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1:25: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國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國化

小議中國化戲劇

關鍵詞:中國化先鋒戲劇現代性

摘要:長期以來,先鋒戲劇帶有明顯的西方特征,這使中國的先鋒戲劇常被誤讀為西方戲劇的照搬。但實際上中國的先鋒戲劇是有獨立品格和特征的。中國化的先鋒戲劇包含三個層面:第一,演出地以中國為主戰場;第二,演員主體是中國人;第三,戲劇本身具有中國風,即具有本土化特征。新時期以來的先鋒戲劇有著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西方各種理論思潮的引入,使人們迅速打開視野,對照中國的現實加以引用、吸收與發揮,這一事實本身便帶有迥異于西方的中國特色。

在西方.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是兩個不同時代的標志。先鋒派同現代派和后現代派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結,又有所不同。但是作為文化范式的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在中國幾乎是同時被譯介的。二者并沒有被做出過嚴格意義上的區分.而是采取一種幾乎同時接受的方式進行的。從這一點上看,先鋒派等同于現代派,而現代派當中又包含著后現代的元素。它們在中國缺乏強烈歷史感和時間感.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它們是作為寬泛意義上的“先鋒”被籠統接受、摹仿和學習的。

回觀20世紀,反理性原則一直貫穿其中。象征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派、荒誕派都透露出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對19世紀傳統現實主義戲劇進行全面反叛首先是對常規的舞臺表現手段的反叛,其次是對近乎平面化的表現內容的反叛。在戲劇領域.斯坦尼斯拉夫演劇體系、安德烈·安圖昂為代表的自然主義、對“第四堵墻”所強調的生活本真狀態與細節真實的強調均遭到質疑進而被不斷反叛。戲劇的表現視角從關注生活的淺層真實走向生活的主體——人所具有的內心的本真狀態關注內心是一個向內轉的過程。是從宏觀的社會關注向微觀的自我關注轉型過程。如果說此前的戲劇是以社會問題為核心,以人為串連基點的話,那么此時的戲劇在社會環境巨大變遷的社會歷史背景下.轉向了以人本身存在為核心,以人性的可能存在為基點。這樣的社會環境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內心的巨大震蕩.為各種先鋒戲劇形式得以產生并且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厚的土壤。

可以說西方“先鋒”意識的產生是其內部自發進行的,源于自己對自己的懷疑,是在自己的文化母體中孕育產生的,是自己對自己反省和批判的產物。而中國的“先鋒”意識多是從對外部社會的懷疑開始的,是外部的變革激發了知識分子的懷疑和批判精神,在這種社會外力的作用下,急功近利地借用西方的一種現代意識并且采用其相對應的概念成了中國知識分子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而對于其是否完全適用中國的現狀并沒有做出清晰積極的思考。也就是說,嚴格意義上,中國的先鋒和現代主義觀念來自于外部.而不是自發的內在的衍生物.它是對西方先鋒派和現代派的一種加工改造甚至是變形。中西方的先鋒派藝術的起源于此相當不同。西方的藝術多源于對自己的否定,無論是形式上的還是內容上的,比如象征主義戲劇對自然主義戲劇的否定,它們是植根于自己的母體進而對其步步否定慢慢建立發展起來的。而中國的先鋒派藝術開始多是根據自己的好惡從西方選擇移植過來的.可以說是一種新奇的混合物。它們既有著中國氣質。又有西方“異質”。

歷史時間的錯位、歷史文化語境的不同,個人心理、社會心理以及文化心理的差異.使新時期中國的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藝術理論的接受帶有強烈的自我文化記憶。新時期以來,主體意識的薄弱和生命感性意識的缺失使中國的知識分子近乎貪婪得注視著西方的精神成果。進而希望借此對中國民眾進行一種精神的啟蒙。如果說西方的各種主義和流派具有強烈的歷時性的話,那么這些流派和主義在中國卻是以共時性的方式展開的,他們在中國呈現一種平面化、雜亂化以及拼貼化。他們缺乏一種時間邏輯性.可以說是在一種取消時間語境的狀態下進行的.這是中國先鋒派和現代派的一個重要特色。

查看全文

馬克思中國化課題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即無產階級通過革命奪取政權實現自身的解放然后利用無產階級的統治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要解決的歷史課題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建立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的問題,二是如何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中國鞏固、建設、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這既是馬克思主義核心思想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發展的現實需要。

一、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1](P272)。如何使中國的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呢?中國面臨著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現實國情,這集中體現為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資本主義在中國雖有所發展但封建主義在中國仍占據統治地位,同時中國還深受西方列強的殖民剝削和壓迫。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要通過革命奪取政權上升為統治階級,顯然與馬克思主義所分析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展無產階級革命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實依據與內在動力。針對這種情況,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從不同方面對這一歷史課題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一是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階級為主要成份的政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問題,這不僅為黨組織力量的壯大獲得更廣大的群眾基礎,而且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國特點的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二是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為主要力量的軍隊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軍隊的問題,保證了這支軍隊成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三是解決了如何正確處理民族民主革命與無產階級革命的關系問題,揭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階段性規律。四是解決了如何由“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向“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轉變的問題,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五是解決了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后如何通過和平的方式(社會主義改造)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問題,“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2]。無產階級如何通過革命上升為統治階級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解決的第一個歷史課題,圍繞這一歷史課題所進行的探索進程就相應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階段,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具體表現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革命)兩個時期。

二、如何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中國鞏固建設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主義替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以及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論述較多,但是對于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并剝奪有產者后如何建設發展未來社會論述較少,他們只是對未來社會指出了大致輪廓和發展方向,他們認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仍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將經歷不完善的“第一階段”和完善的“高級階段”。列寧后來把“第一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社會,把高級階段稱為共產主義社會,并對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的探索。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并捍衛壯大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既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又有囿于歷史和認識的局限而導致的失誤。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轉向社會主義建設的時候必須面對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這些理論遺產以及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歷史前提。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還必須面對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如何鞏固、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基礎。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與現實課題。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以蘇為鑒”,“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實現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的問題。圍繞這一核心問題,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形成了建設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實踐與經驗,這些成果集中體現在黨的八大文件、的《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文獻中,這些探索及探索中形成的正確認識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趨向。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認識的局限以及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的束縛,這種正確的趨向在理論上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體系,在實踐上也沒有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相反,一些教條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左”的思想卻發展起來,最后在黨內占據主導地位,導致“”這樣嚴重錯誤的發生,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經歷嚴重曲折。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恢復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回到正確的軌道,由此開啟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30多年來,圍繞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相結合這一核心問題,以鄧小平、和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拓創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在實踐中創立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一是實現了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上的躍升。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3](P373)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以人為本作為社會主義發展觀的核心,把社會和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二是明確了中國社會主義所處的歷史方位。把我國社會主義定位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也就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4](P252)。三是拓展了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戰略步驟。把“四個現代化”逐步拓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并不斷完善“三步走”實現步驟。四是找到了發展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把改革開放作為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的革命”,是推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4]。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現代化進程,推動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了社會主義新的生機和活力。五是推進了無產階級政黨向現代執政黨的轉型。恢復確立了無產階級執政黨的中心任務,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探索發展新形勢下黨群關系,拓寬黨的群眾基礎,把以人為本作為我黨執政理念,奠定了執政黨與群眾和諧關系的基礎。健全完善黨的各項制度,推進依法執政、民主執政。探索新形勢下黨的自身建設規律,針對“四種考驗”、“四大危險”[5](P11),強化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努力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大國如何鞏固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解決的第二個歷史課題,圍繞這一歷史課題的探索進程就相應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階段,在中國社會主義鞏固、建設和發展實踐中具體表現為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探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形成兩個時期。

三、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兩個發展階段問題

查看全文

憲法時代化中國化特點

一部憲法要想得到有效實施,就要既體現時代精神,又符合國情。所謂體現時代精神,就是體現所處時代的核心價值追求,符合所處時代的發展趨勢,也就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而不能因循守舊;所謂符合國情,就是符合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切合自己國家的實際發展狀況,不能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就我國現行憲法而言,這意味著時代化和中國化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時代化,中國化就無從談起;沒有中國化,時代化就成了無源之水。我國現行憲法之所以已經走過了30年歷程并順利步入“而立”之年,不僅因為憲法實施的外部條件較好,而且更因為憲法自身比較好地解決了時代化和中國化問題。筆者認為,現行憲法的時代化和中國化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超越西方自由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

現代憲法是西方國家的舶來品,是近代以來西風東漸的產物。但是,傳入我國的“西風”并不僅有主要經由東洋日本而入的歐美之風,而且還有主要經由北方而入的蘇俄之風。人們通常所講的“西風”往往只是指前一股風,所以西化通常指的是歐美化。然而不論是就地理位置還是就文化傳統而言,這兩股風都屬于“西風”(或者稱“洋風”)。就前一股歐美風來說,由于其思想源頭是由“人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等假設所支撐的自由主義,強調人的個體獨立性,認為社會是由個人以契約形式結成的共同體,組成社會的目的是增進個人幸福和個人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社會的每一項制度安排都必須經過其成員依照一定質。”④雖然當時還沒有明確提出公民權利第一、國家權力第二這樣的觀念,但不再以義務為本位已經是大勢所趨。1982年憲法對權利與權力關系的這一新認識對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以后無罪推定、人權保障等重大法律原則的確立提供了憲法基礎和保障。

二、探求公平與效率的平衡

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實質是“分蛋糕”與“做蛋糕”的關系。如何處理好公平與效率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所有社會制度安排都不能回避的重要問題。實踐證明,“分蛋糕”與“做蛋糕”猶如雞與蛋的關系,或者說是大河與小河的關系,是一個無法決然分清的問題,必須根據不同時期的突出問題來著重加以解決而不能固守教條。針對我國“”時期“”所提出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極“左”思想,1979年11月鄧小平同志就明確提出:“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離開了生產力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⑤后來,鄧小平同志又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⑥但是,鄧小平同志認為,僅僅有生產力的發展并不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最能夠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是“共同富裕”。1988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一次談話中說:“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⑦后來他又進一步說:“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⑧1992年春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中,對如何解決先富與共富問題作了更加明確的闡述:“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也不能鼓勵吃‘大鍋飯’”。⑨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鄧小平同志解決公平與效率的辦法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先富帶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同志的這一思想也是我國1982年憲法處理這一問題的重要思想,其許多規定和制度安排都體現了這一精神。因此,片面強調公平或者片面強調效率,或者試圖改變解決公平與效率關系的辦法,都是違背憲法的。

三、重構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查看全文

體育舞蹈“中國化”研究

【摘要】體育舞蹈凝聚了競技體育的激烈性、舞蹈的藝術性,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這一藝術形式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體育事業和文化的發展。但是體育舞蹈在我國的發展中,僅僅是對西方舞蹈動作進行單純的模仿,缺乏對其進行內涵進行深入的了解,致使體育舞蹈缺乏一定的創新。基于此,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必須要在中國元素積極引入到體育舞蹈中,使其充滿中國特色,并促進體育舞蹈的進一步發展。本論文以體育舞蹈中國化為研究切入點,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文化交融;體育舞蹈;中國元素;中國化;策略

一、體育舞蹈概述

1.體育舞蹈含義。體育舞蹈將體育、音樂和舞蹈等藝術融為一體,是集舞蹈、表演、音樂、服飾和主題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體育舞蹈”專業教材中,明確提出:體育舞蹈又稱之為“國際標準交誼舞”,起源于西方的土風舞蹈,并在此基礎上,經過英國皇家教師舞蹈協會對其進行加工、提煉、美化和整理,逐漸形成國際標準舞。在體育舞蹈中,主要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系列,且每一系列中也包含風格迥異的舞蹈種類。例如,摩登舞系列中主要華麗流暢的維也納華爾茲、剛勁有力的探戈、高貴典雅的華爾茲等,拉丁舞系列中則主要包含熱情的桑巴舞、快樂的恰恰舞、纏綿的倫巴舞、活潑的牛仔舞等。2.體育舞蹈特點分析。具體來說,體育舞蹈具有明顯的特點,集中體現在兩方面:(1)體育舞蹈音樂特點。體育舞蹈將運動、舞美和音樂等形式有機融為一體,具有極強的形體美、韻律美。同時,在體育舞蹈中,音樂美貫穿始終,沒有音樂這一重要的元素,體育舞蹈的美就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在體育舞蹈中,音樂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體育舞蹈的過程中,體育舞蹈動作不同,對音樂風格的選擇也有所不同;其次,在體育舞蹈演奏的過程中,體育舞蹈的演奏者必須要切實結合音樂的節奏、音樂的韻律等,并將其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把握,并利用肢體配合,對其進行詳細的演繹,借此感染觀眾,并形成一定的共鳴。例如,在演繹拉丁舞的過程中,應選擇熱情洋溢、奔放快樂的音樂;在演繹摩登舞的時候,應選擇激昂、婉轉、細膩和文雅的音樂,并不同的音樂背景下,利用舞者的舞姿和舞技去感染臺下的觀眾。(2)體育舞蹈的服飾特點。在體育舞蹈中,體育舞蹈者的服飾尤為重要,是展示舞蹈者整體美感的重要指標。在體育舞蹈中,服飾分為男子、女子服飾,且女子服飾更為豐富多彩。同時,在體育舞蹈的服飾中,不同的舞蹈種類,其腐蝕的特點也有所差異。例如,拉丁舞的服飾更加多姿多彩,且服飾的色調較多、明亮閃耀,將舞者的熱情洋溢、活潑歡快的特點充分表現出來;不僅如此,在舞者的服飾中,性別不同,其服飾也有所差異,以拉丁舞為例,男性舞者服飾比較緊身,以更好地展現出男性舞者的肌肉線條,并將其形體力量美學進行突出。

二、中西交融文化背景下體育舞蹈的“中國化”必要性分析

伴隨著中西文化交流,體育舞蹈逐漸傳入中國,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中國元素的滲透,以至于人們在進行體育舞蹈的參與過程中,僅僅是單純地模仿其動作,沒有對其內涵進行深入的了解,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體育舞蹈在中國的發展。因此,為了進一步促進體育舞蹈在中國的發展,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中國元素滲透到體育舞蹈中,逐漸實現體育舞蹈的“中國化”。具體來說,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促進體育舞蹈“中國化”的必要性集中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體育舞蹈“中國化”,是促進中西文化發展的要求。文化是文明的使者,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尤其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文化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體育舞蹈屬于文化的一種特殊形式,體現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在當前社會形態中,實現國家文化交流已經呈現出新的特點。基于此,在體育舞蹈中融入中國元素,不斷促使體育舞蹈的“中國化”,順應了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融合,符合當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需求。2.體育舞蹈“中國化”,是促使體育舞蹈發展的需求。體育舞蹈屬于一種文化產物,起源于西方國家。但是體育舞蹈在發展的過程中,其舞蹈內涵、舞蹈動作等也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發展而呈現出變化的特點。當體育舞蹈傳入中國之后,將富有中國特色的元素融入其中,可對體育舞蹈的主題、內涵等進行豐富,不斷促進體育舞蹈的進一步發展。例如,在實現體育舞蹈“中國化”的過程中,可將中國傳統的音樂融入其中,且在研究中發現,我國的民族音樂相當繁榮,可最大限度滿足體育舞蹈對音樂的需求;另一方面,體育舞蹈作為社會文化的代表,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多種文化的碰撞,并吸收了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的發展特點,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在此基礎上,將中國元素融入到體育舞蹈中,不僅實現了體育舞蹈的開放性特點,也進一步推動了體育舞蹈的進一步發展。3.體育舞蹈“中國化”,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必要要求。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新的時代下,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加強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也已成為國家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這種形式下,就可充分利用體育舞蹈這一形式,將中國文化元素置入到體育舞蹈中,使其成為中國文化的載體,走向世界,并讓世界其他國家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文化的傳播。

查看全文

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一、深化內涵理解,促進內涵拓展

很多人在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單純地將馬克思主義當作一種純理論性的研究對象,以做學問、搞理論的態度去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行研究。這就使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實際偏離了原本的軌道,導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教條式發展。實際上,馬克思主義本身具有豐富的內涵,其有著長久的指導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應用方面需要與實際情況、國家民情相聯系。從開始,黨的領導人就已經意識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性,并一直探尋著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也因此才激發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所以,當前在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應該擺正研究的心態和觀點,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內涵進行深入的認識,既要知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意義,也要明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實際目的。要將社會實際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聯系在一起,要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雙重的成績。同時,針對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現狀,研究人員還應進一步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科學內涵進行拓展,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內容。要以馬克思主義研究為切入點,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強國之路結合在一起。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要將創新思維引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之中,用發散、創新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研究與論證,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產生的根源,并從根源出發闡釋出新的、符合中國實際的理論思想。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中國長久地應用下去,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存在的價值才能被真正地彰顯出來,而不是作為內容高深的理論束之高閣。

二、緊隨時展,把握時代特點

越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研究,我們越能夠體會到馬克思主義就是活的思想、活的理論,不是刻板僵硬難以深化的理論思想,會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轉變顯示出新的內涵和作用。因此,在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過程中,研究人員需要進行動態的研究,靈活的研究。所謂動態、靈活的研究,就是在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過程中,不能閉目塞聽、兩耳不聞窗外事,而是要與之相反,真正地走入社會,對社會的變化進行把握,對時代的潮流進行了解,將馬克思主義在時代中活化,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與社會和時代共同發展、共同進步。通過回顧我國不同時期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不同認知,可以清晰地發現,每一個時期的領導人在其認知上都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也就是說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應該常用常新,隨著時代的更迭,而不斷地提出新的觀點和新的看法。這是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有利途徑,也是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必經之路。

三、轉換研究理念,革新研究方法

除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認知存在一定的問題外,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在研究方法方面也存在著不少的弊端,嚴重影響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深化。因此,要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轉換研究理念,革新研究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解決之道。

查看全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究

一、對人的再認識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起點是人,其理論使命和理論歸宿也是人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對人的問題的研究從來沒有離開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舞臺。我國在長期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發展過程中,也充分的認識到對人的重視的重要意義,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我國,對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具有創新性和理論價值的人學著作卻較少。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袁貴仁所著的《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這本書中,作者創新性的提出了人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問題,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唯物史觀的必然。這一觀點確立了人學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這一論斷仍然需要對人學理論的體系進行架構和完善。人學理論能夠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主要內容,以及人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系問題仍然需要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人的問題的認識,特別是當代社會發展中的現代性的人的重新認識問題是我們在當前社會條件下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維度。“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社會發展觀的最終價值訴求,也是社會發展的主題與實質。”在人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系中,黃克劍教授指出:馬克思理論視域下的人是通過與物的關系的范疇表現出來的,是反映世界和改變世界的爭論。王友洛研究員2010年發表于《學習論壇》的文章更是把人學理論比喻為“普照的光”,他從兩個層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從價值的角度認為人的發展是馬克思理論追求的終極理想,所以人學理論必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核;其次,從科學層面,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是群眾,因此研究群眾本身的人學理論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人學研究的新進展是從發展著的社會的角度來探討人的問題。通過對社會中的人的研究來促進理論中的人學體系的演進和發展。因此,社會中的人成為研究人學理論的落腳點。研究人本身,也必然要從以財產關系為主體的社會關系中進行剖析。脫離了社會關系,特別是私有財產關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脫離社會和非現實的人。社會中的人是以勞動的形式而存在的人,他們與社會勞動、社會分工、社會交換以及社會生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必須在這些關系中把握社會中的人的本質屬性,進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人的再認識。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

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和吸收是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目的,只有這一理論同我國的社會發展與建設相結合,才能形成有助于自身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發展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社會發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隨著中國的偉大實踐而自我發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當前理論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閻樹群教授發表的論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多維意蘊》中從多重角度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意義。他提出要從表現形態方面,從具體內容方面和歷史地位方面多維的看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整體與局部的結合以及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在界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可以說,從多維視角對馬克思主義與我國當代社會發展問題的探索和研究是很有意義的,這對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義。這方面的文獻還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周新城發表于《鄧小平理論研究》的論文《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無法完全解決中國問題說起》、王學兵的《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雙重認同》、黃凱鋒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播、變遷、內化、共生》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的重要陣地還表現為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與中國社會發展的一致性上面,也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術成果反映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脈絡,是中國社會發展建設的理論寫實,同時又為中國的建設事業提供了理論的支撐,為解決好我國發展建設中的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中國現代化即實踐創新,需要破除對某些現代化模式的崇拜,賦予現代化以新的靈魂和格調。”這方面的文獻主要體現了上述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勒書軍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現代化后發展難題的破解》、馬鐵鍵的《試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在統一性》等。在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許多學者從這一過程本身發展來論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有徐光壽的《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的起點——兼論判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肇始的標準》、李德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足跡》等。

這些學術成果分別總不同階段以及不同的歷史時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進行了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視角是多方面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看闡述一種理論的本土化過程。方法論是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問題也是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問題的熱點,這其中主要有學者們所總結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做形成的關于我國發展建設的理論。這些理論成果較多,主要有同志的民族解放與發展建設思想、鄧小平同志關于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理論、同志在新時期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同志在深化我國社會發展階段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正如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所指出的那樣:我國改革開放的是就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同我國發展實踐相結合所形成了最為豐碩的理論成果,這一理論成果就是實踐唯物主義。孫正聿教授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要以理論方式面向現實,進而探索和回答時代課題。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時代的精華,是指導當前社會發展的科學的理論體系。然而,目前的文獻還是從理論到理論的解讀方式,以及在研究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方法體系構建,使得很多研究偏離問題的本質屬性。

查看全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探討

一、人民主體思想———人民群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主體地位更加凸顯

強調人民群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和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維護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實踐的基本原則。因此,當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的時候,實際上也由此明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屬性,把人民群眾確立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有鑒于此,中國共產黨的歷屆領導人反復強調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強調人民群眾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黨的領導就在于更好地為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服務。這就是說,承認、體現和維護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原則,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確切無疑的。然而一段時期以來,由于西方思潮的沖擊和市場經濟逐利本性的影響,我們在強調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設,加之社會主義法制的完善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以及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建設中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使一些人甚至少數黨員干部忘記甚至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人民性這一根本要求,喪失了共產主義信仰和理想,宗旨觀念淡薄,政治方向迷失,模糊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界限,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造成了諸多不利的影響。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1](P1),這是根據新的歷史條件重拾人民主體地位,重申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人民性。首先,所謂“人民主體地位”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1](P21)就此而言,人民主體思想包含幾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從黨的性質和宗旨來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就是“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2](P18),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3](P14)二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目標來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就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P401)三是從黨執政目的和方式來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就是“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為了人民干事創業,依靠人民干事創業。我們要堅持‘以百姓心為心’,傾聽人民心聲,汲取人民智慧,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5](P81)四是從改革出發點來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就是“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6](P554)其次,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一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由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決定的。因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1](P21)二是人民主體地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6](P697),公開承認自己是為人民群眾求解放、謀幸福的理論,公開承認以人民群眾為自己的實踐力量。這種性質決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然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因此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7](P12)三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優良傳統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先鋒隊,必須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自己的宗旨,始終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強調:“為什么人的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研究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1](P44-45)四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中得出的必然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改革開放只有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和積極參與才能取得成功。“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一開始就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6](P554)第三,科學回答了怎樣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在看來,人民群眾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人民性的集中體現,因而必然體現在我們理論和實踐的方方面面,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種舉措之中。一是在黨的工作的檢驗標準上體現人民主體思想。“讓群眾滿意是我們黨做好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5](P91)他還說:“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6](P698)這就從總體上指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方向。二是在發展理念上要體現人民主體地位思想。即“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4](P401)只有以人民為中心,并把它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發揮引領社會發展的作用。三是在改革舉措上體現人民主體思想。即“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物質精神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要全面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各行業各方面的勞動者、企業家、創新人才、各級干部創造發揮作用的舞臺和環境。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4](P401-402)四是在執政方向上體現人民主體思想。“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1](P61)人民高興的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努力去做,人民反對的事情,不管怎樣都要堅決拒絕和反對。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闡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人民主體思想,就是尊重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把人民群眾置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中心,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重點,緊緊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鼓舞和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進。

二、中國特色思想———基本特色與時代特色的統一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強調要立足于中國特色探索自己的革命和建設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探索長期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最重要經驗之一。但中國特色本身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特點、新情況,如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1](P11),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社會整體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同時,我國的資源環境短板更為突出,地區差異、貧富差距等問題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這說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P11)我國國情的這種變化,一方面要求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以來的基本政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另一方面要求我們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制定出符合當時當地具體情況的、有現實針對性的路線、方針、政策。因此,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全國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進程中,提出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國情的前提下,準確把握當前發展階段的新特點新要求,把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立足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統一起來。首先,立足中國特色就是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立足點。中國社會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總體特征,是我們制定一切路線、方針政策的總依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這一基本態勢,“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1](P12)這決定了全黨必須牢牢把握并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而黨的中心工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因為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歷史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階段決定了中國現代化面臨的獨特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獨特性,因此,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根據自己國情特點運用馬克思主義,實現其中國化就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必然選擇。“中國有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個民族,……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行不通,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5](P60)只有“在獨立自主的立場上把他人的好東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們自己的好東西”[5](P60),才能適合中國的情況。離開了中國的特點,就談不上什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此指出:“中國近代以來的全部歷史告訴我們,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中國的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5](P48)其次,初級階段也是具體的、歷史的,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在強調初級階段基本特點沒有變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其在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特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政策就不能變;但另一方面,當前我們進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轉換使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導致我們的國情出現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P8、10)從而使我們政策的著力點、側重點都出現了變化,導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出現新的特點和趨向。這要求我們“要根據形勢任務發展變化,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6](P699)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和改革開放結合起來,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指引方向,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這就是說,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必須把握中國不同階段的具體特點,并以此作為自己的立論根據和核心內容,找準定位,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得出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反映時代與人民要求的結論。正是在敏銳捕捉中國國情的新變化、回答黨和國家事業提出的重大時代課題的過程中,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對治黨治國治軍的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的過程中,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1](P20),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事實證明:在中國發展馬克思主義,實現其中國化,“必須通過理論上不斷探索、不斷突破來指導實踐,并用實踐中摸索到的規律來升華我們的理論”。[4](P339-340)只有這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拓展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科學之路。總之,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特點,還要進一步追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當代的特點是什么,才能真正做到在實踐中運用、檢驗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現代化面臨的問題,并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優勢不斷創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這是中國人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也是發展馬克思主義、建設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重視規律的思想———既摸著石頭過河又重視規律引導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要不斷面臨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因而始終離不開“摸著石頭過河”這一方法。但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推進,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及中國實際的認識不斷深入,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邏輯的把握也越來越準確和全面,加上新的歷史階段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中面臨的問題更復雜、更多地涉及全局,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而需要在總體上加以把握,以避免出現系統性的甚至顛覆性的錯誤。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強調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同時,更加強調要認識和利用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以指導中國人民的實踐。而這些經驗和規律總結到一點,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的產物。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則是在走自己路的過程中,“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從此可以看出遵循規律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同時,黨領導人民進行長期革命、建設、改革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也為當前形勢下認識和利用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第一,我們已經有了90多年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對其規律性的把握比開始時要深刻得多了。如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建立,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所處的“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一情況,科學研判我國經濟的發展趨向,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發展理念,明確提出了“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體現了對我國經濟發展態勢和規律的科學認識和把握。“現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們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和駕馭能力不斷提高,宏觀調控體系更為健全,主客觀條件具備,我們應該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邁出新的步伐”。[6](P499)又如我們在一段時期內總以為只有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才能彰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因而不切實際地出臺一些保增長的政策和措施。但實踐的發展告訴人們,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人為地拔高經濟增長速度只會透支經濟發展潛力,留下影響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隱患。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的情況下,即使絕對增加量不變,發展速度也會降下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隨著經濟總量不斷增大,增長速度會相應慢下來,這是一個基本規律”。[5](P778)因而只能根據客觀規律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經濟發展預期,而不能一味追求高速發展。第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一些做法,是花了很大代價換來的,得之不易,必須堅持。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5](P774-775)第三,科學的理論是正確行動的先導。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95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2](P8)鑒于科學理論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指導作用越來越突出,十分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在解決現實問題尤其是在解決那些長期困擾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中的先導作用。他說:“一九九二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一重大理論突破,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也說明,理論創新對實踐創新具有重大先導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理論創新為先導。”[6](P498)他在談到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時特別提出了“適應—把握—引領”三位一體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新思路。“謀劃和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就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4](P384)這一思路的提出和踐行,無疑將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產生重大促進作用。第四,客觀規律在實踐中不斷予以修正和補充,才能更好地指導人民的社會實踐。因為規律是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實踐的不斷變化,必然要求人們根據新的經驗修改、補充規律,用來指導新的實踐,才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順利進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5](P245)可見,新常態的基本含義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形成了許多新的特點,導致原來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需要新的理論來闡釋和指導。對此指出:“馬克思主義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6](P114)他還說:“我們要不斷深化對改革開放規律性的認識……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前景。”[6](P701)可見,尊重和運用規律是當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要求。

查看全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分析

【摘要】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是經過長期歷史革命不斷實踐探索形成的符合我國實際發展的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建設發展過程中無處不體現它的中國特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有效的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建設實際相結合,是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同時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源于歷史的發展又和歷史文化相結合。

【關鍵詞】中國化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不斷發展的歷史相結合,經過這一歷史過程,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并引領黨和人民促進社會的發展,并引導中國要融入全球化的大環境中。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主體是人民主體思想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就是人民群眾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服務社會,歷史我黨要以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為目標,領導全國人們改革開放創造偉大事業,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人民,為了要滿足廣大人民的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1]。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是中國特色思想

查看全文

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問題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1頁)馬克思主義的這一觀點,揭示了工人階級即現代無產階級的一個基本特性——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蘊含在民族性之中,其國際性和民族性是辯證統一的。現代無產階級的這一基本特性,在思想上引申出一個理論原則,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同上,第285、248頁)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經落腳現實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社會問題;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成功地實踐著馬克思主義,一定會給馬克思主義增添新的語言、新的內容,為實踐著的馬克思主義帶來了民族風格。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實質,就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解決本國的實際問題,首先使本民族的無產階級事業取得勝利的發展。無疑,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的勝利,是把馬克思主義成功地運用于俄國社會實踐而產生的列寧主義的偉大勝利。列寧主義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把馬克思主義俄國民族化的第一個成功的范例和第一次成功的回答。1920年,列寧闡明了俄國布爾什維克在理論與實踐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方面取得的一些基本認識和基本經驗:“每個國家的工人運動在取得對資產階級的勝利之前雖然都要預先經過本質上相同的鍛煉,但這一發展過程又是按各自的方式來完成的。”“只要各個民族之間、各個國家之間的民族差別和國家差別還存在(這些差別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以后,也還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國共產主義工人運動國際策略的統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樣性,消滅民族差別(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運用共產黨人的基本原則(蘇維埃政權和無產階級專政)時,把這些原則在某些細節上正確地加以改變,使之正確地適應于民族的和民族國家的差別,針對這些差別正確地加以運用。在每個國家通過具體的途徑來完成統一的國際任務,戰勝工人運動內部的機會主義和左傾學理主義,推翻資產階級,建立蘇維埃共和國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時候,都必須查明、弄清、找到、揣摩出和把握住民族的特點和特征,這就是一切先進國家(而且不僅是先進國家)在目前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列寧選集》第4卷,第199、200頁),等等。

列寧在領導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就十月革命的同時,敏銳地覺察到“極大的世界風暴的新的發源地已在亞洲出現”、“我們現在正處在這些風暴以及它們‘反過來影響’歐洲的時代”,提出了“亞洲的覺醒”、“落后的歐洲和先進的亞洲”的判斷。(《列寧選集》第2卷,第307、315、317頁)十月革命后,列寧更是把民族殖民地問題作為未來世界革命發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大問題,當作新建立的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的一項重大任務。列寧認為,這是全世界共產主義者已經面臨和沒有解決的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對亞洲民族完成這一偉大的歷史任務滿懷希望。

列寧的遠見在中國得到實現。中國革命的勝利,不僅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勝利,也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成功地運用于中國社會實踐而產生的思想的偉大勝利。思想是繼十月革命和列寧主義之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民族化的又一個成功的范例和成功的回答。

二、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查看全文

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問題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1頁)馬克思主義的這一觀點,揭示了工人階級即現代無產階級的一個基本特性——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蘊含在民族性之中,其國際性和民族性是辯證統一的。現代無產階級的這一基本特性,在思想上引申出一個理論原則,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同上,第285、248頁)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經落腳現實世界,成為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社會問題;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成功地實踐著馬克思主義,一定會給馬克思主義增添新的語言、新的內容,為實踐著的馬克思主義帶來了民族風格。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實質,就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解決本國的實際問題,首先使本民族的無產階級事業取得勝利的發展。無疑,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的勝利,是把馬克思主義成功地運用于俄國社會實踐而產生的列寧主義的偉大勝利。列寧主義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把馬克思主義俄國民族化的第一個成功的范例和第一次成功的回答。1920年,列寧闡明了俄國布爾什維克在理論與實踐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方面取得的一些基本認識和基本經驗:“每個國家的工人運動在取得對資產階級的勝利之前雖然都要預先經過本質上相同的鍛煉,但這一發展過程又是按各自的方式來完成的。”“只要各個民族之間、各個國家之間的民族差別和國家差別還存在(這些差別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以后,也還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國共產主義工人運動國際策略的統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樣性,消滅民族差別(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運用共產黨人的基本原則(蘇維埃政權和無產階級專政)時,把這些原則在某些細節上正確地加以改變,使之正確地適應于民族的和民族國家的差別,針對這些差別正確地加以運用。在每個國家通過具體的途徑來完成統一的國際任務,戰勝工人運動內部的機會主義和左傾學理主義,推翻資產階級,建立蘇維埃共和國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時候,都必須查明、弄清、找到、揣摩出和把握住民族的特點和特征,這就是一切先進國家(而且不僅是先進國家)在目前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列寧選集》第4卷,第199、200頁),等等。

列寧在領導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就十月革命的同時,敏銳地覺察到“極大的世界風暴的新的發源地已在亞洲出現”、“我們現在正處在這些風暴以及它們‘反過來影響’歐洲的時代”,提出了“亞洲的覺醒”、“落后的歐洲和先進的亞洲”的判斷。(《列寧選集》第2卷,第307、315、317頁)十月革命后,列寧更是把民族殖民地問題作為未來世界革命發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大問題,當作新建立的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的一項重大任務。列寧認為,這是全世界共產主義者已經面臨和沒有解決的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對亞洲民族完成這一偉大的歷史任務滿懷希望。

列寧的遠見在中國得到實現。中國革命的勝利,不僅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勝利,也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成功地運用于中國社會實踐而產生的思想的偉大勝利。思想是繼十月革命和列寧主義之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民族化的又一個成功的范例和成功的回答。

二、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