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7:22: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息技術課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校信息技術課程
摘要: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擴大,信息人才的基礎培養是當今教育不可忽視重要環節,然而信息技術課程在中小學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學校不重視,學生學習態度松散,教師專業化程度低等,該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關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城鄉差距;教學理念;信息素質
在全國中小學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教育,促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教學的改革,是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指示精神,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是落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紀國際競爭,提高綜合國力和全民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對于中小學課程建設而言,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重慶市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程度卻呈現出參差不齊、城鄉差距大的特點,下面就信息技術課程出現的問題進行多視角、多方位的分析。
1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其教學建議
1.1重視不夠,教學思想有待改變
隨著信息化的逐步推廣,我國各行各業對信息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對于各個單位、家庭、個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支撐當今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基石,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學對于信息技術相關課程的開設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中小學學校強調主課教學,忽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嚴重不夠,很多學校還是以“升學”為主導思想、主要目標。信息技術課程可有可無,或者課程安排松散。背離了中小學關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思想。
信息技術課程與美術課程的契合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網絡的迅速普及,作為協助商業發展的推手,電腦藝術設計專業也迅速崛起。電腦藝術設計應用于室內外裝飾、廣告設計、印刷業及廣泛的商業宣傳等行業,所以就業面很廣。因此,作為以服務市場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也尤為重視這一專業的發展。電腦設計體現了一種高科技的數字化藝術形式,將感性化的認識以一種理性的數字化方式組織起來,是以電腦和設計軟件為工具,以互聯網為媒介,以鼠標代替畫筆,把圖形、文字、音頻等多種媒體信息,通過電腦進行有規律的數字化采集、獲取、編輯等加工,再以圖像、影視、動漫、視頻等形式表現出來。簡言之,是用電腦實現藝術創作的一種新途徑。因此,以理性為主導的數字化方式的電腦藝術教學要求對信息技術課程和美術課程做到融會貫通。信息技術手段是進行電腦美術創作的基石,而美術課程可以為學生創作作品提供更多的精神因素,使作品更具有藝術美感和情感內涵,所以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的影響,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日趨成熟,對于師資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信息技術與藝術兩個專業的跨度較大,所以造成了教師很難精通兩個專業。要做到它們的相互融合并在課程的教學中靈活運用,成為教學中仍需努力的一個方向。在電腦設計專業的教學中,作為教學硬件的配備情況也并不樂觀。因正版軟件價錢較高,所以很難實現在教學中全部使用正版軟件。電腦設計對于硬件也有較高的要求,現實教學中電腦設備更新慢,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運行速度遲緩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教學進程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材方面,專為電腦設計專業撰寫的優秀教材較少。雖然市面上關于電腦輔助設計的書籍很多,但仍有些許不足,尤其在理論與實例的結合方面缺少聯系,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輔助專業教學。其中,示范性的講解只注重單方面的功能,如:操作性,并沒有延伸到藝術美學方面,配套的練習也不夠豐富。這也是造成這個專業信息技術課程與美術課程分離的一個原因。如:在Photo-shop課程中,對于功能的應用講解的比較詳細,但對于顏色搭配,構圖比例等問題缺少分析;在AutoCAD課程中,對于較難理解的空間結構應當配合實例和圖片加以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二、信息技術課程與美術課程結合的優勢
信息技術的普遍使用影響到了藝術、制作、生產等各個行業。二十世紀,在包豪斯提倡的“藝術與技術的統一”言論影響下開始了“以人為本”的設計運動。信息技術的介入將設計的內涵提升為技術、藝術、人文三維一體的新境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藝術設計領域帶來了新的視覺盛宴、拓展了更為廣闊的表現空間。作為一種表現的媒介,它不僅縮短了勞動時間也降低了商業成本,使設計者的創作思路和創作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腦美術是對傳統藝術創作的一種延伸和拓展。設計工具的改變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作品的表現,設計師的思想仍然是一切作品的創作源泉。所以,美術課程對于培養設計師的美感和思維是及其重要的。在現代社會中,一名真正的設計師一定要保持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質和修養的意識,對設計創意要有不斷追求的動力。在一件成功的電腦設計作品中,通過電腦表現出極強的視覺傳達效果是打動觀者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藝術風格和技術功能上應該是統一、融合的,并不是一味的強調電腦特技帶來的強烈效果,作品要表現的訴求、內涵、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在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對于設計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脫離了以電腦為媒介的設計作品相對比較單一,所以,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對于設計者是不可忽視的。優秀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備較高的藝術素養和熟練的電腦操作能力,既要表現出作品的與眾不同,又要準確、突出的表達作品的思想。因此,電腦設計作為一類綜合學科,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在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加強信息技術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做到動手與動腦的結合發展。
三、信息技術課程與美術課程結合的形式與內容
大學信息技術課程模式分析
摘要: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已不再是以前簡單的課本傳授,而是與社會發展要求緊密銜接。這決定了要以更高層次的視角來要求教育。STEM教育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這四個部分的總稱。在大學信息技術課程里推廣此種教育應用模式,旨在培養當代大學生的STEM素養,使其有能力適應時代的步伐。
關鍵詞:信息技術;STEM教育;應用模式
大學信息技術課程采用STEM教育應用模式,不僅看到了其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升華性作用,還看到其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和國內國外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個信息充斥的時代,STEM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大學信息技術課程對此教育模式采用相應的應用模式去呼應契合,從而達到教育改革需要的效果。
一、了解STEM教育
(一)STEM教育的定義。STEM教育由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四個部分組成,這四個元素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里所遇到的問題其解決方式總是多方面知識的合成。此教育趨向于培養學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這四方面的能力,為國家戰略性發展培養更多全方面的人才,從而提高競爭力,增強話語權。(二)STEM教育的獨特性。STEM教育更加切合實際。如今的社會在發展,對科學技術等需求越來越大,不僅僅國內的各行各業的發展越發科技化,還有國際競爭也日益與科技掛鉤。STEM教育所培養的四個能力就能更符合時代的實際,對當今社會的問題能提出實際性的解決措施。STEM教育更具有全面性。此教育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四個培養方向基本囊括了如今社會的熱門領域,所培養出來的復合型人才不是單方面類型人才的重復生產,而是面對社會需求和未來生產力發展需要的最佳人才類型[1]。目前也只有STEM教育具有培養此種人才的能力。
二、STEM教育的意義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初探
摘要: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的能力。本文以個人多年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索以及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闡述如何搞好中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教學質量
正文: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作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志。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強調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使用計算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展示信息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中學生必須具有的信息素養和能力,而培養學生具有這種素養和能力是我們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所必須達到的一項歷史性任務。為實現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研究如何搞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質量與效益。下面結合我校實際與多年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踐,淺析如何搞好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
一、高標準創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系統環境
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需要較高水平的軟、硬件環境支持。高標準的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環境是順利進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保障。若無軟、硬件環境保障,談何高質量的信息技術教學。我校按照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趨勢與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根據校情和經濟承受能力進行全面規劃,在堅持"功能上的先進性,教學上的實用性,結構上的整體性"的原則基礎上,每年劃出一定的資金,完成相應設備的配置。近年來,我校已投入上百萬元,保證了適應不斷變化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需要的軟、硬件環境:
1、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2間教室有128臺工作站,并均配有服務器與教師機,并安裝有網絡教室控制設備。軟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統與應用軟件以及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系統。教師機配有網絡教學軟件遠志公司的LANSTAR。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思考
摘要:青少年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已成為在信息社會中立足的基本要求,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如何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有效融合、高效推進,為青少年學生的終身學習和人生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載體、多姿多彩的教學環境,提供高效的學習工具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我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堅如磐石的使命。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
為了使青少年學生的各項素質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趨勢,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學科內容是非常必要的。國家教育部近年來多次明確要在義務教育階段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將信息技術課列為各類中小學的必修課范圍,2003年國家教育部明確將信息技術課確定為中考和高考學生會考的必考科目,教育主管部門對信息技術課的高度重視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信息技術不僅會對原有的教育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會對人們的教育觀念、思想觀點、教學內容等方面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作為一名多年來從事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的教師來說,如何順應時代潮流,抓住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結合青少年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高度融合發展,加快信息技術教育在中小學的普及深度,努力推進教育教學的信息化,使祖國的未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得先機謀得主動,是我們新一代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永遠的初心和使命。
1信息技術教育的鮮明特點
信息技術教育的基本內容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按照我國現階段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內容來分析,信息技術教育具有綜合性、發展性、應用實踐性和趣味性的特點。1.1綜合性特點。現階段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的計算機科學性,信息技術教育較其他基礎學科不同,具有非常明顯的綜合性特點,它涵蓋包括了眾多基礎科學的內容,如數學基礎知識、信息論、方法論、控制論知識等。根據我國教育界對信息技術課程通常的分類,它兼具基礎理科課程、勞動技術、職業技術教育和綜合活動課程的特點。我們在日常的基礎教學中,應該突出信息技術教育的綜合性特點,淡化信息技術教育的科學性特點,突出使用計算機而不是學計算機的理論、原理,突出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發揮其綜合性強的特點。1.2發展性特點。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普通的硬件設施通常18個月就完成一次升級換代,軟硬件開發的成就往往是突破性的,時常會有新的觀點被提出、新的領域被開啟,這就使得信息技術教育具有突出的發展性特點。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養長避短,立足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實情,從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提升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選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中最基本的內容和要求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因為基礎內容具有廣泛的樸實性、具有靈活的遷移性,也越能促進青少年學生的素質教育。1.3應用實踐性特點。人們常講,“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是集合人類通用智慧的重要工具”,應用實踐性是信息技術課程最突出的特點,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實踐,信息技術教育離不開實踐,它的學習、使用、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所以,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踐中,必須突出它應用實踐性強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深化“強化基礎、淡化語言、注重應用、突出實踐”的教學理念,多開展上機實踐操作,有效促進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育教學水平。1.4趣味性特點。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原理特別枯燥乏味,不易激發起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但計算機的實踐操作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很多青少年學生就是通過玩游戲等途徑體驗到了計算機的趣味性,才迷上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其趣味性突出的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挖掘和激發,培養和引導青少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深厚興趣。
2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途徑
信息技術課程結合有感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改變著周圍的世界并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隨著信息技術這一新的要素介入教育教學這個傳統的系統后首先改變了學習者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也改變了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和方法也迫使教育者對課程進行改革、整合。
課程的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從而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并進而推進教師備課、課堂教學、知識結構、課程安排、能力評價、協作學習、師生關系等方面發生質的變化。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既作為基礎學科又作為認知工具教學的總體能力目標是一致的即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但對于不同學科定位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只不過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現在也有教育專家認為:"今天開設信息技術課是為了以后不再開設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在整合學習過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終身學習過程中的輔助功能不用說是顯而易見的。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也就是說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體現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學科之外單純的講解技術目前有效的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不失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突破點;要開好信息技術課程就必須在課程中體現整合這是由它的基礎性、工具性、高速發展性決定的。
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信息時代的發展也使其在教育教學的領域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能力培養的重要課程,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通過高效的教學手段就能將學生的信息技術的知識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微課教學方式的理論加強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一、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的特征及應用設計原則
1.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的特征。當前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其應用微課的教學方式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實際質量,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從實際情況來看,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當中的應用有著鮮明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學習的形式向著微型化的方向發展,學習的內容在這一形式下就相對較小,基本是單向的主題,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也不長,基本是在五分鐘到八分鐘左右,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精神集中規律,所以在學習的效率上就能由此而得到提升。通過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其在學習技術的現代化特征上也有著重要的體現,由于微課程最為突出的就是微視頻,是在簡單的文字圖片以及音樂等內容形式下進行創造的學習平臺,在不斷的發展中通過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進行微課學習也能夠成為主要學習方式,所以能夠將現代化的特征得以充分體現。再者就是微課學習的應用多樣化特征以及學習主題的聚焦化特征。
2.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設計原則。將微課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當中進行應用要能遵循相應的原則,這樣才能將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主要就是要能掌握時間簡短的原則在應用中得以充分體現。要能和小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及認知特點等得到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多是在五分鐘左右,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會相應的增長在十分鐘左右。故此對微課教學進行應用過程中要結合實際進行時間設計,把握好所要傳授的內容,避免復雜化。另外就是要在微課切入正題的時間上能迅速,內容要短小精悍,形式類型要能體現出多樣化,只有將這些相應的原則得以遵守才能將教學的效率得以最大化的呈現。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1.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方法。將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當中進行應用,要能按照相應的方法來實施,要能結合知識的類型特點來進行設計微課,信息技術課堂知識主要分為程序性知識以及陳述性知識等。程序性知識微課主要是對計算機的操作技能進行掌握,要能為學生留出實踐的時間,這一過程中要能夠將概念理解得以深化,并在此基礎上對技能的提升得以強化。所以這就要求微課的操作內容必須是簡單易懂的,比較容易適合學生進行模仿,例如:對指法的練習過程中,針對基準鍵的聯系通過微課進行應用之后,要能夠留出幾秒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對基準鍵位加以校對,然后將手指移開再次進行練習,從而在反復的實踐過程中就能讓學生得到反思并熟練的掌握基準建的指法。
信息技術課程問題對策研究
1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件,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相關的問題等。通過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1課程開設的起點不同,內容重復建設
查看中小學學生的信息技術開設的時間發現:有的學校小學二、三年級開始,有的學校小學四、五年級才開始,這就導致了不同地區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時間起點上是不同的。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材內容的講述,通過調查統計發現,像Word、Excel、PowerPoint這些內容分別有84.14%、28.28%、39.31%的初中生在小學階段都學過。看來升入初中后仍要重復學習這些內容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訪談中得知許多被采訪者認為重復學習是沒有必要的。編寫教材時為照顧起點低的,導致不同學段教材內容上的反復,教材建設的不合理。
1.2信息技術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隨著我們國家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各中小學都相應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但是由于這門課程在初中開設的時間還很短,使得有些學校的領導以及相應的教師對信息技術教育在意識上不夠重視。1.2.1教學觀念的滯后從和教師的交談中就能感覺到他們的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他們始終將學生的成績、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從而并不重視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建設。這在問卷統計中也有所體現,只有15.91%的學生認為學校很重視信息技術課,并能經常舉辦有關信息技術知識方面的競賽。84.09%的學生認為,學校只能保證信息技術課按時按量完成,重視程度還是不夠。比如在小學組的問卷調查中,42%的學生認為,在期末復習階段信息技術課通常是讓給其它主課、自主自習等。而通過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走訪得出,由于初中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學校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考試的主科科目上,大多數的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師在講完每節課程內容后都會留出10多分鐘讓學生做其它課的作業。由此可見,由于信息技術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和阻礙了其發展。1.2.2機房配套設施的不完善有24.3%的初中學生認為學校機房機器配置太差,有的甚至都開不了機,30.56%的學生反應電腦上安裝的軟件基本都過時了,更嚴重的是有9.03%的學生選擇不怎么上機,機房就是一個擺設這個選項。這就說明學校的硬件設施并不完善。
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
摘要:信息技術課程實用性強,能開闊學生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值得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深入思考。文章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有效教學;知識視野;綜合素養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點和技能。學生往往對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穩定,易分散,自制力較差。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立足于學生興趣和能力培養,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素養。
一、創設情境,積極學習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創設恰當的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有效方法。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動手動腦,操作探究,不斷取得進步。學習的成就感會演變成一種學習樂趣,能促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例如,在圣誕節來臨之際,教師精心設計了一節“圣誕老人來啦”的教學活動。教師先對信息技術教室進行裝扮,當學生進入教室后,會看到溫馨的畫面。同時,教師還特意下載了“鈴兒響叮當”的歌曲,營造歡樂和諧的教學氛圍。伴隨著溫馨的畫面和悅耳的歌聲,學生利用畫圖軟件完成了一幅“圣誕老人來啦”的作品,提高了學生的畫圖能力。
二、加入游戲,寓教于樂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分析
1、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特點分析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基礎性特點。在當今的社會當中,信息技術已發展成為人們必備的基礎技能之一,其在學習當中以及工作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信息技術是目前小學教學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素質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的完美體現。第二,實用性特點。在現今的小學教育階段的課程當中,信息技術是其中應用性相對較強的課程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計算機進入到人們的家庭當中。對于多數家庭而言,信息技術是其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技能之一,其在各個方面的作用較為明顯,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承認。第三,整合性特點。對于現今小學教育階段而言,其主要的基礎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而信息技術課程的展開,則能夠將上述的主要基礎課程進行深度整合,把各個學科內的相關知識融入到信息技術的日常教學當中。第四,趣味性特點。對于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對數學等自然學科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其常常會有吃力的感覺,對部分知識的理解難度相對較大。相對于較為枯燥的自然學科的學習而言,在對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該類學科對于學生而言,是較為新鮮的學科之一,加之其趣味性相對較強,因此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較為濃厚。
2、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建議
筆者所在的學校所使用的教材為苗逢春編的河北大學版信息技術,針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以及教材的特點,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性教學建議。廣大小學信息技術的任課教師,應首先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性特點進行充分的認識,因此在對日常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時,應尊重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規律以及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性特點,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教師在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安排的過程中,應充分建立在目前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之上,并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準確的把握。相對而言,在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其側重點在于基礎知識的運用,且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廣大信息技術教師應對此進行充分的認識,加強對相關基礎理論部分的教學。第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實用性教學建議。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而言,實用性是該類課程的重要特點之一。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對日常的教學案例進行選擇的過程中,盡量選擇貼近生活的實例,并將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充分的講解,再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實際案例為載體,要求其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以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如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任務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應根據所安排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合理的制定相關學習任務,使得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均圍繞該任務進行,使得學生將學習的過程視為解決任務的過程。第三,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性教學建議。在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與信息技術的知識進行整合,使得學生能夠在對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學習。同時,在對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將教學布置的任務同知識的學習相結合。而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共同協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其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運用加強教學的整合性之后,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自然知識、語言知識等方面的掌握情況,同時又能夠增強其對知識的收集能力。第四,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教學建議。出于對信息技術的新鮮感,學生對其的學習興趣相對較為濃厚。一般而言,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學習興趣對其日常學習行為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大。因此,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途徑之一。筆者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提升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游戲法、競賽法等。具體而言,在運用演示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充分的借助學生對陌生事物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且通過計算機相關功能的演示,則能夠最大限度的消除學生對計算機的陌生感,增加其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動力。而游戲教學法,則是運用小學生生性好玩的天性,將相關知識的教學融入到游戲當中,一方面可以將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變得具體化,降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難度;另一方面則可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的投入到相關知識的學習當中。
3、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是現今社會當中的重要技術之一,也是考量人才的關鍵指標。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進行充分的把握,并應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配合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