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德育主體性原則的內在要求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10 09:48:00
導語:現代德育主體性原則的內在要求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主體性原則是指在主導性的道德規范作為學生品德構建的骨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之成長為能進行自我教育和獨立進行道德活動的道德主體。主體性原則符合辨證唯物論的基本原則,它是以德育心理學為依據的,堅持主題性原則,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實到實處。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品德的形成是內外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只有教師的“教”,沒有學生的“學”,德育便不能落實到實處。受教育者既是客體也是主體。作為客體,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影響的對象,他們的知識、智能、道德品質必須通過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德育之所以存在,正是建立在它的對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本點上的。但是受教育者絕不僅僅是被動、消極、機械地承受教育者影響的客體,而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活動著的人。增強受教育者的教育主體地位,使教育過程轉化為自我教育過程,是道德教育過程的最完善的體現形式,也是現代德育的內在要求。
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體所具有的能動、自主和創造的內在特性,它體現在人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也體現在人對真、善、美等價值目標的不斷追求中,德育實踐告訴我們,把目光凝聚在學生個體品德的動態構建和可持續發展上,是更客觀、開放,更符合整個社會道德發展的歷史邏輯。所謂主體性原則指的是以主導性的道德規范作為學生品德構建的骨干的基礎,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其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激發真摯的、發自心靈深處的道德情感體驗,使之成長為能進行自我教育和獨立進行道德活動的道德主體。主體性原則有以下特征:一是自主性。即把德育的主動權逐步讓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識是一切積極因素的源泉,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動力。因為德育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它不僅要解決知與不知的矛盾,而且還有信與不信、愛與不愛、知與行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說,學生不可能永遠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他們終究要長大,終究要離開學校。蘇霍姆斯林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培養學生自主意識的德育內容設計上,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發揚民主作風,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要視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是能動性。所謂能動性,即不僅強調社會發展的整體需要,還要強調個人追求人生價值、自我實現、張揚個性的內在需要,在具體德育情景中激發受教育者的積極性。教育者通過設計一些具有德育內容的活動,讓教育對象參與,如演講、論辯、知識競賽、革命歌曲演唱、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活動、創建文明小組等等。這些教育性活動以直觀的形式,在操作的層面上把德育內容傳達給教育對象,使教育對象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活動中介的特點是具有滲透性和體驗性,使接受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對德育內容進行選擇、理解、確信,逐漸認同社會主導的道德觀念,放棄和改變自己原有的狹義或錯誤的觀念。同時,使接受者得到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有一種成功感,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如此,德育就成為“愉快教育”,成為人們樂于接受的教育。
三是創造性。所謂創造性,是指道德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應鼓勵受教育者富有創新思維,具有變革更新觀念的能力。我們知道,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環境的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異彩紛呈,決定著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面對紛繁的社會現象,應該能在既有的社會規范基礎上,經過自己的理性思維,獨立地作出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自主地調節自己的道德行為,在生活實踐中完善自身的品德,豐富和發展社會的道德規范,在這種完善中求得情感的愉悅和人格的升華。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循環往復,沒有終結。它會面臨眾多的矛盾沖突,甚至是道德的兩難境地,但自主思考之后自愿的抉擇比之服從權威,更具有意志力,這種出自內在需要和動機支配的道德行為,才能最終達到“言行一致”的理想境界。
二、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是現代德育的內在要求
首先,堅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則符合辯證唯物論的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學生是道德實踐的主體,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是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而應該有他的自主性、獨立性,成為自己創造性活動的主宰者。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我和你”、“你和我”的主體問的關系,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同時,又承認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也叫主觀能動性。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與動物是有本質區別的。人在進行實踐活動前,會根據客觀事實,引出思想、意見,提出計劃、方案等等,這是動物無法做到的。不少動物具有奇特的本領,比如,蜜蜂制造蜂房的本領常使建筑師感到驚訝,然而,即使最拙劣的建筑師也要比它高明,因為建筑師在建筑房屋之前已有設計的圖樣,蜜蜂建筑房屋只是它的本能活動而已。當然人的反映不是“照鏡子”,也不是“照相”,而是在獲得外界的信息后,要經過人的大腦思維從而形成意識。主體性道德素質的培養強調主體要通過獨立、自主、主動、積極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原則的選擇,這就肯定了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不要期望受教育者把社會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價值和道德習慣,都能背下來并原版的去展示,這正如人們可以強制地把馬牽到河邊,但不能強迫馬飲水和怎樣去飲水一樣。我們只能遵循人的發展的內在程序,努力“喚醒”和培養人的創造力,做好外化的工作,而內化的工作,還是要由主體接受反映并通過自身的理性思考,從中分辨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促使主體精神境界的提高。正如辯證唯物論所講,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發展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就是“新陳代謝”。事物保持自己性質的穩定性是相對的,過程持續時間再長也總有結束,而發展是必然的、永恒的。道德同樣也是相對的,任何道德都必須服從于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它的發展也是一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無限發展的過程。通過道德主體去繼承時代道德的合理部分,揚棄其不合理的部分,從而實現時代的超越,促進道德的發展。其途徑是由道德主體通過獨立、自主、主動、積極的理性思考后做出道德判斷,而又自主、自覺、自愿的做出道德行為,不斷的豐富和發展道德體系。從20世紀60年代的學雷鋒做好事,到90年代以來的“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動”、“扶殘助殘活動”以及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都是時代的產物。這些都體現了道德主體在促進道德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公務員之家
其次,堅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則,是以德育心理學為依據的。
德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知、情、意、行四種心理成分有機組合,和諧發展,共同組成了一個人的品德結構。過分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就會造成品德結構上的缺陷。總的來說,“知”是“情”、“意”、“行”的基礎;“情”影響“知”的形成和發展,并且與“知”相結合,構成“行”的動機,調節行為。“意”是“知”與“情”的具體表現,同時“知”和“情”又是在“行”中不斷發展的。四種心理成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德育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
傳授社會道德規范,提高道德認知。教育者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個性特點,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的方法,將國家、社會提倡的主導性道德規范、原則、準則傳授給學生,學生把它當作知識掌握下來,然后經過思考,產生認同感,鞏固下來,為道德行為的發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強調情感因素與認知因素的交互作用。傳授社會道德規范,不是為了限制學生的一舉一動,而是提供必要的生活準則。不同的德育內容對情境氛圍有不同的要求,任何德育過程都是在特定情境中進行的,不同的情境狀態,對德育接受有不同的影響。教育者要善于營造德育接受所需要的情境氛圍,或莊嚴,或活潑,或寬松,或溫馨。通過多媒體(音樂、圖片、影像)向學生展示大量的道德事實、理想人格和價值觀念,在學生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讓他們意識到,什么樣的品格是被社會所推崇的,做什么樣的人才是有社會價值的。真摯的、發自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體驗,是接受道德觀念的前提。
意志行動是自覺地確定目的的行動。意志是人類特有的意識。人的行動就其本質來說,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的。意志行動體現在克服困難之中,人們只有在實現預定目的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而又能堅定地、有意識地組織行動加以克服,才能顯示出意志的作用。一個人在活動中克服的困難越大,顯得意志越堅強;相反,如果一個人在活動中不能克服困難,就顯得意志薄弱。深刻的道德認知、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頑強的道德意志的有機統一,是道德行為出現的前提條件。
道德實踐是社會道德規范轉化成個體道德需要的必要環節。缺乏道德實踐,個體無法把自己學到的社會主導的道德規范加以運用,處理現實生活中的道德矛盾沖突,也就無法體會到這種規范體系包含著的巨大的合理性,要想達成較高的認同效果是不可能的;更為重要的是道德規范不與實際生活中的事件相聯系,難以“開放、發展”,難以擇其善者而吸收,個體的道德觀念一旦出現這種開放性、發展性的缺失,就很容易導致思維僵化、思想保守,不利于個人品德的持續完善,也不利于整個社會和全人類道德的向前推進。
總之,通過道德教育為學生介紹社會道德規范體系,以之為發展的基礎,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外部條件;引導學生自覺自愿地在道德實踐中運用道德規范,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練、自我陶冶,進而形成強烈的道德追求和穩定的自制力,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內在因素。內外因素交互地對學生良好品德構建產生作用,從而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和發展。
再次,堅持德育的自主性原則,有利于把德育的功能落到實處。
德育的功能可以分為社會功能和個人功能。從社會功能來講,通過德育喚醒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創新意識,賦予經濟發展的動力;通過德育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引導人們合理選擇和創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過德育為經濟發展創設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從而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現實的基礎;尤其是通過德育建立起健康的經濟行為價值標準,提高其倫理、道德水準,使社會更加和諧。現代德育把培養人的獨立人格精神和獨立自主的道德能力引入道德教育的目標系統之中,是發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培養出的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這樣的人能夠在任何時候不需要監督就可以做出道德行為。
比如,近年來我國計算機信息產業與互聯網絡呈現加速發展的勢頭,網民越來越多。我們都知道,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里,人與人的交往是匿名的,你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與別人交往。外在他律的因素已經基本不存在,自律、自制、“慎獨”顯得特別重要。恪守公正、文明上網就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要求。再比如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在市場交易的過程中,起保證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雙方的誠實守信,不可能有“第三只眼”始終在看著你。如果只要掙錢就可以不講信用、不負責任,讓“坑蒙拐騙”、“假冒偽劣”流行,那么,不要說個人和民族在道德上無法自立,甚至連一個比較健全而穩定的市場機制也建立不起來。所以,培養自律精神,學會承擔義務與責任,在滿足個人需要時,同時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應有的責任是我們每個公民的基本素質。
從德育的個體功能來講,一方面,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人的各種德性的過程中,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操守、善良的心靈、坦蕩的胸懷,使人們得到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各種道德規范的遵從逐漸從他律轉變為自律,不把各種道德規范視為約束,而當作自我發展的需要。人們在感受生活和創造生活中,體驗到做人的樂趣、自豪和幸福。如此,德育成為一種“愉快教育”,成為一種人們樂于接受的教育。當外在的約束逐漸內在化、個體社會化,理性積淀成為人的自覺習慣,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時,人們就不會輕易改變與放棄自己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習慣、信念、情感,這些是他存在意義的象征。此時,就是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地。
三、堅持主體性原則更需要教育者的創造性勞動
教師作為人類知識的活的載體、作為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其主導作用的發揮,引導學生德性的發展,是學生不夠成熟、不甚完善的主體性得到不斷提升的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展開同樣至關重要。因為,沒有教師創造性地選擇教法、創設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動的生動活潑;沒有教師創造性地選擇教育內容,就沒有學生發自內心需要地、自愿地學習;沒有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也不可能有學生道德觀念的開放式發展。同時,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合理與否,又取決于學生主體性發展的程度如何,它不同于傳統的無節制的教師權威。因此,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不是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恰恰相反,更需要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和人格魅力。這是任何時候都不可離開的。
人的道德的發展有一個從無律到他律,最后發展到自律的過程。無律只存在于兒童早期階段,他律是道德發展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在他律階段,教育者采取外部調控,諸如獎勵、批評、懲罰、評價、命令等手段是必要的。同時,也正是因為人的道德發展必須經過“他律”階段的特點,所以要求教育者進行道德啟蒙教育,并在啟蒙教育中始終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調動受教育者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道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那么,當一個人的道德發展進入自律階段以后,學校教育是否還有必要呢?實際上個體道德的他律和自律內容是隨著社會文明進步而逐步豐富和升華的,因此,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同時并存、共同發展,只是在不同階段二者的程度不同而已。作為教育者有責任將啟蒙教育與引導受教育者進行自我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因為強調自我教育而忽視應有的學校教育,致使淡化教師的作用與責任。
- 上一篇:利用發展民間金融推動金融改革論文
- 下一篇:教育局教育管理工作規范化半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