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向發展戰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06:03:00

導語:我國外向發展戰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外向發展戰略分析論文

對外貿易的功能

從理論和實踐來說,開展對外貿易可以通過實現規模生產和參與競爭提升技術水平來實現多個方面的利益。

在沒有對外貿易的情況下,生產規模取決于國內市場需求規模,而在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生產規模取決于世界市場的需求。為世界市場生產,一則可以突破國內市場的規模限制,發展以世界市場需求為基礎的生產。這樣,不僅可以發展大產品大市場,也可以發展小產品大市場,這對于那些國內市場狹小的小國來說特別重要。在此情況下,只要生產的條件具備,產品具有競爭力,就可以實現小國大產業。同時,規模生產可以降低成本,從而可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二則可以突破國內市場需求的限制,發展面向國際市場但國內沒有需求(或需求甚少)的產業。在沒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如果國內沒有需求,則不可能生產,或者需求有限,產生資源的剩余。而在面向國際市場的情況下,則可以完全不受國內市場需求的限制,僅為國外市場生產,或者把剩余的部分作為出口。這對于那些新產品來說特別重要,可以一開始就面向國外市場,對于擁有豐足資源的國家來說,則提供了資源的利用空間(出口)。同時,生產的條件也可以突破國內經濟條件的限制,通過引進外資進行生產。通過引進外資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利用本國的要素資源優勢(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低成本勞動力),發展加工制造業或高起點產業。

這樣,通過發展規模產業,可以實現整體經濟規模的擴大,從而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的大幅度增長,對于一些小國來說,這開辟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國際貿易交換是一個開放的競爭空間。一種產品進行交換首先要有需求,但是,在存在多方交易參與的情況下,需求的實現就要通過競爭來實現,即只有那些符合需求條件的最優產品(價格、質量)才可能被接受。如果沒有競爭,生產者就不會改進產品,因為在市場保護的情況下,需求也被壓制在一種靜態的空間。而在競爭條件下,產品改進的動力不僅來自供給競爭者,而且也來自不斷變化的需求壓力。

競爭的過程就是提升的過程,因此,對于出口者來說,必須不斷對產品進行革新(包括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改進性能或品位),以使其具有競爭優勢。這樣,國際貿易就變成了一種動態的發展過程,競爭成為產品(產業)不斷提升的推進器。

技術提升不僅會推動出口產業的升級,也會帶動其他產業的升級。其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出口部門對國內其他部門的競爭壓力,迫使其不斷跟進;二是出口部門的技術向其他部門的擴散。因此,參與出口的產業往往成為國內經濟的領先部門,帶動整個經濟的技術提升。技術進步是經濟效益增長的源泉,因此,對外貿易的發展對于拉動整個經濟效益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出口的增長可以成為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的引擎。由于出口面向國際市場,出口部門的增長可以擺脫國內市場的制約,因此,出口部門能以比國內部門快得多的增長速度發展,這樣,出口部門就可以成為整個經濟中增長最快的部門。出口之所以能作為經濟增長的引擎,是因為出口部門的增長會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出口越是增加,則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會越快。鑒于此,出口對整個經濟的增長具有乘數效應。同時,出口部門往往會創造較高的收入,從而可以提高國內的購買力水平,增加國內的需求,增強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①。

成功的例證

鑒于對外貿易對經濟的發展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各國都把發展對外貿易作為一項經濟發展戰略也就不難理解了。二戰之后,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現象是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其增長速度大大快于整個經濟增長的速度。比如,在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世界貿易的增長量是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量的三倍多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了積極推動對外貿易的政策,國際貿易規則推動了各國市場開放。

從各國采取的對外貿易政策特點來看,主要有兩類:一是進口替代政策;二是出口導向(或稱出口帶動)政策。盡管兩者都是把對外貿易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但是,前者是重視進口功能,而后者是重視出口功能。

進口替代政策主要是通過進口設備,發展國內所需的相關產業,最終以國內生產替代進口。實行進口替代的國家大多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通過高關稅對國內產業進行保護,試圖通過進口生產設備及技術,發展獨立的產業。盡管局部進口替代可能會是有益的(比如部分重要戰略產業),但是,作為一種總體經濟發展戰略卻難以成功。因為,在沒有開放競爭的情況下,進口替代容易產生進口依賴,往往出現“等距離”,甚至“拉距離”跟進。由于不能通過競爭實現技術的提升,靠進口設備發展起來的產業會很快變得落后和老化。同時,持續的進口必然增加外債負擔,在沒有出口換匯支撐進口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債務危機。比如,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都曾在20世紀60~70年代實行進口替代戰略,最后或者因為發生債務危機而使整個經濟陷入停滯,或者沒有實現產業提升的目標。

出口導向政策的核心是以出口為先導,帶動整個經濟發展。出口導向政策對出口產業的發展給予特別重視,給予重點扶持并提供優惠。在對外貿易的安排上,往往是進口為了出口,這與進口替代的目標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出口部門參與國際競爭,因此,必須不斷革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鑒于此,出口部門在一國經濟中往往是發展最快、產業技術水平和效益最好的部門。出口導向使出口產業保持動態提升的發展態勢,從而保持了出口部門的活力。同時,出口部門的發展會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整個經濟的發展積累外匯,彌補了資金技術的缺口,因此,出口部門的發展成為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的引擎。由此,實行出口導向戰略的國家往往取得經濟起飛的成功。亞洲的日本、“四小龍”、中國等都先后實行了這種經濟發展戰略③。

當然,出口導向所體現的是一種政策取向和發展結構,并不是以出口部門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為標志。一般來說,在較小規模的經濟中,出口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大,比如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對外貿易額大于整個國民生產總值,而大國經濟中,盡管貿易總量很大,但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不一定很高,比如在日本,盡管絕對出口量很大,但出口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較低。

在實踐中,日本等國在政府的支持下,有選擇的發展高起點出口產業(從資本密集到技術密集),在較短的時間內確立了出口的高端競爭優勢,因此,出口部門成為整個經濟中的技術領導者。日本在20世紀70~80年代的電器產品、汽車,90年代的電子、電訊產品等,都成為對美歐具有很強競爭力的部門。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大大擴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空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收益,而且也有力地帶動了整個經濟的技術水平提升,使日本在較短的時間內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四小龍”是實行出口導向政策,迅速實現經濟起飛的又一成功案例。“四小龍”都是缺乏自然資源、內部市場狹小的經濟體,都實行鮮明的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以出口部門的發展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韓國實行的是保護型的出口導向戰略,即在大力發展出口產業的同時,對國內的市場加以保護。為了保證出口產業的領先性,甚至限制國內的消費。在政府的扶持下,韓國的出口產業迅速由勞動密集型(20世紀60~70年代)向資本密集型(80~90年代)與技術密集型(21世紀初)轉移。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則實行開放型的出口導向戰略,即在大力發展出口產業的同時,開放內部市場競爭。由于實行雙向開放,出口產業與面向內部市場的產業完全在開放競爭的條件下發展,實現了產業的迅速升級。不過,這些經濟體的內部市場規模較小,出口產業在整個經濟中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是面向出口的。出口企業在競爭中形成產業優勢,利用國際市場做大,成為整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臺灣是最典型的例子。出口產業從簡單勞動密集型產品開始,迅速轉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的電腦配件產業,發展起供應世界市場的龐大出口鏈。以供應世界市場為目標的生產,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臺灣的許多電腦產品,如顯示器、集成電路板等,甚至占到世界市場70%~80%的份額。

“四小龍”利用出口導向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經濟騰飛的案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范例:一國(或經濟體)在存在資源與市場限制的條件下,可以利用世界資源和世界市場實現發展的躍升④。

在大國經濟發展中,我國自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所取得的成功,也是與采取出口導向戰略密切相關的。我國經濟的兩個發展制約,即資金和技術,就是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逐步破解的。我國可以利用的最大資源是豐富的勞動力供給。通過設立沿海經濟特區創造局部優化環境,實行“兩頭在外”和大力吸引外來資金(最初主要是中國香港的資金)的出口導向政策,迅速發展起具有競爭力的出口產業。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許多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已占據了很大的世界市場份額。同時,通過引進外資,一些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也迅速增長,到21世紀初,一些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也開始增加。迅速發展的出口,成為帶動整個經濟增長的引擎,出口的收入為經濟的發展積累了資金,出口型企業也充分利用成長起來的國內市場,發展起了綜合型經營,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對整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是,由于出口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為核心,這就利用了我國最具優勢的資源,通過大量使用勞動力,既增加了就業,又實現了收入的擴散,從而為整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印度是利用局部出口導向發展優勢產業的另一個典型。面對世界軟件業的崛起,印度利用本國的優勢資源(技術型勞動力和英語),把發展軟件業作為突破口。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印度發展出口導向型軟件產業,利用外包市場,迅速發展起具有優勢的軟件產品,形成以軟件產品為核心的連帶產業群。軟件出口成為印度最具競爭力、收益最高的產業。

從各國(或經濟體)的成功案例來看,順時實現產品的革新與升級是至關重要的。在開放的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一方面要不斷創造新的需求市場,即不斷開發新產品,因為同類產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要應對后來者的進入競爭,而且往往是低價競爭。因此,出口導向產業的發展面對著壓力很大的發展環境。同時,出口導向產業的發展極大地受制于外部經濟環境,因此,外部環境(價格、經濟下降、對出口的限制等)的波動或危機,往往會引起整個經濟體的劇烈波動(乘數的負效應)甚至是危機。比如,20世紀90年代后期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有貿易條件惡化的因素。以出口電子產品為支柱的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在遭遇電子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之后,都出現了貿易赤字劇升的局面,這是導致公司債務形勢惡化的一個重要誘因。尤其是在當今出口競爭激烈、產品技術升級迅速和更替速度加快的形勢下,出口的風險加大,出口部門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增強。

我國的外向發展戰略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推行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概括而言,改革就是拋棄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開放就是利用外部資源和世界市場發展自己。改革開放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的奇跡是如何發生的?

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的影響,我國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經濟體制僵化,缺資金,缺技術,缺市場。如何走出困境,創造經濟增長的動力?

鑒于整個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革需要時間,有效的辦法是劃出一個地區,實行特殊政策,“進行體制外循環”,這就是深圳經濟特區誕生的戰略性布局。深圳、珠海經濟特區誕生于1979年7月,一年后擴大到汕頭、廈門;1984年開放擴大到所有沿海地區,建立了14個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1985年,建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沿海經濟開放區;1988年,沿海開放帶擴大到華北、東北,一大批沿海縣市被列入開放經濟區,同年,海南被列為經濟特區;1990年,又一重大舉措出臺——開發上海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特區的政策⑤。

經濟特區的初期發展都基本實行“三頭在外”(資金、技術、市場)的發展道路,利用“三來一補”加工出口,“滾雪球”似的擴大發展。這個方略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借助了中國香港的投資和出口渠道。在短短幾年內,由于內地擁有低成本競爭優勢,中國香港的大多數加工制造業轉移到內地。在廣東的一些縣市,如中山、順德、東莞形成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加工中心。隨后,由于中國臺灣投資的進入,加工產品由服裝鞋帽擴大到電氣電子產品。引入的加工出口投資為內地迅速發展起了一大批使用“先進設備”、“實行現代管理”、面向國際市場的“現代化”企業群,同時也培養了工人隊伍和管理人才。利用這個基礎,我國出口加工業迅速擴大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初,出口加工業不僅規模得到很大的發展,而且實現了“產業升級”,從簡單的“三來一補”,發展到引進加工和制造,從輕工產品(紡織服裝、箱包、鞋襪)擴大到電氣、電子、電訊產品,既包括成品,也包括零部件。

同時,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內環境的改善,外資不僅投入到沿海經濟特區,也開始進入其他地區: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我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豐富的低成本勞動力供給,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人才,以及優惠的吸引外資政策,使得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投資我國,其中既包括“四小龍”的優勢加工業,也包括美日歐的綜合跨國公司。到2005年,我國吸引的外資投資總量接近7000億美元,形成了巨大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我國國內的企業逐步成長起來,尤其是非國有中小企業發展迅速,生產直接面向國際市場。到21世紀初,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加工出口基地,出口企業也已融入全球采購供貨體系。到2005年,我國的出口已躍升到全球第三位,出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6%⑥。

通過分析我國經濟的增長趨勢和結構,可以發現:其一,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心,而在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長中,出口的增長非常迅速,在全國的出口中占的比重最大。這表明,沿海經濟的發展得益于出口經濟的發展。

其二,在全國的經濟增長中,出口的增長速度一直大大快于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出口在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這表明,出口的增長是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其三,外資在我國的出口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突出地體現為外資企業出口在我國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目前,外資出口所占比例已達60%以上。外資企業出口的產品結構由前期的簡單勞動密集型,逐步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這是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改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說“四小龍”提供了一種在缺資源、缺市場的情況下,利用外部資源、外部市場實現經濟成功起飛的范例,那么,我國所提供的則是另一種經驗:在我國有資源但缺少利用資源的體制,有市場潛力但沒有啟動起來的情況下,通過“給政策”在局部范圍創造、利用條件,通過加工出口實現“外循環”,在發展過程中推進技術、管理的擴散和國內市場的培育,實現經濟由局部發展到整體發展。在這種發展中,外部資源和外部市場起著非常重要的啟動與支撐作用。

面臨的新挑戰

我國實行外向發展戰略,依靠不斷擴大出口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這個戰略是成功的。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以大力引進外資和推動出口為核心的外向發展戰略也遇到許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是世界上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但也是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出口增長受到了來自國外的巨大阻力。我國為什么遭受如此多的反傾銷起訴?概括起來無非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進行貿易歧視,利用反傾銷對我國日益擴大的出口趨勢進行遏制,阻止我國產品進入;二是我國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出口產品在一個市場過分集中,或者我國出口企業間惡性競爭,過度壓低價格。

盡管世界市場越來越開放,但是,世界市場的貿易遠不是自由的。除了傳統的關稅保護外,各種各樣的非關稅壁壘仍然大行其道。我國作為一個國際貿易的后來居上者,在一些產品領域擁有特殊的競爭優勢。我國的競爭優勢建立在幾個優勢要素基礎之上:供給豐足、低成本和優質的勞動力,大量的外資進入,以及動態開放的經濟體制與政府的強勢管理與支持。這幾個要素加在一起,是許多國家不可比擬的。我國的出口發展快,競爭力強,優質廉價的商品不僅對發達國家形成競爭,而且也對發展中國家形成巨大的壓力。我國的競爭性產品既有勞動密集型的,也有資本密集型的,以及技術密集型的(目前主要是中等技術)。對發達國家,我國沖擊的主要是其具有社會含義的“保留產業”(夕陽產業),對發展中國家,我國沖擊的主要是其具有發展意義的“競爭性產業”(新興產業)。按照經濟競爭分工理論原理,各國應該只生產那些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產品,而放棄那些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但是,從國家的角度,出于經濟—政治—社會綜合發展的考慮,必須“不惜代價”保護一些特殊行業。為阻止我國商品擴大在當地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我國的產品進行限制,比如,設置技術壁壘(安全標準、衛生檢疫等)、實行數量限制(限額、配額)、反傾銷等。比如,1995年世貿組織(WTO)成立以來,我國遭受了700多件反傾銷起訴,全球每7件反傾銷起訴就有1件涉及我國,每年涉及的反傾銷起訴金額高達400~500億美元。2005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近一半遭到反傾銷起訴或調查。對我國產品實施反傾銷的主要是美國和歐盟,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了對我國產品實施反傾銷的行列。比如,在2005年上半年針對我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例中,發展中國家就占到60%以上⑦。看來,如果我國的出口繼續保持目前的勢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我國商品設置障礙,進行限制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劇。

當然,我國商品受到反傾銷也有自身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出口商品類別過度集中,升級換代進程慢,同類商品數量持續增長,并且在一個市場上份額過于集中。比如,我國出口的紡織品占世界出口的13.9%,服裝占26.5%。按現在的趨勢,隨著2005年紡織品服裝協定落實,對紡織服裝配額的取消,這個比例還會增加,因為我國積累了巨大的生產能力⑧。我國的部分商品在一些國家的進口中占到很大的比例,有的甚至在90%以上。這往往成為對我國商品進行限制的理由。同時,我國由于國內存在地域發展差別,生產的國內結構調整空間大,在沿海地區生產成本上升后,企業把生產通常先向中部繼而向西部轉移,這樣對于國外市場來說,我國的產品結構調整期太長,導致一種產品在單一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更多的同類商品擠進一個市場,從而造成出口的過度膨脹。

第二,我國出口走的是加工制造模式,大進大出,加工后再出口。在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中,變化最大的是加工貿易進出口。比如,1993年,我國的出口中加工貿易占48%,到2004年升至55%;1993年,用于加工出口的進口占總進口的35%,到2004年升至46%。從市場結構來看,貿易爭端方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在于進出口的結構錯位。以2004年的數據分析,我國用于加工出口的進口36%來自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日本,而加工后出口到這幾個市場的比例僅占24%。這就是說,從東亞這幾個市場進口的加工產品經過加工后出口到了別的市場,主要是美國,其次是歐盟。2004年,我國從美國的加工品進口僅占我國進口的3%,而出口到美國的加工品比例為13%,從歐盟進口的加工品占4%,而出口的加工品占7%。比較東亞與美歐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在東亞地區的加工品進出口差額(12個百分點)在美歐市場得到了彌補(進出口差17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我國的加工產品在東亞是逆差,在美歐是順差⑨。我國的出口市場矛盾有著鮮明的區域產業結構轉移背景。也就是說,原來美歐與東亞“四小龍”以及日本在出口上的矛盾,轉移到了我國(日本雖然與美歐也是順差,但結構不同)。

我國的對外貿易建立在“加工出口中心”這樣的結構上,導致了兩個突出結果:一是出口嚴重依賴進口,二是加工的利潤很低。比如,我國60%的出口要依賴進口支撐,這樣進口成本的變動對于我國的出口競爭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工利潤往往只有4%~5%。我國出口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巨大的能源與原材料需求,以往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在相當長的時期都很低,這有利于進口保持低成本;但目前能源與原材料價格已經暴漲,預計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世界原材料和能源價格將處于上升階段,這給我國堅持加工制造為主的出口帶來巨大的壓力,出口商面臨著利潤大幅度降低的局面。

同時,盡管擴大出口對經濟的增長起著重要的拉動作用,但是,資源消耗型生產的增長——尤其是考慮到我國現階段資源—產出利用系數較低的因素——會帶來其他許多問題。其中主要包括:資源進口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加大,資源消耗型生產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出現了出口擴大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我國面臨三個選擇:其一,大幅度降低出口贏利,這樣許多企業將面臨破產停業;其二,環境生態惡化,導致發展成本增大;其三,轉變生產結構和市場戰略。顯然,前兩個選擇是不可取的。

第三,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出口增長加速,除個別年份外,出口的增長都大大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這使得出口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不斷提高。1990年,我國外貿出口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6%,而到2001年升到23%,到2004年進一步升至36%,估計2005年已超過40%⑩。這一趨勢表明,國內內需提高緩慢,生產的增長主要靠增加出口。如果從部門來分析,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的增長對出口的依賴尤為嚴重。

經濟過分依賴出口使經濟變得脆弱,外部市場環境變動必然對國內經濟產生巨大的壓力。如果出口受限,增長率降低,則整個經濟的增長就會以更大的幅度放慢(乘數效應)。同時,如前所述,因環境變化(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出口收益降低,也必然影響整個經濟的效益,從而形成高產出低效益,加劇我國的數量型增長弊端。

上述情況表明,盡管出口在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中仍然會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仍然是我國利用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市場、獲得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基礎,但是,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

發展戰略的調整

針對目前的問題,有必要調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增加內需拉動力,降低出口/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減少經濟增長對出口增長拉動的依賴。這里要區分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是總體依賴程度,主要是指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二是部門依賴程度,主要是指一個部門的出口/產出的比率。這里所說的降低比率,首先是指總體比例的降低,目前這一比例過高,而且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要首先實現保持目前的比率不變,也就是說,經濟增長的增量主要來自內需增加。從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情況來看,實現這一點要做很大的努力。此后,通過進一步調整,把出口/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降到25%以下。至于部門的出口依賴,要區別對待,有些部門會高些,有些部門可以大大降低。比如日本,是出口大國、貿易順差大國,可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高,但一些部門,如電子、電氣、汽車出口的比例較高,出口增長是部門增長的重要或主要動力。比如我國的紡織品行業,許多類產品的出口/產出的比率也已很高,外部主要市場占有率已經很高,進一步出口擴張面臨困難,因此出口戰略主要是穩定主要商品的市場占有率,這要通過轉換產品結構,實現品牌與質量的提升來實現。

由于我國擁有市場、勞動力和技術的獨特優勢,其作為地區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地位還會保持下去。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繼續發展加工出口貿易是保持我國對外貿易活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這也是繼續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保持出口競爭力、增加國內就業機會的一項重要政策。但必須注重質量升級而不是進一步靠數量型擴張。數量型擴張既降低收益,也消耗資源。我國現行的出口結構中,資源消耗型產品比重太大,勞動密集型并不等同于資源消耗型,應當發展勞動精細型產品,減少粗放型產品。像服裝產品,既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又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同時也是知識密集型產品。我國目前出口的紡織品比例過大,服裝比例較小。同時,在出口市場的分布上,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必須限制一般制成品向發展中國家的出口,避免對當地生產造成毀滅性的競爭,應擴大投資,在當地進行生產,這樣既可以減少貿易摩擦,又可以擴大當地市場。其實,這樣的生產還可以帶動勞動力輸出,包括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

盡管現在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出口大國,成為第二出口大國也指日可待,但是,在我國的出口中,外資占的比例太大,加工貿易占的比例太大,附加值太少。這種大規模低附加值的出口是導致我國與其他國家不斷發生貿易沖突的一個主要原因。我國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加出口產品中的本國價值創造比例,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尤其是機械、電子、電氣、通訊產品的出口。目前,盡管我國出口中制造業產品以及高技術產品的出口比重很高,但附加值低。要爭取用五年左右的時間使這種情況有較顯著的改變。

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應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走出去戰略”的意義在于:除擴展資源供給需要外,主要是為了擴展外部市場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我國的區域合作優勢,尤其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我國所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涉及20多個國家,今后還會進一步增加。要使企業充分了解這些市場,利用直接出口和對外投資,擴大對這些市場的進入。目前的自由貿易協定都包括投資和服務領域,要透過投資增加出口,尤其是增加服務業的投資和出口。

注釋:

①SeePaulM.Romer,"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October1986;RobertE.Lucas,"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July1991.

②余永定、李向陽:《經濟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6頁。

③關于對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的理論性評述,參見多米尼克·薩爾瓦托:《國際經濟學》,中譯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頁。

④安忠榮:《現代東亞經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頁。

⑤作為這個戰略的繼續,2006年又開辟天津濱海經濟區,旨在拉動華北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提升。

⑥中國商務部網站。

⑦《人民日報》2005年10月10日。

⑧KazutomoAbe,"GeneralandCross-sectoralEconomicEffectsofCJKFTA",astudyreportforinternationalsymposium,Beijing,Sep.26,2005.

⑨〔日本〕吉富勝:《東亞經濟共同體理念的沿革與日中關系》,日中經濟討論會講演文,大阪,2005年。

⑩《中國統計年鑒》歷年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