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探索創新思考
時間:2022-06-21 07:13:00
導語:藝術探索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創新受到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等社會條件的制約。對危害社會又阻礙藝術健康發展的極端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是錯誤的。寬容對待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展開正常的藝術批評,是藝術繁榮和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藝術創新;社會制約性;藝術批評
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作為社會意識形式之一的藝術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藝術雖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等特點,但它必定受到社會存在的制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只能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前提下進行。人類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復合體,經濟政治文化又具有內在的聯系。一方的變化受到其它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方的變動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變化。文化的發展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單刀直入,也不能離開政治經濟的制約而畸形發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學、藝術、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構成的精神力量。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為文化因素之一的藝術的探索和創新,不能不考慮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越來越密切,相互碰幢越來越激烈。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藝思潮對我國文藝的影響,是擺在我們面前而又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同志早就指出,對待外來文化應本著“洋為中用”的方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在藝術探索、藝術創新中,一些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對外來文化全盤照搬,機械模仿。近幾年,對我國藝術影響較大的是西方后現代主義藝術思潮。消解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的界限、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把藝術與非藝術、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藝術與生活等同起來,取消藝術的審美、認識、教育等功能,是后現代主義文藝的基本特征。在后現代主義理論的負面影響下,藝術領域出現了以消解民族文化、道德,甚至法律為時尚,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象,浮躁、刺激、自我撫摩、回避是非、消解道義、逃避責任、告別崇高、低俗化、庸俗化等有所抬頭。前幾年,行為藝術極端化比較突出,吃死孩子、烙印、植皮、把人腦制成腦漿到超市去賣、男女裸體摞在一起等行為被賦予了藝術的意義。近幾年,也出現了《@41》及把自己的女性外陰特寫照公開展出的事情。搞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度的搞笑就會走向變態。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能看到一些搞笑走向變態的“藝術作品”。如可口可樂廣告竟是在衛生巾上用可口可樂的顏色涂上可樂瓶的圖案;紅艷艷的雙唇張著大嘴的男性小便池;男青年戴著鑲有豐滿“乳房”的圍巾,女青年穿著織有逼真“男性生殖器”的褲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一旦超出了它的“度”,就會走向反面。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有其文化積淀。脫離文化的藝術是懸空的,是沒有生命力的。中華民族有其豐富的文化基礎,有重倫理道德、重人格修養、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而極少數行為藝術家搞的所謂“行為藝術”與我國的道德、法律相悖,實屬“垃圾文化”,丑惡行為。當某行為藝術家食死嬰、喝男性生殖器泡的酒的行為公布與世時,連外國記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前衛藝術的大膽堪稱世界之最。康德告誡人們應該從藝術中看到道德的責任。如果藝術沒有道德的責任,就會變成社會的毒素。
離開民族文化民族道德,以藝術的名義,進行所謂的創新,實際上是為了名和利。“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發現:重要的不是藝術,而是藝術的‘生效’。藝術的背后是金錢。金錢是酵母,是春藥,是動力,是手段,更是目的。金錢的魔力人人皆知。金錢不僅可以使藝術家變得艷俗,同樣可以使批評變得浮夸。……美元、市場才是衡量藝術家成功的標準。藝術家成功了肯定有錢,最有錢的藝術家肯定就是最成功的藝術家。于是,按照這種’現鈔主義’價值原則,呂澎的‘90年代藝術史’在一些人眼里,自然也就成了變相的財富論壇或者類似財富排行榜的化名冊”。“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政治波譜、玩世現實主義等品牌化藝術以及至今仍在’倒賣’中國古董的藝術家的的一些作品已成為西方藝術大餐不可缺少的中國‘春卷’。……它部分地滿足了中國藝術家渴望與西方交流、對話的欲望,并使一些藝術家一夜暴富或步入小康”。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國內某藝術批評家“面對當時正轟轟烈烈的中國前衛藝術用最不招人喜歡的腔調說:中國前衛藝術家都是倒爺”。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優秀的藝術作品以美的感染力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號召人民,動員人民。落后的腐朽的黃色的淫穢的藝術作品是污染社會,敗壞道德的毒源,是毒害人民的鴉片。離開民族文化、道德、法律所謂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是藝術發展過程中的毒瘤,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如不堅決抵制,就有進一步蔓延的危險。藝術探索、藝術創新是藝術發展的有效途徑,不能因為存在一些背離民族文化民族道德甚至法律的“藝術”行為,就全盤否定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總書記在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作協第七次代表大會上指出“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文藝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積極創新,大力推進文藝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發展,才能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不斷增強文藝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擔當起重大的社會責任,肩負起神圣的歷史使命,是黨和人民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積極反映人民心聲,反映時展的步伐和趨勢,為人民放歌,為人民抒情,為人民呼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是文藝創作的不竭源頭和生命力所在。
二、對危害社會又阻礙藝術健康發展的極端的藝術探索、藝術創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是錯誤的
后現代主義宣揚“當代藝術可以亂搞”、鼓吹“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否定基礎主義、本質主義。后現代主義鼓吹藝術創作無須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藝術作品也無須反映事物的本質,只要反映生活的瞬間就行。離開民族文化,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和法律相悖的極端的“藝術”行為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場,在于后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所致。在后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負面影響下,有些藝術家沒有崇拜對象,沒有權威,主張藝術創作無禁區,無規則。他們敢于向優秀文化、道德、法律挑戰,自認為吃死孩子、植皮、放血、烙印等是在藝術探索,是在藝術創新。對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中存在的不良現象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客觀上助長了極端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的蔓延。
擔心對極端的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的批評會影響藝術發展,主張不要對藝術創作進行批評,讓社會和觀眾去判斷、取舍的觀點是錯誤的。這種觀點認為藝術發展就象“大浪淘沙”,隨著時間的推移,好的作品終會保留下來,不好的作品終會淘汰。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淘“沙”?是通過爭鳴,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淘汰落后的腐朽的因素,還是讓極端的“前衛藝術”隨心所欲的蔓延。認為藝術創作只對藝術家的內心負責,不必背負沉重的社會責任的觀點,同樣是錯誤的。藝術只是表現,只對自己負責的觀點與發展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背道而馳。
擔心對極端的前衛藝術的批評會導致相反的結果,認為“批評就是宣傳”,因而放棄批評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種觀點認為在極端的前衛藝術作品未公開之前,民眾在未知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報道它,批評它。如果報道它,批評它,客觀上起到了宣傳作用。筆者不同意此種觀點。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封鎖消息是不可能的。
認為本來清楚的概念和問題,經討論后反而變得五花八門,越來越不清晰,因而主張對流行的某些藝術思潮不去討論,不去爭鳴的觀點,實質上是逃避的表現。對文藝思潮展開討論,勢必引起各種觀點相互爭鳴。通過爭鳴,才能統一認識,才能防止和克服錯誤思潮的影響和侵蝕,才能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認為討論使問題越來越糊涂的觀點,在于只看到討論的某一階段,而沒有看到討論的全過程所致。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藝術探索中出現的有悖文化、道德、法律的行為應展開爭鳴和批評,引導藝術探索、藝術創新走上正確的道路,是正直的藝術批評家、藝術評論家的責任和使命。
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藝術探索、藝術創新
對待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只要不是反社會,反人類,反道德的藝術探索,都不應該橫加干涉,但正常的藝術批評,還是應該具有的。思想問題認識問題只有通過爭論,通過說理斗爭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對待藝術探索要以冷靜的態度,經過較長時間的思考,平靜地面對,切不可憑著一時的激情和沖動,橫加指責,粗暴干涉。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有區別。道德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同一國家同一民族,各行各業又有自己的道德。藝術領域自然也有自己遵守的道德規范。社會道德與行業道德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社會道德是對行業道德的抽象和概括。
由于各行各業的特殊性,其道德又有獨特之處。一般來說,行業道德不能違背國家民族的道德。藝術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相對獨立的道德規范。從藝術發展角度上來看,對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應持寬容的態度。但寬容不是無原則的,無限度的,寬容應有自己的底線。
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標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藝術探索藝術創新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由于社會的復雜性多樣性,由于藝術的特殊性,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藝術探索及藝術創新不同的標準。
有些藝術家從藝術發展的角度出發,片面強調藝術探索、藝術創新。這些人認為藝術具有相對獨立性,超出一般人的審美能力和道德要求。藝術探索要排除一般人的干擾,不要過多地考慮社會道德的制約。至于社會的穩定和道德的文明,那是政府的事情,不是藝術家考慮的問題。這種觀點割裂了藝術與社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錯誤的。藝術是社會的藝術,個人是社會的個人。藝術作品只有與社會進步社會道德相一致,才能成為社會發展的精神保障和動力,才具有生命力。那些與社會進步社會道德相悖,污染社會環境,消磨人們意志,腐蝕人們心靈的藝術,肯定會遭到人們的反對,是沒有生命力,沒有前途的。藝術家個人不是孤立的個人,藝術家創作也不是純個人的事情。如果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作品,成為陶冶人們情操,激勵人們奮發前進的精神力量,就會得到政府和民眾的支持。如果創作的作品是危害社會的毒素,自然遭到社會的反對。
大多數藝術家從社會穩定與藝術繁榮相統一的角度出發強調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要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伐。堅持黨的文藝方針,正確處理社會道德和藝術道德的關系,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創作出鼓舞人們斗志,激勵人們奮發前進的不朽作品是時代賦予藝術家的神圣使命。
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受社會道德的制約還是受藝術道德的制約,一些人長期以來對這個問題沒有得到正確的解決。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人,都生活在社會環境之中,他的一切言行都要受到社會道德的制約。因此,藝術探索和藝術創新必須考慮到社會道德的容忍程度,考慮到民眾的接受程度。但藝術又有它的特殊性,在社會道德制約的同時,又有它的自己獨特的道德。藝術探索藝術創新不僅要遵循藝術道德,而且要考慮到社會道德。藝術家尋找社會道德與藝術道德的結合點,是藝術探索的題中之義。
文藝發展有其自己的規律。“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是藝術創新和探索的根本保證。一切離開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的藝術創新和藝術探索,一切背離黨的文藝方針的藝術創新和藝術探索,都是極其錯誤的。這樣的創新和探索是沒有前途的,不可避免要走進死胡同。
- 上一篇:小議現代陶瓷藝術發展
- 下一篇:中國裝飾藝術審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