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的臨床應用范文
時間:2023-11-21 18:14: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準醫學的臨床應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精準醫學;基因組學;醫學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 R394;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號] 1673-7210(2017)01(a)-0113-04
[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dical science.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pendent on genomics. The genomics research of common diseases and rare diseases, as well as the pharmacogenomic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 To help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genomics and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genomic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By learning genomics, the medical postgraduates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ay a good found a tion for their clinical work in future.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ics, some elements of teaching mode should bead jus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ics in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 which can exp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and train medical talents with interdisciplinary background.
[Key words] Precision medicine; Genomics; Medical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精準醫學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講話,呼吁美國要增加醫學研究經費,推動個體化基因組學研究,依據個人基因信息為癌癥及其他疾病患者制訂個體醫療方案,拉開了精準醫學的大幕。精準醫學體現了醫學科學發展趨勢,也代表了臨床實踐發展的方向,必將在不遠的將來惠及國民健康及疾病防治。基因組學研究是實現精準醫學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精準醫學時代培養醫學研究生利用基因組學進行科研工作和疾病診療的重要性以及基因組學教學模式的調整進行初步探討。
1 精準醫學的本質
精準醫學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其他前沿科技,依據患者內在生物學信息及臨床特點,在分子學水平為疾病提供更加精細的分類及診斷,從而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治療,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門訂制醫療模式[1]。精確、準時、共享、個體化是精準醫學的四要素。
精準醫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標準化的各種大型的隊列研究和多種組學研究,尋找疾病的新的生物標志物以完善疾病分類;完善后的新疾病分型通過藥物基因組學等手段進行臨床轉化,達到個體化的精準醫療[2]。如何將精準醫學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服務于臨床實踐,將是精準醫學模式下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篇2
目前,美、英、日、德等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實力和技術優勢,已經在數字醫學領域占得先機。高端的醫療影像設備、人工智能產品等大多來自發達國家,其在數字醫學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方面的成果同樣引人注目。我國經歷二十多年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各種信息管理與臨床信息系統遍及全院,數字化醫院成為綜合實力較強醫院追求的建設目標,遠程醫療快速發展,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成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公共衛生信息化也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同時,自2001年以鐘世鎮院士牽頭提出構建“中國數字人”的設想開始,數字化技術在我國的基礎醫學研究便逐漸鋪陳開來,而多個國內數字醫學研究機構如南方醫科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以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海信集團聯合成立的山東省“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等,分別在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數字醫學影像設備、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等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國在數字醫學的核心技術領域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想推動我國數字醫學快速持續發展,必須先對數字醫學的未來發展趨勢有深入的認識。
數字醫學的發展趨勢
目前,數字醫學基礎理論正逐步完善,數字醫學學科體系逐漸清晰,智能化、可視化、微電子等高新技術也將進一步與醫學檢測、診斷、治療等技術交叉滲透。數字醫學的未來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未來會出現更加人性化的數字化醫院管理。功能單一的醫院信息系統的格局將被打破,PACS應用將會向區域、遠程發展,無線移動、重癥監護、遠程醫學、數字化手術室建設將會涌現,電子病歷在社區醫療以及大范圍的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會催生更多人性化的管理系統。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滲透,數字化醫院必將會更注重信息提供利用的人性化,而且從管理到醫療,從門診到臨床都正在孕育著新的突破。
其次,數字醫療治療技術將會更加智能化。將人工智能與經典醫學理論和經驗知識構建集評估、診斷、決策與預測于一體的智能專家診斷系統將會在臨床診斷與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隨著數字制造和智能制造飛速發展應運而生的智能醫療機器人,尤其是智能微型醫用機器人將會在一定程度上輔助醫生進行治療。智能化的數字醫學治療技術將會給傳統醫學治療帶來重大變革。
最后,微創化、無創化的數字醫療檢測技術將會不斷涌現。多種生理參數的測量能夠對人體健康狀態或疾病進行診斷,而基于多種光學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將會是數字醫療檢測技術實現微創、甚至無創檢測的一個重要途徑。近紅外光譜技術、光學弱相干層析成像技術、多模態多光譜分子影像技術都將會實際應用在人體多種生理參數的檢測中,而且由于光學成像技術本身對于人體沒有損傷的特點,光學成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應用將會推動數字醫療檢測技術微創化甚至無創化。
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的發展
精準化的數字醫療診斷、手術技術正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這也是我國突破發達國家數字醫學技術壟斷的關鍵。其中,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功能的日益強大,將會使精準外科手術成為可能,推動臨床外科的跨越式發展,也必將會成為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臨床醫學的新手段。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相配套的醫用顯示器的規范與普及,能夠為醫生診斷提供更精確的判斷,推動遠程醫療和社區醫療的快速發展。數字芯片的進一步發展與嵌入對醫療診斷設備性能和便攜化的提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海信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通過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董教授合作,開發出了低輻射劑量下的低質量CT圖像消噪、增強技術,做出了一款世界水平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產品,該產品被命名為海信雙子3D醫學影像重建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Hisense Gemini 3D Medical Imaging Reconstruction and 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 System,Higemi)。
它通過獨自開發的醫學圖像預處理和分割技術,只需在一幅圖像上設定相應參數和少量人工輔助,算法可以自動精確地在一系列CT圖像上分割出肝臟、血管、腫瘤、膽囊等肝臟各組織。然后,通過濾波、CT層間自適應對應點插值、形態學、模式識別等算法處理分割結果,追蹤肝臟三期圖像上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的血管走形,并利用三維配準算法對三期肝臟數據進行立體配準,精確地三維重建肝臟、腫瘤和膽囊等器官。
它可以三維觀察病變與血管、臟器的關系,精確計算臟器、病變體積和門脈、靜脈各分支供血區域,實施虛擬手術切除,確定最佳手術切除線。它在最難的肝部成像領域能夠重建3級以上血管,區分0.6mm的腫瘤與血管間距,精確計算肝臟、腫瘤體積,極大地滿足醫生的臨床需要。Higemi在臨床上已經實際應用于多位小兒巨大肝臟的手術前模擬手術的規劃設計和術中指導,以及活體肝臟移植的肝臟手術前精準判斷。
未來,該產品將擴展到腦部、五官、神經外科和口腔等多個臨床醫學領域,形成功能強大的全身手術輔助系統。本產品利用了以下具體科學技術開發:
1.低劑量或普通劑量CT圖像高清增強技術。海信開發的低劑量CT圖像高清增強技術是一種CT圖像后期處理技術,可以不對現有CT設備做結構性更改,將低輻射量低質量的CT圖像還原成高質量圖像。該系統可以減少50%~80%有害照射劑量(從300mAs降到60mAs)的情況下,仍達到同樣質量的成像效果。如果按照原衛生部2012年公布的《GBZ165-2012 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放射防護要求》,使用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部位CT檢查上限的輻射水平作增強型CT,得到的圖像再作此項高清處理,則可以得到非常清晰的CT圖像。利用此圖像,可以更精確地分割器官和病變組織,做出精確的器官三維重建圖形,非常有利于常規狀態下的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手術方案規劃。該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對提高現代醫學影像設備的性能和安全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醫學圖像分割技術。在大量DICOM標準的CT腹部掃描圖像上,根據灰度、紋理、血管生理特性等特征把二維圖像分割為不同的部分,找到分界線(如器官外沿、腫瘤外沿和血管外壁等)。真實精確地找到不同組織分界線,是后續工作的基礎。
3.建模,圖像追蹤技術。追蹤多幅圖像上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三期的血管造影圖像的CT強度變化,建立自學習拓撲模型將每幅圖像中代表血管的CT值變化連接起來,形成血管走向信息。
4.模式識別技術。將分割出的不同組織分類并識別。
5.三維可視化,三維圖像配準技術。同期不同圖像間、不同期不同圖像間的配準、建模;不同組織或功能區成像的容量渲染、著色;透明顯示、任意斷面顯示、多平面顯示。
6.定性定量分析。器官和內部組織的參數測量,定性定量計算,如精確計算器官總體積和部分體積。
7.肝臟功能分段與手術模擬技術。1954年,Couinaud根據人體肝臟Glission系統的分支走向以及肝靜脈系統的回流將人體肝臟劃分為八段,由于人體肝臟血管走向的個體差異性,Couinaud方法并不具有普適性,尤其是針對肝內出現腫瘤、血管變異等復雜情況,單純依靠Couinaud方法進行肝臟分段并沒有實際臨床指導意義,實施肝臟精準手術迫切需要肝臟功能分段的精準導航。
隨著數字醫學的快速發展,現有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可以初步實現肝臟功能分段,同時為后期的模擬手術進行指導,與醫生直接根據二維影像確定手術方案相比,肝臟功能分段及手術模擬系統的出現又將精準手術的發展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目前,大多數肝臟功能分段方法根據肝臟內血管分支走向和血管分支支配區域進行分段,這與解剖學中關于肝臟分段的解釋是一致的。其主要步驟包括:從二維影像信息進行精準血管信息提取,對重建后的三維血管系統進行骨架化操作,運用圖論相關方法進行血管智能化分支(鑒于肝臟內血管系統較為復雜,需要借助人工輔助進行不同血管系統的判定),根據近似分段模型進行全肝分段并進行體積測算。其中,從現有的二維影像信息中進行準確的血管信息提取是肝臟功能分段的基礎和前提;如何對骨架化血管進行智能化分支是極其關鍵的步驟,直接影響到全肝分段的結果;構造與肝臟實際功能一致的近似分段模型,能盡可能地減少手術出血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借助于肝臟功能分段以及精準的肝段體積測算數據,醫生能方便、直觀地進行術前規劃。
目前,由于使用不同的血管骨架化方法和近似分段模型造成結果不同,如何統一業界功能分段標準,才能使肝臟分段更好地滿足手術臨床需要值得研究;由于肝臟血管系統的個體差異性以及腫瘤組織等的存在造成的肝臟畸形,目前必須借助少量人工輔助才能實現功能分段,如何實現完全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成為未來肝臟功能分段的重要研究方向。
8.腫瘤定位及消融引導技術。近年來,隨著醫學、計算機學和生物學等的發展,腫瘤的治療技術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如何采用微創或無創方法靶點殺死和滅活腫瘤,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已成為腫瘤治療的熱點。北美放射學會(RSNA)于1997年首次提出腫瘤消融的概念,即在超聲、CT、MRI等現代影像設備等的指導下利用物理或者化學(熱或冷效應)直接破壞異常或病變組織的技術。本產品具備的圖像配準是圖像融合的先決條件,必須先進行配準交換,才能實現準確地融合。之后進行的亞毫米級精度三維立體重建,能夠清晰顯示腫瘤大小、位置、數量及其與周圍重要結構、臟器的毗鄰關系,還能對腫瘤消融治療的療效進行評價。未來將US、CT、MRI圖像融合的新型影像融合技術,根據各自影像的特點結合起來進行優勢互補,可以更準確地發現腫瘤、制定治療方案及引導穿刺和監控消融。
9.符合Dicom標準的2D/3D圖形人機交互引擎技術。以上各種算法和相關功能的實現,有賴于強大的符合Dicom標準的2D/3D圖形人機交互引擎技術,該技術是計算機輔助手術技術的核心難點之一,也是國內目前技術水平較弱的領域。海信集團開發的人機交互引擎將主流的OpenGL、DirectX、GPU加速等顯示方式以統一接口形式表現,利于程序員開發調用。它涉及到多種類庫耦合、多線程、GDI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 等多種底層操作技術,Dicom文件編解碼等引擎底層分別編寫,形成一組功能齊全的2D/3D圖形人機交互引擎。海信Higemi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即是基于此人機交互引擎實現了質的飛躍。
醫用顯示器的規范和普及
醫療顯示作為醫學影像的顯示終端,為了達到對醫學圖像的精確顯示需求,要求在顯示終端首先符合DICOM Part 14的標準,使顯示符合灰度標準顯示函數(GSDF),從而保證在閱讀醫學灰階圖像時能夠呈現出最精確的效果。而如果使用的普通顯示器是不符合醫學影像顯示標準的,則容易造成誤診。
在精準手術臨床輔助系統中,需要利用3D技術來展示更加真實生動的三維手術場景或CT/MRI人體器官圖像。眼鏡式3D顯示器由于需要醫生佩戴專用眼鏡,會影響到醫生手術操作,所以在未來會選用裸眼3D顯示器。目前較成熟的多視點裸眼3D技術是光柵式,一種是狹縫光柵,一種是柱鏡光柵。
首先,狹縫光柵方式裸眼3D顯示器亮度較低,主要用于個人用移動設備即小尺寸顯示中,而精準手術系臨床指導系統需要大尺寸的裸眼3D顯示器。這種大尺寸的裸眼3D顯示器一般采用柱鏡光柵,這種方式的顯示器同樣也存在一些目前無法突破的問題:1.由于光柵式裸眼3D顯示具有分光的作用,貼裝的光柵導致2D和3D信號的清晰度降低,難以滿足手術臨床指導顯示器的需求。2.存在視區角度小、視區突變問題,在突變區域會看到重影和不正常的圖像,同時立體景深和視區突變也是一個平衡關系,無法同時達到最佳狀態。目前有研究針對此問題開發了視點跟蹤技術,實時檢測觀看者在電視前的位置,將處在突變的區域調整為良好的視覺區域。但此方法更適合于單人觀看的設備,當手術中多名醫生觀看的時候,很難調整并保證觀看者都處于正常視區內。3.存在串擾問題、立體景深小于眼鏡式3D顯示器。
海信集團開發新型高性能的裸眼三維顯示設備和人機交互設備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該設備通過UHD液晶屏的采用和UHD電路、光柵的開發,將3D分辨率提高到1280*720以上的高清標準,滿足手術臨床指導顯示器的需求;通過獨特渲染算法技術和柱鏡光柵的研究和配套開發,解決視區角度小、視區突變的問題,擴大視區,達到不用視點跟蹤能滿足多人同時觀看的要求;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和手勢識別技術,開發新型人機交互控制設備,實現便捷的操作,解放醫生雙手,防止手術污染。
數字芯片在數字醫療領域中的發展
針對數字醫學影像設備的快速發展,應用高性能芯片進行設備集成化設計成為未來數字醫療設備發展的主流方向。為了滿足這個需求,芯片應滿足實時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首先是實時性,醫療設備需要快速的啟動、無延時的圖像顯示、無縫的功能/參數轉換,例如手術中的數字X射線影像、救護車與醫院的實時影像交流。其次是可靠性,需要器件能夠在各種環境下的長時間無故障運行,能夠迅速從軟件錯誤引起的故障中恢復,能夠電磁環境抗干擾。
在滿足性能需求的同時,還有一些因素需要考慮:1.體積,直接影響產品的便攜性,便攜性能使設備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將醫療保健從城市普及到鄉村及邊遠地區、災患區、醫院各個病房甚至救護車上;2.功耗,低功耗能大大延長設備續航時間,并有助于減小電池與設備尺寸;3.成本,低成本意味著更多人能夠享受最新的醫療技術,比如發展中國家與邊遠地區的居民。
針對上述目標,異質SoC(片上系統)可以有效利用各種處理單元的優勢,實現性能、功耗、體積、可配置性、可擴展性、開發效率(硬件&軟件)、一次性工程費用(NRE budget)等因素的優化配置,成為當前的發展趨勢。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現在大多數高端嵌入式應用處理器都基于ARM內核(多核),并整合了圖形加速器,視頻編解碼加速器等資源,實現了全可編程SoC,通過可編程硬件、軟件及I/O,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差異化與靈活性。
結語
篇3
它是一種什么樣的診療手段?
所謂“分子診斷”,其實就是應用多種先進的分子生物學相關技術,對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通過檢測特定基因的存在、轉錄及表達異常,進而對人體狀態和疾病做出診斷的一種方法。
“分子診斷”的核心是基于基因擴增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雜交、測序等技術。尤其是PCR技術的出現,推動了臨床實驗進入分子診斷時代。近二三十年來,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不斷進步,包括一代測序、高通量測序和組學、質譜、芯片等技術的發展以及臨床應用探索,為疾病標志物的尋找、臨床應用提供了強勁技術支持。
分子診斷在臨床實驗醫學中的應用,使越來越多疾病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得到闡明,為臨床醫生對疾病的預測、診斷、治療、療效監測和預后判斷都提供了更為直接準確的依據。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在腫瘤性疾病中的應用也已成為熱點。但廣義的分子診斷的研究對象不僅限于基因,還包括基因表達產物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質及其異常翻譯后修飾。
它給臨床診斷帶來了哪些革命性的變革?
分子診斷學技術應用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已徹底打破了常規的診療方式。具體來說,以往是將相同的診療方案應用于患有同一類疾病的患者,然后根據每個病人治療情況的反饋和醫生的個人經驗進行診療方案的調整,以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而分子診斷則可以分析檢測患者的分子特征或者“差異”,臨床依據患者存在的這些“差異”進行針對性治療。
例如:對某種特異性疾病的易感性差異、患者可能發生疾病的生物學和(或)預后的差異、對某種特異性治療的反應性差異等,臨床上可以依據這些“差異”,制訂特定的治療方案,實現個體化診療。因此,通過基因芯片、高通量測序等多種分子診斷技術,找到個體的這種差異或者特征、標簽,將改變目前的疾病診療模式。那就是就診個體量體裁衣的診斷和充分了解個體特點后的個體化醫療。
分子診斷,乃至精準醫療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是降低患者的疾病診療成本,減輕社會公共衛生負擔。比如,臨床患者用什么藥、用多少劑量,傳統的經驗式用藥時采用以一個標準,具體落到某個病人來講,可能會碰到:用A藥不行,換用B藥,A、B都不行,再用C藥……其結果是既占用了有限的醫療資源,又可能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但是,有了分子診斷之后,用藥治療模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在明確診斷的前提下,進行個性化治療,依據是敏感還是耐藥指導選擇藥物種類、藥物劑量(個體代謝是快代謝型,還是慢代謝型),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種個體化用藥方式目前在腫瘤的化療、抗凝藥物、降血脂類藥物,代謝類藥物、精神類藥物等領域都已經進入臨床應用。
其次,分子診斷更注意個體基因差異,不僅對患者所患疾病可以做出判斷,對表型正常的攜帶者或特定疾病的易感人群也可以做出預測。大家熟知的美國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與中國歌手姚貝娜,同樣是乳腺腫瘤的患者,但兩個人的結局卻完全不同。朱莉通過早期的分子診斷,檢測到易感基因,從而盡早將乳腺和卵巢進行了預防性切除,避免了進一步患病的可能;而姚貝娜則由于腫瘤發現時已經太晚,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因此,分子診斷技術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預測或者早發現疾病,更可以做到個性化、精準性的治療,從而大大改善了公眾的健康狀況,提高了公眾的健康水平。
它是如何具體實施的?
分子診斷技術通常是采用被檢測者的組織細胞(穿刺或手術標本、外周循環腫瘤細胞)、抗凝血,甚至甲醛固定、石蠟包埋的組織等。但由于分子診斷技術的門檻高,只有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或者實驗室才能勝任。
它在我國臨床上的應用現狀如何?
近年來,國內的分子診斷技術取得了快速發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經費,國內的研究成果與研究水平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我國在相關領域也發表了越來越多的高影響因子論文。但是,目前臨床轉化應用現狀難以滿足實際臨床需求。
這其中,人員及實驗室資質、項目收費、報告規范解讀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亟待解決。以全國醫療發展水平較高的上海為例,目前在上海也只有5家三甲醫院具備腫瘤高通量測序分子診斷資質(國家衛計委試點單位),110家實驗室具有從事臨床基因擴增的資質。為此,我們呼吁相關部門重視學科發展,也呼吁同行積極普及分子診斷的知識,并爭取為“由治療轉向預防”的人類衛生與健康的革命性轉變提供有利條件。
(本刊特約記者 趙非一)
【相關鏈接】
篇4
關鍵詞:口腔頜面部數字化治療
中圖分類號:R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0-0005-01
一、認識數字化
1.何為數字化
數字化是將圖片、結構、界限等許多信息轉變為可量化的數字,然后利用這些數字信息建立新的模型,輸入電腦后統一處理,隨后指導現實操作的過程。把數字化技術引入到口腔頜面外科學的診療活動中,有利的促進醫患溝通,擴展了醫生手術野,開辟了同行交流與教學觀摩的新途徑,更重要的是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使患者預后功能與美觀兼具,提高了患者預后生活質量。
2.數字化與醫學結合的發展歷史
1995年,美國麻省理工教授葛旁蒂的著作《數字化生存》問世,隨后數字化深入人心,涉及到各行各業。近年來,醫學技術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數字化的發展。CAD/CAM起始于1952年,由法國牙醫費朗索瓦.杜雷特教授將之引入到口腔領域;上世紀80、90年代,美國人發明的3D印刷機并取得了專利權。1995年,美國ZCorp公司開發出了3D打印機。2012年蘇格蘭科學家首次利用3D打印機造出了肝臟組織;2019年1月,美國加州圣迭戈分校首次利用3D打印了脊髓支架,獲得成功;手術導航于上世紀90年代起始于歐美國家。2006年,復旦大學數字化醫學中心成功研發了國產手術導航系統;2017年9月,由中國第四軍醫大學趙銥民教授牽頭研制的首臺自主式種植牙手術機器人問世,代表著口腔醫學進入機器人時代。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科技的輔助,完美的把醫學與數字化結合起來,必然為醫學插上騰飛的翅膀。
二、數字化在口腔頜面外科學的最新應用
1.互式圖像控制系統(MIMICS)和3D打印技術在頜面部手術中應用
交互式圖像控制系統[2](MIMICS)是一款由Materialise公司精心研制的以影像學為基礎控制系統,具有模塊化功能,能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利用MIMICS可以模擬真實情況,生動逼真地恢復骨質缺損。張永福、劉揚等[3-4](2017)報道了MIMICS在下頜骨腫瘤切除后組織重建、頜骨骨折復位中的應用,術中以及術后效果良好,隨訪患者滿意度高。
3D打印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90年代初逐漸興起的一項新興制造技術,又名增材制造。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攝像技術的有機結合。其原理是往往以數碼掃描為基礎,逐層掃描,堆積成形,通過對層片材料的由點到線,由線及面的堆積,精準迅速地制作出三維實物的一種新型加工技術[5]。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3D打印技術的完美結合,成功地實現了缺損部位無縫隙復位。具體步驟是計算機通過CT信息獲得立體圖像,實現三維模型的重塑。醫生術前需要用記號筆標出病變切除范圍,同時鏡像技術可以輔助生成成缺損區所要的標準數字模型,最后由3D打印機完成贗復體的制作。利用此模型模擬手術,為手術材料的制備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和位置參考。青島大學楊光輝、王靜等(2017)報道了3D打印技術在頜骨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理想,成功恢復解剖結構,達到預期目的。
2.數字化導航在腫瘤切除、骨折復位中的最新應用
導航是計算機輔助手術使用圖像處理數據方法之一。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前提下,采用導航系統,作為下一步的進展,便于外科醫生在顯示器上實時顯示手術器械的實際位置,顯示病人的CT或MRI三維數據。導航系統通過手術場的放大,可以同時顯示不同類型的圖像,清晰顯現解剖結構,并具有引導手術路徑的作用。這些系統最近已經發展,提高了精確度和簡化手術程序,以減少術中的危險性。導航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手術的可行性和可預見性,使口腔和頜面部的手術更加精確。
3.數字化技術在頜面外科圍手術期的應用
頜面部外傷常常導致患者顏面部外形的損傷,有擦傷、挫傷、撕裂傷、撕脫傷等軟組織損傷,也有頜骨、顴骨、鼻骨、牙齒等組織損傷,尤其是造成功能部位嚴重缺損的患者,心理是影響治療和預后的顯著因素。現代醫學一致認為成功的疾病治療是心理和生理治療的有效結合。臨床工作中經常有患者表達出焦躁情緒,拒絕與他人交流,尤其關注別人對自己面貌的看法。此時,數字醫學的精確治療,可使患者對外形恢復充滿信息。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毛映等人(2017年)認為應加強數字化在頜面外科圍手術期管理中的應用。
三、數字化在口腔頜面外科應用的前景展望
數字化與口腔頜面外科相結合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術前護理,收集數據近而三維重建,精準分析病變大小等,也可以預設切除位置、定點定位、制作導板;2)根據術前三維重建模型,對缺損數據整理錄入計算機備用;3)利用導航系統精準指導手術切術,保證安全準確,恰如其分,防止遺漏和過度切除;4)利用MIMICS、3D打印技術等技術制作贗復體,生動逼真地還原缺損部位。
篇5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實驗;現代科技;教學模式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步入醫學殿堂的第一步,是生物學的形態學科,是醫學的基礎學科,而解剖學實驗是解剖學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人體解剖學實驗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了局部解剖學、斷層解剖學、麻醉解剖學等課程。解剖學實驗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學習掌握,還要求醫學生能夠熟練運用于臨床實踐中,為進入臨床一線工作夯實基礎。人體結構錯綜復雜,各種器官、組織、血管、神經等交錯分布于全身。傳統的解剖學教學,雖然結合了板書、掛圖、模型、教學視頻、PPT等方法,但是仍不能滿足高質量的教學要求。在解剖學實驗課程中,“大體老師”更加真實地展現器官形態結構。雖然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遺體捐獻事業中來,但在眾多醫學院校依然不能滿足解剖實驗教學的需要。臨床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基礎醫學,以往的醫學教學都是學生學習完理論知識后去到醫院實習工作,基礎教學和臨床實踐分離嚴重。在解剖教學標本嚴重不足、多媒體教學不立體、模型部位失真、基礎與臨床脫節等情況下,解剖實驗教學模式亟須改革。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結合日益進步的新興科技,我校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革變化。
1傳統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們課前預習實驗內容,課上由老師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結合PPT、網絡教學視頻等,進行實踐操作解剖大體標本,也就是多媒體互動教學[1]。無論是局部解剖學、斷層解剖學還是麻醉解剖學,僅僅靠書本知識遠遠不能讓學生對復雜的人體形態結構、器官毗鄰位置等進行全面的掌握,作為輔助理論知識教學的解剖實驗學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教學抽象復雜難記憶等不足,讓學生在實驗課程中動手操作練習,在“大體老師”無聲的講解里加深理解和記憶。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圖片和視頻與實際大體標本結合,使知識點更生動,記憶更深刻,但是解剖學實驗課程主要依靠實踐和操作,多媒體互動的教學方式雖然提高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增加了同學們的參與度,但直接解剖大體標本需要面對經過福爾馬林防腐處理過的尸體,氣味較重,且有毒性,長時間接觸可能會引起呼吸道黏膜損傷等不適癥狀。各醫學院校日益增加的學生人數、尸體的來源日益緊缺、標本的嚴重損耗、教學環境的落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解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解剖學實驗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2“互聯網+教育”的創新型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
時代進步,高新科技在發展,在日新月異的數字信息化時代,高新科技逐步融入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環境,我校引進先進的解剖學教學設備,采用離子通風系統等環境設施,打造現代化標準實驗室。為了彌補標本短缺、PPT多媒體教學等不足,將實際操作與虛擬解剖相結合,我校引進了3D系統解剖虛擬軟件、可視化人體解剖學多點觸控系統等設備建立虛擬解剖實驗室,讓同學們在課堂內外能夠隨時查閱使用。運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建立“掌上人體解剖標本館”“掌上微信平臺”等輔助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多[2],我校將人體標本館的標本電子化,制作了“掌上人體標本館”,讓學生能夠對標本進行360°全方位學習,通過觀察標本的注解與書本結合,讓學生們在手機上就能看見標本的全貌,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學習。隨著各種教育平臺的興起,將之前的教學模式與高新科技相結合,傳統輸入型課堂轉變為翻轉課堂[3],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培養高、精、尖型醫學人才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推行停課不停學等相關舉措,線上教學成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各種智慧教學平臺如“雨課堂”“釘釘”等成為主要教學工具。目前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已成為新型教學模式,合理利用線上各高校優秀的開放課程資源,依托虛擬仿真項目,結合智慧教學平臺,將人體解剖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給學生[4-5]。相關文獻報道[6]學生在進行數字化教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并且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數字化教學為課堂講座提供了令人滿意的輔助作用,但是人體結構復雜,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要想更全面、深入地掌握人體解剖學課程仍需要不斷探索學習。
3“課程思政+教育”的素質培養型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
從2014年開始,國家就有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逐步變成現在的課程思政教育。“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7],“以人為本,服務于人”是醫學的最終價值目標。為了培養高素質創新性應用型人才,我們將解剖實驗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不斷改進和優化解剖實驗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創新協同育人新模式。為了讓學生更加尊重“大體老師”,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專業認同感,我校在2005年由安徽省紅十字會和蕪湖市紅十字會批準成立遺體捐獻接受站,現配備有遺體緬懷室、家屬休息室[8]。在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等課程的開學第一課時,老師們會帶領學生在緬懷室進行緬懷“大體老師”和宣誓的活動。在進行解剖實驗前,老師帶領學生觀看我校接受站關于遺體捐獻相關視頻材料,向“大體老師”默哀并鞠躬獻花。為了緬懷遺體捐獻者的偉大精神,我校打造皖醫接受站文化走廊,講述遺體捐獻者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遺體捐獻者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加尊重“大體老師”,尊重生命,有助于塑造醫學生救死扶傷的醫學使命感和責任感,讓學生更有融入感,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精神。
4“基礎+臨床”的應用型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
2019年,解剖學已經被納入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試范疇[9]。掌握扎實的解剖學知識是臨床醫學學習的必要條件,靈活的運用解剖學知識解決實際臨床問題是解剖學教育的最終目的。為了培養學生的臨床專業素養,加強基礎與臨床的聯系,高效運用現代醫療設備,我校解剖學教研室與附屬醫院合作開展橫向課題,旨在通過開展此課題,將解剖基礎與臨床應用緊密結合,進一步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資源共享,互相支持,共同發展。在精準醫學時代,解剖學實驗課程也需要與時俱進,我們在麻醉解剖學實驗課上邀請麻醉科醫生進實驗室,運用超聲設備開展麻醉解剖學實驗教學,由臨床醫生為學生講解儀器的使用及該儀器在臨床上的作用,結合臨床案例培養學生的早臨床意識。此外,我們與附屬醫院婦產科、骨科、醫學影像中心、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等都有教學交流合作,聯合進課堂的授課方式很受學生歡迎,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和學生反饋較好。2015年我校建立了解剖與臨床神經外科轉化醫學實驗室,這是全國首個建立在學校內的臨床實驗室。轉化醫學是將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相結合,把臨床實踐需要作為基礎醫學研究的導向,將基礎醫學研究的成果應用于臨床醫學實踐中。培養具有轉化醫學理念的新型醫學人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能夠使基礎研究的內容更好地應用于臨床疾病中,也能夠不斷促進基礎醫學科研水平的提高[10]。該轉化醫學實驗室聯合解剖學實驗中心在近幾年利用暑期,開設了大學生臨床技能顯微技術培訓班,從臨床醫學等專業選拔有興趣且較為優秀的學生,進行手術顯微鏡、顯微器械和高速磨鉆的使用操作訓練等,并模擬臨床神經外科手術入路制作顱腦標本,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參與臨床研究提升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將臨床與解剖相結合,利用智慧教學平臺資源,整合臨床案例、科研和教學資源,在培養學生科研思維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驗室中模擬臨床手術情境,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5小結
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中,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在快速提升。發展創新意識的強化,讓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更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將新型科技與解剖學實驗教學相結合,吸取傳統教學方法中的優秀經驗,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虛擬與現實相補充,基礎與臨床相結合,整合網絡教學資源,同時,注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結合人體解剖學課程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紅十字會平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宣傳遺體捐獻科普知識,培養高水平、創新型、應用型醫學人才,是今后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李廣鵬.多媒體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分析[J].赤子:中旬,2014,14(1):363.
[2]郭芙蓮,于會豐.微課+微信教學模式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3):65.
[3]耿進霞,白小嘉,王海波,等.淺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人體結構與功能教學中的作用[J].白求恩醫學雜志,2020,18(1):73-74.
[4]吳學平,呂葉輝,劉麗,等.疫情防控期間雨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20,22(6):423-425.
[5]劉津平,張曉東,黃卉.雨課堂與網絡會議結合的系統解剖學在線教學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20,22(7):490-492.
[6]AnudeepSingh,AungKoKoMin.Digitallecturesforlearninggrossanatomy:astudyoftheirefficacy[J].KoreanJMedEduc,2017,29(1):27-32.
[7]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2):50-58.
[8]趙健,吳鋒,李強,等.淺談遺體捐獻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性[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2):1753-1755.
[9]季松嶺,王猛,陳飛,等.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指導系統解剖學教學的可行性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10):764-766.
篇6
【關鍵詞】頸部腫塊患者;介入超聲;臨床診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masses. Method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120 cases of cervical masse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s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s. Patients using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guided automatic biopsy, and combin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patients to detect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Results after biopsy, compared with pathology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was 91.67%. The late diagnosis and the cur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ck masses, not only embodi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but also has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convenient,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is in neck tum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neck tumor patients;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clinical diagnosis
臨床中頸部腫塊疾病的來源較為復雜,在臨床中常用的診斷策略為病史、體格檢查、實驗見擦汗、病理組織學檢查等[1]。由于頸部為人體要害位置,檢測存在一定的難度,若檢測缺乏精確性則可能危害患者健康。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介入超聲技術逐漸興起。介入超聲為現代超聲醫學的分支之一,介入超聲在超聲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滿足了當前臨床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需求。因此,本文作者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在本院選取部分頸部腫塊患者,對相關診治進行研究,現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在我院選取120例頸部腫塊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其中女性患者為60例,男性患者為60例。60例患者年齡在5~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99.28±13.32)歲,患者平均體質量為(50.82±9.56)kg,平均身高為(160.45±8.15)cm。患者均符合頸部腫塊診斷標準。本研究在實驗開始前將詳細了解以上所有參與實驗患者對本次實驗的了解程度,若了解程度合適且均屬自愿參與,則需要簽署自愿協議文件。另外在研究過程中,患者有隨時退出的權力。倫理學原則貫徹于實驗過程中。患者研究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例如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P>0.5),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超引導自動活檢。診斷儀類型為AU4型的多功能彩超,自動活檢槍則使用BIP定程式,根據患者情況調至合適參數。患者首先取仰臥位,頸肩部分使用墊枕,使腫塊位置得以充分暴露,使用彩超對患者實際病情進行檢查,在彩超的引導下,行自動活檢術。使用兩枚測量過大小的組織條,放置在含量為10%的甲醛溶液中,然后送入病理學研究室進行檢測,患者相關部位抽盡液體后,使用生理鹽水對其進行沖洗,并注射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為廣譜類抗生素,然后等待化驗結果,更換抗生素的使用。如患者為混合性頸部包塊,則同時進行活檢和穿刺抽液。手術完畢則使用創可貼對穿刺點進行覆蓋。最后結合患者確診病理結果對檢測方法進行相關分析和討論。
1.3.觀察指標
觀察超聲介入和診斷病理檢查的符合程度。
1.4.數據處理
在以上實驗結束后,將所有有效數據輸入至SPSS19.0軟件處理,其中可信區間以95%為標準。若p
2結果
在經過自動活檢后,120例患者檢查出110例患者頸部腫塊,其中70例為實行以及混合性腫塊,40例為液性腫塊,所取標本均符合組織學檢查要求,與確診病理結果相比,準確率為91.67%。
根據檢測記過,院方對頸部腫塊患者進行治療,一星期后彩超復查,發現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的為100例,20例需要進行第二次治療。20例患者在第三星期復查后,結果顯示易全部痊愈,因此120例患者后期診斷和治愈率為100.00%。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學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介入超聲進入了臨床診斷運用的視野。一般情況下,頸部腫塊診治的關鍵在于彩超定位的準確性,而介入超聲可以精確的測量位置附近各種徑線,如此可以控制活檢穿刺針插入的有效位置,保證射入的精準性[2]。由于頸部皮膚相比正常皮膚其松弛度較高,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固定腫塊位置。經研究結果顯示,介入超聲在頸部腫塊患者的診斷準確率達到91.67%,而后期后期診斷和治愈率為100.00%。介入超聲在對應頸部多個部位多次取材具有安全性,臨床操作較為方便,現階段介入超聲在人體關鍵部位的病變檢查具有一定使用價值,更深入的運用則需要進一步研究[3]。
綜上所述,介入超聲在頸部腫塊患者的診治過程中,不僅體現了診斷的準確性,還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便利性等,介入超聲值得在頸部腫塊診治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潘旭,高云華,卓忠雄等.超聲引導下頸部淋巴結徒手穿刺活檢術的臨床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1,30(8):567-568.
篇7
關鍵詞:新醫科;耳穴診治學;耳針;養生保健;實踐教學
耳穴診治學,也稱為“耳穴”“耳穴療法”“耳針療法”,在我國屬于中醫針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在針灸學或刺法灸法學課程中,以“耳針”章節學習,操作多由針灸醫師實施。耳穴診治療法具有簡、便、效、廉、驗等特點,具有養生保健、康復養老、軍隊航天、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等諸多應用場景,是一門很有發展前途且有強大的生命力的療法。中國古代較多耳穴診治記載,古埃及、古希臘及古羅馬帝國等人類的早期文明也均發現了耳穴的節育等治療作用。1956年法國PaulNogier(諾吉爾)提出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分布圖,激起醫學界對耳針領域的研究熱潮,其運用范圍和影響力不斷增強,現已形成了亞洲、歐洲、美洲3大主要學術流派。我國率先制定的耳穴國標運行了近30年,為國內甚至國外的耳穴療法的推廣、臨床應用以及科研教學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國2020年將耳穴寫入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和美國國防部臨床實踐指南[1],戰場耳針也已應用于美國戰場急救處理傷員[2]。筆者調研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生在本科階段耳穴相關課程的學習,結合自身的耳穴相關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番探索與實踐,現將個人調研及反思歸納如下,以期為廣大教育同仁提供些許教學參考。
1耳穴課程學習的調研
筆者于2017年,調研2016級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在讀研究生,調研其在本科階段耳穴相關課程的學習情況,具體信息包括就讀年份、學時、院校、專業、課程名稱等。本次調研共收到37名學生的調研報告。37名學生主要來自2010年、2011年入學的本科生。其就讀院校主要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海南醫學院、河北大學、河北醫科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云南中醫藥大學(原云南中醫學院)。專業分別來自: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醫骨傷、臨床學院、中西醫結合。耳穴學習的課程名稱分別為:刺法灸法學(含輔修)、針灸學。以上不同院校、不同專業和不同的課程,耳穴相關的學時均不同。調研結果顯示:(1)相較于不同的專業,就讀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學生學習耳穴學時最高(3.78學時),學時數長于中醫學(1.91學時)、中醫骨傷學(2學時)、中西醫結合(2學時)和臨床學院(0學時)。在臨床學院和中醫骨傷學中均有1名學生未學習過相關課程。(2)相較于不同的課程,在刺法灸法學課程的學習時長(3.60學時)長于針灸學(2學時)。無相關課程的學生有2名,均未學習耳穴的相關知識。(3)耳穴的學習內容調研發現耳穴學習的內容僅限于耳穴的分布規律,而對耳穴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各論均很少提及。(4)耳穴的課程教育未使用獨立的耳穴教材。見表1、表2。
2教學模式的實踐
耳穴診治學(原名:耳穴在養生保健中的應用)主要面向中醫學和非醫學各專業(護理學、管理學、人文、法學等)的全日制本科生,為一門相對獨立,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注重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有機融合,培養臨床綜合能力的課程。
2.1教材
教材使用中國針灸學會耳穴診治專業委員會組織耳穴診治一線工作的教師、醫生等相關專家撰寫的國家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耳穴診治學》[3],為可供選擇的首部系統化的官方出版的耳穴診治學教材。在此之前,教材參照《耳穴名稱與部位》《耳穴名稱與定位》和國家標準耳穴相關的操作規范《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3部分耳針》《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耳穴》等國家標準和專家的經驗集。
2.2教學內容與設計
本課程的教學學時為18學時(12學時理論+6學時實踐操作)。(1)理論部分:授課過程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學習。具體包括應用幻燈片及多媒體視頻展示國內、外的耳穴療法的源流;借助常規的耳穴模型等教具輔助介紹耳郭表面的解剖和定位;結合國家標準GB/T13734—2008,應用標準的語言及解剖結構描述耳穴的定位,進行標準化教學;結合耳穴診治一體的特點,利用耳穴診斷儀和耳穴相關的治療儀器、圖像及視頻、臨床案例、現代研究報道等進行實證教學講解穴位主治、配穴原則、適應證、常見病的治療及常見的經驗穴及耳穴的機制研究。(2)實踐操作部分:國標耳穴及常用經驗穴的耳穴定位的標定及糾正、耳穴診斷及治療方法的實訓、社會實踐義診(視疫情情況)開展具體疾病的治療等。
2.3教學實踐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中醫學和非醫學專業學生對耳穴的學習表現出極大興趣,尤其是非醫學專業的學生自身感覺實現自己及家人的調理保健,積極反饋見習的診治驗案。結合學生的建議,教學存在問題及擬定的修正方案:(1)課程中“耳穴的定位”部分,分別通過PPT畫圖分區、陽性反應點耳、耳郭模型教具、現場耳穴實操點穴及修正等方法進行了學習,但仍有部分學生反映穴位定位記不準。針對此問題,本部分考慮后期增加虛擬現實技術[4-6],進行VR體驗教學,研發并購置耳穴VR虛擬教學平臺軟件系統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2)90%的學生希望能夠增加耳穴的學習時間,了解更多疾病病種的診治,希望課程安排社區或臨床基地(因疫情原因未出校臨床),并希望能獲得結課后的隨診實訓機會。針對此問題,目前課程組擬通過增加社會實踐義診帶教的形式,進行理論教學+課堂線下實訓+學生社團義診社會實踐帶教相結合的新模式課程。(3)社會實踐的學生反饋無法跟蹤治療效果形成閉環。基于此,擬構建社會實踐大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患者與社會實踐學生的相互交流,打造社會實踐中患者反饋的教學評價閉環,教學相長,解決目前存在的醫學生理論學習、實訓、義診和社會實踐的療效評估。在此基礎上打造社會公開課,直接面向社會、面向耳穴愛好者的社會實踐類的醫學科普課程。
3新醫科背景下的耳穴診治學的發展
為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要求[7],新醫科背景下耳穴診療體系的建立需要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背景,醫工理文融通。耳穴診治從早期的耳穴針刺為主,發展到數十種耳郭刺激診治形式,一批不同形式的耳郭診斷治療器具設備隨之產生并不斷發展。
3.1耳穴診斷儀器的智能化
在耳穴視診設備方面,一些學者利用耳穴照片結合后期處理的方法使耳穴顏色的識別變得相對客觀準確[8,9]。基于圖像分析的耳診斷設備[9],通過AI訓練獲取每個耳穴位置點對應的圖像特征與預設的預存圖像特征進行比對分析,提高視診法的準確性;無線傳輸技術和云服務技術的結合,智能耳穴信息采集與診斷系統、耳穴診斷治療儀、簡易耳穴診療筆的出現使耳穴探穴更為先進與智能,原有的耳穴探穴裝置升級到了智能化、精準化、可視化[10-13]。近年來,運用循證醫學手段對常見疾病耳穴診斷的可靠性進行驗證的研究[14]逐漸增多,為既往的臨床發現補充了大量的科學依據,為耳穴診斷提供了更豐富的科學內涵。
3.2耳穴治療方法和成果轉化
我國已頒布國家標準及相關的操作規范,如李桂蘭等主持了國家標準《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3部分耳針》(GB/T21709.3-2008)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4年劉繼洪等人承擔201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項目《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耳穴》(編:SATCM-2015-BZ)并從2018年11月開始實施。耳穴的治療儀器發展有了巨大的發展,除了各種耳穴貼、耳針器、耳穴按摩儀器等治療工具的不斷改進,也有更多具有針對性的耳穴治療儀器的誕生。榮培晶[15]在耳甲刺激療法的耳-迷走神經特異聯系和反射功能基礎上研制了“耳甲迷走神經刺激儀”,可應用于癲癇、抑郁等的治療曾作為中國針灸成果轉化的代表,亮相于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健康衛生專題展。
3.3耳穴診治學課程建設及教育體系繼續完善
篇8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價值
目前,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研究成果頻出,人工智能應用醫療領域已是大勢所趨。各個科技巨頭都相繼布局人工智能醫療行業。對人工智能在醫療的應用主要基于多方面的客觀現實:比如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不足,成本高,醫生培養周期長,誤診率高,疾病譜變化快,技術日新月異;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慢性疾病發病率的增長,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普遍提高,醫療服務需求也在持續增加。
人工智能結合醫學應用有非常多的益處,可以讓患者、醫師和醫療體系均受益。比如對于患者來說,可以更快速地健康z查,獲得更為精準的診斷結果和更好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建議;對于醫師來講,則可以消減診斷時間,降低誤診的概率并對可能的治療方案的副作用提前知曉;對于醫療體系來說,人工智能則可以提高各種準確率,同時系統性降低醫療成本。
據悉,人工智能在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智能藥物研發和智能健康管理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比如在智能診療方面,就是讓計算機“學習”專家醫生的醫療知識,模擬醫生的思維和診斷推理,從而給出可靠診斷和治療方案。智能診療場景是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最重要、也最核心的應用場景。谷歌宣布已嘗試將其面向消費者的機器學習能力應用到醫療保健領域中。今年谷歌的人工智能算法在乳腺癌診斷上也表現出了很高準確度;蘋果公司最近收購了Lattice,該公司在開發醫療診斷應用的算法方面具有很強能力。
在智能影像識別方面,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圖像識別,應用于感知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將影像進行分析,獲取一些有意義的信息;二是深度學習,應用于學習和分析環節,通過大量的影像數據和診斷數據,不斷對神經元網絡進行深度學習訓練,促使其掌握診斷能力。作為醫生,從一個大的圖像如CT、核磁共振圖像判斷一個非常小的陰影,是腫瘤是炎癥還是其他原因,需要很多經驗。如果通過大數據,通過智能醫療,就能夠迅速得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在智能藥物研發方面,則是將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學習技術應用于藥物研究,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快速、準確地挖掘和篩選出合適的化合物或生物,達到縮短新藥研發周期、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高新藥研發成功率的目的。人工智能通過計算機模擬,可以對藥物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進行預測。目前借助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已在心血管藥、抗腫瘤藥和常見傳染病治療藥等多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在抗擊埃博拉病毒中智能藥物研發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智能健康管理方面,則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健康管理的很多場景中。目前主要集中在風險識別、虛擬護士、精神健康、在線問診、健康干預以及基于精準醫學的健康管理。比如通過獲取信息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識別疾病發生的風險及提供降低風險的措施。計算機還能收集病人的飲食習慣、鍛煉周期、服藥習慣等個人生活習慣信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并評估病人整體狀態,協助規劃日常生活。在精神健康領域,計算機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從語言、表情、聲音等數據進行情感識別。在健康干預層面,計算機則可以運用AI對用戶體征數據進行分析,定制健康管理計劃。
從IBM Watson的發展看醫學人工智能的未來
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很多高科技企業將認知計算和深度學習等先進AI技術用于醫療領域,并出現了很多產品,其中以IBM的“沃森醫生”(IBM Watson)最有代表性。IBM Watson作為該領域中的翹楚,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在2016年開始放開手腳,以腫瘤診斷為重心,開始在慢病管理、精準醫療、體外檢測等九大醫療領域中實現突破,逐步實現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型工具在醫療領域的獨特價值。
沃森是2007年由IBM公司開發的,IBM Watson具備了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知識表示、自動推理、機器學習等能力,能夠快速搜索分析非結構化的數據,獲取想要的結果。2015年,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研究所最初的診斷結果,確診一位60歲的日本女性患了急髓白血病,但在經歷各種療法后,效果都不明顯。無奈之下,研究所只好求助IBM Watson,而IBM Watson則通過對比2000萬份癌癥研究論文,分析了數千個基因突變,最終確診這位60歲的日本女性患有一種罕見的白血病,并提供了適當的治療方案。整個過程IBM Watson只用了短短10分鐘。
自2012年羅睿蘭接手IBM開始,IBM公司發展方向與業務架構就一直在進行根本性調整。傳統硬件與系統軟件業務地位不斷退后,而云計算、網絡安全、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成為了公司現金流的核心投放領域。現在的IBM正在轉型為一家認知計算和云平臺的公司。其中在醫學人工智能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
IBM Watson首先進入的領域是復雜的癌癥診斷和治療領域,這也是目前全世界醫學界聚焦的重點。Watson的第一步商業化運作就是通過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進行合作,共同訓練IBM Watson腫瘤解決方案(Watson for Oncology)。癌癥專家在Watson上輸入了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大量病歷研究信息進行訓練。在此期間,該系統的登入時間共計1.5萬小時,一支由醫生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一起上傳了數千份病人的病歷,近500份醫學期刊和教科書,1500萬頁的醫學文獻,把Watson訓練成了一位杰出的“腫瘤醫學專家”。隨后該系統被Watson Health部署到了許多頂尖的醫療機構,如克利夫蘭診所和MD安德森癌癥中心,提供基于證據的醫療決策系統。
相繼攻克肺癌、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后,2015年7月IBM Watson for Oncology成為IBM Watson health的首批商用項目之一,正式將上述四個癌種的腫瘤解決方案進入商用。2016年8月IBM宣布已經完成了對胃癌輔助治療的訓練,并正式推出使用。此外沃森還在2016年11月訓練完上線了宮頸癌的服務。
目前IBM Watson腫瘤解決方案已經進入中國。2016年12月,浙江省中醫院聯合思創醫惠、杭州認知三方共同宣布成立沃森聯合會診中心,三方將合作開展IBM Watson for Oncology服務內容的長期合作,這是自IBM Watson for Oncology引入中國以來,首家正式宣布對外提供服務的Watson聯合會診中心,意味著中國醫療行業將開啟一個新型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時代。目前Watson可以為肺癌、乳腺癌、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和宮頸癌6種癌癥提供咨詢服務,2017年將會擴展到8-12個癌種。在醫生完成癌癥類型、病人年齡、性別、體重、疾病特征和治療情況等信息輸入后,沃森能夠在幾秒鐘內反饋多條治療建議。
此外,IBM Watson還與輝瑞達成了一項新協議,會將前者的超級計算能力用于癌癥藥物研發。輝瑞將用上Watson for Drug Discovery的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及其它認知推理能力,用于免疫腫瘤學(Immuno-oncology)中的新藥物識別,聯合療法和患者選擇策略。由于免疫腫瘤學的未來在于針對獨特腫瘤特征的組合,這會改變癌癥治療方式。而在藥物研發中利用Watson的認知能力,可以更快地為患者帶來可能的新免疫腫瘤治療。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將會成為未來IBM的成長引擎。沃森目前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涉及糖尿病等慢病、大健康、醫療影像、體外檢測、精準醫療、機器人、疾病研究治療這幾個領域,未來,沃森的觸角還會伸到醫療的其他行業,為整個醫療行業服務。
中國版小小“沃森”不斷面世
與IBM Watson十年的發展軌跡不同,中國在醫學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屬于追趕者。由于中國沒有統一的醫療數據格式以及數據孤島的隔離,中國在醫學人工智能I域投放的資源相對要少很多。不過這并不妨礙國人對其發展的熱情。在智能影像識別和診斷方面,中國已經出現了若干版本的小小“沃森”,他們的功能雖然沒有IBM Watson那么強大,但也在各個領域顯示出獨特的應用價值。
浙江德尚韻興圖像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大學知名專家和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一家高科技公司。浙江德尚韻興利用深度學習處理超聲影像,同時加入旋轉不變性等現代數學的概念,形成了“DE-超聲機器人”。該機器人算法借助計算機視覺技術,可以對甲狀腺B超快速掃描分析,圈出結節區域,并給出良性與惡性的判斷,大大節省了醫生的診斷時間。一般來說,人類醫生的準確率為60%-70%,而當下算法的準確率已經達到85%。
據悉,人體甲狀腺結節已成常見病,如果不加重視,甲狀腺結節可能會發生惡變,進而發展成癌癥,危及生命。但由于個體化差異,目前三甲醫院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準確率平均也只有60%,如果不做活檢,不同醫生對同一張片子可能會做出不同判斷。而超聲機器人的出現,不僅能輔助醫生做出精準判斷,還能縮短病人就醫時間,提升醫療效率。目前“DE-超聲機器人”已經在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職工醫院和杭州下城區社區醫院臨床應用,一年病例達到8萬多,準確率達86%以上。
2017年2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劉奕志教授領銜中山大學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建立了“CC-Cruiser先天性白內障人工智能平臺”。該人工智能程序模擬人腦,對大量的先天性白內障圖片進行分析和深度學習,不斷反饋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將該程序嵌入云平臺后,通過云平臺上傳圖片,即可獲得先天性白內障的診斷、風險評估和治療方案。
據悉,先天性白內障是一種嚴重威脅兒童視力的疑難罕見病。中山眼科中心有全球最大的先天性白內障隊列(隊列人數近2000名),基于該隊列開展了一系列嚴謹的研究,積累了大量高質量的先天性白內障臨床數據。中山大學眼科中心于2017年4月設立“人工智能應用門診”,由人工智能云平臺輔助臨床醫師進行診療。在人工智能門診就診的患者,除接受常規診療外,其檢查數據即時同步到CC-Cruiser云平臺,同時享受由人工智能機器人提供的“專家級”診療。目前CC-Cruiser已在3家協作醫院完成臨床試點應用,并取得理想效果。此外,中山眼科中心已經連接了、新疆、云南、青海等邊遠省區上百家基層醫院,每天有大量眼科檢查數據上傳云平臺請求專家協助診斷。在醫學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下,病例以及圖像數據將首先通過人工智能程序進行初審,再由專家復核,效率將提升70%以上,極大提高了專家協診效率。
2017年5月,丁香園、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和大拿科技共同宣布就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并了國內首個“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資料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屬于風濕性疾病中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可引起全身多個臟器受累,包括皮膚、關節、腎臟、血液等。如何精準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一直是困擾各國科學家的世界醫學難題。
目前三方合作研發出的是紅斑狼瘡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模型,該模型對紅斑狼瘡各種亞型及其鑒別診斷疾病能進行有效區分,識別準確率超過85%。據悉,該系統一方面是面向皮膚科醫生,醫生通過APP,把圖像傳到系統以后,系統提示最有可能的皮膚病類型,然后建立皮膚病電子百科全書,通過百科全書再去學習,輔助臨床診斷;另一方面是面向患者,系統提供圖片鑒別和導診意見。據悉,該系統第一期主要實現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下一步將“滲透”到其他醫療機構,并將開放患者端服務。
醫學人工智能真正落地
需要全產業鏈配合
專家指出,要真正實現醫療產業的人工智能化,僅靠單方面的力量難以實現,這需要依托全產業鏈包括醫療主管部門、醫療機構的參與和信息化服務商等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
比如像前文所述的甲狀腺結節、紅斑狼瘡、先天性白內障的診斷,都要依靠形態學的圖像數據,這些在皮膚病和病理科特別常見,所以人工智能的優勢在此可以得到充分體現。訓練一個好的皮膚科醫生可能要十年,把人工智能引進后,可以大大縮短時間。但是醫學人工智能研發成本高、數據獲取難、尚未深入診療核心等成為阻礙其真正落地的因素。
人工智能技術形成產品,最重要是要有大量高質量的數據。深度學習靠的是“吃透”大量樣本。但目前大部分醫療機構并不愿公開數據。比如前文介紹的德尚韻興,為了收集數據,嘗試通過多個渠道,有社區檢查,有付費志愿者,也有試點醫院。最后該公司收集了兩三萬張超聲圖像,不嗟厥淙胂低持脅瘧Vち蘇鋃獻既仿試85%以上。該公司負責人也評價到,如果樣本量能提高一倍,診斷準確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獲取高質量的醫療數據方面,國內醫院在過去信息化程度不高,數據雖然多,但相對雜亂,使用難度大。如何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并快速獲取數據會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同時,醫院信息孤島現象長期存在,各個醫療機構的數據尚未實現互聯互通。這一局面則逐步從政策層面迎來破冰。去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需要規范和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融合共享、開放應用。但該政策的真正落地依然需要時間。
篇9
關鍵詞:椎弓根固定;椎間融合;腰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退變作為主要引起是腰腿痛的最常見因素之一[1],其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MRI中椎間盤組織的信號異常,增生的椎體骨質、以及各個節段之間椎間盤組織的突出或膨出。隨著椎間盤整體彈性降低,椎間關節穩定性降低,前、后韌帶及周圍軟組織損傷,導致椎間盤膨出壓迫周圍脊髓、神經根組織,引起周圍組織炎癥、水腫,刺激神經組織導致臨床腰腿疼痛癥狀的發生與發[2]。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中醫醫學的“腰痛病”范疇。早在《素問》中就提到“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本研究通過單節段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聯合自制中藥湯劑治療多節段椎間盤突出癥,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通過對2014年3月~2016年1月入選的40例多階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所有患者均綜合既往史、臨床癥狀和體征結合相關影像學檢查結果,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癥,平均年齡為53~72歲,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主要節段:L1/L2 1例,L2/L3 1例,L3/L4 4例,L4/L5 15例;L5/S1 19例;所有患者均告知相關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入選標準 入選標準:①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為腰椎問盤突出癥。②手術采取部分或全椎板減壓、椎間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所有患者均手術順利,術后復查影像學提示內固定在位良好。③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并無特殊處理者。
1.3排除標準 屬于以下情況的患者排除在研究對象外:①既往有下肢創傷、腫瘤、先天畸形等影響下肢功能疾病,或存在陳舊性腰椎骨折患者;② 僅存在單個節段腰椎椎間盤突出癥;③病理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如脊柱腫瘤,脊柱結核等患者;④其他系統疾病損傷的患者,不能耐受手術治療。
1.4治療方案 40例患者均術前根據影像學結果及臨床癥情明確主要病變節段;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俯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后以患者主要病變節段平面為中心,取脊柱后正中縱切口,依此切開皮膚、皮下筋膜、肌肉,充分暴露骨折椎體及其上下鄰近節段椎體,充分止血并小心剝離傷椎兩側骶棘肌并延伸至病變節段關節突和橫突基底部。去除黃韌帶及部分椎板或全部椎板,去除椎間盤組織后置入椎間融合器并植入自體骨,“C”臂機下觀察內固定在位有效后,逐層關閉傷口,加壓包扎。
中醫特色治療:自制中藥湯劑2號主要以舒筋活血通絡、活血止痛,具體擬方如下:地龍10 g,升麻6 g,炒白芍 10 g, 黃芪10 g,烏藥10 g,熟地黃10 g,川芎6 g,當歸10 g(本院中藥協定方),所有患者均術后第2 d開始服用,服用2劑/d,14 d為1個療程。
1.5療效評價 術后及隨訪時根據VAS評分系統和JOA評分系統進行療效評估。治療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滿分29-治療前評分)]×100%優:>=75%;良50~74%;中:25~49%;差:0~24%。通過改善指數可反映患者治療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況,通過改善率可了解臨床治療效果。改善率還可對應于通常采用的療效判定標準:改善率為100%時為治愈,改善率>60%為顯效,25~60%為有效,
1.6統計學分析 對所有數據應用SPSS21.0分析軟件處理,采用配對t檢驗和秩和檢驗,P
2結果
40例均手術順利,術后未見明顯異常神經根刺激癥狀,所有患者通過手術聯合中藥湯劑2號綜合治療后均獲得良好的恢復,研究過程中均未發現內固定松動、斷裂或畸形,無腰椎矢狀位失衡,無感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平均手術時間90.5 min,平均術中出血136.5 mL,平均術后引流量122.3 mL,平均術后下地時間63 h,平均住院時間11 d,均未發生神經損傷等并發癥。末次隨訪患者腰腿痛目測類比評分、JOA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末次隨訪JOA評分改善率為81%,目測類比評分改善率為93%。
3討論
椎間盤退變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發生的始動因素,而年齡相關性的腰腿痛主要是由脊柱見椎間盤組織退變所引起的[4-6]。多個節段的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多節段神經壓迫往往會導致癥狀相互掩蓋,相互混淆,從而增加診斷難度,在面對多個節段椎間盤膨出時,無法明確主要的病變節段,導致手術減壓不徹底,術后殘留癥狀,嚴重影響綜合治療效果。因此,術前的影像學評估和臨床體格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祖國醫學《諸病源候論?腰腳疼痛侯》中認為:“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于風冷,風冷與正氣交爭,故腰腿痛”。本研究中,根據患者影像學檢查明確主要病變節段;針對性的采用單節段內固定系統聯合中藥湯劑治療多節段IDD。通過順行椎弓根水平力學進入椎體的椎弓根螺釘可以提供符合生物解剖應力方向的有效雙側支撐力,連同按生理前凸角度塑形后的短節段連接棒形成良好生物力學聯動裝置,而牢固有效的椎間植骨融合使得椎體前中柱形成牢固應力支撐點,從而使內固定釘棒上的應力維持動態平衡,穩定的釘棒內固定系統也有利于前方植骨材料的骨愈合,由于僅固定單一節段,因此手術創傷較小、手術風險較小、對機體生理結構功能影響較小。由于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為腰背部酸痛不適,部分活動受限,舌暗紅,苔薄白,脈弦,四診合參,當屬祖國醫學“腰痛病”范疇,患者局部氣血失和,經脈受損,血溢脈外,瘀阻脈道,氣血運行失暢,不通則痛。故癥見腰背部疼痛,活動時痛甚,局部痛處固定,拒重按揉。且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故病位在腰背部部,辨證屬血瘀氣滯型腰痛病,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法。所有患者術后通過口服本院自制中藥湯劑2號,尤其針對于肝腎不足、經絡瘀阻證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通過祛風止痛、舒筋通絡,滋補肝腎、強筋壯骨,通絡止痛。
綜上所述,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單節段椎弓根固定聯合自制中藥湯劑2號治療多節段椎間盤突出癥具有創傷小、風險小、并發癥少、術中精準減壓、術后恢復快等優勢,不但可以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醫療經濟負擔,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療,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俞云飛,徐宏光,宋俊興.力學刺激對軟骨細胞影響研究進展 [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2,33(5):297-299.
[2]俞云飛,徐宏光,王弘等.自噬在不同年齡大鼠終板軟骨中的變化[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45):3632-3635.
[3]張巍,徐宏光,俞云飛等.短時間機械循環壓力對3D培養脊柱終板軟骨細胞的影響[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5,(1):17-20,29.
[4]Xu H G.Autophagy protects endplate chondrocytes from intermittent cyclic mechanical tension induced calcification[J].Bone,2014,66(9):232-239.
篇10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課程改革;教育改革
我國高等醫學檢驗教育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百余所院校開設了醫學檢驗普通本科及高職本科專業。[1]醫學檢驗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專門高級醫學人才。[2]醫學檢驗技術人才的培養關系著人民的身體健康。2012年,最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五年制醫學檢驗專業統一調整為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理學學位專業,導致該專業的學科培養目標和內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改為注重技術屬性的培養[3]。國家“十四五”教育發展綱要提出要關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隨著現代醫學檢驗行業的發展,醫學檢驗的主體已發生巨大改變,由原來手工操作轉變為各種自動化、信息化的檢驗儀器設備。學制時間更改后,醫學檢驗技術人才的培養重點也從臨床檢驗學知識轉變為檢驗技術、技能的掌握。所以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已經無法滿足行業的需求。因此,依據行業發展要求,確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所需,開展特色專業教學,探索適合當前局勢下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教學改革的背景
(一)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教學儀器落后,專業教學內容與臨床應用情況嚴重脫節
隨著計算機技術、生物科學、醫學等多種學科的快速發展,如今臨床上多引用高科技儀器設備,其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故效率高、更新也快,但價格昂貴,教學儀器若按此更新成本太高。現實實驗課中所用儀器設備大部分退出臨床,為之后實習就業增加了困難,與就業崗位適應性較低。
2.培養方向單一,無法滿足行業需求
我們對近幾年本地區醫學類招聘信息進行統計,醫學檢驗行業人才市場已漸趨飽和,畢業生就業壓力逐年上升。但病理檢驗、血液學檢驗、檢驗儀器工程師方向人才缺口較大,但多數院校沒有相關培養方向。
3.學生綜合素質較低,就業觀念陳舊
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低,進入臨床后,面對眾多問題難以自主解決,無法滿足行業需求。地方院校畢業生無法與重點院校畢業生相媲美,但其就業觀念依舊為進好醫院、大醫院,因此就業難度大大增加。
(二)國家政策導向
國家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要“培養一流人才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因此學科課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新常態,需要用新的思維來加以改革創新。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讓學生主動成為教育改革的參與者,有充分的自主權、選擇權,以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本專業的前景,使其弄清自身所缺,在大學這一重要階段填補所缺,為步入醫藥行業做好準備。打破傳統的“以知識傳遞為目標、以教師為主體、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陣地”的教學范式[4],結合現代教學特色,利用課程教學學術性、民主性、協作性,建立新型的以學生自主為中心,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和實踐能力為主的互動型教學模式。
(三)行業現實所需
當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檢驗醫學發展也日新月異,由于臨床醫學對診斷、治療、監測、預后和醫學研究的需求增多,醫學檢驗方法迅速增多,臨床檢驗儀器的更新換代突飛猛進[5]。掌握現代臨床檢驗儀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使用和維護,熟悉各種先進的檢驗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是現代檢驗醫學的剛性需求,更是增強就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四)學校生存壓力
在201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明確指出:“推動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轉型是適應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也是這些學校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轉型的關鍵是明確辦學定位,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6]作為一個醫學類獨立學院,學校一直在改革中求生存,拼搏中求發展。2014年,在“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座談會”上,學校正式加入應用技術型大學聯盟。堅持“全面適應社會需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培育醫學英才”[7]的辦學方針,堅持應用型技術型大學轉型,深化課程的教學改革已經進入新常態。
二、課程改革的立足點
(一)明確辦學定位,確立培養目標
在高等教育新常態下,醫學檢驗專業的課程教學必須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上下功夫,以培養醫學檢驗技師型人才為基本目標,明確職業導向,使學生為社會所需,為行業所用[8],著力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責任心和合作意識等。在專業教育改革中,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增加專業培養方向。如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中,增加病理學檢驗、血液學檢驗、檢驗儀器工程師、實驗室信息工程師培養方向,以增強就業競爭力。
(二)調整課程體系
以行業需求為著力點,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剔除高端科研型檢驗儀器及技術的授課內容,增加實驗室急需的LIS系統等授課內容;通過開放校內實驗室,強化基礎檢驗儀器及技術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技術水準。聯合第三方檢驗實驗室,重點突破應用型、技術型高端檢驗儀器及技術的教學瓶頸。開設創新思維與能力、創新實踐與技術的課程,重視臨床思維能力、科研文獻閱讀能力以及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三)深化校企合作,構建聯合教學平臺及教學團隊
順應第三方檢驗高速發展需求,把握當前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緊缺的機遇,深化校企合作。目前學校已與華大基因、艾迪康、臻和科技等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合同,深化課程合作,強化“四個對接”———學校與企業對接、專業課程與職業崗位對接、教學內容與行業標準對接、學生實習與企業對接[8],以培養學生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努力探索校企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聯合教學平臺,緩解地方院校因教學經費緊張,無力購買高端檢驗儀器設備,影響教學質量的矛盾。將第三方檢驗機構打造成地方院校的高端實驗教學、見習、實習、就業基地;地方院校通過改變學生就業觀念,使自身成為第三方檢驗的人才輸送中心,從而達到提高地方院校教學質量、緩解第三方檢驗人才緊缺、減輕畢業生就業壓力、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高區域醫療衛生水平的五贏效果。我校與華大基因、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組建聯合教學團隊,開設臨床實驗室管理、病理學檢驗技術和精準醫學與組學檢驗技術等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應用型醫學檢驗的高端人才。
(四)改革課程模式
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迅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為主體、能力為本位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思想,引入翻轉課堂和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構建參與式為主的互動型“翻轉課堂與微課聯合應用”的教學模式;優化考核方案,以“知識+技能+態度”為新型培養目標,以就業滿意度和調研評價結果為導向的新型的人才培養質量檢驗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人文素養,提高就業競爭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