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政策案例范文
時間:2023-11-02 17:36: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宏觀經濟政策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 教學內容 改革方案
在本科“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中。普遍存在方法過度西化,本土特色不足,理論介紹證明推導過多,實證分析內容偏少等問題。不僅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了影響,且很難實現素質教育這一目的,而對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更達不到與培養目的一致。因此,對宏觀經濟學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使其擺脫紙上談兵的空想,實現教學內容的本土化。
1 教改的必要性
宏觀經濟學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啟發和引導學生養成專業思維習慣,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現存的教學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這一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在講授宏觀經濟政策理論的時候,不應只介紹理論模型和講解美國宏觀經濟運行的方程、曲線,應該講解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而且必須是以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為主線講解宏觀經學。講授“中國的宏觀經濟學”。
2 教改的可行性
2.1 教學目的允許對教學進行內容改革。經濟學家研究宏觀經濟學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尋求好的經濟政策,以便改進宏觀經濟運行和改善社會福利。可是對于多數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而言,他們學習與研究宏觀經濟問題并不是為了設計和制定政策,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宏觀經濟政策,以便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宏觀經濟環境,以制定合理的企業管理戰略。因此教學中我們可以減少對理論模型的推導、證明和評價。而增加理論模型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為主。
2.2 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為以中國的宏觀經濟運行為主線講解宏觀經學創造了條件。宏觀經濟學是對市場經濟經驗的總結,其理論分析的前提也必須是市場經濟國家。而中國經濟改革自20世紀70年代末,經過80年代改革開放的實踐,逐步明確了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市場經濟大發展的10年。市場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在微觀上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在市場環境中根據需求規律經營,而在宏觀上將利用宏觀經濟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而且,在90年代后期,中國經濟已擺脫了“資源約束型經濟”或“短缺經濟”,步人“需求約束型經濟”。企業必須面向市場經營,企業最關心的是他們的產品是否有銷路。在宏觀經濟方面,總產出取決于居民消費、投資、政府購買與凈出口所組成的總需求,這一切都日益滿足西方宏觀經濟理論分析的前提和假設,為我們實現宏觀經濟教學內容本土化創造了現實基礎。
3 教改方案的設計
3.1 要實現教學內容本土化,必須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制定各種教學文件,規范教學活動,統一所有教師的思想,確保宏觀經濟教學內容本土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戰略中心”地位。其中,修訂編寫《教學大綱》、《教學規范》、《教材選用申請》和《教學進度表》等文件是整個工作的關鍵環節。這些規范文件將起到提綱掣領的作用,必須在每一環節、每一內容上都突出本土化特色。然后,根據以上教學文件開始編寫和制作教案、選擇案例。
3.2 要實現教學內容本土化,教學內容和體系必須更新。這是整個工作的難點。要專業化的介紹中國的經濟政策,就要涉及到中國政策分析的框架,必須掌握中國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做到將現代宏觀經濟理論體系與中國經濟的實證分析相結合,即緊密結合對中國經濟的實證分析來介紹有關宏觀經濟的理論、念,并應用這些理論、概念分析中國經濟的運行和政策趨勢。教學中,可以運用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建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消費函數、投資函數、貨幣需求函數、通貨膨脹回路、長期增長與技術進步模型、IS-LM曲線等,力爭做到理論研究與對中國經濟實證分析相結合。這些內容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確保教學內容的時效性,針對當代宏觀經濟學發展較快的特征,和中國宏觀經濟熱點更跌的實際情況,需要經常有針對性安排教師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熱點、重點和難點進行專題發言,如從減息到加息,從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到面臨升值壓力等問題。
3.3 要實現教學內容本土化,教學案例必須本土化。本課程理論性、抽象性和應用性較強。而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來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教學中除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系統講授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外,教師應分配一定量課時實施案例教學。案例補充既要求做到同教學理論緊密結合,又要力求做到“本土化”和“時效性”。例如:“奧肯定律在中國”、“從實踐中看中國的貨幣政策”,力求用身邊的事情詮釋宏觀經濟學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知識傳遞效率。
3.4 要實現教學內容本土化,教學手段必須現代化。本土化后的宏觀經濟教學內容中,每一章都涉及中國宏觀經濟的實證性分析資料,而該課程的課時有限,因此,課堂教學實施時,主講教師要制作電子教案,利用多媒體教室、校園網、互聯網,完成教學任務和其他教學信息的傳遞。這是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教學節奏的合理性必要的技術保障。
3.5 要實現教學內容本土化,教學科研必須互動。為了實現教學內容和案例本土化,教師必須對中國宏觀經濟進行較深入的分析研究。只有不斷地跟蹤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態勢,才能確保教學內容和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問題的能力。此外,科研過程又加深了教師對宏觀經濟理論的理解和提高了知識應用能力,促進教學內容本土化研究的深入,豐富了教學內容。
篇2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法;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279-02
案例分析教學法在國外已經廣泛應用于許多教程中,如計算機、MBA課程等,并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案例分析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靈活分析運用典型案例,由此達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潛能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國內高校教師在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大都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講授方法,而大量研究表明案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1]。通過案例分析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現實經濟現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宏觀經濟學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宏觀經濟學是普通高等院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各專業的基礎理論課,在經管類課程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該課程的學習,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經管類課程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使學生掌握宏觀經濟分析方法,去認識和解決諸如失業、滯脹等宏觀經濟問題。但在學習過程中,因其涉及大量數學模型、幾何圖形和專業術語,學生往往感覺這一課程內容龐雜、晦澀難懂。針對這一情況,科學合理地應用案例分析教學法,對于該課程的教與學顯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案例分析教學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分析教學法通過對典型案例的深入透徹分析,讓宏觀經濟學變得更加通俗易懂,與現實聯系更加密切,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第二,案例分析教學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案例分析教學法通過引入大量的案例,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為主”的做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言,進而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今社會更加重視人才的創新實踐能力,高校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為社會培養真正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第三,案例分析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在提供具有契合基礎理論的典型案例后,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想法,進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以案例分析報告或者是以小論文的方式展示出來,改變傳統課堂上“填鴨式”的做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案例分析法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案例分析教學法要取得顯著成效,必須遵循一套科學程序進行規范操作。下面我們以經濟管理專業為例,闡述案例分析教學法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①提前充分準備案例。在授課之前,教師必須全面詳細了解案例及其所要闡釋的基本理論,并就一系列相關問題進行充分考慮,比如:何時導入基本理論和怎樣導入基本理論?引入該案例可能會產生什么教學效果?該案例提出了哪些關鍵性問題?用什么思路去解決這些問題?經管類專業學生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最終形成的結果與答案是什么?等等,2,3]提前組織學生準備。教師首先根據經管類專業學生的情況進行分組,一般以同宿舍6人為一個團隊,由宿舍長負責召集和工作分解內部與協調。然后介紹案例的主要內容并發給案例材料,要求學生課前仔細閱讀熟悉材料,并對本小組討論、分析、提問等內容形成文字,寫出初步的案例分析報告。②案例初步分析。經過認真閱讀和理解,經管類專業學生把自己分析的問題、觀點及其理由形成初步案例分析報告,帶著思考帶著問題進課堂。教師針對某一專題進行理論講解并引入具體案例,進行案例初步分析,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學生對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理解和把握。
③組織學生課堂討論。教師在進行基礎理論講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后,經管類專業學生結合本小組的案例分析報告,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主題,就若干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或者課堂全體討論;或者推舉主發言人,其他同學做補充;或者采用更靈活的形式,如安排學生充當不同的角色,通過“小品式”演示、討論來加深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在案例討論前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由討論、民主發言的氛圍,不宜過多干預討論過程,只在必要時作啟發性的誘導和提示。也就是說,案例教學過程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限定的主題范圍內,認真思考并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對案例進行多角度的討論與探索,從而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案例討論與點評。當討論進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師應針對案例及時進行分析和講解,梳理思維過程,比較各小組的表現并進行適當點評。指出討論是否熱烈、踴躍,問題是否分析透徹、深入等等,為學生課后進一步完成案例分析報告指明改進方向。④經驗總結與推廣。課程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案例教學的情況和取得的效果進行總結,發現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進一步更新和完善案例。通過認真總結經驗,循序漸進、不斷完善,使案例分析法逐漸成為經管類專業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教學方法。
三、案例分析法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要真正發揮案例分析法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須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案例要密切聯系現實經濟問題。在宏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與社會熱點的結合,理論與現實經濟的相結合。學生學習起來才不會感覺枯燥,而是和現實密切聯系的,由此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國民收入核算方法時,可以結合地下經濟、灰色經濟等來介紹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方法的局限;在講授宏觀經濟政策時,可以結合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實際運行情況,引導學生思考在不同經濟形勢下應相機采取何種宏觀經濟政策。在討論投資乘數發生作用的條件時,可以引入國內外的邊際消費傾向并進行對比分析。邊際消費傾向是指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我國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比較大是因為收入增加比較小,而發達國家居民邊際消費傾向比較小是因為增加的收入比較多,因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根據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大小并不能夠說明投資乘數發揮作用的大小。通過引入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僅可以拓展學生思維,用所學經濟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課堂中所引入的案例一定要具有時代性,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過時的陳舊案例容易使學生產生老調重彈的感覺,無法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教師要提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課余時間,教師要多關注新聞報道、熱點話題、經濟學專著等素材,能夠根據這些素材選取出契合相應理論的典型案例。這要求教師對現實生活有著較深刻的理解,積累大量案例,在課堂上能信手拈來。如“中國多次降息對居民儲蓄及投資的影響”、“人民幣應該升值嗎”、“我國現階段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宏觀經濟政策”等等,案例不僅要與課堂的授課內容契合,更要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其次,教師提前應反復審閱案例,對案例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案例本身可能并沒有標準答案,但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師只有自己先將問題吃透,才能夠達到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的目的。另外,教師在課下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做好案例教學的反饋總結工作。
第三,注重理論與案例的結合與促進。案例分析法作為宏觀經濟學理論教學的輔助方法,二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理論教學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生在對宏觀經濟學基礎理論體系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和難點內容,達到大綱要求的教學目的;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加深對理論知識內容的理解,并培養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或許學生對案例教學的興趣大于純粹的理論教學,但宏觀經濟學教學不能像MBA教學那樣以案例教學為主,教師不能只重視案例教學,而忽視理論教學,應當注重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結合與促進。
四、案例分析法的實施應用效果
從學生角度來看,案例分析法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活潑,把過去傳統的“重教輕學”的教學模式轉變成啟發學生思考,激勵學生學習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模式,將學生被動聽的課堂變為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解釋運用所學知識的場所,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教師角度來看,通過搜集篩選分析典型案例,案例教學補充了教材內容,也增長豐富了教師的學識和經驗,同時也創造了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式的、教學相長的、集思廣益的教學方法。實踐表明,案例分析法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的實施應用,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更能夠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合作與創新能力,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實施應用案例分析法將會較好地彌補傳統“填鴨式”教學法的不足。
參考文獻:
[1]饒先龍.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運用[J].商業經濟,2007,(10):123-124.
[2]李品媛.試論管理學教學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學報,2008,(3):340-343.
[3]楊峰.對目前管理學案例教學的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2,(7):81-83.
篇3
中國政府力求維持政策的平衡,在穩固經濟復蘇成果的基礎上,盡量規避擴張政策引發的資產泡沫和通脹隱憂。以貨幣政策為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近期一直強調寬松貨幣政策基調不變,但對銀行資產的風險控制正在得到加強。中產階級家庭的理財方案,需要作何調整,以應對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本文將與大家探討一些有效的應對策略。
房產
大戶型住宅價格上漲的奧秘
今年房地產市場大戶型住宅受捧,而小戶型住宅價格漲幅較低的現象,可能預示著小戶型住宅過剩的苗頭已經出現。秉持小戶型住宅投資回報率較高這一陳舊教條的投資者,將可能在未來遭遇投資失敗的噩夢。
銀監會關于二套房貸的最新指導意見,是如何推高了大戶型住宅的價格,并使得小戶型住宅成交低迷的呢,我們不妨看一個有代表性的案例:
某中產階級家庭,已擁有登記于男方名下的自住住宅一套,現有50萬元閑置現金,準備投資于房地產市場。在二套房貸未收緊之前,一種典型的投資策略是,以3成首付7折利率,貸款116萬元購買三套單價為55萬元的小戶型住宅,可登記于夫妻任意一方名下。
二套房貸政策嚴格執行后,這樣的投資策略就顯得不合時宜。在仍看好房地產市場復蘇的情況下,如果僅貸款購買一套單價為55萬元的小戶型住宅,則該家庭將剩余33萬元閑置資金無處可投,不能達成理財目標。而如果仍貸款購買三套小戶型住宅,則另兩套房的貸款成數將降低為6成,利率也將由7折變為1.1倍,這使得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
于是,二套房貸收緊之后,該中產階級家庭的理性投資策略將變為,以3成首付7折利率貸款購買一套單價為166萬元的大戶型住宅,登記于女方名下。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改變投資策略。該家庭無需增加一分錢的利率負擔,也無需提高首付比例。就可獲得和過去一樣的投資收益率。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不難看出,為防止銀行壞賬累積而收緊的二套房貸政策,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大戶型住宅需求增加和漲價更快的主要原因。投資者如能了解到該政策對房產投資行為的影響,果斷摒棄小戶型回報率更高的陳舊教條,就能提高自己的投資收益率。
考慮到政策對中低收入者購房能力的關注,投資小戶型住宅事實上風險很大。此外,存量房改房,以及可能批量投放市場的經濟適用房,與小戶型住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和替代關系。這也都是當前市場開始偏愛大戶型住宅的一些原因。
股市
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啟示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貨幣和財政政策,與當前實行的寬松貨幣和財政政策存在高度的雷同性,是當前股票市場投資的重要參考。
股票市場的走勢,取決于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形勢的預期,而不取決于現狀,且一般領先宏觀經濟半年左右。舉例而言,2007年三季度上證指數達到最高點,與200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增幅達到最高點,就恰好存在半年的時間差。面對當前經濟復蘇形勢的不明朗,機構投資者將在歷史數據中尋求線索,并以此作為指導投資決策的重要理由。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受區域經濟環境影響,中國GDP增速在1998年二季度滑落至最低點7%。國家隨即啟動了積極的貨幣政策和以固定資產投資為導向的積極財政政策,GDP同比數字出現了連續3個季度的上升,在1999年一季度達到了最高8.3%的增速。受赤字困擾和銀行壞賬增加的擔憂,經濟刺激力度有所減弱,隨即GDP增速出現連續三個季度的滑落,至2000年一季度才又重拾升勢。
同期上證指數在1998年6月初創下了經濟刺激計劃以來的最高點,同樣領先GDP數據半年,隨后快速下跌。
2009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大幅低于預算8%的增速。下半年受加稅和非稅收入增加的影響,全年預算收入或許可以艱難完成,但這將為預算編制者留下心理陰影。受此赤字擔憂的影響,2010年財政預算編制將趨于保守。由于2009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0%,財政刺激力度的減退將使得GDP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見頂。
機構投資者在GDP增速見頂前半年拋售股票,符合市場規律;也正因如此,當前股市出現了深幅回調。投資者如急于在股市泡沫完全消退之前建倉或參與惡性炒作,出現套牢將是大概率事件。
QDII
不受政策影響的投資品種
對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走勢,媒體上存在著大量形形的輿論,這往往讓非專業投資者感到無所適從。
筆者對此的建議是,如果投資者感到對宏觀經濟政策走向難以判斷,正確的做法是尋找一些不受政策影響的投資品種,而不是將自己的投資建立在和政策對賭的基礎上。而QDII,就是這樣一種不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影響的投資品種。
未來半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看不到大幅升值的可能。而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的回暖是大概率事件,這就使得QDII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對一般投資者較為理想和可行的投資手段。
美國7月份失業狀況的超預期緩和,使得國際投資者確認了美國經濟復蘇的到來,于是國際資本流入美國,美元指數因此止跌。
過去幾年國際資本偏愛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投資回報率要遠高于美國。這一現象發生的前提是美元自2005年開始處于長期下跌趨勢,如果美元不再貶值,那么這種情況就將會逆轉。
國內現有的QDII基金和理財產品,一部分主要投資于香港的H股,另一部分則投資于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就當前而言,后者可能風險更小且收益更高。
對于有條件的投資者而言,更可直接在香港市場購買如領先RAFI美國(02803.HK)、DBX美國(03020.HK)在內的直接掛鉤美國股市的ETF,以規避QDII基金偏高的管理費及基金經理個人能力欠缺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混沌中尋找方向
經濟增長必定會經歷景氣循環,股市和樓市同樣會經歷周期,國家政策和經濟走向關系到我們投資的表現。要想多賺少賠,就要隨著宏觀政策適時調整理財策略。
由于中國采取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因此中國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周期,而缺乏主動性。當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退出數量寬松貨幣政策;在明年三季度,也就是失業率見頂后的12~14個月開始加息,預計中國貨幣政策周期亦將大體如此。
與貨幣政策不同的是,中國財政政策空間較大,明年財政預算的編制是市場主要的關注點,而即將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將為此提供線索。筆者認為,明年財政預算最重要的看點在于國債發行額度。國債規模大,則明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速度慢,否則則快。但總的來說,明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篇4
一、信息網絡化對于宏觀經濟進行管理需要政府角色進行轉變
在信息網絡化逐漸推廣的今天,網絡化加大了各個經濟主體之間的聯系,其聯系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政府監督經濟運行以及合理解決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做出了相關要求。(1)減少對于經濟發展的干預程度。國家經濟的主要調節手段是市場,政府必須明確這一點。在信息網絡化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可以做好以下幾件事: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發展資金,合理配置資源,不同行業的發展對于資金和資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僅僅依靠市場,將會出現嚴重的弱肉強食的現象,一些產業根本無法生存,為了生產的平衡,政府應該做好管理人的角色;著力于向“中立型”政府轉變,政府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起的角色是指導者,為此,政府應該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出發,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再者,政府要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競爭原則,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政府要通過相關的立法工作來實現公平競爭,第二個原則是權力下放原則,政府需要通過權利的分開來管理,要發揮政府的“指導”方面的功能。(2)改變自身運作方式。政府要向電子化政府轉變,轉變的內容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信息處理自動化等。就我國而言,我國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資源,但一直沒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政府應該任用一些相關的網絡技術人員來實現對于網絡信息的利用,讓信息充分流動。政府的采購也可以采用電子化,這樣可以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并且有助于社會公眾對政府進行監督,這就類似于電子商務,可以減少貨幣資金的使用,對于經濟往來的記錄也減少了貪污現象的發生。(3)直接與民眾進行溝通。在以往的社會發展中,政府工作人員很難與群眾進行溝通,網絡信息化則為他們之間的溝通提供了橋梁。政府可以通過相關的電子調查問卷來切實了解民眾的需求,這樣就有利于減少政府決策的失誤,也就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貼合群眾的需求。再者,政府與群眾的交流也有利于民眾了解政府運行的現狀,切實把握政府的政策,并且對于經濟政策及時進行反饋,政府還可以集思廣益,共同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二、信息網絡化對于宏觀經濟管理的影響
(1)要求政府對于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宏觀經濟的運行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動態進行過程,信息千變萬化,巨大的信息庫的涌動需要政府對于信息的處理能力極大地提升。其次,政府要提高對于經濟發展的預測能力,完善相關的預警系統,切實把握經濟發展動脈。政府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引導經濟朝著健康發展。政府在對宏觀經濟進行管理時需要制定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而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立足于對網絡信息所提供的數據之上。(2)制定正確的貨幣政策。電子貨幣的大量使用可以減少紙幣的使用,加速了資金的周轉與配置。為此,制定正確的貨幣政策是必須的,要減少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情況的發生,要加強對于動態的金融系統的分析,合理控制電子貨幣的使用。(3)政府加強了對財政的控制力度。政府日常工作中電子辦公的出現,有利于減少政府貪污受賄現象的發生。為了達到足額的財政稅收入庫,信息網絡化為其提供了方便。信息網絡化加強了對于稅收的監督與管理。再者,從國際角度來看,利用網絡來實現國際貿易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而言是極其重要的。稅收跨國發展將有利于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的稅收發展差距。(4)信息網絡化需要勞動政策。隨著網絡技術應用到工廠之中,使得工廠的生產與管理逐漸分離,其中不缺乏相關的跨國案例的影響。據此,對于勞動政策其也做出了相關的改變。在網絡上進行工作人員的跨國分配為我國政府對于勞動力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合理制定相關的勞動政策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其關乎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上關于信息網絡化對于宏觀經濟管理的影響以及政府應該如何更好地轉變角色只是初步的研究,相信經過眾學者的討論,可以得出更加深刻的看法。合理應用信息網絡化為宏觀經濟發展服務將有利于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政府及企業需做好迎接機遇與挑戰的準備。
作者:周勇 單位:長江職業學院建工學院
篇5
關鍵詞:應用型轉型高校;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
宏觀經濟學是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教學的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是經管類專業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和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理論課。也是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和一些大型企業用人招聘的選考內容。宏觀經濟學是一門理論與經濟實際結合緊密的課程,通過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的學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經濟背景下國家實施宏觀經濟政策所要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預測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了解與自身生存發展相關的就業、收入及消費等問題。盡管本科階段的初級宏觀經濟學涉及的數學知識不是太復雜,但理論的抽象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還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將抽象的理論與現實中的實際經濟問題聯系到一起,不通過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去關注和分析實際經濟問題,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經濟學思維的建立,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下降。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側重于理論的傳授,學生主動參與較少,對于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明顯不足,與應用型轉型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適應。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現有的教學內容、方式,使學生通過對宏觀經濟學的學習,明確西方經濟學理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借鑒作用,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1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材內容側重理論闡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應用型轉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這些高校本科階段所開設的宏觀經濟學課程一般采用國內學者編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國人民大學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觀分冊)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鴻業版《西方經濟學》(宏觀分冊)介紹了宏觀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數學知識不多,敘述清晰,比較符合國內本科生的學習習慣。但是,由于理論的抽象,內容間邏輯較為嚴密,同時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感覺有些困難,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而且,這本教材對宏觀經濟學前沿問題涉及較少,理論更新較慢。
1.2課時少,難以安排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宏觀經濟學授課時數基本上都是48學時左右[2],有少數高校的授課時數甚至更少。即使是48學時也僅能保證宏觀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知識點傳授的需要,難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實踐教學環節,如結合學生所閱讀的經典案例資料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實際進行討論分析等。如果授課時數少于48學時,那么教師連講授基本理論和知識點的時間都不夠,更難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實踐教學環節。由于宏觀經濟學理論較為抽象,學生自學困難,而如果學生對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都沒有掌握,當然也不可能有運用理論去分析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而且,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難以做到將所學經濟學理論融匯貫通以及運用所學理論理解分析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背景及實施效果、觀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經濟現象等,進而偏離培養學生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理解、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的目標。
1.3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較少
宏觀經濟學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將要完成的教學內容制成PPT課件,在教學中,按照預先安排的教學進度,通過口頭表述的方式逐章逐節地將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與這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相對應的是對學生學習效果考核方式的單一,基本是以期末閉卷考試成績為主。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片面地以提高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為目的,而學生學習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在這樣以提高“期末考試成績”為“教與學”的終極目標的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經濟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積極性不高,雖然偶爾以課堂提問等方式與學生開展交流,但問題的答案是唯一的,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學生的參與也是被動的,缺乏積極主動的課堂參與。機械的學習方式、枯燥的學習氛圍導致學生主動深入學習經濟學的興趣不高,難以做到學以致用。此外,盡管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有學生評教這一環節,但是普遍存在著“重評價、輕反饋”現象。
2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2.1完善教學材料的選擇,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在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下,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達到的目標是“理論知識夠用,應用技能得到提高”,因此,要選擇好教學材料。目前,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比較適合作為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宏觀經濟學入門教材。但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對授課內容的側重點做適當調整,如可以略講存在理論缺陷的IS—LM模型,同時,在借鑒國外學者初級宏觀經濟學教材,比如在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原理》的基礎上,增加宏觀經濟學前沿理論中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的重大進展內容。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抽象的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引入鮮活的經濟學案例。國外學者所著的宏觀經濟學教材案例雖然豐富,但這些案例幾乎都是以歐美等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宏觀經濟實踐為背景而撰寫的,如脫離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去剖析這些案例,難以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產生真切的、直觀的認識,因而好的案例當然來自我國改革開發30多年來的經濟實踐。為收集這些本土化教學案例,應該組建高水平的宏觀經濟學教學團隊,定期開展關于宏觀經濟學本土化案例建設的教研活動,集思廣益,集團隊之力構建本土化的宏觀經濟學案例庫。
2.2保證理論教學質量的同時,引入多樣化的課外實踐
為了將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點較為系統、完整的傳授給學生,建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宏觀經濟學的授課時數不能少于48學時。與此同時,為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要引導學生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以自愿組合的方式形成課外實踐小組,然后,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布置一些經濟專題或將收集到的案例背景資料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查閱相關資料展開調研,在小組成員間進行充分討論后,每個課外實踐小組形成一份專題研究報告或案例分析報告;還可以安排學生課后觀看如“央視財經評論”等財經類節目,或邀請知名學者來校講座。為保證學生課外實踐效果,提高學生參與課外實踐的積極性,教師要對學生提交的調研報告或案例分析結果及時審閱,并在課堂上點評和總結。
2.3探索多樣化課堂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課堂參與
教學方法創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學效果。筆者通過多年的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實踐深深體會到,教師只單一地以講授加偶爾穿插提問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而忽視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參與,那么即使教師竭盡全力做到將理論知識講解得清晰透徹,大部分學生也表示能夠聽懂,但由于理論的枯燥和抽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仍然不高,難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系統教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要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探索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專題分析法等多樣化課堂教學方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首先是啟發式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以學生能夠感知的經濟現象和生活實際為素材,通過“開端引趣”“圖片引趣”“新聞引趣”“視頻引趣”等方式導入新課,引導學生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探討現實問題,進而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其次是問題式教學方法。就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并把這一線索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4]。教師理論知識的傳授要圍繞這條線索展開,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興趣。如在講授“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兩章內容之前,可引入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GDP和“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支出、對外貿易”有什么關系?帶著這個問題,學生首先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再通過乘數原理了解“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支出、對外貿易”對GDP總量的影響,進而能初步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為促進經濟發展,必須要擴大居民消費支出、企業和居民的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以及產品的出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思維方式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是案例教學法及專題分析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典型案例及經濟專題的剖析,讓學生嘗試用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去分析現實問題。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可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案例分析報告或專題研究報告,再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點評和總結達到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目的。
2.4完善宏觀經濟學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教學效果評價是檢測和反映教師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評價應用型轉型高校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的標準和關鍵。宏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方法主要有學生評價、院系評價、教學管理部門評價以及考試評價等。由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直接體驗者,其對于教師課堂教學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能給教師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教學管理部門應將學生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此外,授課教師也應在課堂教學中做好與學生的溝通,親自了解學生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此外,要改變以期末閉卷考試成績為主的考核方式,將學生在課內的學習態度及學生參與課外實踐的成果及表現量化為學生期末總評成績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陳銀娥,王毓槐.《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來自課堂外的思考[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07-108.
[2]朱文蔚,李清泉.《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基于地方高校特點的幾點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4):132-134.
[3]劉宏霞,謝宗棠.《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基于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學實踐[J].甘肅科技,2015(5):68-70.
篇6
2011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了我國2010年的宏觀經濟數據初步測算結果,其中GDP增長10.3%。在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還受經濟危機困擾而搖擺不定的背景下,中國實現2位數的增長率,的確舉世關注。但CPI漲幅卻突破了年初3%的預定目標,達到3.3%。尤其是對普通民眾、特別是低收入者,直接影響其生活水平的食品價格上漲幅度達到了7.2%。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6%,環比上漲0.5%;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5%;12月份上漲5.9%,環比上漲0.7%;全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6%,12月份上漲9.5%,環比上漲1.1%。把二位數的經濟增長率、突破3%的消費品價格增長率、高位運行的原材料價格等因素聯系起來看,當前的經濟運行屬于哪種狀態?有“過熱”論,也有“不冷不熱”論。那么,如何判斷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態勢?
所謂經濟過熱,簡單地說,就是由市場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導致的經濟高速增長與物價指數高位運行的“雙高”現象。存經濟學意義上,就是指實際增長率超過了潛在增長率。這種總需求的放大,可能是由投資需求的擴張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消費需求引發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現為總需求擴張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并引發物價指數的全面持續上漲。
判斷一國一定時期的經濟運行狀況,并不存在理論上的某個科學標準,依賴的是經驗值而不是某種標準參數。主要是看經濟增長率是否突破某個區間,投資或消費增長率是否超出經驗值,物價水平是否被持續推高,等等。
GDP增長率有其特殊背景,也在歷年均值波動范圍內
首先,從GDP增長率的角度看。從1978至2010年32年的GDP增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均值為9.99%,標準差為2.77%,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我國GDP增長率不低于7.22%就不應該算過冷;如此相應地,GDP增長率的上限是12.76%,根據歷次經濟波動的經驗值,12%以內的經濟增長率不會出現過熱現象。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有待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前景廣闊,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群體收入之間均存在較大差距,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經濟增長具有長期動力。
2010年超過10%的經濟增長率,有其特殊的背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2008年的GDP增長率由2007年的1412%急劇下滑46個點,降至9.6%,2009年進一步下探至9.1%,在此期間實行了積極的措施以擴張內、外需求,故而2010年的兩位數高增長不過是一種正常的回補缺口性的同歸,經濟增長率并沒有進入過熱通道。
“貨幣超發”引發CPI增長需謹慎對待
從CPI漲幅來看。經濟危機期間,為了防止經濟快速下滑,我國同其他國家一道采取了積極的貨幣政策,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以新增貸款為例,根據央行數據,2008年到2010年三年之間,新增信貸量分別達到4.83萬億、9.60萬億和7.92萬億。大量的流動性釋放,使我國面臨著所謂的“貨幣超發”問題。流動性釋放過多以及貨幣超發確實使我國面臨著較大的通脹壓力。但從歷史數據看,1978至2010年32年間,我國CPI增長率均值為5.4%,因此2010年313%的CPI增長率并不能成為判定經濟過熱的恨據。而且即便是對我國的貨幣超發問題,也應辯證的看待。
在我國轉型時期的特定金融制度環境下,“貨幣超發”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前提條件。轉型期我國的金融抑制,特別是利率和匯率管制導致的利率和匯率低估,通過直接或者間接效應導致了流通速度過慢,以及超額貨幣需求的問題。如果這種制度環境繼續維持,那么并不用擔心高M2/GDP所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相反它是利率、匯率低估的金融抑制條件下經濟趨于均衡的體現,是有利于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但同時我國當前利率、匯率市場化正在逐步推進,當初金融抑制的制度環境正在發生改變,可以預期在這個過程中貨幣流通速度也會逐步加快。在肯定過去高M2/GDP比例為經濟增長所作的貢獻時,也應充分注意隨著金融抑制的制度環境逐步改變而相應的控制貨幣增長,以遏制潛在的通脹風險。
當然,我國總體的CPI漲幅雖然溫和,但是其結構問題須認真對待。2010年CPI上漲雖僅有3.3%,但食品價格漲幅較大,高達7.2%,不容輕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國當前的收入分配結構存在嚴重問題,當前我國基尼系數接近0.5,表明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低收入人群對食品價格的上漲非常敏感,而2010年CPI上漲中正以食品價格的上漲為最高,再加上2010年游資頻頻熱炒食品類商品,造就了一個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等嚴重擾亂民生的負面案例,因而民眾的直觀感受與官方公布的通貨膨脹率嚴重不對稱。因此,要充分重視對民生的關切,尤其是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對普通民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設法通過物價補貼等手段來對沖物價上漲對這部分民眾的影響。
因此,從物價的角度看,3.3%CPI漲幅并不能成為判定經濟過熱的依據。但是其背后的流動性因素以及價格上漲的結構問題卻不容輕視。相關政策調整在注意這些問題以防通脹的同時,也應注意政策的連續性以保增長,而不應只顧一端,盲目逆轉宏觀政策。此外,由于應對這個問題單靠宏觀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調整是遠遠不夠的,此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長相對較慢。“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并提出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要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要與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同步的原則。因此,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未來我國居民收入的較快增加,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程度也將水漲船高,而經驗數據表明我國長期的CPI漲幅均值在5%左右,因此本文認為未來調整CPI的既定目標為4%較為適宜。
PPI、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在合理范圍內
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作為反映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也可以作為考察通脹程度以及經濟是否過熱的參考指標。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1978年至2010年的32年間PPI年上漲率均值為4.7%,標準差為6.9個百分點。而2010年的PPI漲幅為5.5%,不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而且接近我國PPI漲幅的長期均值,因此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運行來看,經濟沒有過熱。
篇7
關鍵詞:微宏觀經濟學;實踐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3)02-0128-01
一、《微宏觀經濟學》及其特征
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包括的相關理論十分廣泛。主要有:一是均衡價格理論。研究某種商品的價格是根據供求雙方共同決定的。并根據價格機制對經濟進行調節,當市場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時,說明資源配置不合理,其價格下降。相反,供不應求,則價格上升。二是消費者行為理論。研究消費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種商品的購買上去,以實現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產者行為理論。研究生產者如何把有限的資源用于各種物品的生產上去,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四是廠商均衡理論。研究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廠商如何決策。五是分配理論。研究按照什么原則來分配。六是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理論。研究微觀經濟政微宏觀經濟學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
楊金磊
(棗莊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山東 棗莊 277000)策有利于彌補公共物品、壟斷性商品等價格機制不能有效調節的缺陷。
宏觀經濟學則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包括相關理論十分廣泛。主要有:一是國民收入理論。研究包括長短期的宏觀經濟學決定。即長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物價水平及失業問題;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研究通貨膨脹的原因。三是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研究國民收入波動的原因。四是宏觀經濟政策理論。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微宏觀經濟學》在研究對象、理論方法及經濟政策存有較大區別。但是,二者之間又有密切聯系。一是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相互補充。即微觀經濟是假定資源充分利用的條件下,分析如何達到最優的資源配置;宏觀經濟學則是假定資源配置的條件下,分析如何達到最優的資源利用。同時,二者共同組成西方經濟的理論體系。二是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其中,微觀是研究個體行為,而宏觀則是研究總體行為。因此,微觀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三是《微宏經濟學》以實證研究方法為主。西方經濟學是在社會制度的背景下,來具體分析問題。因此,二者研究方法屬于實證研究領域。
二、學習《微宏觀經濟學》的困難分析
對于初學者來說,《微宏觀經濟學》較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既有學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學方法原因。
首先,入校新生對《微宏觀經濟學》缺乏理性認識是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所謂經濟學的理性思維則是對任何觀點都要懷疑的。同時,需要用邏輯的精確性去懷疑。而對于初學者來說,從宏觀層面上看,在高中階段的教學環境相對較小,課程安排較為集中,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相反,大學階段教學環境相對寬泛,課程安排比較分散,教學方法多元化。從微觀層面上看,過去的教學內容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主,基本上沒有接觸西方經濟學思想。另外,對于高中應試教學為主,向大學以自我學習為主的轉變還沒有完全適應。再加上,課程的抽象、理論性強、難以理解更是讓入學新生學習西方經濟學難上加難。因此,入學新生無法形成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進而缺乏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入校新生對《微宏觀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理解缺乏是學習困難的關鍵原因。假設條件是經濟學理論成立的前提。因此,學習經濟學必須從正確的理解假設條件開始。諸如:在學習《微宏觀經濟學》之前必須理解基本假設。一是“經濟人”假設。把人的本性假設為利己的,企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備信息”假設。在“完備信息”條件下,人們擁有做出決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備市場”假設。在“完備市場”條件下,市場競爭充分。四是資源稀缺性假設。正是因為人類欲望無限與資源有限的矛盾性,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問題。
再者,入校新生對《微宏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學模型重視不夠是學習困難的直接原因。經濟學模型是深刻認識和理解原型問題而對其所作出的一種抽象和升華的概括。尤其是通過經濟學模型來分析經濟問題,更加直觀、更加清晰、更加簡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重視經濟學模型對于初學者來說十分重要。
另外,教學方法陳舊,理論介紹過于枯燥乏味是學習西方經濟學困難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學習《微宏觀經濟學》的方法
當前,針對二批本科學生學習《微宏觀經濟學》的困惑。筆者認為,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專業老師應該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
首先,在經濟學教學中應該重視理論聯系實際。一是適時開展相關經濟學講座。尤其是結合一些經濟熱點問題(如:經濟危機、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等問題)進行合理分析其現狀及原因。二是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采用言簡意賅、通俗的語言講解尤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學,并將典型案例融入經濟學理論當中。
其次,在經濟學教學中應該重視與學生的互動。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學生個人實際情況出發,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二是注重通過適時反問,來不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三是重視提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再者,在經濟學教學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一是要求專業課老師讓學生清楚地知道經濟學的基本結構。經濟學研究不僅是關于生產、成本、價格、供求等方面,也不單是通貨膨脹、失業、經濟增長、經濟周期等問題。而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和規律的社會學科。二是要求專業課老師讓學生了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求老師必須采取板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采取“黑板+板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看清全過程及各種邏輯關系。同時,還要多注重激勵教學與情感教學相結合,多激勵、多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的過程中注重眼神、肢體語言的交流。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 黃亞鈞.西方經濟學(微觀和宏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8
關鍵詞:應用能力;《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8-0230-02
在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西方經濟學》是核心的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教學不僅是講授一些基本經濟理論,更重要的是,應著力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初步具有能夠運用一些基本的理論來分析、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特點
1.內容龐雜。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分支。微觀經濟學以價格理論為核心,以單個消費者和單個生產者為研究對象,主要由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理論和分配理論、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等構成。宏觀經濟學以國民收入理論為核心,以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動整體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由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與實踐、總需求和總供給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等構成。
2.抽象化,理論性強。西方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西方經濟學通過運用抽象方法,建立假設前提條件,排除一些非主要的因素與現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身的理論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導致理論性和邏輯性強。
3.數形結合分析比較普遍。 20世紀60年代以來,數學分析工具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應用幾乎涉及了經濟學的所有研究內容。數學作為最嚴謹的一種分析工具,借助數學模型可以把模糊的東西清晰化,從而能夠更好地解釋經濟現象,預測經濟發展趨勢。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強,數形結合分析比較多,學生難以消化。由于西方經濟學內容龐雜,理論性強,在教學上老師使用數形結合分析比較多。而高職學生理論基礎本來就相對比較差,面對數形結合分析,學生一方面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對理論性知識缺乏學習的興趣,容易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不能很好地配合,影響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傳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調動。高職院校西方經濟學一般是一學期45課時左右完成。教師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通常以教師為中心,以傳統的課堂講授和單純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容易忽視知識的實際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難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目標不明確,未能體現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目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西方經濟學》教學大綱上體現的教學目標只有知識目標,缺乏技能目標和態度目標。學習西方經濟學,僅僅了解和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于要學會運用所學原理解釋實際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并幫助解決現實中的經濟問題,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議。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內在素質,能夠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4.考核方式單一,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目前大多數西方經濟學課程采取期末閉卷考試方式,側重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實際運用西方經濟學知識的能力。西方經濟學雖然是一門理論經濟學,但現實生活的很多經濟學現象都可用西方經濟學的知識來解釋。考核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思路
(一)教學目標多元化
《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應實現三個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態度目標。知識目標是指課堂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技能目標是指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態度目標是指做事應具有的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由于《西方經濟學》課程內容多且有些原理抽象復雜,所以大部分老師課堂時間都在講解知識性內容,造成對其他教學目標的忽略,所以我們應結合經濟學課程的特點,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減少課堂知識內容的講授,將教學目標調整到教會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上來,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為了解決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所帶來的弊病,切實地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筆者在最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1.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可以以案論理,能夠提供真實的經濟情況,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后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使知識在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得到應用和升華。教師所選取的案例應盡可能貼近高職高專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便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介紹機會成本時,列舉現在同學們上大學而放棄了出去工作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計算自己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是多少。在講授需求規律時,列舉在節假日大型的賣場經常做促銷活動,說明“價格上漲,需求量下降,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在講授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時,可以講同學們在口渴時喝飲料的案例。在講外部效應時,可以講同學們在學生宿舍唱歌的案例,有的同學愛聽音樂,有的同學愛安靜,愛聽音樂的同學在宿舍內放大聲的音樂產生了消費的負外部性。
2.參與性教學。參與性教學,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教師和學生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積極地交往和互動,達到認知共振、思維同步、情感共鳴,創造性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教育實踐活動。它強調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主體的行為參與,注重教學過程中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從而教會學生學習。它注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感受,強調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和“從做中學”的模式。
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中,參與性教學的實施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分組學習。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課堂上有三種學習情境,即合作性學習、競爭性學習和個人學習。其中最佳的學習情境就是合作性學習,因為這種情境有利于學生的主體參與。”例如,在供求理論章節,將班級分成每5個人一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近幾年石油價格和小排量汽車銷量的相關資料,找到其間聯系,深刻理解需求曲線移動的影響因素。通過分組學習,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教學更有效地進行。分組學習過程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以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使得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接受與傳遞過程,更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自主學習。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由于學生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便需要教師從學生角度作一定的調整。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就是自主學習或稱個別化學習。例如,在經濟增長章節,指導同學們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搜集最近二十年的中國 GDP 的增長情況,并且查看各產業增長的情況,分析經濟增長的原因。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不斷獲取新的知識。
探究教學。探究教學的本質在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自身的實踐活動為主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動手、動腦、動口把所有的感官都調動起來,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宏觀經濟政策章節,讓同學們收集整理2012年國家出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探討這些政策對目前的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使學生對國家目前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
將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和學習結果的考核結合起來考核,重點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過程的考核主要是學生的出勤率,通過出勤率的考核保證學生課堂的學習時間;課堂表現和參與互動的情況、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或者任務完成情況,促進學生平時注重思維的訓練。學習結果的考核期末考試采取靈活方式。期末考試可以采取閉卷方式,可以采取開卷方式,也可以采取課堂討論答辯方式等。考評主體多樣化也是很有效的方式,采用學生的自評、互評和教師對學生考評相結合的新方式,打破老師作為單一評價的主體。學生自評能夠讓學生明確學到了什么?哪些方面還不足,有待改進。特別是采取小組學習的方式,有些同學可能沒有認真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卻由于所在組的出色表現而得高分,這時可以采用組內學生匿名互評的方式,確保真實情況的掌握。
(四)增加實踐教學的力度
實踐教學根據課程內容、專業特點、學生知識水平和能力,充分考慮學校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來選擇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內容應該從現實經濟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質出發并且緊密結合經濟學理論課程內容。例如在講授“收入分配理論”時,可要求學生利用業余的時間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相關數據,計算出某地區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基尼系數,并根據結果分析該地區貧富差距現況,最終完成調查報告。這種方式無疑為學生構建一個調研平臺,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力,挖掘自己的潛能。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高職高專院校應該考慮如何更新人才培養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多渠道、多方式開展教學,把知識、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有機統一起來。作為財經類專業其他課程的先導課《西方經濟學》的課程開設,應該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中心,才能使我們培養的人才具有寬闊的視野,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從而滿足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魏瑋,李春米.財經類專業型高層次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的研究[J].管理觀察,2008,(10).
篇9
關鍵詞:財政學;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一、 國際貿易專業財政學的學科特點及內容體系
伴隨經濟改革的深入,中國經濟逐漸從供給不足型經濟過渡到需求不足型經濟,宏觀經濟層面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觀念逐漸加強,政府職能的定位也必須加以調整。《財政學》是教育部確定的“經濟學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開設的專業必修課。
財政學是一門應用理論學科,學習《財政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財政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強財政管理工作對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弄清財政學的基本理論內容和基本政策制度,并且,懂得運用這些理論和政策制度分析、認識經濟財政中的現實問題;熟悉財政的基本業務知識和技能。
二、實現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
1、理論講授法。理論講授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大學的課堂上具有一定的優越性。我們可以把財政學的內容概括為兩方面:一是對財政學的起源和發展,以及整個財政收入和支出循環的介紹和描述,即“過程”的展示,二是對上述過程產生原因、動力、特點、問題等的總結和思考,即“規律”的揭示,就其性質來說,在上述兩部分中,均貫穿著理論的闡釋,所以對這些理論進行明晰的講解和闡述是完全必要的。
2、課堂討論法。理論知識需要學生掌握,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學生接受,但也不能由教師完全生搬硬套地灌輸,填鴨式的灌輸往往會引起學生反感,從而影響接受效果。所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它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使學生在討論中消化理解知識。
3、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法主要體現在教師與學生在由理論走向實踐過程中的配合與協作。沒有教師對學生的合作,理論就不能傳授給學生;沒有學生對教師的合作,理論就不能轉化為能力,學生就不能把握教學技能。因此,合作也是為了發展學生技能和取得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協作的關系,教師注重理論闡述講解的清晰明了,學生注重接受知識的主動獲取和有效吸收,教師不斷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興趣極高,師生的合作呈現良性循環,使教學和學習兩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
4、案例教學法。案例學習在財政學課中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理論課的學習,即使掌握了關于教學的理論,也不一定就能運用其分析現實的問題,學生只有在實踐課中通過案例分析模擬訓練,才能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歷史和現實的國際問題。在本課的教學中,經典案例較多,包括世界性經濟危機、云南紅塔集團的國企發展、陳天橋盛大集團的創業經歷、國家購置稅調整對于中國車市的影響、印花稅的調整對于中國股市的影響、97年國家宏觀調空政策對于社會供求平衡的影響等,同時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案例,然后安排專門時間進行案例交流。
5、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相比,可以把講授內容和背景資料、重點概念知識點提示、重點問題提示、思考題、參考文獻等與圖片、色彩、聲音、動畫、影像資料等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把枯燥難懂并相對靜止的書本知識,變成易于接受,一目了然并處于動態的屏幕畫面。對學生感官的綜合刺激效果比傳統教學模式要強的多,學生課堂的積極反應程度明顯加強,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教學熱情。
三、結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特點,設置教學重點
由于財政學教授的對象是我經法系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因此,在教授財政學這門課時,需要結合國際貿易專業自身的特點,使教授的知識可以在他們未來的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
1、國際貿易最重要的環節是報關出口的環節,而這一環節涉及到稅法、稅收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在財政學的教授中,重點為學生介紹出口退稅的相關概念和流程,“免、抵、退”三步如何計算,關稅如何退,增值稅如何抵扣。并可以結合實際案例講解。讓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出口這一環節所涉及到的稅法稅收和國家宏觀調控層面的政策法規,以便對具體貨物的報關納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2、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一部分會去外商投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工作。對于外資企業這一塊,在財政學的講授過程中,需要重點講解外商投資企業優惠的財政和稅收政策。同時,對于一些涉及到外商企業的特殊規定,需要重點提出來歸納總結。
3、在宏觀層面上,國際貿易的狀況直接涉及到我們國家每年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對于財政學關于財政的經濟穩定職能中,有四大目標: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適度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因此,在對國際收支平衡問題的講解中,必須結合國際貿易的特點,對于進出口收支、勞務收支和無償轉移性收入予以補充講解。
4、企業在做外貿的過程中,產品的價格直接涉及到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本國市場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又構成產成品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市場原材料價格一方面受到供求關系的制約,另外也受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其中財政學中的財政貨幣政策——相機抉擇機制就對市場價格有明顯的影響。這就有必要讓學生清楚的掌握不同的經濟形勢下,政府所靈活變動的擴張性或者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及其目的和手段。以便未來在企業工作中,對于宏觀經濟形勢有個清醒的認識。
任何一門課程的建設都需要經歷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對國際貿易專業財政學的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只要在實踐上努力嘗試,從理論上認真總結,就會取得顯著成效。
參考文獻:
[1]邱華炳.財政學教程 [M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篇10
[關鍵詞]大數據;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62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社交網絡等現代網絡新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通過網絡瀏覽、搜索、購物等行為產生的數據日益增多,致使人們邁入了數據以大量性、多樣性、價值性和高速性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在我國,大數據已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國務院于2015年頒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在文化、教育等領域全面推廣大數據應用和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了將“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目前,大數據及大數據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響著人們的理念、行為和習慣,其中,本科高等教育也深受影響。隨著大稻蕕募鈾俜⒄梗現代教學技術不斷轉型升級,出現了慕課、微課、翻轉課程等新的教學方法,對傳統的本科教學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何追隨大數據時展帶來的深刻改革,對教師掌握日新月異的現代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已有學者探討了大數據對應用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和管理統計學等課程教學的影響及相應的調整策略。盡管劉濤雄和徐曉飛(2015)、姜疆(2016)、申紅艷 等(2014)探討了大數據時代的宏觀經濟分析,但鮮有文獻研究大數據對宏觀經濟學教學的影響。因此,本文擬在大數據時代探討宏觀經濟學本科的教學改革。
1 宏觀經濟學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問題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一門承上啟下的基礎課程,是經濟管理類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必考課程。宏觀經濟學研究整體經濟現象,解釋同時影響許多家庭、企業和市場的經濟變化,主要考察國民收入的決定與變動、短期的經濟波動、長期的經濟增長、就業、通貨膨脹和國際收支等問題。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宏觀經濟學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如注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自主學習意愿不強;考核方式偏向固定化等問題。
1.1 注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
宏觀經濟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均比較強的一門基礎課程,該課程的理論可以指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和現象。但在傳統的教學中,主要以講授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為主,如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清楚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內涵,任課教師往往會用大量的時間去講解這些理論知識,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但占據了太多的課堂時間、消耗了教師太多的精力,教師在課堂上基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區開展實踐性教學。
1.2 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自主學習意愿不強
大多數高校的宏觀經濟學仍采用教師課前備課,課堂上講授教材附帶或自作的PPT,課后解答疑難問題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而且教師課堂講授占據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的機會和時間并不多,學生在課堂上以被動聽講為主,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意愿不強,這不利于提高學生提問、探索、思考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深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完全掌握了教學進度,學生基本上按教學大綱進行學習,自主安排學習的空間不多,這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3 考核方式偏向固定化
傳統的宏觀經濟學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試為主,課程成績一般按照平時成績(包括出勤、作業、課堂表現、期中考試成績等)與期末考試成績3∶7或4∶6的比例加權平均組成。這種考核方式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相對客觀地檢驗學生掌握宏觀經濟學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內容的情況,但也可能存在教師在試題命題過程中因為沒有為主觀題和客觀題設置合理的比例,而出現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通過考前死記硬背獲得高分的問題,未能檢驗學生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考核方式也未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實踐能力進行考核。
2 大數據時代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探討
大數據時代為宏觀經濟學教學帶來了海量的數據和新穎的案例等資料,為宏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提供了既豐富又生動的素材,為推進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大數據時代,對宏觀經濟學教學進行改革,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掌握宏觀經濟學基礎知識,為學習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財政學等后續專業課程奠定扎實的基礎,并為參加研究生入學、政府機關、金融機構、高校等用人單位的招聘考試做好充分準備。
2.1 形成基于大數據的教學理念
大數據時代要求人們要形成大數據思維,同樣,大數據背景下的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也需要具備大數據的思維。為了形成基于大數據的教學理念,任課教師要緊緊跟隨大數據時展的步伐,積極參加各種運用大數據改進教學的培訓、進修,認真學數據時代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方法,并不斷將這些教學技術和方法引入宏觀經濟學課堂教學中。
2.2 多渠道豐富教學內容
第一,添加大數據時代的海量數據信息資料,豐富教學內容。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教學存在理論性較強的問題,在大數據時代,任課教師可輔之以海量數據信息資料來豐富教學內容。與純粹理論知識教學不同,基于現實經濟現象的數據案例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助于學生牢固掌握抽象的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并提高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時,可分別引入基于掃描數據、網絡搜索數據、谷歌趨勢(Google Trends)預測CPI等案例分析。宏觀經濟學課程中,所有章節的內容基本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到大量相關的數據信息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可以更新、修訂教學大綱、教案和講義,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第二,增加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內容。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更加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更加繁重艱巨的任務,因此,宏觀經濟決策對宏觀經濟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完善政策制定和決策機制:注重運用互聯網、統計云、大數據技術,提高經濟運行信息及時性、全面性和準確性”。因此,在大數據時代的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有必要加入宏觀經濟分析。
傳統的宏觀經濟分析主要通過對比宏觀經濟指標、構建宏觀經濟計量模型、仿真宏觀經濟動力系統,對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及其發展趨勢加以判斷和預測。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規模大、類型多,拓寬了宏觀經濟分析所用數據信息的來源,并提高了數據信息獲取的時效性。目前,國內外運用大數據的概念、方法和技術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經濟預測(尤其是現時預測)、宏觀經濟分析技術、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數據挖掘等領域。
第三,借助大數據時代媒體報道拓寬知識面。在學習教材的基礎上,可推薦學生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經濟信息聯播、經濟半小時、經濟信息聯播等財經類電視節目;《21世o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報紙雜志的財經報道,多渠道關注宏觀經濟熱點問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3 加強實踐性教學
培養學生熟練運用宏觀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分析國內外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和現象是宏觀經濟學教學的目標。因此,任課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更應注重實踐教學。
大數據時代的宏觀經濟學本科實踐教學,應當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根本出發點,任課教師可以以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大數據資源為基礎,結合與大數據相關的課題、論文,將宏觀經濟領域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研究前沿引入教學。具體而言,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如何觀察現實經濟問題進行選題,如何結合宏觀經濟學理論構建數學模型,如何查找和整理文獻,如何搜集大樣本的宏觀經濟數據,如何撰寫學術論文并加以修改等方式增加研究性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研究中,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其研究學習能力。
此外,還可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戰略開展實踐性教學。“走出去”是指組織學生到當地的統計局、發改委、經信委等與宏觀經濟運行緊密相關的政府部門和互聯網、金融、電信、零售等應用大數據的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加強與這些單位開展深入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讓學生真正參與宏觀經濟學實踐活動。“請進來”是邀請這些單位既熟悉宏觀經濟學分析,又精通大數據分析的工作人員到學校為學生開展報告、經驗交流座談會。
2.4 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大數據時代的在線教學平臺、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為實現宏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由“以教師為中心”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提供了保障。具體來說,教師可先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的要求,制作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接著按照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的要求,從學生學習需求的角度出發,將每章節內容制作成PPT、視頻、練習題、測試題、討論題、評分標準等資料,然后將這些資料上傳至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也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樣學生可隨時隨地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
在線教學平臺采用交互式的短視頻學習模式,以10分鐘左右的片段式多媒體視頻為主,并在線完成配套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下掌握枯燥無味的宏觀經濟學原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線教學平臺為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教師和教師之間搭建了交流平臺,通過平臺可以相互發表觀點、交流意見、提問、解答等,有利于增加師生的互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線教學平臺會將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記錄,并根據記憶退化曲線提醒學生哪些內容需要及時復習,進一步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平臺記錄的學生信息進行分析,可提煉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學習狀態等信息,依此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育。
2.5 實施多元化考核
在大數據背景下,宏觀經濟學課程應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既考核學生對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也考核學生綜合運用宏觀經濟學知識的能力,同時,也考核學生在線學習和參與宏觀經濟學實踐教學等情況。如,其可根據教學平臺記錄學生完整的在線學習過程(包括每一個知識點內容的學習進度、完成配套練習和測試的情況,完成答題的時間、答題的熟練程度、答題的順序和答題的次數等),并結合參加實踐性教學的情況、對各部分內容掌握的情況、課堂表現、出勤等綜合考核,給出合理的課程成績以及相應的評價。
3 結 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宏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提供大量的數據和豐富生動的案例等資料。在宏觀經濟學教學改革中,應緊扣大數據時展的脈搏,充分把握好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有利條件,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大數據資源,合理運用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新教學方法,更好地發揮大數據服務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主要參考文獻
[1]白雪.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應用經濟學教學改革模式探析[J].經濟師,2016(3).
[2]方霞.教育大數據助力《國際經濟學》課堂教學改革[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6(3).
[3]盧盛峰.大數據背景下《財政學》本科教學改革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
[4]朱建平,李秋雅.大數據對大學教學的影響[J].中國大學教學,2014(9).
[5]劉帆.大數據時代經管類專業管理統計學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5).
[6]劉濤雄,徐曉飛.大數據與宏觀經濟分析研究綜述[J].國外理論動態,2015(1).
- 上一篇:小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下一篇:紀律處分條例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