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下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時間:2022-04-20 03:14:11

導語:精準扶貧下鄉村振興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準扶貧下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摘要:如何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發展內生動力,培育鄉村經濟新業態,開辟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徑,全面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已成為新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本文通過探討精準扶貧視野下德宏州鄉村振興發展的有效路徑,希望能夠為精準扶貧背景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一些值得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精準扶貧;全面脫貧;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近年來,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農村脫貧扶貧及鄉村經濟發展的問題,積極化解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全力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發展短板,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兩大戰略方針實施以來,云南省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突出:一方面,貧困山區及落后鄉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貧困發生率、返貧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完善、鄉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依托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產業發展穩定性、持續性得以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多樣化、品牌化,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必須理清扶貧攻堅工作思路,不斷總結扶貧減貧有益經驗,統籌長短結合的鄉村振興發展聯動機制。

一、精準扶貧提出的背景和舉措

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過程中,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艱巨而繁重。在當前形勢下,農村扶貧已由粗放式向精準式轉變,幫扶重點更傾向于扶貧對象的切實生活需求。精準扶貧強調統籌兼顧優化地方政府各項脫貧幫扶資源,實行脫貧對象的精準跟蹤管理,確保幫扶工作精準落實到位。精準扶貧是新時期黨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堅持的重點對策,也是幫助廣大農民群眾早日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一)精準扶貧思想的提出

2013年11月,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這一概念,后來又多次在重要指示中進一步闡述和完善了精準扶貧的基本內涵和戰略意義,并最終由理論到實踐形成具有完整體系的精準扶貧重要論述思想。精準扶貧為我國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是指引脫貧攻堅戰役取得勝利的行動指南,是在扶貧攻堅實踐中提煉出的良好經驗和智慧結晶。相對于依靠區域整體發展脫貧的傳統扶貧模式,精準扶貧是更具有減貧效用的針對性較強的脫貧扶貧政策。精準扶貧聚焦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的農村貧困地區與貧富差距過大的農村貧困人群,著眼解決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下導致的絕對貧困問題。

(二)精準扶貧的工作舉措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精準扶貧方略制定出多項具體工作舉措:第一,精確幫扶到村到戶,堅持因戶施策,對戶幫扶;第二,精確管理農戶信息,實行動態追蹤,穩定脫貧;第三,全面釋放政策能量,構建產業、教育、生態等全方位扶貧體系;第四,合理配置社會扶貧資源,提高扶貧工作效率;第五,精準推進幫扶力度,提升貧困治理能力等等。精準扶貧戰略對于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活條件,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優化貧困地區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實施意義。

二、精準扶貧視野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

為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積極探索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二者銜接發展的長效機制,以鞏固脫貧攻堅取得的良好成果。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都基于中國目前經濟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社會現實背景而提出,兩大戰略的最終目標均是為了維護和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及實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一)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共同推進

精準扶貧方略是黨的十八大針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貧困問題做出的重大戰略安排,關鍵在通過精準分類管理,因地制宜施策,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鄉村振興是黨的綜合分析歷史發展規律和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現實背景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旨在通過一些列政策扶持和幫扶措施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兩項戰略的實施是一個相互支撐和協調并進的發展過程。精準扶貧重點是脫貧致富,解決農民生存問題;鄉村振興側重是持續治貧,解決農村發展問題。一方面,精準扶貧能激發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有助于鄉村振興發展;另一方面,鄉村振興帶來的產業發展能為貧困農民創造生活財富,使其脫離貧困。兩大戰略的實施,將切實攻克我國農村絕對貧困問題,促進鄉村產業升級,鞏固鄉村社會治理體系,最終實現農村全面脫貧,鄉村產業興旺和農民生活富裕的新時代鄉村發展目標。

(二)鄉村振興能夠鞏固精準扶貧成果

精準扶貧是從貧困戶具體致貧因素出發,采取因地制宜的幫扶措施,幫助農戶脫貧的階段性扶貧政策。鄉村振興則是注重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運用一系列政策引導,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的持續性戰略安排。鄉村振興戰略涉及農村經濟高效發展,鄉村治理有序進行,鄉風文化傳承發揚,生態文明合理建設等諸多領域,戰略范圍更為深遠和廣泛。鄉村振興是鞏固精準扶貧成果防止返貧的重要手段,也是為農業農村提供發展活力的有效手段。通過鄉村振興中的產業扶持、教育培訓、文化引領、鄉村治理等措施,真正形成新時代鄉村發展的良好局面。鄉村振興能夠消除城鄉發展之間的鴻溝,從根源上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實現城鄉經濟共同發展,確保精準扶貧成果的長效性。以鄉村產業發展為振興動力,以貧困農民為發展主體,以創新創業為致富手段,讓農民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實現農民穩定脫貧。

(三)鄉村振興促進全面脫貧目標的實現

消除貧困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個永恒不變的課題,但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并不意味著徹底終結貧困現象。隨著脫貧攻堅中絕對貧困的消除,我國的貧困問題將轉變為更為復雜的多維度相對貧困。針對新的貧困問題,必須尋找一條標本兼治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首先,大力發展鄉村產業,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保障鄉村居民持續增收,防止返貧現象,緩解相對貧困問題。其次,有效治理鄉村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美麗鄉村,提升鄉村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最后,通過鄉村振興發展,逐漸縮短城鄉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有效解決城鄉貧富差距問題,最終實現農村全面脫貧目標的實現。鄉村振興是助推脫貧攻堅成果縱深發展的有效路徑,也是鞏固可持續脫貧的重要手段,在建設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鄉村振興培育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財政、金融、稅收等各方面政策向鄉村傾斜,諸多財政扶持鄉村落地生根,刺激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發展中來,為鄉村振興提供多種業態良性競爭的發展環境。鄉村振興促使農村產業結構升級改造,科技創新元素自然融入到鄉村產業、鄉土文化、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在新的歷史時期,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規劃,科學發展鄉村區位優勢產業,優化配配置農村生產要素資源,促進農村居民穩定增收致富,是解決當前社會矛盾的根本途徑,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三、精準扶貧視野下德宏州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德宏州坐落于我國西南邊陲,位于云南省西部,與緬甸接壤,全州邊境線長達500多公里,是我國距印度洋最近的陸地口岸,也是我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經濟大走廊的重要支點。德宏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混合聚居,其中世居的幾種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大多散居于山區之中,貧困問題較為嚴重。特殊的地理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因素導致了德宏州山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落后貧困的典型特征?;诰珳史鲐毐尘跋拢潞曛菡e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推進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為保證扶貧成果的進一步鞏固,德宏州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路徑。

(一)培育區域性特色產業,打造鄉村產業體系

德宏州由云貴高原西部橫斷山脈南延部分與高黎貢山西部延伸山脈組成,為典型的低緯高原地貌,且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特征比較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差不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具有適宜山區農業產業發展的自然氣候條件。除此之外,德宏州境內生物資源豐富多樣,素有“植物王國”的美稱。特有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自然資源優勢為德宏州培育區域性特色農業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提高生態農業發展水平,實現規模化生產。鄉村振興發展,農業振興是根本,而農業經濟發展規模受農業產業體系化程度影響較為明顯。為實現農業產業振興,德宏州認真堅持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積極構建農業產業集群,實現規模化生產。相對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具有附加價值高、環境污染小、可持續性好等優點,因此,鄉村農業振興應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德宏州近年來在各鄉鎮中積極推廣設施農業、循環農業、農業機械化、農業標準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生態農業實用技術,以提高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生態環境有效保護,并已建成多個具有良好帶動效應的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區。例如位于遮放鎮允午村的遮放貢米基地,傳承著象耕時代“遮放貢”的種植歷史經驗,在古老“遮放貢毫”品種基礎上培育出新的貢米品種,其米粒顆大細長,色澤晶瑩如玉,米飯香軟可口,遮放貢米因此聲名遠播。再如風平鎮壩么村利用村內水稻田壩,在植稻季節放養生態活魚,形成綠色生態基塘養殖模式,生態稻花魚肉質緊實,口感鮮嫩,市場價值較高。為保證農業產業效應,必須打破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零散分布的農業產業布局,德宏州在農業產業連片布局規劃中,充分考慮山區與壩區互補,農戶與基地合作,連片種養殖發展。例如德宏州小??Х?、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現居全國第一,種植技術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兩大產業已成為德宏州農業支柱產業。2.突出區域獨有產業資源,形成特色化產業。德宏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特色農產品極為豐富,例如高山蔬菜、熱帶水果、生態茶葉、珍貴香料、有機堅果等等。隨著云南省開發開放試驗區、自由貿易區建設機遇的到來,德宏州在整合糧食、蔗糖、茶葉、橡膠、畜牧等傳統農業產業生產基礎上,篩選出最具德宏優勢和特色的7個農業產業:咖啡、堅果、核桃、檸檬、竹子、油茶、番麻,重點扶持開發。德宏州開始加大產業資源對外宣傳力度,利用熱播媒體積極推介區域內特有農業產品及少數民族鄉土文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特色產業。例如德宏后谷小??Х仍煌饨徊块L稱贊為“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咖啡”,盈江麗薯、遮放貢米、澳洲堅果等特色產品也成為了廣大消費者追捧的熱賣產品。德宏州在特色產業發展中積極依托區域內獨有產業資源,以精準扶貧為抓手,以鄉村振興為路徑,找準產業發展目標,拓寬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模。例如五岔路鄉景頗族村寨彎丹村被稱為“彎丹牛之鄉”,彎丹牛為德宏州內品質優良的養殖肉牛種類,因養殖地彎丹村而得名。為解決當地少數民族養殖條件落后及養殖規模零散的情況,扶貧工作組多次聘請養殖專家到村傳授養殖技術,并積極投建養殖基地,為當地少數民族脫貧致富找到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二)整合鄉村優勢資源,開發鄉村經濟新模式

精準扶貧視野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要求鄉村發展要以綠色生態理念為引領,整合鄉村優勢資源,走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道路,不斷開發鄉村經濟新模式,實現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德宏州因其宜居秀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風景迷人的鄉村邊寨風光,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鄉村產業資源。在有效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中,德宏州積極開發鄉村田園生態旅游、少數民族文化、鄉村電子商務等新型產業模式。1.依托鄉村田園生態,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德宏州境內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業發展歷史由來已久,但傳統旅游產業模式比較單一。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德宏州依托鄉村田園生態,積極推進鄉村田園生態旅游產業,構建鄉村經濟發展的創新方式,形成“田園生態+旅游”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思路。在鄉村旅游產業中將田園生態、休閑養生、邊境文化、鄉村旅游等資源捆綁發展,構建出具有邊境特色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模式。例如芒市田園生態旅游示范村回賢古寨,在開發鄉村旅游資源過程中輔以鄉村有機農產品種植、花卉盆景栽培、農副產品銷售、鄉村民宿開發等,以立體化鄉村旅游產業結構帶動村寨經濟全方位發展,成功開拓田園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再如以德宏州世居主體少數民族傣族文化為底蘊開發的“七星傣寨”鄉村旅游示范區,以芒市鎮芒滿、芒晃、芒杏、偏窩、勐目、芒國、田頭七個傣族村寨統籌建設具有傣族特色文化的旅游綜合區。利用各村寨民居特有民族文化及獨有鄉村風貌,打造一村一特色,一寨一主題。以傣族農耕美食文化、生態休閑野趣、傣族民俗體驗等旅游主題活動吸引了州內外大批游客前往觀光,已成為德宏州鄉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的亮點品牌,對周邊村寨的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輻射作用。2.傳承民族技藝,發展文化產業。德宏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在社會文化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凝結歷史印跡及人民智慧的民族技藝,但由于民族傳統文化工藝產業發展的局限性,部分民族技藝瀕臨失傳的危險境地。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德宏州充分利用鄉村民族產業保護措施,積極傳承和發揚少數民族文化工藝,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藝產品廣泛傳播,形成具有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產業群。例如盈江萬象王國通過傳承和發揚盈江當地傣族人民精湛的竹編技藝,將傳統竹編工藝與現代裝飾藝術完美結合,在原有竹編生活用品及竹編產品的基礎上研發出竹編家居裝飾、竹編景觀造型等各類具有民族風情的竹編工藝產品。又如三臺山鄉利用當地德昂族居民世代相傳的酸茶制作工藝,重興酸茶產業。作為茶中珍品的德昂酸茶,其制作工序及技藝是歷經世代德昂族代代相傳而襲,且已經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具有較高的民族文化價值。三臺山鄉在德昂族文化體驗區詳細展示了德昂酸茶“曬、涼、炒、揉、烘”的精細制作程序,對德昂族文化與酸茶技藝傳承起到積極作用。各種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在實現鄉村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時,都無形之中傳承和發揚了民族文化技藝,對民族文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3.利用“互聯網+”模式,推廣鄉村電商平臺。在全面貫徹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部署要求下,德宏州各級政府結合州內鄉村發展實情,圍繞德宏鄉村產業布局,以實施國家電子商務鄉村綜合示范項目為抓手,積極構建全州各縣市層級聯動的鄉村電子商務運營平臺。在推廣鄉村電商平臺中,不斷完善鄉村基礎流通設施建設,構建鄉村電商供應鏈完整體系,加大鄉村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培訓力度,提升鄉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質量。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德宏州生態環保、綠色健康、新鮮優質的農特產品紛紛走出大山,成為電商平臺中熱銷的產品,鄉村農戶直接增收受益。下一步,德宏州將整州推進城鄉互動發展、城鄉雙向流通的電子商務服務渠道,以發揮電子商務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全新引擎。

(三)加強扶持政策傾斜,助力鄉村經濟多業態發展

近年來,德宏州立足鄉村振興發展,聚焦脫貧薄弱區域,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優化配置扶貧項目資金,推進金融惠民服務政策,積極促進鄉村經濟協調發展。確保貧困山區、落后鄉村經濟發展的幫扶政策的有效落實,采取一系列加強貧困山區和貧困鄉村建設的重大措施,在項目資金、人才引進、金融稅收等方面向貧困區域傾斜,努力發展貧困落后地區經濟,千方百計地增加貧困鄉村居民收入。落實金融扶持貸款、鄉村用地用電等政策措施,鼓勵在城務工農民、創業企業家、科技人員等返鄉創業,助力鄉村經濟業態發展。通過優惠扶持政策吸引廣大投資者偏向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堅持精準扶貧,加快推擠鄉村振興發展是黨和國家著眼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局勢,順應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保證脫貧攻堅工作成果的進一步延續,必須依托相關產業資源和區位優勢,積極實施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助推鄉村居民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李杰.基于精準扶貧的背景下對鄉村振興發展路徑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2):151-152.

[2]代承霞.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路徑[J].鄉村科技,2020(17):15-16+18.

[3]李小佳.以精準扶貧為動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J].智庫時代,2019(51):16-17.

[4]楊勇,李士燃,楊春宇.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邏輯與路徑[J].蚌埠學院學報,2019,8(06):81-85.

[5]楊中柱.鄉村振興背景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考[J].農業科學研究,2018,39(04):72-77.

作者:梅春燕 單位:德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