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校德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9 08:56:00
導語:我國學校德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學校德育,都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教育行為,往往總要受到本國、本地區特定的政治、經濟形式的制約,同時也必然受到民族、地域傳統的影響。這樣,各個民族、國家和地區的德育往往就顯出差別,而這種差別在農業文明時代就表現得相當明顯。隨著流水線時代——工業文明,特別是信息時代——電腦文明的到來,這種差別正在縮小。因為人類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共同的社會道德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使得世界各國日益重視德育工作,而德育的基本目標也漸趨接近。本文以當代世界德育理論與實踐的演進為背景,試圖回顧中國學校德育走過的道路,總結近幾年來中國德育研究者、工作者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探討,展望跨世紀中國德育的走向和面臨的問題。
背景:國際社會的倫理問題及其德育指向
當代中國正處于大變革時期,整個社會變化的深廣度及其速度超過了任何國家。由此引發了一些社會道德問題:一些人變成了道德虛無主義者,見利忘義、急功近利,利他性行為減弱,欺詐行為增多;一些政府工作人員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等。
西方則正被極端的利己主義道德頹風弄得一籌莫展。一位全球問題專家指出:“工業化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損人利己動機的驅使,對為社會服務和樹立對社會利益的責任感越來越沒有興趣。”美國的一個教改報告披露說:“二次大戰以來膨脹的個人主義傳統變得越來越強大……社會失去了內聚的共性意識”,“今天的學生被人稱為‘自我的一代’,只顧及個人的目的……追求個人私利,放棄政治和社會責任的誘惑也在侵襲著他們”。日本《產經新聞》的署名文章評論說:“個人主義正在起消極作用,它使家庭和社會的人際關系變得日益淡薄”。
面對著社會急速變遷而引發的一系列倫理問題,為了保證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加強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呼聲愈來愈高,對于德育的重視已超越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重點:
《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法》(克林頓總統1994.3.31簽署)把對學生進行個人良好品德的教育,定為國家八大教育目標的重要內容;日本在《21世紀的教育目標》中指出“只有重視思想素質的培養,才能保證人的健康成長”;英國全國課程設置委員會主衛·柏斯卡認為:“學校不能與道德相脫離,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中國,1994年以來中共中央接連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等文件,強調將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新人作為學校德育的根本任務。
當今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隨著各學科學術成果的引進,世界德育從目標、內容到教育方式、途徑大致顯現出現代性的特點。
(一)全球化與民族化并存。由于全球經濟區域化、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以新科技知識和多媒體為標志的世界性“第三次浪潮”正在形成,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性的主題,跨國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在合作勢在必行,世界文化呈現出“綜合的趨勢”。
由此,東西方的德育目標和內容既呈現出放眼全球、日趨同一的基本走向,同時也表現出重視傳統、回眸尋根的態勢。這就是:一方面著眼共性,吸納時代精神,注重發揚人類共同發展中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199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國際研討會,將人的道德、倫理、價值觀列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明確提出:理想、信念和責任感、自立精神、堅強意志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紀人才的主要特征。亞太地區教科文組織則提出了各國公認的12個核心價值觀和5個工具價值觀:①關心他人,包括家庭和社區成員;關心社會、民族及人類的福利;關心環境;關心文化傳統;自尊與自立;社會責任感;精神性或靈性;和平解決沖突;平等;公正;真理;自由。②不屈不撓;勇氣;合作;是非感;寬宏慷慨。另一方面,注重個性,正視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消化吸收乃至適當重構優良的傳統文化,由于一些國家教育的實踐已經成功證明:越強調德育培養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養越突出的國家,德育就越有成效,這種尋根意識已成為當今世界德育的核心目標之一。
(二)在德育的實際運作中,各國都注重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處理“實然價值”和“應然價值”的關系上,無論是多么不遺余力地宣傳發揚人類共同的道德理想,但最后仍強調必須落實在做個“好公民”上。
柯爾伯格(Kohlberg),作為“兒童道德發展階段論”的杰出學者,提出了道德發展“3個水平6個階段”的理論,他認為,品德的最高目標是培養超習俗的第六階段的人,但他仍強調最基本的還是在于培養遵守社會紀律法規、忠于祖國的品質。在實踐上,新加坡作為東方社會中極注重德育并取得實效的國家之一,自60年代以來,其倫理教育大致經歷了5個階段,即:好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公民與時事、生活與成長教育→宗教理想道德教育。最近,根據國民道德素質的實際情況,又重復強調新一輪的好公民教育。由此可見,德育從目標的界定到內容的選擇,一般都應站在適當的高度并為未來著想,但在實際施行時卻要注意“小步子”原則。這樣,既可避免為追求理想而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也不致于只顧眼前而沖淡未來長遠的追求。
(三)努力將德育重點從傳遞特定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轉移到發展個體的道德思維和探究能力上。
早在30年代,耶魯大學的哈茲霍恩就在大量實證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研究結論:①兒童的品德發展是由道德經驗情境決定的;②學校德育對品德教育沒有影響。對于前一個結論,不少人都是認可的;對于后一個結論我們應作具體分析。根據國內的大量實際調查至少可以認定:①那種“高大空”的學校德育,由于違背了“最高的價值是最普遍的價值”,因此對學生的品德發展很難發生影響,有時反會給身處社會大變遷的學生帶來思想困惑和心理失衡,甚至形成雙重人格;②在“應試教育”機制下的學校德育,其主觀追求目標往往與客觀實際效果大相徑庭;③那種一味在課堂上講解道德知識、背記道德信條的品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20世紀后期,世界范圍的價值多元化、價值相對論現象日趨突出,道德的不確定性、可變性和相對性引起了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普遍關注。不少學者通過分析研究,對于在當代“如何進行德育”提出了兩個發人深思的觀點:①道德就其本質來說是個體問題,道德發展是個體理智地思考和選擇的一部分,真正的道德成長發生在個體內部;②作為培養學生智慧、塑造學生品格的學校,其任務不是通過某種特定的手段使學生服從于一個外在的目的,德育的任務決不止于具體規范的傳授,其根本在于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養訓練。
(四)逐步注重隱性的德育課程,力求在潛移默化中開展育德工作。
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國際課程理論界開始注意“隱性課程”(HiddeuCurriculum)的研究和開發。一般認為:隱性課程是既非學校、又非教師所教的東西。從開明的教師、進步的課程以及學校的社會方向中,總有某些東西傳遞給學生——這些東西無需在課中講授,也無需在集會中灌輸,但學生總會從中學習到他們的生活觀與態度。基于這個理論,一些國家學校的德育已經從顯性課程轉向隱性課程——潛藏在正規的或顯性的認識性、活動性德育課程以及其他公共、專業課程之中或之后的德育“課程”,特別是教育環境中體制性和氣氛性的德育“課程”。
面對即將到來的21世紀,東西方都有一個培養跨世紀現代新人的問題,由于社會發展背景及相關問題的趨同性,源于農業文明乃致工業文明的那些德育目標、內容和方法顯然已不能適應,德育的現代變革勢在必行,而以上幾個德育的現代特性對于當代各國的德育變革無疑具有借鑒意義。
回顧:中國現代德育的道路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倫理社會,對德育的重視經久不衰,但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傳統德育在整體上是一種精神統治術。直到“五·四”以后才開始發生變化,然而在內憂外患的政治、經濟形勢下,真正穩定而成規模的德育根本無從展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多年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現代意義上的德育受到種種因素的困擾。
(一)泛政治化傾向:德育=政治教育
德育曾一度被認為就是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實際上就是作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來進行的。當然,不管承認與否,德育總是包括政治教育,但以此代替了全部德育,則是一種泛化的傾向,從而也就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這種定勢在十年動亂時期被推到極至。結束初期,政治、經濟領域進行了撥亂反正,然而這個定勢一時并未打破。
(二)過度的理想化:德育=理想教育
高于現實去追求美好的理想,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質屬性,德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高揚人類的這種特性。為此,德育必然要對青少年進行理想教育,但在追求理想道德、理想人格的教育中不可排斥德育的現實取向,更不應該使德育走向完全脫離社會生活實際的極端,因為理想的道德和人格終究不會成為社會現實中普遍的道德現象,不應也不可能成為德育的唯一目標。德育應有更基礎、更現實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把理想和現實割裂開來的德育不僅是空洞的、低效率的,而且極有可能走向反面。在一個時期里,我國各類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現了德育與社會和發展和變革分離,德育與受教育者的自我實踐分離,德育與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思想需要分離,德育與社區、家庭影響分離,基本的公德教育與高層的思想教育分離,這種種分離證明過于理想化的德育已經與快速變遷的社會實踐嚴重脫節,再不作相應的調整與改革,必將貽誤21世紀新人的培養。順便指出,這種過度理想化的傾向在深層次上與前述的思維定勢有著必然的聯系。
(三)觀念的絕對化:德育=集體主義教育
理想道德的教育,以“公而忘私”,“大公無私”作為核心的德育目標,其理論基礎就是“社會本位”觀念。一般來說,社會主義就是以社會為本,以集體為重,但如果將此推向一個極端而完全無視個人的存在,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這就超越脫離了現實的歷史條件。這樣的德育恰恰違背了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使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此外,我國目前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生產關系共存,在總體價值導向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多種價值觀共存,并將其限制在不危害社會的“度”內,唯此,德育才能尋找到合乎實際的坐標點,從而真正產生實效。
(四)功能的萎縮:德育=得分
長期以來,盡管“德智體”中,德育一直高居首位,可在“應試教育”機制下,在教育的實際操作中,往往成為知識教育的一部分,成了為應付考試、爭取考分而設置的一門課程,成了主課的陪襯。雖說這不是普遍的現象,但確實在相當一部分的學校中存在著。
正是由于長期以來現代德育的欠賬甚多,以致于在社會轉型的今天,中國青少年乃至成人——昔日學生的道德素質存在著不適應現象。于是,在驟然而至的社會大變革中,各個層次上的道德失范的現象時有發生。
總結:中國德育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探討
1994年8月,《若干意見》的,確立了中國各類學校德育的明確方向,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學校德育的變革進程,而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確定和相關機制的運轉,當代中國學校以培養“四有”新人為宗旨的德育真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實際上,近年來中國的學校德育工作者、研究者已經在實踐上和理論上為這個新階段的到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探討。
(一)實踐的探索
1、面上的推進
近年來,教育部門根據小學、中學、大學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已經大大加強了教材內容和課程安排的針對性和層次性,還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發展進程將教材分為發達地區和一般地區。
經過80年代前后,有關真理標準、生產力標準、人道主義與異化、生活方式、文化熱、主體性等問題的大討論,德育的內容已經大大拓展,逐步增加了個性心理素質、遵紀守法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公民意識教育以及最近準備增加的環境保護教育。此外,不少地區還對16歲的青少年進行了多方面現代內容的成人意識教育。應該說,大量屬于現代德育的內容,大都已納入了學校的德育視野。
為了使得德育從小學到大學更趨系統化,在漸進的基礎上體現承接性、連貫性,國家和不少省市今年以來正集中力量展開有關調研工作,準備在此基礎上對教材、教時和教學目標作出更加符合現代德育要求的系列化調整和改善。
2、點上的探索
①心育工程1994年初,黑龍江佳木斯市倡導實施“五心”德育工程,即“愛心獻給社會,忠心獻給國家、關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深圳華僑城中學則把個性心理素質教育作為心育工程的主要內容,并以搞好“心育工程”作為完善學校德育的突破口。有的德育工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出“六心”體系——熱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愛心獻給社會、忠心獻給祖國、關心獻給環境、信心留給自己。這種德育模式已在不少地方推廣。
②淬礪教育這是著眼于21世紀人才規格,針對當今青少年弱點和德育工作中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有完整系統的德育模式,可概括為四個方面:訓練其行為,磨煉其意志,錘煉其精神,鍛煉其理想。這四者的關系是:理想為核心,精神、意志是中介和基礎,行為是外在表現。這種教育主張采取實踐鍛煉、勞動鍛煉、遠足拉練、行為訓練、學習磨練和體育鍛煉等途徑來實現。這種模式目前在國內零星地試行。③學會負責教育這是“中國基礎教育中的人道、倫理、道德、文化價值教育”課題研究總報告所推崇的德育模式,意在為21世紀的中國德育選擇適當的目標,并以此構筑面向21世紀的中國中小學中人道、倫理、道德、文化價值教育的新格局。學會負責,是學會在作出滿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個人決定時,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以至對影響人類生態的環境進行全盤考慮并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經過學習和獨立思考、判斷后自覺提高履行義務的意識和能力。由于“學會負責”既體現了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連接,又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所以這一德育模式有著廣闊的前景。
④社區社會工作課程從德育角度說,這是讓學生走向社區,讓社區成為德育的實踐基地,使學生從課堂上的被動受教育轉為在社區中的主動受教育或是使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在為社會服務中,在個人與社區的互動中增長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心。這種德育方法已在上海浦東新區的高中年級里作為定學時、定要求的課程全面推開。事實證明這是進行德育的有效途徑,目前將在總結可行性經驗和加強規范化的基礎上推廣。
⑤營造大德育體系這是指學校主動改善學校周邊的文化環境,讓學校作為最能動的力量去主動連接社會環境系統,組合各種正面影響形成合力,營造起大德育體系,從而確保學校德育的順利進行。上海“真如中學”通過“真如中學社會教育委員會”,將當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社區企事業單位、學生家庭所屬村委會和居委會與學校聯系起來。從而一方面動員了社會各界力量的教育參與;一方面又溝通了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聯系,形成了學校內外目標、方向一致的三位一體的德育系統。這個系統對于解決學校德育中長期存在的孤軍作戰、收效不大的弊端極為有利,而且隨著社會變革、社區工作的加強,這種大德育體系的營造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二)理論的探討
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從德育的知識、養成、環境和目標等四個方面,將有關探討作歸納介紹。
1、德育的知識和內容
《若干意見》已明確提出當代中國學校德育六方面的內容:①社會主義思想和理論的教育;②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③優良傳統教育;④法制教育;⑤職業道德教育;⑥審美教育。這些內容當然是長期而穩定的。
這些內容從知識的角度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德育直接相關的,一類則是間接的或是外圍。前者最主要的是法制知識、倫理知識、政治理論知識,后者是史學知識、藝術知識、心理學知識,以及廣泛存在于其他文化科學知識中且與世界觀、方法論等密切相關的內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理論界有人將以上內容歸納為“三維七心體系”,就是——第一維:人與人(包括社會)→(涉及)熱心、孝心、愛心;第二維:人與自然→(涉及)關心;第三維:人自身內部→(涉及)恒心、信心。這就揭示了道德個體應具備的心性品質,揭示了個體道德養成的心理因素。
2、德育的養成
由于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引入,人們已經普遍地認識到:道德的形成,都伴隨著心理過程,覺悟、信念、理想的確立只有與情感、情操、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質的培養緊密結合才會真正有效。
對于道德的養成與起點,一般都認為應從低到高,從孝敬父母、友愛同學做起,由父母→他人→團體→民族,由家庭→故鄉→祖國。簡單地說,可概括為先做文明人,再做道德人。
3、德育的環境
環境對于學校德育的成敗最為舉足輕重。消極地等待是不可能的,只有積極地投入、主動地適應才是上策。從系統論的角度大致可將理論界各種看法作如下歸納。
首先,從子系統的角度看,學校德育的外環境包括:
①宏觀系統:全世界都處在后現代化和現代化的巨變過程中,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心理的變化及其社會轉型之陣痛帶來的大量社會問題及其對德育的影響必須正視。
②中觀系統:這就是學校所在的社區,絕大多數學校所在社區的城市化速度加劇,成為學校德育最直接的影響源。
③微觀系統:家庭和作為社會——家庭主要中介的大眾傳媒發生著人類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種種變化,這使得學校的德育任務更趨沉重。特別是大眾傳媒已成為青少年學生接受有關政治、倫理、職業、消閑等各種觀念的源,乃至操縱了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大量調查顯示:青少年學生每天面對大眾傳媒的時間已經或正在超過學校的授課時間,而有2/3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觀念受大眾傳媒影響。由于中國現代化“后發性”的特點,大眾傳媒建設的速度相對高于發達國家發展的速度,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如何理性地生存于現代大眾傳媒的強烈輻射之中,已成了當代中國人的最大挑戰之一。學校的德育如何適應信息時代,如何正確利用傳媒,更是這一挑戰的重要方面。
應該說,現代化進程中不斷發展的現代文明帶給學校現代德育的正效應是明顯的,但強調負效應正是為了防患于未然,是要在可預測、有借鑒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多付“學費”。
其次,從巨系統的角度看,學校德育的外環境還包括:物質層面的群體結構、組織結構和精神層面的意識形態或價值觀的連接。
在轉軌期,物質層面的急速變化不可避免地會構成因銜接困難而產生的多種社會病態,學校德育對此作出正確的認識、解釋和防范是不可回避的。
同時,物質層面的急變也勢必影響到作為社會內部結構的精神層面,從而導致價值體系的多元化,這種沖突的、多元的價值觀,勢必造成人們價值選擇的困難,進而使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產生無所適從的“邊際人”的感覺,這就更使學校德育陷入課內教學和課外實際、學校課程與社會影響的巨大差距、矛盾和沖突之中。對這些環境問題的解決,大致有以下三種思路。
①學校角色的正確定位
這是指學校德育要主動適應:一方面要面向未來,不再簡單地為現存社會、而且要為一個行將出現的社會培養人才;另一方面,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社會的指令,而是積極地干預和參與社會及其發展。
②政府功能的正確發揮
這主要是指政府要在以上所述及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的環境系統中正確地、主動地發揮功能,盡力為學校德育營造氛圍。
③社會精神實體的重構
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重構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傳統道德的精華和西方倫理價值在縱橫的坐標體系上進行合理嫁接,以造成適應現代文明新質的新的道德文化。此外,重構還必須處理好適應與超越的關系,從根本上說是要構建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倫理精神,這種社會化理精神應體現明確的社會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社會價值體系的未來取向。
4、德育的目標
德育的目標可以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展開,對于學校德育來說,一般認為其主要方面應是:遵紀守法、崇尚倫理、忠于理想。
一個人的品德具體到實際生活中就是如何做人和如何看待人生和社會,而“遵紀守法、崇尚倫理、忠于理想”正體現了這些內容。遵紀守法,不侵害他人利益,這是一般的做人標準,也是為人最基本的行為觀;崇尚道德,不僅不妨礙他人,而且樂于助人,這是較高的做人的標準,也可稱為是一種人生觀;忠于理想,不僅樂于助人,而且為更多的人、為社會的理想而奮斗、獻身,這是更高的做人標準,也可看作是一種社會觀。無疑,德育的目標是要使受教育者人人都能遵紀守法,這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會穩定的保證;也要努力使絕大多數受教育者都崇尚倫理,這是進步社會的標志;還要盡可能使多一些的受教育者忠于理想,任何進步社會都需要這樣一批中堅分子。遵紀守法和崇尚倫理是忠于理想的基礎,而忠于理想決非僅是一個認知過程,這三者都包含著養成——非認知過程,而且層次越高,這種過程的作用越明顯。當代世界和中國社會中,一大批作為社會中堅的杰出人物的成長都為此提供了證明。
展望:中國德育的走向和面臨的問題
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探討實際上已經描繪或顯示出了跨世紀中國學校德育的走向,而進入21世紀的中國學校德育至少將面臨這樣四個問題:
(一)德育工作者素質的提高
方向明確,機制具備,成敗的關鍵就在于實施者了。現代德育已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科,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須擁有廣博專深的知識儲備;同時,作為德育工作者必須具有健康的人格,其本身就應是一本教科書,要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成為學生信服的楷模;此外,德育工作者還必須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強化德育的系統性
各年齡階段學生的德育要在進一步明確層次性和針對性的前提下,強化系統性。德育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規律,為此,應把小學、中學、大學的德育作為一個大系統來安排,要避免重復和各種資源的浪費。
(三)總結經驗,使其更具操作性、更趨規范化
上文中所舉的實踐探索的事例僅是國內大量試驗的一部分,其他部分還有待于發掘和總結。不過要避免只推廣一、兩種模式的做法,而要根據地區、民族的差異,選擇可操作而有實效的模式,這將是未來學校現代德育工作面臨的又一個實際而又迫切的問題。
(四)講究方法,追求實效
將德育融合在各種教學科目中,其發揮的作用決不亞于直接實施的科目;而在各種教學中,加強認知結構和認知原則的解析和評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態度和價值觀,也是實現德育目標的有效途徑。
(五)超前思考,創設中國特色的“隱性德育課程”
一些國家的學校,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學校內外有助于育德的各種活動,并通過校內外各種有形無形的文化環境、氛圍對學生進行育德工作,從而“潤物細無聲”,收到了顯性課程不可能達到的效果。由于條件限制,這類課程在國內尚未成氣候,然而根據現有條件,摸索創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隱性德育課程的工作應盡早進行。
主要參考書目:
1、《1995年—199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月版;
2、《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3、〔美〕阿爾溫·托夫勒、海蒂·托夫勒(AlvinandHeidiToffler):《創造一個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5月版;
4、景懷斌、鄭晨:《人的文化素質與現代化》,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5、錢滿素:《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4月版;
6、〔英〕保羅·肯尼迪(Paul·Kennedy):《為21世紀做準備》,新華出版社1994年4月版;
7、〔法〕讓·斯托策爾:《當代歐洲人的價值觀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6月版;
8、李權時、章海山:《經濟人與道德人——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9、劉佛年主編:《中國教育的未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10、趙汀陽:《論可能生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9月版;
11、瞿葆奎主編《教育學文集·德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
12、張瓊、馬盡舉:《道德接受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 上一篇:人大財政經濟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國外學校德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