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稅務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17:47: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跨境稅務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措施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出現,跨境電子商務對傳統的對外貿易造成了強烈的沖擊,也對稅務機關稅款的征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研究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有利于促進我國稅收征管體系的完善。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稅款流失的原因,梳理了跨境電子商務能國際避稅的原因,分析了數字經濟下對跨境電商征管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數字經濟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措施,以期為完善我國稅收征管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大數據;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是一種依托于網絡運行的經濟形態,對經濟發展和傳統的商品交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電子商務是一種低成本、電子化、高效率的商品交易方式。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人們的購買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由于貿易模式的轉型,跨境電子商務避稅行為時有發生,不利于我國的稅收管理。在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采取相應的稅收征管方法,讓我國稅收征管更完善,是眾多專家學者亟待研究的課題。
1文獻綜述
宋玉群[1]認為,由于網絡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在貨物交易的過程中,這種交易的隱蔽性會讓我國稅收征管更困難。何瑞雪等[2]認為,雖然跨境電子商務在全球一體化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加劇了稅款的流失。那么,該如何完善稅收征管政策?有不少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張倫倫[3]認為,OECD的包容性框架的成員國應進行密切合作,找出最適合的稅收政策。還有學者認為針對我國如今的電子商務平臺,必須抓緊建立納稅平臺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宋玉群[1]認為,對我國的稅務部門而言,針對網絡上出現的龐大信息,稅務部門應建立自身完善的技術系統,篩選出自身需要的信息,以解決稅款遺漏的問題。柳東梅[4]在系統分析了世界各國的數字經濟改革的實踐后,提出不再適合開征數字經濟稅這樣的新稅種,對數字經濟的稅收征管最主要的是要提升我國稅收工作的數字技術水平。在數字經濟下,稅收征管仍然存在部分問題。如今學者主要是宏觀考量了數字經濟與稅款的征管問題,而對數字經濟下跨境電子商務反避稅進行稅收征管這一個點的討論較少,研究不充分。文章重點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稅款流失和國際避稅的原因,提出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稅款征收的建議,以供相關部門參考。
2跨境電子商務稅款流失的原因
跨境電商中的海關稅收征管探討
摘要: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對基于傳統貿易模式所建立的海關稅收征管工作帶來極大挑戰。只有制定針對性的稅收法律法規,完善稅收征管體系,構建能夠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型海關監管模式,才能實現真正有效促進貿易便利化。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解決對策
一、我國跨境電商平臺海關稅收監管現狀
通常來說,海關監管是指海關為了有效提高對進出境活動的管理,為了實現對貿易活動的有效管理而開展的進出口申報、查驗、征稅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跨境電子商務屬于新型貿易形式,國家根據形勢需要,在制定扶持發展政策措施的基礎上也出臺了一系列跨境電子商務規范管理辦法,跨境電子商務管理正趨于成熟、規范。目前,我國海關在進口監管方面正在逐步形成兩種比較穩定的監管模式。一種是設置陽光跨境直購途徑,主要是針對國內的用戶在支付訂單之后,商品通過國際快遞的方式進入國內。海關能夠有效抽調商品的具體信息,加強商品監管,方便稅收工作的開展。另一種是能夠有效發揮海關針對某些監管范圍所具有的保稅優勢。電子商務公司把商品批量以保稅的形式流入海關特定監管范圍物品儲存倉,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來進行購買。而有關商品的信息則直接發送到“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將運輸單號等信息填充后發送至海關進行審核,海關部門按照商品的有關標準進行征稅,完稅后商品將以物流的形式流通至國內的用戶手中。[1]但是,市場上存在大量不規范“灰色”通關行為,如大單包稅入境、水客帶貨、代購、海淘等,導致大量進口貨源難以進入規范渠道,造成國家巨額稅收損失。所以海關必須加強對于代購的有效監管,加大對于商品出入境的有效控制力度。
二、海關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這給海關監管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帶一路”跨境資金監管路徑探析
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以來,我國的跨國貿易量持續增長,跨境資金流動在數量和金額上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從2019年一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5.94萬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5.57萬億元人民幣。頻繁的國際貿易和巨額的跨境資金流動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快速的跨境資金增長和日益復雜的跨境交易形式加大匯率波動及外匯規模的動蕩的可能,給跨境資金監管帶來巨大挑戰。新時期,想要更有效的監管跨境資金流動,降低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帶來的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需要建立對于跨境流動長期監測平臺并不斷完善外匯、審計、稅務和工商管理等多部門協同的監管機制。
企業跨境資金異常流動方式
(一)跨國關聯方通過可撤銷合同。操縱資金流動“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使得我國外資企業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國內資企業也紛紛走出國門,開展跨國經營。控制和被控制的兩個跨國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由于資金需求會采用跨國關聯方通過可撤銷合同虛構交易操縱資金實現跨國流動。例如:A企業是隸屬于甲國的企業,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吸引下成立關聯分支機構B來我國開展跨國經營活動。當B企業想要在我國獲得更高額的銀行貸款時會采取通過和A企業簽訂可撤回的銷售合同,將自身產品以高昂的價格銷售給境外A企業,使得自身財務報表中資產和利潤實現大幅度增長,提高自身獲得銀行貸款的能力。B企業在獲得大額銀行貸款之后再撤銷銷售合同,實現境外關聯方A隨意擺跨境資金的同時給我過銀行業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二)跨國企業轉讓定價逃避稅收。開展跨國經營的企業會通過轉讓定價行為規避我國稅收進而降低我國政府收入。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其基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原則盡可能降低自身的資金流出活動,在一國稅收較高的情況下,會通過隱蔽的關聯方轉讓定價形式轉移自身的利潤,進而規避一國稅收。例如:境外企業A在我國的分支機構B在年末實現了大額的盈利,需要向我國繳納高額的企業所得稅,B企業可能會通過向A企業溢價購買價值難以準確衡量的無形資產,從而將B企業在我國實現的利潤轉移至A企業所在國甚至通過企業與個人的交易行為將利潤直接轉讓給A公司的股東。由于我國整體稅負相對處于高水平,所以不僅僅外資企業通過這樣的方式轉移自身利潤,甚至于我國內資企業在進行跨國經營的過程中也出現過利用轉讓定價方式將在我國實現的利潤轉移至稅負相對較低的國家從而逃避稅收征管。(三)國企境外轉移資金脫離資金使用監管。在國內,國有企業資金使用受到黨和國家的重點監控,其資金預算支出審批相對較為嚴格。隨著我國內資企業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響應“一帶一路”戰略,為實現去庫存的短期目標紛紛走出國門開展海外經營,使得近些年來我國的國有企業境外資產規模逐步攀升。截至2017年末,全國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境外總資產16.7萬億元。我國在境外國有資金的使用上較為注重資金的預算審批,對于國有資金在境外的使用上由于缺乏相應的執法權導致對于投資后的境外資金的監管力度不夠,這也為一些別有用心的國有企業資金經營管理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其會通過偽造境外合同和工程施工項目的方法將國有企業資金轉移出境之后在境外大肆揮霍,給我國國有資產帶來損失的同時給外匯監管帶來一定的風險。(四)假借海外并購實現資金轉移。自2000年“走出去”戰略實施以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不斷攀升,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活動迎來了熱潮。一些不法企業存在利用國家扶持政策假借海外并購進行資金轉移的情況。2017年全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完成并購項目341起,實際交易總額962億美元。在海外并購熱潮中有些企業在境內資產負債率極高的情況下,大規模借債去海外并購一些與自身經營行業及經營規模不匹配的企業,其實質是通過海外并購進行大規模融資進而在境內外的分支機構中實現跨國資金流動,從而實現大額資金在各個主體之間騰挪。虛假海外并購導致的異常資金跨境流動情況給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穩定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同時由于假借海外并購進行資金轉移活動相對比較隱蔽,這也給相關金融監管部門進行跨境資金監管帶來一定的難度。
審計在跨境資金監管中的作用
(一)獨立性審計可識別可撤銷。合同減少虛假交易獨立性審計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監督者,在審計過程中需要識別被審計單位虛假合同產生的非正常交易行為,從而實現對于被審計單位異??缇迟Y金流動的識別。對于審計人員來說,其在審計過程中需要識別被審計單位在賬務處理中是否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特別是對于上市公司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需要通過保持職業懷疑加強自身職業判斷識別,通過可撤銷合同提高自身經營成果實現利潤造假和獲得不正當貸款的可能性。對于跨國關聯方偽造合同操縱資金流動的行為,注冊會計師在對于企業進行年度審計時會重點判斷企業既定交易行為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相關性及合理性,并通過評估企業經營風險之后對于交易合同、交易日期、合同訂立產生的相關文件進行檢查從而判斷企業擬定的合同交易是否具有經濟實質。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工作之后,一旦在審計報告中以強調事項段的形式披露企業通過可撤銷合同產生的不具有實質的跨境交易行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股東對于企業管理層的信賴程度,從而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企業基于這樣的情況會盡可能的減少通過可撤銷合同虛構交易。(二)稅務審計能發現轉讓定價。進行稅務征管在對于跨國公司采用轉讓定價規避我國稅收產生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行為,稅務總局除了采用預約定價安排進行管理之外,還使用稅務審計對于轉讓定價行為進行監管。稅務審計在審計實施過程中會通過分析稅務異常數據,進而對于產生稅務異常的企業實施審計活動。國稅局下屬的稅務審計機關較之金融監管部門能夠通過稅務相關檢測數據更敏銳的察覺到具有關聯方關系的跨國公司利用國與國之間不同的稅務政策和稅收負擔進行轉讓定價,實現跨境資金異常流動帶來的利潤轉移現象。對于這類轉讓定價帶來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行為,稅務審計部門協助國稅局不僅能夠通過采用罰款的形式對于不法企業進行處罰,還能夠通過執行跟蹤企業日常交易行為減少不發轉讓價格的進行跨境資金異常流動的情況出現。(三)內部審計應監控國有資金。使用避免異常資金跨境流動境外國有資產審計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內部審計為主導,以社會審計為輔助的境外資金使用審計及績效審計并行的針對于國有企業跨境資金使用監管制度。由于我國金融機構在境外缺乏相關的監督權力,境外監督行為可能會帶來國家間的執法爭議甚至影響到兩國外交,所以境外國有資產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出現一定的斷層情況。對于審計機構而言,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其內部審計機構對于企業內部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內部審計對于境外人員使用國家資金開展經營活動進行監控,避免通過偽造境外合同和工程施工項目將國有企業資金轉移出境大肆揮霍的情況出現。(四)外部審計可聯合商務部門。加強海外并購監管審計部門可以聯合商務部門、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及證監會對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上市公司通過海外并購轉移資金導致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進行監控以提高監管效果。由于注冊會計師在年報審計過程中可以不受限制的接觸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及經營資料,所以其相對于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及外匯管理部門而言,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被審計單位,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情況和現金收付情況。通過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海外并購行為的審計,能夠使得注冊會計師比證監會、商務部門和其他監管部門更為詳細的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并購動機從而更好地識別以轉移資金為目的的海外并購行為,從而更好的幫助外匯管理部門識別外匯管理風險,提高防控外匯風險的效果。
審計融入跨境資金異常流動監管實施路徑
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問題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快速發展起來,同時也對現存的稅收管理體系造成了巨大沖擊??缇畴娮由虅盏膰H避稅問題若是不被足夠重視,將會大大減少中國的國際稅收,嚴重影響中國的稅收利益。本文主要討論了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方式,并提出了中國應對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避稅;反避稅;跨境電商
引言
在通訊科技日益發達的數字化背景下,電子商務影響了人們的經濟生活,對政府的稅收服務和管理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形成了更加高效快捷的電子通訊方式,交易雙方不需要面對面便能完成交易的商務活動即稱為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主要形式包括B2B、B2C、C2C。其中B2C是指電商企業直接與消費者之間進行商品或服務交易,也是我國政府稅務部門需要高度關注的領域。電子商務具有虛擬性、跨空間性、隱蔽性的特點,它有傳統商務方式更為復雜的商務模式,從而對電子商務的征稅監管變得相對困難許多[1]。一方面,電子商務這種新型貿易模式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做出了許多貢獻;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模式也在一些前所未有的角度上側面加劇了國際避稅問題,也賦予了國際避稅一些新的特點。避稅這個名詞,在世界范圍內目前并沒有一個統一定義,從廣義上來說,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漏洞以減少或不承擔原來應承擔的納稅義務??鐕颈芏愅憩F為在利潤最高的地區盈利,并將其轉移至低稅收的地區納稅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各國電商企業為了爭取最大利益,使用了形形色色的電商避稅手段。
1、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新方式
相對于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具有交易范圍廣泛、交易主體相對隱蔽、交易數據數字化、交易實時、高科技性等特點。在現行的《國際稅收協定》中,許多傳統商務模式下界定的概念在電子商務中變得模糊,很多電商借助制度上的漏洞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正如《BEPS行動計劃》中所述,現行國際稅法規則并沒有跟上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這也正是國際稅收正在迎接挑戰。1.1利用轉讓定價避稅。轉讓定價在國際避稅角度來解釋的話,主要是指位于不同稅率地區之間的關聯企業內部交易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從而存在利用稅率差避稅情況[2]。在交易價格與市場價格不一致的前提下,如果轉讓定價的交易雙方具有關聯方關系,則認為企業利用轉讓定價避稅;反之,如果轉讓定價的交易雙方并不具有關聯方關系,則不視為利用轉讓定價避稅。在電子商務中對關聯方的界定更加困難,因為電子商務的隱蔽性和虛擬化,交易內容一般經過信息加密技術的處理,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更加隱秘。其次,稅務機關對電子商務交易的價格信息掌握也不易,有時無法對比企業交易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差異。1.2利用常設機構避稅。根據OECD稅收協定范本的規定,締約國A國的企業在締約國B設立常設機構的情況下,A國企業的營業利潤是應向B國政府納稅的[3]。但在電子商務貿易模式下,雙方的交易跨越了空間的障礙,虛擬空間的數字經濟迅猛發展,跨境電商在稅收協定國不設立常設機構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正常完成交易,這很大程度上沖擊了稅收來源地的管轄權原則。電商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下,很顯然不可能主動去設立常設機構,東道主國無權對跨國交易人進行征稅,企業從而通過利用常設機構避稅這種方式減少了稅務支出。1.3 利用國際避稅地避稅。避稅地一般指對所得和財產采取較低稅率或零稅率的國家和地區??缇畴娮由虅掌髽I在國際避稅地注冊一個公司進行虛擬交易,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即可以達到避稅的目的。很多國內的企業在避稅地設立網站,將實際交易的網頁和服務器也設立在避稅地。我國著名的電商阿里巴巴的注冊地為英屬開曼群島,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規避部分納稅義務。在國際上,很多高稅率國家的企業也將服務器建設在低稅率地區。其次,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以電子現金的方式將來源于其他地區的所得直接匯入避稅地聯機銀行,也達到了其避稅的目的。1.4 利用電子商務的侵蝕性避稅。在傳統經濟模式下,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稅收監管比較直接且容易實施。例如,稅務機關可以核查企業的合同、票據、賬簿等來確定企業所申報的利潤、營業額等是否真實有效。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交易幾乎全部通過數字空間進行,很多重要信息都進行了信息加密處理,電子憑證可以輕易被修改而難以發覺。稅務機關獲取企業財務信息的難度大大增加,甚至很多信息無據可查,這使得電商企業可以謊報利潤等來達到避稅的目的。另一方面,跨境電商通過隱蔽進出口貨物交易來逃避關稅,由此導致關稅的大額損失。1.5 利用所得性質的模糊避稅各國的征稅規則。大都根據收入性質的不同來確定不同的稅收規則,國際稅收也是如此。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就是交易的無形化和隱蔽性,特別是各種數字化產品的銷售。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按照交易標的物的性質進行劃分的的方式無法直接適用于電子商務,電商企業可以利用所得性質的模糊來達到避稅的目的。
服務貿易外匯監管難點與對策
摘要:服務貿易具有無形性的特點,無相應貨物流匹配,其跨境資金流動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判定存在難度。跨國公司可能通過向境外關聯公司支付服務貿易費用實現利潤轉移,以達到集團整體避稅或向境外轉移資金的目的。目前關于利潤轉移的研究主要集中跨國公司避稅以及稅務部門反避稅研究,較少涉及外匯資金管理。本文結合企業實例,分析了跨國公司通過服務貿易轉移利潤的主要方式、特點,以及外匯監管的難點,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利潤轉移;服務貿易;外匯管理
近年來,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世界貿易競爭的關鍵點,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和影響力逐漸凸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經濟載體。為實現利益最大化,跨國公司可能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避稅或轉移資金??鐕痉召Q易利潤轉移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政府部門的關注。
一、跨國公司利用服務貿易渠道轉移利潤的主要方式
(一)無形資產轉移定價。在國際貿易中,技術占領重要地位,無形資產的轉讓在跨國公司及其關聯方之間較為常見。從國際貿易實踐看,無形資產通常包含發明、制作、設計、專利、版權、商標、技術許可、特許權等。無形資產具有無形性和專有性,判斷其轉讓價格正常與否比較困難,因此常被跨國企業通過轉移定價方式實現利潤轉移。如A汽車電子有限公司2011年與境外母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約定提成費按銷售金額的1.5%計算。2014年9月16日雙方簽訂補充協議,將提成比率提高到3%,且從2013年4月起生效。2015年起該公司技術提成費外匯支出大幅增長,技術使用費的合理性存疑。(二)勞務交易轉移定價?;谡w運營管理考慮,跨國公司總部為各關聯公司提供財務管理、系統使用、業務拓展、運營管理等服務。部分國家稅法規定,勞務費用支出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跨國公司可根據不同國家的稅率水平,高報、少報或者不報勞務費用,造成所在國稅率高的企業微利或虧損、所在國稅率低的企業盈利假象,實現集團整體利潤最大化。如B公司為電子加工企業,2016年向境外關聯公司支付業務拓展咨詢服務費1.62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11.54%。外匯局核查發現,該公司管理咨詢費合同、發票內容寬泛,服務信息模糊,計價方式不清,業務拓展咨詢費交易背景真實性存疑。(三)運輸服務轉移定價。近年來,國際運輸服務發展迅速。通過增減運輸費用方式,跨國企業及其關聯方可實現利潤轉移。如C公司主要從事裝卸搬運和運輸,2015年和2016年向境外母公司頻繁、大額支付運輸服務費。經核查,該公司與境外母公司協議約定,若營業利潤超過5%,超出部分的利潤將以增加運輸服務費的方式支付給境外母公司,涉嫌轉移利潤達到逃稅或轉移資金的目的。(四)融資借貸轉移定價。貸款活動產生的利息可作為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跨國企業及其關聯方可通過貸款活動進行利潤轉移。如L公司為生產設計精密型腔模、模具標準件公司,2014年該公司向香港母公司以6.4%利率借入1筆外債,借款利率遠遠高于香港商業銀行同期、同類型貸款2.5%的利率,該企業因利率過高受到稅務部門和外匯局關注。
二、服務貿易轉移利潤的特點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領域監管探討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境電商零售規模日益擴大,有效促進了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提高了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利潤。然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給市場監管部門帶來的工作壓力不容小覷,對此,市場監管部門必須依法履行本部門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領域的監管職責。
關鍵詞:市場監管部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領域;監管職責
當前境外商品入境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行郵模式(該模式主要是郵寄境外物品和個人行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模式、普通貿易進口模式。相比而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模式更為高效和靈活,國家于2018年11月針對該模式了《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活動屬于國內消費者運用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境外商品,然后經過“直購進口”或者“網購保稅進口”運入國內的一種消費行為,而確保該項消費的順利完成,則需要市政監管部門積極履行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領域的監管職責。本文將簡單分析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監管現狀,系統論述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監管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并綜合探討解決對策。
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監管現狀
據國家財務部所編輯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統計,當前有將近1300種商品參與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活動,主要商品包括化妝品、服裝、食品、飲品、嬰幼兒用品和兒童玩具等。從消費限額來看,國家將個人每次的消費限制到了兩千元,年度消費限額為兩萬元。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呈現持續增長趨勢,2016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利潤高達322.3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為74.9%。同一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易規模增長到了1.2萬億人民幣,增幅達到30%以上[1]。此外,當前已有80%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由保稅備貨模式來完成,進一步創新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發展制度,使傳統的大量零散采購轉變為集中式采購,滿足了國民對境外商品的海量需求。
二、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監管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淺談我國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考量論文
摘要: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貿易結算中通用的美元、歐元的匯兌風險越來越大,為此,今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等6部委出臺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在上海、廣州等5個城市選擇試點企業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這無疑對國內試點企業以及其他進出口企業的長足發展十分利好,不但可以規避匯率風險、降低經營成本,也為境外貿易伙伴帶來了貿易便利化、鎖定匯率成本等諸多好處。但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何種幣種結算并不是一方、一種因素能夠決定的,而是要受多種因素和條件的制約。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受諸多因素限制
1.宏觀因素。首先,2009年1季度國內新增貸款4.58億元人民幣,同比多增3.75億元,已有數據證明部分新增貸款已流入非實體經濟,如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這些都是引致中短期人民幣通貨膨脹的潛在因素。當然,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還未到位,產能過剩與國內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國內經濟學界大都認為通脹的可能性遠大于通縮的可能性。因為從長期看,人們的需求總是要提高的,只是在現階段被暫時壓制了,一旦外部環境改善,通脹的威脅將不容忽視,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可能性將加大。其次,我國對東盟的貿易順差近年來呈下降趨勢,甚至開始出現逆差,這也是人民幣匯率存在貶值傾向的一個潛在因素。再次,目前海外人民幣來源主要是與我國互換獲得的人民幣資金和通過出口獲得的人民幣資金,如果放開人民幣結算就會加大國際金融對我國國內金融的影響,增加國內宏觀經濟調控的難度。另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必然會對我國金融管理能力、金融人才儲備和銀行國際化的競爭力提出硬性挑戰,最終的結果難以預料。
2.微觀因素。首先,此次試點企業主要是規模大、信譽好的國企,中小企業或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企業,受進入資格、定價權等因素的限制無法馬上或直接享受到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工具所帶來的匯率收益。另外,此次試點只對貨物貿易開放,而像旅游業、建筑業等服務貿易均不能享受到人民幣結算所帶來的諸多可能收益。其次,出口對象主要為歐美國家的企業也享受不到人民幣結算帶來的可能收益。據央行有關部門測算,此次試點人民幣總需求規模在100億~200億元人民幣,遠遠小于中國同東盟國家的貿易總額。另外,人民幣作為區域性結算貨幣帶來的潛在資本風險還具有不確定性,由此限制了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規模。再次,國內進口企業享受不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收益。國際貿易中通行的做法是,進口支付一般用軟貨幣(貨幣有貶值的趨勢),這樣在合同金額一定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就可以用相對少的本幣支付給外商,當下如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與外商交易不一定會有優勢。最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將不再經過收匯、核銷等原本由外匯管理局控制的環節,這就意味著申報出口退(免)稅的手續相對簡化。但這同樣也給了試點企業涉稅違規的便利,涉稅風險也會隨之增加。稅務機關為防范出口騙稅的發生,確保出口退(免)稅的真實性,在審核、審批程序上相對會更加嚴格,有可能還會延長退(免)稅時限。
二、試點企業應謹慎選擇
1.借機加強內部管理,嚴防潛在的稅收風險。試點企業要證明跨境貿易的真實性,不能出現納稅、進出口報關以及結匯核銷等方面的不良記錄;在申報出口退(免)稅環節提供的證據資料要盡可能齊全,如報關單、購銷發票、合同等;業務操作要嚴格執行稅收政策規定,注意保存能夠證明業務真偽的資料,并且還要保證能隨時提供給稅務機關進行核實。
淺析服務貿易統計制度
摘要:對于國際貿易而言,其所含增值稅的中性屬性主要是依據“消費地原則”得以體現的。在貨物貿易過程中,原則上應是消費地原則與出口退稅以及進口征稅相關政策之間相對應,可是因為一些服務貿易消費的所屬地較難確定,使得對增值稅的重復征收以及相關征稅問題尤為明顯。本文將以服務貿易為基本點,對其統計制度的跨境服務增值稅政策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服務貿易統計制度;跨境服務;增值稅政策
1引言
對于現階段增值稅理論及其實踐而言,其主要將視線聚焦在服務“消費地”的有效識別機制建設上,在很大程度上將跨境服務以及“服務進出口”的有關概念及其范圍進行模糊化。單方面提出“服務出口零稅率”這一內容化,這也恰恰違反了關于增值稅的消費地準則。積極汲取國際貿易相關統計制度的重要研究成果,能夠為我國服務貿易領域中的增值稅政策方面研究開辟全新的道路,也能為服務貿易增值稅政策的協調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2簡述我國服務貿易統計制度
在兩千零六年,服務貿易統計這一概念而言在我國產生,依據三年前進行修訂的有關國際服務貿易中統計監測制度的相關規定,這一制度把我國服務貿易統計輸出范圍進行了如下劃分:(1)將自然人移動劃分為統計領域。這一統計主要是針對我國境內居民借助自然人移動模式在境外對其提供相應服務,或是非居民自然人在我國境內通過自然人移動模式對其提供相應的服務。經我國商務部門統計而有關數據顯示,這些數據絕大多數體現在對服務進出口方面,主要涵蓋了海陸運輸服務、旅游服務等相關服務;(2)對國際附屬機構提供的服務貿易進行統計。其主要包含非居民以直接投資這一方法對我國境內企業在國內進行的服務銷售進行控制;或是我國境內居民借助直接投資這一方法,控制跨國企業而在所處國以及相關地區的境內開展的服務銷售活動;(3)對于服務進出口進行統計。這一點主要涉及的是,我國居民對境內與境外非居民所提供的相關服務,也就是所謂的服務出口;而所謂的進口服務則是指,非居民境外以及境內的我國居民所提供的相應服務。
互聯網下國際貿易創新路徑分析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互聯網與大數據結合下的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從而引發了跨境電子商務的崛起。自從總理提出“互聯網+”方針,跨境電子商務逐漸成為國家戰略,這不僅在制度上給予了建設跨境電子貿易的法律保障,也為國際貿易帶來了新的貿易方式。所以如何利用互聯網對國際貿易的積極作用,克服消極影響,解決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基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基本特定,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國際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國際貿易的創新路徑,為國內跨境電商的規范化發展提出建議,以利于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國際貿易;貿易摩擦;創新
一、前言
在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雖然中國在眾多高新技術領域落后于歐美國家,但是得益于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持續研發能力,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ヂ摼W技術在改造傳統經濟、行業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科學技術潛力不斷得到挖掘、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和保障,并促進了國際貿易交流的延伸??缇畴娮由虅兆鳛榛ヂ摼W與國際貿易相互融合的產物,在吸收互聯網帶來的新的銷售方式和貿易結構等創新的同時,也為國際貿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和減少貿易壁壘等提供了可能?;ヂ摼W作為最透明、最公正和最高效的信息流轉和處理方式,為國際貿易領域降低執行成本、擴大貿易交流范圍和更高效地進行貿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國際貿易作為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經濟的深刻變化是影響國民經濟能否得到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美貿易戰的形勢下,國際貿易的變化顯得尤為重要,所以“互聯網+國際貿易”作為對傳統貿易的一種顛覆和創新,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提高資源的配置和貿易交流的效率,促進企業和個人創造更大的利潤,增強國民經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
二、“互聯網+”與國際貿易含義
1.“互聯網+”的含義?!盎ヂ摼W+”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托,結合傳統產業優勢,以優化產業結構、商業模式和生產要素來提升經濟生產力,實現社會經濟價值。“互聯網+”的概念,國內最早由易觀在2012年11月提出,其認為“互聯網+”是不同行業的產品和服務與網絡平臺場景相結合的產物,企業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將自身行業優勢與互聯網結合;2014年11月,總理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重新定義了“互聯網+”在新經濟中的作用。并且,2015年3月,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確立了“互聯網+”作為國家戰略來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社會創新和經濟發展。總之,“互聯網+”作為互聯網與各個行業的有機結合,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成為創新2.0下的一種發展新形態和新模式。2.國際貿易的含義。其是指各國在勞務和商品方面進行交易和兌換,是各國在國際競爭中優勢的體現,反映了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是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從國家角度來看,國際貿易可以等同為對外貿易,但是其又相區別于對外貿易。其中一種觀點認為,國際貿易和對外貿易都是世界各國在商品、勞務等方面的交流,體現了各國的勞動分工和相互依存關系,其差別在于角度的不同,如果從國家角度,國際貿易亦可以成為對外貿易;如果從國際角度,國際貿易等同于對外貿易。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對外貿易是特定國家對其他國家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所以對外貿易一般會有特定的指向,例如中國的對外貿。而國際貿易則沒有這樣的規定。
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稅務風險及應對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稅務風險,包括境外稅制環境差異風險、常設機構不合理風險、合同拆分涉稅風險、企業自身稅務管控風險;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妥善應對境外稅收環境差異、科學建立良好的稅務管理組織機構、加大項目合同稅務風險考量與管理力度、強化企業自身稅務管控等一系列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稅務風險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稅務風險;稅務管理
受信息不對稱、機會主義傾向及有限理性決策的影響,境外工程承包項目中存在多種稅務風險。如果不能有效、及時防控這些稅務風險,就會直接導致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經濟收益受損,也易引發企業被滯留在項目所在國、遭受項目所在國法律制裁等嚴重后果??梢哉f,強化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稅務風險的應對管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需深入探究相應策略。
1稅務風險概述
當前,可以將稅務風險劃分為稅款負擔風險、稅收違法風險、信譽損失風險等。其中,稅款負擔風險會加重企業承擔的稅款負擔,降低項目收益;稅收違法風險會增加企業所需繳納的稅款與罰金,還會面臨刑事處罰風險;信譽損失風險會降低企業社會征信,影響企業融資貸款或經營業績[1]。
2境外工程承包項目的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