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探析10篇
時間:2022-06-14 07:57:26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探析10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理科綜合考試的分析和認識
1.考題的知識覆蓋面降低。理科綜合對化學考試的內容范圍和單考化學一樣,但考試時間和題量的減少,就必然導致考題的知識覆蓋面有所降低。所以,為了能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就得抓好主干重點知識,并理清這些知識內在的聯系并能夠綜合應用。
2.試題占分值加大。理科綜合考試中,化學分數是100分,占整個理科綜合總分的三分之一。同原來的單考化學相比,理科綜合每道試題的相對比分值增大了許多,學生失分對成績的影響也比較大。
3.各個科目之間關聯協調。在新高考方案實施后,學生在對各個科目之間的學習時間分配時會產生很多的矛盾。比如,課堂時間分配不能單單從學科的重要性來考慮,而應該是從學科本身的特點、考試的要求、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理科綜合包含了三個科目的內容,這就需要三個科目之間的教師加強合作,同時要經常召開三科目的集體研討會,相互之間多溝通、交流,從而打好團隊仗。
4.答題技巧顯得尤其重要。由于理科綜合考卷是三個科目綜合在一起,在考題中,都是三科目試題交叉排列,學生單科答題時間短,試題難度分布不均,使學生要不斷變換學科思維。因此,考理科綜合試題,需要很多的技巧,對試題的解答速度、節奏都需要把握好。
二、對高中化學教學的策略和建議
新高考方案給高中化學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化學教師必須重新調整原來的教學模式,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思考研究,把新高考方案的應對措施,全面貫徹到三年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去,堅定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向,不斷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努力提高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1.突破高一教學的固定模式。原先的高一化學教學內容主要是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并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新高考方案改革后,要求高一化學在做好課堂教學任務和打好基礎上,為學生以后選擇理科綜合考試做必要的準備。可以看出,高一化學教學是整個高中化學學習最關鍵的環節。而“知識信息容量大”、“難教”、“難學”等問題依然存在,所以高一化學教學又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的“瓶頸”。要想突破這個局面,措施有兩個:第一,要準確把握和理解教學內容,沒有必要對一些知識點分析得太深,擴展得太廣,這樣只會出現課堂時間緊,難學等問題。第二,要注重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避免出現教師“滿堂灌”的行為,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啟發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探討在新高考要求下的題目設計。新的高考改革后,考試的性質、要求和試題的設計都發生了變化,比如在理科綜合考試中增加了“雙項選擇題”,試題難度也相應地提高,如果還運用原來舊的學習復習資料或以前的習題的話,就無法讓復習變得更有效。所以,教師要認真研究新高考和原來舊高考題的不同點,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聯,重點把握新高考的特點和要求,將各類試題經過精選和加工處理,變成自己新設計出的、適應新高考下的訓練題。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新高考改革下的訓練題目,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備戰高考的目的。
3.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理科綜合考試很注重能力的考查,學生吸收知識、接受知識、最后整合化學的能力、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動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都是重點考查對象。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積極努力開展合作、自主及研究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總的來說,學生個體學習要獨立自主,只有這樣,才可能合作,進而再進行研究。而研究學習是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最終目的,這三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4.加強化學和社會現實的關聯。理科綜合本身就是三個科目的綜合考試,其考試理念特別重視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把知識重點應用在社會和科技技術、生態環境的發展關系上。也就是說,新高考下的理科綜合命題重點體現在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社會生活中的因素結合到課堂教學中去,并努力挖掘教材和社會生活中相互關聯的素材,讓學生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做到學到知識,應用知識,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5.開展化學的校本活動。理科綜合的考試方案,很大程度上為開展化學的素質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且極大豐富了化學學習活動。對此,學校的化學科教組,要注重化學校本活動的開展,可以嘗試多開展化學的人文教育、化學發展史、趣味化學等活動,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開發學生的化學特長,提高學生的化學文化素質。同時,通過校本活動,也能夠有效調動教師的學習研究熱情,促進教師的化學業務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有效提高學校化學教研組的化學文化素養。
三、結語
總之,新高考方案的實施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在新的考試形式下,作為理科綜合考試基礎科目之一的化學教學活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化學教師的自身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廣大化學教師緊緊抓住教材大綱,刻苦專研,努力做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學生的高考成績就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作者:李艷軍工作單位:河北涿州中學
第二篇
一、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1.教師忽視實際操作
對于高中化學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實際操作性被忽視,新課程應該是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動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說就目前高中化學來說,為了考試而教學的思想一直是教師的教學中心,有些中學教師私自將化學實驗課改成理論課的現象也是較為普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實驗的教學,對于化學來說是不完整的,對于學生的理解認知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要培養學生的化學興趣,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積極的開展試驗教學的課程,在動手實踐中,提高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學生積極性不高
教學的中心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由于高中課程學習緊張,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時會下降,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會受到影響,因為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是不夠,會使得缺少內在的學習動力,對于化學的學習也沒有深刻的認識,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學生對于化學課程失去興趣,使得大的學習環境受到影響。
二、新課改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改變
1.用新課改的理念改進傳統的講授方法
新課改并未要求教學完全摒棄傳統的講授法,化學作為一門理論學科,在授課時必不可少的要講解理論知識,因此,新課改要求在原有的授課方法上進行完善。基于新課改的三維目標,新的講授法要求在講解理論知識時,將那些難懂的框架知識進行生動易懂的解釋,使枯燥的理論更加通俗化、形象化,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生更加愿意主動接受,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在新的講授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施,在講解一些知識的時候,可以附加一些跟理論相關的圖片,例如在講解“光合作用”時,可以搜集有關光合作用的圖片或是視屏,可以配帶有聲媒體,這樣學生可以在一種更加直觀的視覺下理解。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多一些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可以交流什么樣的授課方式更加贏得學生的青睞,什么樣的方式他們更加容易理解,要對學生的提出的建議或是意見充分的尊重,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虛心納諫”。
2.注重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是化學這門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對化學教學成果檢驗的重要標準。實驗將化學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結合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新課改的目標就是要求在教學的氛圍中,不僅提高學生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動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對化學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我們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指導學生,保證實驗效果,同時還要確保實驗的安全性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在演示和講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就會明白理論和實踐的實踐差異,提高了學習整體的領悟力。而且在實驗的過程當中,學生們都是相互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可以相互切磋,彼此之間互相幫助,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進行完實驗,一定要進行總結,教師總結整堂課的教學效率,那些值得繼續延續的教學方法,哪些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而學生總結整堂課的吸收率,作為教師,要積極的引導,注重學而思,思而學,學而用的結合,不要將實驗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面。由于高中生正處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容易分心,老師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課外實驗,大家在寓教于樂的過程當中,都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標,而且在課外實驗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力,更重要的是發掘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這種教學方法體現了科學性、趣味性、創造性,也體現了化學這門學科的科學魅力。
3.以探究的方式開展化學教學
探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設計研究情景,讓探究者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討論、分析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實現探究者認識深化的目標。在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同時注重和其他同學的合作和交流,在這些過程中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如在學習金屬的性質時,我們對鈉與水的反應學習很有典型性,但在學完之后,我們可以提出新問題,Na與CuSO4溶液會有怎樣的反應?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分析會有怎樣的現象發生。學生可能會根據金屬活動性的強弱分析說,Na的活潑型更強,所以會有Cu生成,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有氣體產生,因為Na與水反應會有氫氣產生。此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嘗試,然后觀察現象。學生會發現既有氣體產生也有藍色沉淀物出現,但沒有生成紅色物質。在觀察了現象后,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并寫出其方程式。這種探究性教學是主動讓學生為主體的實踐行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不僅提高了我們教育教學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學生真正的學到了東西,不在是枯燥無味,不再是麻木的學習,所以說,開展這樣的方式,是有利于化學教學的進步,也有利于提高我國整體教育質量。
三、結語
新時代下,教育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進行改變,新式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授課的方式,強調知識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性學習,新課改的推進,要求教學方法也要適應和落實,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
作者:張麗麗工作單位:遼寧省盤錦市第二完全中學
第三篇
一、初高中教材的銜接
教師的教學必須要有延續性和前瞻性.如果高中的化學教師對現行初中教材不熟悉,對初、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特點不夠了解,勢必造成在教授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很被動.課改實驗教材執行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堅持以學生為本,把以掌握“雙基”、培養能力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逐步轉向了以培養科學素養、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化學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資源來自于生產、生活及社會的各個領域,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日常生活、生產和社會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而高中化學則立足于使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新世紀公民素質,注重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課程目標體系.化學新課程、新教材從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在對以往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的同時,對凸現學科綜合素養的內容適當提高了教學要求.例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及其凈化與治理、燃料的開發和利用、化學與生活、金屬與金屬材料等內容,在原來的課程體系中,這些內容都零碎地分布在有關學習單元中,學生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新課程從培養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角度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集中處理,使之以知識網絡的形式呈現,促使學生站在更高的層面來理解和審視相關內容.再如,新課程在化學實驗的要求上,更加重視實驗過程、實驗方法和實驗的能力,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的描述不再由教材直接提供,而是由學生結合實驗探究的過程,自我發現、自我分析并歸納實驗結論,顯然,新課程在有關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表述結論等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上,較原來的課程有了較大的提高.而初中教材對溶液的溶解度計算,酸堿鹽的綜合要求,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等鑒定都已經不作要求,進入高一后教師可以花上一到兩周的時間,將上述初中內容強化學習一下,在學習高一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會大有裨益.
二、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銜接
1.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化學做為入門學科的限制,較多的采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式,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倡導個性化學習和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培養自主學習、有意義學習,采用非指導性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感為基調,教師只是促進者,學生自我發起、自我評價,培養科學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養成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創設積極的、開放性的課堂學習情境.初、高中教學都要留有余地.該講的內容要講到位,但要把握好“度”,給教學留有更大的彈性和更多的空間,如難度較大的問題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感到知識的不足,這樣更容易激發尖子生的求知欲,可在競賽輔導中嘗試該法.避免把發展性概念講死,把公理性問題講得含糊不清.
2.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對學生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教會初三畢業生轉換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一年就深入到了高中,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學生僅僅處于化學的入門階段,還有相當部分學生甚至還沒有入門.而此時又面臨從初中到高中學習方法的轉換,學生的壓力和困惑是極大的.因此在剛開學的第一月,應該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如果有精力的話,最好是進行面對面的輔導,進行單獨的引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信心的培養.特別要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不能放棄對化學的學習,當然,信心是來源于成功體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把關,絕對不講那些難度很大的題目,盡可能地對知識進行淡化處理,要求絕對不能拔高,寧愿在后半期再對前面知識進行深化,也不要在前半期將難度弄的太高.否則,學生是絕對無法建立學習信心的,只有當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了成就,有了成就感之后,才有可能建立起學習的信心,才有可能愛上學習,否則,只會讓絕大多數的學生厭倦對化學的學習.總之,做好初高中化學知識的教學銜接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教學新課題,它對于學生適應高中化學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裴銳1陸嬋2工作單位:1.江蘇省淮安市開明中學2.江蘇省淮安市清浦中學
第四篇
一、激發興趣,促進快樂學習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依賴于學習興趣,其形象識記能力超過抽象識記能力,喜歡動手,再造想象力比較豐富。我們可以發揮實驗對興趣的激發和引導作用,增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情感,最終形成學習化學的永久動力,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也強調從學生的實情出發,運用生動的情境素材引入學習課題,設置軟環境,調節學習氣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實踐證明,把化學概念知識的學習與化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應用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理解所學知識的價值,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習效率,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二、貼近生活,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而化學教學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實施生活化教學,強調教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新教材的內容強調學生自身的經驗,各章節都用了濃重的筆墨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化學,充分反映了化學學科的思想。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走進生活,彌補課堂傳授間接經驗的不足,多組織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到工廠、農村、商店等地進行參觀、訪問、調查,寫出專題調查報告,并聯系社會實際,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條件許可的可以進行研究方案,并幫助實施,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化學”“有用的化學”。
三、優化教法,培養綜合素質
長期以來,凱洛夫教學模式大行其道,傳統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學生被動學習且負擔過重,主體意識和參與能力不強,獨創精神欠缺。高中化學新課標對化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注重創設學習的情境,激發探究欲望,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培養學生學習的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和養成科學態度。高中化學新課標的理念是“促進每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整合”“教學民主”等理念,這一系列的要求,對我們教師在教學實施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和新的期待。
四、科學指導,培養探究能力
高中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具備初步的獨立思考和鉆研能力,但缺乏科學的、靈活的、系統的學習方法。就化學學科的學習來說,高中化學是學生學習的又一新起點,有趣的化學實驗、悠久的化學史實、日常生活中生動的化學事例所展現的新視野,都能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需要“授之以漁”,通過打比方、編順口溜、諧音教學、對比教學、關鍵字記憶、構建知識網絡等方法,使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終生受益。新課程增加了許多探究性學習內容,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實施方案,自己動手實驗,自己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認真分析總結,然后得出結論。教師再加以適當的分析和指導,理清思路,完善問題的解決方法,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五、創新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模式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的根本因素。現代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開展課前預習,匯報心得,巧妙設計,引導思考,小組討論、辯論,質疑反饋或回顧等活動,讓學生自由提問,教師加以解答,給學生話語權、選擇權,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教育之法,貴在引導,妙在開竅”,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心得體會,教師根據小組匯報,適當點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重視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側重于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并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課本中有不少富有探索性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好素材。教師要把握時機、創造條件、啟發引導、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總之,通過實驗的教學,使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探索性實驗要求學生始終處于不斷探索的情境中,主動實驗、仔細觀察、積極思維,因而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形成。總之,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課堂不再是以前枯燥化學知識的羅列,而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公民的主要陣地,只有真正做好以上六個方面,我們的化學教學才能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作者:趙巖峰工作單位:江蘇省漣水縣漣西(南)中學
第五篇
一、高中化學的教學現狀
1.注重理論學習,脫離生活實際
化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有著其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當今的化學教學僅僅圍繞著課本的學習,對于概念知識的理解和結論定義的背誦要求嚴格,學生從死學中得不到思維的發散和各項能力的培養,化學教學的意義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發揮,而且細看當今的高考考向,越來越注重生活知識的運用,旨在通過日常的學習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所以一味地追求知識理論的學習,忽視與生活的接軌,最終只能導致化學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和應用,同時知識運用固化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
2.缺乏情感教育,忽視能力培養
高中生正處在世界觀和情感建立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在此時做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發展,避免產生情緒上的大范圍波動,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當今的社會對于全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漸提升,高分低能的學生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合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都日漸重視,而如今的化學教學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課堂上缺少甚至沒有情感教育,忽視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日后踏入社會、適應社會都是不利的。
二、高中化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1.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活躍課堂
現階段的化學教育也在不斷地進步,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也在不斷地推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說教式課堂,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輕松,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不斷地增強。示例一: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二氧化硫的特性時,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分組,小組內合理安排任務,在進行簡單的教材預習過后,每人負責一種特性的講解,講解過程中可通過實驗和各種形式的展示方式,在自主學習結束后,教師應適當檢驗,小組之間進行一定的比拼,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打破了原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傳統模式,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研究思維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而小組內的分工給了每一個學生一定的任務和壓力,使其在預習的過程中更加的仔細,講解的過程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提高了其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知識也得到了有效的強化。
2.有效利用各類教學工具,重視實驗
教學工具的運用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如今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互聯網與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滿足教學目標,學校對于化學實驗的提供也不斷地完善,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當前的條件,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從各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更高。示例二:教師在教學氫氧化亞鐵的制取實驗時,由于實驗效果顏色變化較為復雜,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疑惑,不能直觀地感受實驗的過程,故教師可以通過真實的實驗向學生展示文字所描述的效果,而由于實驗的過程較為簡單安全,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實驗室,小組合作去親身完成一次實驗,體驗實驗的細節。此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播放各類實驗視頻,使得學生在實驗中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化學的內在含義。
3.重視情感教育,搭建有效平臺
高中生的情感教育極其重要,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避免學生的情緒在此時期有較大的波動,例如,教師可以經常與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在聊天的過程中感受學生的特點,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此外,教師在課堂上也應當給學生合理地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勇敢發言,不論是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是生活中的小發現都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使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化學的學習是個很長的過程,教師應當仔細鉆研,挖掘化學教學的特點,找到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標在最大程度上實現。
作者:翁玉草工作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第一高級中學
第六篇
一、高中化學教學研究的重要性
教學策略是連接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橋梁.教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同時,理論和實踐又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教學策略離不開教育理論、教育思想的指導,它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化學教學的過程是特殊認知的過程,是教和學相統一的活動過程.在化學教學中,教學研究主要體現有效教學的理念,尊重、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化學與工業、農業、生活緊密聯系,滲透到各個方面,成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領域的重要基礎.它能夠有效地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相關問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注重事實性教學,忽視理論知識教學及思維培養
一直以來,我國化學教學的內容局限于具體的、事實性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化學知識中含有的豐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觀念,忽略了具有化學特點的認識論、方法論.
2.忽視化學學習的實際意義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很少考慮具體的化學知識對未來學生發展的意義.這樣的教學觀念導致學生認為化學學習就是記憶元素化學物知識、概念原理和操作知識.學生學習了幾年的化學知識,一旦進入實際生活,就把所學的知識全部忘記,在生活中遇到同化學相關的問題,也不懂得從化學的角度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脫離了實際,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沒有幫助,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背道而馳.
3.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只是讓學生記住具體知識,簡單理解概念和原理,課堂活動圍繞著具體知識的講解展開,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大量練習,獲得高分,但缺乏課堂情境的創設.
三、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1.創設真實的課堂情境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能夠引發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在開放性的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和學術或科學研究相類似的情境,通過師生的對話、互動,學生掌握了化學知識,發散了思維.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交往和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凸顯交往的主體性,表現交往活動的互動性,突現交往效果的整體性.交往的主體性是指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對話的關系.交往活動的互動性是指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互教互學,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3.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指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學生在智慧、身體、態度、情感、價值觀、社會適應性等方面全面提高、協調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課堂教學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方面,厚此薄彼,否則會破壞發展過程的有機統一,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全面性.學生發展的自主性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具有獨立的主人翁意識,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態度自覺積極,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能夠獨立學習知識,尋求發展的機會,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
4.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而思維能力在各種能力中居于核心的位置.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給學生提供開放的情境、時間、空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總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設計,教師要圍繞重點和難點;在對有機化合物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準確把握知識體系;在對化學理論進行教學時,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趙衛強工作單位:江蘇寶應縣曹甸高級中學
第七篇
1.高中化學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課件界面過于華麗,且濫用視聽效果。這主要表現為未將學生的學習作為核心。例如,筆者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某些教師在人教版必修1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對大氣的污染》一節的課堂教學之中,從含硫燃料的燃燒到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產生,從硫、氮的氧化物在空氣中酸雨的形成過程到光化學煙霧的產生,從工業生產之中尾氣的排放到“三廢”的處理,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從課件的界面、配音及視頻等效果看,使人感覺色彩斑斕、耳目一新,堪稱精品,功能非常齊全,強烈吸引學生的眼球。然而,教師忽略了將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課題教學改革的一個核心任務或目標。
1.2忽略化學的實際教學特點,運用多媒體課件取代部分新課程要求的探索性實驗。筆者在實際調研過程中,發現某位教師在人教版必修1中《蒸餾與萃取》的教學中,在進行課堂教學試講時,做了CCl4與點水萃取的探究性試驗,同學生一起通過研究實驗對萃取的相關原理加以分析,由于使用的碘水的濃度較高,實驗現象不夠明顯,不能說明萃取問題,只有連續地添加3次萃取劑才能夠進行萃取實驗,才能夠勉強說明萃取問題。由于重復性CCl4試驗占據了一定的時間,教學任務自然不能很好地完成。在正式公開課的時候,他將CCl4與碘水萃取的探究性實驗改用多媒體課件代替。通過拖動鼠標及點擊鼠標,在屏幕上現象較為明顯,而且非常快捷,每次均能夠取得成功。如此將師生共同參與的探究性試驗完全改成了電腦演示,學生根本沒有親自體會試驗過程,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自然也不會得到激發。
2.加強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對策
針對如上關于當前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具體對策。
2.1精心制作,注重化學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實用性。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能僅僅將注意力集中于化學課件的花哨、小卡通的活潑及配音的悅耳上,應將其輔助于學生知識的盲點及思維的堵塞位置,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否則就會出現多媒體教學與實際教學目標相沖突的矛盾,導致本末倒置的現象產生。例如,在有機化學酯化反應這節教學中,學生對乙酸與乙醇能以怎樣的方式相互結合而形成乙酸乙酯混淆不清,在對酯化反應的有關機理進行分析的時候,一般可以借助多媒體動畫模擬乙酸分子的碳氧鍵(C-O)與乙醇分子中的氫氧鍵(O-H)之間的斷裂情況等。對于該此類簡單的動態化的畫面,能夠促使學生推測,并對有機物分子內鍵的斷裂及重新結合之間的反應機理加以深入了解,從而將思維打開。對此,多媒體課件不是做得越復雜越好,而是要注重教學效果,應該充分地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對于那些信息量較大及播放速度過快的多媒體課件而言,是不受學生歡迎的,僅僅走馬觀花,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多媒體教學應該擺脫花哨、表面或者形式化,而應注重實質性的內容,以使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2.2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多媒體課件主要包括圖文、動畫、視頻及音頻等方面的內容。圖文聲像并茂,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極大地刺激了學生感官。這種刺激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實際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之中,化學教師能夠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化學知識信息及資料,創設豐富的化學教學情境,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化學知識及信息資料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引入中,可以展示一些常見的固態、液態、氣態物質,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物質,再用一系列配音圖片(比如火箭發射,原子彈的爆炸等)描述課文內容,給學生一個聽覺、視覺的刺激,讓學生知道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好像在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我們新奇的知識,激發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3.結語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要求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往往會在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認識方面存在一定誤區。因此,對于高中化學教師而言,應該掙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忌應用華麗的畫面,而達不到實質性的教學目的,應將提高課堂實效性及學生成績作為多媒體化學課堂教學的一項核心任務。
作者:陳金發工作單位:泉州市泉港區惠華中學
第八篇
一、以互動為中心,建立開放的課堂氛圍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是學生知識得到有效建構和動態的生成過程。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主體性發揮得如何,不在于問的多少及課堂教學氣氛如何。從本質上講,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投入程度;從形式上講,主體性的表現不僅是師生互動,而且還包括生生互動及學生獨立活動。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互動、互惠的“學習共同體”,從而形成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探討氛圍。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產生作為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例如在講到《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時,針對有關氯水性質的談論時,首先要圍繞方程式做好引導,在老師的引導下指出方程式與其它方程式的不同,強調這是一個可逆反應,從而通過討論得出可反應的特點,進一步確定氯水中的三分子四離子,為一下步氯水性質的探究打基礎;其次,在學生知道氯水的成份后,讓學生討論做一些性質驗證的探究,在驗證酸性時,學生很自然的想到用紫色石蕊試液,回答是變紅,根據這個答案的不全面,讓小組內學生給予補充,形成互幫互助的情景,從而完善學生的回答。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同時了解了多個知識相結合的去解決問題,形成嚴密的思維。
二、以探究為基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的主動參與很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吸引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探究,用探究型的實驗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征服欲,從而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探究的問題上來。這就需要在講解知識和設計實驗上,多運用探究型的問題和實驗,用“你能行”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同時采用“競爭性”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斗志。在教學過程中,有時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者某一個動作表情,就能鼓勵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在講解《鈉、鎂及其化合物》時,在講到有關“合金”的性質時,我故意裝作疑惑向大家請教“為什么合金是混合物還有一定的熔點”這個問題,學生的自豪感一下升騰起來,積極做出很多的猜想,有的說形成了一種物質;有的說金屬之間發生了重新排列等等,在這些觀點的共同作用下,學生真正了解了“合金”的定義。用這樣“賞識性的教學”,不但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以習題為升華,鍛煉獨立自主能力
習題是高中化學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學生思維訓練的載體,化學習題的設計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益,同時也反映出教師的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要想充分發揮習題功能,要想提高習題設計開發水平,只有認真研讀教材,了解編者的意圖,達到“讀懂、讀通、讀透”教材,從而才能活用教材,重組教材。才能讓學生正真靈活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同時鍛煉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習題的使用上教師最好要做好篩選選題工作,做好知識的整合,確保每一個題高效嚴謹,靈活多變。所選的題既不能超出范圍,又不能綜合性太強,針對新授課,一定要讓題有一定的梯度,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切實的為每一節課服務。例如在講解完《鈉、鎂及其化合物》后,首先要根據所講的知識點,選一些基礎性、概念性的題,即A級題;其次在結合知識的基礎上,選一些較難的、知識點綜合的題,即B級題;最后結合學生的能力,選一些探究性、綜合性強的題,即C級題。只有形成這樣的一個梯度,學生才能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并靈活運用到中等難度的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總之,學生的獨立學習、小組談論等教學活動的實施,都離不開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為將來成為新型的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韓柳杏工作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
第九篇
一、高中化學情感教學的必要性
1.情感是存在于教學過程始終的客觀因素
情感是化學課堂上客觀存在的因素,并影響著教學認知活動的進行。因此,在化學實踐教學中,應重視并利用這一客觀因素,提高教學效果。倘若化學課堂中教師能夠精力充沛、循序漸進、妙語連珠,創造和諧、活潑的教學氛圍,學生才能保持精神專注,積極思考,實驗操作中才能認真仔細,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2.情感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高中化學應重視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引導與培養。要求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要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具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并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熱愛家鄉與祖國并具有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的責任和使命感。由此可見,高中化學實行情感教學本身就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3.情感教學有助于學生學好化學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化學產生興趣才能真正學好化學。實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真正讓學生學好化學。
二、高中化學情感教學的有效途徑
1.創設和諧有趣的化學教學情境
(1)講述與課程相關的小故事
用小故事來創設情境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專注于課堂學習之中。如在講金屬腐蝕時,可從格林太太的假牙故事入手:格林太太的牙齒中有兩顆假牙,一顆是代表富貴的黃金,另一顆是留有車禍痕跡的不銹鋼。為什么自從車禍后,格林太太常常頭疼、失眠、心情煩躁呢?通過這則小故事的講述,既能開啟化學課堂教學,又能激發學生學習金屬腐蝕相關內容的興趣。
(2)利用多媒體創設化學情境
可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圖片、視頻、聲音等多重信息,激活學生的感官世界,提高對教學內容的專注度和學習興趣。如在講授“氧氣還原反應”時,可通過相關視頻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化學還原反應的過程,使學生清楚地了解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升降以及電子得失的關系。多媒體參與使教學既淺顯易懂,又生動有趣。
(3)通過實驗或問題創設化學情境
化學離不開實驗科學,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實驗活動來創設學習化學情境。如在講授“吸熱反應”時,教師可進行演示實驗或者讓學生自己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學實驗中的能量變化,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化學教學
(1)抓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組織教學
高中時期正處于學生心理快速發展時期,學生逐漸具有較強的思維批判性和獨立性,渴望變得成熟、穩重,因此很多高中生上課發言不夠積極,討論問題也不夠熱烈,更加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理論性。有鑒于此,高中化學教學在課上可減少運用提問式啟發,多采用暗示式啟發,注意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揭示化學中的哲理和方法論,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
(2)針對優生和差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分別指導
隨著高中化學學習的進一步深入,學生的化學成績會出現明顯分化。很多優等生由于對化學興趣濃,學習能力強,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教師可引導他們使用一些合適的參考書,利用“難題征解”的方法進一步發揮他們的學習熱情。差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被教師忽略,常常容易自暴自棄甚至故意頂撞和挑釁任課老師。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深入分析這些學生化學成績差的原因,積極調動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課下可采取適當的措施如補課,及時糾錯反饋;注意協調優生和差生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的化學水平和化學成績得到普遍提高。總之,高中化學課堂上實行情感教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和創新,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實現寓教于情、寓教于樂,使高中化學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共同探索、相互討論、學習化學知識的殿堂。
作者:蘇有勇工作單位: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第一中學
第十篇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1、創新高中化學教學模式
高中化學教學應采用多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克服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化學是一門重要基礎科學,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組織學生的多層次學習,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化學實踐氛圍,進行化學理論知識運用練習,幫助學生提高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突出化學應用實踐的特點。
2、敢于質疑,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傳統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過度依賴教師,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點,這種教學模式缺少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相應訓練和壓力,使學生養成了過分依賴教師的學習習慣。學生要養成善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要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問題,開展趣味性的探究性化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探究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和啟發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敢于質疑教師的觀點,養成善于質疑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教會學生怎樣質疑,對教師化學教學中一些不嚴謹的論述、證明,新舊知識的交匯等提出自己的疑問[2]。最后,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知識提出問題,鼓勵其他同學幫助他積極地解決疑問,及時表揚和肯定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感受到進步的成就感。
3、開展探究性的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最重要的方式,教師要根據化學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內容,開展探究性的化學實驗,合理安排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化學實驗,例如,淀粉的檢測、衣服材料的檢驗、蛋白質的性質、葡萄糖的性質、鐵生銹的環境等[3],這些化學實驗有的要在學校進行,有的可以自己在家里完成,促使學生積極探究,積累更多的化學知識。對于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活動,教師要適當的改進和補充,將一些驗證性的實驗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究的實驗,例如,大理石放在鹽酸中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完成這個實驗,很多學生想到大理石放在鹽酸中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然后用氣球在試管口收集這些氣體,然后用生石灰溶液吸收這些氣體,最終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在這個過程教師沒有把傳統的實驗方法提前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發散思維,獨立思考這樣的實驗過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推動學生積極地自主探究,逐漸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4、交流實驗心得,發散思維
對于同一個化學實驗,不同學生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不同的,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方式,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實驗心得,如這個化學實驗在哪些方面可以改進,這個化學結論還可以怎樣驗證,在化學實驗中自己學到了什么,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等等,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開拓學生的視野,補充教師的化學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結束語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增加化學教學的趣味性,不斷深入實驗教學,通過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趙益汝工作單位:浙江省紹興市高級中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審美過程探究
- 下一篇:化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