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革新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02:31: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形式革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形式革新

互動媒體藝術形式革新

人類藝術的載體或者說形式,總是在不斷的延續與革新中向前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方式與觀念的變化,慢慢地出現了一些以新的科技或者產品為載體的藝術形式,比如:計算機圖形圖像包含的二維數字繪畫、3D建模與角色動畫、影視后期特效制作以及一些多媒體裝置藝術,互動媒體藝術,次世代游戲藝術等等。那么下文主要嘗試對其中的“互動媒體藝術”之核心“互動”的理念及其形式意義做出一些簡單的溯源與探討。

1.“藝術”的認知在一本解剖書上看見過作者引用的一段話,大致意思是,“開始我們畫我們看得見的東西,到后來我們畫我們看不見的東西”。我想這個很好地總結了一個藝術家所經歷的前兩個階段:最開始,在小的時候,我們臨摹,看見好看的東西就照著描下來。然后我們接觸到了專業的理論與指導,有了更客觀的審美標準,了解了結構以及學會了分析一些事物的規律與本質,由此開始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再按部就班地描摹現實。然而到了最后,第三個階段,其上升為一種生命的存在,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信仰,一種精神,一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臓顟B。突然想起禪語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這是悟道者必然經歷的一個認知的過程,與藝術認知的三個階段都不盡相似。

2.“形式”的意義任何藝術作品它最終所要表達的都是一種思想內涵,而形式只是讓觀者更容易理解其內涵,或者說讓這種內涵表達得更加完整與恰當的一種途徑。當然任何形式都可以用來表達一種思想內涵,但是每個人都會想找到一條表達自己思想的形式,如何在眾多的途徑中找到自己的那條捷徑,這是一個很漫長與艱難的過程,很容易就會陷入前人的腳印或者被卷入時代的漩渦。禪語又有云:“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這里何不把“旗”理解為藝術創作的本質,它是存在于人類社會活動中永恒不變的思考?!帮L”,可以理解為文化差異,時代潮流,輿論,世俗,審美,科學技術,以及諸多因素影響下呈現出的一種事物的表象,也可以說是形式上的一種體現。從它的本質上來說,它永遠是服務于我們的主觀思維,形式始終是要發自內在的體現,所以它也可以看做是“未吹”。而“人的心”簡單地來說就是一個人對藝術的認知,只有它才在不斷地變化。先前的表現形式基本上就是以文學,繪畫,音樂,戲劇,建筑,雕塑等幾種主要的表現形式為主。雖然大師們在這些領域作出的作品與貢獻是感人與偉大的,但是單單就藝術表現形式而言,客觀地講,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在各種能夠表現藝術思想的媒介大量涌現并將一些不同的傳統藝術形式綜合起來呈現的時候,這些單一的表現形式就體現出了自身的一種局限性。也許有人要說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內在的思想。在《導演功課》這本書里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大意是:“藝術家的本職工作是把最簡單的工具應用到完美,而不是去學習應用更多的工具?!逼鋵嵨液苜澩@句話。但是什么是“簡單的工具”,這里“簡單”是針對你所能應用的能夠合適地自我表達的一種藝術形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具”,他可以是多種形式的綜合,并不是單指某種特定的藝術形式。如果某種“簡單的工具”已經不能再表達我們的思想的時候,那么還是要去學習與應用新的工具,熟練使用之后其自然會成為新的“簡單的工具”。我們將抽象的,理想狀態下的一種意識形態轉換為另外一種相對具體的形式呈現的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已經破壞了它的唯一性,原始性與完整性,最終我們需要找到一種相對完美的,適當的方式展現出來,達到一種知覺上的傳達。比如視覺,聽覺,觸覺等等,讓別人去感覺這件作品所要表達的東西。

3.“互動”的游戲影視動畫與電子游戲的出現,說明著現代藝術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互動性。而這種互動性的最佳體現就是——電子游戲。沒有什么比讓一個人在相對真實的空間里去探索并從各個方面了解這個虛擬的世界而更好的表達形式。它包含了幾乎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如繪畫,服裝,建筑,平面,文學,音樂,影視動畫等等,用所有的這些形式去表達一個世界觀,去表達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當然市面上的游戲大多都以娛樂為主,本來游戲就是用來娛樂的,這點我肯定。就娛樂作品來說在美工,音樂,劇本,動畫方面做得優秀的作品還是比較多。但是總會有人意識到這種藝術形式僅僅用來娛樂有點大材小用了,于是有些團隊制作了具有一定思想內涵的作品可以稱得上體現了游戲的綜合藝術性存在,比如,《異域鎮魂曲》,《輻射》系列,《寂靜嶺》系列,《半條命2》系列,等等。其實“互動”存在于任何藝術作品與其觀者之間,我覺得這是人類之間相互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僅有方式。就像物理學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另一個物體也會對這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當你看到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的時候,感官受到刺激,這種刺激可能是圖像,比如單幅的繪畫;可能是動作,比如手勢;可能是聲音,比如音樂;甚至是氣味,比如香水,熏香;也可能是前者的綜合,比如電影,大型游戲機,那么這里我姑且把文字當做是連續的圖畫,就像連環畫一樣,只不過沒有連續的圖像那么直接。然后你的大腦展開了基于記憶中的知識庫的,關于這件作品上各種看似熟悉的元素帶給你的刺激的聯想,并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系列你對這件作品的各種刺激的結論,那么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以往的一些藝術形式中,這種互動中的“觀眾”往往處于一個比較被動的狀態。那么這可能造成的情況就好像是看一部電影,直接看到了結局,而不清楚原因。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劇情解析來幫助他們理解,但是這樣始終會跟“觀眾”產生一種距離感,雖然說距離產生美,但是這里的“距離”可能會導致一些誤導,或者是迷惑,從而使“觀眾”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意圖。那么“互動媒體藝術”就很好地強調了這一點,它強調“觀眾”的參與,讓“觀眾”從故事的開始就置身其中,跟隨作者的思路,去感受,去理解,最后得出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對這件作品的認識,然后與作者的觀念進行對比,既傳達了完善的信息量,又達到了一種互動交流的目的。

4.“科技”的藝術“互動媒體藝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科技的發展。裝置,游戲,影視,等等這些藝術形式都必須有相應的技術支持來呈現藝術家日益活躍的想象力與創新的觀念。往往一個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效應,包括我們的藝術行業。從蒸汽機到電子產品,這些科技的發展都不斷地刺激著我們對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與革新,比如動作捕捉裝置,虛擬實境技術,光電涂鴉,等等。大部分的科技互動媒體藝術成果,都不是個人可以獨立創造的,必須結合許多跨領域的專業人士才能完成。就像比爾•維奧拉的著名作品《知識之樹》,隨著人的進退,同步反映樹的生與死。藝術家的創意,也必須仰賴程序設計師才能實現。又比如藝術家JohannesDeutsch的互動裝置《Cave》就是典型的成果,肢體動作會自動改變虛擬空間,觀眾可以邊玩邊欣賞自己創作出的各類型立體抽象空間。當你被拍成影像,你可以帶著自己進入《HiddenWorlds》這個立體虛擬舞臺來游玩。具備人工智能的卡通角色會隨著你的動作和你一同玩耍、表演。林茲未來實驗室認為跨領域合作能激發科技應用的潛能,這就是與歐洲優秀的動畫家以及人工智能科學家一同努力的成就。盡管科技互動媒體藝術具備科學、藝術、工業的作用,但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大多還是執著于如何開發新的藝術形式,創造社會無形的文化價值,而非資訊工業中具體的產值。在科技互動媒體藝術中,觀眾的角色變得很重要,大部分作品都必須仰賴觀眾的參與互動,作品才能呈現出意義。傳統藝術只能讓觀眾看,站在作品外面欣賞;科技互動媒體藝術則希望觀眾能進入作品里面體會藝術的樂趣與觀念。

5.“革新”的結語互動媒體藝術歸根到底也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產生的一種具有時代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的交流方式,以及不同于以往觀賞作品中“互動性”的感受。在不斷重構與翻新的表現形式之衍變過程中形成了獨有的特征,拓寬了人們的審美視野,帶來了形式上的革新。如果說一個人的知識和經歷決定了他的意識形態,那么一件藝術作品的主題與所處的時代就決定了它的表現形式與其發展的趨勢。世間的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幻,不斷地會出現一些相對“新”的表現形式,它們帶著一種未知與神秘的感覺來刺激大眾已經麻木或者疲憊的審美需求。但是在變幻的表象背后,那些藝術創作的本質,始終是我們的生活。上帝創造了世界(這里是一個比喻),這個社會就是一個互動媒體裝置,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是觀賞者,每個人都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互動的持續像流水一樣生生不息,從而產生了各種不斷變化的思想。就如同之前所言禪語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答曰:“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

查看全文

保險業壽險營銷形式革新

隨著金融一體化進程的加深,中國壽險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傳統的營銷模式已被打破,新的模式正向更深更廣的領域延伸。如何選擇適當的壽險營銷模式已成為推動中國壽險業營銷策略步向個性化、多元化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和推動中國壽險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壽險營銷模式的涵義

從營銷學的觀點出發,壽險營銷就是指通過挖掘人們對保險商品的需求,設計和開發滿足投保人需求的保險商品,并且通過各種溝通手段使投保人接受這種商品,并從中得到最大滿足的過程。具體包括:保險市場的調查和預測,營銷環境分析,投保人行為研究,新險種的開發,費率的厘定,壽險營銷渠道的選擇,產品的推銷以及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活動。

二、我國現有壽險營銷模式與面臨的問題

(一)我國現有的壽險營銷模式

所謂“模式”按字面理解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著做的標準樣式”,具體到壽險營銷模式應該是指較為成型的、大家都可運用的銷售方式。決定壽險營銷模式的因素很多,如法律因素,歷史因素,市場需求因素及企業的產品、戰略因素和渠道的選擇及其組織等,但我們認為,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渠道因素,因此本文將主要從渠道方面探討我國壽險營銷模式。

查看全文

醫療支付形式革新的選擇

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簡稱醫療付費方式)指向醫療服務機構和醫生支付醫療服務和藥物的價格機制,實質上也是針對醫療機構及醫生的監督及激勵機制。醫療付費方式的設計是醫療保障制度的一個關鍵問題,在醫療保障制度中起著杠桿作用,國際經驗表明,設計合理的醫療付費方式可以對醫療服務的品質和價格實施有效的監控,抑制“供方誘導需求”現象,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從而實現醫療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在我國,醫療付費方式的改革是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穩步推進并最終成功的關鍵。

一、醫療費用支付的主要方式及特點

根據醫療費用支付的時間,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可基本分為兩類:后付制和預付制。后付制指在醫療服務行為發生后,醫療保險機構以投保人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為基礎向醫療機構支付醫療費用的方式,按服務項目付費是典型的后付制。預付制一般是指在醫療費用發生之前,醫療保險機構按合同規定標準向醫療服務機構預先支付費用的方式,又可分為按總額預付、按人頭預付和按病種付費三種方式。

(一)按服務項目付費方式

按服務項目付費,是指醫療保險機構根據醫療服務機構實際提供的醫療服務量和醫療服務的價格支付醫療費用的方式。這是我國目前運用最廣泛的一種醫療付費方式,屬于“后付制”。在這種支付方式下,醫療費用的高低主要取決于醫療服務項目的多少。這種付費方式的優點是:醫療服務機構的收入與提供的服務量相關,所以病人的要求容易得到滿足,而且操作簡單。按服務項目付費方式的主要缺陷有:一是缺乏內在費用約束機制,容易誘導醫療服務機構過度提供服務,從而浪費醫療資源,導致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二是需要醫療保險機構對繁多的醫療項目進行審核,其審核、監督成本增加。

(二)按服務單位付費

查看全文

企業融資信貸革新形式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和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經濟還不很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我國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而人口過多、經濟發展結構不平衡等問題使得中小企業在現階段的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中小企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融資難,企業規模小、風險承擔能力差,企業生存時間遠遠小于大型企業,往往是在快速成長或亟需資金投入的時候,由于資金缺乏導致周轉不靈最終導致停產倒閉。

一、中小企業融資信貸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從銀行角度,傳統貸款并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少,對中小企業的放貸規模遠遠小于其他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的信用風險大,商業銀行放貸對企業的信用擔保有嚴格的要求,銀行和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問題比大企業嚴重,中小企業大多難以向銀行提供經過審計的合格的財務信息和經營記錄,銀行對中小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和將來的贏利前景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中小企業由于經營成本受限和管理制度、會計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企業的經營信息大多是內部信息,很難做到像大企業那樣的制度化、規范化,因此在尋找外源性資本的時候很難提供足以證明信用水平的企業信息;銀行提供的貸款有時間滯后性,銀行提供貸款前需要經過繁瑣的申請手續和審查過程,因此中小企業獲得貸款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但是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資金缺口多為短時間的、小金額的周轉不靈,銀行貸款不能及時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二)從中小企業角度,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狀況也不利于開展銀行貸款中小企業本身能夠用于抵押貸款的固定資產少,許多中小企業是勞動密集型的簡單制造業或者加工行業,不具備貸款所需的抵押物,許多中小企業用應收賬款去銀行申請貸款卻不能得到銀行的批準;由于自身經營規模小和承受風險能力差,中小企業在尋找貸款擔保人上存在困難;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多用在經營過程中的資金周轉,這些資金有“用款急、頻率高”的特點,因此中小企業在進行外源性融資的過程中較偏好能夠快速提供資金的融資方式,過于繁復的銀行貸款手續往往拖延了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處于劣勢,銀行貸款的時間滯后性也不能夠很好地解決中小企業的即時資金需求,因此開展中小企業融資創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小企業融資信貸創新模式現狀分析

綜合授信是銀行對一些經營狀況好、信用可靠的企業,授予一定時期內一定金額的信貸額度,企業在有效期與額度范圍內可以循環使用。該模式的特點是由企業一次性申報有關材料,銀行一次性審批。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營運情況分期用款,隨借隨還,企業借款方便同時也節約融資成本。綜合授信對企業要求較高,只有那些有工商登記、年檢合格、管理有方、信譽可靠、同銀行有較長期合作關系的經營較為成功的中小企業企業才能申請。而在廣大中小企業中,符合以上要求的企業只能是鳳毛麟角。信用擔保貸款,是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中小企業向銀行借款時提供擔保。也提供抵押、質押、第三方信用保證人等擔保措施。擔保機構為保障自身利益會要求企業提供反擔保措施,或派員到企業監控資金流動情況。買方貸款,是在企業產品有可靠銷路,但自身資本金不足、財務管理基礎差、可以提供的擔保品或尋求第三方擔保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銀行可以按照銷售合同對其產品的購買方提供貸款支持。賣方可以向買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預付款,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困難?;蛴少I方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賣方持匯票到銀行貼現。異地聯合協作貸款,對于一些產品銷路很廣,或者是為某些大企業提供配套零部件,或者是企業集團的松散型子公司的中小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需要補充生產資金可以尋求一家主辦銀行牽頭,對集團公司統一提供貸款,再由集團公司對協作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當地銀行配合進行合同監督。也可由牽頭銀行同異地協作企業的開戶銀行結合,分頭提供貸款。個人委托貸款,這是國內類似國外的“天使基金”的一種融資創新模式。中國建行、民生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商行推出了由個人委托提供資金,由商業銀行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的一種貸款。這種貸款屬于中間業務,所有風險完全由委托單位承擔。

查看全文

貨幣化公車革新形式考評

我國的公車改革最早始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十幾年的改革,但是許多地方的改革成效并不明顯。文章以弗蘭克•費希爾的公共政策評估方法為分析框架來對我國貨幣化公車改革模式進行分析,希望能對我國的公車改革有一個清楚系統的認識。公共政策評估方法理論闡述弗蘭克•費希爾的公共政策評估跳出常規的討論范式,不僅注重實證評估,更加關注評估中的價值判斷。弗蘭克•費希爾將公共政策評估分為項目驗證,情景確認,社會論證,社會選擇四個階段。具體的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

公共政策評估方法把經驗主義和規范的能納入評估的所有要素都結合起來。主要圍繞四種相關的論點展開:技術-分析論點:項目驗證。利用傳統政策評估通行的工具對項目結果的效率進行測量,通常由成本與效益的比率來分析,驗證的基本問題是項目是否達到了既定目標。相關論點:情景確認。確認的焦點是特定的項目目標與發起項目的情景的關系;確認檢測的是項目要影響的情景背后的認識和設想,確認的基本問題是項目目標與問題情景的相關性。系統論點:社會論證。在該層面上,政策評估從具體的情景轉向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系統。其基本任務是表明政策目標為現實社會提供了價值。意識形態論點:社會選擇。論證轉向了意識形態和價值問題,重點分析項目實施是否有利于解決社會的價值矛盾。

四個階段的評估,從具體的經驗主義問題擴展到了抽象的關于生活方式的規范問題。弗蘭克•費希爾認為“政策辯論的邏輯把四個互相關聯的論點聯結在一起,而不是單一的意識形態的計算。其目的并非給特定的問題‘插入’答案或者滿足實現設定的方法論上的要求,而是要對人們在探索各個推論性階段中出現的各種考慮進行一項公開而具有可塑性的探索?!毕挛挠酶ヌm克•費希爾的公共政策評估方法來對貨幣化公車改革進行一個系統的評估。貨幣化公車改革的評估貨幣化公車改革模式以廣東珠三角為代表,廣東省第一個實行貨幣化公車改革的是東莞市沙田鎮,“車改”當年,交通費用就從84萬元減少到38萬元,節約率達54%。下文從四個層面,從實證評估與規范評估的統一來對貨幣化公車改革模式進行驗證和評估。

(一)貨幣化公車改革項目結果評估:成本—效益分析

這一階段的評估我們主要運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來對幾個地區的貨幣化公車改革模式進行定量的評估,來判斷這一模式的改革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首先從幾個地區貨幣化公車改革前后的公車消費的數據來分析一下公車改革的成果?!皬V東省珠三角地區貨幣化公車改革效果明顯,如佛山市5個區‘車改’后當年財政節約5302.96萬元,節約率為27%”?!氨本┦形骷t門鎮于2004年底對外公開的數據顯示,車改實施三年后,財政支出較車改前年均節省180余萬元”。“據南京市紀委統計,車改單位以往一年實際支出車輛總費用約6000萬元,車改后的2004年總費用僅為4242萬元,約降低了29%”?!褒R齊哈爾市級領導取消公務用車據統計,僅第一批參加車改單位公車,車改后,財政支出交通補貼僅740萬元,節省2856萬元”?!跋母髑f鎮是北京平谷區第一個車改試點,以2005年上半年車輛開支測算,6輛公車每年開支需68萬元,車改后每年只需發放41萬元交通補貼,降幅達40%左右”。下面我們通過圖表的形式更直觀的反應車改前后費用的變化(見圖2)。從幾個省區的公車改革前后的花費不難看出,從節約行政成本這一目標看,我國的公車改革是成功的。但是成本—效益分析完全依賴于能否把貨幣價值賦予經濟和社會因素中,費用和效益的分配雖然是公車改革中心考慮的一個方面,但應該認識到貨幣化公車改革中一些價值和目標因素是無法通過貨幣價值來衡量和體現的。

(二)貨幣化公車改革目標的評估:情景確認

查看全文

國企思政工作形式革新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隨著構建和諧企業戰略的實施,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的內外部環境正在面臨著不斷的變化與發展,國企員工的思想動態也出現了許多新內容、新問題,這就為新時期的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對此,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政工工作者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不斷實現工作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增強國有企業在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時代性和先進性,為新時期的國有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支持。

一、要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創新

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耙匀藶楸尽笔强茖W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員工的地位和作用,以員工的利益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要出發點,要始終堅持“依靠員工”辦企業的方針,將員工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對此,國有企業要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尊重員工的知情權和決策權,實現廠務的公開化管理,讓員工積極參與帶企業的決策活動中來,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其次,要樹立“大政工”的理念,即在企業內部形成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理念。“大政工”理念的樹立,能夠有效開拓思想政治工作的視野,將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深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等各個環節,調動了每個企業員工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再次,要樹立“構建和諧國企”的理念。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把“和諧”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題進行深入的開展,引領員工認清社會責任,形成和諧的氛圍,使“構建和諧國企”的理念深入員工的內心,使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以及員工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的創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式和運行機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內部運行機制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企業經濟發展的各項需要,需要我們通過工作機制上的創新來更好地適應國企改革的新要求、新變化,增強國有企業的生機與活力。

首先,要盡快實現國有企業激勵機制的創新,通過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的建立,增強員工為企業戰略發展而努力奮斗的積極性。這時,國有企業的黨企領導班子必須結合企業的發展遠景,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取向,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認真處理好員工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之間的關系,增強國有企業員工組織隊伍的穩定性,確保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看新美國形式及革新

2008年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危機發源于銀行業,并迅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發達經濟體經濟衰落日益加深,新興國家也遭受重創。2010年1月希臘等歐元區國家爆發的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給歐洲經濟復蘇增加了很大的變數,至今也沒能徹底解決。這場發源于美國,殃及全球的金融海嘯,使我們不得不反思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尋求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

一、新美國模式的發展背景和特點

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中,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資本主義模式,一種是美國式的資主義發展模式,另一種是歐洲萊茵式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1](P252)兩種模式雖然在賦稅,金融體制的運行和勞動者權益的維護等諸多方面存在差別,但其在本質上都是一致的,都是自由主義經濟模式,以私有制為基礎,自由競爭,壟斷資本主義。其中美國作為二戰后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發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影響巨大,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十九世紀世界霸主英國創立的曼徹斯特模式,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是這個模式的典型特征,1929年—1933年的大蕭條宣告了自由放任模式的破產;中間經歷的是凱恩斯主義的“羅斯福模式”,政府全面干預經濟,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1973—1975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的滯脹危機宣告了凱恩斯主義的破產;直到進入現在的新美國模式,自由主義全面回歸。

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危機,使得“凱恩斯主義”成為眾矢之的,西方社會充滿著“自由主義”回歸的氣氛。1979年英國撒切爾夫人當選首相后,便倡導“大政府”是滯漲產生的罪魁禍首,頌揚“小政府”的優點,減少政府在一系列領域的干涉。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自1980年里根上臺以后,進行了一場里根革命,在供應學派和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實行了減稅、私有化、市場化為特征的經濟政策;同時在政治領域,針對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色情泛濫、街頭混亂、道德淪喪等非主流文化的沖擊,再加上“越戰”失利和社會混亂形成的氛圍,里根政府對政治自由派的價值觀進行抨擊,重拾保守主義,使保守主義逐漸成為主流政治價值觀;在對外關系上,主張對蘇強硬,扭轉“蘇攻美守”的國際局面,實行“進攻性”的戰略。經過里根—撒切爾革命,西方社會產生了一個新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新美國模式。新美國模式在經濟上倡導私有制基礎上的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在政治文化上主張維護資本主義秩序和傳統,提倡宗教、家庭、道德等保守主義價值觀念,在對外關系上實行以意識形態劃線,以實力為后盾的進攻型戰略。[2]這種模式在克林頓政府有所發展,在小布什政府時期達到頂峰,在奧巴馬政府處于調整之中。

作為新保守主義的代言人,里根和撒切爾夫人可謂志同道合,他們大量借鑒了自由主義的分析工具,按照自己的信念改造世界,賦予了新美國模式典型特征:

1.經濟政策上的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的“新”是相對于羅斯福模式而言的,新自由主義對市場化自由化的推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認為只要把一切交給市場,市場就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好處。他們高唱著自由主義的論調,減少稅收,放松市場管制,減少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干預,降低公共開支和福利支出,同時對工會采取強硬政策。在國際范圍內,主張商品、資本和服務的跨國自由流通。

查看全文

院校金融類實踐教學形式革新

目前我國高校金融專業普遍存在實踐教學課程設置不科學,實踐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實驗室建設相對滯后,實踐教學基地缺乏,實踐教學師資較為薄弱等問題,如何創新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完善教學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教學地位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學分制,在教學計劃中往往理論學科學分所占的比重較大,而實踐教學學分很少,基本上只局限于畢業實習中的短期社會實踐,實踐方式也只是在最后一個學期由學生自行到各種金融機構聯系實習。這種模式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學生實踐學習效果不佳。高校在制定金融專業實踐教學培養方案時,應盡可能考慮學科發展方向和本校學生的特點,既考慮到方案的可操作性,又要保證方案實施的效果。首先,從教學模式上看,應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構建課程實驗、綜合實訓和校外實習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當前經濟形勢下,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這就要求金融實踐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應該構建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從教學內容上看,應以專業為基礎科學設計相應的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目前大多數高校的金融學科包含銀行管理、證券投資、保險、金融工程、金融理財等專業,這些專業的實務操作性很強,對實踐技能要求較高。因此,應根據各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體系,強化專業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推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StudyApproach)是由19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克里斯•哥倫布•朗戴爾(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1)教授首創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主要是指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典型案例的應用,使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討論,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金融專業推行案例教學,通過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消化知識、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影響匯率的經濟因素時,能夠啟發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分析找出影響某一具體貨幣匯率波動的原因,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例如,在《商業銀行經營學》貸款業務教學中,可結合貸款的特征,給出一些財務數據讓學生們對借款企業進行信用評估,進而得出銀行的相應對策;在《保險學》教學中,可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保險案例,通過課堂案例分析,使學生能逐步掌握保險法律法規和保險條款的合理運用,使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在《國際金融》外匯知識教學中,可讓學生根據當前的經濟現狀預測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并通過與現實走勢的對比,進行進一步的剖析,鞏固所學知識,等等。

三、優化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加大專業實驗室建設力度

查看全文

國內傳統人事監管形式革新

經濟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力資源綜合素質的競爭,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促進國家、地區與企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改革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需要加大這方面的改革力度。

一、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變革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歷史雖然悠久,但是在過去幾千年里始終只是一種零散的經驗和某種閃光的思想。只是到了工業革命以后,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工商企業的大量發展,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力資源管理才得到了系統的研究和普遍的重視?!叭肆Y源”一詞由當代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實踐》一書中提出來。1958年社會學家懷特·巴克在其《人力資源功能》一書中,首次將人力資源作為管理的普遍職能加以討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普遍原則。19“年,雷蒙德·邁勒斯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人力資源模型”,使“人力資源”的概念引起資深學者和管理人員的注意。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人力資源管理”一詞已為企業所熟知。但在最初,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和傳統的人事管理非常接近,兩者基本上沒有本質區別。隨著理論的不斷成熟和實踐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管理逐步與人事管理區分開來。

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雇傭管理階段。在此階段,人們把員工當成機器、工具,看作簡單的生產手段和成本,實行以錄用、安置、調動、退職和教育訓練為中心的勞動力管理。二是勞動人事管理階段。在這一階段,重點放在勞動效率的提高上。諸如如何挑選和招募一流的工人,如何培訓員工以提高生產效率,更科學地調配和使用員工,如何正確進行考核和給付薪酬,如何妥善處理勞資糾紛等,成為管理的重要內容。三是人力資源管理階段。該階段可劃分為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兩個小階段。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較低層次,它的主要特征是:把員工視為對企業十分重要的人力資源,扮演“規劃者”和戰略執行者角色,以靈活積極的工作方式行使人事職能,謀求較長期的群體和組織績效。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較高層次,它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與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同步產生。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把人力資源視為企業的戰略資產,扮演變革推動者、戰略貢獻者和執行者的關鍵角色,以主動積極、整體性、系統性工作方式,行使與企業戰略有關的決策、規劃、戰略實施等職能,謀求企業與部門相統一的長期績效,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這方面的企業實踐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展開。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中關于“人”的管理思想的又一次飛躍,是21世紀人力資源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提出和發展,標志著人力資源管理正走向成熟。因此,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之間的區別,已不再僅僅是名詞的轉變,而是理念上的本質差異。

二、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在中國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早期管理思想雖然博大精深,但管理理論卻最先出現于西方。2O世紀7O年代末,由于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在全國掀起了加強管理的熱潮。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在中國提出之初,僅限于企業。2000年隨著MBA教育的出現,人們把人力資源管理概念擴大到公共行政、政府機構,即所謂公共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概念在我國的形成、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傳播階段(1987—1991年)、專業化階段(1992.--1995年)、擴展階段(1996-1999年)和全員化或公共化階段(2000年至今)。從總體來說,我國人事管理模式陳舊,與迅速變革的時代環境的要求有較大差距,尚未形成一種最新的適應時代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是:(一)總量過剩與結構性短缺并存。在企業中,普遍存在冗員,但在一些關鍵崗位、重要崗位,又缺乏合適人選,結構性短缺嚴重。從全社會看,我國金融、信息、國際貿易和高新技術人才嚴重短缺,而初級人才和長線人才則相對富裕,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二)缺乏合格的經營者,更缺乏企業家,目前在崗的董事長、總經理,受過工商管理系統知識培訓者不多。(三)缺乏拔尖的技術人才,其中也缺乏高級管理專家。(四)缺乏熟練的骨干技術工人。(五)作為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合格的政府公務員也十分缺乏。(六)缺乏強有力的主要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相比之下,我國人力資源管理較滯后的是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部門由于長期困于僵化死板的規章制度,漠視人的能動性,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對制度的崇拜下,人只是一種被物化的管理成本。這在公共部門中造成了逃避風險、不事創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普遍心態,使公共部門缺乏追求效率的內在動力,最終導致公共部門不能適應外部市場變化和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挑戰。時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我國把傳統的人事管理轉變為人力資源管理。

查看全文

小議餐飲業網絡營銷形式革新

一、餐飲業的發展概況

“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一句民間俗語,概括了餐飲業對于民生的重要作用。中國正迎來一個餐飲業大發展的時期,市場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廣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去年,中國餐飲業營業額已突破1萬億元大關,連續16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全國餐飲企業網點目前已超過400萬家。今年上半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餐飲業零售額已經超過6000億元,預計全年實現產值可達到1.2萬億元。預計2010年餐飲業零售額將達到2萬億元,人均年消費1500元。

巨大的餐飲市場同時也孕育著激烈的競爭,上世紀的末期,餐飲業市場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洋快餐大舉進入中國,西餐逐漸被人們接受,傳統餐飲受到極大挑戰,餐飲的標準化、工業化興起。進入21世紀后,在市場的調節和配置下,餐飲業結構得到很大調整,賓館餐飲突出精品戰略,特色餐飲體現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休閑餐飲適應假日消費潮流,大眾化餐飲成為市場的主流。同時,品牌連鎖經營發展迅速,經營方式也由“粗放式”、“傳統家庭作坊式”的經營模式向規?;?、集團化經營和職業化、信息化管理轉變,計算機技術與管理理念的結合已成為現代餐飲業經營實現國際化的重要步驟之一。

伴隨著餐飲業競爭的加劇以及經營理念的轉變,餐飲業的營銷觀念不斷更新、營銷力度不斷加大。從開始的餐飲業“酒香不怕巷子深”、“坐店等客”的傳統營銷模式,即傳統的4P模式(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用現有的產品去尋找客人,逐步發展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靈活營銷,如品牌營銷、整體營銷、特色營銷、文化營銷等?!?007年北京餐飲行業分析報告”調查結果公布顯示,隨著居民消費觀念的更新,大眾餐飲消費水平快速提高,消費需求向科學、營養、多元化餐飲轉變。同時,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與深入,網絡營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商家所熟悉并喜歡的營銷方式。

二、餐飲業網絡營銷的利與弊

1.網路營銷概述。網絡營銷(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全稱是網絡直復營銷,是指企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和手段二進行的各種營銷活動(包括網絡調研、網絡新產品開發、網絡促銷、網絡分銷、網絡服務等)的總稱。傳統營銷觀念以4P作為企業營銷策略的四個因素,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分銷(place)、和促銷(promotion)。網絡營銷更多體現了新的營銷理論4C組合:Customer(顧客的需求和期望);Cost(顧客的費用);Convenience(顧客購買的方便性);Communication(顧客與企業的溝通),這樣,企業和顧客之間的關系是一對一的營銷關系。企業開展網絡營銷基本模式應包括:網上信息的搜集、網上商業宣傳、網上市場調研、網上廣告投放與、網上銷售、網上客戶支持服務等?;诰W絡營銷模式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發展網絡營銷要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和利潤最大化兩個目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