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學習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9 17:52: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校本學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師校本培訓學習感悟
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的實施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課改實驗的課堂上呈現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煥發了生命的活力。通過學習七年級數學校本培訓,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由于老師對課程標準中教育理念的認識還存在一些偏差和模糊。有以下幾點體會。
該從什么出發去導入新課?
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這就要求數學活動必須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生活經驗,要從學生出發去導入新課,而不是從教材出發,課堂教學中,如果總是先復習鋪墊到新知識的"前沿陣地"然后在新舊題的對比中很自然、順理成章地進入新課教學。這種僅從教材知識體系,從教師主觀愿望出發,看似設計嚴謹的導入,不僅難以馬上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新知的狀態,而且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會到學習新知的必要性。心得體會久而久之,極易激發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堂上盲目表揚好嗎?
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更要關注他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就需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表揚獎勵,使他享受成功的愉悅,樹立信心。于是課堂上出現"好"聲一片,不管學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處,便盲目地進行表揚獎勵。由于教師理解上的偏差,認為課堂上不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獎勵,就是與新的教育理念相違背。甚至有的教師認為,只要對學生肯定了表揚了獎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其實表揚獎勵也應有個"度"千萬不可濫用。如果濫用表揚獎勵,那么表揚獎勵就會喪失其應有的意義和價值,會讓學生"迷失自我"
"做數學"與"說數學"誰更重要?
體育教師校本學習心得感言
教育觀念的問題,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體育教師探討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教師只能從形式上去“包裝”。如一些評優課、展示課等都帶有明顯的演戲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使體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綱與《課程標準》兩者的陸續出臺,在符合學校體育教學發展需要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歡迎,而對新思想、新觀念、新要求時,如何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學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
通過學習,我能將新課標的理念有機地融入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教學內容能做到密切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思考,努力營造平等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體會在困難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角色發生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從“師道尊嚴”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單純地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在課堂教學中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
體育教師校本學習培訓體會感言
教育觀念的問題,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體育教師探討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教師只能從形式上去“包裝”。如一些評優課、展示課等都帶有明顯的演戲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使體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綱與《課程標準》兩者的陸續出臺,在符合學校體育教學發展需要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歡迎,而對新思想、新觀念、新要求時,如何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學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通過學習,我能將新課標的理念有機地融入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教學內容能做到密切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思考,努力營造平等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體會在困難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角色發生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從“師道尊嚴”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單純地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在課堂教學中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
4、體育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變,努力學習,積極鉆研,互相探討業務技術,逐步提高自身素質。
小學數學校本課程培養學習興趣
一、發揮指導作用,引領校本教研健康發展
校本教研是區域教研活動的基礎,區域教研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根據小學和教師發展需求,對開展的校本教研進行方向引領和方法指導。這樣一來,就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興趣點來制定相關工作內容。教師通過參加區域教研活動,將獲得課程理論和教育教學經驗,在校本教研中進一步應用和改進,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同時,校本教研是區域教研活動的補充和延伸。區域教研活動針對區域內的問題開展,而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在各自小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區域教研活動中形成的觀點、方法必須結合各小學的具體情況,在校本教研活動中進一步研討和反思,才能夠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
二、構建校本化的小學數學文化體系
1.改進校本研訓內容。(1)把握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學科核心素養是通過學科學習而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與提升。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重視基礎,加強應用,在“規范”和“創新”的循環中持續改進教學,并發揮評價導向功能,促進學生學業水平和學科核心素養地提升,從而培養其興趣。(2)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首先,著眼于學生“會學”和教師“善導”,厘清“三個為主”,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提質增效的教學要求。其次,著眼于差異化學習的實質是個性化教學,突出“兩個關注”,即關注學生參與、課堂展示、合作探究等課堂教學活動的改進,精心設計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學習流程;關注學法指導、思維訓練和能力品格培養,實施精講多練、個性化學習指導,促進課堂高效互動。通過這種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展現自我的方式,可以激發其興趣。再次,著眼于課堂教學的實踐創新,落實“兩個定位”,即把學習指導的重點定位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習指導的難點定位在指導學生合作探究和訓練。結合學科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與教的每個教學環節,實施差異化學習指導,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理解,要讓每個學生都擁有學習的期待和動力,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基礎上的差異發展。2.舉辦數學特色活動,滲透數學文化內涵。學校定期舉行數學文化節、舉辦數學成果展示,以加強學生間、師生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同時舉辦豐富多彩的數學閱讀趣味比賽、趣味競賽、研究探索活動,這些活動都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每年定期舉行“數學文化周”和“數學文化節”等活動,通過數學故事會、數學文化知識搶答賽、數學小巧手制作比賽、數學手抄報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最后開發數學文化資源,助力數學文化生長。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同時,可通過校本實踐,開發系列數學文化資源。(1)數學童話集把學生容易錯的數學知識點、數學的核心知識點等內容編成學生喜歡閱讀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在讀童話過程中感悟、理解、掌握相關數學知識。(2)數學故事集通過數學家成長的經典故事,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通過數學與生活的對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識,及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數學日記集通過指導學生撰寫數學日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4)數學史收集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如中外名題、數學名詞、數學典故、數學歷史事件等。(5)數學趣味閱讀材料集主要收集一些數學相聲、數學笑話、數學魔術、數學游戲等內容。(6)數學思維拓展訓練集主要收集一些能啟迪學生智慧,訓練學生思維的數學問題。
三、重視小學數學校本教研工作
1.校本教研活動要切入問題。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討論的主題都要圍繞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使研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制定激發學生興趣的相關內容。2.校本教研活動要改變課堂。通過校本教研活動的研討,逐步解決日常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問題,從而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改變課堂教學的結構和形態,引導課堂教學走向教育的本真。3.校本教研活動要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教師通過參與校本教研,不斷深化對課堂的解讀能力、感受能力和課程執行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興趣學習、主體性學習,讓師生在對話和活動的交互中獲得共同的發展。
體育教師校本學習心得體會
教育觀念的問題,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體育教師探討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教師只能從形式上去“包裝”。如一些評優課、展示課等都帶有明顯的演戲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使體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綱與《課程標準》兩者的陸續出臺,在符合學校體育教學發展需要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歡迎,而對新思想、新觀念、新要求時,如何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學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通過學習,我能將新課標的理念有機地融入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教學內容能做到密切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思考,努力營造平等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體會在困難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角色發生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從“師道尊嚴”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單純地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在課堂教學中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
4、體育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變,努力學習,積極鉆研,互相探討業務技術,逐步提高自身素質。
體育教師校本學習心得體會
教育觀念的問題,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體育教師探討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教師只能從形式上去“包裝”。如一些評優課、展示課等都帶有明顯的演戲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使體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綱與《課程標準》兩者的陸續出臺,在符合學校體育教學發展需要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歡迎,而對新思想、新觀念、新要求時,如何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學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通過學習,我能將新課標的理念有機地融入到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教學內容能做到密切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思考,努力營造平等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體會在困難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能力。
2、角色發生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從“師道尊嚴”轉變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單純地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在課堂教學中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
4、體育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變,努力學習,積極鉆研,互相探討業務技術,逐步提高自身素質。
校本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摘要:本文從當前高中生物校本課程教學現狀出發,針對校本課程構建的現實要求,從著眼學生實際,創新課堂授課流程;立足學科特色,形成實施內容依托;豐富課堂形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體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物;校本課程;自主學習
1.著眼學生實際,創新課堂授課流程
在生物校本課程教學中,教師不應單純地追求知識內容的堆積,而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建構與探索,真正成為生物校本課程的參與者、創造者,實現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所以,在生物校本課程學習過程中要進行教學模式重構,把過往、單向的、機械的知識性、灌輸性課堂,轉變為師生之間圍繞特定教學目標進行探索、實踐的課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對照課程標準,明確本節課所設計問題的重點與難點,將內容、情境與學生認知沖突的結合點進行合理布局,按照內容的認知難度、時空順序、邏輯結構、重點、難點進行合理安排,努力將課堂學習的構成轉化為導引學生有層次、有計劃、有自主認知的過程,為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例如,學習“探究光照強度、光照質量、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根據學生生物基礎的差異將其分為甲、乙、丙、丁,分別負責光照強度的控制、光照質量的控制、溫度的控制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控制不同任務的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從不同變量出發對光合作用的條件進行探究,進一步明確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真正將教師之“教”轉為學生之“學”,幫助學生積累信心,提升興趣,更好地開展生物學習。
2.立足學科特色,形成實施內容依托
在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應注重發揮學生創新性與主動性的同時,推進特定目標指引與特定任務驅動下的課程內容設置與優化。具體而言,在充分考慮不同題材、課型特點的前提下,制訂差異化和針對性的課程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習基礎學生的需求,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主學習。在結合高中生物校本課程學科及學生的特點設置差異化的自主學習培養內容過程中,一定要對組織構建、實踐方式等進行相應調整,提升生物校本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情況的匹配度,增進生物校本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度,實現生物校本課程內容在知、情、意上的充實與完善,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能夠實現激趣質疑、主題探究與情感認知,帶動不同學生實現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學“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這部分內容時,生物教師應對照課程標準,突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講解,將提問的“爆發點”進行合理布局。為激發學生思考沖突,加深對內容的了解,教師可以提問“流入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去哪了?”“為什么能量流動在生態系統中逐級遞減?”等問題,以此問題為導引,激發學生們課堂參與度。當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知識有所認知時,教師可以提供“關于賽達伯格湖能量流動圖解”的相關素材,引導其運用相關知識,借助互聯網、復習資料等工具,在教師指導、同學幫助下,對相關內容進行整合性分析,并將結果與同學分享。
教師校本培訓工作總結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制度保證;校本培訓內容豐富多彩;本年度校本培訓工作的反思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校本培訓工作,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指導、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警鐘長鳴、狠抓了基本技能訓練,提高了教學藝術、新課程理念培訓、抓好骨干教師培訓工作、教研組定期活動(每二周一次)、教師的理論學習仍要加強督促、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力度不夠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更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是教師成長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訓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將我校本年開展的校本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制度保證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校本培訓工作,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指導,把校本培訓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培訓,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學校加強了對校本培訓過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訓時間、內容、人員、考評“四落實”,做到了輔導教師上課有講稿,聽課教師有筆記,學校有記錄和信息反饋記載。通過多種形式反饋工作進展情況,對教師產生激勵作用。
二、校本培訓內容豐富多彩
基于生態教育的化學校本課程設計
摘要:以構建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體系為目標,從課程設計理念、課程目標確立、課程內容組織結構和課程環境設計等方面探討了生態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課程設計思路,提出了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內容選擇的策略,以期為生態教育類化學校本課程的設計和編制提供理論和方法參考。
關鍵詞:生態教育;;化學校本課程;;課程設計;內容設計;教學策略
十余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校本課程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基于生態教育觀點設計特色校本課程的研究還不多。面對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在校本課程設計中有效融合生態教育理念,構建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將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探索。基于生態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課程設計研究是把生態教育的相關理論和先進理念融入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努力使校本課程內容涵蓋生活、環境、能源等生態領域,構建生態教育類系列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將有益于提升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1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理念設計
生態教育(Eco-Education)是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其內涵尤為廣博。生態教育是一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創建生態文明社會”為宗旨的教育理念,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促進師生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生態教育的課程觀強調“多元開放”的課程理念、“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和諧”的價值追求等。把生態意識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生態觀的重要途徑[1]。基于此,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設計理念將以“提高學生生態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適應時展的要求,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努力構建具有地區特色,體現生態教育理念的、充滿活力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體系,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需的環境、能源、生態類知識和技能,為培養具有良好生態素養的公民奠定基礎。
2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目標設計
中小學加強校本培訓調研
校本培訓以其組織的自主性、內容的針對性、方式的靈活多樣性等特點,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操作平臺,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我縣于2003年開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對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的研究、實踐與探討也同時展開。幾年來的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與經驗,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與困惑,筆者對此有一定的認識與感受。
一、做法與成效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對校本培訓重要性的認識
校本培訓是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教育教學實踐為落腳點,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目的的一種開放式的教師培訓方式。中小學校和教師對校本培訓擁有充分的自主權,提高中小學校長和廣大教師對校本培訓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他們組織、開展、參與校本培訓活動的積極性,是實施校本培訓的關鍵。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舉辦校本培訓專題研修班。我們先后組織全縣中小學校長及校本培訓組織管理者圍繞《校本培訓的理念與方案設計》、《校本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校本培訓與教師專業成長》、《校本培訓的管理與評價》等專題進行了專題研討培訓;其次,提供校本培訓學習材料。我們為全縣中小學校推薦了《校本培訓實施指南》(首都師大出版社出版,張祖春主編)一書,做為各校組織學習的主要材料,同時編印《校本培訓知識問答》,圍繞廣大中小學教師關心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我們經常在中小學校長會議、教務主任會議及參與各校教研活動等活動中,積極宣講校本培訓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研討,許多中小學校長及中小學教師進一步明確了開展校本培訓是新時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統籌規劃,明確職責,確保校本培訓工作的落實
校本培訓工作得以持續開展的關鍵在于能否取得實效。為避免出現“轟轟烈烈搞培訓、認認真真走過場”的現象,確保我縣校本培訓工作的良好開局,在認真總結新課程教師培訓工作的經驗教訓、深入中小學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寧德市校本培訓實施方案》的要求,縣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的通知》。該《通知》遵循“加強領導、上下互動、分工協作、形成合力”的原則,對校本培訓的目標和意義、組織與領導、實施與管理、條件與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確規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通知》指出:“縣教師進修學校具體負責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的校本培訓的管理和指導工作”、“各校要將培訓內容向縣教師進修學校申報”、“培訓方案須經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通知》進一步明確:各中小學校長是校本培訓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各校要根據市實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校本培訓工作,中學以校為主,各鄉鎮小學以中心校為主體開展此項工作”,要求各中小學校長要結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訓的思路和構想,充分發揮校長在校本培訓中導向和引領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縣中小學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初步形成了我縣校本培訓工作的組織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