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游泳技術與訓練論文
時間:2022-09-03 09:48:00
導語:現代游泳技術與訓練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游泳訓練的歷史從游泳競賽出現后就已經開始了。現代游泳訓練到今天已經發展了100余年。100年來,游泳訓練從無到有;從簡單的技術改進,到多種訓練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從單純的追求運動量到注重強度與量的結合;從注重發展運動員的體能到強調技術和專項能力并重發展。簡單的說,游泳訓練的發展同人們對于游泳項目的本質的認識緊密聯系。隨著人們對于游泳運動本質的更深入的研究和認識,游泳訓練的發展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于我國游泳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當具備更為深刻的和科學的觀念,對游泳運動訓練的認識應當建立在科學的思維方式基礎上,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和分析世界游泳訓練的發展趨勢,對于今后更好的把握訓練的方向有重要的意義。
1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
1.1強調運動員的技術有利于減少阻力
游泳技術的合理性對于運動員的游進速度起到關鍵的作用。如果理解這個問題是很簡單的,例如一名舉重運動員雖然有很好的力量水平,但是他有可能游不過一名7歲的業體校的小運動員。這說明雖然力量對于游泳運動員是很重要的,但關鍵要看運動員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說運動員對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對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力發展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對于游泳項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強運動員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使運動員掌握合理的技術。對于技術的合理性,不同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要符合運動員的生理和解刨學的特點。同時,合理的技術是要能夠盡量的減少阻力,增加推動力。
游泳運動員在水中的阻力主要有主動阻力和被動阻力。被動阻力同運動員的身體形態及在水中的姿勢有很大的關系。而主動阻力同運動員在水中的游進方式有很大關系。如果運動員在水中游進時身體重心的移動比較平穩,游進的速度的變化是較為均勻的、平穩的,在游進中運動員的主動阻力會比較大,而相反,在游進中游速的變化是均勻的,或者說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的差小的話,那么,主動阻力就會小。
舉個例子,波波夫在游進中的功率為87瓦特,而另外兩名運動員的功率分別為117、170瓦特,但是另外兩名運動員的速度并不如波波夫更快。這就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技術造成的。波波夫的主要技術特點就是連續、連貫的用力。這種技術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長期的技術訓練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這從另一方面也給我們一個啟事,就是正確、合理的技術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得到的。就像我們的體操、跳水、乒乓球的訓練一樣,通過訓練我們可以達到較好的技術水平。
1.2重視技術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劃頻與劃幅
當今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的技術都較為重視技術的效果,即劃頻與劃幅的合理配合,使技術更加合理化,經濟化。在保證技術效果的同時,根據比賽項目和戰術采用合理的動作頻率來完成比賽。
劃頻是指單位時間內劃水的次數,通常用次/分或次/秒來表示;劃幅是指一次動作所劃進的距離。以波波夫為例(表1),在幾名奧運會冠軍中波波夫的劃幅最大,而劃頻最少。
波波夫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的成績也在48.74秒,但是劃頻為46次,而在創造世界紀錄時的劃頻為40次。波波夫自己認為適合自己的劃頻在47次為好。但是隨著體重的增加和身體其他狀況的改變,他的技術也是有改變的。
表1歷屆奧運會100米自由泳冠軍的劃頻和劃幅的比較
年代姓名成績劃幅劃頻
196055.21.56米71.5次/分
1972施皮茨51.221.9657.5
1976蒙哥馬利49.992.5046.5
1988比昂迪48.632.7048.5
1992波波夫49.2.9539.9
劃頻和劃幅是決定游泳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根據速度與劃頻劃幅之間的關系如何可知在相同的距離內,若劃水幅度相同,則劃水頻率高的速度快;若劃水幅度不同,劃頻相同,則劃幅大的速度快(表2)。劃水幅度的長短與劃水力量的大小,劃水速度的快慢、技術掌握的合理與否以及身高臂長有密切的關系。經過片面地追求快頻率或大劃幅以后,運動員追求的目標是能夠使游進速度達到最快的最佳劃頻和劃幅的組合。
表2八運會與第26屆奧運會女子100米自由泳有關參數比較
賽名姓名成績出發途中(67.5)米平均劃頻平均劃幅沖刺7.5
八運冠軍樂靜宜54.103.9538.0852.672.024.43
奧運冠軍樂靜宜54.503.8738.3053.101.994.63
八運前3名54.644.0638.3151.252.074.34
奧運前2名54.773.8938.4351.602.054.56
1.3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及身體協調用力在技術中的運用
美國科研人員和教練員認為,核心力量主要有3點:1)發力來自臀部;2)力是通過全身的協調工作進行傳遞;3)用力時保持身體平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發力,使力量傳遞到手臂,這一技術類似于壘球和棒球運動員投球一樣,靠臀部轉動發力傳到手臂,將球扔出。在游泳技術中,就要求運動員能夠協調用力。而要達到協調用力,一方面是增加運動員陸上的協調性練習,例如,采用各種墊上練習、球類練習、徒手練習來提高運動員身體的協調性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運動員在水中控制身體的能力,通過運動員在游進中身體的滾動使身體的力量傳至手臂和腿部。可以采用分解游、配合游和打腿練習來訓練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協調用力及保持動作放松的能力。
發展身體的“核心力量”對于年齡組游泳運動員掌握良好的技術是必要的。
2現代游泳訓練的主要特點
2.1訓練量與強度的合理結合
大運動量訓練理論的主要理論依據是運動成績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礎上,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觀點。運動生理學理論指出有氧代謝是無氧代謝的基礎,高水平的無氧代謝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有氧能力基礎之上的。這為大運動量訓練理論提供了理論依據。在50年代初期間歇訓練開始應用于游泳訓練,這為增加訓練量提供了主要方法。但是,大運動量訓練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其結果是中長距離的項目成績提高很快,而短距離項目的成績則停滯不前。此外,運動員容易產生疲勞。大運動量訓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亞的卡萊爾,他的訓練理論與思想對我國游泳界有很深遠的影響。
進入60、70年代,隨著訓練理論的深入發展,人們也開始認識到不僅要注重訓練的數量,而且要重視訓練的質量(強度)。以美國為代表的大負荷派主張,不僅訓練量要大而且還要和高強度訓練很好的結合起來。這種訓練理論在實踐中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美國運動員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依靠這種訓練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隨著對游泳運動實質的不斷認識,逐漸發現單純的強調大運動量或者運動強度都是不好的,而應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及訓練目標,將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合理的結合。
2.2高原訓練
在高原環境下,大氣壓力隨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使得單位體積中的氧減少。在這種環境中進行訓練,給運動員額外的增加了負荷。原民主德國游泳運動員曾多次采用高原訓練,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自80年代以后,我國游泳教練員、運動員也多次進行了高原訓練,科研人員對進行高原訓練對游泳選手的身體機能、運動能力的影響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發現高原訓練可視為一種承受高乳酸的訓練,在同樣游速、距離條件下,高原訓練的血乳酸值明顯高于平原,但是這種增高,可以逐周逐次的下降;承受高原強度訓練的適宜高度為1890米;高原訓練提高了心血管系統功能的效率;高原訓練的超量恢復,從乳酸—速度曲線右移,心血管功能的改善,血紅蛋白的回升,提示為運動成績提高的物質基礎,反之亦然。
但是許多教練員和運動員發現高原訓練有時也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高原環境給運動員在完成訓練時帶來很大的生理、心理上的負荷,訓練的強度也很難提高。因此,目前有許多運動專家建議采用高養低訓的方式進行訓練。即采用特殊的裝置模擬高原環境,如高壓氧倉,使運動員在高原環境下生活,在平原環境下訓練。國外有運動員進行了這樣的訓練,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3.用能量代謝的基本原理確定訓練的強度
能量代謝理論提示了不同負荷強度運動時機體內部能量系統功能的規律與特點。人體運動時肌肉作功的直接能源是體內的磷酸原系統。人體運動時物質和能量代謝可分為兩個基本過程,即無氧和有氧代謝過程。無氧代謝過程包括兩個供能系統,既磷酸原系統和糖酵解系統。有氧代謝過程是由ATP開始的,以有氧系統供能為主。不同距離的項目其參與能量代謝的供能系統是不同的。因此,在發展運動員某一專項能力時,依據能量代謝的基本原理來提高運動員的相應供能系統的代謝能力、輸出功率和身體對能量的利用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根據能量代謝理論,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世界許多游泳強國都指定了能量分類表,將訓練手段用能量代謝的觀點劃分強度,作為訓練時的參考。
2.4恢復成為訓練的一部分
盡管目前的研究對于疲勞產生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隨著人們對于疲勞機制的深入研究,恢復的重要性被廣大教練員所認識。要保證運動員能夠承受訓練負荷、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避免產生過渡疲勞,就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在訓練中采用合理的訓練負荷并積極采用有效的恢復措施,才能保證運動員完成訓練任務。因此,在當今的游泳訓練中,恢復已成為訓練的一部分,在訓練中恢復訓練已成為專門的練習被安排。在游泳訓練后常用的恢復手段主要有水療、按摩、藥物等醫學、生物學恢復手段。此外,也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營養等手段加速機體的恢復。
2.5對運動員專項能力的發訓練更為細化
在現代游泳訓練中除了采用以能量訓練為基礎的練習手段以外,對運動員的專項能力的發展是比較細化的。這主要表現在在訓練中首先要清楚所選擇的運動項目的供能特點(三種供能系統),各功能系統的發展情況。例如,在100米自由泳比賽中,可以分為3個部分,出發階段、途中游階段、沖刺階段。每一階段都是以不同的供能系統來為機體供能。了解這些情況對于正確的理解生理系統的發展和游泳訓練的關系。其次,在訓練中應根據專項的特點來發展運動員的專項能力。以100米自由泳比賽為例,出發階段主要是依靠運動員的速度能力,而途中游階段主要依靠運動員的無氧耐力能力,沖刺階段主要是依靠運動員的乳酸耐受力以及運動員的技術穩定性。根據100米的專項特點,可以設計專門的練習來發展運動員的專項能力。
2.6多周期、小周期訓練的運用
高水平的運動員往往采用多周期的訓練劃分。這主要同運動員的不同訓練階段的訓練方向有很大關系。在小年齡組時,訓練多余比賽,而在某一階段訓練和比賽并行,在某一階段比賽多余訓練,在某一階段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也需要較長時間的比賽。這些變化主要是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的。較多的比賽對于運動員的訓練提出了較新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訓練與比賽之間的關系,以及比賽之間的訓練的安排及恢復問題。高水平的運動員常采用多周期、小周期的訓練方式;將非重大比賽納入到訓練的系統中,成為訓練的一部分,即所謂“以賽代練”。
頻繁的比賽和運動員能力的提高之間的關系還并沒有完全清楚的理論解釋,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運動員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訓練效果。合理的安排訓練和比賽,充分的利用比賽是現代游泳訓練的主要發展方向。在頻繁的比賽之間,許多高水平選手在訓練中常常安排多個連續的3—4天小周期的訓練,這主要是便于教練員對運動員身體情況、訓練情況的掌握,便于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這道理解釋起來就像在拍皮球,每拍一下都更用力,使球越彈越高,最后有一個大的飛躍。當然,這種解釋是對事物現象的描述,而更深刻的機理的變化,我們的研究還是不夠深入的。但比賽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比賽的概念應當是包含了訓練比賽和各種小比賽及大賽。在訓練中還可以使用接近比賽形式的練習來發展運動員的專項能力。
2.7運動成績的提高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人體生物科學的發展揭示了能量代謝的基本規律。在游泳訓練中引入了能量代謝理論后,訓練負荷的方向性就更加明確,而依照這一理論制定的訓練手段也更為科學。美國SPEEDO公司制造的泳衣“快速皮膚”是依照鯊魚皮的原理制造的,其中也包含了仿生學、工業設計、人體工程學、材料科學等相關學科的最新成果。據報道,此種泳衣可使運動員的成績提高1%—3%。在勝負以1%S決定的今天,這是十分可觀的。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將在2000年奧運會穿此種泳衣進行比賽。合理有效的恢復是現代游泳訓練的主要組成部分,恢復手段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生物科學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基因技術的發展,可以制造出更新的藥品,可以通過基因技術加快運動員機體的恢復速度。這些都表明運動員的成績已經越來越同相關學科的科技發展水平緊密聯系。
3結論
3.1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為:1)強調運動員的技術有利于減少阻力;2)重視技術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劃頻與劃幅;3)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及身體協調用力在技術中的運用。
3.2現代游泳訓練的主要特點是:1)重視訓練量與強度的合理結合;2)高原訓練和在特殊環境下的訓練在游泳訓練中的應用;3)用能量代謝的基本原理確定訓練的強度,使訓練負荷更為精確;4)運動員的恢復越來越被教練員和運動員所認識,已成為游泳訓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運動員專項能力的訓練更為細化;6)由于比賽的增多,許多運動員開始采用多周期以及3—4天形式的小周期訓練,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運動成績的提高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游泳體育學院專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2]于仙貴等.中國競技發展特征及其制勝規律[J].中國體育科技.1993,(6、7)
[3]鐘秉樞等.排球運動科學的發展及展望[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2)
[4]熊西北等.田徑運動科學進程與未來[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1)
[5]翁慶章等.高原訓練對優秀游泳運動員的生理效應[J].中國體育科技.1993,(6、7)
[6]馮偉權等.運動訓練生物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7]劉華平.21世紀初的中國休閑體育[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1)
[8]楊錫讓等.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88
[10]杰.康西爾曼美國游泳技術和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74
[11]陳武山等.游泳訓練理論[講義].2000.
[12]國家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M].圖列斯基、蔣金日來華講學資料匯編.北京:北京體育大學游泳教研室.2001.22~23
[13]C.Gordon,D,Dmitrliev等.阻力系數與流體速度、年齡、身體形態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J].體育理論與實踐(俄).1985(4)11~13
- 上一篇: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現代體育課堂教學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