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體系創新途徑分析3篇
時間:2022-05-15 05:14:05
導語:科技管理體系創新途徑分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科技管理的推進流程與關鍵控制點
1.1科研項目管理
科研項目管理是科技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科研項目管理推進的統籌安排、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新工藝推廣、新成果汲取、有序管理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科研開發突破的關鍵技術、研究成果與技術創新點、成果水平及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可以全面體現企業的研發能力。科研項目管理推進主要從立項申報、項目研究、實施控制、結題準備和項目驗收等5個方面予以實施,其具體流程如表1所示。在產品研發中,科技管理應當重點關注流程的順暢性、銜接性,如為實現“綠色造船”,應圍繞船舶設計、建造兩個重要環節[1]進行研究,而環保已成當前船舶設計的主流趨勢[2],需注意整個過程的合理性、關聯性,以確保科研工作順利開展。通過對多個關鍵點的深入,夯實科研基礎、創新管理思路、優化推進流程;并且在推進中舉一反三,總結經驗得失,最終為項目結題和驗收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有針對性、有選擇地實現需求信息跟蹤,更好地服務于科研項目(課題)[3]。
1.2專利申請
基層科技管理推進了專利申請及后續專利受理授權,是企業保護知識產權、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作,也是對取得的專利成果進行保護和應用的有效環節。專利的申請要有針對性、新穎性和獨創性,要有能夠投入推廣應用的相應平臺[4]。在推進過程中,要注意培育企業更多的發明專利,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也應給予必要的重視,以綜合體現企業的發明成果。推進流程要計劃與申請并行,受理與授權并重,還要積極加以推廣應用。
1.3成果鑒定
產品研發與項目結題后所取得的成果與突破的關鍵技術,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對科技成果進行技術鑒定,并進行各級獎項的申報。成果鑒定的推進流程,如表3所示。撰寫科技報告應重點突出、內容完整詳實、數據準確可靠、創新點及解決的關鍵技術一目了然,在行業內乃至國內外具有先進可比性且所附材料有說服力、有硬件材料支撐,能客觀反映業內專家的權威意見;同時注意專利情況,為成果的各級獎項申報奠定基礎。
1.4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
除科研項目管理、專利申請和成果鑒定推進的較高層面外,在企業一級進行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獎項評選,是建立和完善企業激勵機制、構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反映企業科技發展的有效方法。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推進要注意反映企業的最新科技狀況,提升企業的最佳科技水平。對企業一級的獎項申報和評審,包括初審、復審和終審,旨在通過激勵機制提高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
2過程控制的優化
2.1事前方案策劃優化
事前方案的策劃應有針對性、可行性,掌握的素材應盡可能豐富,調研情況也應盡量全面;然后提出方案并進行比較,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反映策劃的著重點或切入點或反映策劃的平衡點,并具相應的聯動效應。
2.2事中實施控制優化
過程控制的事中實施控制優化,是對科技管理內涵與外延關系的重視和對管理過程輕重緩急節奏的把握,更是對重要性與一般性事項準確區分及衡量的關鍵,因此,在整個環節中處于主導地位。通過對每一個管理節點的良好銜接,實施事中控制優化,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中實施控制優化對過程實施具有良好的檢驗效果。要做好管理的可行性分析,就要落實管理的各項要素并注重管理的推進節奏。在實施考核中,有可控性分解表,以體現管理的豐富內涵;而在考核深入階段,有可操作性分階段計劃輔佐,以反映管理的諸多成果。需要注意的是,中間節點的時間需根據項目情況決定[5]。事中實施控制優化是科技管理的核心,其外延涵蓋了事前方案的策劃優化、事后總結的評估優化,重點以階段性、成效性設限,以整體性、成果性把關,突出控制優化的明顯標志,蘊含控制優化的各項要素,取得控制優化的積極成果,并把考慮全局性、推動全過程、覆蓋全范圍作為科技管理控制優化的基礎條件。
2.3事后總結評估優化
考慮全局性、推動全過程、覆蓋全范圍,就是既要注重管理過程,又要注重管理的最終成果并反映優化管理和創新管理的內涵。要善于總結經驗得失,注意提升自身素質并及時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從而更好地開展科技管理工作。事后總結評估對科技管理今后工作的深入具有積極和舉一反三的功效,其重點是認真撰寫技術總結報告、工作總結報告或驗收報告、執行情況總結報告等。撰寫的總結報告要按照有關要求進行項目內容評估,注意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報告提供的數據應力求豐富且有說服力,能夠有效進行整體科技能力評估,在詳盡的數據中體現科技含量。在事后總結的評估優化中,評估的具體內容應當清晰明了,不僅要有先進可比性的各項考核指標,還力求做到針對性強、反映面廣、可操作性好,能夠全面有效地反映出企業科技水平。
3結論
造船企業科技管理的過程控制方法,要結合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調整,發揮企業優勢。通過對科技管理的流程與過程控制的不斷優化與創新,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和運行機制。在科技管理中,要特別注重以集成創新為重點、以原始創新為基礎,將產品研發作為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努力提升企業船舶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管理特別是科研項目管理和新產品開發為紐帶,推動企業突破核心技術。(本文來自于《船舶》雜志。《船舶》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周惠炳1邵天駿2工作單位:1.上海滬東造船油嘴油泵有限公司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第二篇
在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內部,科技管理工作應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歸口管理,專業協同”的原則組織管理。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門的重點是科技戰略及政策研究、制度制定、資源配置、知識產權管理等職能。二級公司要統一調配本板塊科技資源,做強做優各自的“中央研究院”,承擔重大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工作,統一管理三級企業的科技資源。三級企業要立足于產品和工藝開發,解決企業生產制造中的具體技術問題。在集團公司層面:一是設立技術創新領導決策機構,明確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管理機制,決定創新工作的重大事項,領導和推進相關工作。二是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門作為集團公司技術創新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科技管理制度;組織落實公司科技決策事項;組織《科技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負責制定《年度科技項目計劃》;負責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從立項到驗收的全過程管理;負責科技成果及知識產權管理;負責組織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公司生產標準的更新升級等工作;對各單位科技工作進行檢查、指導、評價和考核激勵。
在二級公司層面:二級公司科技管理部門負責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技術創新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負責編制本公司科技發展規劃;負責開展科技項目立項論證及申報;負責有關科技項目的牽頭實施;協助科技項目的驗收;負責新技術在本專業領域的推廣應用;負責所屬專業技術標準的起草、修訂和提升等。二級公司應健全完善以“公司為研發項目決策主體,技術專家委員會為研發項目評審主體,研究院為項目研發和科技管理主體,生產部門為項目實施和成果轉化主體,其他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以研發項目為載體,基層技術人員廣泛參與,外部資源為補充”的技術創新組織體系,細化和落實各項科技管理制度,確保技術創新體系運轉順暢。
二級公司應構建完善研究總院、專業研究院、企業研發資源三級研發體系,按照“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處理好研究總院、專業研究院和企業研發資源的關系。在科技管理職能方面,研究總院負責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年度科技計劃的擬定與組織實施,科技創新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制定,科技創新成果及人員的相關考核,科技創新人才的引進和管理以及與企業外部科研機構及社會院校的協同創新和開放式創新平臺建設等。專業研究院負責本專業板塊的國家、行業重大科研、開發等科技項目的立項申報與論證,本專業板塊科技項目的跟蹤管理、監督實施以及定期檢查和評估,本專業板塊科技成果管理及知識產權管理以及成果轉化等。企業研究室負責本企業科技項目的立項申報、論證、鑒定與驗收,本企業基本建設、重大投資等項目技術方面的審查,本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專項資金的申報、企業所屬研發機構建設等。研究總院在二級公司技術創新體系中發揮引導帶動作用。專業研究院在集團技術創新體系中起核心支撐作用。在三級企業層面:各企業直屬技術中心、研究院等是企業集團科技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公司技術創新體系中發揮支撐作用。重點攻克關系企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綜合性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研究促進各個板塊主營業務發展的先進適用技術,解決公司運營中的技術難題等。
在專業保障層面:為了保證各級科技項目評審及咨詢工作的公平、公正,在集團公司層面要建立專家咨詢機制。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企業集團科技項目管理的具體情況,完善決策咨詢體系。企業決策咨詢專家庫的建立應由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門負責,以樹立其權威性。各二級公司職能部門負責按照具體要求組織推薦人員參加。專家庫可以幾方面人員組成,由集團內部各個行業領域內的管理人員、研發人員、設計人員等具有大量實干經驗的一線專家,和集團公司外部各種專業機構、科研院所專家組成,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和社會外部兩種資源。咨詢專家參加公司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參與對公司科技項目的立項審查、中期評估和結項驗收等工作,為公司科技工作提供專業決策咨詢等。
例如寶鋼集團,就是如此建立了一套運轉高效的科技管理體系。寶鋼設有技術創新委員會領導企業技術創新工作,負責審定技術創新發展戰略、政策和重大獎等。委員會下設專家咨詢,由研究院管理專家庫,并設規劃委員會,負責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咨詢和技術評審。規劃發展部作為技術創新工作的主要執行機構負責整合外部資源,組織、策劃、協調、集成戰略合作,對口政府。包括組織國家863、973計劃的組織申報工作,負責與戰略合作伙伴及鋼鐵聯合研究基金的合作項目。子公司和中央研究院是技術創新的研發主體和共享平臺。中央研究院不僅在重點的板帶技術、鋼管條鋼、不銹鋼、特鋼等領域設立專門技術中心,同時注重共性技術的研究,設有煉鐵與資源環境研究所、設備研究所、前沿技術研究所。在基礎保障方面,設有情報中心、實驗保障中心、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等。通過以上這四個方面的建設,大型企業科技創新管理系統構架基本形成。這個構架是組織結構、方法、過程和資源的有機結合,是企業科技創新管理工作開展的平臺,是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管理力量,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加以完善。
作者:王巍工作單位: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投資部
第三篇
1.以價值觀念、奉獻精神為核心的精神層面是科普文化創新的核心內涵。于是,科技管理服務科普文化創新要從精神層面上進行生動地實踐,包括科普價值觀、投身科普事業的奉獻精神等。
市委領導率市直有關部門、有關縣負責人赴京召開慰問院士專家座談會,一方面聽取院士專家對三明發展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向與我市長期合作的院士專家送去溫暖。春節前后,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困難科技工作者工作。二是積極開展科技工作者學術交流活動。舉辦三明市科學技術學術年會,開展科協“會員日”活動,舉辦“三明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活動,成立市心理健康促進會、市職工心理健康協會等。三是積極開展優秀科技人才表彰獎勵活動。開展“三明青年科技獎”表彰活動,評選表彰了三明市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和農村科普帶頭人。四是積極開展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問卷工作。完成有關“專利法”和“科技工作者時間利用”等問卷調查,完成科技工作者信息上報。通過一系列對科技工作者切實利益的維護,讓他們充分體會到組織與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
2.以規章、制度形式出現的制度文化是遵循科普文化創新內涵得以發揚光大的保障。于是,科技管理服務科普文化創新要從制度層面上進行有效地實踐,包括建立有利于科普事業發展的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等。
三明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吳聯派在市科協六屆六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中提出,把握新的機遇,打造“六大品牌”,其中專門強調:著力打造“科普文化”品牌。如何打造這一品牌?他說,一要提升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履職能力;二要提升科普惠民的受益面和實效性;三要提升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建設水平。這已成為市科協打造“科普文化”品牌的指導方針。市科協加大統籌力度,認真履行三明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深入實施《科普法》、《科普條例》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學習貫徹全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主動協調成員單位,草擬《三明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11-2015)》,協同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是科協的一項目重要工作,為讓科協工作蒸蒸日上,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科協工作的意見》。市科協積極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培育造就科技人才、參與決策和社會管理、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中發揮重要作用,推進三明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引進院士等高端人才,借助高端技術,發展“院士經濟”,推廣普及院士文化,三明也通過制度形式加以保障,制定《三明市院士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還印發該《辦法(試行)》的通知,市委辦、市政府辦又出臺《關于創建三明市“院士科技服務中心”以及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實施意見》。市科協以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為龍頭,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高新項目,促進企業技術研發、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目前,三明市院士工作站已有12家,涵蓋林業產業、竹業產業、旅游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汽車產業、農業產業、城市與橋梁、園林景觀等各領域,推進三明市在產學研合作、柔性引進聚集高層次人才方面的發展。三明市林業產業和河龍貢米產業院士工作站榮獲全省“十佳院士工作站”稱號。通過院士文化的普及推廣,已在三明市民心深深地中扎下了根。
3.科技管理服務科普文化創新還要從感知層面上進行細致地實踐,包括科普園區、科普基地人文環境以及科普載體及科普平臺的工作氛圍等,而人們可感知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等則是創新科普文化的物化載體得以生存的陽光、空氣和水分。
三明市科協從三明自身實際出發,著力圍繞農村、企業、社區、機關、學校、景區和軍營等7個重點領域,圍繞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社區居民五大人群,積極開展科普品牌活動,并組織、推動各縣(市、區)、鄉(鎮、街道)、公眾廣泛參與,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科普七進”是“科普文化”創新的重要載體。它首創于三明,嘗試與實踐更具地方特色與價值,這里的民眾也優先直接從中受惠,更能從中真切體會和感知。一是科普進校園,不斷提升青少年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舉辦各類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建立三明市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舉辦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建立了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舉辦科普夏令營等,促進科學知識、科普文化在青少年心里扎根。二是科普進社區,積極促成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組織科技專家、科普志愿者等深入社區進行科普宣傳服務活動。開展“社區科普益民計劃”試點工作,開展保護水資源、節能減排、防震減災等活動,為營造和諧社區作出積極貢獻。三是科普進農村,助推新農村建設。市政府把“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列入重點工作,以實施農業“五新”工程為載體,辦好農函大,提高農民的種養技術水平,推動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與傳統農業的結合,推動現代農業的要素轉變,著力提高農民科學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四是科普進企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各企業科協積極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緊密圍繞企業技術難點、技改重點、技術創新等開展課題攻關、技術研發、決策咨詢、建言獻策等活動。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講理想、比貢獻”和“金橋工程”活動成效顯著,僅2011年我市企業“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立項654項,參與活動科技人員達30000多人,節約資金上千萬元。五是科普進機關,帶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高。市、縣直機關科協認真履行職責,專門編印學習輔導材料,為機關干部學習科普知識提供服務。市科協發揮與省內外院士專家聯系交流廣泛的優勢,以“院士專家三明行”為載體,積極邀請院士舉辦面向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高層次科技報告會、科普講座,拓寬了黨員領導干部的視野。各地還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科普進景區、科普進軍營等活動。2011年8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充分肯定了科普進校園、科普進社區、科普進農村等在社會中產生的突出作用。總之,科普文化創新是智慧之舉,重塑了三明的形象,促進了三明進步,成為加快開放三明幸福三明建設有力的“推手”。
作者:鄭祥淵工作單位:三明市科技活動中心副主任
- 上一篇:農業科技管理工作思考
- 下一篇:檔案局黨的群眾路線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