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案: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時間:2022-07-30 11:55:00

導語:高中歷史教案: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案: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高中歷史教案

(一)教學目的:

一、基礎知識目標:

二戰的美軍事、經濟實力的加強和霸主地位的確立、“冷戰”政策、杜魯門主義及其影響、北約的成立、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及其失敗、美侵略越南戰爭及其失敗、美蘇爭霸、古巴導彈危機、蘇占領阿富汗、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對外政策的調整。

二、思想認識目標

1、“二戰”后,美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為了遏制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美在歐洲實行“冷戰”政策,在亞洲則公然對朝、越進行侵略戰爭。

2、侵越戰爭的失敗,美霸權地位削弱。

3、美蘇幾十年的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三、能力培養目標:

1、列舉美“冷戰”政策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表現,培養學生全面考察歷史事物的能力。

2、認識侵朝和侵越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后果,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用變化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

重點:美國“冷戰”政策的表現

難點:美“冷戰”政策的性質

教具:《世界地圖》和《北約和華約對峙圖》、《亞洲政區圖》(自制)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出示世界地圖,學生結合當今時事熱點問題,如伊拉克戰事、朝核問題、西班牙爆炸案等,與美霸權政策密切相關。

2、講授新課:

出示思考題:美為什么能霸權?表現在哪里?

指導學生看《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圖示表》,學生得出結論:①美經濟實力的強大,軍事實力增強,霸權地位確立,這是它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的基礎。

②主要表現在“冷戰”和“熱戰”兩個方面。

提問:“冷戰”的定義和“冷戰”的表現是什么?

冷戰

一、美國的霸權政策(板書)

熱戰

在學生大致了解之后,我與學生逐條分析杜魯門主義和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的實質(結合歐洲地圖),點出冷戰的定義:二戰后,美國針對蘇聯“采取了除直接武裝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

1、杜魯門主義(1947年)——冷戰開始

2、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1949)——完成對抗布署(讓學生指《北約和化約對峙圖》,了解雙方界限)

討論:“冷戰”的性質?

指導學生分析得出:既有美蘇兩種社會制度尖銳對立的因素,也有國家利益矛盾的因素,戰后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兩種社會制度的對抗,隨蘇聯經濟、軍事力量的增強,美蘇爭霸的斗爭占突出地位。

提問:美在歐洲以“冷戰”體現,在歐洲以“熱戰”體現,“熱戰”表現在哪里?

侵朝戰爭(1950—1953年)——第一次失敗

(板書)

侵越戰爭(1961—1973年)——霸權地位的衰弱

侵朝戰爭學生了解很多,由學生介紹,侵越戰爭主要從戰爭的時間長度及它的參考文來看。

除了美國之外,稱霸的國家還有嗎?——蘇聯

二、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80年代)(板書)

威脅

世界和平

(板書)

由學生閱讀課文后得出結論

(1)美蘇爭霸開始(發展核武器)(50年代中期)

(2)古巴導彈危機(60年代)

(3)蘇出兵阿富汗(70年代)

(4)美“星球大戰計劃”(80年代初)

(5)蘇改變爭霸計劃(80年代中期以后)

拓展思維:美俄關系的現狀,由學生結合時事介紹

3、小結:美霸權的基礎是經濟軍事實力的強大,表現在歐洲的“冷戰”和亞洲的“熱戰”,目的是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隨著蘇聯的強大,兩國爭霸,危及世界和平,80年代中期以后關系緩和。

4、布置作業:課后習題,練習冊

板書設計:

第14課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杜魯門主義(1947年)——“冷戰”開始

“冷戰”政策

北約成立(1949年)——完成對抗布署

一、美國的霸權政策

侵朝戰爭(1950—1953)——第一次失敗

“熱戰”

侵越戰爭(1961—1973)——霸權地位的衰弱

二、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80年代)

1、爭霸開始(50年代中期)

2、古巴導彈危機(60年代)

3、蘇出兵阿富汗(70年代)

4、美“星球大戰計劃”(80年代

5、蘇改變爭霸計劃(80年代中期以后)

這節課準備較充分,學生能在課前查閱有關資料,培養了動手能力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同時,有了同學們的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配合默契。教學過程中,:很好地利用世界地圖和北約和華約對峙圖,導入時用時事政治,聯系實際,把政治、地理有機結合,體現學科滲透。特別是自制世界地圖,拓寬學生視野,方式較好。但對概念的描述太模糊,特別是對”冷戰’’.’’熱戰’’的異同點的分析不夠,應加強。其次,由于時間關系,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有打斷學生的不妥作法,挫傷學生發言積極性,今后應改正。再次,學生在課堂內無法交流的材料,課后及時張貼,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