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真理探究論文

時間:2022-02-09 06:18:00

導語:藝術真理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真理探究論文

1游戲:藝術的存在方式

伽達默爾認為“游戲”是研究藝術真理的入門概念,它構成了藝術經驗的人類學基礎,但他又明確指出,這里所討論的游戲與康德、席勒所說的游戲是不同的。他說:“如果我們就與藝術經驗的關系而談論游戲,那么游戲并不指態度,甚至不指創造活動或鑒賞活動的情緒狀態,更不是指在游戲活動中所實現的某種主體性的自由,而是指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這里從藝術的存在方式出發,去看待“游戲”概念,不同于康德的“自由游戲”,康德認為美的表象是在想像力與知性的自由游戲中將心靈激活。他忽略美的對象,只展現人的主體性自由。席勒也一樣,他提出“游戲沖動”“人只應同美游戲。”有一種強烈的主觀主義傾向,這正是伽達默爾所要反對的,他是在存在論意義上討論“游戲”的。

1.1伽達默爾認為游戲的真正主體并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

游戲是一個主動性的過程,它并不是游戲者的意識或行為中具有其存在,而是相反,它吸引游戲者進入它的領域中,并使游戲者充滿了它的精神。與游戲相類似,藝術作品也不是一個與自為存在的主體所對峙的對象。它其實是在成為改變經驗者的經驗中才獲得自己真正的存在。“保持和堅持什么東西的藝術經驗的‘主體’,不是經驗藝術者的主體性,而是藝術作品本身。正是在這一點上游戲存在方式顯得非常重要”。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是因為他在搞藝術。藝術活動或藝術作品,使人成為藝術家。因此,可以說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而是藝術本身。

1.2伽達默爾認為游戲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現

伽達默爾打破認識論上的主客二分的觀點,指出在游戲中每一個人都是同戲者,不過游戲本身、游戲的重復運動是第一性的。游戲者和觀賞者組成游戲整體,他們都指向游戲的意義內容,去表現游戲本身。而“事實上,最真實感受游戲的,并且游戲對之正確表現自己所‘意味’的,乃是那種并不參與游戲、而只是觀賞游戲的人。在觀賞者那里,游戲好像被提升到了它的理想性。”游戲是在觀賞者中起到游戲作用的。游戲中自我表現是自然的普遍存在狀態,藝術同樣具有這個本質,正如戲劇,其本來含義即是“觀賞者的游戲”,它最鮮明地展示了文學的存在方式。藝術的表現本質即體現在這里,因此我們可以說藝術的存在方式即自我表現。

1.3伽達默爾認為游戲具有自我同一性

人類游戲向其作為藝術的轉化,伽達默爾稱之為“向構成物的轉化”,并指出“只有通過這種轉化,游戲才贏得它的理想性,以致游戲可能被視為和理解為創造物”,才顯示出好像與游戲者的表現性行為相脫離,并且存在于游戲者所游戲之物的純粹現象之中。這種轉化表明在藝術游戲里表現的東西,乃是永遠真實的東西。它是對存在意義的一種真實的顯現,而不是富有欺騙性的模仿,模仿具有認識意義,那就是再認識,再認識所引起的快感其實是這樣一種快感,即比起已經認識的東西來說有更多的東西被認識。同樣,藝術作品在表演、閱讀和觀賞中盡管會發生各種變化,但只要服從藝術作品的存在規定性,這些變化就不會外在于藝術,而是豐富和展現了作品的存在。理解的同一性的起點是作品的規定性,這種“同一性”即再創造,作品通過再創造,并在再創造中使自身達到了表現。在伽達默爾看來,把游戲概念引入藝術經驗,對于美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2象征:藝術意義的顯現方式

2.1從藝術游戲層面理解追求真理的人類學動機

伽達默爾把游戲特別是藝術游戲從一切自然的游戲形式中提升出來,并由此引出一個理解層面追求真理的人類學動機,他把這種“持續性的假借”引為“我們現在從整個思索中所引出的一個進步”。這種思索即把我們引領到藝術本體論的另一個維度——象征。伽達默爾用了一個最簡單的例證闡述了“象征”的含義:“象征就是那種人們由此重新認出某件事的東西——正如一位好客者憑借‘招待券’來重新認出他的客人的朋友一樣”。個別對于再現全體的代表象征功能在這里就表現出來了。相對于藝術來說,則指藝術的符號和意指特性。伽達默爾的藝術象征特性其實來源于藝術的游戲性質。由自然游戲到藝術游戲,由藝術游戲到理解的游戲,由理解的游戲上升到理解對于真理的追求,這是一個逐漸增長和擴充的過程。就藝術而言,這是指藝術家通過在游戲中的自我表現,使存在的意義顯露出來,并開啟出新的存在可能性,從而構成了藝術的象征特性。象征既不是藝術手法也不是藝術流派,而是意義的顯現方式。

伽達默爾認為歌德所說的“萬物皆象征”是詮釋學觀念最全面的闡述。它表明不存在不能表明某種含義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指示其他事物,這里的“萬物”并不是對每一個存在的斷定,也不是為指明這種存在如何,而是為了斷定,它是如何同人的理解相遇的。“可以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語言”的論斷,從理解的媒介出發描述了詮釋學觀點所具有的無限領域,也就是說所有的歷史經驗都能滿足這個論斷。但是作為詮釋學的普遍性,只有藝術經驗才能到達象征所指示的意義,因為“藝術語言的獨特標志在于:個別藝術作品集聚于自身并表達了屬于一切存在物的象征特征。”

2.2通過繪畫表現來說明“存在的擴充”

伽達默爾一反傳統繪畫觀,而倒置性地認為繪畫藝術中對原型的模仿非但不削弱其存在,反而會使之產生一種存在的增長或擴充。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繪畫的本體論,伽達默爾首先討論了繪畫藝術中原型和摹本之間的關系。原型通過摹本達到表現,但摹本一旦構成,就是一種獨立的存在,在本體論上,原型與摹本之間不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摹本的本質是在于它除了模擬原型外,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任務。因此,它的合適性標準就是人們在摹本上認出原型”。摹本是作為手段而起作用的,它的真正功用在于通過類似性指出所摹繪的事物,當其目的實現,其作用便喪失了,因此,“摹本是在其自我揚棄中實現自身的”而繪畫不是在自我揚棄中獲得其規定性的,因為它們不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繪畫本身就是被意指的東西,對于繪畫來說,重要的東西在于其所表現的東西如何在其中表現出來。繪畫具有某種自主的實在性,從根本上不同于摹本與原型的關系,繪畫活動本身既不是主體的表現,也不是對客體原型的再現,而是繪畫原型的存在意義在游戲和象征中得到的呈現。這樣一來,繪畫活動便不只是藝術家的主體行為,而是此在對于存在的理解和領悟。即使繪畫藝術的初級階段,繪畫對原型的模仿也是一種再認識,因為“模仿是指某物得到表現,從而使它以這種方式呈現在感性的豐富性之中”誰要模仿,誰就必須刪去一些和突出一些東西,從而使所認識的東西仿佛經過一種突然醒悟而出現并被本質地把握。每一種表現都在原型身上展露或揭示出新的意義“原型通過表現好象經歷了一種存在的擴充”。幾乎可以說這里發生了原型和摹本的本體論關系的倒轉,正是這一點顯示了解釋學在方法論上的突破和創新。藝術對存在意義的展現,不是一般所說的呈現,而是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實現的,自身體現出唯一性;它是富有某種特定“韻味”的呈現。此外,藝術對于真理的呈現,實際上只是一種開啟、去蔽或揭示的過程。受理解環境和語境變化的制約,對藝術的理解必然具有偶然性和變異性。正因為藝術意義的經驗是流動發展的,所以繪畫原型才會不斷隨之而“擴充”其自身的存在。藝術存在的展現和擴張是真理的揭示,認識的揭示,體現了藝術開放性特征。

3節日:審美存在的時間特性

3.1“節日”表征一種獨特的時間——共時性

在伽達默爾的藝術本體論中,時間性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概念。如果說在藝術中游戲構造形式,象征體現意義,那么“節日”則表征一種獨特的時間——共時性。藝術作品的理解之謎,歸根結蒂是理解的過去與現在的共時性問題。藝術作品的存在和流傳,是在這種共時性中實現的。共時性就是指某個向我們呈現的事物,無論其起源上如何遼遠,在其表現中卻具有完全的現在性。節日是共時性本身在它的充滿形式中的表現。

伽達默爾認為有兩種時間,即“歷史的時間”和“超歷史的時間”。真正的時間就是這種超歷史的時間。“在這種時間中,‘現在’就不是一個短暫的瞬間,而是對時間的充滿”。在《美的現實性》中,伽達默爾又把時間分為“空無的時間”和“實現了的時間”或“屬己的時間”。空無的時間是那些無聊的空虛與繁忙的空虛所填充的時間,時間在這里是作為“被排遣的”的東西被體驗到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空虛無聊、無所事事或忙忙碌碌卻不知何為的人,就是在這種空無的時間里虛度光陰的。實現了的時間與此相反,是一種被激活的生命的體驗時間。這里時間里的每分每秒,都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感受到生存和世界深邃含義。這種時間最典型的就是節日的時間。

3.2藝術作品永遠是過去和現在的中介

伽達默爾有一種說法:藝術就是去慶祝。節日的時間結構同藝術作品的時間結構有內在的一致性。節日慶典活動因為被慶祝而存在,同樣作為觀賞游戲的戲劇也是因為觀賞者表現自身而存在。同在不是“共在”而是“參與”。不管藝術作品的起源如何遼遠,藝術作品與它被理解的一個時代完全是共時的,它并不使理解者或解釋者注入另一個時代或另一個世界。藝術品的完滿的現在性的獲得還有依賴于觀者對藝術作品審美性的參與,與藝術感受相關的是要學會在藝術品上作一種特殊的逗留。就如同“節日通過自己的慶祝放棄時間,使時間停止和延擱。”參與藝術品上的逗留越多,藝術品就越顯得富于表情,多種多樣,豐富多彩。藝術品的這種時間經驗的本質就是學會停留,從而感悟那種永恒性的有限符合。

藝術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之所以具有存在的永恒性,則是在于它像節日一樣,讓人們在它的作品上作一種特殊的逗留,讓人們的審美時間表現為完滿的現在性,給人一種輕快與緊湊的節日體驗。這就是藝術永恒的所謂真理之謎。綜合這些考察,伽達默爾得出結論:“美學必須在解釋學中出現,這不僅僅道出了美學問題所涉及的領域,而且還指出了,解釋學在內容上尤其適用于美學。”

參考文獻

[1][德]伽達默爾,[法]德里達文,孫周興,孫善春編譯.德法之爭:伽達默爾與德里達的對話[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5).

[2][德]伽達默爾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11).

[3][德]伽達默爾著,夏鎮平譯.贊美理論:伽達默爾選集[J].三聯書店,2005,(9).

[4][德]伽達默爾著,張志揚譯.美的現實性——作為游戲、象征、節日的藝術[J].三聯書店,2006,(5).

摘要:藝術真理是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里的一個重要的美學問題,從游戲、象征到節日,伽達默爾考察了藝術作品的本體論,以及藝術作品中的真理問題。他把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與游戲同論,指出藝術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現,這種表現是指向讀者閱讀的,作品的意義是在讀者閱讀過程中生成的,是作品中介化而達到的一種讀者和作品融合的新的統一體。對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的這一觀點和理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藝術真理;藝術本體論;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