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

時間:2022-05-31 11:21:32

導語: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

摘要:服務地方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目標,旅游教育應該與地方旅游業發展緊密結合,培養地方旅游經濟發展所需的創新型、應用型專業人才。本文以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旅游管理系為例,以服務地方為導向,探究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地方高校;服務地方;旅游管理;人才培養

當前,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協調發展、合作共贏的趨勢,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成為高等教育階段性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地方高校如何轉型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等問題,正是我們需要面對和研究的。在此,筆者從如何為地方旅游業發展服務的角度,結合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旅游管理系近些年的教學及科研實踐,對以服務地方為導向的高校人才培養路徑和模式作一些探討。

1服務地方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旅游管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與地方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當前,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各種旅游新業態層出不窮,旅游業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都在發生深刻的調整。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該與地方旅游業發展緊密結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1]杭州師范大學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辦學理念是立足杭州,服務浙江,培養高級應用技術人才。杭州社會經濟發展已經步入后工業化階段,服務業發達,旅游業是杭州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杭州市政府在《杭州市旅游休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將杭州打造成“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重點建設“三大示范”,即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旅游國際化示范城市、會獎旅游示范城市。新的目標需要人才的支撐,杭州師范大學作為一所地方高校承擔著為杭州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人才的重任,因此,構建以服務杭州地方旅游業發展為導向、與杭州旅游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2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的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在厘清地方旅游業發展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我們以服務地方為導向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在培養目標的確立、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過程的控制、實踐環節的設計和實施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目的是打造一個與杭州地方旅游業發展緊密銜接、互相適應的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2.1明確為地方旅游業發展服務的教育理念,修訂落實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辦學定位與辦學思路的具體體現,是實施教學管理、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依據。錢江學院旅游管理系通過對旅游企事業單位的大量走訪調研,邀請地方旅游行業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參與教學管理,共同商討專業發展的方向。我們確立了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根據杭州地方旅游業人才需求來設置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采取2+1+1的學制,前二學年學習專業基礎理論,第三學年分方向選修模塊課程,第四學年是實訓、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其中模塊課程的設置根據地方旅游行業的發展特點靈活調整。在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落實過程中,我們專門提出了具有本土情懷、熟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愿意為地方旅游業服務的人才培養目標,把校企合作為重要的辦學手段。2012年錢江學院與浙江中青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辦學協議,創建中青旅英才班,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教學大綱,由公司委派資深專家擔任授課老師,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學生進入浙江中青旅直接接受現場培訓,除此以外雙方在學生各類實習實踐、青年教師培訓掛職、企業員工進修等方面均有所建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與地方經濟緊密結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在旅游管理基礎理論課程的基礎上,我們根據杭州旅游經濟發展的特點,重點打造了三個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模塊作為大三學年的專業選修課程。(1)文旅融合模塊:杭州是歷史文化旅游名城,文化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文旅融合、以文促旅成為杭州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主線,為此,我們開設了“浙江地方文化”“文化旅游研究專題”等課程,對浙江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梳理,對杭州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進行調查研究,不僅培養學生實踐、研究的能力,更強化學生學以致用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意識。(2)會獎旅游模塊:杭州發展會獎旅游優勢明顯,2016年杭州成功舉辦G20峰會,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后峰會、前亞運”時期,會獎旅游正成為杭州旅游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助推器。為此,我們開設了會獎旅游模塊課程,開設會展設計、策劃、項目管理等課程,并且與杭州會展協會以及西博文化、鑫橋會展等杭州知名會展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課堂教學和見習實訓等教學工作,鍛煉學生從事會獎旅游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對杭州會獎業的了解和從業愿望。(3)數字旅游模塊:杭州作為國內數字經濟領先的城市,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口號,數字旅游正當其時。隨著杭州旅游大數據平臺與城市大腦全面對接,升級后的城市大腦文旅系統,可以給每一個旅游者精準“畫像”,根據他們的歸屬地信息、旅游預訂偏好、行為軌跡、逗留時間、餐飲習慣等數據,向游客提供精準的旅游服務,優化游客體驗,數字經濟讓杭州旅游煥發新的活力。為此,我們開設數字旅游模塊課程,設立旅游大數據分析、網絡營銷、新媒體運營、跨境電商等新課程,培養能熟練運用旅游企業數字經營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技能,能從事數字旅游相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3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從業能力,有效服務地方

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錢江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實行“理論+實務”的雙軌教學模式,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操作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專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從業地方、為地方服務的能力。目前我們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三部分:(1)專業實訓類:專項實訓和綜合實訓。專業實訓環節主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結合課程理論精心設計實訓項目,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和項目,直面旅游行業中實際的現象和問題,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專業實訓分為專項實訓和綜合實訓,專項實訓安排在大三上、下學期,分別設立專門的實踐周,設置專項實訓項目,專項實訓項目利用校內或校外實訓場地,教學采用真實的工作項目,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式的學習,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能和實踐經驗。綜合實訓安排在大四階段,在所有理論課程結束以后根據專業特點安排綜合性的實訓項目,時間跨度在8-12周左右,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在實訓導師的指導下,理論結合實踐,開展培訓和實踐教學。(2)專業實習類: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專業實習環節更強調對學生對行業的認知和適應能力的培養,采用分階段推進的形式。大一和大二階段開展認知實習環節,通過安排學生到旅游企事業單位參觀,邀請畢業學長、業界精英進校宣講,分享從業經歷、介紹行業特點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和行業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大二和大三階段安排學生到實習單位去見習,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任務。最后是大四的畢業實習,學生到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自己工作崗位任務,鍛煉自己獨立完成工作任務的綜合能力。(3)學生科研類: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設計)。在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設計)環節,提倡真題真做,開展應用性研究,選題與地方旅游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緊密相結合,發現和解決旅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選題與實踐、實習經歷結合,根據在企業實踐過程中所做、所見、所思選擇自己研究的方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真題真做提高了學生專業學習和研究的熱情,使得學生更關注地方旅游業的發展,他們在平時的實踐和實習過程中,開始有意識地發現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搜集素材,為論文創作做準備,實習為創作論文提供了素材,論文創作促進了實習質量的提高,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3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應對的策略

許多高校雖然認識到人才培養模式中服務地方導向的重要性,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面臨許多難題,比如在校企合作中雙方合作意愿和動力的缺乏、教育理念的差異、利益訴求的不同等。企業方面不愿意花更多精力真正參與到校內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只重視用人而不重視育人,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對實習生進行培訓和培養,也不愿意把實習生放到重要工作崗位上鍛煉;學校方面的人才培養模式也不能很好體現企業的需求和意圖,實踐教學常常形式大于內容,許多合作項目流于形式,往往簽訂了合作協議卻沒有實質的內容,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夠。[2]學校教師背負教學科研的繁重任務,指導實踐教學往往需要付出比一般課堂教學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校又缺乏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考評機制和激勵措施,教師往往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在實踐教學當中。校企雙方的師資也不能真正實現共享,對雙師雙能型師資也缺乏科學完善的資格認證和培訓體系,許多雙師型師資培養流于形式,有的成為教師曲線評職稱的手段。應用型本科高校往往教師編制緊張、教學壓力大,教師很難有時間精力前往企業掛職實踐。偏低的工資待遇又不足以招納企業的優秀人才成為專職或兼職教師等等。遇到的問題很多,需要各方努力才能獲得改善。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以下幾點是可行的應對策略。(1)建立政府、學校、企業多方協同合作機制,實現多元主體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樹立并強化為地方服務的辦學理念,旅游管理專業要為地方行業、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持、創新服務,培養地方旅游業發展急需的應用性人才,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反過來,地方旅游業的發展也為高校的科研、教學、實踐、就業創造有利條件,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成就。[3]當地政府、學校、企業三方應該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持續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加強校企雙方的合作意愿和深度。比如杭州市出臺了《杭州市大學生企業實訓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政府的指導下,遴選優質企業建立大學生見習基地,鼓勵企業提供充足的實踐崗位,對企業的實踐指導活動給予必要的補助,對學生參加專業實踐活動給予交通費、生活費等方面的適當補貼,調動了學校、企業、學生投入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打造高質量的校企合作平臺。在選擇合作對象時,學校要把關企業層次、篩選合格企業,應盡可能地選擇信譽良好的優質企業作為合作伙伴。要加強對實踐基地的維護,實現高校和企業的良好互動。比如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與浙江中青旅等國內百強旅行社、西湖國賓館等五星級飯店、西博文化等知名會展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建設了十余個校外實訓基地,共同開展專業實踐教學等工作,學生通過實踐鍛煉了專業能力,了解和熟悉了地方旅游產業環境和企業服務和管理工作的流程,畢業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就業于這些企業,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這些知名旅游企業的業務中堅骨干。根據我們的經驗,品牌企業更重視對實習生的培訓和培養,把實習生培養作為人才儲備的重要手段,學校也應該更主動積極地與企業交往,滿足企業方合作交流的需求。(3)構建獨立開放、層次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學校應該改變過去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狀況,整合資源,梳理層次,構建相對獨立的、多層次的、開放的實踐教學體系。要充分考慮旅游管理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還要考慮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專業知識結構差異,更要考慮當地旅游行業發展的特點和獨特資源,建立從低到高、循序漸進、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體系,激發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學生學習實踐的積極性,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伍鵬.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探討——基于地方服務型教育體系[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94-98.

[2]楊坤.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2018(12):16-20.

[3]邱云志,鄭元同,馬力強.地方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本土化合作應用轉型建設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12):116-123.

[4]王桂云,王明明.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2):106-108.

作者:賴燕波 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