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4 12:29: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學論文

歷史學科課程邏輯結構論文

問題癥結的分析

剖析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發現其阻礙學習思維活動的癥結,存在于表述歷史課程邏輯結構的教科書中,而學習者所以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其根源是作為教學活動中介(而不是組織者、指導者)的教師。

教科書是通過排斥作為思維刺激物的疑問來排斥思維的。主要表現為:1.教科書所收歷史結論不僅太多而且太“權威”,容不得半點置疑。2.課本以對歷史事實符合邏輯的描述,取代第一手歷史資料的展示。結果是,既剝奪了學習主體了解歷史原貌和選擇重點描述歷史的概括思維活動;又因省略了由事實而至結論的分析、論證,使學習主體因理解困難而發生心理建構障礙。3.教科書缺乏第一手歷史資料,對創設歷史學習的問題情境和理解歷史極為不利。4.教科書避開史學的研究對象、原則、方法等基本問題,不提供評價和判斷歷史的價值尺度,使學習者從人文教育方面展開思維感覺困難。5.教科書內容多、記憶量大,也從一個方面誘使學習者為應付眼前困難而“走捷徑”,將具有理解和應用(構建認知結構)價值的學習材料一概只賦予記憶的特征,從而成為助長思維惰性的又一因素。

學習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過學習發現:理解即創造,理解即通過創造去重構。教材的邏輯結構只有通過心理重構,對學習者才有意義,才可能被內化。作為知識、經驗傳授型歷史教學結構第一要素的教科書,由于不斷強化了學科的邏輯結構,從而在排斥作為思維所必須的刺激物——疑問的同時,扼殺了思維的結果——理解,造成課程邏輯結構與認知思維的心理建構過程脫節。歷史課程邏輯結構通過“記筆記背筆記”來實現知識傳授和“考完就忘記”所反映的歷史學習無意義,正是這種脫節的具體表現。

只要思維活動能充分展開,歷史教學不僅具認知思維的心理建構功能,而且會產生發展學習的主體意識,形成社會科學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情意教育功能。

只是在歷史知識經驗傳播型教學結構之中,教師是作為結構要素而存在,他要在學習思維活動展開的同時,有意識地組織、指導學習主體間的情感交流、體驗和意志力的較量、協同,會受到種種牽制。主要有:1.剛開始時,學習者的惰性,或活動由于非自身原因遭受失敗而得不到理解。2.錯誤的學生觀、授道者的尊嚴所引起的教學的非民主化傾向。3.教師自身主體意識(表現在對教材、考綱關系上)的缺失,教育責任心及鉆研精神或學科能力方面的欠缺。4.周圍環境、氛圍、領導、家長的理解等對教師的負面影響。

查看全文

高中歷史學習參考設計論文

近年來隨著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史學界以“三個面向”和素質教育為指針,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筆者在反復總結和借鑒的基礎上,本著“減負”不減質的精神,初步構建了歷史學習輔

助參考(簡稱"學參")優化設計方案,且在此拋磚引玉,敬請大家賜教。

一、“學參”優化設計的提出

錢夢龍老師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為使學生樂學、會學并且學活、學實,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自覺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

教育。因此教學改革應體現創造為本、能力為魂,素質為先的宗旨。筆者以教學信息資料有選擇地包容、吸取為核心,以激發教與學的自主性、創新性為基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為關鍵,追求教與

學的可持續發展為歸宿,符合教師要“加壓”,學生要“減負”的趨勢。教師先跳進題海,以大綱為綱,教材為主,教參為目,“學參”為輔,再讓學生跳出題海,獲得元認知知識,通過精講、精選、精

查看全文

歷史學科課程邏輯結構論文

“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就忘記?!蔽覀兊臍v史教學還在不斷重復著“記—背—忘”的三步曲,這顯然與培養適合21世紀人才的教育要求相左。研究和改革眼前這種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歷史教學結構,應當是教育發展的題中之意。

問題癥結的分析

剖析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發現其阻礙學習思維活動的癥結,存在于表述歷史課程邏輯結構的教科書中,而學習者所以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其根源是作為教學活動中介(而不是組織者、指導者)的教師。

教科書是通過排斥作為思維刺激物的疑問來排斥思維的。主要表現為:1.教科書所收歷史結論不僅太多而且太“權威”,容不得半點置疑。2.課本以對歷史事實符合邏輯的描述,取代第一手歷史資料的展示。結果是,既剝奪了學習主體了解歷史原貌和選擇重點描述歷史的概括思維活動;又因省略了由事實而至結論的分析、論證,使學習主體因理解困難而發生心理建構障礙。3.教科書缺乏第一手歷史資料,對創設歷史學習的問題情境和理解歷史極為不利。4.教科書避開史學的研究對象、原則、方法等基本問題,不提供評價和判斷歷史的價值尺度,使學習者從人文教育方面展開思維感覺困難。5.教科書內容多、記憶量大,也從一個方面誘使學習者為應付眼前困難而“走捷徑”,將具有理解和應用(構建認知結構)價值的學習材料一概只賦予記憶的特征,從而成為助長思維惰性的又一因素。

學習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過學習發現:理解即創造,理解即通過創造去重構。教材的邏輯結構只有通過心理重構,對學習者才有意義,才可能被內化。作為知識、經驗傳授型歷史教學結構第一要素的教科書,由于不斷強化了學科的邏輯結構,從而在排斥作為思維所必須的刺激物——疑問的同時,扼殺了思維的結果——理解,造成課程邏輯結構與認知思維的心理建構過程脫節。歷史課程邏輯結構通過“記筆記背筆記”來實現知識傳授和“考完就忘記”所反映的歷史學習無意義,正是這種脫節的具體表現。

只要思維活動能充分展開,歷史教學不僅具認知思維的心理建構功能,而且會產生發展學習的主體意識,形成社會科學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情意教育功能。

查看全文

歷史學習能力培養論文

當代教學改革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它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的一場“革命”。然而,在這場“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師的輕易“退位”,學生一時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學秩序的“動蕩”,一些課堂教學改革搞得“轟轟烈烈”,而最終又回復到原來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根深蒂固,學生長期形成一種依賴教師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長期習慣于包辦式的教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隨一時的熱點,顧此失彼,沒能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全面系統的培養,造成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力不從心。

我在幾年來的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中,也經歷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復。從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認識到要讓學生在教學中能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全面系統的培養:

1、探索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首要表現,也是其它學習能力的基礎保障。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決定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這方面能力的開發訓練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1、探索識記具體知識點、概念的便捷途徑

知識獲取的迅捷性、記憶的持久性和再認再現的準確性,是學習效率的首要體現。每一個知識點、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記憶方法,發現并掌握其規律,合理加工處理知識信息,探究便捷的記憶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率。一方面,

查看全文

歷史學習輔助設計論文

近年來隨著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史學界以“三個面向”和素質教育為指針,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筆者在反復總結和借鑒的基礎上,本著“減負”不減質的精神,初步構建了歷史學習輔助參考(簡稱"學參")優化設計方案,且在此拋磚引玉,敬請大家賜教。

一、“學參”優化設計的提出

錢夢龍老師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為使學生樂學、會學并且學活、學實,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自覺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學改革應體現創造為本、能力為魂,素質為先的宗旨。筆者以教學信息資料有選擇地包容、吸取為核心,以激發教與學的自主性、創新性為基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為關鍵,追求教與學的可持續發展為歸宿,符合教師要“加壓”,學生要“減負”的趨勢。教師先跳進題海,以大綱為綱,教材為主,教參為目,“學參”為輔,再讓學生跳出題海,獲得元認知知識,通過精講、精選、精練,舉一反三,熟能生巧。這樣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在“學參”幫助下最大程度地起到誘導、指正的作用以提高效率,變勞動密集型為智能密集型學習,走出片面追求分數結果的怪圈,把求知作為信息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讓大家突破教材和課堂束縛,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在知識的廣闊天地中展示其能,實現分享學習,走出傳統教學的狹隘圈子。因而提出了“學參”優化設計的輪廓構想。

二、"學參"優化設計的框架

“學參”是指教師在全面鉆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班級情況,對教材中每單位(課時、單元)的內容進行優化設計,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參考資料。教師通過編篡“學參”來代替過去的教案與學案,使教案和學案合二為一,“學參”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與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課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學參考書,與授課進度相同步(課前發給學生并經裝訂成冊,可滾動使用),便于學生預習、聽課和復習,實現教師、學生、教材三者的貫通與互動,達到課內與課外的結合,使學與思、讀與練相輔相成,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融合。

“學參”大體框架包括下列項目:㈠“課時學參”包括⑴目標要求、⑵導學過程、⑶知識結構、⑷材料補充、⑸知識遷移、⑹作業練習;㈡“單元學參”包括⑴階段特征、⑵學法指導、⑶主要人物活動、主要時間、地點、⑸疑難解釋、⑹學習札記等,各課時結束以“單元學參”作總結,設置應靈活便利。其中“目標要求”包括基礎知識、重點難點、能力和思想教育要求:“知識遷移”包括學科內縱橫知識聯系。特別是中外聯系,顯性尤其是隱性知識,及與語文、政治、地理等學科交叉綜合運用,史論結合等:“作業練習”有常規題型(如5分鐘隨堂練習),也可以是開放性寫作題,但側重單選和材料解析題?!把a充材料”包括相關原始史料、爭鳴觀點、典型例題、還附有相應參考書目、影視歌曲,名人名言等:“學習札記”由學生獨立完成,其中可記錄某些疑問、心得,還有自我設計試題,答題失誤分析等,教師作定期檢查。

查看全文

歷史學科能力培養與討論法論文

近來報刊不斷報道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博士等對中國教育現狀的看法。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比較出在中、美兩國教育制度下學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科學研究中創造力的多少。美國人思維活躍,敢想敢干,富有創新思想?!皻鋸椫浮碧├站褪亲詈玫睦印!?〕而中國學生成績可以達到優秀,可膽子太小,缺乏主見和創見,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差?!?〕這個問題在高等教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不過追根溯源,基礎教育應負主要責任。關于中學教育中培養學生能力問題,雖然有很多學術上的討論,但在實踐中始終未受到重視,中學歷史教育也不例外。對此,本文擬作一初步探討,并希望這種努力能夠對中學歷史教學實踐提供某些思路。

眾所周知,欲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大展鴻圖,關鍵在于是否擁有大批素質全面和勇于開拓創新的人才。而創造性思維是未來社會建設者必須具備的,對于開拓型人才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具備創造能力的青年一代就是國家發展、民族騰飛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不斷積累,通過有限的學校教育,不可能使受教育者掌握全部所需的知識。因此,要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迎接未來的挑戰,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成為時不我待的必然要求;從中國實際來看,大多數學生不可能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因而,培養學生能力問題在中學階段尤為重要。在諸多學科中,中學歷史教學同樣肩負著全面提高年輕一代創新開拓能力的重要使命。

中學歷史學科中的能力培養雖提出已久,可時至今日,教學中依然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即使在北京的某些市重點學校,學生不能也不會主動思考問題,仍只會記憶一些零散的知識。〔3〕而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證明:零散的材料遺忘最快,經過一段時間后幾乎可以完全消退。〔4〕這種情況也是導致1989年以來高考材料解析題普遍得分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將日益側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僅從應考的角度來看,加強能力訓練和培養也是必要和緊迫的。歷史學科應培養什么能力?近年已有不少提法。有學者認為在諸多能力中最緊要的是歷史思維能力,即依據歷史材料認識、分析歷史人物、事件和歷史過程的能力,筆者同意這種看法。它不僅適用于考察歷史,而且在觀察現實、認識社會等方面同樣發揮著巨大作用,是做為合格的社會成員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

教育要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那么它的指導思想就應走在社會發展的前頭,需要有一些超前性或前瞻性。鑒于目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偏重于教學知識量的多少,沒有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等問題,筆者在前人研究實踐的基礎上,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提出一點設想:把以講授法為主的方法逐步過渡到引導、討論法。

引導、討論法的具體步驟是: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有意義的主題或帶有爭論性的問題,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閱讀教科書有關部分,并到圖書館利用各種資料,如百科全書、小冊子以及研究資料等,作好上課前的知識準備;然后有目的地閱讀,將注意力集中于與論題有關的內容;最后準備一個提綱或報告。教師在認真鉆研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也要準備一份計劃;設計如何開始討論、討論的方法、預計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可能提出的問題、希望學生回答到什么程度……。課上,可由教師作簡短的發言,幫助學生了解討論的性質、內容和步驟;也可由學生提出問題,其他學生發表見解,教師可隨時補充。教師在討論完畢時,從中發現疑難或者有意義的見解,闡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討論中的優缺點。對某些仍有爭議的地方,允許保留意見,而不強迫學生接受。

查看全文

討論法與歷史學科能力培養論文

近來報刊不斷報道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博士等對中國教育現狀的看法。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比較出在中、美兩國教育制度下學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科學研究中創造力的多少。美國人思維活躍,敢想敢干,富有創新思想?!皻鋸椫浮碧├站褪亲詈玫睦印!?〕而中國學生成績可以達到優秀,可膽子太小,缺乏主見和創見,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差?!?〕這個問題在高等教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不過追根溯源,基礎教育應負主要責任。關于中學教育中培養學生能力問題,雖然有很多學術上的討論,但在實踐中始終未受到重視,中學歷史教育也不例外。對此,本文擬作一初步探討,并希望這種努力能夠對中學歷史教學實踐提供某些思路。

眾所周知,欲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大展鴻圖,關鍵在于是否擁有大批素質全面和勇于開拓創新的人才。而創造性思維是未來社會建設者必須具備的,對于開拓型人才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具備創造能力的青年一代就是國家發展、民族騰飛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另外,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不斷積累,通過有限的學校教育,不可能使受教育者掌握全部所需的知識。因此,要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迎接未來的挑戰,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成為時不我待的必然要求;從中國實際來看,大多數學生不可能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因而,培養學生能力問題在中學階段尤為重要。在諸多學科中,中學歷史教學同樣肩負著全面提高年輕一代創新開拓能力的重要使命。公務員之家

中學歷史學科中的能力培養雖提出已久,可時至今日,教學中依然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即使在北京的某些市重點學校,學生不能也不會主動思考問題,仍只會記憶一些零散的知識。〔3〕而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證明:零散的材料遺忘最快,經過一段時間后幾乎可以完全消退?!?〕這種情況也是導致1989年以來高考材料解析題普遍得分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將日益側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僅從應考的角度來看,加強能力訓練和培養也是必要和緊迫的。歷史學科應培養什么能力?近年已有不少提法。有學者認為在諸多能力中最緊要的是歷史思維能力,即依據歷史材料認識、分析歷史人物、事件和歷史過程的能力,筆者同意這種看法。它不僅適用于考察歷史,而且在觀察現實、認識社會等方面同樣發揮著巨大作用,是做為合格的社會成員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

教育要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那么它的指導思想就應走在社會發展的前頭,需要有一些超前性或前瞻性。鑒于目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偏重于教學知識量的多少,沒有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等問題,筆者在前人研究實踐的基礎上,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提出一點設想:把以講授法為主的方法逐步過渡到引導、討論法。

引導、討論法的具體步驟是: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有意義的主題或帶有爭論性的問題,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閱讀教科書有關部分,并到圖書館利用各種資料,如百科全書、小冊子以及研究資料等,作好上課前的知識準備;然后有目的地閱讀,將注意力集中于與論題有關的內容;最后準備一個提綱或報告。教師在認真鉆研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也要準備一份計劃;設計如何開始討論、討論的方法、預計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可能提出的問題、希望學生回答到什么程度……。課上,可由教師作簡短的發言,幫助學生了解討論的性質、內容和步驟;也可由學生提出問題,其他學生發表見解,教師可隨時補充。教師在討論完畢時,從中發現疑難或者有意義的見解,闡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討論中的優缺點。對某些仍有爭議的地方,允許保留意見,而不強迫學生接受。

查看全文

歷史學科情感教學特征論文

近些年來,隨著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深入發展,情感教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套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逐步受到各基礎學科界的青睞。從歷史學科(本文限于中學)情感教學研究的現狀來看,人們從不同側面、不同程度上都作了些初步的探討,但這些探討多出于經驗之談,或理論欠缺、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失之偏頗,等等。至于歷史學科情感教學的基本特征、目標、功能、理論依據及彼此間的聯系等課題,有待于作深入系統的、全面的研究。本文旨在對這一系列的問題作進一步綜合性的探討。

一、歷史學科情感教學的基本特征

1966年,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首創的“暗示教學法”(又稱“情境教學法”)在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試驗,獲得了優于常規教學的教學效果。它是教師有意利用環境、情感、藝術等因素來調動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以協調有意識心理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潛能,促進自我和諧發展。其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發揮情感教學的功能。

根據這一啟示,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筆者認為歷史教學可以表現為情感教學的特征,即教師從歷史教學的整體目標出發,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過自己健康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再現歷史事件的情節、人物的形象及與之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對史實的認知,啟迪思維,培養高尚的情操,獲得知情并舉的教學效果。同傳統的灌輸式歷史教學相比,歷史學科情感教學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首先,它強調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過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成功教學的基本保證。鑒于歷史課時少,珍惜課堂教學中師生積極情感的建立、交流和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歷史教師要強化該學科教書育人的意識,熱愛本學科和學生,培養高尚的情操。其次,教師要把學生擺在教育的主體地位,以平等的朋友關系同學生相處,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譬如,平易近人的教態、親切感人的語言、不恥下問的精神等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善于發現某些學生學史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可以發揮其個性;給那些情感內向不易表露的學生提供各種參與教學的機會,可以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這就避免了灌輸式教學置學生于被動接受地位的弊端。

其二,它強調創設生動、形象、感人的歷史教學情境。歷史教村的簡約性、綜合性強,從而使本來生動形象感人的歷史內容的情境性大為失色。因此,進行情感教學,要根據歷史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的,多方面創設以形象為主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觸“境”方能生情。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對每個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歷史活動及與之有關的環節作深入具體的分析,然后選擇啟情點,設置教學情境,使之既具有知識性、教育性,又具有藝術性、情感性。如講“黃花崗起義”,可以創設一個林覺民深夜揮淚給愛妻寫訣別書的特定歷史情境,使一個“為天下人謀永?!钡母锩叩某绺咝蜗蠡铎`活現??梢?,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對教材知識的拓展與活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查看全文

歷史學習中綜合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要: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意義在于突破了傳統教育劃學科為牢,過于強調學科精細化、學術化,忽視學生的真正發展和未來社會需要的弊端,適應了未來知識經濟發展的社會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近年來,歷史高考試題為適應新課標的要求也開始注重考查知識體系,多方位、多角度考查一個歷史事件的內涵及外延。試題更多的突出時代感,強調歷史與現實的交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題目增多,大量熱點問題的歷史發展線索成為命題的載體。這樣的改革,為學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要注意改變學習方法,同其他學科相互融通、相互滲透,從而增進學生的智慧和能力,應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一、突出學科特點,努力培養學科綜合能力

歷史現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聯系的,而且在相互聯系中確定某一歷史現象的特性。相互聯系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縱向的聯系,例如因果關系、歷史發展線索、基本歷史進程等;一種是橫向聯系,例如同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影響作用、同類事物比較異同等。通過縱向和橫向聯系,可以總結出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和規律。這就決定了聯系性、多樣性、綜合性成為歷史學科的普遍性格和特點。因此,歷史學科成為了多種學科的基礎,正如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魏鏞在《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中所言:“歷史學在各項社會科學中以至所有人類知識及經驗中,占有一種很特殊的地位,它便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及?!倍@一特點,恰恰成為引導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前提和條件。

如歷史與人類文化成果的關系:首先,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筑和書籍文獻等人類文化成果,一般都不能僅僅被視為是某些個人的專利,它們往往都是時代的產物,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對前人創造活動的總結和升華。因此,通過對它們進行歷史闡釋,可以將我們帶回到它們得以產生的那些時代,可以使我們發現那些時代的精神,發現那些時代要求,發現那些時代人們對于大自然、對于人類社會的認識水平。例如,以《蒙娜麗莎》、《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文學、藝術作品為窗口,我們可以發掘出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的時代精神,甚至可以進一步發掘出世俗社會與基督教教會、興起中的資本主義同沒落中的封建主義之間的社會矛盾。其次,這些文化成果也要科學分析,理智對待。如《三國演義》抑曹尊劉。至于一般的文藝作品,更是要注意去偽存真。如《雍正王朝》與教材中的歷史就相距較遠。這時教師如果比較生硬的批評學生錯誤的用文藝作品中的內容來評價歷史中的真實人物和事件,雖然學生會接受正確的評價方法,但是影響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因勢利導,補充一些史實。使學生認識到雍正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狀況,一方面它是康乾時期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雍正改革了康熙晚期的社會弊端,振興朝綱,為乾隆年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但電視劇中把康熙晚期財政最困難的一年與雍正時期財政最好的一年相比的評價方法是不科學的。另一方面,雍正時期又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大興文字獄制約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重農抑商,阻止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比較這一時期中外歷史發展的不同特點,因為這一時期世界上正興起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潮流,英國已經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并開始了工業革命,在資本主義潮流影響下,歐洲大陸封建國家為實現富國強兵相繼實行改革,推行重商主義,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中外歷史發展的不同趨向??登瑫r期,中國落后于世界歷史的發展潮流,從而也埋下了近代落后的根子。最后,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應該如何評價文藝作品中的歷史人物和事,因為文藝作品表現得再真實,也已經是帶有創作者的主觀認識的加工品。

歷史學科知識體系浩瀚龐大,與其他學科有著天然而密切的聯系,因而在平時學習時要指導學生注意學會用語文分析課文的方法概括教材前后內容及重點、難點;用政治原理制約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用數學思維形成歷史學科知識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最后用歷史的分析法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

二、整合知識體系,鞏固學科基礎知識

查看全文

歷史學科概念教學論文

隨著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及高考歷史科命題改革的不斷深入,歷史學科概念教學愈來愈引起廣大中學歷史教師的關注,分析并探討中學歷史學科概念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無疑對中學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中學歷史知識的結構

對中學歷史知識結構的認識,是明確歷史教學思想的前提。

傳統觀念將歷史知識結構分為具體知識和規律性知識兩大類。具體知識,指的是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影響;規律性知識指的是歷史概念、規律之類。從“具體”與“規律”的視角去分析歷史知識的結構,很難反映歷史學科的特質,因為其他許多學科的知識構件中也有“具體的”和“規律性的”兩類。另外,這種框定也存在著概念上的模糊。如歷史事件的原因、經過、結果均具有彈性,其“具體”可繁可簡,可深可淺;而許多具體規律在中學歷史教材中其具體性質要勝于“具體”知識,且規律又有總體的、階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學者提出,中學歷史知識的結構應建立在“史料”與“史論”的框架上。從“史料”與“史論”的視角去構建中學歷史知識的結構,反映了歷史學科的特質,然而它與中學歷史教學的實際又存在著距離。因為中學歷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而不是引導學生去研究歷史。學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歷史現象的本身,即史料。雖然“史料”與“史論”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從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論,從掌握的史論去分析史料是學生思維質的升華,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們不能忽略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學生首先對“具體”的歷史史實及歷史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基礎之上的。

因此,根據中學歷史知識的抽象概括程度,將其劃分為基本史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原理)三個層次更為合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