以森林生態環境科學為中心設置教育區和產品展示區等區域,介紹森林生態系統機理、生態環境案例、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對居民和游客進行森林生態科普教育。生態展覽館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游客在森林旅游過程中的行為,使游客自覺自愿地維護景區(點)的環境及衛生,降低管理部門對景區的管理難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對游客實施生態文化科普教育,強化游客對森林生態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建設高素質的森林生態旅游服務隊伍發展森林生態旅游,需要高水平的森林生態旅游服務,高水平的旅游服務依賴于高素質的旅游服務隊伍。為此,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質佳的旅游服務人員,聘請旅游專家或者將旅游服務人員送國內知名學府進行森林生態旅游專項培訓,建立一支有著良好社交技能和專業素養的森林生態旅游服務隊伍。
結語
篇3
[關鍵詞]系統動力學;反饋分析;旅游發展;生態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06)08―0075-06
1 簡介
生態旅游是新型旅游產品,近年來處于上升的趨勢,據菲昂、弗里昂和嘉奎穆特(Fillion,Foley andJaquemot,1992)和生態旅游組織(Ecotourism Society,1998)估計,40%~60%的國際游客是喜愛自然的游客。但是,伴隨著生態旅游的發展,生態旅游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相關研究和觀察都發現,生態旅游的基礎是環境和生態品質高而又較為敏感的區域,往往是貧困和遠離都市的偏遠地區(Higgines,1996),生態旅游為這些貧困區帶來發展的機遇。生態旅游的發展雖然在短期內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生態旅游區的資源保護提供了資金,但很難持續,旅游地容易陷于停滯或衰退。
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很多,多數的研究偏重概念描述和個案分析,缺少動態分析和理論解釋。本研究利用系統動力學的模型方法,運用生態一經濟的理論,將生態旅游的一些零散論述加以系統化,并通過建立生態旅游的結構模型,探討生態旅游發展中生態、社會和經濟系統之間的結構和行為關系,把握生態旅游動態發展的本質特點。
2 生態旅游的概念和生態旅游地的動態發展
2.1 生態旅游的概念
生態旅游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生態旅游的定義多種多樣,李艷琴(2004)作了較為全面的歸納和總結,并指出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和世界保護聯盟提出的生態旅游概念最有影響。盡管生態旅游定義多種,但所有生態旅游的核心都是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劉家明,1998)。開展生態旅游的本質是經濟活動,特別在發展中國家,開展生態旅游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動本地經濟的發展(Lindberg,1998)。
2.2 生態旅游的動態發展規律
生態旅游大眾化發展的趨勢。維博格(Weinberg,2002)指出大部分生態旅游在規劃中都希望限制游客量,而且在發展的早期就控制游客量,但最終仍然不可避免走向大眾旅游。李艷琴(2004)認為替代性旅游、生態旅游與大眾旅游的對立和排斥是暫時的、階段性的,從發展的角度看它們有融合的趨勢。更多的研究人員認為沒有真正意義的生態旅游,只存在生態化的大眾旅游。具體來看,生態旅游發展中出現了以下特征:
生態游客并不是同質的市場,生態游客的差異較大,例如,派萊西歐和麥克庫爾(Palacio & MeCool,1997)調查了207個在伯利茲市國際機場旅行者,18%是生態游客,22%是逃向自然的游客,33%是尋求舒適的自然愛好者,27%是被動的游客。因而,一些研究人員把生態游客分為兩大類,“硬”生態游客和“軟”生態游客。當然,更多的生態游客處于兩者之間。硬生態游客是指那些只需要很少量設施服務,而愛好和要求體驗荒野的游客,數量很少。其他游客只要最初的旅游動機是為了觀光、享受和體驗保存相對原生態的自然,或者在他們的旅游行為中至少有過一次生態旅游的體驗,就是“軟”生態游客(Blamey,1995;Burger et al.,1995)。軟生態游客對服務設施的依賴性強,住宿以賓館為主,消費也較高。但是無論是哪一類生態游客,自然資源的品質都是構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要素。
隨著生態旅游的發展,外來企業和本地企業之間發生著動態變化,外來企業的介入,特別是大企業的介入越來越多,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期張家界的投資數額很小,以本地人為主,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張家界的旅游項目建設的投資動輒數千萬、上億元(如祥龍國際酒店、百龍電梯),以外來資本為主(夏贊才,2004),麗江和九寨溝等旅游地也有同樣的現象。
當旅游地建成大量的設施后,對游客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旅游地社會經濟氛圍受到游客數量變化的影響,促銷也就成為當地政府的主要任務,促銷投資逐步加大。
旅游發展導致人口結構發生變化,經濟繁榮吸引外來人口的遷入。村寨的居民外遷情況時有發生,古村寨的文化是活文化,有當地的居民保留和傳承,隨著居民的流出,當地文化生態受到影響。
因此,隨著生態旅游的發展,生態旅游地的各種組成也逐漸發生變化。生態旅游的演化,有外界的原因,也有內部的因素。外部原因不僅難以控制,常常是通過內部的結構產生影響。分析生態旅游發展的內部結構對制定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3 生態旅游的系統動力學研究
以往的研究表明,生態旅游涉及到復雜的生態、經濟和社會系統,各要素之間存在時間延遲、非線性和反饋關系。生態旅游的研究較多,但是往往只涉及到一個側面,而系統分析強調從問題出發、強調過程分析、從系統結構中尋求問題的根源,以達到提高學習和理解問題的能力,并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系統分析手段之一的系統動力學在復雜問題建模方面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它借助計算機模擬和反饋分析等手段,很快地抓住導致動態變化的結構性原因,并加以驗證(Sterman,2000)。系統動力學在旅游方面的一些運用已經證明其有效性。模型的總體結構
圖1是模型的整個結構,該圖顯示了生態旅游發展的內部結構。模型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基礎設施,就業市場,旅游者,財務和市場促銷。
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都是再生資源,可以消耗也能夠再生,就業市場為旅游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服務和人力資源,道路、接待設施等都簡化為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的投資主要受需求的影響。這4個部分組合成為游客的主要吸引力。游客結構描述了游客的決策過程。財物資源描述公共部門是如何劃分資源,有多少資源用于自然資源的保護,有多少資源用于促銷,促銷在短期內提高游客的到訪率。
從圖1可看出6個部門之間存在著反饋的作用,基礎設施建設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但是游客到達后,會對生態旅游資源產生影響,在遠期將影響游客的到訪率和旅游地口碑。公共財物資源的分配也影響著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旅游收入用于資源的合理保護,資源的再生量增長,甚至高于消耗量,資源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如果財務資源主要用于促銷,在短期內游客上升,但是卻導致更為深 遠的負面作用。圖1的反饋圖只能反映出這些因素之間存在反饋,并沒有能夠指出反饋之間的動態特點,因此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前提下,本模型的基本假設是:1)本地人口的增長主要來源于機械增長,旅游的發展吸引外來人口;2)生態旅游區的土地面積是固定的;3)本地的經濟只有旅游,沒有其他的經濟部門。
3.2 主要結構
3.2.1 游客需求
前人將游客分為3類:硬性自然生態游客、硬性文化生態游客和軟性生態游客,而且硬生態游客與軟生態游客之間的過度是漸變的。
模型中區分了潛在游客和真實游客。潛在游客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才能做出出游的決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主要由5個方面組成,文化吸引、設施吸引、自然資源吸引、服務吸引和促銷吸引,這幾個因素的不同組合吸引著不同的游客。例如,硬性自然生態游客更重視原生態資源的質量,硬性的文化生態游客更重視真實的文化資源;硬性的生態游客往往是探索者,而軟性的生態游客卻是一般意義的生態游客。旅游目的地吸引力=f(文化吸引,設施吸引,自然資源吸引,服務吸引,促銷吸引)
3.2.2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一個庫存量。自然資源可以被消耗,也可以增加。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再生率等于消耗率。消耗量來源于3個方面(Wall & Wright1977;楊桂華、2005),一是游客旅游行為帶來的消耗,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消耗,三是當地居民從業人員生產和生活的消耗。消耗量的大小受自然資源存量的影響。再生量取決于資源的總量和資源的密度,其關系是非線性的。當資源的密度過高或過低時,再生率就變緩。
3.2.3 文化資源
生態旅游地的特征文化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物質遺產,二是非物質遺產,而非物質文化對于生態旅游目的地區的文化至為關鍵,是其核心。物質遺產的消耗與生態資源的消耗有相似性。非物質文化的變化與人口構成有密切的關系,隨著游客、外來投資和外來觀念的到來,地方性文化開始發生變化;非物質文化的保留和傳承依賴于本地居民。如果旅游目的地中游客、外地人過多,本地文化的特質就會被沖淡、被異化。旅游地的原住居民的比例大,本地文化特色強,也容易吸引游客。當旅游發展后,如果外地游客和外地投資商/雇工增加,文化變遷發生的速度就快。本地人遷出的越多,本地文化的存量將下降。當然,如果做出特殊的努力,本地文化也可以通過再生產得到提高,但是本土文化的再生產是長期和緩慢的。
3.2.4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庫存量,因投資和建設而增加,折舊則會導致其下降?;A設施的建設速度由基礎設施在市場上的短缺程度決定,旅游需求發展快,基礎設施跟不上需求,那么政府部門投資公共設施的熱情高漲,商家也有投資的熱情。缺少資金是發展中國家的最大障礙,也是區域發展成就的重要指標,因此政府招商引資的熱情高漲,容易出現過度投資旅游業的現象。
3.2.5 就業市場
旅游的貢獻在于提供了就業機會。世界旅游旅行理事會(WTTC,1998)的研究報告表明,全球9個就業崗位中有一個是旅游業提供的。但是旅游目的地就業結構的變化也較為復雜,許多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當地居民缺少服務意識,不愿意在旅游業中就業,而是把自己的房屋出租出去,并靠所得租金流向外地。夏贊才(2004)對張家界的研究表明,張家界的發展吸引外地勞動力從事旅游服務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而本地居民更傾向到大城市就業。
3.2.6 財務促銷
簡單的財物資源模型描述了政府的資源是如何在資源保護和促銷之間分配的。如果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得到認可,用于資源保護的資金增加?;A設施的使用率直接影響了促銷經費的多少,基礎設施使用率低,企業的效益低,就業受到影響,政府就面臨吸引游客的壓力,必須增加促銷費用,吸引更多的游客,以保證經濟的增長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收益;例如頻繁地舉辦節慶活動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促銷方法。丁力(2001)在分析了國內一些節慶活動的經濟效益后指出,節慶活動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節慶活動的舉辦給落后地區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
4 模型模擬分析
模型的初始狀態是平衡的,參數由內部關系所決定,參數的影響可以通過敏感性測試獲得。平衡描述了生態旅游地的初始狀態(即沒有發展生態旅游前的狀態),此時生態系統基本維持平衡,本地文化也保持緩慢的變化,外來人口很少,經濟處于低水平。研究人員人為地提高基礎設施的投資數量,打破了模型的平衡,生態旅游開始發展。圖4是生態旅游發展的模擬結果。
當硬性生態游客上升時,就會吸引政府和商家的投資,進而為大眾游客的到來提供可能。也吸引了外來人口。但是大眾游客和外來人口的增加,就會對生態旅游資源和原生態的文化旅游資源產生負面影響,最終減弱硬性生態旅游游客的吸引力,這些游客逐漸轉移到更為原始的地區。開始時吸引力的下降是緩慢的,隨后這種下降趨勢將會加快。當吸引力下降時,探索者首先對目的地失去興趣,但是大眾游客卻源源不斷地集聚于此,總的游客量上升。
原生態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價值的下降是一個較慢的過程。這種衰退開始時較緩慢,但是以后進程會逐漸加快。雖然大眾游客對原生態資源變化缺少敏感性,但當旅游負面影響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大眾游客也會失去興趣。王寧(2000)也指出旅游是一種時尚,早期的探索者領導著時尚,當他們離開后,大眾游客逐漸轉移到新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旅游產業及生態旅游地都進入衰退期。圖4的模擬證實展示了在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中這些不易為人察覺的變化,例如自然資源在逐漸的下滑。
圖4和圖5展示的生態旅游地主要變量的行為變化特點可以由圖6的反饋結構來解釋。生態旅游地的發展受3個主要反饋環的控制。第一個正反饋環是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游客增長的互動,是生態旅游目的地增長的主要機制。其他兩個是生態旅游發展后產生的自我限制型負反饋。
正反饋(在圖中的逆時針反饋包括4個反饋)的產生來源于經濟發展,探索型游客的到來向商業投資發出信號,當商業投資進入后,外來打工人口也隨著增加,大量的存量資本和就業需求就必須有大量的游客才能獲得經濟的可持續性,在游客數不能達到預期時,當地政府面臨壓力,必須加大促銷力度吸引更多地游客,與此同時,大眾游客的增長進一步會刺激投資,形成投資、促銷、游客量增加的正反饋,不斷推動旅游發展規模的擴大。
負反饋1(在圖中的順時針反饋包括4個反饋)描述旅游發展可能產生的主要負面影響,游客的旅游活動和日常生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外來人員與本地居民的生活生產都需要消耗自然資源,特別是水、能源、生物資源容易受到影響。與此同時, 這些與旅游發展相關的活動不僅影響到自然資源,同時也會改變到當地人的風俗、價值觀等,外來人口和游客涌入也會增加當地居民的生存壓力,推動當地居民的遷出。隨著旅游的快速發展,傳統文化和社區個性將消失殆盡,文化資源的吸引力急劇下降。此反饋表現出特點表現為負面影響是逐漸積累的。在旅游業發展的初期,不會對旅游業發展產生明顯的影響,不易引起相關人員的關注;當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已經造成對旅游業的負面影響,政府及相關各方才會開始協商采取措施,但已很難挽回下滑的趨勢。負反饋2表明大眾游客的到來就會驅逐真正的生態游客。
從模擬分析中,生態旅游發展涉及到社會/經濟和資源3個系統,這3個系統各有其內部運行的規律,也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但是經濟、社會和生態3個系統相互作用時出現不協調、時間延遲和非線性的特點,最終造成生態旅游的非持續發展。從社會系統看,發生作用的主要是游客和當地居民。旅游是時尚,雖然精英分子的數量很少,但是他們引導潮流。精英分子總是不斷地在探尋新的旅游目的地,他們的宣傳和示范會引導大眾游客的消費,最終導致生態旅游地的大眾化和商業化發展。當地社區居民渴望發展,希望改善居住和工作環境,當收入提高后,他們希望搬遷到新區。從經濟系統看,投資商總是在尋求商機。旅游需求就會吸引投資,特別是生態旅游地的土地有限,對投資商的吸引力大,在短期內生態旅游地就能吸引大量的投資和外來從業人員。而當商業設施存量增大后,設施的商業回報和就業率就會左右政府的政策,促銷、吸引游客就成為政府的主要工作。生態系統在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消耗的狀態,但是生態系統的變化是隱性的,難以在短期內察覺,因而更難說服相關人員采取措施。
5 政策分析和討論
模擬分析的結果符合前期研究人員所描述的參照模式,在此之上又通過參數敏感度測試,最終得到可信度較高的模型。通過系統動力學模型方法,不僅可以將有關生態旅游的定性描述精確地表達出來,而且可以借助模擬分析深入地了解生態旅游地動態發展的規律,檢驗生態旅游政策的有效性。提倡負責任的旅游、嚴格實施環境容量政策、限制外來人口和限制投資等都是常用的政策,通過模擬可以了解政策的有效性,模擬的結果見圖7:1)基本模擬;2)提高游客的環境責任感;3)限制外來投資和外來人口;4)實施生態資源保護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分析如下:
提倡負責任的旅游、實施大眾旅游的生態化管理、降低游客對生態旅游的影響,是眾多研究人員提出的策略。這個政策轉變為模型就是降低單位游客、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單位居民和外來人口的資源消費,模擬表明總游客的增加是一個長期過程,但旅游業的崩潰會延遲,原因是商業擴張的機制沒有得到抑制,商業擴展最終會導致過度的建設和資源利用。
限制外來人口和限制投資是一項有效的措施,許多地方雖然制定了投資和外來人口的上限,但是卻很難貫徹執行。隨著游客和商業機會的增加,投資上限會不斷地被打破,最終商業化的動力會占主導,資源的消耗仍然繼續。
許多旅游區已經認識到生態資源保護是生態旅游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旅游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管理人員開始注意資源的保護,加大對資源保護和再生的投入,如果管理得當,資源的再生量可以超過資源消耗量,此時雖然生態游客在總的游客量中很少,但仍然可以維持一定數量的大眾游客,與初始狀態相比,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已經有所消耗,只是維持在降低的水平。
篇4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實證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省份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浙江金華石門農場的花木公園,富陽縣的農業公園,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觀園,廈門華夏神農大觀園,上海浦東孫橋現代化開發區等。廣東省已發展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游客400多萬,收入達10多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二、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1、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僅指用來滿足旅游者觀光需求的農業;廣義的生態旅游涵蓋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要有具備開發農業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旅游觀光農業,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觀光開發的農業資源基礎上,從而把農業資源轉化成旅游觀光資源,擴大農業資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對傳統農業進行加工和包裝,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旅客參與農事活動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突破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第三,要以生態旅游為導向。農業生態旅游是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拓廣了生態旅游觀光功能,巧妙利用城鄉各種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費欲望。使旅游者親身感受和參與現代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大自然情趣,把現代農業及自然資源景觀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最終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結合,既發展了農業,又保護了環境。第四,觀光農業旅游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伴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趨勢,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新興課題,而旅游業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此種情況下,經營者迎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個性化”、“生態化”,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需求心理,把兩個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的項目,是農業和旅游業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2、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相比較而言,生態旅游農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生態旅游農業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鄉村空間,旅游者在景區內觀光、休閑、參與娛樂、品嘗美食。甚至親自勞作,既增長知識,親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園區內還可舉辦節日慶典活動,加強游客之間感情交流,傳播信息,增進友誼,縮小差距。企業和農民則通過銷售產品,提供食宿服務和勞務以增加收入。
(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觀光農業的建設嚴格按照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生產,只允許在殘留有害物質規定標準范圍內適量的使用化肥、農藥,其產品為無公害的、安全、營養的綠色保健食品,大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植被覆蓋率也大大高于一般農區。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適當注重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做法,遵循了農業發展的規律,符合農民的利益,使農業走向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道路。
(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導致城市污染的加劇,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使人們的精神日趨緊張,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態旅游農業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這一要求,它用生態學、美學和經濟學理論來指導農業生產,通過合理規劃布局,自然調節和人工調節相協調,使農業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具有生產、加工、銷售、療養、旅游娛樂等綜合功能。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轉換,而是把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旅游資源部分的功能進行整合發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滿足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個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業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農業的具體體現,尤其在一些大型觀光農業科技園區,大片土地通過平整與規劃,用先進農業技術進行開發,由掌握先進技術的人來管理,造成具有相當規模、各具特色的農業整體,成為具有較高的先進農業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的新型農業。這種農業不論在優質品種、栽培管理技術還是在農業生產工藝、景觀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籌,是一般大田農業區無法比擬的,游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學到科技知識,產生深刻印象。
3、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合季節性,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合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合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
(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觀光農業項目,通過相互帶動作用,發展農業與旅游業合一的新型產業。
(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生態旅游農業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區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的人們對觀光農業的要求強烈,經濟條件可能,交通比較便利,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條件比較優越。
(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搞好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游產品,以供游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
(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觀光旅游。
三、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開發實證分析
珠海市生態農業科技園是一個集農業高新技術引進、開發與生產、加工、出口以及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該中心是在原珠海農科所基礎上僅憑5000元流動資金起家,園區現已發展集科研、生產、商貿、旅游、教育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集團化科研經濟實體,2001年該中心的科技創收就達5000多萬元,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出口創匯達860多萬美元,成為目前我國最具實力的外向型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1、區位與市場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珠海地處富饒美麗的珠江三角洲,陸地與澳門相連,有二個口岸可直接與澳門通關。水路與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時。離廣州、深圳不到2小時的車程。京珠高速、珠海機場、珠海港、九洲港構成了陸、海、空的立體交通。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地處珠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從交通上來說,從園區到市區只有10分鐘車程,并且已開通了公共汽車和觀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車道的旅游景觀路直達園區的門口,交通非常便捷。從地域上來說,園區的核心區2000畝,已成為永久性的農業科研用地并辦妥了征地手續,領取了土地證。市政府還給園區預留了1500畝的土地,可以作為第二期的開發用地。
2、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即達到“一區多園、一園多用”的目的。園區策劃者認為,旅游的概念很廣泛,只有差異才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人們出國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們從未看過的東西,正如外國人看長城,我們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種非常想看的沖動。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正是源于這種理念,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初始階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進去,每建設一個溫室或安排一個項目,他們都考慮到了生態、環保、休閑觀光、教育培訓、商貿銷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園區一邊建設、景點一邊可以開放,2002年該園區就接待了來自我國外的賓客30多萬人,旅游創收超過了1000萬元,占園區總收入的1/4。入園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市場,人流帶動了物流。園區內生產出來的花卉、種子、種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這些商品的銷售價格都高于外邊的市場。比如,該園區在溫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來說,農貿市場銷價為5元/斤,而在園區內則可銷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貴,就在于它是一個特殊的旅游產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錢的心理準備,但一定要花得開心,所以只要產品的質量好,加上銷售的方式奇特,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該園區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來賣,而是長在溫室內,掛在藤上賣。如果一家三口來旅游,小孩子都樂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邊摘一邊吃,一直到摘了滿滿的一袋才罷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樂開了花,再高的價格也會買,這正是體驗經濟的所在??梢娐糜伍_發,必然會帶動商貿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
3、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達到開拓市場的目的。
(2)產學研緊密結合,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園區自身就是一個農業科技研發、產業化拓展的孵化器,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了產業圈。另一方面,園區也積極的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開發高新技術。
(3)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確定了獨具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主導產品和技術定位。在技術定位上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注重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主導產品上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為園區設計獨特的生態旅游景觀提供了技術支撐。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荷塘觀賞”、“八卦田園”、“野菜園”、“水車陣”、“垂釣走廊”、“珍禽園”、“沙漠植物園”、“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科研、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境內外游客。
四、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開發的經驗與啟示
1、理念創新。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從籌建就樹立了“差距產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認真思考如何尋找和利用差異來改造傳統農業。他們通過尋找自然資源、農業產業、區位優勢等方面差異點來營造新的生態旅游景觀,打造園區獨特的品牌。例如園區于2000年元旦至春節在園區成功舉辦珠海首屆南瓜文化藝術節,展示了全世界數百個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種,大的如大鼓,重達100多公斤,小的如雞蛋,輕才20克,黃、白、紅、綠、青、藍、紫七彩繽紛。進入南瓜園仿佛進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藝術殿堂。南瓜節開幕一個月,創下門票收入130萬的記錄,由此也帶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觀賞玩具南瓜規模化生產。這樣通過理念創新,運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利用生態學和景觀學原理精心設計各種差異化的景觀和景點,打造出一個融“自然美景、現代科技、人文情懷”的生態旅游區,豐富和發展了農業和旅游的內容和新領域,找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道路。
2、制度創新。一是科研管理體制創新。首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打破傳統立項方式:不搞純理論的基礎研究。其次,科研立項與市場供求密切結合,由市場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完善對科技人員和項目承擔單位的激勵制度,對于課題成果的產業化效益,實行“技術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勵機制。第四,建立起課題組成員課題研發的風險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體制創新。該科技園區作為事業單位,存在多種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編內人員由財政負擔工資,編外人員由企業自收自支)。通過大力提倡績效工資,形成報酬級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崗位津貼和獎勵制度,對承包部門實行“定職能、定崗位、定編制、定工資總額”的“四定”改革,將津貼和獎勵與個人的工作崗位和業績掛鉤,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拉開檔次,園區內崗位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使該園區逐步向現代企業用工制度方向邁進。
3、組織創新。珠海農業科技園內實施的是一種將科研、生產、示范推廣、科普教育、觀光旅游及貿易緊密結合的戰略。因此在園區的組織結構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體組織架構如下:
一是園區運作的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建立了園區辦公室,負責統一協調園區的各項工作,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外聯絡、招商引資、項目監督、后勤服務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學決策的專家機構。農業園區的運作還必須建立各類專家決策機構,以對園區的重大項目進行咨詢、決策。珠海農業園區采取緊密型的專家依托機構與松散型的專家群體相結合的方式。如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把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大學園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在重大項目的申報、規劃、實施之前,均要征求這些院校專家的意見。而對于一些階段性或臨時發生的問題、項目,則采取專家會議或專項邀請專家具體解決實際問題的做法。
三是項目創新的研發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是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南亞熱帶水果及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因此設立了與項目相關的研發機構,如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組織培養研究室、育種中心、蔬菜研究室、觀賞植物研究室等,負責園區內各種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并完成國家、省、市各種科技攻關項目。
四是項目實施的企業管理機構。珠海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生產部、設計部、綠化工程部、餐飲部、旅游部銷售部等機構,專門負責產品的開發、項目的承接、實施和運作,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部門。主導產品的技術支撐來源于研發機構,實施部門視為生產性機構。
五是成果推廣的網格系統。園區設立了技術推廣部,主要任務是推廣、普及農業高新技術,配合當地農業部門抓好各項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同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項目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還在當地的農業產業區建立示范基地,從產前提供種苗、產中指導、產后回收產品,實行一條龍服務,解決了農民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問題。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訓機構。園區建立了培訓機構,一方面采取各種形式對農民和農業技術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確保各項高新技術措施在生產中得到落實,也負責對來園區學習、參觀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與珠海市電視大學、珠海市職業中學聯合開辦了園藝花卉大、中專班,為當地城市美化培養中初級技術人才。園區現在不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農業科技干部再培訓基地”、“珠海市中小學生的農科教實踐基地”等。
七是市場接軌的營銷網絡。園區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銷售中心,專門負責國外市場的開拓,各個產品均形成了銷售的網絡,為中心的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02年園區的出口創匯達860萬美元,年旅游收入達1200萬元,生產性收入達4000萬元。
4、科技創新??萍际菆@區發展和壯大的動力源泉,園區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
一是確立主導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通過對珠海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的認真分析,珠海農業科技園區確立了以名優花卉、特色蔬菜、優質種苗和觀光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為目標建立相關的農業技術體系。由于主導產業和相關技術體系的建立,促使珠海農業園區的發展目標明確,各個主導產品均按既定目標實施。如:名貴蝴蝶蘭在園區的年生產量已達120萬盆,組培苗達300萬株,成為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園區強大的經濟支柱。
二是實施自有技術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戰略。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認識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嚴峻性,不僅注重開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如甘茶蔓高產種植技術、保健植物加工技術、名優花卉的優質高產技術等,同時還不斷引進和發展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如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形成了在國內外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資源體系,為技術創新奠定了基礎。
三是發展本土品種與引進西洋品種相結合。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近幾年一方面不斷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種,如本地南瓜、豬籠草、樹仔菜、荔枝、龍眼等,也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并進行試驗、篩選、鑒定,確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優品種,為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產業化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也為園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泛的資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送展的產品一舉奪得廣東省瓜果類金、銀、銅三個大獎,在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上,珠海園區設計建設的“奇異瓜果園”獲得“室內藝術園景設計大獎”,種植數個特優品種獲得園林精品的單項金獎、銀獎和銅獎等殊榮,說明園區在品種的研究上處在國內同行的先進水平。
四是短期性項目與長遠性項目相結合。如近兩年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根據市場的需求,在春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時,引進種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產品,獲得了時效性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也十分注重與園區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緊密相關的項目,它們或許短期內見不到效益,如:組織培養、育種、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項目,但它卻是園區發展最具生命力和創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農業園區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用于該類應用基礎項目的研發,現在各類名貴花卉的無性繁殖系統和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手段已經建立,為園區科技發展儲備了充足的項目。
五是完善科研設施,努力創造項目實施的設施條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就必須擁有與人才、項目相適應的先進儀器設備,以確保項目的高質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來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投入了300多萬元,購置了國際一流的儀器設備,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組織培養室、分析測試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國農業園區具有競爭優勢的實驗設施,為吸引人才、實施項目、創立品牌奠定了設施基礎。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科技推廣體系。為了實現園區這一目標,珠海農業科技園經過幾年實踐,摸索了一條科研+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即將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門農民的土地上,實施產前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產中指導農民技術,產后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將科研成果、技術、種苗與農業生產和市場緊密結合,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產業鏈,用科技和市場帶動農民致富。目前該基地已經將綠色蔬菜出口到澳門及珠海市的各大機關、超級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七是重視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科技的發展趨勢。珠海農業科技園在信息系統的建立上,不僅注重國內科技期刊和資料的收集,建立了園內圖書資料室、科技檔案室,還為各個職能部門、主要科技人員均配備了計算機,充份利用國際互聯網系統搜集國內外科技信息,同時還建立了園區自己的農業科技網站,這些均為科技資源的搜索、電子商務的運作、項目的國際化奠定了信息資源的基礎。
5、模式創新。通過幾年的實踐,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園區的管理上,有民營企業的做法;有外資企業的管理;還有領導的個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為此,稱之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珠海農業高科技園區在宏觀管理上,注重分析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在重大科研項目上對人財物進行宏觀調控,集中有限的資金,進行投入、集中的打殲滅戰。在微觀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運轉,采取目標管理,放權讓利,各自經營實體實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政策,充分調動了園區企業和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園區借鑒民營經濟機動靈活,果斷決策,管理到位的管理優勢,為我所用,提高效率。這一管理模式對領導層、決策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園區領導們敢于負責,善于拍板,不錯過任何機會,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和優質服務,有利地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如該園區領導們在與臺灣商人談判合作規模化開發蝴蝶蘭花項目的過程中,無論對方提出什么問題,馬上作答。雖然投資額在1000多萬以上,但只用了2小時便簽訂投資協議,一個星期后開始興建,三個月開始產出,速度之快,連臺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國有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優勢。在吸取民營企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同時注重吸收國有企業好的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組織健全,規范經營,依靠群眾,充分發揮黨團、工青、婦衛等組織的作用,強化各部門的功能,特別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這些都是農業科技園在管理上要借鑒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鑒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臺資企業具有很強的管理優勢,他們在管理理念上比較先進,完全是按照現代企業的要求,制訂出既先進、又科學的管理制度。臺資企業注重市場調查預測、控制成本核算、保證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重視人的作用。這種經營策劃的理念值得學習。如園區在與臺灣商人合作生產蘭花的項目運作過程中,確實學習到了臺商的精明能干,信息靈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開拓市場、敢于大膽投入,市場占有率高等先進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發揮領導集體或個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個園區,還應強調領導或領導集體的個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樹立領導威信很重要,企業員工對他的主管有點崇拜也并沒有害處,但不應搞個人崇拜。當然,領導的威信或他人對你的崇拜都應建立在領導的個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礎上,即領導政治上的成熟、業務上的精通、懂得領導藝術、率先垂范、關心同事、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什么樣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出了品牌,創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路子,這無疑與領導層的威信有著很大的關系。
五、結論
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園區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學、培訓、商貿的概念,把差異作為最好的旅游資源加以開發,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的不同顯示出其差異,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作為主導產業,走出一條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郭煥成等:觀光農業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0(2)。
2.盧云亭等:觀光農業,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3.蔣和平: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論,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年7月。
篇5
關鍵詞:遺產地; 遺產旅游; 世界遺產
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加大,遺產保護的話題也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遺產旅游研究也成為熱門話題之一。但縱觀過去十多年國內關于遺產旅游的研究,發現更多的是“遺產地的旅游研究”,對遺產的特殊性、遺產的本質等問題則凸顯不夠。本文擬在回顧過去“遺產旅游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國內外旅游研究的反思熱潮,對遺產旅游研究的核心議題進行思考與討論。
1 國內的“遺產旅游研究”都在研究什么
1.1 學術期刊遺產相關的旅游研究
早在1999年,王大悟在有關生態旅游的闡述中首次提出“遺產旅游”的概念,他認為,“遺產旅游囊括了人文及自然兩個方面的遺產資源,生態旅游處于遺產旅游之下的半個級別,強調自然資源的屬性”(王大悟,1999)。此后,隨著遺產旅游的興起,相關研究也日益增多,根據向嵐麟(2009)的總結,遺產旅游研究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見表1):(1) 基礎階段(1985~1991),該階段主要以具體遺產地為研究對象,研究熱點包括旅游開發、遺產美學、歷史、科學價值等,研究也一般以定性分析為主,重在對遺產地本身特點的描述;(2) 過渡階段(1993~1996),這個階段的研究仍以具體遺產地為研究對象,研究熱點在旅游開發、遺產價值研究的基礎上,開始對遺產保護和遺產監測的關注,簡單定量分析的研究增加,強調旅游開發和環境科學價值研究;(3) 發展階段(1997~2001),該階段研究熱點包括旅游開發、遺產價值、遺產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方法開始逐漸強調計量模型的運用,注重遺產保護的整體環境觀;(4) 全面提升階段(2002~2006),該階段以整體遺產為研究對象的文章在數量和比例上極大增加,研究熱點包括旅游開發、可持續性、經營管理、遺產保護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結合為主,問題導向型的實證研究增多。而2006年至今,遺產旅游的研究呈現大發展的態勢。近年來,中國遺產旅游研究對象趨向深化和多元化,除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等傳統類型以外,以城鎮遺產、工業遺產等為代表的細分遺產類型也逐步得到重視;在研究方法上,實證研究方法得到重視,研究主題雖在逐步擴展,但仍以價值屬性、旅游發展、產業經濟、游客及社區和保護管理五大內容為主(戴湘毅,等,2014)。
從研究主題來看,以往的“遺產旅游”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類別:
一是根據遺產旅游的主體和客體關系進行分類(向嵐麟,2009;戴湘毅,等,2014),大致可以分為:(1) 遺產地本體研究,即對遺產地自身特點及價值的分析評價,包括價值特色、歷時研究、環境科學、現存狀態和資源評價;(2) 遺產旅游者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時空規律、行為特征等方面;(3) 遺產地的社區、政府/組織、媒體等利益相關者研究;(4) 遺產地旅游活動研究,是基于對遺產的本體價值及特點分析的基礎上,人們對遺產的保護、利用、開發、管理等各種措施活動。
二是根據遺產地的相關要素進行分類(戴湘毅,等,2014;冷志明,張鐵生,2009;陳蓓蕾,2012;喬恩鳳,朱江群,2010;鄒統釬,等,2009),大致可以分為:(1) 世界遺產地旅游的內涵研究,即對遺產旅游的概念及基礎理論的研究;(2) 世界遺產地價值研究,包括對遺產的歷史、藝術、科學、技術、建筑、美學、景觀、生態、哲學等多方面的價值分析;(3) 世界遺產地旅游開發研究,主要是指在遺產地上進行的旅游開發活動及其影響的研究;(4) 世界遺產地旅游營銷研究,主要包括對遺產地旅游市場與產品營銷研究;(5) 遺產旅游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是指在對遺產地旅游研究方法的總結;(6) 世界遺產地保護研究,主要是對遺產地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的保護問題進行的研究。
三是根據遺產地的類型進行分類(戴湘毅,等,2014),一般分為:(1)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研究;(2) 古村、古鎮、古城類遺產旅游研究;(3) 山岳自然遺產旅游研究;(4) 農業遺產研究;(5)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6) 工業遺產研究;(7) 鄉土遺產研究等。
不難看出,研究中,傾向于將所有遺產地特別是世界遺產地上發生的旅游活動,界定為“遺產旅游”;把遺產地本身的研究以及遺產地旅游開發、管理與影響相關的研究,則稱之為“遺產旅游研究”。但這種界定與分類方法留下的困惑就是,還有什么不是遺產旅游?遺產旅游的邊界究竟在哪里?
1.2 國家基金資助的遺產相關旅游研究
一般來講,學界認為,得到國家基金資助的學術研究代表了該領域最前沿、最緊迫的研究選題,因此,從國家基金資助的角度來分析遺產旅游的研究內容與主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國內遺產旅游研究的進展。
通過檢索2005~2015年間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遺產地旅游研究相關項目發現,近年來國家基金對遺產研究的資助不斷加強,從2010年起,每年遺產旅游方面的立項都在5項以上。從研究主題來看,2011年以前的國家基金主要資助遺產資源的價值研究,2012以來的資助項目開始強調社區利益分配與遺產的可持續性;而2015年,重點開始偏向于研究遺產地的保護及遺產價值的評估,研究熱點又開始回歸到理解遺產旅游的價值屬性及本質特征。
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關注點不同,旅游開發與遺產保護始終是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重點,但關注的遺產類型在不斷變化,2007年以前多關注世界文化遺產,此后開始關注多元化的遺產如工業遺產、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的旅游開發與遺產保護問題。
總體上來看,近年來國家基金資助的遺產地旅游相關研究以應用性研究為主,主要包括遺產保護、旅游開發、經營管理、價值屬性4個方面,只有2.27%的項目主要針對遺產旅游的概念性問題進行研究。但從這些研究主題與內容來看,“遺產旅游”所反映的問題與之前熱門話題如生態旅游的研究內容差異不大,所研究的問題實質其實相同(見表2)。
表2 國家基金的遺產旅游研究主題
位序1234567
研究方向經營管理旅游開發遺產保護遺產地社區研究價值屬性可持續概念性分析
頻數712133531
百分比%15.9127.2729.556.8211.366.822.27
資料來源:作者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官方網址項目檢索整理。
2 遺產與遺產旅游的核心問題
2.1 遺產的核心問題:誰選擇與決定遺產
據考,我國“遺產”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卷五十七,原句為“(郭)丹出典州郡,入為三公,而家無遺產,子孫困匱”,其含義可以理解為“亡者留下的財產”見《二十五史全文閱讀檢索系統》,南開大學組合教學研究中心和天津永川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即是指祖先留下的物質財產。這一本義至今仍在使用,如《新華詞典》將“遺產”解釋為:公民死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及歷史上遺留、累積的精神財富。在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領域廣泛使用的“遺產”一詞,經歷了從“寶物”“古玩”“文物”“文化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階段,其蘊藏的內涵與表征的理念也在不斷變化(張朝枝,2008)。
一般認為,英文“遺產”(heritage)一詞源于拉丁語,指父親留下的財產。幾經滄海桑田,“遺產”一詞的內涵沒有根本性改變。但也有學者認為,heritage一詞大約產生于1970年代的歐洲,其涵義與古漢語中“遺產”的涵義基本相當,通常指從祖先繼承下來的東西(Prentice,1993)。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遺產”的含義開始被不斷引申,地方文脈、歷史人物等被都認作是一種遺產,并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商業用途(張朝枝,2008)。
總的看來,遺產的概念從“祖輩傳下來的”財產發展到“與個性概念密切相關的”象征性遺產,從物質遺產向非物質遺產發展,從國有遺產向社會、民族和社區擁有的遺產發展(張朝枝,2008)。換言之,遺產的概念經歷了從“特殊的”遺產系統走向“一般的”遺產系統、從作為歷史的遺產時代走向了作為紀念的遺產時代的過程(皮埃爾,1997)。遺產概念作為20世紀末最有影響的文化現象(洛文塔爾,2006),其概念與內涵的演變也反映了不同時代文化與自然觀念的變化及其社會行動影響。從本質上講,遺產是人們根據當前的目的與價值觀對歷史的選擇性再現(Olsen,Timothy,2002),它是“遺產”的現象環境經過文化與社會篩選,再經過行為世界的經濟篩選才成為“具有價值的遺產”(Timothy,Boyd,2003),在這個過程中,由誰以及用什么標準來決定“遺產”是遺產,這個選擇過程是“遺產”成為遺產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遺產概念的核心問題與“選擇”相關,即“誰”選擇或者決定了它是“遺產”?它的選擇標準是什么?
2.2 遺產旅游核心問題:誰展示與為誰闡釋
早期關于遺產旅游的定義,是從需求與供給兩方面綜合角度出發的。從供給角度而言,一般認為,遺產旅游是“關注我們所繼承的一切能夠反映這種繼承的物質與現象,從歷史建筑到藝術工藝、優美的風景等的一種旅游活動”(Yale,1991)。但這種定義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認為這樣是混淆了遺產旅游與歷史文化旅游。從需求角度而言,有學者認為,遺產旅游是“旅游的一種,這種旅游的主要動機是基于對目的地的個人遺產歸屬感的感知(Yaniv,et al.,2001)”。但這種定義的問題在于缺乏可操作性,無法進行統計。實際上,兩種定義的核心問題都是“這個遺產屬于誰”?
遺產資源變成遺產旅游資源或產品,關鍵在于怎樣“解釋”(interpretation)遺產,即:怎樣給遺產講故事,由誰來講故事,講給誰聽,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講故事者變成了權威、商業機構,講故事的目的地在于經濟利益,聽者成為了大眾消費者,故事本身也因此其實是一種“權力話語”(彭兆榮,鄭向春,2008)。當遺產地不斷被游客訪問時,遺產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旅游資源或者說旅游吸引物。此時,人們不可否認地賦予文化與自然遺產以一定的經濟價值,使遺產成為人們“消費”的對象。但其實遺產本身并不是旅游資源,它們只是被人們建構成為了旅游資源。旅游把遺產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形成了消費資本,它既是文化的資本化過程,同時也是遺產作為歷史的物質載體向消費者傳達其文化價值,提示和強化人類個體或群體的存在意義,喚醒和強化個體和群體的認同感,因此又是資源的文化化過程(蒂莫西,等,2007)。而遺產旅游地則是遺產與旅游活動共生的空間和產生意義的地方,從地理學的視角而言,是旅游活動使遺產“空間”變成遺產“地方”。可見,說遺產通過旅游活動來闡釋其意義與價值,其核心問題是向誰展示或怎樣闡釋,展示或闡釋的主體與目標對象不一樣,遺產旅游的形式與內容就會發生變化。
3 旅游研究的大背景轉向
3.1 本體論變化:邊緣性研究對象受到關注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學術界的交流日漸加強,多元化的經濟體世界導致了本體論的變化。這種社會背景的變化具體表現在3個方面:(1) 交易方式變化,非市場交易的交易活動越來越重要,如無論是在貧困的還是富裕的國家,女性的非市場交易和無償家務勞動構成了國家經濟活動的30%~50%;(2) 勞動力活動變化,人們的工作方式開始由有穩定工作收入的工作轉變為非固定形式的工作;(3) 經濟組織變化,目前世界是多種政體共同存在的形式(見表3)。
社會背景的變化,導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導致了人們文化價值觀的改變,人們不能再用一種標準來衡量全球變化,這要求人們開始關注一種新的經濟本體論,并認識到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邊緣化”的經濟現象的重要地位,人們需要關注展示和記載構成了全球社會福利的大量不同的經濟交易、勞力活動和經濟組織(GibsonGraham,2008)。與此相對應,學術研究也開始向表演性本體論(performative ontological project)發生轉變,這種本體論是帶來新的經濟體,而不只是關注和評定已有的物體的現實主義認識論。因此,去挖掘邊緣化、隱蔽性和替代性的經濟活動會使研究變得更加真實和可信,對政策也更具指導意義(GibsonGraham,2008;張朝枝,2014),一些原來被認為邊緣的群體、現象在研究領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對少數裔、另類文化等現象的研究越來越受重視。
3.2 認識論變化:研究視角超越傳統時空觀
在國內研究還在模仿西方國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西方科學哲學的主流已經由實證主義轉向實在論,進而發展為建構實在論(黃光國,2006)。且由于社會物質實質的巨變、全球的時間與空間感關系的快速變化,人們對時間和空間的體驗方式實現了革命性轉變,先前所認定的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品質已然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對時間的加速和空間的縮小的深刻體悟(哈維,2003;馮建輝,2010)。由此,人們的認識論,即獲取知識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旅游研究上來看,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認識尺度的變化所導致的學者格局觀的改變。旅游研究,從內容上經歷了20世紀50、60年代以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早期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研究,旅游環境及生態等方面影響的功能主義研究,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從全球化視角分析如何有效利用旅游的全面發展時期研究(白廷斌,Wall,2010);而旅游研究者也經歷了老一代以其他學科模型研究旅游的非旅游研究背景學者,到中一代引用西方理論背景研究旅游的學者,直至現在的新一代學習西方的研究規范,以全球化的視角來研究旅游的青年旅游研究者(Tgeneration)(張朝枝,2014a)。種種現象表明,現在的旅游研究學者獲取知識的方式不僅限于本國的知識范圍,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來談問題,其對旅游的認識尺度發生了變化。二是游客流動性導致傳統理論的適用性受到挑戰。隨著超音速大型客機和互聯網的覆蓋,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全球同時性進一步加強,自然的空間距離和障礙已經微不足道,故在時間圖景上,人們對時間距離的感知比對空間距離的感知更為重要(黃光國,2006)。游客的流動性不斷增強,旅游方式也越來越靈活化,人們的出游目的也不再只是游覽各類高級別的旅游目的地,而是傾向于在短時間內游覽更多的旅游目的地,故旅游目的地的競爭開始趨向于交通便利性的競爭(Hall,2015)。此外,新技術、新技能、新方式快速出現又迅速過時,于是各種形象工業、一次性的服務、表演、象征性產品占據了生產的主導地位,由此構成了整個生產過程在快速流變的革命性時空圖景中展開。也正因為生產過程中,符號和形象的受重視,商品生產完全和文化聯結在了一起,文化的產業化和文化生產、文化消費成為后現代文化的特征(哈維,2003)。游客流動性的增強及文化認識的轉變導致現有理論無法完整的解釋研究的現象,傳統理論的適用性下降。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超越傳統時空觀,如從現實空間到虛擬空間、從中小尺度研究視角到全球化的研究視角的相關研究,開始備受關注。
3.3 弱理論時代:陷入“找理論”的困境
以往的學術訓練是要求學者是具有辨識能力、超然地、批判性地去看待問題,要求學者能深入問題的內部,看到問題的本質,學者們對理論構建的過程類似于偏執狂的心態(GibsonGraham,2008)。但由于多元化經濟體時代的到來,導致了學者本體論開始向表演性本體論轉變,并認為理論的目標不是通過證實我們已知的東西來擴展我們的知識,而是將獲取理論視為是為了讓理論產出新的東西的一種工具,這就要求學者發現被邊緣化的經濟現象,鍛煉一種“弱理論”的思維形式(GibsonGraham,2008)。另一方面,時空觀的改變使學者們的格局觀及研究尺度開始趨向全球化的視角,傳統理論對現有研究現象來說具有局限性,這些理論有效性邊界受到局限,學術研究進入“弱理論”的時代。
此外,學術發表競爭使數據分析工具與技術特別是計量技術被神圣化,這一方面使一些研究形式上顯得更加“科學化”,學術的競爭淪為技術與工具的競爭;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論創新,對研究問題變量之間的關系依賴于復雜的技術手段來測量,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往往是一種“弱關系”,其研究理論也往往是“弱理論”(張朝枝,2014)。在近幾十年里,旅游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回顧這些年的研究可以發現:旅游研究的內容和話題都有擴展,研究方法和途徑也更加精密,研究結果也更加多樣化(Kreisel,2011);然而,很多研究僅僅限于對現象的描述,進行案例的重復研究(Franklin,Crang,2001),也或許旅游研究理論多源自其他學科領域,而這些理論的前提假設卻少有提及(Franklin,Crang,2001;Botterill,2001)。因為這些原因,很多旅游研究陷入“找理論”的困境,為了用理論而用理論,而對問題的實質觸及不深。
3.4 集體反思熱潮:批判性研究受歡迎
基于上述背景,不少學者開始逐漸認識和反思旅游學科發展與學術貢獻、實用價值的關系,積極回顧和評價學科發展問題(保繼剛,等,2011),近年來,受到社會科學中文化轉型及旅游與休閑研究中不斷增加的后結構主義的影響,旅游研究已經開始進行“批判性”轉型,它尋求挑戰該領域主導的論述,反擊所謂的旅游研究是“產品化”的研究的偏見,鼓勵一系列對旅游的權力、論述和表現形式的本質的批判性的話語、討論及爭論,并強調旅游和休閑作為主要的文化現象的存在,被譽為是旅游產業一次“和平的革命”(quiet revolution)(Bianchi,2009)。
基于此,國內學者也開始對我國的旅游研究進行反思(保繼剛,等,2011;朱峰,等,2011)。大多認為研究表明,我國的旅游研究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
(1) 學術研究的問題意識不強。雖然我國旅游研究的學術規范問題已經得到普遍重視,但研究的問題意識仍亟待加強,學術規范不僅要追求形式上的“規范”,更要重視實質上“規范”(保繼剛,等,2011)。旅游學科發展面臨的困境是需要旅游研究者共同努力去打破的,這就需要研究者認真考慮和追求學術成果對構建旅游理論體系、推動旅游學科發展所能作出的學術貢獻(朱峰,等,2011;馮凌,等,2011)。
(2) 旅游研究的學科身份迷失。有分析認為,目前我國旅游研究的基金項目的選題方式均存在“去旅游化”現象,即旅游現象僅成為其他學科的剖析對象,研究貢獻表現在驗證、完善、補充已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而非旅游理論的提出或完善,這也就使得旅游研究間的對話與交流更加困難,旅游研究者學術身份認同面臨困境,旅游學術共同體難以建立(朱峰,等,2011)。目前的旅游學科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主要處于從其他學科汲取理論養分的階段,基本上是地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一系列其他學科應用研究的綜合,從相關學科角度切入的各分支學科發展參差不齊,總體水平偏低且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馮凌,等,2011)。
(3) 在研究技術與技巧中迷失了方向。我國的旅游研究經歷了以描述性和概念性的定性研究方法為主,到開始出現定量研究方法并不斷增長,發展到了現在定量研究方法比例持續增長且占主導地位的過程。目前,我國旅游研究高度重視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技術呈現多樣化和現代化,高新技術如RS、ArcGIS、GPS等在研究中得以運用(汪德根,等,2011)。這說明,我國的旅游研究漸漸在研究技術與技巧中迷失了方向。但任何定量研究的結果,若要在邏輯上沒有漏洞,需要用定性的語言加以描述和解釋,故旅游研究方法應該實現定性回歸,注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汪德根,等,2011)。
這些反思進一步喚起了青年學者對現有研究的批判性思考,一些批判性研究在主流期刊受到歡迎,近年來critical tourism research的學術共同體正逐步形成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4 遺產旅游研究的核心議題
如前所述,遺產旅游研究也需要更具批判性,我們需要反思,之前的“遺產旅游研究”,是在研究遺產地上的所有旅游現象?還是在討論具有遺產本質屬性的核心問題?如果只是發生在遺產地上的所有旅游現象,那遺產旅游研究的特殊性在哪里?遺產旅游研究的哪些議題才能更加突出地顯示遺產的本質屬性?
遺產的本質是人們根據當前的目的與價值觀對歷史的選擇性再現(Olsen,Timothy,2002),遺產的認定和選擇的過程是權力博弈的結果(張朝枝,2008),因此理解利益相關者的權力差異所產生的矛盾沖突也就自然成了遺產旅游的核心問題(Dahcr,2000;Richter,1997),這種矛盾的沖突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遺產產業迅猛發展而日益明顯(胡志毅,2011)。遺產從生產到消費的內生矛盾注定了遺產的復雜性(胡志毅,2011),這種復雜的內生矛盾關系可以總結為三大核心問題:“什么是遺產(who)”“象征什么價值(what)”“如何再現價值(how)”(張朝枝,2014)。圍繞遺產的三大核心問題,可以展開遺產旅游研究的核心議題。
(1) 與“什么是遺產”“誰的遺產”相關的議題?!笆裁词沁z產”議題,包括“誰決定什么是遺產”“用什么標準選擇遺產”等關鍵問題。從生產過程來說,遺產的生產過程即遺產的申報與認定的過程,實際上國際價值取向與國內專家的話語權很大程度上影響遺產價值的認定(戴湘毅,闕維民,2012);從消費過程來看,消費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遺產的內容體系和再現方式(胡志毅,2011)。“誰的遺產”“什么是遺產”問題,實際上是不同利益相關者在遺產認同上的不同價值觀的沖突問題。在遺產旅游研究中,應重點探討,旅游作為外生變量如何影響遺產的選擇與生產、旅游如何影響利益相關者的遺產認同、這種認同反過來又是否會影響旅游與遺產的關系等問題。同時,從研究對象上講,需要對更多邊緣性遺產進行關注,關注的遺產類型也可以從世界遺產擴展到多層次、多類型的遺產,如工業遺產、農業遺產或者鄉村遺產、社區遺產等類似的主體,能夠更好地豐富遺產旅游研究體系。
(2) 與“象征什么價值”相關的議題?!跋笳魇裁磧r值”議題,主要包括對遺產經濟文化雙重屬性的討論的回答(胡志毅,2011),如“代表誰的價值進行表征與闡釋”“展示與闡釋給誰看(聽)”等關鍵問題。遺產本身具有多重屬性特征(張朝枝,2014b)。在展示與闡釋過程中,遺產代表什么價值,傳播什么價值,傳播對象是誰,這一系列問題都是關鍵問題。作為遺產展示與闡釋的重要手段,旅游如何建構遺產價值,如何傳播遺產中承載的價值觀,游客、居民、遺產權力話語者如何通過互動而不斷重構遺產的價值等等,這些問題都非常重要。在這些問題研究的視角選擇中,可以超越傳統時空觀,對遺產價值表征與傳播相關的變量進行關注,比如對空間再生產、遺產集體記憶、文化公民身份等問題進行研究。
(3) 與“如何再現遺產”相關的議題。“如何再現遺產”主要是指“怎樣闡釋”的問題,包括采用何種方式、選擇何種價值進行遺產消費或生產。這一問題主要是將無意義的遺產物質實體賦予意義以及傳播,這與遺產“作者權”緊密聯系,而遺產作者權取決于行政地位、產權狀態、學術權威和經濟資本等諸多要素(胡志毅,2011)。這一過程的關鍵在于怎么“解釋”遺產,即:怎樣給遺產講故事、由誰來講故事、講給誰聽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講故事者變成了權威、商業機構,講故事的目的地在于經濟利益,聽者成為了大眾消費者,故事本身也因此其實是一種“權力話語”(彭兆榮,鄭向春,2008)。針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重點要關注遺產解說與建構、旅游如何影響遺產等。在這樣的研究中,一些邊緣性群體,如以前比較少關注的少數民族社區、或者社區內的群體差異、或者一些以往被認為“另類”“與遺產不相關”的群體可能需要進行深度關注。
當然,正如遺產概念本身一樣,遺產旅游的研究也會不斷地變化,但在全球旅游研究更加強調批判性反思、關注邊緣性群體和另類現象的今天,遺產旅游研究也應該超越傳統時空觀,圍繞遺產的核心問題展開研究,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回答遺產的本質問題。
參考文獻:
[1] 白廷斌,Wall Geoffrey.旅游與發展:一個分析框架的形成與演變[J].旅游學刊,2010(4):1319.
[2] 保繼剛,尹壽兵,梁增賢,陳鋼華,.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5061512.
[3] 陳蓓蕾.中國世界遺產旅游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2(35):7273.
[4] 戴湘毅,唐承財,劉家明,朱愛琴.中國遺產旅游的研究態勢――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獻計量分析[J].旅游學刊,2014(11):5261.
[5] 蒂莫西,博伊德.遺產旅游[M].程盡能,譯.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6] 戴湘毅,闕維民.世界遺產視野下的礦業遺產研究[J].地理科學,2012(1):3138.
[7] 馮建輝.哈維的“時空壓縮”理論淺析[J].唯實,2010(7):3337.
[8] 馮凌,石培華,劉佳峰.基于期刊論文時序特征的中國旅游研究30年歷程與規律[J].地理科學進展,2011(2):239248.
[9] 哈維.后現代的狀況―― 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M].閻嘉,譯.北京:商務印書社,2003.
[10] 黃光國.社會科學的理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11] 胡志毅.國外遺產旅游“內生矛盾論”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11(9):9096.
[12] 冷志明,張鐵生.我國世界遺產地的旅游研究進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9(6):111115.
[13] 洛文塔爾戴維德.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策略[M].周耀林,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14] 彭兆榮,鄭向春.遺產與旅游:傳統與現代的并置與背離[J].廣西民族研究,2008(3):3339.
[15] 皮埃爾?諾拉.一種正當其時的思想[J].信使,1997(12):1418.
[16] 喬恩鳳,朱江群.國內遺產旅游研究綜述[J].大眾商務,2010(7):49.
[17] 王大悟.巴拿馬旅游業TCR行動計劃述評――兼析生態旅游和遺產旅游概念的內涵[J].社會科學,1999(7):1115.
[18] 汪德根,陳田,王金蓮,劉昌雪.1980~2009年國內外旅游研究比較[J].地理學報,2011(4):535548.
[19] 向嵐麟.近22年世界遺產地研究進展――基于13種中文期刊的考察[J].旅游學刊,2009(4):8591.
[20] 張朝枝.旅游與遺產保護――基于案例的理論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21] 朱峰,項怡嫻,王春暉.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現象及反思――基于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旅游類項目的分析[J].旅游學刊,2011(11):2834.
[22] 張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與遺產保護視角的演變與差異[J].旅游科學,2008(1):19.
[23] 張朝枝.國際旅游研究的轉向與中國青年旅游學者的使命和責任[J].旅游學刊,2014a(1):1315.
[24] 張朝枝.遺產責任:概念、特征與研究議題[J].旅游學刊,2014b(11):4551.
[25] 鄒統釬,王小方,劉溪寧.遺產旅游研究進展[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9(1):7276.
[26] Botterill D(2001).The epistemology of a set of tourism studies[J].Leisure Studies,20(3):199214.
[27] Bianchi R V(2009).The ‘Critical Turn’ in tourism studies:A radical critique[J].Tourism Geographies,11(4):484504.
[28] Dahcr R F(2000).Dismantling A Community’s Heritage[M]//Tourism and Heritage Relationships:Global,Nation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Athenaeum Press,109.
[29] Franklin A(2001),Crang M.The trouble with tourism and travel theory[J].Tourist Studies,1(1):522.
[30] GibsonGraham J K(2008).Diverse economies:Performative practices for ‘other world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2(5):613632.
[31] Hall C M(2015).On the mobility of tourism mobilitie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18(1):710.
[32] Kreisel W A(2011).Some thoughts o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leisure and tourism geography[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15(4):397403.
[33] Olsen D H,Timothy D J(2002).Contested religious heritage:Differing views of mormon heritage[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7(2):715.
[34] Prentice R(1993).Tourism and Heritage Attraction[M].London:Routledge.
[35] Richter K L(1997).The politics of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Emerging issu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M]//Douglas P,B R.Contemporary Issu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108126.
[36] Timothy D J,Boyd S(2003).Heritage Tourism[M].London:Pearson Education,25.
[37] Yale P(1991).From Tourist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M].Huntingdon:ELM Publications.
[38] Yaniv Poria,Richard Butler,Airey D(2001).Clarifying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8(4):10471049.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From Tourismin Heritage
Sites to Heritage Tourism
ZHANG Chaozhi, LI Wenjing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With a reflection about heritage related research in domestic academic journals, and the research projects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paper argued that the current so called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es are actually tourism in heritage sites, the essence of heritage tourism has not been touched. With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essence of heritage and heritage tourism and the paradigm shift of social science, the paper put forwards the core research issues about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and the key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ing “ what is heritage”, “whose is heritage”, “ how to represent heritage”etc.
篇6
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現狀與防控成效
1.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現狀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蝕性大、巖石礦物風化強、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蝕性低的特點,外加高密度高增長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生態恢復難度較大,其中花崗巖風化形成的紅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蝕土壤類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蝕基質,在強大侵蝕動力和人為干擾的雙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極其劇烈。就地理區域而言,列入南方紅壤山地的區域范圍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安徽、湖北8個省份。在20世紀80年代時,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況最為嚴重,流失面積達到25萬km2,占區域土地總面積的1/5。經過各方多年的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現以下4個主要特點:
1.1.1整體好轉,局部人為破壞仍然突出據資料顯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現整體好轉、局部惡化的趨勢[10],人為因素破壞導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據國家水利部的《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對土壤侵蝕強度的劃分標準,我國南方紅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蝕強度可以分為輕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蝕模數在500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蝕模數在500~5000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蝕模數在5000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強烈(平均侵蝕模數在5000~8000t•km-2•a-1)、極強烈(平均侵蝕模數在8000~15000t•km-2•a-1)和劇烈(平均侵蝕模數在15000t•km-2•a-1以上)3個等級。調查統計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強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積和流失強度總體來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減少的總面積為94100km2,平均每年減少4482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減少面積最大,約為31600km2,接近于4個武漢市的國土面積[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積降幅最大,從1990年的25700km2,下降到2011年的9900km2,下降幅度為61.46%[1],在南方紅壤丘陵山區中水土保持成效最為明顯。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與1990年相比,輕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積分別下降了61.88%,68.04%和15.39%,由此可以發現,多年來治理成效雖然顯著,但新舊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務十分艱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區,如廣東省與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積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鎮開發項目和不合理的農業措施等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不斷增加。
1.1.2散型分布,隱蔽危險流失點難以察覺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現斑點狀分散分布,與集中連片的水土流失區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覺,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漸進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未得到足夠重視,待情況危急再搶救已為時已晚。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蝕模數雖然較小,但其巖石風化層很薄,僅為黃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層流失殆盡,侵蝕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復將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應著眼于“早發現,早治理”,盡量將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階段。
1.1.3林下脆弱,喬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方紅壤丘陵山地大面積營造馬尾松林、油茶林、桉樹林以及其他經濟林,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積卻日益加大?!斑h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為南方紅壤丘陵區水土流失典型現象。林地表層土壤沙礫化嚴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沒有形成喬-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條件,林下植被的匱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成為誘發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1.1.4崩崗侵蝕,支離破碎地塊難以治理崩崗侵蝕是我國南方地區典型的水土流失類型,主要發生在花崗巖風化殼深厚的南方紅壤丘陵區,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治理難度大,崩崗發育程度呈現一定地域規律性,平行于華南海岸線,自東南向西北逐級減弱。崩崗侵蝕面積雖然比較小,在水土流失中所占的面積不大,但是崩崗危害性極大,會破壞農田,并使土壤肥力下降,淤堵河道,甚至沖毀各類農用設施,侵蝕量遠大于面狀和溝狀的水土流失。2005年長江委的崩崗侵蝕調查結果顯示,南方紅壤考察區共有崩崗20.13萬個,崩崗總面積達到1114km2,其中廣東崩崗最為嚴重,崩崗數量占到南方紅壤考察區崩崗總數的53.6%,崩崗面積占總面積的74.3%。綜上所述,目前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較過去已明顯減少。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共識并受到高度重視,水土流失防控也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規范的強度開發等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卻在不斷加大,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日益月滋,隱蔽或者潛在的水土流失還未得到切實防控??梢哉J為,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1.2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總體成效與典型案例
南方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顯著成績。2011年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就達到22×104km2,其中采取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17×104km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4.87×104km2,其他措施治理面積占2135.3km2。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各級政府都比較重視水土保持工作,通過政策引導、科學治理、技術創新、機制改革等有力措施的保障,提高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水平并取得明顯成效。長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實踐已表明,只有各級政府強有力領導、實施多部門協同合作才有助于形成爭先創優的新局面,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近年來在山地治理實踐中涌現出一系列有理念、有特色、有創新的成功方法和寶貴經驗,尤其是福建省長汀縣在我國南方地區水土流失防控治理上堪稱典范,值得人們認真學習和集成推廣。近20多年來,地處閩西的長汀縣經過不斷的摸索,從曾經的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1985年長汀縣水土流失面積占縣域面積31.5%)變為現在的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從昔日滿目紅土的“火焰山”到如今四季盎然的“花果山”,這樣的變化與其不斷創新理念和推廣應用新技術的積極努力密不可分。其主要措施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制定“合理反彈琵琶”思路。采取“等高草灌帶”、“播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將生態系統的“林-灌-草-裸地”演替進行逆向治理。二是實施“大封禁小治理”策略。對大范圍水土流失區實行禁采禁伐,自然修復生態環境,對小范圍水土流失劇烈區實行生物或工程措施,選擇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階段性水土保持舉措。長汀縣經過幾十年治理,成績斐然,水土流失面積由1985年的974.67km2降為2012年的300.80km2,治理度達到69.13%。全縣森林面積由1833.33km2提高到2466.67km2,森林覆蓋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積量由1025×104m3提高到1289×104m3。長汀縣成為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幟,為全國水土保持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作為另一成功的典型,江西省興國縣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具有明顯的亮點。興國縣秉持生態治理與農業發展相結合、以人為本與自然保護相協調的基本理念,實施生態修復治理工程,著力建設水土保持林和經濟林果帶,修建各類小型水土保持民生工程,提出了“等高水平溝整地技術”、“竹節溝加密放淺技術”等具有江西特色的防控新舉措,摸索出“竹節水平溝-灌-草”的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經過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興國縣由20世紀80年代每年水土流失1100×104t、植被覆蓋率28.8%、水土流失面積占84%、夏季地表溫度最高達76℃,到2011年植被覆蓋率提高至82%、水土流失總量下降至314.08×104t,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1990.1km2、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78.3%,土壤侵蝕量減少40.8%,項目區土壤侵蝕量減少71.6%[17],完成了從“丘陵沙漠”到“江南綠洲”的轉變,被評為全國第3個、江南第1個“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
2山區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及其主要經驗
由上文分析可知,南方紅壤山地的水土流失形勢嚴峻,水土流失防控工作刻不容緩。南方紅壤山地總體上仍以植物治理措施為主、工程治理措施為輔,這種單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發展需求。因此,發展生態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山區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成為繼單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徑。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具有其明顯的地理特性,在流域空間上分布差異較大,侵蝕強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針對不同情況制定策略,并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發展南方丘陵山區鄉村循環經濟,一個根本原則就是要突出水土保持型農業綜合開發與循環經濟型流域綜合治理的有機結合,通過科學規劃統籌與合理利用資源,達到綠色生產和優化環境雙重平衡。就此,要運用循環經濟的理論,合理構建南方山地現代生態農業技術體系,結合山區實際,優化生產結構,突出區域特色,著力開展南方紅壤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型農業綜合開發。各地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和長期實踐,已經形成一系列適應各地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典型經驗,以下總結凝練4種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的典型模式,并相應分析我國南方紅壤山地農業綜合開發優勢和實踐經驗。
2.1以合理統籌兼顧為主線的特色農業開發模式
南方紅壤山區農村以特色農業產業為載體,充分利用區域農產品比較優勢來拓展品牌競爭力,在運用產業集群理論打造規模效應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發性與保護性相結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以實施水土流失治理與特色產業開發相結合的策略,實現山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結構調整雙同步的目標,力求把水土流失治理區轉變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循環農業開發區,并在恢復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提高群眾主體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的積極性和自發性,依托社會資金和群眾力量做大做強當地特色農業產業。長汀縣三洲鎮創立的以合理統籌兼顧為主線的特色產業開發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在水土流失區選擇種植耐旱耐貧耐粗放、固氮保水的楊梅樹,同時配套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從1993年引種楊梅起,開始了“種楊梅保水土”的拓荒實踐。十載光陰,三洲鎮楊梅種植面積從6.67hm2擴大到1533.33hm2,一躍成為海峽西岸楊梅最大產區,并通過開發冰凍楊梅、楊梅酒等產品進一步拓展產業鏈。2011年三洲鎮楊梅產值達到7000萬元,占工農總產值的1/4。同時借助楊梅采摘帶動生態旅游,三洲濕地公園也應運而生,成長為“長汀經驗”的另一重要標桿。當然,我們也充分認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實踐表明,盡管實施水土保持型特色農業開發會給當地帶來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雙重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視的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滯后的問題:一是發展特色農業所配套的土壤培肥改良、水土流失防控、產品深度加工等技術,其不僅攻關難度較大,而且科企時常脫節;二是水土流失區基礎設施建設不盡完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色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一體化開發;三是農業開發過程中,人為強度耕作與不規范開發活動的持續加劇,加上受單純經濟利益驅動影響,致使開發與保護脫節,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治理區開發地的水土流失。為此要注重防控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
2.2以資源合理配置為核心的立體農業開發模式
根據土壤和資源狀況,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農業開發的梯層結構,建立多能互補、立體經營、綜合利用的立體農業開發模式,其在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過程別受到重視和推崇。實踐表明,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單一種植模式的經濟果林植被不僅容易受到破壞,而且受損比較嚴重,致使水土流失劇烈反彈,進而不利于生態環境維護和立體農業生產。因此要根據山地的不同坡度、土壤肥力、根系深度、陰陽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作物,充分利用時間空間,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建立高效優化的立體生態農業經濟產業。例如浙江省安吉縣,其將水土流失嚴重的40km2板栗林地改造成立體農業,坡腳套種茶葉、楊桐、楊梅、黑麥草等植物,作為植被緩沖屏障,蓄水截流;在土質較好的坡面套種毛竹;在土質較為貧瘠的坡頂套種紅竹等小徑竹,引進藤本植物、灌木等進行生態護坡;同時,利用當地豐富的毛竹資源,修建竹坎,形成竹梯梯田,配合截水溝、排水溝、蓄水池等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調控坡面水系,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生態質量。事實上,立體農業的開發利用,最大難度在于統籌兼顧水土保持和經濟效益的作物選取和搭配。在實踐過程中,部分企業或農戶往往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為爭取獲得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態效益,致使水土流失防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新的且更為嚴重的水土流失。很顯然,優質的水土保持型樹種、草種和經濟作物的篩選和繁育成為發展立體農業的關鍵點和突破點。
2.3以沼氣綜合利用為紐帶的循環農業開發模式
發展沼氣等可再生能源,一方面有利于緩和燒柴引起的濫砍濫伐矛盾,其主要意義在于可從根本上解決山區農民的燃料、飼料、肥料問題,成為封山育林的必要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其可作為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的紐帶,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內部有機質的合理循環利用,從而保證循環種養型生態農業的良性發展,有序拉長產業鏈,使之成為引導山區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與重要措施。江西省贛州市山區農村的成功經驗是:在水土流失治理區的農業開發中,摒棄高投入、高消耗農業發展模式,提出“豬-沼-果”循環農業開發模式,堅持山地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資源合理利用并舉,以生態經濟與循環利用的理念,構建山地現代循環農業的綜合開發模式。在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廢棄稀土礦區和崩崗侵蝕綜合治理區,合理種植臍橙、蔬菜等作物,同時配套生豬養殖產業,并利用養殖業廢棄物生產沼氣,同時將沼液與沼渣作為有機肥返回作物生產系統,形成優勢互補的合理循環,重點發展的水土保持型的循環農業開發技術模式得以集成推廣。在其區域內的鐵路公路沿線創立了百里山地循環農業開發長廊,不僅初具規模,而且已逐步豐富形成了“雞-沼-果”、“豬-沼-稻”、“豬-沼-菜”、“豬-沼-魚”等各種循環農業有效開發的新格局,其生態化治理與規?;_發循環互補的成功經驗已在南方丘陵區農村廣為推廣。沼氣綜合利用已經成為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的重要環節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探索沼氣綜合利用方面缺乏系統的、有針對性的集成示范與有效引導,沼氣池與灶具等維修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戶對沼氣使用的安全意識薄弱,鄉村管理措施滯后等,影響了循環農業產業鏈中不同要素的有序鏈接,進而難以全面發揮良好的集成優勢。為此,需要縣鄉政府積極引導并扶持發展鄉村沼氣能源業發展,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推動山區現代循環農業朝縱深方向發展。
2.4以拓展生態旅游為特色的觀光農業開發模式
南方山區鄉村在推進水土流失防控的進程中與美麗鄉村建設密切結合,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的特色產業。通過錯落有致、層次豐富、季相分明的景觀設置、村莊綠化和完善的田間道路及坡面水系工程等基礎設施配套,融入源遠流長歷史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水土流失治理為基礎的生態旅游產業是水土保持的新嘗試、新舉措、新方向。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這個以栽種銀杏并套種牧草的措施大面積集成治理水土流失且最富成效的南方小村,通過綜合治理水土流失而創立的銀杏果園,不僅經濟效益顯著,而且點綴了秀美山村,同時將改善生態與鄉村發展相結合,打造策武南坑生態農業園。長汀縣不止步于水土保持的工作業績,還進一步打造轉型升級的模式,通過結合當地旅游景觀資源,發展基于水土保持型的生態旅游產業,積極推進長汀生態文明進程。而位于湖北武漢的蔡甸區西湖流域水保科技示范園,依托秀美湖光景色以及毗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建成了集生態修復保護、科研監測、生態種養、休閑農業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示范基地。在水土流失防控的同時,引入生態旅游機制,以利于生態環境與農業開發相互促進,這樣的良性循環可以創造可觀的生態和經濟收益。然而此種模式弊端也引起爭議,有些地方假借生態治理之名違規建設的現象屢禁不止,崩崗治理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嘗試淪為地產開發商的盈利之道,飽受詬病。如何遏制部分區域與相關企業的利益捆綁、破解招商引資的尋租之困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很顯然,就紅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而言,南方各地區在不斷的探索中構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技術體系,尤其在小流域綜合治理、崩崗治和坡耕地水土保持開發利用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機制。人們在學習借鑒之時,更應該注意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創立水土保持型山地農業開發模式,要從個案開發治理中提煉共性經驗,并形成技術標準,以求得以進一步的完善、發展和提高。
3南方山區水土保持型鄉村循環農業發展策略
通過上述4種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典型模式的分析,能夠更深入了解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對恢復山地綠色植被、防控水土流失的重要意義,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保障土地資源的永續再生能力。經過多年的實踐,人們不難發現,山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山區鄉村循環農業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經驗給我們深刻啟示,無論是進行生態恢復的工程型措施,還是采用生態經濟型農業開發模式,致力于合理利用山地資源與保護鄉村生態環境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南方紅壤丘陵山地的生態農業綜合開發而言,要著力抓住3個重點,一是適度開發。要避免人為過度利用造成進一步水土流失;二是優化模式。山地農業綜合開發與資源循環利用要因地制宜、因勢而變;三是循環利用。由竭取的過度利用向互利共生的生態資源循環開發轉變。最終實現生態環境有效保護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扎實推進山區農村循環農業發展。綜合治理南方紅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創立水土保持型的鄉村循環農業發展新格局,其總體思路是:以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循環農業,保護生態環境,著力綠色增收,讓南方山區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得以充分體現,使鄉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生態紅利得以充分體現。同時要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具體的戰略是:要以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為重點,以山地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線,以山地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環節,著力將南方山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的美麗山鄉。實踐證明,實施水土保持型的山地農業綜合開發,是富有山區特色的鄉村循環農業模式,其主要環節是修復土壤,恢復植被,培肥地力,種養結合,循環利用。力求從單一開發型農業轉向立體生態農業,從單純資源消耗型農業轉向資源環境節約型農業,從粗放增長型農業轉向集約增值型農業。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有防控和發展相結合的戰略眼光,南方山區鄉村循環農業的發展要有環境保護與優質經濟統籌發展的戰略高度。面對區域高效現代農業發展的嚴峻現實與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艱巨任務以及仍在惡化的農村生態環境,發展山區鄉村循環農業必須實施5個方面的具體對策:
3.1結合區域實際,制定山區科學發展規劃
要立足于高起點,整合區域優勢,梳理山區循環農業發展主線。要根據區域的生態環境基本要素,統籌兼顧生態環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充分發揮區域生態服務功能。規劃要分門別類,明確目標,保障重點,突出特色,以科學技術為指導,明確循環農業區域功能類型,逐步形成導向明確、規范有序的、功能多元化的開發格局。要通過有效防控水土流失,統籌保護生態環境,循環利用山地資源,推動循環農業發展。通過合理規劃,優化合理布局;通過合理配套,實施科學開發;通過有效防控,減少水土流失;通過項目帶動,發展循環農業。不言而喻,生態經濟與循環農業本質上是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以科學發展為核心,遵循自然生態平衡,合理選擇治理模式,著力資源循環利用。規劃的重點是發展以合理利用為原則的區域循環農業開發。即在優化水土資源的基礎上,配置特色優勢產業,實現資源循環再生和可持續利用,最終實現生態恢復、生產發展的可持續發展。
3.2優化產業結構,引領鄉村循環農業開發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化農村發展建設對要素資源的需求呈指數增長,產業內部經濟結構約束成為循環農業發展的瓶頸。鄉村循環農業的發展和現代生態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山區鄉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南方各地需要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整合區域生態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緩解結構約束對鄉村生態經濟產業發展的制約,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山區現代生態農業產業。把生態經濟的發展要求始終貫穿于存量結構的優化和增量結構的深化之中,引領鄉村循環農業進一步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其重要的任務是因地制宜地優選發展產業,優勢互補地配套組裝,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結合實際地搭建平臺,根本目的是著力提高“三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實現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目標。因此,要在產業結優化升級的基礎上,提升產業發展內涵,進一步挖掘鄉村循環農業的發展潛力。
3.3科技創新驅動,實施科企工農有機結合
生態經濟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發展,而科技創新恰恰是生態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最佳結合點。要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根基的區域生態經濟,必須將農業科研單位與相關高校所取得的新成果運用于生態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之中,將科技創新作為區域生態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著眼點,將高效生態產業作為區域經濟持續推進的重要載體。要切實提高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效率和防控效果,只有大力推進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和發展山區生態經濟才能得以實現,這無疑要以科技創新為根本驅動力,以科技成果集成應用為重要支撐,以科技興農為戰略舉措,積極組織開展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將科技創新元素植入生態經濟。唯其如此,才能立足更高起點、著眼更遠發展。只有不斷強化與實施科企工農有機結合,才能科學把握生態經濟發展的走向,提升生態經濟發展的價值,實現生態經濟的高效發展。
3.4創新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投入要素作用
要結合各地農村實際,完善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結構;要結合山區資源特色,創立水土保持及其綠色家庭農場;要結合生態經濟規律,實施項目帶動以及重要設施配套。實現多因素、多途徑、多專業的融合交叉,做到優勢互補,成效疊加。就管理機制而言,要引導并建立誰治理誰開發誰受益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各方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企業與更多的農民參與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參與山地水土保持型循環農業開發。同時要創造條件,創立農村新型經營組織與農企合作開發機制,其要點包括5個方面,核心是培育創業主體,關鍵是創新投資機制,基礎是適度規模經營,法寶是強化科技興農,趨勢是物聯網的應用,保障是強化綠色發展。
3.5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
篇7
市委、市政府對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視。李志剛市長親臨大會并將作重要講話。這是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支持鼓勵和巨大鞭策。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總結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務,動員全市旅游戰線全面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關于“保護漓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的決策部署,堅持走“文化立市、旅游興市”之路,全力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家一定要深入學志剛市長的重要講話精神,并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具體意見。
一、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簡要回顧
2010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68.3億元,同比增長32.61%,相當于2010年全市GDP的15.18%。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達到2246.33萬人次,同比增長15.72%。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達到148.62萬人次,入境旅游者中的外國人累計達到394.31萬人次,同比增長15.18%。
(一)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我們為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做好了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方向。國務院文件后,市委立即組織多次專題學習,并成立領導小組。組織了黨政代表團赴海南學習經驗。劉君書記、李志剛市長向自治區黨委郭聲琨書記、國家旅游局邵琪偉局長作了專題匯報,郭書記、邵局長在聽取匯報后分別做出重要指示。同時,我市還加強了與國家發改委、國家旅游局等有關部委以及自治區相關廳局的工作對接。市人大、市政協也組織了旅游專題調研和督辦工作。對試驗區建設進行了大力關心支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決議》,市政協專門牽頭組織關于桂林旅游轉型升級重點課題的調研,形成了很有深度的調研報告。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大會發言18份材料中有9份是涉及旅游文化的專題。市人大也組織專題聽取了旅游工作的匯報,還聽取了廣泛調研,推進了這項工作。桂林市相關職能部門都圍繞“旅游興市”來開展工作。
二是宣傳鼓舞,凝聚力量。我們通過在媒體和網絡開設專欄專題宣傳,掀起宣傳熱潮,同時,社會各界廣泛開展了“我為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支招”等一系列支招問計和征文活動,以“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為主題的新聞攝影大賽,動員和鼓舞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奏響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時代新強音。
三是試驗區規劃方案編制完成。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旅游局的建議,我市委托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編制《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召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十多次征求意見會,經過多次修改完善,《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其后,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區直部門征求意見會,并組織修改小組對《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進行了進一步修改。12月,修改小組赴北京向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進行了專題匯報,并再次對《總體方案》文本進行了修改完善,將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報國家批準實施。《總體方案及規劃綱要》的編制完成,標志著試驗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選資招商、項目帶動,旅游基礎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引進和啟動一批戰略性重大項目。全面啟動“兩江四湖”二期工程等一批旅游重大項目建設。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正式籌建??偼顿Y達8.2億元的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重大項目、總額達5億元的桂林地質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重大旅游項目相繼簽約。旅游發展總公司引進了總投資額達8億多元的象山景區中法合作項目、云霧山莊五星酒店規劃設計等十個重大合作項目。
二是加快推進一批縣域旅游項目建設。資源縣投入4090萬元,加大天門山、八角寨等景區開發力度;平樂縣完成總投資2.6億元,其中觀景閣項目基礎工程全部完成:陽朔縣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與改善;興安縣投資1.3億元,建設超然派二期度假酒店等項目:全州縣投資6350萬元興建全州縣歷史文物博覽園和完成了湘山寺一期工程建設:龍勝縣完成了龍脊景區和大路口綜合服務區項目建設等重大項目:靈川縣成功引進并推進“一山(桂林度假新天地景區)、一水(潮田河桂林鄉村水世界景區)、一森林(桂林漓江天目湖景區)”三大項目的開發建設工作:臨桂縣完成了蝴蝶谷二期項目和義江緣景區二期項目建設:灌陽縣千家峒(黑巖)風景區續建項目年內完成投資3506萬元:恭城縣完成了“山寨一水寨”項目立項和審批:荔浦縣引進總投資12億元的桂林印象蘭花谷旅游生態休閑度假區項目;雁山區計劃總投資20億元的愚自樂園二期項目,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七星區加快了創意產業園的規劃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市有67個新建續建旅游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引進了12個旅游重點項目,并與有關部門協商,上報了市級重點推進建設的旅游重大項目11個,前期項目9個。
(三)升級結構、豐富內涵,旅游產品呈現新格局
一是整合產品,旅游龍頭企業實力得到新提升。2010年2月,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了非公開定向增發,增發股份1億股,募集資金10.2億元。利用再融資募集資金,收購了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和漓江大瀑布飯店,使公司的資產規模達到了21.9億元。旅游發展總公司和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整合旗下景區(點)新推出“桂林新畫中游”轉型升級產品。旅游發展總公司積極探索漓江東岸旅游區的營銷資源的整合,神龍水世界一期項目已基本完成。加強了漓江東岸景區與樂滿地、印象劉三姐等景區間合作,初步建立了“漓江東岸旅游區營銷中心”。
二是大力提升旅游景區(點)、飯店等級。實施“精品景區工程”和“精品酒店工程”。開展景區(點)“精品建設活動”和景點景區創A工作,推進王城景區、愚自樂園創建國家5A景區。濱江景區、陽朔圖騰古道一聚龍潭景區、臨桂義江緣景區、南溪山景區、龍勝龍脊景區、永福金鐘山景區、灌陽千家峒景區等7個景區被新評為國家4A級景區。新評4星級飯店1家。
三是精品旅游和縣域旅游再上新臺階。突破我市傳統產品格局的局限,推介“七大精品之旅”,構架起全新的產品結構體系和產品組織體系,為游客打造新的體驗型旅游產品組合。紅色旅游、農業旅游、生態旅游、休閑旅游和農家樂逐步形成群體產品。各縣區組織舉辦了特色旅游文化節事活動,活動檔次和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并取得了較好社會和經濟效益。
四是積極開展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示范企業創建活動。旅游主題城鎮和農村旅游服務基地蓬勃發展,陽朔縣和興安樂滿地度假世界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示范企業試點。新增3個 全國休閑農業與旅游示范縣、3個國家級特色景觀名鎮名村、4個自治區級特色景觀名鎮名村、6個自治區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龍勝龍脊村榮獲廣西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陽朔興坪鎮榮獲自治區歷史文化名鎮,龍勝黃洛長發瑤寨被全國網友票選為十大浪漫約會地。
(四)拓寬渠道、多措并舉,旅游營銷開創新局面
一是加大營銷力度,不斷拓展市場。市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旅游市場拓展工作,李志剛市長親自帶隊到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國及臺灣、香港等地境內外主要客源國家和地區針對性促銷桂林旅游。鞏固和拓展了國際國內旅游市場。“桂林旅游大篷車”也先后駛入北京、深圳、南京、上海、寧波、杭州、溫州、成都、重慶、太原、西安、大同、樂山、銀川、臨沂等國內城市促銷,構建起了具有較強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桂林旅游營銷網絡。積極開發航線和專列。劉君書記、李志剛市長多次與航空公司等有關部門溝通,力促增加和新開通航線、航班,去年共開通了新加坡一桂林國際航線、加密了臺北一桂林境外航線;開通了銀川一桂林一三亞、臨沂―桂林一??趪鴥群骄€。市政府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撥出??钣糜诤骄€的開發。我市還極力協調并開通專列,全年共組織旅游專列56次。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各種手段的市場營銷活動,港澳客源市場增勢強勁,臺灣市場上升快速,東盟市場進一步拓展,穆斯林客人逐步增多,歐美市場更趨成熟,國內市場更加穩固,開創了桂林旅游市場拓展的新局面。
二是城市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我市當選為“中國5A級旅游景區城市聯盟副主席城市”,榮獲“中國經典城市名片”、“中國最佳休閑城市”、“中國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到達人氣最旺目的地城市”等殊榮:桂林漓江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世界上10大水上奇跡;與???、三亞簽署旅游合作協議。鞏固了“西部?中國”旅游營銷體系,發展完善桂林旅游營銷中心。與北京、上海等12城市共組旅游品質提升聯盟。1月11日,志剛市長出席簽約儀式,在北京與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旅游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雙方縱深旅游合作的基本框架,促進桂林旅游向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實現雙贏。
(五)彰顯優勢、打響品牌,會展經濟成為旅游發展新引擎
圓滿舉辦第四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我市旅游首次成為論壇演講案例,標志著我市旅游在世界旅游地位的提升。本次論壇還與“漓泉杯”2010年第五屆亞洲超級模特大賽頒獎禮、2010中國桂林旅游博覽會等國際活動同期舉行,不僅豐富了論壇內涵,也使活動形成品牌化、系列化。據統計,2010年全市共舉辦各類會議4513個,參會人員150多萬人。會展經濟成為了我市拉動旅游經濟的新引擎。
(六)規范整治、提升服務,旅游環境得到新優化
一是市場秩序規范整治效果明顯。市政府專門召開了旅游市場整頓工作大會,并組建了桂林市旅游綜合執法大隊,以漓江游覽秩序和一日游旅游市場為重點,對全市范圍內的旅游市場開展綜合執法。經過市場整治活動,全市旅游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2010年旅游投訴同比下降22%,游客滿意度進一步提高,保持在97%以上。
二是增強素質、提升服務。我市旅游行業深入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推動我市旅游企業標準化建設。漓江大瀑布飯店和喜來登飯店進入100家“中國飯店金星獎”行列。舉辦以提升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54期,18421人次參加了學習培訓。整合桂林市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桂林旅游網絡信息中心,正式組建成立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務管理處,首創了全國旅游公共服務管理新模式。
(七)立足市情、著眼發展,旅游規劃提出新思路
《桂林旅游“十二五”發展規劃》和《桂林漓江流域富民特色旅游項目規劃》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臨桂縣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全州縣完成了《全州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湘山寺旅游景區總體規劃》;灌陽縣啟動了《廣西桂林灌陽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灌陽縣月嶺古村落保護和發展規劃》、《灌陽縣唐景崧故居保護與發展規劃》、 《灌陽縣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恭城縣完成了《恭城瑤族自治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完成《荔浦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八)增進溝通、加強合作,旅游產業邁出新步伐 文化旅游宣傳互動發展。一是大力支持“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等一批已建成的國家和自治區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協調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二是著力推進一批在建的動漫、演藝文化產業項目,如高新區創意產業園、雁山區桂林動漫戲曲文化產業園:三是在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上狠下功夫,將悠久的歷史文化包裝整合成一個個具體的文化旅游項目和文化旅游產品。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人大、政協及社會各界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旅游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結果。
二、“十一五”旅游發展及啟示
“十一五”期間,全市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549.7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5.08%。累計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達到8601.9萬人次,接待入境過夜旅游者641.89萬人次。多項重要旅游指標排在全國地級城市前列。新增國家5A級景區2家,國家4A級景區16家,全市擁有國家3A級景區數量居全國之首:新增4星級飯店3家、自治區級以上工農業示范點41家,其中國家級13家;陽朔縣被評為國家首批全國旅游強縣,6個縣被評為廣西優秀旅游縣。旅游業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更加明顯。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十分寶貴。
一是明確旅游的科學定位和戰略目標,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市委、市政府實施“農業穩市、文化立市、旅游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自治區黨委確立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旅游名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山水名城的發展目標,國務院明確提出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實踐證明,明確的科學定位和發展戰略,為我市旅游發展樹起了旗幟、明確了目標、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使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推動了我市旅游的跨越發展。
二是把發展旅游業與全市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條件。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旅游發展的大好局面,旅游發展協調機制基本形成并高效運作。各級旅游部門、旅游行業各單位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全市發展大局,在貫徹全市發展戰略中找位置、謀發展、作貢獻,戰勝重大冰凍災害、特大地震災害、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流感疫情等困難和挑戰,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實踐證明,只有服從和服務于發展大局,善抓機遇、順勢而為,才能不斷爭創旅游業發展新優勢。
三是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和創新是我們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五年來,我們一手抓項目建設,一手抓改革開放,旅游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我們科學謀劃,邊改邊試,大膽創新,穩步推進,推動了桂林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實踐證明,只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才能保持旅游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形成有利于旅游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四是堅持旅游文化宣傳互動,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我們堅持以旅游承載文化,以文化豐富旅游內涵,以宣傳提高旅游文化張力,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和科學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并重,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發展,加快從觀光型傳統旅游業向休閑度假型現代旅游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增創桂林旅游發展新優勢。實踐證明,旅游文化宣傳互動發展,是提升旅游品質、推動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旅游產業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從大的方面看,國內經濟通脹預期和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對旅游消費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各種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安全因素,對旅游業發展帶來不確定性等。從我市旅游產業發展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內生動力不足,體制機制不活,發展動力還不夠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區域差異依然明顯;游客停留時問偏短,旅游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不合理,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不能適應旅游發展速度要求,交通瓶頸制約旅游發展問題依然突出,市場開發度不能適應國際競爭和加快經濟發展要求,旅游經營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旅游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度有待加強,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三、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好全國和全區旅游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走“文化立市、旅游興市”之路,按照市委“一推兩改”的總體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旅游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快旅游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全面加快桂林旅游“二次創業”,綜合改革、市場開發、項目建設和產品開發步伐,積極探索以旅游綜合改革推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模式,推動桂林旅游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把我市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不斷開創建設現代化國際旅游名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山水名城新局面。
為了全面完成2011年旅游工作的目標和任務,要重點做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進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按照市委“一推兩改”總體工作要求,切實執行市人大三屆七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決議》精神。爭取國家、自治區盡早批復《建設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強力跟進與自治區、以及國家相關部委的對接,爭取支持;加快旅游行政體制改革,調整充實相關職能,堅決打破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區劃分割。下大力氣推動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條件成熟的縣區逐步試行旅游改革試點。
二是全面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充分發揮旅游名城優勢,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為方向,創新生活服務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加大會展業配套設施建設,精心打造“中國桂林國際旅游”會展系列品牌,提高會展經濟發展水平,著力打造區域會展中心城市。
三是大力推進旅游項目建設。培育一批旅游強縣、主題城鎮和旅游小鎮,著力實施一批旅游富民惠農工程。啟動一批旅游特色街區建設。
四是全力拓展境內外市場。制定實施更具有針對性的旅游市場推廣方案,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和行業管理變化,市區和各縣旅游宣傳齊驅并進,突出各自特色推出適銷對路新產品。以線路統籌為抓手,拓展境外,強化境內,推動周邊,確保區內,瞄準主要市場,有重點有梯次推出線路和產品,開展多層面旅游營銷活動。強化現代信息技術銷售手段和多元旅游電子商務形式,構建網絡營銷新模式。深化旅游合作,開辟新的航線,力爭市場拓展有新突破。
五是加快旅游發展方式轉型。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大力推進文化資源旅游化,著力提升一批差異化旅游精品,開發一批綜合性旅游新產品,積極發展旅游新業態,擴大和提升鄉村旅游,構建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同時,大力發展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特色旅游,倡導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平衡的發展模式。抓好標準化試點工作和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星級飯店新標準的實施,各縣都要有創星任務。
六是加快完善旅游產品體系。重點開發自然觀光、休閑度假、專項主題三大特色旅游產品,開發三大水陸游線,形成七大旅游品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符合市場需求的精品旅游景區和休閑度假旅游區。在重點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時,重點推進靖江王府及王陵大遺址和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桂林飛虎隊遺址公園、陽朔十里畫廊景區、龍勝龍脊景區、興安靈渠景區、資源天門山景區、灌陽千家洞景區、全州天湖景區等項目建設。做強做精已有的溫泉、養生、度假等特色旅游產品,通過優勢旅游品牌的組合發展,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體系,建設復合型旅游目的地。
七是加快市縣旅游一體化組團發展。堅持全市旅游發展一盤棋,大力發展縣域旅游的同時,提升中心城區休閑旅游、商務會展、保健療養、教育培訓、旅客集散功能。加快推進桂林一陽朔―荔浦一平樂―恭城,桂林一資源一龍勝,桂林一靈川一興安―全州一灌陽,桂林一臨桂一永福4條發展軸帶建設,完善旅游通道建設,實現市縣旅游一體化組團式發展。
八是下大力氣抓好旅游服務質量、秩序和安全工作。建立并完善旅游標準化體系,全面推行旅游車船服務規范,加快建立健全旅游行業標準步伐。進一步加強對旅游市場的動態監管,繼續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行動。整合行政資源,加快構建與科學發展相匹配的漓江管理體系,構建與市場經濟接軌的漓江旅游經營體系,健全漓江行政執法體制,切實解決漓江旅游秩序問題。
九是全力辦好一節一論壇。辦好第五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筆織亞太旅游協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2011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游節。精心策劃和指導好縣區旅游節慶活動,進一步提升辦會辦節層次,提升節事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
十是大力提升完善旅游產業信息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數字桂林旅游”網絡建設,在有條件縣區建設一批數字化旅游縣和智慧景區。加快推進電子信息、電子金融、電子簽證和電子票務等服務。推進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各項工作,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旅游消費環境。
篇8
通過反復嘗試,可以從有經驗的合作伙伴學到常規及程序來補充經驗的不足。[14]相反,投資經理先天的同業出買經驗對于收購有顯著的危險影響。J.Petty(1993)考察了美國創業投資的退出渠道后指出,IPO不一定是創業企業家滿意的退出方式,其原因在于企業家可能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Armin.Schwinenbacher指出創業投資退出方式是由產品市場特性和創業企業創新深度內生決定的:產品市場特性影響創業投資最優退出策略的選擇;若創新程度低,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愿意出比IPO更優惠的價格購買初創企業;若創新程度高,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就會減弱,通過二級市場上市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15]擇時機制:有關創業投資退出擇時機制問題常存爭議。經驗和發展歷史較短的創業企業投資家選擇IPO退出的時機往往較早,而且通常低估創業企業的價值來出售創業企業。[16]在對投資項目的考察和盡職調查上,如果為獲得項目而做出努力的邊際價值低于邊際成本時,創業投資家通常會退出該項目;創業投資家對創業投資退出時機的選擇,常常表現出機會主義的傾向。[17]通常情況下,創業投資家認為上市可以展示創業投資企業的實力以及被投企業的價值,而且在企業還沒有發展到價值最大化的成熟階段就希望把企業推向IPO。聲譽機制:聲譽機制在創業投資退出和創業企業IPO中的作用也是創業投資退出機制的重要研究內容。M.Grinblatt提出了創業企業IPO的信號模型,在IPO時,創業企業向外部傳遞企業質量的信號涉及創業投資家和其他內部人員的股權結構。[18]Chishty指出,由于聲譽機制的影響,企業通常持消極態度對待內部人員發售新股,使得內部人員在出售其股份時不能得到更高的投資凈現值。[19]有信譽、歷史較長的創司出售股份的能力更強;創投企業通常并不能通過承銷商的聲譽機制來提高他在行業中的地位(Lin,TimothyHsiang,1993)。
二、創業投資發展模式及影響研究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隨著創業投資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不斷加深,創業投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世界各國學者有關創業投資研究也開始不斷加強,研究的重點多集中在創業投資發展模式及其促進企業創新及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方面。
(一)創新驅動研究
在不同階段創業企業采用合資、兼并收購、戰略聯盟等不同技術導入模式,投資許多不同的技術項目;公司創業投資在技術導入性創業企業有特殊作用;在解釋創新特性時,應關注公司創業投資對于技術導入的其他模式的可加性或互補性的程度;結果表明,當它們被用在與其他技術導入模式相結合時,企業的風險資本投資特別有利。[20]創業投資家的社會網絡結構和關系為其提供了當前投資對象的信息和在未來利用他們的機會,增加其投資創業企業的意愿;研究顯示,創業投資家的社會資本對創業企業的作用和影響要比以前文獻研究的結果更加復雜。LinaSonne(2012)通過對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地區Villgro創新孵化器和Aavishkaar創投機構實證研究指出:企業孵化器可以提供金融支持;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更成熟,有時會投資已經孵化的創業企業,這些企業需要更大幅度的金融支持以及較少的實際可操作的非金融支持;非金融支持旨在使企業更有效率和更具吸引力地從外部投資家那里再一輪融資。SharonF.Matusik借鑒知識管理和組織學習理論,假設該公司既因處理知識的效率受益于創業投資公司環境的多樣化,又因為獲得有利于解決復雜問題并能夠指引創業企業沿著不同的軌跡發展的廣泛的信息,發現一個U形的關系曲線:企業會從高或低層次的多樣化中受益,中等水平產生最差的結果;當不確定性最高時(即早期階段的投資,沒有聯合投資者),效果最為顯著。[21]
(二)模式比較研究
WilliamD.Bygrave對美國模式進行了較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預測出美國模式的未來發展方向。[22]雖然傳統意義上美國經濟有值得仿效的模式,但加拿大同樣存在諸如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以及渥太華等幾個最大的地區創新系統;基于知識產權問題,對美國的128公路地區、硅谷與安大略省的沃特盧創業投資地區進行比較分析;研究了創業投資與加拿大沃特盧大學間的緊密聯系,以及加、美大學在技術轉移上的性質與地位(CinziaColapinto,2007)。SarikaPruthiI(2003)調查研究發現,國外和印度國內的創業投資公司的監管方法沒有顯著差異:外資創司明顯更可能比他們的印度同行在戰略層面尤其是協助戰略規劃和評估收購方面參與更多,而印度風險資本家明顯在危機管理和人才激勵等業務層面更加活躍;外資創投企業更重視額外借貸的限制,很少強調正式契約的監管。在信息化方面,國內企業明顯更重視對某些會計政策的規范,而外資創司更重視每月管理賬目;國內創業投資公司明顯更注重行業專家董事會的成員資格。MikeWright(2007)首先對《中國風險投資:過去,現在和未來(亞太管理學報)》(Ahlstrom,2007)關于中國創業投資發展提供評注;對VC和PE的范圍、VC和PE組織的性質、創業投資過程的生命周期、國際化以及創業投資公司、風險資本和私人股權投資機構的性質等問題進行了分析,還對中國的風險投資環境與西歐、中歐和東歐的風險投資發展環境作了比較分析,并確定了未來研究的領域。ChristianHopp(2010)根據德國1995—2005年風險資本家和創業企業數據,研究風險資本家同伙伴結成企業聯合關系的環境因素,結果表明:當風險資本家面臨風險多元化、資本負擔更大時,企業聯合更明顯;一般情況下,更多的行業經驗與更多的辛迪加有關聯;在隨后的各輪融資中,主導的風險資本家有新的合作伙伴時,會利用其特殊的技能和知識來提高交易的選擇和提供更好的質量管理咨詢。MikeWright利用資源基礎理論框架,研究新的高科技企業(或醞量分拆的企業)面臨的嚴重的資源和能力的限制,發現當企業為了充分開發利用技術的商業潛力,分拆通常缺乏金融工具和管理知識去獲取資源和開發的他們需要的能力;與工業伙伴合資創造一個衍生公司,可能是一種手段,以克服一些潛在的與管理資源不足、能力欠缺有關的問題,而沒有受到風險投資支持的獨立的分拆公司,可能難以實現這些。[23]
(三)風險投資國際化研究
SophieManigart研究了創業投資企業國際化所忽視的領域,發現:歐洲創業投資企業國際化投資的決策受其人力資源因素的驅動;有更多的VC一般管理人員和國際創業投資經驗的高管的企業,其創業投資國際化的概率會更高;相反,有VC行業經驗或工程技術背景的管理者,其企業本土化投資的機率較高。[24]DavidDevigne(2011)根據歐洲科技公司相關數據研究與本土投資者相對的跨國投資者如何與創業企業的增長發生聯系,研究表明:在初期,公司最初由國內創業投資者投資的比來自跨國投資者投資的表現出較高的短期增長;在中期,公司最初由跨國創業投資者投資的比國內創業投資者投資的表現出較高的增長;最后,公司最初由國內和跨國創業投資者組成的企業聯合投資的,會表現出最高的增長。AndyLockett(2008)研究創業投資企業如何影響所投創業企業的出口行為,發現創業投資治理資源和被投企業的出口行為之間的關系是根據投資階段來調整的;監管資源是后期階段最有效的促進出口行為的資源,而價值增值資源在早期階段是最有效的。
(四)公司創業投資研究
FabioBertoni(2011)運用“聲譽效應”理論(Gompers,1996),根據1994—2003年意大利生產與服務性企業數據,論證了由于投資目標的差異,獨立創業投資(IVC)和公司創業投資(CVC)都將影響被司的增長模式,結果表明,IVC和CVC支持的公司在投資后的增長模式大不相同,IVC投資,尤其在第一輪的VC融資后,被司的銷售立即增長,而CVC投資的公司銷售增長較為緩慢。此外,在短期,IVC投資的公司雇員增長小于銷售額的增長;IVC投資者試圖加快創業企業的增長(尤其是銷售增長),向外部潛在的投資者傳達他們自己的投資能力的信號。BentReichardt分析了2000年和2003年德國CVC單位的戰略、投資和組織主要特征,研究發現德國強大的CVC活動的延續的證據,工業企業越來越多地希望參與創業企業金融或者戰略上的成功,而選擇CVC工具。[25](五)IPO問題研究BillB.Francis指出,IPO抑價不僅受第三方認證、新報價的公共信息因素影響,而且受入市前蓄意抑價的因素影響,在入市前的蓄意抑價中,創業投資支持的IPO要比非創業投資支持的IPO高;另外,發行初始日的盈利,創業投資支持的IPO要比非創業投資支持的IPO高。這可歸因于,更高的入市蓄意抑價是由創業資本家引起的IPO的市場特征。[26]Ting-KaiChou選取1980—2003年間2893個IPO樣本,研究發現,成功的IPO出自于久負盛名的創業投資,其具有較多的經驗和卓越的管理,而產業專業化和網絡關系等其他特征,沒有顯著地影響IPO成功??梢姡挥幸詢炘降耐顿Y經驗或管理能力著稱的有聲望的VCs才能提高其在競爭性的股票市場成功的可能性;投資者可以基于VC的聲望來判斷未來IPO退市風險;VC技能和聲譽的異質性可以導致PE基金異質性的表現。因此,在極具競爭的IPO市場,創業投資應該實現獨特的聲譽價值,并設法維持或建立它。[27]
三、創業投資在具體行業中的應用研究
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風險投資相關的法律、制度、退出渠道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與風險投資相關的研究開始細化,并逐漸轉向風險投資如何促進具體行業的創新發展的應用研究上來。有機生產業、生態旅游業、可持續漁業、可持續采伐業,都是與生物多樣性有積極聯系的產業,PatriciaMoles通過對A2R(巴西主要以環境為焦點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特別是通過TerraCapital(生物多樣性創業投資基金)進行的投資活動的研究,描述每個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市場,向生產商、貿易商、認證機構和零售商等主要玩家展示其以什么樣的規則運作,向聰明的風險資本家展示投資機會。[28]JoeAndrulis(2002)提出一個能夠令人信服的創業企業商業案例,展示其價值和可信的盈利路徑,對光通信產業的風險投資進行了討論。MarkDDibner(2003)指出,新技術和以新技術為基礎的產業的出現導致了VC行業并行發展,他根據美國創業投資基金投資于生物技術的調查數據,發現經濟不景氣并沒有阻止2002年VC投資于生物技術上。JosephChang(2003)指出,納米技術和催化領域正在吸引創業投資,這反映出納米技術在風險資本市場的實力。AnthonyK.Cheetham(2003)研究了由風險資本支持的一些納米材料的發展狀況,對鐵金屬或鐵氧化物納米粒子磁性藥物輸送系統進行了探討。DouglasP.Lee(2005)調查研究表明,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企業一直都在尋求風險資本家的資金,與公眾市場不同,過去的幾年里投資者對于生物技術的支持有所改變,只有風險資本家一貫支持。KeChen(2011)根據MoneyTree調查的1995—2008年投資交易數據,研究在美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創業投資中地理位置的作用,發現由于地理因素,生物技術公司和他們的投資者之間的距離減少,交易規模會增加,位于成熟的生物技術集群,如新英格蘭和加利福尼亞州,有利于帶來更大的交易。JLeslieGlick(2009)分析了對風險資本(VC)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研究表明生物技術VC可得性的長期趨勢似乎并沒有受到金融市場的擾動和短期波動的影響;從長遠來看,生物技術產業應繼續吸引VC,尤其是新興的特色藥品的影響和未來生物能源時代的來臨。DavidAtkinson(2009)則研究了創業投資在食品科學與技術中的機會問題。HassanMasum(2010)分析了南非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BioVentures,這家公司專注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生命科學投資,以解決非洲面臨的衛生挑戰,包括如何籌集資金和教育投資者,如何選擇、評估和支持投資,以及如何理解財務和社會回報之間的平衡;建議針對窮人的疾病衛生基金要以未來的健康基金投資者接受健康的好處作為其整體的“回報”。JoannePransky(2012)研究表明,由于機器人遍布許多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和工業中,尋找風險投資公司可能會使企業發展得更好。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