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范文

時間:2023-12-21 17:3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

篇1

心理學的作用在當今生活日益凸顯,個人、社會乃至國家都重視學生心理的發展情況。所以各學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咨詢等機構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隨著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實踐的不斷增多,心理健康課程的理論也逐漸發展與完善。其中,對心理健康課程的實踐最具影響力的就是積極心理學,不管是心理健康教學理論還是實踐的各個方面,都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系。

 

一、積極心理學相關內容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使用心理學由開始到現在已較為完備和可靠的科學的實驗方法與研究手段,來探究人們的品德、潛能等積極品質的一股心理學熱潮。它開始于20世紀末的美國,代表人物為塞里格曼。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的主要內容包括:積極是對前期集中于心理問題研究的消極心理的改進;提倡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應限定在人心理的積極方面;強調對心理問題的解釋也應該從它積極的方面入手,并從中獲得積極意義。

 

所以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是在人內在品質中積極的那一面,積極心理學深深地受到人本主義的影響,人本主義作為心理學的第三大勢力,二者都強調人內在的潛力,相信人內在都擁有積極向上的動力。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的重點應該是從人內在的向上的力量和人的生活出發,倡導用一種樂觀的心態來看待人的許多心理現象,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釋心理方面的問題,在負面的事件中看到積極的一面,就像人本主義的積極關注一樣,這樣就有利用發現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人們如果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內在能量,就可以用他們在面對困難時提供力量,也可以讓人們在最大范圍內發現自己的內在的力量,由此而達到一種幸福的生活。同樣,心理健康課程的目的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強化心理能量,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的內在潛能。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在主觀層面上,研究積極的主觀體驗。包括幸福感和滿足、希望和樂觀主義、快樂和充盈,重點是強調人要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在以及充滿希望并樂觀地面對未來;二是在個人層面上,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關注未來、洞察力、才能與智慧等。三是在群體層面上,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包括研究安定的社會、關系良好的社區、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學校以及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從而使公民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有職業道德。

 

心理健康課的目的從主觀層面來說,是讓學生在授課過程中產生積極的主觀體驗,正確的看待自己的過去和展望未來,這種體驗能夠幫助學生在以后遇到相同的情景時能夠學以致用;從個人層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發展自己的積極品質和才能,這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會產生深遠的持久的影響;群體層面是通過打造良好的課堂和班級風氣,讓學生的成長環境是安全健康的。這群體環境包括了教室課堂氛圍、學校環境,也可以延伸至學生的家庭,多方面環境的塑造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社會支持資源。

 

所以,從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與方向來看,是可以給心理健康課程實踐提供相關的指導與幫助。

 

二、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對心理健康課程的分析

 

(一)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

 

心理健康教育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以自己為主體,同時教師教育也是以學生為對象。心理健康課需要取得實際效果,就需要學生有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與人本主義頗有淵源的積極心理學也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任務就是創設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情境,讓學生主動的在這種情境中發掘自己的潛在能力。

 

而心理健康課程正可以給學生這樣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上,即找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潛能。也讓學生自己明白內在存在的克服困難能量,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成長中存在的障礙,利用這種積極的潛能來完善自己,而不是沒有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使成長有所滯留。

 

在心理健康課程中,教師也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從而使學生大膽地釋放自我,呈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這樣就使心理健康脫離了其他學科的教學的方式和中心,不是以教師的教授為主,而是以學生的參與為主。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看到自己內在的力量,認識到自己的強大資源。但是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的方式還在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存在著,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為教師主導課堂的方式使知識的傳達率提高了,也可以防止一些突發的意外的事件,但是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都受到影響。所以學生的主體性也體現了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念。

 

(二)應重視學生的主觀體驗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其中一方面就是研究個體如何看待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生活中獲得的感悟與收獲,包括人類的快樂、幸福、美好等等,強調人應該對待生活是感恩的,是充滿希望與幸福的,由此形成豐富多彩的人生感悟。具有這種感悟的人會以“積極”為主要目的,即“用積極的視角發現和解讀問題的積極方面;用積極的途徑培養積極的品質;用積極的思想澆灌積極的心靈;用積極的過程提供積極的情感體驗;用積極的反饋強化積極的效果;用積極的態度塑造積極的人生”,形成豁達、寬容、大度的生活態度。

 

有關心理健康的活動特點是以目的明確、計劃詳細、可行性強的活動為主,在活動中需要讓學生都參與進來,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與收獲,再從切身的體驗中領悟一些道理或精神上的成長。同時,活動場景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在某些生活情景下的行為反應,這樣就可以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景進行對比,并可以把這種行為反應應用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這種形式的課程注重學生的參與、認真領悟、專心體驗和技能的操作訓練。

 

心理健康課程注重學生的主觀體驗,體驗不斷的積累,能夠加深內在的強化,慢慢就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這更注重內在感悟,而不是知識的獲得。心理健康課程教師不應用灌輸或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記住某些知識,而應當通過角色扮演、對話等方式讓學生在過程體驗中有所收獲。通過體驗獲得的感受會比通過記憶的方式獲得的知識更長久,也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三)課堂授課內容和氛圍都是積極的

 

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心理課堂應強化通過“積極”這條主線來進行課程,教學的目標也始終圍繞著“積極”設定。在當代心理學的范圍中,“積極”一詞,應該是正向或充滿活力的含義。因此,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心理健康課程也應該是充滿活動的,具有正能量。從情緒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對恐懼的負面的事印象更深刻,而積極心理學更重視傳授學生正面的內容。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心理健康課的教師在選取案例時應該是正面的案例多一些,雖然一些心理問題的事件可以教會學生如何解決和應對這方面問題,但是負面案例的介紹強化了學生內在的恐懼;另一方面也應在情緒情感方面引導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更加重視學生內在良好品質的發展和心理能量的強大。以積極為主旋律,用豐富健康的內容與合理的方式塑造學生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對未來的期望是樂觀,富有希望的。在活動中的體驗也是積極正向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內在成長的積極動機,強化學生的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學理論下心理健康課堂的教學目標與宗旨。

 

(四)課堂環境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格是社會活動的外部表現,在一定生理條件的影響下,以積極體驗為中介,由外而內,轉為個體內部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說人格是個體內化社會活動的結果。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第三方面也重視學生周圍環境的變化。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除了在課程內部,通過課程自身的特點幫助學生內在潛能的發現與發揮,還需著力營造積極的外部環境,包括課堂,學校乃至家庭。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導向,從影響學生開始,帶動了學校家庭的全面發展,由點到面的整體環境得到了改善,而好的環境又給學生以強化,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樣走出心理課堂之外,學生也能繼續保持在課堂上這樣積極的情緒體驗,久而久之,能幫助學生人格的健全與發展。

 

總之,積極心理學理論下的心理健康課堂是積極向上的,從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主體的改變,到課堂氛圍和環境的塑造,都體現了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踐中的指導作用。針對根據積極心理學理論而進行的心理健康課程實踐的方法還有待完善和發展,其效果,也需要長時間的實踐才能得到體現。

篇2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中職物理 教學 應用

一、前言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教育階段所進行的職業教育,其目的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階段基礎上培養出技能型和高素質的勞動者。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物理課程作為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的重要公共基礎課,是許多專業職業技能訓練的重要基礎,從而對學生素質的培養與動手實踐的訓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中職生源的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中職學生在物理學科方面的學習能力掌握情況也難以達到相關要求,從而對中職物理教學的質量帶來了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方法,能夠取得明顯的效果。

二、積極心理學的定義及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1、積極心理學的定義

積極心理學雖然也屬于心理學的范疇,但是和傳統的心理學有著較大的不同,其主要對生活中的幸福感、力量以及美德等積極的因素進行研究,同時提倡對個體或社會的問題做出的解釋,能夠使得個體或者社會從中獲得積極的意義。通俗地理解,積極心理學也即是鼓勵人們在面對逆境的時候,通過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逆境,從而在工作和學習中將自己的潛能有效地發揮出來,并提升自身的創造性與適應性,繼而提升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2、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教學對象。在傳統的心理學中主要是對人類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診斷以及治療為中心的,比如焦慮與異域等。而積極心理學則主要是對人類的積極品質進行研究,并挖掘人們的潛在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重點關注教學對象積極情感的培養,主要包括創造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養等等。

2)教學目標。在傳統的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往往都是將重點放在了對教學結果的認知上,而并沒有對教學過程引起必要的重視。而通過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物理教學過程中的負面情緒,使其對教學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甚至還能夠放大或者增強積極情感的作用,從而有效提升中職物理的教學質量。

3)教學過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只有當學生出現了學習障礙或者認知困難的時候,教師才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實際上這是一種被動調整的模式。要知道,在中職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情感變化是一直伴隨著教學過程的,而良好的情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此,應該在積極心理學的作用下,引導著學生朝政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4)教學評價。在傳統教學評價中,往往只是一考了之,這樣的教學評價往往是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情感,強調對負面情緒的修正,而忽視對積極情感的培養。然而,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學習過程往往是理性與感性、認知與情感的相互交融。所以,教學評價不能只是一條腿走路,而應是修正負面情緒與培養積極情感并駕齊驅。

三、積極心理學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學準備階段、教學實施階段以及教學評價階段是三個主要的階段,而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利用積極心理學在這些教學階段中進行應用。

首先,在教學準備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揚,以引導他們充分發揚自身的優點,積極面對自身的不足,以提升學生自我認同感。而且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還應該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同時兼顧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積極、融洽的教學環境;

其次,在教學實施階段,一是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二是巧用影響策略,從而建立良好和融洽的教學關系,三是引導中職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培養他們樂觀進取的學習態度;比如,在學習“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等相關的物理實驗內容時,可以在教學準備階段提出問題,“聲音傳播需要不需要介質?”、“沒有介質能不能傳播聲音?”等,在實驗進行過程中,要多對學生進行表揚,堅持“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讓學生在開展實驗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第三,在教學評價階段,應該注重如下要點,一是要采用積極的解釋方法進行歸因,二是采用多元評價的方法,全面了解學習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情況,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滿意地面對過去、幸福地享受現在以及樂觀地憧憬未來。”

總之,在教學準備階段實施積極心理學之后,預期能夠達到如下幾個目標:

1)能夠客觀地評價自我,肯定自己的優勢和長處;

2)對完成學習目標充滿信心;

3)對教師和同學信任,積極地融入到學習環境中。

在教學實施階段中實施積極心理學之中,預期能夠達到如下幾個目標:

1)注意力集中,虛心好學;

2)師生關系融洽,情感互動順暢;

3)享受學習的過程,合理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在教學評價階段實施積極心理學之后,預期能夠達到如下幾個目標:

1)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

2)提升自我效能感;

3)培養出健康積極的人格。

四、結束語

總之,在現代化的中職教育中,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進行全面綜合教育是關鍵所在,而教師利用積極心理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以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的潛力,繼而形成“知學、樂學、好學”的良好學習態度。

【參考文獻】

[1]季曉冬. 芻議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06:60.

[2]江銀燕. 初中物理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09:74.

[3]嚴葉飛. 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J]. 考試周刊,2014,42:141-142.

篇3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職生;學生管理

作者簡介:周娟娟(1984-),女,湖北監利人,廣州市財經職業學校;羅燕紅(1965-),女,廣東廣州人,廣州市財經職業學校,高級講師。(廣東廣州510095)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6-0135-01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Si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國心理學家》上刊登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中正式提出。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很快在心理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并影響與其密切相關的教育學,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視角與啟示。

積極心理學致力于對人的積極品質的研究。它把心理學從關注人類的疾病和弱點轉向關注人類的優秀品質,從而建立了一種心理學研究的“健康模型”。積極心理學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從主觀體驗上看,它關心人的積極的主觀體驗,主要探討人類的幸福感、滿意感、快樂感,強調人要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在、樂觀地建構未來,保持對生活的忠誠;第二,對個人成長而言,它主要關注積極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寬容、智慧靈性、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系、審美體驗等,以期找到一個培養個人具有積極的人格特征的途徑;第三,從群體層面看,它涉及公眾的品質,包括一個人的社會性、作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為、對待別人的寬容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和成為一個健康的家庭成員。

二、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職學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管理工作方法簡單、生硬,過分強化學生消極的情緒體驗

在很多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眼中,中職學生品行惡劣、難以管理。因此,他們在教育學生時,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一旦出現問題,也多采取責備、批評的方式。更有甚者,一些學校采取了軍事化的管理來杜絕問題的出現,這樣做雖然表面上贏得了太平,卻忽視了平靜背后的隱患。積極心理學認為,教育學生應從關注他們的“缺點”轉為關注其“優點”,從而欣賞它,那么優點和整個人都會增值。中職生正處在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錯誤和缺點的過分關注、強調,會使他們忽略體驗積極的主觀情緒,不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很難讓他們感受到現實的幸福、樂觀地構建未來以及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2.評價標準單一,忽視學生多元化的發展

中職學校的領導多關注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健康。因此,很多學校最擔心的是學校校園事故的發生。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學校都希望培養出遵守紀律、聽話、順從的學生。積極心理學認為,學校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公眾品質,即培養他們作為公民的美德、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感等,以達到企業所要求的人才標準。往往在現實中,學校的評價標準落后于現實的需要,依舊以傳統的“三好”標準來評價學生,即“學習好”成為首要條件,而“品德好”被理解為人緣好、老老實實不惹事,“體育好”被曲解成運動技術好。

3.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響根深蒂固,且途徑不全面

中職生的年齡一般在15~18歲之間,屬于青年初期,也是學生身心發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關鍵的時期,又稱為人生的黃金時代。在這個時期他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成長的煩惱,如人格發展、意志力培養、人際關系、良好行為的培養等。因此,需要得到一些外界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導,而很多中職學校缺乏專門的心理學咨詢人員,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或者把心理咨詢等同于一般的學生行為規范管理。

另外,很多學校的心理咨詢教師也以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疾病模式”為指導。這種模式以關注學生心理成長中的弱點和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問題和困惑為主,把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強化了學生身上存在的消極方面,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潛力與優點。積極心理學認為,問題解決了不一定會快樂,停止了抱怨不一定會行動,心理咨詢和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一個人“從不積極的被動的受害者”變成“一個主動的人”。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中職學生管理

1.轉變觀點,樹立積極的意識,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疾病模型”,中職學生是一群問題學生,教育的目的是如何阻止他們出現問題。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健康模型”,它認為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優點,而不是缺點,至少把優點和缺點看的一樣重,從而發掘學生自身的潛能。這需要學校領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認真學習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理念,消除傳統的“疾病模型”的影響,樹立“健康模型”的觀念。在轉變觀念的同時,應建立科學、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與之相適應,重視發展性評價,以動態、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為學生確定個性化、“有用即人才”的評價標準,使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獲得自尊、自信,并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從而練就一身“硬功夫”。

2.開設專門的積極心理教育課程

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需要在活動中完成,因此,把積極心理教育課程引入中職教育的學生管理工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開設專門的積極心理學課程。選擇以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幸福能力觀”為課程主題,同時配套相應的心理訓練課,如體驗交往的快樂,做情緒的主人等,以鞏固積極心理教育學科課程所學的有關知識,把心理知識通過運用變成個體的心理品質。

(2)在學校各種教育活動中滲透積極心理教育。在平時的團委學生會活動、班級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理論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積極的影響,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積極向上、健康的人格素質。

總之,在學校教育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滲透積極心理教育的因素,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學生的意志,訓練學生的技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性格。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

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管理,培養他們積極的品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1)教學內容積極向上。積極心理學注重對積極情緒的體驗、積極的人格特征、積極的心理過程的研究。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盡可能的體現“積極”。盡可能迎合學生的積極心理需求,積極吸引學生參加,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積極向上的力量,充滿信心,過著快樂而又意義的生活。

(2)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一個擁有春天的生命,才能引導另一個生命創造自己的春天。因此,教師首先自己要有積極的心態,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心理來調動學生的積極心理。這要求教師盡量在課堂中使用積極的詞匯,如尊重、分享、體驗、快樂等,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和諧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

4.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學會運用積極心理學對學生進行管理

“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這說明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發展的總體設計者,而且是學生發展的直接影響者。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環境可以改變人。這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努力營造一個積極的文化氛圍。首先,班主任要制定積極向上的規章制度。其次,班主任要優化班級管理方式,不應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尺度,而要改變評價策略,使不同學習層次上的學生都能超越自我,不斷進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班主任要表現出愉快、樂觀、積極進取、自信、自尊、自愛,用正確的動機、積極穩定的情緒、高尚的情感、頑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個性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受影響。

5.學校與家庭、社會協同對學生進行管理

積極心理學認為,要注重學生公共品質的培養。學生群體品質的形成,不僅受到學校同伴的影響,也受到家庭、社會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要形成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絡,要充分考慮到家庭、社會因素對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盡最大的努力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并合理吸收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影響。同時,學校也肩負著對家長進行積極心理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和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總之,學校要盡可能地調動和利用一切積極的因素來完善積極心理教育工作,使學生的心理潛能得以有效開發,個性得以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文書鋒.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4).

[2]吳增強,馬珍珍.積極心理學及其教育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

(6).

[3]金巧蘭.論積極心理學在職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3).

[4]楊變云.積極心理教育:中學心理教育的重心[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

篇4

[摘要]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以積極的生命情感、積極的生命品質、積極的生命關系、積極的生命意義為核心內容,旨在幫助職校生實現知識技能掌握與人生幸福追求的雙贏。建構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樹立積極生命教育的現念,開設校本化的生命教育模塊課程,在職校生活中嵌入積極生命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努力提升職校教師的積極生命素養,拓展積極生命教育的網絡平臺。

[

關鍵詞 ]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 積極心理學

[作者簡介]郝永貞(1982-),男,山西壽陽人,江蘇理工學院院長辦公室,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德育與生命教育;崔景貴(1968-),男,江蘇海安人,江蘇理工學院副校長、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心理學。(江蘇 常州 213001)

[課題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職校生心理與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研究”(課題批準號:BJA13009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江蘇理工學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19-0049-0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重視生命教育,這一國家教育戰略層面的規定使得生命教育由“要不要開展”的理論階段逐漸轉向“如何開展”的實踐探索階段。近年來,生命教育在江蘇、上海、湖北、遼寧、黑龍江、云南等地得到積極實施,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面臨諸多的困境,需要從全新的積極視角重新認識和建構職校生生命教育。

一、消極傾向:職校生生命教育實踐的現實困境

(一)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職校生生命教育停留在烏托邦狀態

受“何以為生”的功利化教育觀念影響,職業教育工作者雖然知道生命教育對職校生生命成長的重要意義,但出于現實的考量,他們還是將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職業教育的首要目的。因為學業、技能、就業是可以量化的指標,也是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家長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顯性因素。雖然近年來職校生自殺、校園暴力、吸毒、厭學等現象屢見不鮮,但一些職業教育工作者認為只要強化教育管理,上述現象就能避免,生命教育充其量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這種功利化的心態和僥幸心理忽視了職校生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基本訴求,使生命教育很難在職業學校推廣。

(二)問題化的教育模式使職校生生命教育淪為工具性教育

生命教育的興起與發展大多源于應對青少年自殺、傷害他人及對異類生命的傷害等危機事件。這種取向的生命教育模式主要指向生命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把保護生命、尊重生命作為教育的重點,試圖通過開展安全教育、預防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矯正青少年存在的各種生命問題,達到幫助青少年保護生命、珍惜生命的目的。不過,一些職業院校采取的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矯正教育模式,使得生命教育停留在珍惜生命、預防自殺的消極層面,大多僅作為一種權宜之計,而忽視了生命教育更為重要的激揚生命,使人活得有尊嚴、有價值的使命,使生命教育成為失去內在價值的工具性教育。

(三)同質化的教育內容使職校生生命教育有名無實

國內生命教育仍處在起步階段,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層面都不夠成熟。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職校簡單移植套用中學生或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進行職校生生命教育。雖然不同教育對象的生命教育在內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職校生明確的職業定向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心理和生命特征。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職校生會更多地思考“我是誰”和“我將走向何方”等人生課題,在考慮未來發展及人生抉擇時更具現實性;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上,他們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老師的管教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在情緒情感方面,不少職校生存在比較突出的自卑心理,容易給自己貼上“失敗者”“淘汰者”“低能兒”“邊緣人”的標簽。職校生這些特有的心理和生命訴求,需要生命教育給予深切的回應與觀照,而同質化的教育內容遮蔽了職校生獨有的生命訴求。

二、積極范式:職校生生命教育的科學建構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職校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的研究要以人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為出發點,用積極的心態對人的心理現象做出新的解讀,尋找其規律,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并獲得幸福生活。積極心理學關于人的積極力量和品質的研究,為現代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和積極因素。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是立足于職校生生命的基本訴求,應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充分借鑒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來激發職校生的積極生命體驗,挖掘、培養職校生的積極生命品質,建構積極的生命關系,追尋積極的生命意義,以實現知識技能掌握與人生幸福追求雙贏的教育。

1.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的深度融合。這種融合是源于生命教育與積極心理學在促進生命成長和發展方面共同的追求——幸福和豐盈的人生,在這一共同目標下,生命教育涵蓋了更廣的內容,而積極心理學提供了更有效的實現路徑。

2.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是其他取向生命教育的有益補充。積極心理學取向并不排斥健康、倫理、社會、生死等取向的生命教育內容。當下,職校生確實存在著生命意識淡薄、生命觀念扭曲、生命意義虛無等問題,需要對其進行保護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教育。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從積極情緒體驗、積極生命品質培養、積極生命關系建構等方面人手,更能激發職校生的積極力量,滿足職校生的心理需求和生命訴求。

3.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是一種既教人“何以為生”,又教人“為何而生”的雙贏教育。積極心理學在教育領域的實踐表明,積極情緒能產生更為全面的注意力、更加積極的思維,積極生命品質的培養和自身突出優勢的發揮能帶給學生更多的成就感、意義感、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意義感反過來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雙贏的教育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優勢,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甚至可能帶來職業學校精神面貌的徹底改變。

(二)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更強調從積極的視角對學生進行積極力量的培養與挖掘。

1.積極的生命情感教育。積極的情感是個體在內外事物的影響之下而感受到快樂的、積極向上的情緒。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能促使個體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使認知更全面、準確,特別是能產生一些創造性或創新性的思想和行為,而且這些思想和行為也更容易遷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積極情緒可以擴展并建構人的智力、社會和身體資源,積極情緒的累積可以成為人們抵抗挫折與不幸的心理資本。面對職校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嚴重缺乏,積極的生命情感教育迫在眉睫,這也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切入點。

2.積極的生命品質教育。人性的積極品質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人類深刻地理解自己。長期以來,受功利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職業學校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習得,而忽視了積極生命品質的培養與發現。積極心理學家用科學的方法歸納出各種不同文化都推崇的6種美德:智慧與知識、仁愛、正義、勇氣、節制、精神卓越,并提出了擁有上述美德需要具備的創造性、勇敢、感恩等24種積極生命品質。這些積極生命品質的建構可以通過有效的教育來增強,但更為重要的是發現學生的積極品質,并在每天的生活中發揮這些品質。

3.積極的生命關系教育。人的生命與周圍的事物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與周遭生命、所處環境的共在。這種共在包含了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多重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的生命本質上是一種關系性的存在。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更能積極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也更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與幸福,傾向于為他人與社會奉獻愛心,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反觀當下的職校生,或多或少存在著生命關系緊張的狀態。因此,對職校生進行積極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物我關系的教育應該成為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

4.積極的生命意義教育。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以價值、意義和目標作為歸宿。人之為“人”的本質,應該說就是一種意義性存在、價值性實體。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義的引導,成為“無意義的存在”,那就與動物沒有兩樣,這是人們不堪忍受的。積極心理學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可以實現高遠目的和生命意義的可靠之路一那就是追求幸福。積極心理學大師塞利格曼指出,幸福不在遙遠的未來,幸福不只是愉悅,幸福來自每一天應用你的突出優勢(積極的生命品質),并將優勢用于增長知識、力量和美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盈蓬勃。積極的生命意義教育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真正含義,進而擁有樂觀幸福的人生。

(三)職校生積極生命教育的實踐策略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既是一種積極的生命教育理念,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教育實踐。它更注重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全方位的過程、全員化的投入來改善職校生的生命狀態,激發職校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職校生的生命質量。

1.樹立積極生命教育的現念。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職業教育工作者改變過于關注知識技能掌握的傳統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至上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讓學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具體來說,就是要從發現、矯正學生生命問題為主導的觀念,轉向挖掘、培養學生積極生命力量的新理念。堅持積極的教育價值觀,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無限的生命潛能,每一位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突出優勢,并且可以通過發揮和加強優勢,增進生命積極品質。即使面對學生出現的生命問題,教師也應該以積極的視角、發展的眼光,予以正確引導。

2.開設校本化的積極生命教育模塊課程。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需要專門化的課程來實施與支撐。根據積極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可開設積極情緒、積極品質、積極關系、積極意義等專題模塊課程。這些課程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積極心理學的方法進行改造和改組,變成校本化的生命專題課程。例如,可通過每晚臨睡前寫下當天的三件好事、感恩、寬恕等練習,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通過尋找和運用自身突出優勢練習,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通過沉浸體驗練習,引導學生發揮優勢專注地做事情,體驗成功后的滿足感;通過積極主動回應練習,培養學生積極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對不好的事情進行反駁,培養學生樂觀的解釋風格,形成樂觀的人格;等等。這些模塊課程都可以借鑒和運用積極心理學經過反復驗證的各種量表,通過前后測驗讓學生感受積極的生命力量。

3.在職校生活中全方位嵌入積極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取得實效,還要在學校生活中進行全方位的滲透。例如,可以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各種問題,找出不好事情的積極方面,培養學生的樂觀品質;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學生尋找自己和同學的優點,進行積極地評價;通過德育課認識生命的積極力量,討論生命的意義,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過開展各類積極生命品質最突出人物評選等校園文化活動,發揮榜樣的引領與示范作用;通過開展關愛孤寡老人、關注留守兒童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的艱辛與美好,激發積極力量。

4.提升職校教師的積極生命素養。不管是開設生命教育專門課程,還是在教育教學中滲透積極生命教育,都需要教師掌握積極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師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及教學方法都能夠影響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氛圍。因此,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和力量,首先要提升教師的積極生命素養。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師無條件地接納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和態度去發現學生積極的品質及優勢。同時,也要求教師改變自己的認知風格,增強積極的情緒體驗,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工作、學生和家庭,進而增強自身的積極能量。

5.拓展積極生命教育的網絡平臺。今天的職校生置身于信息高度發達、價值多元的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職校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命教育不能回避這一現狀,而是要積極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開展生命教育。如學校可以開通官方微博,宣傳積極生命教育的理念、知識、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創建博客、微博,與學生分享生命經驗與體會,坦誠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育管理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向學生推送積極生命的練習方法和案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積極的生命教育。此外,還可以開發積極生命教育的應用軟件、游戲等,引導學生在有趣的網絡文化與活動氛圍中進行生命教育的自我學習、體驗與感悟。

研究證實,在積極、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更有可能擁有積極的情緒和樂觀向上的品質。積極心理學取向的職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之間良性互動的教育支持與合作體系,來推動積極生命教育范式的科學建構與有效實施。

[

參考文獻]

[1]崔景貴,職校生心理教育論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任俊,葉浩生.積極: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價值核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4).

[3](美)馬丁·塞利格曼.持續的幸福[M].趙昱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孟維杰,馬甜語.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域轉換與當代價值[J].哲學動態,2010(11).

[5]郝永貞.90后職校生生命觀存在的問題與教育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1(9).

[6]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篇5

本文將對超個人心理學理論體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并居于中心地位的問題加以探討,弄清這幾個問題的是非得失以及其如何導致整個理論體系的最終效果。這幾個問題是:超個人心理學的人生意義論,超個人心理學的意識論以及其科學觀。正是在這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上,超個人心理學都有所突破和貢獻的,然而同時,為了將其所主張的思想推向極致,超個人心理學在這幾個方面都犯了嚴重的錯誤,從而導致其理論上的根本錯誤。

一、超個人心理學的人生意義論

超個人心理學十分重視人生的意義或價值,并認為對人生意義的研究、探討是心理學無可逃避的責任。

人本主義心理學堅持人生的意義并認為心理學應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例如,馬斯洛就曾多次批評過傳統心理學的“脫離價值、價值中立的科學模式”,認為心理學如不涉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就不會為培養真正健康的人格(成員)發揮作用[1](p171)。超個人心理學堅持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這一主張,并加以。這種發展使人本主義心理學所理解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變得更為廣大、永恒和崇高。正如李安德在其《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范》一書中所說的那樣:“多虧人本心理學的努力才把價值與意義重新引進心理學研究范圍,超個人心理學不僅肯定這一發展趨勢,還把價值與意義放在人類生活的中心地位。此外,超個人心理學特別強調超越個人興趣的價值與意義,并且打破傳統的忌諱,研究終極的價值與意義[2](p204)。

超個人心理學實現自己的這一主張的第一步是對當前流行的個人主義的自我觀念與相應的價值觀念的批判,認為社會上的許多問題都是由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所引起的。李安德特別認真地列舉了前后曾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七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對流行的個人主義價值和意義觀點的嚴厲批評。這七位心理學家包括有:詹姆斯、墨菲、斯密斯、阿爾波特、羅杰斯、馬斯洛和堪拜爾(Campbell)。這些人大都批判了從個人主義來理解人生意義和價值的錯誤和危害,主張從超脫個體的更廣闊的范圍來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雖然這些人并非都是超個人心理學的同道者和支持者[2](p319-324)。

應該說,到這一步為止,超個人心理學家們的主張、立論都是正確的和無可厚非的。但在其努力的下一步即如何擴展對人生意義的理解上卻發生了重大的問題。

從其具體講,所謂人生意義不外是指人的生活活動所造成的結果和,一般說是指其積極方面的影響而言的。從此就可以分析出所謂意義的成分或構成要件。其中除了這種結果和影響本身以外,還有兩個方面的要件,即這一影響的始發者或制造者以及這一影響的承受者和評價者。由于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因此,影響和意義的發生常是人的有意識活動的結果。但它卻不以有這種意義的制造的目的者為限,因為無此目的的活動依然有其意義存在。意義的存在還依賴于這種影響的承受與評價者的存在。影響而無其承受者不成其為意義,其理極明。而如果沒有評價者,沒有對這種影響的覺察、審視和評價,也不會成其為意義。因為對于沒有覺察、評價能力的東西來說,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影響,但卻是談不上意義的。另外,還需要指出,上述的影響雖屬客觀存在之物,但隨其制造者與承受者及其間關系的變化,它的作用也會有極大的不同。

正是上述三個方面的差異造成了人生意義的差異。而在這三者之中,可以認為,正是影響的制造者與承受者兩個方面的差異對人生意義的差異有更大的影響。例如,對影響和意義的承受者所理解和認定的范圍,就對人生意義的大小和時間的持久性有重大的影響:當把影響和意義的承受者只設想或限制于其制造者個人本身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就會是極其狹小的或在時間上極其短暫的,如超個人心理學家所批判的極端個人主義者或我國上楊朱派所主張的那樣;而當把它擴展到他人、制造者所屬的群體乃至人類全體時,人生的意義就會更為廣大并在所經歷的時間上大為延長,如果進一步把它理解為和推廣到超出人類之上的某種精神實體時,則不僅人生的意義會得到無限擴大,在時間上也成為永恒的東西了。而從影響和意義的制造者一方來看,如果把它僅歸結為個體的某種偶然的行為,則其意義就會顯得平凡而不足稱道;而如果能使之歸屬為人類的某種普遍本性(如弗蘭克爾的“意義意志”),它就會顯得更為高尚和圣潔;而如果能把這種制造意義或影響的行為與某種超越人類的精神力量聯系起來作為其作用的結果,則這種行為及其所體現的人生意義,就將成為無上神圣的了。

超個人心理學的倡導者們就是從這種思路出發來行事的。超個人心理學者提出要求人類“從小我歸向大我”。他們認為,除了我們通常所體驗到的自我之外,還有一個超乎個體之上的高層的我。它也可以被稱之為“大我”、“宇宙我”或“普遍我”,它是我們自己以外的存在的“全體”。這種“宇宙我”或“大我”與我們的個體自我同樣具有有意識的性質,具有個體我所具有的那些優美的品性,只不過它具有更為廣大、根本和原初的性質。兩者相比,個體之我不過只是它在意識之中的殘缺不全的倒影,個體我的一切思想行為都是在它的指令或感召之下發生和實現的[2](p317-318)。經過這樣的一番提升工夫,個體之我也就成了這種具有意識性的宇宙大我的一部分,個體我對影響和意義的創造行為與承受評價等,都成了這種無所不包的永存的大我的意志和愿望的表現,因而人生的意義也就可以提升到無限寬廣、永恒和至高神圣的境界了。

這種作法是有效的,但也給超個人心理學帶來損失,使之受到理所應得的責難。因為,作為與宇宙同在的超人類的精神的、意識的本體是不可能存在的,而這種主張的提出是與整個科學發展所積累的事實相沖突的。同時,這種主張也使超個人心理學淪入與宗教為伴的境地。雖然超個人心理學家不斷申言自己與宗教的區別,強調相信來世和再生的只是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但是這種辯解只能是徒勞的。因為,承認一個超越整個人類之上的有意識的本體(如詹姆斯所稱為的宇宙意識流)的存在,這個有意識的本體不是宗教中的神又是什么?教人們相信一個超自然的、永恒的有意識的力量的存在及其對人的一切思想和行為的支配作用,其社會作用與一般的宗教宣傳有什么差別?因此,對某些超個人心理學家來說,即使他們不公開宣揚宗教中的人格神的作用,也不能使他們擺脫其為宗教的親密伙伴的尷尬局面。這樣,為了提升人生意義的廣闊性、永恒性和神圣性,而不得不放棄對其現實性上的要求。

在當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家中,弗蘭克爾要算是最重視對人生意義的研究了。因此,他的名字和言論也就極常為超個人心理學的有關的著作所引用。但是,弗蘭克爾與超個人心理學之間是有同又有異。弗蘭克爾與超個人心理學家同樣重視人生意義的研究并將它置于自己心理學理論的中心位置上,這一點使人們有理由把他們同樣地稱為意義心理學家;但是,他們關于人生意義的理解和說明卻有根本的不同。弗蘭克爾也將影響和意義的承受者從其創制者的個人加以擴延,但他所擴及的只是他人、個人所屬的人群以至全人類為止,并未擴展到一個超人類、超自然的精神實體;在人的有意義的思想和行為的內在依據方面,他也只是達到了人類本身所普遍具有的“意義意志”,并未提到其背后的超人類超自然的宇宙精神實體。而如果一切都還停留在“全人類”本身,就不可能有超個人心理的被推出并加以宣揚和推崇,因為作為整體的“全人類”是不能離開人類的個體存在的,完全沒有必要和可能引申出超個人,超出個體的腦,身體和心理的[3](p18、20-21、220)。從這些看來,弗蘭克爾并不是原本意義上的超個人心理學家,而頻頻地引用弗蘭克爾,也終將無助于超個人心理學擺脫其理論上的真正困境。

二、超個人心理學的意識論

超個人心理學理論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其關于意識的理論。意識理論同樣是其整個理論的支柱,但與其關于人生意義理論的作用有異。如果說后者主要的只是為其整個理論提出的緣起的話,前者的作用則在于為其理論提供某些重要的例證和依據。

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反對還原主義為號召而建立其意識理論的。因此,反對還原主義的有關理論闡述及其中的是非得失也無不在其有關意識的理論中留下深刻的影響。

篇6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校思想教育;運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4-0104-02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以平均水平的普通人為研究對象,利用心理學研究者已較為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研究人類的優秀品質和美德的心理學思潮。其首倡者是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賽里格曼(Seligmen M.E)。該理論改變了傳統心理學偏重于治療和改善負面情緒的理念和做法,將心理學的功能轉向了人類自身積極力量(積極的心理體驗如快樂、希望、幸福等;積極的人格特征如責任感、自尊、自信等)的建設。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設計目標、實施理念與積極心理學理論不謀而合,越來越多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積極心理學理論中包含的方法論,并自覺地將其運用于思想教育的各個領域。

一、積極心理學理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運用的探索

1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方面

彭海霞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價值導向有共同的邏輯,發掘大學生的積極品質是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前提,增進大學生的積極體驗是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支撐,培育大學生的積極人格是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目的。

2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王賀認為,可以采用樹立積極教育理念、增加情感體驗、完善積極人格、營造積極組織系統等方式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勵驊在研究中提到,要通過確立適當的發展目標、加強綜合訓練、培養意志力等幫助學生樹立目標;通過引導學生積極認知,形成樂觀人生態度,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通過為學生創造成功機會、賞識學生、積極暗示、提供榜樣等,保持學生的自尊,維護他們的自信,增強他們成功的信念;通過培養學生自我決定能力,促使學生獨立發展。鄭祥專則提出以積極心理學的視角,采用宏觀認知結構重建策略,幫助大學生淡化人生境遇,增強挫折耐受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達到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

3 在思想教育工作各個具體領域的教育方面

謝守成主張在積極心理學模式下增強貧困生積極情緒,注重貧困生潛能的發揮和培養,鼓勵貧困生參加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裴利華認為,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首先要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預防的意識;其次要對學生進行職業價值觀教育,引導他們注重積極主觀體驗;最后通過全方位的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構建積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組織系統。凌取智認為,需要在誠信教育中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挖掘和培植大學生的誠信品質,全面優化誠信教育的環境。程肇基將積極心理學視為道德學習的新方式,認為積極人格的形成依賴于積極體驗,積極體驗是大學生成長的一種有效方式;而李文英則主張思想道德教育應該高度關注人類生命本身蘊涵的積極品質。

二、積極心理學理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運用的效果

1 積極心理學理論改變了高校思想教育“消極應對”學生的“問題處理”模式

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把學生當做問題的來源,常常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發現的都是消極的一面,諸如“虛榮自卑”“懶惰自私”“逃課”“作弊”“班級不團結、支部沒有戰斗力”“沒有創造力”“就業率低”,等等;開展的很多活動也是基于“先給學生打個叉,再幫他們改正”的模式。這樣就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了負能量,強化了問題意識,扼殺了他們的能動性與創造性。而事實上,只有把學生當做是充滿潛能的個體,把培養他們積極的心理品質與幫助他們實現人生的價值與享受幸福的生活當做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問題意識才能得以減弱。

2 積極心理學理論改善了高校思想教育的主客體關系

積極心理學理論認為,教師是教育的主體,積極地影響著學生,同時也是教育的客體,承接著學生的積極影響;學生不再僅僅是教育的客體,同時也是教育的主體,可以通過挖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優秀、積極的品質等參與到教育活動中。積極心理學改善了教育的主客體關系,充分調動了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教學相長。

3 積極心理學理論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內涵和途徑

傳統的教育方式過分強調形式,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學生的學業教育和學術發展割裂開來,不但造成了思想教育活動缺乏載體,還使得學生的專業職業技能發展、社會性發展缺乏“心理推動力”。蘊涵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思想教育活動都是致力于開發那些激勵和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的活動,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關心自我發展。

三、對積極心理學理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運用的思考

1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需要對傳統加以繼承

雖然在心理疾病治療和預防領域中積極心理學理論是對傳統病理學視角下的心理疾病治療工作的顛覆,但是將其運用到思想教育中,并不表示要對傳統思想教育工作進行全面否定。諸如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職業指導、情感疏導、危機干預等教育內容不會因為新理念的引人而改變,改變的僅是教育者的工作思路和形式而已。再如思想教育中實踐的觀念、制度建設的觀念、系統的觀念等都可以與積極心理學理論相融合。全面放棄傳統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內容和方法,不但不能發揮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作用,甚至連基本的教育工作都難以開展。可見,積極心理學理念在觀念上突破了傳統思想教育的局限,是對傳統思想教育模式的拓展和深化,但兩者絕對不是沖突的。

2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需要把握好尺度

積極心理學理論給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視野,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推陳出新,使得教育形式更符合學生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但任何一種理論都有其局限性,積極心理學也不例外。在諸如道德教育、紀律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等方面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在深入理解理論的前提下把握尺度。比如,針對積極道德教育,研究者周圍認為,“開展積極的道德教育采用以正面、積極為主的教育方法,但并不意味著積極道德教育完全排斥懲罰,或者說把懲罰排除在道德教育之外,只不過積極道德教育對懲罰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看法,因而也有了對懲罰這種道德教育方法的獨特要求。積極道德教育認為完整的道德教育應該包括懲罰而不是排斥懲罰”。另外,在教育者的理念沒有提升到能夠理解新的理論之前,盲目地將新的理論設計在教學活動中,不但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還會造成學生對教育目的的曲解。例如,在紀律教育中,并不是需要學生一定要在“違反紀律的體驗中積極改變”,許多教育內容是可以直接傳授給學生的,學生憑借自身的人生經驗和知識背景是能夠直接理解并獲得良好認知的。因此,教師在運用新的理念時不但自身需要加強學習,也要教會學生主動掌握這些新理念,防止在教育互動時過分解讀,影響教育效果。

3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需要進行本土化實踐

篇7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各個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產生愉快的情緒。本文通過運用認知心理學的學習動機理論,歸因、習得性無力感理論,分析了造成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興趣低下的原因并給出若干建議。

1 運用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分析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的原因

1.1認知心理學的指導意義

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將知識看作是個體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認知心理學分別從學生是怎樣學習和教師是怎樣教學兩個方面,分析了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出了獨特的有價值的觀點。

1.2運用認知心理學相關理論或原理分析問題

針對本文提到的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的問題,可以運用下面一些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1.2.1動機與學習興趣

動機是直接推動有機體活動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它有內驅力和誘因兩個因素構成。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動機的支配,這種動機就是學習動機。

1.2.2歸因和習得性無力感

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活動及其結果以及其他社會事件的原因做出的解釋或推論。維納將成就任務時的成功和失敗歸因于四個原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習得性無力感是指由于連續的失敗體驗而導致的個體對行為結果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維納的二維歸因理論認為,成就動機高的學生,傾向將成功或失敗歸因于努力或不努力,進而提示自己下次應該更加努力取得成功;成就動機低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英語學習差或學習沒興趣的學生,如果考試沒考好,傾向于把原因歸為任務太難和自己的能力不足,進而產生無力感,認為自己怎么做都不會成功,也就對英語學習更不感興趣了。

2 運用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分析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運用認知心理學理論分析學生興趣低下的原因:缺乏學習的內驅力;消極歸因和習得性無力感后,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

2.1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以情感投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不要處處擺老師的架子,不要過分嚴格要求學生。教師還要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去,儀表要灑脫,精神要飽滿,語言要純正,書法要規范,板書設計要合理醒目。

其次,教師應該用愛心去撫慰和感化學生的心靈,發揮愛的力量去感化后進生。別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成就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逐步增強成就感。

最后,每個學生都需要鼓勵和表揚,適當的贊揚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但并不是對學生隨意夸獎,而是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時刻關注學生的進步給予積極的評價。同時對學生的錯誤也不能縱容,只是要特別注意糾正錯誤時的藝術性,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2.2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應該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探索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欲;教師還要把微笑和鼓勵帶進課堂,使每一位學生無論優秀與否,都能感覺到老師的信任與支持,使他們在積極、肯定和自信中努力學習。

2.3合理利用多媒體這一創新型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活躍的教學情景,優化教學過程

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感官,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為廣大師生提供了最理想的課堂環境,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篇8

關鍵詞:積極 心理學 道法自然 禍福相依 冥想 嬰兒

積極心理學稱為“幸福學”,又稱為“幫助人類發揮潛能的科學”,1998年由時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馬丁?塞里格曼提出的。后由哈佛大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將其發揚光大,幸福課超過《經濟學導論》成為哈佛選修人數最多的課程,泰勒教授也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人生導師。泰勒教授將學術研究的價值為真正推動人類的幸福著眼,采用各種實操方法,引領人們實現主觀幸福的感受。在《幸福的方法》中文版中,他特地寫作了《致中國讀者》,他認為積極心理學雖然是心理學的新流派,但很多核心元素都來自中國的哲學思想和世界觀。尤其提到身心合一的重要性、中醫養生的神奇、按摩和傳統冥想方法的運用等。同時他本人也大力倡導中國讀者閱讀《道德經》,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實質其實就是在詮釋 《道德經》的精華,只不過是更系統化、科學化。現在的年輕人都熱衷關注潮流,其實回歸傳統才會讓我們更幸福”。

然而,通觀《道德經》全文并未出現幸福二字,那么積極心理學又是如何將道德經要義貫穿進去的呢?下面我們通過泰勒的著作《幸福的方法》看看古今對幸福的共識。

一、關于幸福的定義――幸福至上,道法自然

心理學上關于幸福的定義,主要關注的是主觀幸福感( SWB),主觀幸福感是個人對幸福的主觀感受,許多人將主觀感受等同于感官感受,甚至說感覺器官的滿足。《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講明了現代社會一些人過分放縱感官欲望的弊端。老子又說:“是以圣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此處并非要求人們過度克制甚至壓抑人的正常欲望,而是要求節制過度的感官享受,以免因物欲或感受而誤入歧途。

老子核心理論是“道”,所謂“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即天地萬物都有他遵循的規律,萬事萬物包括人均應順應自身情況遵循規律地發展,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不妄為)。在《老子》五十一章又再次強調:“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命而常自然。 ”可見,老子非常重視“道”、“德”對于生命的本質意義,世間萬物無不尊崇“道”重 “德”,其中沒有任何外在的強加與干預,一切自然而然。作為人個體來說,遵循道表示遵循規律,不輕信,不盲從,不妄為。

泰勒教授認為幸福是人類的終極追求,因為沒有任何人或國家或事物能剝奪人享受幸福的權利,享受幸福是人與生俱來的要求。如果將幸福視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必須為更幸福遵循道,并建立良好的習慣。如每周運動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鐘、每個月看兩場電影等。每次建立新習慣不要太多,在一個習慣被固定下來之前,不要增加新的習慣。而老子的道的本質即揭示了萬事萬物遵循規律的問題,人遵循生活規律也是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生活、作息、學習、工作習慣,對建立或提高幸福感至關重要,以達到自我和諧,甚至“天人合一”。

二、協調現在與未來――禍福相倚,自助助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五十八章)這里所說的福并不是人的幸福感,而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福。禍福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道理說明了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本質,不必苛求福,對禍不要太在意,如后世范文正公范仲淹所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道德經》第四十六章中,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產生正常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貪欲卻是禍害的根源。無數故事道理驗證了老子的觀點,貪欲造成了人的墮落、人際關系的不協調、人對自然的破壞甚至國家間的戰爭。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道德經》三章)道家認為有比較就有爭執與煩惱,提高幸福感的方法是不去比較。金錢、名望都會變化,幸福與不幸的關系是辯證的,是互為基礎的,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泰勒教授認為:幸福,在路上。人們應該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是他人。每個人必須為自己的幸福付出努力,而不是將個人的幸福托付他人。可設定幸福目標,包括事業或生活的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行動計劃。成立自己的幸福董事會――成員是那些關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對你的幸福有重要影響的人。幸福面前人人平等,改變對工作或學習的偏見,活到老,學到老,主動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快樂和優勢。幸福還包括美滿的婚姻――無條件的愛與被愛。學會釋放愛的能量,培養愛人的能力。要體會愛,找到愛,表達愛,加固愛自己和關愛他人――消除自愛與愛他的邊界,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不是一個常量,而是一個變量。它與其他物質性的事物不同,它不會因為給了別人而自己就失去,而會因為傳遞了幸福,幸福擴大了,正能量更強了,人的內部更加和諧統一了。

《道德經》里說:“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意思為圣人不積攢財物,財物用于扶持別人,自己更加充實。越是樂于助人,自己得到的也越多。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快樂可以使快樂加倍,分擔痛苦可以使痛苦減輕。自助與助人是辯證統一的,自助可以更好的助人,助人為樂這個成語充分說明了助人對自助的意義所在。

三、幸福的冥想―― 活出真意,復歸于嬰兒

有研究報告指出,有規律的冥想可以為生活帶來深刻的改變。找個安靜的地方,盤腿坐在地上,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保持背部和頸部挺直。閉上眼睛,感受呼吸,用意念慢慢掃描全身。深呼吸,將積極情緒灌注全身。可以什么都不想,讓積極的情緒在身體里流動。可以用二十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練習冥想,并將冥想變成每日的必修功課。

道家提倡“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道德經》19 章) 。冥想可以使人清空大腦,返璞歸真, “復歸于嬰兒”狀態。這也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赤子境界。這樣世人可以擺脫現實生活的紛擾,活出本我、真我、大我來,活出質樸仁厚、豁達超然來。冥想狀態容易讓人達到“復歸于嬰兒”狀態,無妄念,不妄為,達到自由自在的無我狀態,對身心合一、身體健康極為有好處。

人是一臺精密運轉的儀器,身心合一方能周行不怠,冥想清空大腦,感受身體,達到身心合一的至高境界,甚至學習的涌流狀態(無雜念,全然投入當下的工作或學習)。大腦思維運作高效,判斷力精準。學會冥想可以放慢生活的腳步,學會活在當下。

泰勒教授認為,增強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汲取經驗,同時關注內在的感受,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而許多人太忙了,忙著趕路,忙著登頂,沒有閑暇問問自己:我做的事對我有意義嗎?它能給我帶來樂趣嗎?我的內心是否鼓勵我去做出不同的嘗試呢?我們必須留心地去聽,傾聽我們的內心和頭腦――情感和理智。長期下去,擁有開放的思想加上有分辨力的頭腦和心靈,幸福還會遠嗎?

參考文獻

[1]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 (以)泰勒?本?沙哈爾.幸福的方法[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3] (德)埃克哈特?托利.當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 (英)理查德?懷斯曼.正能量[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5] 朱翠英,付在漢,胡義秋.道家思想對現代幸福感理論的審視[J].船山學刊,2012(2).

篇9

關鍵詞:壓力管理;生理機制;心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2-0119-02

一、壓力管理的概念

壓力是個中性詞,但人們往往給它賦予了太多的貶義色彩,總是把它與績效不佳、職業枯竭、身體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問題、逃避行為、工作滿意度下降等一些消極的行為聯系起來,這源于過度壓力的癥狀是明顯的,是負面的,而忽略了適度壓力的積極作用。如何解決工作中的壓力問題,這就需要科學有效的壓力管理。壓力管理就是通過一定的途徑將作用于個體或組織的壓力的負面效應最小化,而最大化的發揮其正面效應的過程。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壓力管理是將作用于個體或組織的壓力調節到適宜的水平而不是將壓力完全消除掉,如果生活或工作中沒有了壓力,那么也會產生沒有壓力的壓力。

二、壓力管理的生理學機制

漢斯?薛利認為,機體具有保持體內平衡的內驅力,當壓力源威脅到體內的動態平衡狀態時,機體會自動作出反應來維持平衡,但機體作出反應的能源物質是有限的,如若得不到及時的補充,機體就會失去應對持續壓力的能力。

薛利把壓力與機體的對抗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警戒反應階段。當出現警戒反應時人體會出現急性應激反應,這些反應會引起我們身體機能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若這些狀態持續時間短或及時得到了緩解,則產生的壓力會成為工作的動力,反之就會出現不良影響。因此,這是一個警告階段,用以提醒人們引起重視,及時作出調整,若忽視了或者調節失敗,或者外界壓力過強則會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稱為對峙階段。在這個階段,一方面人體的生理、生化變化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個體會竭盡所能的調用體內的各種潛能做抵抗。在對峙階段,人的身心已經開始出現故障、發生病變的臨界狀態,若及時調整,增強自我力量,獲得有效的支持,并可阻止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變化,并可能退回到第一階段,否則很容易急劇發展到第三階段;第三階段為衰竭階段。在這個階段,若人體的壓力還是沒得到很好的解決或緩解,則人體的喚醒狀態和免疫系統開始崩潰,疾病紛紛而至,會直接導致心理防御系統崩潰或者生命因疾病而終止。

從薛利的理論的三個階段來看,機體對壓力自有其免疫的功能,即機體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來應對壓力的存在,但畢竟機體對壓力的應對是有限的,在很多時候我們必需借助外界的手段來緩解或消除壓力對個體產生的不良影響。而且最佳的時機就是在警告階段就采取行動是對個體最小的傷害,而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機體發給我們的信號,等想采取行動的時候,往往已經發展到了第二階段,更有甚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正如過勞死或心理崩潰導致的自殺。所以壓力管理應宜早。

三、壓力管理的心理學機制

1.歸因理論。心理學家用因果關系推論的方法,從人們行為的結果尋求行為的內在動力因素位稱之為歸因。歸因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韋納,該理論解釋了歸因的維度以及歸因對成功與失敗的影響。他認為,內因外因、穩定與不穩定是人們在進行歸因時所考慮的兩個維度,這兩個維度相互獨立,人們如何歸因會影響今后的成就行為。

韋納于1982年又提出了歸因的第三個維度――可控性,即失敗的原因是個人能力控制之內還是之外。在韋納看來,這是三個維度經常并存,可控性這一維度有時本身也可發生變化。

從韋納的歸因理論可以看出,壓力的產生很多時候來自于個體的歸因,如同樣面對完成得不理想的工作任務,如果把原因歸結為個人的能力導致的,則個體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如果把原因歸結于不確定的環境導致的,相對的個體體驗到的壓力就會小一些。同理,同樣面對升遷,有的人會感覺很開心,覺得那是上級對自己工作的肯定,是自己工作努力的結果,而有的人會憂心忡忡,考慮自己能否勝任,會感到很大的壓力。之所以有很大的區別,就在于個體的歸因。所以,我們在進行壓力管理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形成積極的良好的歸因。

2.門檻效應。登門檻效應源于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的一個試驗:他們派人隨即訪問一組家庭主婦,要求他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他們家的窗戶上,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過了一段時間,再次訪問這組家庭主婦,要求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結果有超過半數的家庭主婦同意了。與此同時,派人又隨機訪問另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將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結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婦同意。從這個試驗里我們知道門檻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的登上高處。

從門檻效應中可以給我們很多壓力管理的啟示,有時候壓力的產生往往也和個人或組織不合理的目標設置有關,超出個人暫時能力范圍內而又無法達到的過大的目標,肯定會使自信心受挫,而且也會影響工作績效等,所以,在進行壓力管理的時候,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都應當像登門檻一樣,一步一個臺階,通過小目標的完成來實現最終大目標的實現,通過提升自信心來緩解壓力。

3.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應”。最早源于希臘神話。但對這一效應做出經典證明并使它廣泛運用的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他的助手們。羅森塔爾和福德告訴學生實驗者,用來進行實驗的老鼠來自不同的種系:聰明鼠和笨拙鼠。實際上,老鼠來自同一種群。但是,實驗結果卻得出了聰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錯誤更少的結論,而且這種差異具有統計顯著性。對學生實驗者測試老鼠時的行為進行觀察,并沒發現欺騙或做了其他使結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斷,拿到聰明鼠的學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學生更能鼓勵老鼠去通過迷津。也許這影響了實驗的結果,因為實驗者對待兩組老鼠的方式不同。

皮格馬利翁效應其實體現的就是暗示的力量。如果你始終給事物傳遞一種良性暗示,它會出現轉機,或者變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給他傳遞一種不良暗示,事情往往會真的變得很糟糕,因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對人的貶低、歧視,它會讓人消極自卑,乃至一事無成。皮格馬利翁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積極的暗示有利于壓力的化解,而消極的暗示會加深壓力的程度,在進行壓力管理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積極的暗示。

4.群體動力學理論。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 ,1942)是首先將格式塔心理學原理用于研究動機、人格及團體社會歷程的心理學家。他指出,任何一個群體都會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體是一個整體,群體中每個成員之間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動力。此即勒溫提倡的群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理論。勒溫稱個人在某時間所處的空間為場,在同一場內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響;當某部分元素變動,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會受到影響。他用場論來解釋人的心理與行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個人與其環境的交互關系:

B = f(P E)

其中,B:Behavior 行為;P:Person個人;E:Environment 環境;f:function 函數。此公式的含義是,個人的一切行為(包括心理活動)是隨其本身與所處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的。

勒溫認為,壓力是“動力場”的產品,所有的個體或組織都處在一個充滿動力和阻力(如壓力)的場中,這些力量會阻礙或推動個體的行為,以維持動力場的平衡,但如果缺乏這種限制力就會使行為朝相反的方向發生變化。

根據勒溫的理論,我們在進行壓力管理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維持一種壓力的平衡,如果沒有壓力,個體會感到極度枯燥,沒有目標,會產生沒有壓力的壓力,如果壓力過大又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所以壓力管理就是把壓力調整到適宜的水平。同時,個體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的,對于壓力的管理不僅僅是個人,還應考慮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個體對他人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英]瓦萊麗?J.薩瑟蘭,卡里?L.庫珀.戰略壓力管理――組織的方法:第1版[M].徐海鷗,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10.

[2][英]斯蒂芬?皮爾比姆,馬喬里?科布納基.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第1版[M].廉曉紅,賀靖文,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

篇10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高校“雙困生” 心理救助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Psychological Ai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double-poor Student"of College

ZHANG Jieping, LIU Wei, YE Xuelia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in the 21th century,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t the same time,the college student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re gradually increased,even producing a certain percentage of"economic poverty"and "psychological poverty"of the "double trapped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rigin of the "double poor students"and took some suggestion for these reasons. It is an unavoidable issue that we provide a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se dual-poor students'healthy growth. Positive psychology promotes positive human nature theory,mainly studying the people's positive power, the good side and the virtue,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positive mental quality. It is an instructive meaning for th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of"doule-poor students".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double-poor student"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21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雙困生”作為大學校園的一種弱勢群體,其身心發展是否良好,不僅關系個人今后的人生發展,還關系到學校乃至社會的整體健康發展。因此,對幫助他們完善健全人格刻不容緩。

1 “雙困生”與貧困生的區別

貧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持教育及其相關生活費用,或支付教育及其他相關費用很困難的學生。在貧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學生雖然經濟困難,但精神上卻很富有,他們自信、樂觀,心理健康。他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并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自己的生活費,或通過申請獎學金完成自己的學業。而所謂“雙困生”是指那些不僅由于家庭經濟困難造成經濟貧困,更重要的是由“經濟貧困”帶來了“心理貧困”。“雙困生”背負著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心理發展與成長處于一種畸形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往往會產生自卑、孤僻的性格,對社交也有一定的恐懼心理。這些因素往往導致“雙困生”難以適應校園環境,如不及時調整心態,擺脫“心理貧困”,勢必影響其學業,甚至畢業以后也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2 “雙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貧困”是指經濟上的困難,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貧困就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困難,而更主要是駕馭和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能力較低。“雙困生”所要面臨的社會關系不僅包括對物質資源的調動和利用,而且包括對信息技術、人際關系的協調和把握。當一個人因這一套關系失衡而導致他無法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就已經淪為“雙困”狀態。高校“雙困生”的貧困應包括以下四種情況。①

2.1 經濟十分困難

“雙困生”來源主要有:多數來自邊遠山區,父母以務農為生,經濟來源比較匱乏;來自于城市的單親或雙親下崗、待業、失業的城市貧困家庭;部分孤兒,單親或雙親殘障,或家庭喪失勞動能力的學生;多子女家庭學生,甚至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子女同時在高校就讀;家庭的突然變故、自然災害造成貧困等等。他們的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并且這一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徹底得到解決,直接導致學生經濟困難。

2.2 學業面臨挑戰

部分“雙困生”背負著父母和全村父老鄉親的厚望,因而他們生怕學習不好,甚至出現了焦慮不安、悲觀失望、逃課、考試舞弊等不良現象。調查顯示:部分“雙困生”由于身心壓力和生活貧困而使學習精神不能集中,學習上感到困難和吃力,部分“雙困生”因四處奔波打工而無法保證充足的學習時間。

2.3 心理壓力頗大

心理學認為,自尊與自卑都是個體的一種心理體驗。自尊感體現的是個體對自我價值感的一種肯定和認可。自卑感是指個體對自我價值感的否定和貶低。“雙困生”在經濟窘迫的情況下,排除外在種種誘惑,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進入到大學學習,潛意識里有一種對自我價值感的肯定和認可。但是人的自我價值感具有不穩定性,它會隨外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特別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雙困生”來說,自我價值感難免會發生某些變化。一些“雙困生”的自尊感會在巨大的經濟反差下產生動搖,在內心深處萌生出與自尊感相反的一種體驗,進而否定自己,在能力、自身價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從而導致自輕、自賤、自我鄙視,對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態度和情感體驗,否定自己的長處或對長處沒有足夠的認識。因而常常表現出膽怯、畏懼、懷疑,擔心被人嫌棄和拒絕,行為中采取逃避方式,久而久之,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影響個體的發展。

2.4 社會技能欠缺

人的社會技能包括人際交往技能、適應環境的能力、正確認知自己的技能、克服困難的技能等。據觀察,“雙困生”社會技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弱勢:第一是社會適應性方面。絕大部分“雙困生”來自農村,從封閉落后的農村來到現代化的城市,周圍環境的劇變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第二是人際交往方面。首先,由于受生活環境和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大多數“雙困生”從小就因自卑形成了內向的性格。他們不善言辭,不善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往往導致在人際交往中失敗體驗頗多。其次,由于家庭經濟的貧困,許多“雙困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比較節約,這就使其他同學認為其“小氣”、“斤斤計較”而不愿與其交往。第三是個性發展方面。“雙困生”由于其家庭經濟拮據,家長供其讀書已屬不易,根本沒有經濟實力再讓其進行業余愛好的學習,到了突顯個性與能力的大學校園,沒有任何特長的他們就成了競爭中的弱勢群體。第四是知識獲取方面。“雙困生”大多來自農村,因為其經濟情況與地理環境的限制,獲取知識的來源有限,獲取知識的渠道單一,僅能通過所學的課本獲取極其有限的知識,這造成了他們知識面的狹窄,同時限制了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以上四種情況并不是獨立存在,它們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經濟貧困已經嚴重影響了“雙困生”正常的學業,他們迫于生活壓力,經常奔波打工掙錢,耽誤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學業上感到困難和吃力;或耗費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學習時精神不能集中,學校組織的活動參與少,其基本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訓練不夠,由此影響其長遠發展。一些貧困生畢業時,不但不能縮小文化資本的差異,相反卻更加擴大了差異。從而顯示出一個自我加強的“貧困鏈”現象。其基本圖式如下:

3 “雙困生”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

3.1 自卑心理

自卑是“雙困生”最為突出的心理問題。由于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他們常常為學費、生活費發愁,不能像經濟寬余的學生那樣自由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學習和生活用品,不愿參與一些需要自己承擔費用的集體活動。他們大多比較自卑、敏感、怕受傷害,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不敢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鍛煉和表現自己;有時候同學隨便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容易形成情緒和情感上的強烈波動。

3.2 封閉心理

“良好的人際關系,同學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關心、友愛是維持和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②但相當一部分“雙困生”由于經濟的原因,不能融入集體中去,把自己當作“異類”看待,總覺得矮人半截,盡量少參加集體活動,對老師和同學的好意總擺脫不了被施舍的感覺,在心靈深處設置了一道屏障。漸漸地,他們在同學們的眼中總顯得沉默、孤僻和封閉。

3.3 焦慮心理

“雙困生”還經常處于精神緊張焦慮,情緒煩躁不安之中。表現為自尊心的損傷,自信心的喪失,失敗感和愧疚感等交織而成的緊張、不安、憂慮、恐懼的情緒狀態。一般情況下,適度的焦慮對人體并無害處,有時還會有助于分析和處理所面臨的問題。但這種焦慮狀態強度過大,持續時間過長,就會損害正常的心理活動,引發心理障礙,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3.4 掩飾心理

“有些貧困大學生由于不能正視自己的經濟貧困,擔心因為貧困而讓人看不起,就采用各種手法偽裝自己,掩飾自己,平常所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與自己真實的經濟狀況不符合,甚至完全相反。”③平時盡管囊中羞澀,但衣著打扮、生活質量、學習用具等卻特別講究;在同學聚會時借錢也要擺闊綽。

3.5 依賴心理

有些“雙困生”缺乏自強意識和克服困難的精神,依賴性很強,總是把解決困難的希望寄托在學校發放補助上,并在心理上十分坦然地接受這些補助,認為補助是應該的。一旦補助的名額不是自己,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不公平”的感覺。他們沒有把經濟貧困當作磨練自己的一種優勢,而是把它看作得到補助的一種資本,缺乏解決困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目前,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圍繞“雙困生”的上述情況,對其心理救助問題,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工作意見和措施。其中,尤其對積極心理學的作用給予了高度關注。

4 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種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它主張以人的善端、道德、健康、愛等積極力量為研究對象,強調心理學不僅要幫助處于逆境條件下的人們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發展,也要幫助那些處于正常境況下的人們學會怎樣建立起高質量的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從而使每個人都能順利地走向屬于自己的幸福彼岸。④積極心理學的最大追求是使一切生命過得更有意義。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積極觀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會道德和更佳的社會適應能力,他們能更輕松地面對壓力、逆境和損失,即使面臨最不利的社會環境,他們也能應付自如。

積極心理學相信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兩股抗爭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極的――它代表壓抑、侵犯、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說謊等;另一股力量是積極的――它代表喜悅、快樂、福樂、和平、愛、希望、負責任、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貞和幸福等。這兩股力量誰都可以戰勝對方,關鍵是看個體自身到底是在給哪一股力量不斷注入新的能量,在給哪一股力量創造適宜的生存心理環境。積極心理學是對人性的尊重和贊揚,它揭示了人身上存在著的優于其他生命形式的外顯或潛在的積極品質,而這種積極品質的存續和發揚光大將是個人和社會的福音。⑤

5 積極心理學對“雙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

5.1 扭轉社會對“雙困生”的消極認識

當前,“雙困生”已成為一個專用詞,用以表示家庭經濟貧困和同時存有一定心理負擔的學生。在社會輿論導向鼓勵富裕、鼓勵消費的今天,“雙困生”多少帶有消極的和負面的色彩。“雙困生”頭銜正逐漸脫離最初的含義,近乎成為社會的一種評價標準。實質上,人們對貧困的態度始終與文化和時代緊密相聯,在20世紀60-70年代,我們提倡的是越窮越光榮,越窮心越紅,因此,當時人們樂于言貧,覺得貧得光榮,貧得高興。但從80年代改革開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成為時代的主題和現實,富足成為文化張揚的重點之后,人們由樂于言貧而變為羞于言貧,在行為上也極力脫貧致富。今天,貧窮已經不再與光榮相關,相反與低自尊、丟面子相關密切。這一標準已導致“雙困生”群體過分重視自我價值判斷的金錢化傾向。他們害怕讓人知道家庭的狀況,拒絕資助,認為這是施舍,也不接受“雙困生”稱謂。

一些關于“雙困生”心理問題的研究和調查,其基本結論是“雙困生”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并認為,“雙困生”由于經濟原因而導致長期精神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群體自尊程度低,普遍有不安全感、依賴感。也有人指出,因為貧困,“雙困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包袱”,同時還存在著不少突出的矛盾及潛在的隱性問題。這些分析,給“雙困生”群體涂抹上一層濃厚的消極色彩。許多研究流露了這樣一種心理預設,“雙困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貧困造成的。如果的確如此,那么“雙困生”心理問題的最終消除,依賴于其經濟地位的改變。顯然,這里存在歸因錯誤。家庭經濟條件低下,對人的發展的確可能造成某些阻礙,但是這些外部條件不能決定個人成長。積極心理學強調人人都有發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強調每個人天賦的潛能在解決自身心理問題、促進自身成長中的積極作用。

5.2 積極心理治療的目標與“雙困生”心理救助的目標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