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3:48: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華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于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于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于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于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于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民族復興心得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不但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在抗日戰爭中孕育和形成的偉大抗戰精神,大大豐富和升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為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和精神支撐。回顧抗日戰爭的悲壯歷史,研究總結偉大的抗戰精神,對于新形勢下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孕育了偉大的抗戰精神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壯烈的民族解放戰爭。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光輝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搏斗。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組織者和鼓舞者。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中華民族涌現出無數抗日英雄,孕育并產生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精神。這種偉大的抗戰精神,集中體現了這一時期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我們認為,其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萬眾一心、共赴國難。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奮起抵抗外來侵略的戰爭。“九一八”事變之后,特別是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面對深重的民族危難,抵抗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中流砥柱,各黨各派捐棄前嫌,一致對外;社會各界萬眾一心,同仇敵愾;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是“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叫兒打東洋”的悲壯場面;五洲四海,異國他鄉,到處有華僑華人“御外侮、挽危亡,愿為后盾”的積極行動。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
第二,不畏強暴、敢于犧牲。抗日戰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與帝國主義強國之間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爭。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等,割地賠款,受盡欺凌,積貧積弱;而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一躍成為帝國主義強國,在軍事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等方面占有明顯優勢。面對強大而殘暴的侵略者,全國人民排除一切悲觀主義和妥協投降論的干擾,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念,與敵人展開殊死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積極開辟敵后戰場,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與日軍英勇作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無數中華兒女,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毀家紓難,舍生忘死,前仆后繼。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于勝利的民族精神。
第三,百折不撓、堅韌不拔。抗日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從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我國東北算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時十四年;從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算起,中國人民全國性抗戰歷時八年。這期間,抗日戰爭經歷了由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的過程;經歷了從戰略防御到戰略相持,最后到戰略反攻的過程;經歷了從單獨抗戰到與世界反法西斯盟國攜手抗戰的過程。中國共產黨關于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為爭取抗戰勝利指明了方向。全國人民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條戰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不懈斗爭。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愛我中華的演講稿
展示中國人的雄魂,注視著這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此刻正心潮澎湃,豪情激蕩。那金黃的星魂,鮮紅的底色輝映著每位中國人的肝膽。幾千年的夢想,幾千年的誓言匯成中國人心中不朽的燦爛銀河。
我們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有著火熱的拳拳報國之心,擁有著國民同心、母子同血的摯言,那鋼鐵長城中的方方塊塊就是我們千百年來無數英雄的化身。半個世紀的創業,磨礪了我們的意志,科技事業的發展,顯示了我們的勃勃生機,堅如磐石的國防,體現著我們的雄壯國威,改革開放的二十年更鑄就了我們事來的恢宏壯麗。中國——一個有著__個民族的泱泱大國,在經濟時代迅速崛起,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令人矚目。
的確,“壯士欲報國,苦膽映江河”,回望__風云,那驚濤駭浪不禁又一起撞擊著我們的心靈,這江水不再只顯其浩蕩的氣勢,似乎又給人增添了一分灼熱,一種更崇高的境界。因為這其中有太多勇士的軀體,親人的淚水和祖國的呼喚。我們忘不了那沉重泥袋下的高大身軀,忘不了災民和戰士在相送中的熱淚和矚托……這一切將永遠烙印在我們的心中,輝映在莊嚴的國旗下。
近日朱蓉基總理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全第二次會議中對__年的工作作了詳細報告,而且強調指出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今年澳門將順利回歸,這標志著中國將全部結束殖民統治,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再次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
涓涓細流,終匯江河。五十六顆星辰映襯著中華民族的夢魂;五十六雙眼睛期待著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中國人要用更壯麗的業績展現民族氣魄。
看那碧波萬頃的大海,風沙茫茫的草原和那密不透風的叢林,他們用各自的特色展示著中國人的雄魂壯志。
振我中華 揚我國威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志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振我中華,揚我國威》。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6周年;今年,是香港回歸第8周年。歷史彈指一揮間,60年過去了,中國從屈辱走向繁榮昌盛,從軟弱走向富強,從"東亞病夫"到奧運冠軍;中國,這個響亮的名字正在響徹全球、震憾著世界,可回首60年前的屈辱歷史,還是令我們感慨萬千。
俗話說,看到黃河,才知道什么叫澎湃;看到泰山,才懂得什么叫做雄偉;翻開中國近代史長長的畫卷,才知道什么叫--沉重。60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戰結束,這8年中,日本帝國主義殺死3500多萬中國人,使中國遭受562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我們無法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下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6周內燒殺淫掠,殺死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燒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1940年5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20天的轟炸,死傷者無數,半個山城被炸毀。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本軍隊對我國華北根據地進行了100多次大規模的掃蕩,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我八路軍官兵傷亡10余萬人。這些血淚斑斑的罪行,僅僅是日本帝國主義幾百年侵華歷史的一小部分。同志們,歷史不能忘記,歷史,也無法忘記!!!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為的就是汲取教訓,努力拼搏,開拓進取,創造我們美好的社會主義明天!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們正是沿著這位偉人設計的宏偉藍圖,向著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前進。今天,我國改革開放的春風早已吹遍神州大地,滄海桑田,神州巨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太平洋上出現了一條條白練,那是中國新一代核潛艇浮出了水面。聽,雅典的體育場上空正在回響《義勇軍進行曲》,那是中國體育健兒在摘金奪銀。瞧,太空上的點點繁星,那是中國火箭發射上去的人造衛星。中華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榮富強!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香港的上空冉冉升起時,我們自豪;當北京申奧成功時,我們自豪;當神舟5號截人飛船登上太空時,我們自豪;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自豪。記得前段時間,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時,說: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的,目前我國倘未統一,祖國保島--臺灣,還未回到母親的懷抱;正如郁慕明所說,"祖國倘未統一,同胞倘需努力";反對臺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正是今天堂堂正正中國人的責任。
我是來自消防部隊一名普通的軍人,離祖國統一大業比較遠,可我為我是個軍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部隊擔負著防火和滅火救援的重任,可謂任重道遠,可以說那里有火災,那里就有我們消防官兵;那里有災難,那里就有我們消防官兵;前年湖南衡陽大火,我們消防官兵死傷20多人;今年梧州百年不遇的洪災,我們消防官兵立下了赫赫戰功,等等。我們都面對著血與火的考驗,可我們消防官兵敢于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也為祖國的強盛貢獻出一份力量。
愛我中華演講稿-輝煌雄壯的中華精神
愛我中華演講稿-輝煌雄壯的中華精神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書寫著她永不停息的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她永不磨滅的對民主富強的探尋。她延綿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回望: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
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愛我中華演講稿—觸摸中華魂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的題目是《觸摸中華魂》
同學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學會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然而,越是長大,我就越覺得自己還沒有學懂這句話。今天,在這兒,在這方演講臺上,我想問問所有的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祖國嗎?”也許你們會說:“當然!”然后扳著指頭說給我聽——
我知道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發明改變了世界;
我知道56年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知道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經濟發展雙快又穩;
我知道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奧運會申辦成功了……
愛我中華演講稿-觸摸中華魂
愛我中華演講稿-觸摸中華魂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的題目是《觸摸中華魂》
同學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學會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然而,越是長大,我就越覺得自己還沒有學懂這句話。今天,在這兒,在這方演講臺上,我想問問所有的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祖國嗎?”也許你們會說:“當然!”然后扳著指頭說給我聽——
我知道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發明改變了世界;
我知道56年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知道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經濟發展雙快又穩;
中華魂演講稿范文
愛我中華演講稿-輝煌雄壯的中華精神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書寫著她永不停息的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她永不磨滅的對民主富強的探尋。她延綿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回望: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
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中華經典文化傳承力量
誦讀經典,引領學生體悟積淀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國家主任播音員、省級媒體新聞播音員、經典誦讀培訓輔導教師朱月與本刊對話時表示,“經典誦讀”對于弘揚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對學生認知經典、了解國學,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這也是教師參加“中華經典誦讀網絡專項培訓”意義的重要體現。
傳承經典,語言“美容”成為時尚
在線學習:您認為經典誦讀在青少年語言文字教育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朱月:通過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在誦讀中親近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華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培訓使得教師接受了專業訓練,推動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帶領學生誦讀經典;很多學校及教師把經典誦讀列入日常教學和晨讀活動中,讓先賢的思想浸潤青少年的心靈,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的審美能力、外形氣質在誦讀中悄然提升蛻變,文明儒雅之風在經典詩文的誦讀中逐漸養成。在線學習:您曾多次擔任誦讀類活動評委,如何看待各類誦讀活動及經典誦讀培訓?朱月:現代生活已經把人際交流的重要性推到了相當高度,動聽的發聲、悅耳的語音、理想的口才成為各行各業口才愛好者的迫切需要和自覺追求,語言“美容”成為時尚。提高口語表達質量的途徑有很多,朗誦是最有效的一種形式。與書畫相比,誦讀是口語和體態語的藝術化提升,代表著有聲語言的一定水準。學員參培后提升了誦讀水平,改善了語音條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日常話語品質,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也得以提高。因此,我認為,經典誦讀是順應時展、推動語言文化進步的一項偉大工程,而經典誦讀培訓是推進方案有效落實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線學習:從語言文字工作層面來看,中華經典誦讀對助力推普脫貧有怎樣的貢獻?朱月:我國是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有80多種語言,普通話普及率在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誦讀作為一種傳播方式,需要用普通話來進行有聲語言表達。通過誦讀帶動大家積極學習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促進人員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對實施脫貧攻堅有積極作用。具體到經典誦讀培訓項目,由于參培學員中很多都是來自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教師,他們通過培訓糾正了自身不標準的普通話語音,普通話表達更加規范。當他們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后的教學中,也將對當地學生學習普通話起到積極的作用。
層層遞進,多角度輔導參訓學員
在線學習:您是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到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的?朱月:第一,幫助學員規范普通話。學員來自于祖國的天南地北,語言帶有天南地北的聲音、獨特的表達色彩和表達方式,這是各地的民俗風情、地域文化在大家的有聲語言表達中留下的痕跡。但于誦讀而言,要求以普通話進行表達。因此,在經典誦讀培訓平臺上,首先要幫助學員用普通話傳遞情感、表達文學作品,在學習誦讀中進一步規范普通話的語音語調,在普通話的聲母韻母發音、聲韻調的配合、調值、輕重格式、輕聲兒化、變調等方面做專門培訓,達到扭轉其方言語調的目的。第二,指導學員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把文字的視覺形象變為聽覺形象。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大家了解聲音如何才能響亮,吐字如何才能標準、清晰、流暢,如何杜絕磕磕絆絆現象,如何使呼吸與朗誦朗讀協調配合,情感如何與有聲語言結合,如何掌握表達節奏,如何做到抑揚頓挫等。第三,幫助學員塑造聲音形象。比如以什么樣的技巧表達作品,怎樣給聲音造型,讓聲音更加貼合作品,更完美地表達作品等。第四,指導學員學習有聲語言的更多表達形式,拓展學員對聲音的運用,熟練把握各種題材的作品以及有聲作品的演播。在線學習:您認為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誦讀水平?朱月:首先,要用真情和熱情去謳歌時代和表達作品,用最真摯樸實的情感投入誦讀。其次,表達要注重理趣,從文約意豐的誦讀作品中挖掘出豐富的思想內涵,用有聲語言形象生動地傳達給受眾,使之有所感悟,受到啟發,達成共識。最后,表達要生動感人。誦讀語言表達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情趣和理趣是其核心內容,關鍵在與聽眾的雙向交流中,讓受眾與誦讀者產生情感共鳴。清代文學家梁廷枏在《曲話•卷二》中說: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盡,斯為妙諦。含蓄常給人文約意豐余味無窮的美感,如果在藝術表達中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就產生了神韻,體現了氣質。所以愛好朗誦的人在作品呈現的時候要寓情于景,體現出詩篇的意境美。
作者:何曼
中華英杰分析論文
一
惟我中華泱泱文明古國,五千多年來能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賴兆億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精勤創新,奮發圖強。其間涌現了眾多英雄豪杰,他們作出了特殊突出貢獻,值得后人作為學習楷模。總結出中華英杰的獨特作用與成功經驗,這是當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再鑄中華輝煌的需要。在張大可教授主持和指導下,由王慧敏主編的《影響中國歷史100名人》一書(民族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正是旨在師承先賢,激勵來者。中華英杰成千上萬,為何只精選百人呢?這是由于“百”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既是為數之極,又是為數之精。在古漢語中不是有“百靈百驗”、“百發百中”等眾多成語嗎?如果選入千人萬人,又不免數量過多。
要精選歷代中華英杰,又只限于百位名人,首先遇到的難題是以什么思想為指導、以什么標準來細挑。我拜讀之后感到本書貫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這是本書精選得當的靈魂。提起唯物史觀,也許有人認為它是見物不見人,只強調生產力的作用,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或者進而認為它只講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而抹煞了個人的重大作用。諸如此類的誤解不一而足。其實唯物史觀是非常全面、嚴整的科學世界觀。它既見物又見人,指明了任何社會生產力都是人類的生產勞動創造出來的。它既肯定了人民群眾的決定作用,又重視個人在歷史上正面的進步作用或負面的反動作用;既突出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對于上層建筑的主導作用,又注重生產關系對于生產力、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馬克思的親密戰友恩格斯說過:“馬克思和我,可以說是把自覺的辯證法從德國唯心主義哲學中拯救出來并用于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唯一的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349頁)。又說:“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一斗爭的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這里表現出這一切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里面的。”(同上書第4卷第695—696頁)。可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道德藝術與宗教、人民群眾與個人之間,雖然有主次、起承、正反、源流等不同的關系與作用,但是它們都匯成為歷史發展的合力。
按照唯物史觀的上述原理,《影響中國歷史100名人》一書從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的各個不同領域精選出百名有特大貢獻的人物。其中科技文化人物達57人,政治軍事人物43人。把春秋時期魯國的木工祖師公輸般即魯班、北魏時期的農業專家賈思勰、宋元時期的棉織工能手黃道婆等人選入百名中華英杰,就是著眼于發展生產力的首要性。把最早的經濟改革家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首創法制的改革家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創立兩稅法的唐朝財政改革家楊炎、通西域的漢朝外交家張騫、七下西洋的明朝航海家鄭和選入本書,體現了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動力。把造字的倉頡、造紙的蔡倫、書法家王羲之、詩圣杜甫、詩仙李白、東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畫家顧愷之等文化名人選入是別具慧眼的。選入尊禮士人開自由學風的齊宣王,更是別具深意。把玄奘、慧能、宗喀巴選入是考慮到宗教在歷史上的特殊作用。
本書在寫作上也有特點。對每個入選人物的行文都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在各個人物的姓名、生卒年之上加有一句簡明的提示定語,以表明各個人物的特殊貢獻和身份,如建立多民族一統政權的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第二部分是人物小傳。第三部分夾敘夾議評說人物的最突出貢獻。第四部分余論,或補充內容,或對其歷史功過作了提示。這樣對人物層層遞進的評價就較為全面、深刻。
全書在附錄中又列出10個反面人物,即從荒淫暴虐的殷紂王受辛到背叛民國復辟帝制的袁世凱,作為10大昏暴奸佞,列舉出他們的歷史罪行。這樣給讀者以善惡對照,忠奸對比。正面英杰精選百人,反面敗類只列出10人。這也顯示正氣壓倒邪氣,好人遠超壞人,所以中華民族能夠經久不衰,持續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