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班級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1 10:33:00
導語:人本班級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級管理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如何在管理中體現人文性,體現“人本教育”理念,首先要明白“人本”理念強調具體的人作為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及其對人的價值,突出人的具體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以及人的發展的生成性。
關鍵詞:班級管理;人本教育;走向
執教幾年,越發覺得班級管理是一門大學問。很多老師往往重教學研究,輕班級管理。他們似乎覺得教學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才華,體現自己的能力,教得好,能開發學生的智力。而帶班管學生,有什么可說的。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其實,這才是一門最復雜、最深奧的學問。
人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高級動物,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思想情操、喜怒哀樂各不相同,要把一個班五十多名學生的特點琢磨透,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個家長一輩子連一個孩子都不一定能管好,一個老師要在三年內(甚至一年內)要將全班幾十個學生都吃透,非心理學專家、社會學專家、教育專家不可為也。因此常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班主任們,更要注重在班級管理中的“人本教育”運用。
一、何為人本教育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教育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首先,教育承擔著開啟人智能的責任。在這一方面,從最初對智能的單一理解(語言——邏輯智能),到20世紀中期加德納等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并在往后數十年間進行實踐,人類已經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將在智能開發上探索得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入。然而人之為人,除了智能的開發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靈魂的塑造。一個智能發達的“個體”能對世界有所裨益,然而靈魂重量的缺失,將使生命喪失其特有的靈動和豐盈,流于純智能的寡淡和單薄。
在思想史上,人本的哲學取向其源可溯至普羅塔哥拉“人是萬事萬物的尺度”這一著名論斷。普羅塔哥拉的論斷乃是基于認識論的,它的意義在于確定了人在認識中的中心地位。從“人本主義”到“以人為本”或者說“人本”,核心的理念就從“人是認識的主宰”轉向“人是實踐的目的”。因而,“人是萬事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就演化為“人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席勒發展了這一學說,他認為:“人本主義要求,人的整個本性應該被用來作為哲學必須全心全意以其為論證起點的整個前提,人的全面滿足應該是哲學必須以其為目標的結論,哲學不應該借助一開始便抽象……來脫離真實的生活問題。”席勒的論述表明,無論是認識活動,還是實踐活動,人在其中的兩個基本的規定性并沒有發生變化。即人的本性作為出發點以及人的需要之滿足作為歸宿。
人本教育,顧名思義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最終極的目標應是培養“人”。這樣的人,不僅在智能上得到全方位的開發,更為重要的是擁有一顆屬于他自己的靈魂。縱觀中國當代教育。在智能的開發上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靈魂的喚醒”更似渺渺無期。然而誠如一位教育者所言。我們無力憑己之力改變這個教育體制,但我們可以宣揚一些合乎教育本質的理念,用以感染教育體系中的教育者,從而使受教育者獲益。具體來說,人本教育就是要在一線的教育實踐中融入人文關懷,在進行智能開發的同時喚醒沉睡的靈魂。
在班級管理中,注重對學生智力啟迪的同時不放松對其靈魂的塑造,這才是一個好老師應該做的。
二、當下教育的非人本現象
經過幾年的摸索,我總覺得我們還處于一種原始的低層的管理水平,我們的觀念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過來。在現實具體的班級管理中,還存在著“非人本”教育的現象。
非人本的教育重共性、劃一而非個性、差異。作為教育對象的人之屬性,可以理解為人所共有的屬性,也可以理解為人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非人本的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并非是以單個對象的屬性為其出發點,而是以對象的共同屬性為出發點。它試圖將復雜的教育對象歸結為簡單的整齊劃一,其結果是差異的消除。抽象導致無差別的劃一,而對抽象劃一性的追求,則必然是抹殺個性和差異。教育的計劃要求是這種劃一的宏觀表現,而班級授課制則是這種劃一的微觀形式。而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者只見到抽象的“人”,而看不見一個個活生生具體的人。有情有感的生命的人。我們管理中的人本主義成份太少,總是企圖以這樣的制度、那樣的紀律去制約學生。我們常常習慣于以多少個“不準”,多少個“嚴禁”來要求學生,但我們卻很少考慮學生這時候都想些什么,他們的希望和要求是什么。有時候學生的要求不一定過多,不一定超越了現實,但由于我們的疏忽,我們的不理解,常常讓學生失望。試想。那些常常帶著失望情緒的學生能對你的那些“不準”、“嚴禁”心悅誠服地去遵照執行嗎?有的大打折扣。有的置之不理,有的還要“頂風違紀”。久而久之,學校、老師與學生形成了對立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正確要求都難以貫徹落實。因此,無論是在教育理論的論述中,還是在教育實踐的言說中,學生是作為“對象”而存在于教育過程中的。作為對象的學生是一個總體性概念,而非是一個具體性概念。總而言之,教育的出發點已經不是具體的個人,而是抽象性的和劃一性的人。劃一性和抽象性成為真實的存在,而差異性和個別性則成為被排斥被壓制的對象。當代教育所面臨的真正矛盾和癥結正在這里,
三、人本教育的走向
實踐“人本”教育,首先必須要在人的觀念上取得突破,從本質主義的人性觀轉向生成主義的人性觀,把具體的而非抽象的、現實的而非理想的、差異性的而非劃一性的人作為教育的目的和出發點。只有在尊重差異性的前提下,人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人的創造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的表現,人的主體意義也才能得到真實的體現。尊重人的差異性意味著,教育只是人的存在。它不是與人的發展相分離的,而是人自身發展的組成部分。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充實,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沒有人本精神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是急功近利的破壞性的教育。我們必須轉變觀念,以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去教育學生,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學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老師、校長既是教育者,同時也是受教育者。我們以往的悲哀就在于我們的教育地位神圣不可侵犯,這實際上是“師道尊嚴”的余毒還在作祟,一個老師放不下“師道尊嚴”這個包袱永遠不能與學生為伍。讓學生聽令于自己的時代早已過去了。時代在發展,學生在變化,我們的思想卻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還要因襲舊制,抱殘守缺,實在到了該傷筋動骨,清洗腦髓的時候了。
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發展——因材施教。我國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就很了解,他能夠說出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智力水平,并且針對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把學生培養成各種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論語》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原則是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有利于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
“人,詩意地棲居”。海德格爾的名句描述了人類生存的某種理想狀態。“詩意”帶給人無限遐想,“棲居”將人和宇宙萬物置于平等地位。人類不懈努力的最終結果應該就是達到這種“詩意”和“祥和”。
- 上一篇:淺議楞次定律教學方法
- 下一篇:美國最新教育體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