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德育實效性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8 03:48:00

導語:中小學德育實效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德育實效性分析論文

一、我國傳統中小學德育實效性偏低的原因

長期以來,中小學德育的實效性一直難以提高,主要原因是傳統的學校德育工作存在著幾種弊端:

其一,德育指導思想上重智輕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嚴重的惟智傾向:“‘德育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德育是軟指標,智育是硬指標’;‘出事有德育,無事無德育’的現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標和內容上過度理想化,缺乏時代性、科學性和層次性。德育目標及內容往往對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體國民實際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質等現實情況考慮不全,以過度理想的人格標準作為德育的目標,“假、大、空”抽象的口號式的德育內容過多,把理想與現實割裂開來,德育顯得空洞無力。

其三,德育方法單一化,說教仍占主導地位。傳統德育往往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成是消極接受道德說教的“錄音機”、沒有自主和獨立思想的教育對象,因而無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評價簡單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許多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評定歸在考德育知識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鑒定上;而教育系統內普遍缺乏對學生品德評價較為客觀的機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盡人意。

二、在新課程的理念和目標中。凸顯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新課程強調,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環節,對增強新時期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對新形勢下學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其一是加強德育課程建設。根據中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不同教育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研制《品德與生活(1-2年級)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3-6年級)課程標準》以及《思想品德(7-9年級)課程標準》。

其二是各門課程滲透德育。各門課程要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設置綜合實踐活動為必修課。綜合實踐活動由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和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內容組成。它設置的宗旨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命運,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科技、學生發展的聯系,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在新課程實施中,改進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增強其實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課程的目標與理念為學校在實施新課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機。由此,針對傳統中小學德育的弊端,根據新課程的理念與目標,筆者認為,在新課程實施中,增強中小學德育的實效性應從下面幾方面著手并加以強化。

(一)重視新課程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落實德育目標和要求,凸顯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動新課程的突出特點和亮點之一,就是設置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志,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它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德育資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驗性的,而是實踐性的。德育作用真正發生的過程,主要不是以原則的灌輸方式完成的,而是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為基礎,在擴展新的經驗的時候,或者是學生對情境的道德難題予以解決的時候,學生才獲得了成長。因而,在新課程中凸顯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會特別有助于落實德育目標和要求。而在確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時候,應遵循下面兩個原則:

1.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也即為關注學生自我的發展、興趣的發展,誠如杜威所說:“自我和興趣是同一事實的兩個名稱,對一件事主動感到興趣的性質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測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質”“興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對象的主動的認同。”月因而學生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哪些真正是學生的問題或課題是綜合實踐活動應關注的焦點。學校和教師要幫助每個學生確定自己的課題,運用體現個性特征的方式展開深度研究,獲得學生自己的獨創性理解,這樣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過程。

2.體現學校的自身特色。對任何一所學校而言,綜合實踐活動是其學校文化的有機構成,集中體現了學校特色。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應立足于每一所學校的特色,因為學校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響人、塑造人的獨特個性,其本質是一種文化價值的引導工作。立足于每所學校的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就是把社會文化轉化為個體內在文化。

(二)強化學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學科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講求滲透性

在學科教學中怎樣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滲透?筆者以為,要以情感體驗為切入點。因為人的情感態度具有溝通、傳遞、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強化、放大、激勵作用。只有當情感本身得到發展、提升,德性品質才有最基本的保證。教學過程不能成為學生道德提升和人格發展的過程,這是傳統德育以學科為本的教學的最大失職。在當前全面推進新課程中,就是要改變教學的學科本位,進行價值本位的轉移,在學校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服務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1.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心”施教,不能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用“心”施教體現著教師對本職的熱愛,體現著教師熱切的情意。只有在“心”與“心”的交流碰撞中,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得到共鳴與升華。

2.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圣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規律。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三)構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師生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學校的面貌,是學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課程實施中,應該強調以下幾點:

1.教育重在師生間相互信賴,信賴取決于民主平等的溝通。“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對學生傾注全部熱情,和學生平等相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自由充分發現自己,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尤其是在課堂中應注意對“問題學生”的理解、寬容和善待。教師做到“春風化雨”,才能對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一種教育關系。加里寧曾說:“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樣嚴格的監督。”教育者不僅要時刻自警,還要時刻想著怎樣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打動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因而,教師應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要在樹立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生觀的前提下,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抵御不良社會風氣侵蝕的積極性和能力,在對學生的了解、德育內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運用、語言的組織表達、德育環境的創設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從而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評價改革,體現發展性

評價是教育領域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新課中起著導向與質量監控的作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這充分表明德育評價目標由過去鑒別學生的優劣好壞變為促進學生的發展,從而也決定了德育評價內容、主體、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須改革。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為評價內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論依據。按照新課改的有關精神,對學生的評價內容應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德育評價改革的重要舉措。評價主體除了由教師擔當外,還可由學生、家長、小組等承擔,實施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使評價從單向性轉變為交互性,成為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尤其是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學生的自我教育,增強榮譽感與責任感。

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是德育評價改革的關鍵環節。根據德育工作的評價目的、性質和對象,激勵性評價是首選。更多的質性評價、開放性評價方式將在活動過程中實施。

[摘要]對我國傳統中小學德育實效性偏低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結合新課程理念和目標的要求,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加強與改進中小學德育,增強德育實效性,在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科滲透德育、師生關系,以及德育評價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中小學德育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