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業成本管控分析

時間:2022-12-23 09:31:51

導語:現代物流業成本管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物流業成本管控分析

一、物流業成本現狀

(一)理賠支出高。顧客作為最終體驗端投訴的原因大部分是物件的丟失、破損、延誤、堆積等問題。電商不斷地進行促銷活動擴大銷售量,但是物流行業并未具備相應的倉儲運輸能力。服務需求和供給失去平衡,造成積壓、丟失和破損等問題。這一現象直接反映出電商和物流業的發展不匹配,物流的發展速度慢于電子商務產業。物件的丟失和毀損本就會使得顧客的滿意度降低再加上后續處理的態度不夠誠懇,速度太慢,進而引發消費者對物流企業投訴。滿意度低、丟失毀損率高、公司的理賠款增加,公司的整體經營成本相應增加。(二)運輸路線不合理。從付款成功到簽收訂單的相隔時間過長,收到貨物時,可能已失去使用價值。而這并非賣家所能控制,是由于在物流運輸過程中路線的迂回交叉,使得原本較短的運輸時間變長,也增加了單件物品的運輸成本。假若消費者買的食品藥物等一系列保質期較短或者需要盡早送達的商品,由于沒有及時配送到站,使得食品無法使用或者耽誤了消費者的用藥時間等。若多次遭遇這種情況自然會轉戰實體商店,相應地減少了物流行業的業務量,降低公司的營業利潤,形成惡性循環。(三)網點安排不經濟。每個物流公司的網點不均勻,或過于密集或過于分散,整體分布不合理。在過于密集的地區,若消費者選擇自取的方式,就會出現網點混淆的情況。在過于稀疏的地區,網點配送員的工作難度較大。有時甚至會出現這種極端情況,即業務量大而網點稀少,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工作人員再努力也沒辦法做到將所有的物件及時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而有些地區的業務量較少,卻設有規模大且人員充足的網點,浪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這樣不僅沒有解決無法及時送貨的問題,反而是工作量分配不均勻。每一個配送網點都需要租賃場地,配備相關的工作人員,支付固定的工人工資,這也相應地增加了成本。

二、物流業成本過高的原因

(一)物流企業的收費標準不合理。服務價格針對消費者的不同大概制定了兩個收費標準:個人散戶收費標準以及大宗合作客戶收費標準。快遞優質客戶,在攬件的價格收費上享有折扣,起步價較低,一般情況上平均收費水平是普通客戶的80%。有數據直觀表明收費標準大致為5~6元/公斤,在這樣的收費標準下扣除成本后,利潤率極低,無法達到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物流企業營業利潤率處于較低水平,企業的現金流量受到連帶效應,減少基礎服務、員工培訓等方面的投入,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利益的考慮。(二)運輸路線和物件組合不合理。我國物流企業的主要業務是國內地區間物件的寄送,也有部分企業兼顧國際業務。在國內業務中,路線的規劃直接影響運輸成本的高低。有報道指出,從外地發來一件貨物到五蓮,先到臨沂再發到濰坊,從濰坊再到日照,從日照到五蓮,圍著五蓮整整繞了一圈。現在大部分物流公司選擇的是陸地運輸和空中運輸,而運輸中空間布局直接影響到運輸效率,許多物流企業在這方面缺乏關注度,如果無法合理規劃內部空間,就會浪費許多運輸空間,使單次運輸量相對較低,降低運輸的效率。(三)網點設置規劃安排不合理。目前網點的設置現狀是城市過于密集,郊區和農村過于分散,從表象上看并無不妥,因為相較于市中心而言,郊區和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需求量也較少。但是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城市的規劃在不斷地變遷,很多城市會采取居民區整體遷移到郊區或者離市中心較遠的地方,目的是為了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有的將部分商業區轉移,目的是使城市各個地區發展相對平衡,同時緩解城市污染和環境等問題。當這些政策徹底實施并完成后,現在的網點設置將會形成不平衡、不協調等很多問題。到那時再去重新調整網點設置,就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也就造成了一個地區的供求不平衡。

三、關于高成本的解決措施及建議

(一)完善配送路線合理組合快件。配送路線所產生的成本稱之為運輸成本,在整個成本體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運輸成本是否合理十分關鍵。物流公司在規劃運輸路線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出發地、目的地、途經城市、客戶要求的配送時間的長短限制等。在路線規劃時應聘請相關專業人士,如大學城市道路規劃專業的專業人士來進行公司配送路線的規劃設計。可運用GIS技術及時了解國家各個地區修路情況,及時更新路線安排。貨車裝載需要請教運輸學或空間設計的專業人士,高效利用空間將單次運輸效益最大化。(二)完善配送網點設置。各個地區的配送網點是由公司總部和財務部設置的,要將每月每季度的業務量情況上報各地區的總部財務部,每月每季度總部的財務部不僅將收到的財務情況進行匯總出具相應的報告,還要對其財務狀況、經營狀況進行詳細分析,看該網點的成本率、利潤率、邊際貢獻率等數據,是否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若邊際貢獻大于零,那么可以繼續保留。進一步分析規模大小,是減小規模還是擴大規模,從其利潤情況和未來經營預期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應該適當地促進物流產業的集聚,這樣既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又可以實現資源合作來節約成本。(三)積極開展上下游業務。物流企業應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度,積極開拓除其基本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領域。例如可以和某個大型電商客戶合作,為其提供倉庫儲存、貨物保管、訂單接收處理以及發貨配送等業務,實現“一條龍”式服務。這樣就可以使倉庫租金中的一部分得到分攤,在降低物流企業自身倉儲成本的同時擴大了服務領域,同時也擴充了收入來源。物流企業可以開展上游業務領域,可以仿照京東發展下游業務的模式。這樣不僅擴展了自身的業務領域,實現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提高了發貨的及時性和配送效率。申通推出了愛買超市,順豐推出了順豐優選,這些都是開展上下游業務的典型案例。(四)共同配送合作聯盟。相較于整合行業而言單個企業努力是有限的,如果企業之間能夠聯合起來,實現在競爭中合作的模式,就能獲得超額的效益。但是合作也會引起很多問題,如導致利潤分配不均、商業機密泄露、利用信息惡意中傷其他企業等行為的發生,最終導致合作模式的終結。為解決這一問題,實現良性合作,企業之間可以再尋找一個第三方,進行調控。合作的企業將其快件統一發往第三方,由第三方統一進行配送運輸。這樣每個企業的運輸、儲存、人力資本都能得到分攤,降低單個企業自身的成本。在共同配送的模式下,將各個物流企業的交通工具進行整合,共同提供給第三方,共同使用,這樣就能更好地發揮每個工具的作用,實現運輸效率的最大化,同時還能減少汽油等能源的消耗,降低各個企業的能源成本。綜上所述,我國的物流行業總體運行平穩樂觀,物流需求持續增長,物流運行質量不斷提高。雖然仍存在一些不容樂觀的問題,但通過降低自身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提高服務質量,促進物流行業與電子商務行業的協調發展,擴展物流行業的上下游業務,實現上下游協同產業,便可實現“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的轉變。

作者:李朔卿 宋爽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