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態教育的化學校本課程設計

時間:2022-02-26 02:47:08

導語:基于生態教育的化學校本課程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生態教育的化學校本課程設計

摘要:以構建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體系為目標,從課程設計理念、課程目標確立、課程內容組織結構和課程環境設計等方面探討了生態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課程設計思路,提出了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內容選擇的策略,以期為生態教育類化學校本課程的設計和編制提供理論和方法參考。

關鍵詞:生態教育;;化學校本課程;;課程設計;內容設計;教學策略

十余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校本課程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基于生態教育觀點設計特色校本課程的研究還不多。面對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在校本課程設計中有效融合生態教育理念,構建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將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探索。基于生態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課程設計研究是把生態教育的相關理論和先進理念融入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努力使校本課程內容涵蓋生活、環境、能源等生態領域,構建生態教育類系列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將有益于提升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1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理念設計

生態教育(Eco-Education)是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其內涵尤為廣博。生態教育是一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創建生態文明社會”為宗旨的教育理念,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促進師生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生態教育的課程觀強調“多元開放”的課程理念、“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和諧”的價值追求等。把生態意識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生態觀的重要途徑[1]。基于此,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設計理念將以“提高學生生態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適應時展的要求,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努力構建具有地區特色,體現生態教育理念的、充滿活力的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體系,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需的環境、能源、生態類知識和技能,為培養具有良好生態素養的公民奠定基礎。

2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目標設計

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宗旨是讓學生通過了解和掌握化學環境能源與生態類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激發學生欣賞化學,熱愛化學的情感;選擇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采用多種形式的課程模式,使學生得到統一和諧的發展。(1)知識與技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理解化學知識的基本原理;通過化學趣味實驗項目,了解實驗設計的過程和方法,掌握一定的實驗設計技能;了解化學相關學科的科普知識,了解化學前沿科技動態。(2)過程與方法:經歷生態教育實踐調查過程,學會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團隊合作精神;形成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解釋、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化學現象和化學問題的意識,學會收集資料,分析資料,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探究化學對環境變化造成的影響,感受化學以及化學工業對環境的利弊,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操,正確看待化學與環境、化學與人類社會的關系,追求化學為人類服務的目標。

3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內容是構成課程的要素之一,“選擇怎樣的課程內容”和“如何選擇”是設計與實施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核心問題。

3.1課程內容選擇范圍

為實現高中化學生態類校本課程的課程目標,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上需遵循一定邏輯聯系的線索進行:———學生與自然發展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發展的關系。在生態教育理念指導下,“環境、生命、生活”3大主題領域的課程資源構成了生態教育類化學校本課程的內容范疇。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選擇可以因地方、學校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而各具特色。

3.2課程內容結構設計

依據生態教育理念,將生態教育類化學校本課程內容劃分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環境教育3個學習領域,每個主題領域再分為3個科目,9個科目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出生態教育內容的內在邏輯聯系[3]。在內容選擇上,重視化學與生命成長、生活以及環境的聯系。每個科目圍繞某一學習領域,整合學生經驗和課程資源,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生態教育類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9個科目,具體設置如下:

3.3課程內容選擇策略

高中化學校本課程需要結合本校實際充分發揮創造性而確定適合的內容。為便于內容選擇和組織的操作性,整合校本課程內容選擇的已有經驗,提出以下3個內容選擇策略:

3.3.1以學科知識為線索,保障內容科學性

校本課程的內容組織既要遵循廣域性和適切性的特點,同時又必須有其內在的學科知識邏輯線索,貼近課程標準,正確把握學習要求,有利于學生順利達到學習目標。校本課程根據內容素材的特點構建相對應的學科知識系統,充分發揮課程內容的科學導向性,為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態度等方面的學習提供科學的保障。經過調查了解,現行的很多學校校本課程內容廣域性有余,而科學性尚有不足,這樣的校本課程學習必然不利于學生的科學思維發展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學校化學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還是要堅持以學科知識為主線,以保障課程內容的科學性。

3.3.2以個性發展為核心,提升內容發展性

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促進生態意識的形成,引導學生健康和諧發展是高中化學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的任務和目標之一。在化學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首先要考慮大多數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進而因校、因地制宜地進行課程內容設計,從而在源頭上有效避免了校本課程教育功能的滯后性;其次,課程內容在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之外,還需充分整合課程資源,優化內容章節設計,進而突出課程內容循序漸進的邏輯性和發展性特點,由淺入深、由博而專,層層遞進。由此可見,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是高中化學校本課程內容設計的核心指向,同時也是有效提升課程內容可持續發展性的重要方面。

3.3.3以社會需要為導向,促進內容社會性

學校是培養社會人才的地方,學校課程的設計與設置理所當然的要同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同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選擇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生活和生產技術、化學學科造福社會發展等資源融入校本課程的內容設計,引發學生在課程學習中通過討論、調查、實驗等學習方式進一步理解化學知識,充分認識化學(科學)在社會生產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學(科學)、技術和社會3者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校本課程內容選擇上,不僅要注重內容的知識性、發展性,更應力爭體現社會發展的特征和趨勢,營造一種“課程源于社會生活,課程用于社會生活”的校本課程學習氛圍。

4生態教育類校本課程環境設計

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優美、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尤其是生態教育類化學校本課程的實施對校園環境的要求更加嚴格,可以從學習環境、教室格局和師生關系3個方面對課程環境設計進行探討。

4.1營造安靜優美的學習環境

(1)要保證教室的環境衛生。(2)確保教室環境安靜,教室內外禁止喧鬧,老師要培養學生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3)教室的環境應該具有個性化,教室的布置應該由老師和學生一起親自布置。(4)教室中的色調要協調。教室的色彩應該符合教學內容,教室最好用冷色調,化學實驗室則應該用暖色調。(5)教室的布置應該簡潔大方,不能擺設過多的物品,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4.2設計和諧開放的教室格局

教室里的課桌和教具布置,尤其是學生的座位編排,影響著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影響課堂的教學氣氛,進而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態度造成相應的影響。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特點靈活地調整學生的座位編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對學生座位進行編排時,應該根據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量進行安排,不管是傳統的座位編排還是開放的座位編排,都應該注意加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課堂上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教學中來。

4.3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基石。在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中,教師應該充分扮演好學生生活中的引導者、激勵者和合作者角色。從教師角度看,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加與學生的交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學生角度看,要尊重教師的正確指導,接受教師的教育行為,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積極配合教師的日常教學和研究。建立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關系,將會使課堂的活力得以最大程度地顯現;師生之間在沒有專制、壓力以及懷疑阻抗的情緒中交流和溝通,一起探討,共同探究,暢所欲言,使校本課程的課堂呈現一種生態和諧之美。

5結語

校本課程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極富生命力的研究領域,其研究與實踐始終伴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與深化,并在學校層面上充分發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4-8]。以生態教育理念為指導,對高中化學校本課程設計進行創新性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設計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新視角。校本課程的設計與探索之路永無止境,如何進一步提升校本課程內涵,強化校本課程特色,優化校本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和健全人格,助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將是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和追求的目標。

作者:蔣建偉 閆蒙鋼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閆蒙鋼.生態教育的探索之旅.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張寧云,王偉群.化學教育,2009,30(6):19-21

[4]葉波,范蔚.課程與教學,2012(4):49

[5]胡君.化學教育,2015,36(1):6-9

[6]溫利廣.化學教育,2014,35(21):13-19

[7]盧曉平.化學教育,2014,35(17):5-7

[8]陳瀟瀟.化學教育,2014,35(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