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中“藝術偶像”的基本特征論文

時間:2022-07-22 11:44:00

導語:藝術創作中“藝術偶像”的基本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創作中“藝術偶像”的基本特征論文

摘要:在傳媒作用日益強大的今天,青少年群體對偶像的追逐已成為引人注目的社會現象,“藝術偶像”的商業包裝自然也成為當今商家聯手藝術創造人進行市場運作的角避目標。對此,本文作者大不以為然。本著求真的目的,作者對于藝術偶像的基本特征進行了一次探索性的思考,對于如今被異化的“偶像”概念給予了一個徹底的糾正,同時給出了一個成功藝術偶像的定義。無疑,本文對藝術創造者以及媒體宣傳機構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藝術偶像;藝術構思;藝術傳達;藝術欣賞;特征

“偶像”本是指巫師制作的神佛之像,從哲學的角度可解釋為幻象或假象。到今天它卻演繹成為那些受眾人癡速、充斥著商業包裝人為炒作后所誕生的“明星”的代名詞,實屬荒誕。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藝術偶像是貫穿藝術創作過程始終的本原,它是藝術家的人生觀和宇宙觀通過幻想的處理后,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所呈現出來的一種象征性的形象。下文以藝術創作的三個階段作為分析視角。試圖闡述藝術偶像基本特征

一、藝術構思——藝術偶像形成時的特征

(一)模糊性廈瞬間性

以《雷雨》為例,曹禺成功地把握住了以一扇模糊的窗戶為藝術偶像的事實說明:藝術偶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藝術家的靈感。這種靈感很可能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像,若不對它進行迅速的把握和反復的捉摸,它極有可能稍縱即逝。曾經無數次面對藝術偶像的突然來臨。我們該反問一下自己是否珍惜過他們:或放棄隨之而來的世俗的欲望及雜念,好好地回味、琢磨過這份來之不易的藝術靈感。

筆者尤為推崇《阿甘正傳》中塑造的憨厚的藝術形象——阿甘,在面對最心愛的人Jenny的不辭而別后茫然的看著Jenny送給自己的一雙跑鞋。突然他的心中涌現出一種想跑步的沖動,他穿起愛人送的跑鞋一跑就跑了一年半。一路上無數費解的記者不斷詢問他:“你究竟是為了什么而跑?”“是為了環境保護嗎?”“是為了教育基金嗎?”在無數個“為什么”的背后,這幫習慣于用理性化的公式思考問題的記者誰會知阿甘此刻正在從事一項藝術創作?阿甘一句簡單的回答“我只是想跑”充分體現出了他對自己靈感的珍惜。他把自己瞬間閃現出的一個想跑步的藝術偶像化為一種實際行動,用永不停歇的步伐來傾泄對心上人綿綿不斷的愛。誰敢說阿甘這種表達自己愛意的方式不是一位藝術家所為呢?對比今天自稱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我們,有幾個能像阿甘一樣敢于去表現自己心中模糊的藝術偶像?理性的分析導致了多少寶貴的藝術靈感還沒有來得及形成藝術偶像就被扼殺?所以,在藝術面前沒有聰明與傻瓜的界限,它是一種人的天性。只看你是否用同樣藝術的眼光來看待閃現于你腦海中的藝術偶像。敏感地捕捉這種稍縱即逝的感覺,用藝術的加工-使這種模糊的靈感逐漸成為一種清晰的形象。

(二)想象性特征伴隨經驗性特征

藝術的偶像必須是伴隨著想象的特征誕生的。如果你的偶像不是你的想象力的結晶,那就必然是抄襲別人經驗的結果。由于想象性特征是原始人類思維活動的基本狀態,是藝術思維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我們的藝術偶像在產生時必定是一種對現實的升華,而不是一種對現實的歸納。這也許正是“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真諦吧。我們的藝術偶像可以存在于詩歌中,而永遠不可能產生于報告文學中,也正是這個道理。但同時,這種想象并不是一座空中樓閣。他是以藝術創作者個人的世界觀、經驗為基礎,從而誕生出來的藝術偶像。曹雪芹不身處封建家庭的盛衰變故中,怎會創作出《紅樓夢》這樣的經典;錢錘書若不是有過海外留學、抗戰流亡的經歷,又怎會寫出《圍城》這樣的佳作。雖然賈寶玉和方鴻漸都是作者幻想出來的偶像,但不難看出他們身上依稀留有作者的影子。

二、藝術傳達——藝術偶像轉述時的特征

(一)必須有藝術家獨特的語言特征

藝術偶像一旦在創作者腦海中成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創作者通過自己的語言把這種偶像轉述成一種可視的形象。這一步被稱為藝術創作過程,往往它也是評判創作者是否可稱得上藝術家的最見功力的一步。由于藝術家藝術語言的差異性,以及語言表現力的差別,藝術偶像是具備個性特征的。同樣是對交響樂《天鵝湖》的解讀。傳統芭蕾《天鵝湖》、《男版天鵝湖》以及王玫老師創作的《天鵝湖記》所傳達的藝術偶像卻截然不同。傳統芭蕾《天鵝湖》講述了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把傳奇性的色彩渲染到了極致。而《男版天鵝湖》天鵝湖卻是以一些極為生活化,寫實化的啞劇語言,把整個社會不同階層人群的內心活動刻畫得淋漓盡致。而《天鵝湖記》中,編導用最易懂的舞蹈語言把“中國舞蹈比賽”這一現象夸張丑化到了極致,從而引起我們舞蹈人對這一現象的反思。區別于借代別人經驗偶像的蹩腳做法,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表述自己的藝術偶像時,所采用的語言必定是要有一定幅度的視野范圍的。并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他所創作出的偶像相反會成為其他人爭先恐后模仿卻又永遠望塵莫及的藝術原型。同時,這種藝術語言的個性不應該僅限于對藝術偶像的一度創作中。這就是為何當不同演員在說著完全相同的臺詞,或是表演著同樣的舞蹈動作時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偶像會大相徑庭的本質原因。

(二)藝術偶像必須通過規定情境呈現

規定情境所指的是藝術偶像存在的相關背景。一個藝術偶像需要最貼切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環境背景來襯托,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試想《雷雨》如果沒有兄妹亂倫、母子亂倫的情境為依托,何以一鳴驚人。離開了規定的情境的依托,沒有時空限制的藝術偶像很難被恰如其分地轉述出來。所以規定情境即起到了襯托、反襯藝術偶像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限制藝術偶像的作用。

三、藝術欣賞——藝術偶像呈現時的特征

(一)藝術通感特征

行家道:“好的舞蹈應該能聽得見,好的音樂應該能看得見。”這指的就是藝術偶像的通感特征。優秀的藝術偶像一旦呈現,其肯定不會局限于一種藝術形式的唯一性。記得小學時候學過的一首詩《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人們常常沉醉于這首詩的意蘊中:它究竟是一幅畫。還是一首詩?作為一首詩它卻比一幅畫還要形象逼真;而作為一幅畫,它卻比一首詩更加意境深遠。它讓人在“天人合一”的和諧中忘卻了這個藝術偶像的呈現形式。由于藝術源于人類的想象的天性,優秀的藝術偶像自然是融會貫通于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這就解釋了為何張旭在觀賞了公孫大娘舞劍后書法技巧大增。一位編導常常借助一些唐詩宋詞來刺激自己創作古典舞的靈感,同時也鐘意求助于幾米的漫畫和音樂來開闊自己想象的空間,他的作品往往瀟灑、超脫,富于想象力與感染力。可見藝術偶像的表現由于具備了通感特征。由此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

(二)審美判斷特征

藝術的審美判斷特征指的是其象征性特征。由于“偶像”一詞源于面具,所以在一開始他指的是一種視覺的象征形式。但其還有另外兩大判斷特征。

其一為性別審美判斷特征。從原始社會起,雖然從母系到父系,性別的地位有所交替,但兩性一直有著明確的絕然不同的社會分工形式。還是那句話,藝術源于人的天性。在河南博物館中,筆者有幸親眼目睹原始社會的一些文物。母系氏族時期所鑄造的“鼎”,其三個支撐角顯然是以女性乳房為原型的。可見,在藝術起源時期,藝術偶像的呈現是突顯性別特征的。在今天的藝術界中,卻涌現出大批所謂“中性化”的藝術偶像。無性別即代表藝術偶像無人性,所以對于這種反自然,反人性的做法,我們是不應該茍同的!

其二則為民族審美特征。民族和性別一樣具有人類性特征。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因此不同民族中的藝術偶像必須反映自身文化特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談到民族文化,不禁令人痛心疾首:唐朝婦女的服裝成為日本具民族特色的和服;《春鶯囀》等多部唐代樂舞舞譜如今只能在朝鮮的舞譜中才能找到;原屬于我國的《蘭陵王》卻被朝鮮申請了專利,不允許我國進行“非法”演出。當看到龍門石窟的石象被鑿得面目全非時,卻又聽說龜茲石窟多年失修,甚至還有住戶在里面生火做飯。為何我們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博大的文化在不斷喪失,卻依舊如此麻木?難道真要等到我們的藝術偶像完全失去文化依托的那一刻,才會開始大徹大悟的反思嗎?

在藝術偶像的審美判斷特征中,性別和民族都應該具備“以一斑窺全豹”的象征性特征。但如今我們的一斑”卻在不斷被全球化一體化的熱潮所吞噬著。這種個性淡化的趨勢。與外來文化思想的入侵有關系,與我們自身文化保護的忽視有更大的關系!

四、結語

最后,需表明的是:由于在藝術的創作活動中,以上三個過程都是互相依存,彼此滲透的。使得藝術偶像的以上特征在時空中并存,所謂“排名不分先后。”藝術家的任務就是把具備以上特征的藝術偶像完美的轉化為可見可感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