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調控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4 09:01:00
導語:宏觀經濟調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好于預期的成績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4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7%,年均增長10.8%,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1.71倍;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得到更多實惠,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在2003年至2007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我們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圍繞解決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及時制定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節奏和力度,綜合運用多種宏觀調控手段和方式,注重宏觀調控的預見性、及時性和有效性,促進了經濟平穩快速發展,避免了大的起落。
進入2008年,我國先后遭遇歷史罕見的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指揮下,全國人民同特大自然災害進行了頑強斗爭,取得重大勝利,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同時,中央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高度重視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控制貨幣供給和銀行信貸過快增長,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結構調整、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保持了宏觀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的局面。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0.6%;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增長態勢更趨均衡,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較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經濟發展質量有所提高,財政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加,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這些成績好于預期,來之不易,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成果,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成果。
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
黨的十七大科學總結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這些階段性特征在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等等。由于這些特征的存在以及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今年以來,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在8%左右徘徊,全年預計會高于去年。此次通貨膨脹壓力明顯加大,深層次原因是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過多地依靠過快的投資增長和出口拉動;直接原因是成本推動因素和外部通貨膨脹輸入。近年來,多數時期我國原材料等上游產品價格上漲明顯高于消費價格上漲幅度,積累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壓力;為了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近期貨幣政策導向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中國人民銀行已數次提高貸款利率,資金成本呈上升趨勢;節約能源資源以及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政策的實施,使資源、環境、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此外,多種因素使得國內的勞動力成本也在較快上升。在國際市場,隨著石油、谷物等重要商品的價格急速上漲,不僅廣大發展中國家紛紛陷入通貨膨脹,歐美等發達國家也為越來越明顯的通貨膨脹問題所困擾。輸入型通貨膨脹影響成為不容忽視的因素。
金融安全面臨新的挑戰。近幾年,我國外貿順差維持在較高水平,外匯儲備快速增加,流動性過剩的局面難以得到有效緩解。今年上半年,盡管貿易順差增長放緩,但大量外匯資金和熱錢卻在加速流入。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中美利差是熱錢流入規模急劇擴大的直接原因。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所釋放出的人民幣基礎貨幣投放,加劇了流動性過剩的局面。而持續的流動性過剩,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以及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對跨境資本流入流出監管難度的增大以及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波動,都要求我們充分重視金融風險程度提高的問題。
煤電油運的供應保障工作難度加大。由于國內需求增長過快,相關產品價格機制尚未完全理順,以及多次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再加上國際市場一些重要初級產品價格的持續攀升,今年以來國內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煤電油運供求關系趨于緊張的狀況。某些重要產品和部分地區的緊張狀況較為嚴重,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緩解。這對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抑制物價上漲帶來了不利影響。
影響農業持續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由于中央采取了促進農業生產的有力政策措施,2004年我國農業增長速度達到6.3%,扭轉了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糧食產量下降、農業增長緩慢的局面,進而取得糧食連續4年增產的成績。但近年來農業增長速度持續減緩,特別是今年,由于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較快上漲,保持農業持續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備有利條件
當前,雖然經濟運行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但也存在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奠定了抵御自然災害和外部沖擊的雄厚物質基礎。這使政府有可能組織協調各種資源力量,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003年底以來實施的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一方面,經濟增長過多依靠投資和出口過快增長拉動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已逐步運行到合理區間,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另一方面,2008年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面仍然是平穩較快發展,特大地震災害和國際經濟環境的不利因素沒有改變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GDP增速較上年雖有所減慢,但仍然明顯高于改革開放以來的平均速度,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提高,全國財政收入繼續較快增長。這說明國民經濟運行總體效益是好的,政府有能力利用財政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和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
在過去連續4年糧食增產的基礎上,今年夏糧又喜獲豐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增產對抑制通貨膨脹、抵御目前世界性的糧價上漲危機、穩定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國現在握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我國外匯儲備不僅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也已經超過了世界7個主要工業國家(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的總和,使我們具備了堅強的抵御外部經濟和金融風險的能力。
改革開放30年來,在宏觀調控方面我們已經經歷了特點各異的多次磨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使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迎難而上,戰勝挑戰,把物價上漲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同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宏觀調控的方向和重點
下半年,宏觀經濟工作應繼續按照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要求,在總體上繼續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把握好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和節奏,加大穩健的財政政策對結構調整、保障民生、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支持,有效避免經濟出現大的起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當前,特別應防止出現經濟增長速度過度減緩而物價水平仍然居高不下的情況。只要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重點、節奏、力度,堅持科學發展,就能戰勝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造成的困難。
根據目前形勢的特點,當前宏觀經濟工作的重點內容應該是:控通脹、改價格、穩金融、抓農業。一是把“控通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在當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水平依然較高的情況下,應千方百計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努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保障居民生活穩定。二是把“改價格”作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不久前進行的成品油和電價的調整,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應該繼續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資源要素價格改革,進一步理順價格體系,增加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促進技術進步、節能減排和增產節約。三是把“穩金融”作為防范金融風險的基本要求。面對國際國內金融環境的復雜形勢,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防范,做到有備無患。應正確分析國內金融領域的問題,高度警惕短期資本流動和國際匯率變化的動向,充分認識金融危機的突發性特點,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促進國內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確保國家金融安全。四是把“抓農業”作為穩定大局的基礎工作。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實現農業穩定增產、保障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無論何時都是抑制物價上漲和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基礎。應繼續認真落實支農惠農的各項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爭取實現更高水平的農業持續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摘要:進入2008年,國際國內形勢出現了不少新的復雜因素,既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又使我國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嚴峻挑戰。我們正處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時刻,必須正確估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努力在黨的十六大以來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所取得的成績基礎上,繼續保持宏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下半年,宏觀經濟工作應繼續按照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要求,在總體上繼續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關鍵詞:宏觀經濟,政府調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 上一篇:制造業信息化考察報告
- 下一篇:企業文化建設調研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