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結合開創舞蹈教學新模式

時間:2022-04-22 08:44:45

導語:科技結合開創舞蹈教學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結合開創舞蹈教學新模式

【摘要】舞蹈是一門需要線上線下、課上課下同步進行訓練的藝術,其基礎訓練枯燥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需有科學的方法與理論做支撐。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知曉課下自主練習的科學性與訓練質量。針對這一現象,舞蹈教學可以引入創新技術通過AR、3D建模等及時完成對陳舊教學模式的升級與創造,幫助更多本該喜愛上舞蹈的人喜歡上它,并且更加科學有方的完成對自己的提升,延長身體使用期限,助推舞蹈專業教學發展。本文將從舞蹈訓練者的角度分析現有舞蹈教學模式,并對引入創新科技對舞蹈教學的幫助進行論述。

【關鍵詞】舞蹈教學;AR、3D建模;創新技術引入

舞蹈是一門使身體“行云如流水”的藝術,想要靈活使用身體,需通過不斷的基礎訓練,對身體進行開發。舞蹈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只憑借老師課上的指導遠遠不夠。而現有的舞蹈教學模式多為課上訓練(或線上課堂)+課后自主訓練。沒有做到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的統一。而引入AR、3D等科學技術,可有效地解決一些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真正有效地輔助課堂,使程式化的陳舊舞蹈教學體系擁有新的生命力,貼上科學、規范、創新的新標簽。

一、舞蹈教學近況

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藝術資源非常豐富,長期的歷史積淀使得我們厚積薄發,其中舞蹈藝術擔負著育人育德的功能卻一直被人們低估了其真正價值。近年來,隨著“藝術進課堂”的理念不斷推進,舞蹈學習在教育體系中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然而有研究發現在傳統的舞蹈教學實踐中,通常存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問題。因忽略個體差異未能充分結合學生個性特征、學習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依然按照常規進行訓練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樣的舞蹈教學方法對許多舞蹈訓練者的學習興趣,造成了直接影響。在與創新科技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很多學科都積極地從中學習,大膽嘗新。就舞蹈教學現狀來看,當前教學還屬于傳統范疇,很少利用新媒體理念與創新技術融合、協助課堂教學。時間與精力是影響舞蹈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又多采用口傳身授的方式,教學形式較為單一,課下缺乏有效訓練,教學效果欠佳,以至在訓練過程中極易出現以下問題:

(一)日常訓練缺乏動力

舞蹈是日日功,基本功又是一個需要將簡單動作重復練習的基礎性運動項目,其訓練單一枯燥,非常考驗人的毅力與韌勁。沒有一個好的基礎就無法進入下一步的訓練,任何人都沒有捷徑可走。舞蹈基本功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喜愛舞蹈的同學,在嘗試舞蹈訓練的初期便失去興趣,難以形成長期、持久的訓練。

(二)舞蹈理論知識薄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有很機會接觸到舞蹈,如家里的孩子幼時都會上興趣班、公園里的廣場舞、健身房里的減肥瘦身操等等,這些都造成了我們自以為了解舞蹈的假像,認為舞蹈只是一項簡單的運動,而忽視了理論的重要性。雖然我國出版了很多專業的舞蹈書籍,但大多都只停留在了高校,對于受眾廣泛的舞蹈藝術來說形成了不平衡、不對等的局面。非專業人士無法及時的獲取相關知識,導致舞蹈藝術進程難以向更高層推進。

(三)缺少正確、規范的訓練方法

在舞蹈訓練中很多動作技巧都有一定的危險系數,方法不當或是對訓練掉以輕心都會造成不必要的身體損傷。這也為很多訓練者及家長所擔憂。而我國舞蹈體系一直使用“陳舊式”“經驗式”教學方法,有些特殊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握好訓練程度的,不能因材施教會導致不必要的訓練損傷。舞蹈訓練者對身體保護意識不強,尤其是訓練一段時間的人,無法區別正常訓練的疼痛和傷病的疼痛,常常將其忽視,阻礙了正確的舞蹈訓練,縮短了舞蹈生命。不正當的訓練只會增加身體損傷的潛在風險。

(四)后期無法配合訓練

家長因為缺乏舞蹈理論知識儲備,在后期無法配合孩子訓練。盲目的要求與錯誤的用力增加了訓練者受傷的可能性,同時訓練者也不信任、不配合來自非舞蹈人士的指導與要求,甚至會使反力來進行對抗,非常不利于舞蹈的訓練與發展。

二、引入創新科技

當今是“互聯網+”的時代,針對舞蹈藝術教學,我們同樣可以引入創新科技協助我們更快更好地達到訓練標準與訓練目的。舞蹈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因此引入創新科技并不是代表高科技可以替換原有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課上的教學仍應保持其主體地位。在人們過往的記憶中對舞蹈的定義是一門技藝,其特殊的性質也導致其無法打破固有的教學訓練習慣,快速地與新興產業全面結合。較其他專業而言舞蹈教學的改革創新僅停留在表面,普通的新媒體應用也只是為展示自己提供了平臺,對于舞蹈教學與訓練沒有較大的實質性幫助。而創新技術則可以為我們所用,為舞蹈教學帶來一些改變。在與創新科技的融合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入AR、3D建模技術。AR是現實增強技術,其理念是將虛擬現實套用在現實世界,打破虛擬與真實世界的屏障。配合3D建模則可以做正確的動作示范,講解專業知識達到家庭小老師的效果。通過此類科技技術手段,舞蹈形體動作能夠更清晰、直觀、規范地向學生展現,做到360度無死角教學。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更能充分展現其輔助教學的優勢。創新技術輔助課堂的優勢具體表現為:(一)可直觀地理解與感受舞蹈動作的教學原理,360度無死角展現,通過“小老師”的畫面展示更利于訓練者記住訓練要點,有目標地進行訓練。(二)人工的示范存在個體的差異性。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或先天條件限制或后天訓練不足,多多少少存在示范不到位的情況。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在平常的訓練中并不常見,不具廣泛性與代表性。示范時也容易使身邊人忽視先天條件對自身的限制而盲目的跟風練習。部分訓練者也會因為過度在意條件引起極度自卑的心理,有違快樂舞蹈的初衷。通過3D人物示范,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此類現象的發生。(三)虛擬與現實相結合,互動性增強,利于提升訓練者興趣。除此之外利用AR技術還可以進行對照練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與3D人物進行一場生動有趣的“破次元”訓練。(四)講解更具規范性、科學性,訓練更加系統。舞蹈教學同其他科目相同,不應該是主觀隨意的。任何想被大眾所熟知,想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事物都需要科學、規范、嚴謹。進行舞蹈教學時,每個老師講課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但有些卻并沒有經科學驗證,僅憑經驗授課,缺乏一定科學性帶有安全隱患。

三、具體實施策略

為更好地推動舞蹈教育,與創新技術結合后的教學可分為初期與進階兩大類:

(一)初期

在接觸舞蹈的初期(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早教”階段)使用創新科技輔助課堂有助于舞蹈愛好的萌芽與堅持舞蹈訓練的習慣養成。不同于課上練習,沒有同學老師的陪伴,導致大部分的訓練者失去了課后訓練主動性。不要小看陪伴在訓練中起到的作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一起訓練會產生群體效應,使人更加積極主動地在不自覺中提升對自身訓練的要求這也是多人教學的又一原因。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興趣班也是由多人模式展開,而非1V1教學。而融入技術改革后的教學通過AR技術可以使訓練者與虛擬的3D人物同步訓練,起到陪同的效果,增強其訓練的主動性。同時AR技術可以使3D示范人物與訓練者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當中,通過使用手機或投屏的方式呈現。從而形成清晰明了的對照練習,及時的反饋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在訓練的同時再配上語音講解可使訓練者了解舞蹈理論與訓練目的,使訓練更加高效,使不懂舞蹈的家長也可以一同學習,科學的輔助訓練。最后還可以使用錄屏等功能進行回放,幫助訓練者了解自己訓練時存在的問題。

(二)進階

相比于剛開始接觸舞蹈的舞蹈訓練者,進階階段的訓練者有了一定的舞蹈理論基礎、訓練經驗,也養成了自主訓練的習慣,需有人陪同的心理需求也逐步降低。然而隨著訓練難度的升級,其危險系數也在不斷增加,在訓練過程中用錯力或者用錯方法都可能給訓練者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正是舞蹈訓練者在訓練中最易發生的情況,因其常見性也最容易被訓練者忽視。通過3D建模的技術我們可以通過視屏解析直觀清晰地了解一些與舞蹈訓練相關的病理知識,了解人體構造,降低訓練過程中的受傷風險,在避免受傷的同時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向他人教授時也可使他人受益,延長對身體的使用期限。在真正了解了舞蹈的原理與人體構造后,基于科學的理論基礎,在做一些高難度技巧時會產生正向的心理暗示,減少多余無用的猜忌,克服恐懼減小身體損傷的概率,在學會訓練的同時加強對自我的保護。

四、結束語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藝術之一,它既是流動的“雕塑”,又是人們內心情感表達的寄托。舞蹈專業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藝術教育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現有的舞蹈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與方式方法上都存在著部分問題,動作總是比言語先一步“發聲”。它們缺少了更多理論上的支撐,急于用行動回應。課上訓練(或線上課堂)+課后自主訓練的1+1陳舊式教學模式也需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主流舞蹈教學現有的傳統現場教學、遠程教學和舞蹈教學視頻教學三模式,更多的關注課下訓練。發揮輔助課堂的功效,可以使舞蹈練習事半功倍。創新科技融入后的舞蹈教學更加科學、規范、嚴謹,可有效改變舞蹈教學現狀,提升訓練效率。因此,舞蹈教學應從教學內容、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加強引入科學技術理念,開發創新科技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使其不流于表面。舞蹈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藝術集合體,本應引領潮流,然而近年來的發展卻將自己局限。人們只看到了它的“傳統”卻看不到它的“新生”與成長。不易改變的舞蹈教學同樣能緊跟時代的步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走在科學創新的前沿,助推舞蹈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純.試論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的改革[J].黃河之聲,2020,(04):145.

[2]張慧.新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融合與應用[J].北方音樂,2017,37(16):171.

[3]劉葉青.舞蹈科學訓練理論在芭蕾基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云南藝術學院,2017-6-30.

作者:王卓琳 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