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06 10:15:00

導語:新型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型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論文

一、前言

高層建筑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產物。隨著大城市的發展,城市用地緊張,市區地價日益高漲,促使近代高層建筑的出現,電梯的發明更使高層建筑越建越高。宏偉的高層建筑是經濟實力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宣傳效應,在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從1886年世界上第一棟近代高層建筑——美國芝加哥家庭保險公司大樓(HomeIuranceBuilding,10層,高55m)建成以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高層建筑不僅在材料和結構體系上逐漸多樣化,而且在高度上也有大幅度增長。而一次又一次地震災難及教訓,警示人們:防震減災任重道遠,刻不容緩。

從上個世紀開始,各國的專家、學者對抗震設計進行了一系列研究。進入90年代,結構抗震分析和設計已提到各國建筑設計的歷史日程。特別是我國處于地震多發區(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區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60%),高層抗震設計設防更是工程設計面臨的迫切的任務。作為工程抗震設計的依據,高層建筑抗震分析更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材料的選用和結構體系問題在地震多發區,采用何種建筑材料或結構體系較為合理應該得到人們的重視。

我國高層建筑中常采用的結構體系有:框架、框架-剪力墻、剪力墻和筒體等幾種體系,這也是其他國家高層建筑采用的主要體系。但國外,特別地震區,是以剛結構為主,而在我國鋼筋混凝土結構幾混合結構卻占了90%.如此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混合結構,國內外都還沒有經受較大的考驗。鋼結構同混凝土結構相比,具有優越的強度、韌性和延性,強度重量比,總體上看抗震性能好,抗震能力強。

震害調查表明,鋼結構較少出現倒塌破壞情況。在高層建筑中采用框架-核心筒體系,因其比鋼結構的用鋼量少,又可減少柱子斷面,故常被業主所看中?;旌辖Y構的鋼筋混凝土內往往要承受80%以上的震層剪力,有的高達90%以上。由于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位移值為基準。但因其彎曲變形的側移較大,靠剛度很小的鋼框架協同工作減小側移,不僅增加了鋼結構的負擔,而且效果不大,有時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剛度或設置伸臂結構,形成加強層才能滿足規范側移限值;

此外,在結構體系或柱距變化時,需要設置結構轉換層。加強層和轉換層都在本層形成剛度而導致結構剛度突變,常常會使與加強層或轉換層相鄰的柱構件剪力突然加大,加強層伸臂構件或轉換層構件與外框架柱連接處很難實現強柱弱梁。因此在需要設置加強層及轉換層時,要慎重選擇其結構模式,盡量減小其本身剛度,減小其不利影響。

唐山鋼鐵廠震害調查資料統計參數結構形式總建筑面積(萬㎡)倒塌和嚴重破壞比例(%)中等破壞比例(%)鋼結構3.6709.3鋼筋混凝土結構4.0623.247.9砌體結構3.0941.220.9在高層建筑中,應注意結構體系及材料的優選。現在我國鋼材產量已居世界前列,建筑鋼材的類型及品種也在逐漸增多,鋼結構的加工制造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議盡可能采用型鋼混凝土結構(SRC)、鋼管混凝土結構(CFS)或鋼結構(S或),以減小柱斷面尺寸,并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

在超過一定高度后,由于鋼結構質量較輕而且較柔,為減小風振而需要采用混凝土材料,鋼骨(鋼管)混凝土,通常作為首選。工程經驗表明:利用鋼管混凝土承重柱自重可減輕65%左右,由于柱截面減小而相應增加使用面積,鋼材消耗指標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近,而工程造價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可降低15%左右,工程施工工期縮短1/2.此外鋼管混凝土結構顯示出良好的延性和韌性。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說明,在鋼骨混凝土構件中,采用格構式的型鋼時,震害嚴重,采用實腹式的大型型鋼或焊接工字鋼的,則震害輕微。因此,在高層建筑結構中,若用鋼骨混凝土構件,建議使用后者。

三、關于新型結構與材料的探討和應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