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奏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21:25: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音樂節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音樂節奏

小學音樂節奏訓練研究

一、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意義

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屬于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節奏是音樂學習的關鍵點,是音樂組成的重要支架,也是學生接納音樂知識體系,感受音樂魅力的關鍵點之一。(1)對小學音樂教學而言,節奏訓練是體現教學活力的內容。通過節奏訓練能夠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探索,并開展有活力的音樂教學活動。(2)節奏訓練是激發學生想象力的內容。音樂離不開想象力,節奏訓練能夠啟發學生的抽象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節奏感的情境下形成音樂想象,感知音樂傳遞的相關生活情境內容。(3)節奏訓練是激發情感的關鍵。音樂學習離不開情感的共鳴,節奏就是激發學生情感的關鍵,節奏賦予了音樂巨大的魅力,是音樂中的節奏與人身體的一部分發生了共振,我們才會體會到音樂的美妙之處,才能領會到音樂的真諦。

二、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1.形象化教學

為了更好地開展音樂節奏訓練,教師要設計形象化的教學內容,利用直觀教學方式圖片、動畫等內容進行教學。(1)看圖認識節奏。教師可以出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認識節奏,如咚咚鏘、咚咚鏘等內容可以用圖片來展示“××0××0”來感受節奏,并進行朗讀。例如,教師可以將歌詞展現在多媒體上,然后讓學生像朗讀語文課文一樣,通過斷句來將節奏讀出來。(2)直觀教學畫節奏。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音樂節奏來畫一畫,例如,教學的歌曲節奏是2/4拍的,教師就可以模仿指揮方式來畫,讓學生用“×”“☆”“¤”等自己喜歡的符合來畫出節奏,如“××××××”等。(3)看節奏譜讀歌詞。這種教學模式更為直觀,教師出示歌曲的節奏圖譜,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畫好的節奏內容來讀歌詞。(4)進行身體動作學習。直觀教學還包括對學生自身節奏感知的放大,因為聽到音樂人就會自動地晃動身體,而教師要利用這種感受教給學生認識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通過拍手、跺腳、晃動等方式來感知節奏。

2.創造型教學

查看全文

音樂節奏

一、對于拍子的錯誤,我們要從實際練習和彈奏中常常會影響拍子準確的情況:

1、樂曲中的一些的音。往往沒彈夠其時值,便匆匆接下去了,這樣就會出現缺拍子的現象。

下面這一段是八六拍,每小節六個八分音我們可以數為:一二三博士三,即每小節分為兩個節奏組,每組三個八分音符,即三拍。問題常出現在第二與第四小節的第二組拍子上,此外都是一個加符號的四分音符,在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八六拍中,符點四分音符應算三拍。而不少學生彈到這里,都只耽擱了兩個八分音符的時間,就提前接下去彈了。這樣,這一小節就變成了五拍,前半小節還是三拍,后半小節變成了兩拍。導致的后果是節奏不均衡,好像一句話沒有說完,不喘氣地又搶著說下去了,聽起來非常不舒服。

2、對休止符要重視。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視而不見,一到休止符,就把拍子搶過去了,匆匆接著往下彈,這樣節拍就錯了。休止符都是占拍子的,還都要數拍子,這是從最基本的和基礎的節拍角度來說的。休止符是音樂和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休止符的忽略必將歪曲音樂和節奏。

這一段譜例最后一小節第三拍是休止符,這一小節一個二分音符占去兩拍,休止符占去一拍,加起來正好三拍,但有的同學在彈完兩拍的音后就緊接下一小節去了。由于這一小節正好在這一樂段的末尾,雖只是少停了一拍,并沒有彈錯音,但是卻影響了全曲的完整性,成為一個無法彌補的缺憾。

3、還有一種常見的彈的不準確的情況,其實它和節奏有間接關系。大家都知道,剛開始學琴的學生往往在加強音響時把速度也加快,減弱音響時速度也減慢,他們把漸強、漸快、漸弱和漸慢的概念等同起來。在音樂實踐中的許許多多的“漸強但不漸快”的情況,也同樣有許多“漸強并且漸快”的情況。在大多數情況下,作曲家明確地標出是否應當漸快,但有時他們并不標出,忽而這兩種情況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應當特別小心,不要弄錯。

查看全文

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透析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良好審美情趣的基礎。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而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能使其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到節奏的美,并能準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但是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較差。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那么如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呢?我認為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一、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意義

有人說,幼兒園里沒有真正的學習內容,培養幼兒興趣是第一要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某一項活動毫無興趣可言,那么幼兒很難掌握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節奏,以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幼兒難于理解,但幼兒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于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因而要讓幼兒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如下雨的嘩啦聲,貓、狗的叫聲、打鼓聲、馬蹄聲,走路的篤聲,拍球的咚咚聲等。在活動中,我告訴幼兒,這些有規律的聲音叫做節奏,并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舉出各種各樣的節奏:火車的隆隆聲,啪啪的打槍聲,鬧鐘滴答聲等,每當幼兒發現一種新的有節奏的聲音,就感到特別興奮,常會自豪的說:這是我聽出來的。由此,主動地到周圍生活中去尋找各種節奏的興趣更濃了。我將這些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型,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使他們形成節奏意識。雖然幼兒本身對“節奏”并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音樂節奏感培養的基礎——聽覺

音樂是聽覺藝術,各種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因此,音樂聽覺能力是形成各種音樂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許多音樂能力都是來自聽覺的,如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以及節奏感等都與聽覺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要學會用聽的方法探索節奏的能力,幼兒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到處都充滿各種奇妙的聲音: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悠揚的鐘聲等。讓幼兒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幼兒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幼兒學會了傾聽,然后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幼兒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方法——身體動作

查看全文

論小學生音樂節奏訓練

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節奏又是音樂的骨骼,是音樂情緒和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然而,要培養和訓練小學生的節奏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小學生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差。因此,老師要循序漸進地通過一些簡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對小學生進行訓練。本學期,在觀摩了幾節優質音樂課后,我對怎樣帶領小學生進行音樂節奏訓練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并嘗試組織了幾次不同節奏的訓練活動,略有一點點收獲,與大家共享。

一、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

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也就是小學生在有音樂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動作由小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體會自己表演,比較自由、靈活,而不是由教師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師必須加以引導、啟發,循序漸進地幫助小學生用他們自己的動作表現節奏。《爺爺為我打月餅》這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節奏鮮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怎樣讓小學生很好的掌握節奏呢。首先,我用故事來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敬愛革命老人的教育意義;接著,出示實物———月餅,讓小學生看一看、聞一聞,再次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學習節奏,我在每個小學生的左手上畫一個圈,代表月餅。老師示范,老師喊道“一”的時候,就在自己的右手上拍一下,假設在打月餅。當喊道“二”的時候,就把月餅放到下一個小朋友的手中。當音樂唱到“月餅圓圓圓又香”的時候,雙手握拳,放在鼻子下,聞一聞,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這些基本節奏。為了能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節奏,我又把孩子們組織圍成一個圈,再次放音樂,來掌握四二拍的節奏。孩子們在與好朋友進行互動游戲的過程中,在邊打節奏邊念歌詞的情形下,深深地被這首歌曲所吸引。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歌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用各種樂器展示節奏

《什么樂器在歌唱》是一次有趣的音樂活動?;顒又型ㄟ^引導小學生自由選擇樂器,自由主動探索不同樂器的演奏方法,從而讓他們認識不同的樂器,初步了解其演奏方法和音色,并且通過游戲的方式加深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顒又?,通過引導小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進行操作,從而引導小學生認識各種樂器。在自由操作時,由于對這些樂器感到十分好奇,小學生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讓其發出聲音。之后,老師引導小學生介紹自己選擇的樂器并進行總結,較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接著,通過比較和模仿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初步幫助小學生了解不同樂器的音色。孩子們在這一環節表現得很活躍,頓時教室里各種可愛、好聽、奇怪的聲音都有,但是大家都會開心地笑起來;然后,通過游戲“猜一猜”,較好地讓學生在熟悉各種樂器音色的前提下嘗試通過聽音色辨別不同的樂器。游戲中,學生能安靜地傾聽,并積極地猜測是什么樂器在唱歌,在猜對之后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給自己鼓掌;最后,通過回憶歌曲《什么樂器在唱歌》,引導小學生進一步熟悉音樂,并且師生共同進行了打擊樂表演。

三、通過歌詞用語言培養節奏感

查看全文

詮釋怎樣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良好審美情趣的基礎。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而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能使其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到節奏的美,并能準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但是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較差。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那么如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呢?我認為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一、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意義

有人說,幼兒園里沒有真正的學習內容,培養幼兒興趣是第一要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某一項活動毫無興趣可言,那么幼兒很難掌握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節奏,以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幼兒難于理解,但幼兒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于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因而要讓幼兒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如下雨的嘩啦聲,貓、狗的叫聲、打鼓聲、馬蹄聲,走路的篤聲,拍球的咚咚聲等。在活動中,我告訴幼兒,這些有規律的聲音叫做節奏,并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舉出各種各樣的節奏:火車的隆隆聲,啪啪的打槍聲,鬧鐘滴答聲等,每當幼兒發現一種新的有節奏的聲音,就感到特別興奮,常會自豪的說:這是我聽出來的。由此,主動地到周圍生活中去尋找各種節奏的興趣更濃了。我將這些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型,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使他們形成節奏意識。雖然幼兒本身對“節奏”并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音樂節奏感培養的基礎——聽覺

音樂是聽覺藝術,各種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因此,音樂聽覺能力是形成各種音樂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許多音樂能力都是來自聽覺的,如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以及節奏感等都與聽覺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要學會用聽的方法探索節奏的能力,幼兒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到處都充滿各種奇妙的聲音: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悠揚的鐘聲等。讓幼兒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幼兒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幼兒學會了傾聽,然后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幼兒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方法——身體動作

查看全文

音樂節奏作用論文

摘要:音樂是藝術體操的靈魂,動作節奏是藝術體操的基本要求,通過文獻資料法、觀察法探討了動作節奏與音樂對于藝術體操運動的重要性及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藝術體操動作節奏音樂教學

引言

藝術體操是一項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的追求人體形態與美的運動項目。它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強烈的節奏性等特點。并具有健身、塑造形體美等功能。藝術體操與其他體操項目相比,動作內容更符合女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以具有優美性和藝術性為其主要特征的。藝術體操是在音樂伴奏下,以節奏為中心,以自然性動作為基礎的有節奏運動。藝術體操運動中領會音樂的涵義,掌握動作的節奏和韻律,是藝術體操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比較困難的方面。因此,學生對于藝術體操動作節奏與韻律的掌握及對音樂的領悟和表現是衡量藝術體操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動作的節奏和音樂在藝術體操運動中的重要性

1.1節奏——藝術體操的中心要素藝術體操作為一項體育項目,它體現了人體在柔韌、節奏感、審美及表現力等諸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什么是節奏?節奏的希臘語原意是“流動”的意思。節奏充滿在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萬物都是按節奏運動的,節奏就是“動力在時間、空間上得到合理的分配”,用最省的力量完成最大的動作。緊張與放松是節奏的根本原則,擺動、彈性和波浪動作是節奏運動的最基本動作。

查看全文

幼兒音樂節奏感芻議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良好審美情趣的基礎。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而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能使其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到節奏的美,并能準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但是幼兒因其年齡特點,大腦及身體動作的節律對音樂節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協調,所以節奏感較差。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那么如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呢?我認為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一、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意義

有人說,幼兒園里沒有真正的學習內容,培養幼兒興趣是第一要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某一項活動毫無興趣可言,那么幼兒很難掌握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節奏,以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幼兒難于理解,但幼兒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于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因而要讓幼兒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如下雨的嘩啦聲,貓、狗的叫聲、打鼓聲、馬蹄聲,走路的篤聲,拍球的咚咚聲等。在活動中,我告訴幼兒,這些有規律的聲音叫做節奏,并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舉出各種各樣的節奏:火車的隆隆聲,啪啪的打槍聲,鬧鐘滴答聲等,每當幼兒發現一種新的有節奏的聲音,就感到特別興奮,常會自豪的說:這是我聽出來的。由此,主動地到周圍生活中去尋找各種節奏的興趣更濃了。我將這些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型,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使他們形成節奏意識。雖然幼兒本身對“節奏”并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音樂節奏感培養的基礎——聽覺

音樂是聽覺藝術,各種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因此,音樂聽覺能力是形成各種音樂能力的前提條件和基礎。許多音樂能力都是來自聽覺的,如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領悟能力、音樂審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以及節奏感等都與聽覺有著必然的聯系,所以要學會用聽的方法探索節奏的能力,幼兒有了這種能力就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到處都充滿各種奇妙的聲音: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悠揚的鐘聲等。讓幼兒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幼兒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幼兒學會了傾聽,然后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幼兒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幼兒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方法——身體動作

查看全文

音樂節奏動律研究論文

一、音樂形成過程中的動律概念

顧名思義,音樂形成之中本身的運動規律稱為“動律”(亦稱“律動”)。事物原理告訴我們,音樂組織成分分別為音高、音色、音強和音長。然而,就音樂形成過程包含的動律而言,實質上應概括為兩個方面。其中以音高成分為要的動律關系稱“旋法”,而以節拍關系為要的動律意義才是通指的“節奏動律”。雖然,二者之間的律動關系相輔相成并輝映成章;但是,音樂原則上的動律概念,主指還是針對在音樂中起主體作用的節奏因素。因此,對節奏動律的研究,實質上就是對節奏形成本身成分的研究。

綜上可見:音樂中的動律性質,顯然是音樂形成過程內在不可缺乏的關系條件。它如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規律一樣牢固,亦如生命本身的脈搏規范頻率一樣支撐著時間源。但是,這樣一個不被重視的大前提,往往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認識,尤其對部分創作的人而言。相反,只有天才素質的作曲家才能宏觀地把握其合理尺寸,并充分展示以圍繞節奏動律合理性作條件的各種分支變化之音樂思想。

二、節奏動律與音樂形成的關系實質

假如說音樂的靈魂是旋律、旋律的靈魂是節奏,那么,節奏的靈魂就是動律。

事實上,在任何真正的音樂中,節奏動律的現實意義往往不止附注在旋律的靈魂上。音樂要發展,節奏勢態包含其中,它也是同等于音高勢態形成“旋法”的同等條件。當拍子、節拍形成相對節奏勢態時,動律性便隨其顯現。所以,音樂中節奏動律的準確性與合理性,也就和人類正常感知靈敏度幾乎同呼吸和共命運了。

查看全文

探求建構現代音樂節奏訓練的新思維論文

摘要:音樂節奏的現代性為視唱練耳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大量現代音樂作品的節奏創作思維遵循一定數理邏輯關系,從此關系入手展開教學,建構現代音樂節奏訓練的新思維是本文的寫作主旨與中心內容。

關鍵詞:現代音樂;節奏訓練;數理思維;節奏感;“中介聲部”

一、數理邏輯在現代音樂中的突顯

節奏因素的巨變是現代音樂區別于調性時期音樂的一個顯著特征,在20世紀音樂作品中,節奏從節拍與小節線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第一次以其個體、獨立的特征,推動音樂線條向前發展,節奏的結構力作用得以施展,作曲家們推出全新的節奏構思或在根本上用節奏去主導音樂結構的全部,為音樂燃起了全新的魅力。20世紀作曲家通過對節奏細胞的應用使作品的總體由一種具有內在聯系的數理因素構成,在音像上有很強的感染力。例如:變拍子的“節拍數遞增、遞減”。①斯特拉文斯基《誘拐的游戲》中的定音鼓片段:可見,以八分音符為基本單位,換置規律為三種形態:其一為奇數列:“3-5-5-3”,(1-4小節)其二為遞增、遞減數列:“3-4-5-6-5”,(4-8小節)其三為偶數列:“2-6-6-6-6-2-6-4-6”。(9-17小節)

序列主義的產生,尤其是1945年以后整體序列主義的產生,為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受其影響,傳統拍子節奏走向解體,用序列的法則或數列的邏輯來處理和控制節奏變成了20世紀音樂中重要的節奏思維之一,節奏產生質變,節奏思維模式不斷更迭。在整體序列節奏中,節奏的構成及其組合常表現為從音高序列中產生節奏結構與用數來控制節奏結構兩個方面。這樣一來,節奏自然就具備了受數字約束的內在邏輯。

比如費伯納西序列,其構成規律是:序列中每一個數字都是它前兩個數之和,如:0、1、1、2、3、5、8、13、21…,將這一序列部分或全部地用于創造時值的集合,當序列增長時會逐漸接近黃金分割的比例數值,體現了一種結構上的審美意義。魯伊基·諾諾在《持續的音》中部分使用了費伯納西序列及其逆行,:1、2、3、5、8、13、21、13、8、5、3、2、1。

查看全文

芭蕾舞教學中音樂節奏的重要作用

在芭蕾舞蹈的課程教學中,對于音樂節奏引導內容的講解屬于不可忽視的關鍵內容,舞蹈表演人員的形體動作以及舞蹈技巧的表露都需要音樂節奏進行烘托展現,這樣的內容不僅能夠使得舞蹈演員的情感有更加全面的自然流露,在音樂的襯托下還能夠保證故事情節進行不斷地延伸,使芭蕾舞蹈的審美性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現。本文以芭蕾舞蹈教學中音樂節奏為起點,從音樂節奏在芭蕾舞蹈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內容方面的分析,將舞蹈教學中音樂節奏融合的必要性有效的展現。

一、音樂節奏在芭蕾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音樂節奏在芭蕾舞蹈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在芭蕾舞蹈的日常練習中更方便學生對芭蕾舞蹈的動作進行記憶,更好的將演員的優勢在舞臺上進行表現。針對音樂節奏在芭蕾舞教學中的作用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一)以音樂節奏為襯托,使用微妙的動作差異詮釋舞蹈內容的情感。音樂節奏能夠對芭蕾舞蹈中的情感思想進行更加全面的展現,音樂能夠對舞蹈表演中的細微差別有引導作用,這樣的引導作用來源于音樂節奏本身具有整體性的劇情線路,能夠通過音樂的方式來進行表達。每一章節的音樂情緒都是在音樂節奏的表演下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現,在這樣的氛圍下,表演人員能夠將自己的舞蹈動作融合到音樂的內容中,按照音樂的變化模式,進行情感思維的感受。除此以外,能夠體現音樂節奏的變化對不同的情感表達內容有不一樣的內容表現。比如,在芭蕾舞蹈的表現階段,常常會出現一種短暫的靜止動作,這樣的動作的含義就是在突出人物本身內心的世界變化。這樣的內心世界變化不能使用任何的舞蹈動作進行突出與表現,也沒有辦法在舞蹈氛圍下產生任何的情感與內容,假如在靜止性的舞蹈環節中添加彈性張力十分突出的音樂節奏,最終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通過動靜對比的方式,將表演人員的角色情感內容達到更大程度的展現,這就是音樂節奏在芭蕾舞蹈中的獨有性質。(二)借助音樂節奏,提升舞蹈人員對于整體表演節奏的把握。雖然,在芭蕾舞蹈的日常音樂選擇方面,其類型大部分屬于一種平緩的整體節奏,整體的音樂起伏比較小,初步分析下,這樣的音樂模式會對芭蕾舞蹈的整體動作設計降低難度,但是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假如芭蕾舞蹈的音樂節奏選擇起伏較大,那么整個的舞蹈內容受到音樂節奏的影響會十分明顯,舞蹈演員也能夠輕松的進行章節性的識別,實際上反而降低了舞蹈演員對于舞蹈整體特征的記憶難度,對于舞蹈的把控能力也會有所加強。很多芭蕾舞蹈演員特別是初期學習的演員,在實際的表演以及練習階段很難對整體的節奏進行完整性的把握,常常會出現舞蹈進程忽快或者忽慢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音樂節奏的內容就會將舞蹈演員本身的舞蹈片段記憶按照音樂的不同進行劃分,在快的時候進行快速推進,在慢的時候進行緩慢舞蹈,保證了舞蹈作品整體的穩定性特征,從而將整體的節奏進行最佳程度的把控。(三)增強情景畫面感的帶入。芭蕾舞蹈中所選擇的音樂節奏元素能夠將整體情景進行代入式的引導,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音樂節奏的不斷起伏,芭蕾舞蹈演員能夠在實際的舞蹈空間中按照音樂的不同情況進行意境的創設,芭蕾舞蹈演員想要將該優勢進行充分的展現,其一需要對芭蕾舞蹈中的動作進行模擬化的展現,其二就是將這樣的模擬化舞蹈動作進行音樂節奏和韻律的更好融合,當然這樣的模擬效果是在單一性的舞蹈動作中沒有辦法展現的,需要在舞蹈演員身體各個肢體部位協調搭配。(四)流暢舞蹈動作間的連接問題。假如說舞蹈動作屬于舞蹈藝術的中心內容,那么音樂節奏就是舞蹈藝術中貫通舞蹈動作的紐帶,從日常芭蕾舞蹈的課程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假如能夠對舞蹈作品脫離音樂的節奏進行訓練,盡管最終的舞蹈動作完成十分優美,但整體的舞蹈動作就會出現片面性的情況,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音樂節奏沒有對舞蹈作品的段落進行有效的銜接,這就會導致整體的舞蹈表演存在片段性的問題。

二、在芭蕾舞蹈教學中樹立音樂節奏的意識

(一)增設獨立性的芭蕾舞蹈音樂節奏課程的內容。在芭蕾舞蹈基礎教學的前提下,由于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是采用單節性的芭蕾舞蹈動作以及舞蹈技巧的教學模式,其中對于音樂節奏課程的內容常常會忽視,這樣課程內容的缺少,會影響到在真正芭蕾舞蹈的作品排練階段,學生需要有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在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的相互協調上。鑒于此,從節約時間的角度分析,提升芭蕾舞蹈最終的教學效果,可以在日常的練習過程中就進行獨立性的芭蕾舞蹈音樂節奏課程的開設,以這樣的課程設計模式,讓學生在日常的練習中就了解到舞蹈與音樂相互結合的內容,更好的進行舞蹈內容的學習,增強音樂節奏的意識。(二)制定系統完善的教學方案。由于舞蹈專業學生的藝術素養會存在不同的情況,有些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的水平比較高,對于音樂的理解程度有著比較敏感的思維,但是有些學生自身的專業舞蹈表演能力比較突出,舞蹈動作也比較規范,但是對于舞蹈動作中的音樂節奏掌握有不同情況的不足,不能在音樂節奏的氛圍下更好的對舞蹈動作進行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將舞蹈表演的整體效果變成首要目的,在日常的教學以及舞蹈練習階段就融合音樂節奏的內容,但是在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音樂節奏的教學模式融合并不是單純融入,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正確的做法首先需要教師對全新的舞蹈動作進行語言方面的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到舞蹈動作本身具備的風格特點,對于涉及到的肢體部位、身體律動以及整個舞蹈作品中的情感進行融合,然后給學生反復進行思維推敲的機會,最終能夠在熟練的基礎上,按照音樂的節奏,加強舞蹈的熟練程度,并將動作和節奏進行相互之間的配合練習,在統一性的要求下更好的找到舞蹈表演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三、結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