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聯合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09:16: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校企聯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校企聯合

校企聯合藥學人才培養

摘要:校企合作是國家提倡的一種辦學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該文以長沙醫學院藥學院與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藥企共同辦學、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共同分享成果的合作經歷,總結在人才培養及科研過程中取得的成績,為新形勢下醫學院校藥學類專業開展校企合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校企合作;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利用自身教育資源與環境培養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實現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共贏的重要舉措。2015年,教育部提出部分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后,為了實現校企無縫對接,許多應用型大學都開始進行校企合作的嘗試[1]。現代化的高等藥學教育要求藥學專業人才所具備的能力,需在制藥的各個環節中與企業要求相符[2]。企業追求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高等院校追求辦學效益最大化,學生追求能力提升最大化,圍繞校企合作的課程教學模式建構,必須實現三方的有效嵌合,才能順利推進校企合作模式[3]。為此,長沙醫學院藥學院努力嘗試“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教育模式,讓學校實現開門辦學,及時把握市場動態和學科前沿,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讓企業提前培養一批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人才,保證企業持續發展;學生則能有效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拓寬個人的發展空間。基于此,學院先后與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九典制藥)、長沙晶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晶易醫藥)、湖南方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方盛制藥)等四十多個省內外醫藥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率先與九典制藥共建“湖南省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以此為契機,通過創新合作形式,與不同類型企業深入聯合,在人才培養與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合作育人,做好頂層設計

企業與學校是平等的兩個主體,要實現校企合作的長期穩定發展,共贏是前提。學院在與九典制藥合作過程中,先由校企雙方主管領導牽頭成立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共同負責制定合作計劃、制度以及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等。同時由院系和企業部門負責人組成協同育人工作小組,負責一般決策和具體工作任務的布置與實施,出臺學生管理辦法、校企資源共享辦法等。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相關制度和辦法持續改進。實驗證明,只有先做好頂層設計,各層級組織信息融通,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

2優勢互補,共享資源促成長

查看全文

酒店管理校企聯合課程設計研究

摘要: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是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校企聯合課程的實施是本專業現代學徒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環節。為了創新學徒培養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總結教育教學成果,本文對校企聯合課程的內涵、意義及開發流程進行了梳理。

關鍵詞:學徒制;酒店管理;課程建設

2017年,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被確立為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學院積極推進學徒制試點工作,尋找有意愿、有實力、有規模的企業進行合作,最終與世界大型酒店集團——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三亞海棠灣天房洲際度假酒店、三亞半山半島洲際度假酒店、三亞海棠灣仁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的三家五星級飯店開展學徒制試點工作,校企聯合課程的開設與實施則是試點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校企聯合課程實施的好壞,將影響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的成敗。

1校企聯合課程的特色內涵

校企聯合課程,顧名思義是由校企聯合完成的課程,其開設目的是發揮雙方優勢,彌補傳統課程的缺陷與不足,其關鍵在于“聯合”,如何體現校企聯合課程的優勢,作者認為至少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即課程開發聯合謀劃、課程設計聯合參與、課程教學聯合實施、教學場地聯合使用。1.1課程開發聯合謀劃。現代學徒制是產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養的典型模式,在此培養模式中,學校和企業是平等的人才培養雙主體,承擔同等的責任。在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中,課程則是最重要的載體,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手段,因此,要實現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學校和酒店兩個培養主體聯合謀劃課程開發工作,做好頂層指導。為此,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成立了《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教學工作委員會》,指導學徒制試點工作及課程開發事宜。1.2課程設計聯合參與。在學校和酒店雙方試點工作領導的指導下,將課程開發的頂層指導思想落到實處,進行課程設計是校企聯合課程的又一內涵。這里的課程設計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試點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即整個專業的課程設計;二是課程體系中某一門具體課程的設計。無論是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還是單門課程的具體設計,都需要校企雙方參與到課程設計中來,發揮各自的優勢,規避雙方弱勢,設計過程中學校可以把握系統性、邏輯性等問題,而酒店則可以把握適用性、需要性等問題,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達到人才培養目標。1.3課程教學聯合實施。雙方參與的課程設計出來之后,可以說校企聯合課程的框架就搭好了,但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校企聯合課程,只有框架還是不夠的,而課程實施機教學的主體也應該是聯合的,也就是需要校企雙方共同成立課程教學團隊,專兼結合和校企結合的師資團隊可以相互配合、取長補短,有利于充分發揮校企雙方業務骨干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1.4教學場地聯合使用。現代學徒制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國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課程教學不僅僅是要求雙方共同謀劃、設計、共同實施,還要盡可能地使用校企雙方資源,利用雙方設備設施進行教學,也即是教學場地聯合使用,更多的則是要利用企業環境開展教學,尤其是針對實踐教學部分。這樣可以避免傳統的理論教學、實訓室教學、模擬教學的缺陷,因為再仿真的環境畢竟不是真實的環境,也沒有真實環境中的氛圍。

2開設校企聯合課程的意義

查看全文

校企聯合培養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模式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點》指出,將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促進“四新”交叉融合,提升國家硬實力、全民健康力、生態成長力和文化影響力。其中,持續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同期,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對“十四五”規劃新發展階段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做出整體部署和制度安排。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已納入新一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從以上國家出臺的文件可以看出,深化校企融合、推進校企聯合培養、大力提升本科生的實踐能力是國家給高等教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明的發展方向。而本科生畢業設計作為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采用的一種總結性的實踐教學環節,是通過學生對某一課題作專門深入系統的研究,鞏固、擴大、加深已有知識,培養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設計完成得好壞,是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是衡量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對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理大學畢業設計工作現狀

大理大學作為云南省屬應用型綜合性高校,對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尤為重視。學校以專業為單位組織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在每年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中,采用“學院自查”與“學校督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全校大檢查。以《畢業設計手冊》記錄階段性工作形式進行過程管理、以畢業論文學術不端檢測低于20%的合格線嚴抓論文質量。同時,針對考研、考公務員的學生采取分流管理,并于次年1月份和5月份組織兩次畢業答辯。以電子信息專業為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前期

1.師生指導關系確立電子信息專業在大學四年級第二學期初(大理大學實行三學期制,九月為第一學期、十月至寒假前為第二學期、第二年的上半年為第三學期)啟動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啟動時,由專業負責人面向大學四年級學生召開指導教師研究方向宣講會,學生根據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與指導教師溝通后,確定師生指導關系。同時,要求每名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數最多不超過6人。2.本科生畢業設計題目確定師生指導關系確立后,由指導教師擬定題目(立題),學生選擇確定畢業設計題目。學生在選定題目后,進行開題前的準備工作。3.開題學生選題后,經過近兩個月的準備期,在學期末進行開題。開題通過后方可進入下一環節。

(二)中期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專業校企聯合畢業設計研究

摘要: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是土木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本科生校企聯合畢業設計可以緊密結合實際工程,培養學生在項目環境下學習、溝通、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以后的崗位競爭力。本文結合幾年來指導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聯合畢業設計的經歷,探討過程管理和指導的體會和經驗。

關鍵詞:土木工程;本科生;校企聯合畢業設計

1.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以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1]。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國內同類專業中教學和研究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早在2010年就已開展了和境外高校的聯合畢業設計,建筑工程系就曾與美國大學、香港大學等聯合進行過創新和探索[2]。這幾年同濟土木學院在校企聯合畢業設計(下面簡稱校企聯合畢設)方面加快了腳步,和很多實力雄厚的設計研究院(包括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及施工單位(包括上海建工集團下的一~八公司、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寶鋼建筑系統集成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這些企業提供給土木學院建筑工程系的聯合畢業設計(或論文)題目這兩年每年多達50多個,反映了企業的需求和對同濟學生的歡迎程度。來自生產第一線的導師熟悉工程,明白企業技術所需,而校內導師理論基礎好,對題目的方向、難度和深度把握有較好的掌控能力,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既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又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好處,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3]。

2.選題程序

一般12月初系里接收到校企聯合畢業設計題目,接下來系里把題目發給所有的老師根據自身興趣和熟悉程度選擇;將確定了校內導師的題目和老師自報的題目一起發到畢設系統里,供學生選擇(按照題目數量:學生數量=1.2:1的比例),系統按照志愿順序和績點高低自動分配;落選的題目和學生再在系統里隨機匹配。圖1是今年建筑工程系收到的部分聯合畢設題目和校內導師的選題情況,可以看出題目都是來源于實際工程,校內老師選題也很踴躍.

查看全文

高校土建專業校企聯合教學研討

對高校來講,建筑材料實驗室是土建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實驗室;對建筑企業來講,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建筑與結構的形式以及工程施工方法,一般大中型建筑企業依據建筑生產的過程要求,基本上都建有建筑材料實驗室,用于檢驗檢查工程原材料、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質量,從而保證所建工程的質量和水平[1-2]。校企雙方分別為滿足教學和生產需要而設置的建筑材料實驗室,如何在新形勢下探索學、產、研有機結合的新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高校辦學效益,使校企雙方實驗室在人才、設備、技術及實驗材料等方面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近年來,我們就建筑材料實驗教學的校企聯合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

1實驗教學的組織與管理

建筑材料實驗教學作為土建類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它在教學計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3]。實驗教學如何組織與管理,實驗教學的形式及其內容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實驗教學的質量及學生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實施實驗教學的校企聯合模式,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1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教學計劃

建筑材料實驗教學的目標主要是鞏固、拓展建筑材料基礎理論知識,豐富、提高專業素質;掌握儀器設備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相關試驗規范,探究材料性狀和變化規律;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6]。基于此,校方應認真研究實驗教學計劃,并征求合作企業方的意見建議。同時,還應合理設定實驗項目,規定實驗內容及其要求,對驗證性、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進行合理分類,綜合性與設計性實驗項目一般不少于50%。依據校企雙方實驗室和指導教師特點,合理分配實驗教學任務和雙方分別主持的實驗項目,見表1(A為學校主持的實驗項目;B為企業主持的實驗項目)。對設計性實驗項目,要根據建筑企業承建的工程實際,盡可能采用真命題,并由校企雙方共同研究確定。

1.2注重實驗過程訓練和實驗方法的指導

查看全文

會計專碩校企聯合培養可持續發展研究

一、概述

深化產教融合是黨的明確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務。調動企業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關鍵和核心任務。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加快高層次、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步伐,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于2003年批準設立了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簡稱MPAcc),培養目標側重于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而非理論能力。為提升專業碩士實踐能力,2013年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強調要“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鼓勵研究生早實踐,多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職業勝任力”,明確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重大意義。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再次提出要“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結合培養模式改革,增強復合型人才培養能力”。盡管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推進會計專業碩士的校企聯合培養,但就實踐操作層面的深化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于專業碩士校企聯合培養適配政策的出臺,基于高等院校與企業進行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研究不斷升溫。不論是從理論維度還是實踐維度來看,企業在積極推進聯合培養的過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匯總以往學者的成果發現,企業就深度參與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過程存在的問題大致可做分類如下:一是企業參與聯合培養的主體地位尚未完全實現[1]。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僅局限于“學生到企業進行短期實踐”“學校聘請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高水平專家為校外導師”等淺顯形式,而尚未進入深層次合作階段,即存在企業參與度不深、合作層次較淺等問題[2]。二是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如部分高校熱衷于“設立獎學金”“建設聯合培養基地”等讓企業“掏腰包”,企業投入資源培養的人才能服務企業的比率較低,最終導致企業對付出的財力、人力無法看到回報[3]。即企業對自身能在參與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過程中所獲得的回報不明確[4]。三是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企業對于學生培養成果的考核一般是以學生自我陳述的“實踐報告”來展現,而缺乏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或類似高校實行的學分制度[5]來進行評定。無論是出于過程評價的完整性還是結果度量的科學性,“實踐報告”均無法滿足評價要求。綜上所述,企業關于校企聯合培養的認知、有效需求有哪些?高校據此應當如何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校企聯合培養如何才能使得校、企、學生等各方實現多贏……一系列現實問題成為制約校企深度合作的發展瓶頸。為此,本研究通過全面調查不同類型企業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認知、意愿、需求、滿意度及效果評價等方面的問卷調查,期望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發揮并提高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積極性,對學校人才培養改革提供建議,并為政府制定相關鼓勵引導政策提供支持。

三、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需求分析

為了解掌握企業對高校會計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人才滿意度、校企聯合培養的認知情況、當前校企聯合的實施情況以及合作意愿需求等實際情況,從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本文研究設計了“高校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狀況調查問卷”。本次調查通過紙質問卷和網絡問卷兩種方式發放問卷,從地區分布來看,全國具有會計專業碩士學位授權的高校不足200所(不含2018年底新增的院校),且大都位于經濟較為發達的北部、中部、東部及南部地區,因此問卷調查的受眾企業主要位于上述地區,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參與問卷填寫和訪問的人員主要是各企業的總經理、財務經理或財務總監,因此數據來源較為客觀。本次累計發放問卷151份,實際回收問卷132份,問卷回收率為87.42%,其中完整有效的問卷為106份,有效問卷率為80.3%。調查結束后,對所有問卷進行編號處理,將全部有效數據運用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一)參與調查問卷企業的基本情況。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按性質劃分包括國有(30.19%)、集體(3.77%)、外資(8.49%)、合資(13.21%)及私營(44.34%)企業五種類型,基本涵蓋了我國企業性質的所有種類。從企業主營業務類型來看,涵蓋了批發商、餐飲業、百貨商場、金融保險、證券、信用合作社、物流運輸、通訊、郵局、醫療院所、旅游休閑等各類對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需求較大的各類企業。(二)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認知。關于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不同參與問卷調查的企業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對于校企聯合培養具體形式,26.42%的受調查企業認為校企聯合培養應是以提升實踐操作能力為主導的、脫離校內理論學習的知識再補充,即通過高校在企業設立實訓基地來實現的;同樣地,也有26.42%的受訪企業認為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在高校內完成,一方面較高校來說,企業難以提供額外的場地、設備和人員對在校生進行培訓,另一方面進駐高校的企業能避免學生接觸敏感、重要的信息,且定期開展的企業財務人員、高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三方交流會也更便于各方對學生的管理;33.96%的企業認為高校在企業設立實訓基地或企業在高校投資實訓基地兩種形式都有助于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踐能力,二者沒有本質的差別;但有13.2%的公司認為校企聯合培養無需通過上述兩種方式,而僅需企業與高校聯合以類似于授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培訓。當前,被訪公司中的部分企業通過各種形式參與過校企聯合培養。其中采用最多的培養形式是“為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71.28%),其次實施較多的形式有“與高校共建培養基地”(55.32%)和“為高校生作專題講座”(55.32%);實施“與高校聯合實施訂單培養”(40.43%)和“參與高校學生培養方案的設計”(39.36%)形式的企業所占百分比較為接近;此外,少部分企業還通過“為高校提供教育經費”和“與在校師生聯合解決公司面臨的技術難題”等方式來實現。圖2當前校企聯合培養的合作形式按校企參與程度基本可將上述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劃分為三個層次———初級、中級和高級。“為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就屬于校企聯合培養的初級形式:這一時期基本只是企業與學生兩個主體之間的互動,而較少甚至無需高校教師參與其中。且部分學者的研究表明:出于會計職業特殊性的考量,部分單位并不會讓一個短期實踐人員接觸其財務信息,所謂的聯合培養可能只是一些“跑腿打雜”等活動,因此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而“與高校共建培養基地”和“為高校生作專題講座”則屬于校企聯合培養的中級形式,其須高校教師、學生和企業三方的加入來實現,通過“實踐老師進校園”和“論壇互動”等方式,學生能夠在足不出校園的情況下了解到現實工作對其能力的需求;教師能夠及時了解理論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并調整授課內容;而企業財務人員則可以及時更新自身關于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通過調整營銷策略來應對風險。“與高校聯合實施訂單培養”和“參與高校學生培養方案的設計”則屬于高級的校企聯合培養形式,即通過上述兩種形式,企業和高校可以從源頭上把控人才的質量,根據現實情形和未來的發展情況按需培養人才,在提高學生質量的同時能提升就業率,于高校、于企業、于學生實現“三贏”。(三)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意愿。1.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總體意愿強烈。經統計,參與調查的企業中,開展過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合作項目(以下簡稱“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碩研究生”,培養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雙導師制”培養研究生、與高校共建聯合培養基地、為高校師生作專題講座、高校與企業聯合進行課題申報與研究或解決公司面臨的現實難題或開展技術咨詢等)的企業有94家(占比88.68%),未參與過的12家(11.32%)。與高校開展過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碩研究生的企業中,愿意繼續加大培養力度的企業占到98.94%,未參與過校企聯合培養但愿意就此與高校開展合作的企業占比83.33%。且總體來看,愿意接收高校會計碩士研究生并與高校進行聯合培養的企業占到97.17%。由此可見,當前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意愿較為強烈。2.不同類型企業的合作意愿差異明顯。對不同類型(性質、規模)企業關于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的意愿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后,發現出于所有制形式、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差異,企業在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意愿上有一定的差異,并呈現出規律性。具體而言,現實中已開展或未來愿與高校開展校企聯合培養的企業的意愿強烈度排序依次為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100%)、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97.22%)、私營企業(95.56%)。上述結論與沈劍光等[6]學者們的研究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還是國外對于校企聯合培養學生這一模式開展較早、運用也較為成熟,所以外資和合資企業與高校合作培養學生的意愿更加深刻和強烈。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模式、美國、日本及韓國的“產學合作”模式和新加坡“教學工廠”模式等,都是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典范。再看國內,最近幾年關于校企聯合培養無論是從制度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政府、企業、高校、行業協會等各方都在為推動校企聯合培養的發展而獻策出力。未曾開展也不愿開展校企聯合培養的企業全部是小型私營企業,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企業規模的影響還不足以支持其與高校開展此類項目;另一方面則是源于部分行業對于會計專業碩士的需求不高,因此無需單獨與高校合作培養會計碩士。(四)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有效需求。學者們的研究表明: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不僅僅需要高校與企業的參與,同時還要求政府部門、會計行業協會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調查結果顯示:對于高校來說,72.64%的企業希望校企聯合培養的是具有頂崗實習能力的會計專業碩士,即有較強專業知識基礎甚至實踐技能的在校生;66.98%的企業則希望高校在此過程中要常備能投身校企聯合培養的專業師資以便溝通交流。此外,67.92%的企業認為目前高校培養的會計專業碩士無法滿足企業日常業務的處理,因此需要加大關于企業實際案例方面知識的教育。而值得注意的是,70.75%的被訪企業希望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在培養在校生的同時也應定期對合作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對于政府部門來說,84.91%的受訪企業希望在參與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能獲得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以便彌補在此過程中花費在學生、授課教師身上的補助及其他開銷;77.36%的受訪者期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對參與校企聯合培養的企業給予減免稅收或者其他優惠政策;也有41.51%的受訪企業要求政府部門能給予一定的名譽授予等。此外還有少部分企業希望企業能得到廠房、土地、信貸等方面的優惠。關于會計行業協會是否應該參與校企聯合培養,同意加入的企業占比超過82.08%,他們認為作為專業機構,行業協會能站在更加專業的角度提供培養依據,來協調和管理校企合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起到第三方應有的監督和仲裁作用;且校企聯合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行業協會的加入能增強此模式的權威性、公正性。但也有17.92%的受訪企業認為行業協會不應加入此合作模式,其理由是行業協會的加入會影響校企聯合培養的培養思路,加大培養過程中的限制性;且第三方的立場與高校和企業的不同,校企聯合培養應給予學校和企業更多的自主權。(五)企業參與校企聯合培養后的效果評價校企聯合培養之后,關于培養質量的考核評價,學者們早做過深入探討。吳紹芬[7]強調校企深度合作必須實現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郭永峰等(2016)認為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需以完善實踐教學評價為目標,制定科學的制度管理和評價指標體系。劉娟(2016)指出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各主體方應當建立客觀、全面的基地多元評價體系。同樣地,在問卷調查中,97.17%的受訪企業認為校企聯合培養會計專業碩士過程中需要建立指標評價體系,包括對理論知識學習、專業技能以及實踐能力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而對上述各方面能力的評價需通過學員自我、同學和高校教師以及企業導師等各方的評價來實現,以保證學員的培養質量。

查看全文

信息安全技術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快速迭展,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系統等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對職業教育培養信息安全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論文結合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系統分析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和教育體系建設,提出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建議。

【關鍵詞】信息安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1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快速迭展,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系統等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對職業教育培養信息安全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辦公廳2020年《關于征求對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意見的函》,高職專業目錄更名新增“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本科層次專業目錄更名新增“信息安全技術”專業。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倍受關注。

2新增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基礎背景

2.1網絡安全產業發展

查看全文

校企聯合完成制藥專業畢業設計初探

摘要:本文針對本校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局限性和不足,闡述了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嘗試去制藥企業完成畢業設計的實踐過程及其預期效果。通過企業化的畢業設計,提高了本校制藥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整體素質,擴大他們的就業機會,培養出企業需求的工程類、應用型人才。使學生從傳統單一模式的束縛中走出,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主動性,加強產學研合作,才能培養出動手和實踐能力強的高級專業人才,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制藥工程;畢業設計;制藥

企業制藥工程專業屬于工科類范疇,在基礎知識的教育上側重于化學、化工、機械、合成工藝等方面課程,實踐教育則在生產實習、實訓和畢業設計兩個環節完成。目前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和我國部分發達地區的工科類院校學生的實踐教育均將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融合在一起,大膽地進行校企聯合,高校和企業共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等。這樣的實踐教學模式已經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鑒學習。因此,本校制藥工程專業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應在設計思路和實施上更加注重和體現工程化特點。

一、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原因分析

畢業設計環節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是,傳統的培養模式在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時存在較多缺陷,導致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學生畢業設計的內容,與其將來的工作聯系較少,使得針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無法獲得保證。教育體制改革擴大了本科招生規模,畢業生就業難成了多數高等院校面臨的難題,甚至出現了本科生不如技術院校學生容易找工作的現象。在一般情況下,第八學期將開展本科畢業生畢業設計,而此時正是學生忙于應聘、簽訂就業協議或進行考研復試及面試等事情,使學生不能給予畢業設計足夠的時間和重視,達不到畢業設計對學生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的要求,畢業生質量不達標準,就不能滿足招聘單位的用人要求,從而致使學生就業難度增大,影響學校整體的就業率。招工難也是很多企業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不僅要理論基礎過硬,而且要所學知識能與實踐結合并有工作經驗。普通高校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上的不足使本科生與技術院校學生相比,在企業的應聘中處于劣勢,而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實踐性教學環節進行徹底的改革,可以以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方式幫助畢業生完成畢業設計,制藥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直接在企業中完成他們的畢業設計,這使他們能夠通過參與企業實際生產工作鞏固在學校課堂上學到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

二、本校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現狀

查看全文

酒店管理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分析

摘要:現階段,在旅游和酒店行業中,高校與企業合作已成為熱點之一。盡管校企合作模式做了很多成果,也不能避免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實習項目設計中,經常出現同工不同酬,崗位不匹配等現象。結合類似情況,本文在參考全球校企合作模式后,針對我獨立院校校企合作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期提高學生實習興趣與實習效果。

關鍵詞:旅游與酒店行業;校企合作;實習效果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酒店行業已擁有11685家酒店并集中于中國各大省市。世界各大知名酒店集團也紛紛進駐中國市場。酒店行業的激烈競爭,使得酒店必須通過提高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的手段提高顧客滿意度,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被視為酒店行業的重要板塊。校企聯合培養的思想誕生于美國十九世紀前半葉,二十世紀中葉歐美等發達國家將這一思想推入新的高潮。發展至今,傳統簡單的校企合作已衍生為美國的合作教育,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產學合作”模式等多種新型思想。校企合作(產學研合作)的模式在我國起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992年,在朱镕基總理的倡導下,中科院開始實施了“產學研聯合開發工程”[1]。項目的成功運行也推動各大高校繼續摸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高校和企業協同培養創新式人才”成為國家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更加注重技能培訓,比如前廳與客房的電腦系統培訓,客房清潔的技能培訓和餐飲服務技能培訓[2]。培訓需要硬件設備作為基礎。寶德學院作為獨立院校在基本設備上的財政投入較低,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提供硬件設備的能力不足。校企合作恰恰彌補了獨立院校的教學環境短板。建立一個合理的,雙贏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對于獨立院校來說至關重要。近年來,全球知名酒店集團開始把人才培養的注意力聚焦在高校當中,其中包含萬豪酒店集團、希爾頓酒店集團、洲際酒店集團等。開啟校企合作規模最大的酒店品牌是萬豪集團。寶德學院也曾經和多家酒店進行短期的校企合作,并且推行此項目多年。

二、相關文獻綜述

教育理論是推展教育模式的基石。離開了教育基礎,任何新型教育模型都是紙上談兵。由此,對教育理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基于教育理論的基礎研究,筆者認為該教育模式具有開放的教學環境特性,學生真實地深入到實際工作環境中,即“學中做”和“做中學”。校企合作更加注重人才的技能培養和知識的靈活運用。對于酒店管理行業,人才的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的熟練技能和溝通能力。由此,校企合作模式在酒店管理專業具有普及性。

查看全文

校企聯合的科技成果轉化因素分析論文

摘要:科技創新進程中,高校與企業科研深層對接對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與轉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針對當前影響高校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因素,提出建設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創新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強科研市場導向、構建高校企業科研溝通機制體系、完善信息溝通機制等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企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對策

高校在技術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目前全國高校科技成果已達到每年近3萬項,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占全國近2/3。但由于科研與生產脫節,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不到15%,而發達國家高達70%,同時為國民經濟發展做貢獻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也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從高校成果向企業轉化難的障礙因素分析看,高校除了要注意加強高校知識產權制度方面建設外,還應該以市場需求和企業要求為導向。

一、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障礙因素分析

目前,許多學者把障礙因素分析作為研究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點,大至有如下幾種因素:1.管理體制沒理順,缺乏有關政策法規;2.缺乏科技成果推廣費用;3.企業對大學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4.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5.知識產權力度不夠;6.大學與企業溝通信息不暢通。

在如何解決脫節的問題,目前的對策,主要有加強政策干預,改革宏觀管理體制,增加資金投入,加強教學、科研、開發一體化,調整利益分配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