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套路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14:38: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武術套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武術套路運動員體能訓練探究
摘要:以武術套路項目體能訓練為研究對象,總結武術套路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對目前體能訓練存在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學方式單一、忽視武德培養,專項體能訓練認識不足以及缺乏科學訓練理論指導等問題進行剖析。并依據項群訓練理論提出武術套路體能應遵循項群理論的類似原則,發展核心力量水平,做到專項力量化;注重體能訓練的整體性、系統性及節奏性;“一般+專項”訓練相結合,加強科學化訓練。
關鍵詞:項群理論;武術套路;體能訓練;核心力量;專項訓練
中國武術是一項深深植根于普通大眾的運動項目,其中套路是中國武術的特有表現形式,其獨特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獨樹一幟,更在于它是對中國武術技擊方法的“高度提煉和藝術再現”[1-2]。武術套路正在向高水平、高難度、創新化方向持續發展,其全新發展趨勢使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根據我國運動訓練專家田麥久教授及其團隊提出的項群理論,武術套路屬于難美性項群[3],該項群要求人體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平衡、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而體能訓練是全面提升身體素質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技術動作正確、高效、美觀展示的關鍵。武術套路是成套的技擊和攻防的動作組合,是一項高強度、非持續性的間歇運動,供能方式以無氧特征為主[4]。體能訓練能夠為高難度武術套路及組合的施展夯實基礎,但體能提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面向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既要遵循科學、系統的原則,又要兼顧武術套路的難美性項群的運動特點。
1項群理論視域下武術套路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武術套路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體能訓練的目標是提高身體機能水平[5]。項群理論認為體能訓練中既要采用一般訓練理論更加準確而深入地促進健康水平,又要基于專項訓練理論升華和提高專項身體素質。
1.1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民族武術套路節奏和韻律藝術風格探討
一民族武術套路節奏和韻律藝術風格
(一)民族武術套路節奏藝術風格
武術套路演練中的動靜節奏是指定勢的動作與連貫動作在時間、空間上的轉換變化而表現出來的運動秩序和運動軌跡。郭沫若曾在《文藝論集》里寫過:“節奏,可以說就是生命!”武術套路演練中對于節奏的運用是非常重視的,如長拳的演練中有要求“動迅靜定”、“抑揚頓挫”。正如柏拉圖在其著作《習慣》中論述的:“節奏是運動的秩序”。武術套路中節奏的變化也是貫穿于整個武術套路演練過程中的靈魂。如同演繹音樂,樂曲的高低輕重、長短急緩與抑揚頓挫的組合,體現出其節律的和諧。而武術套路則是通過靜止造型與運動中的組合動作,還有對于動作快慢的對比表現來體現套路的演練風格的。如在規定南拳中,第一段的一個組合,下身為馬步,上肢則是雙手“單指”的連續性三個外推動作。在這個組合的表達上如果三次連推都是一樣的速度就無法體現南拳剛猛和有力的風格特點,而如果在節奏的處理上,遵循由慢到快,由凸顯勁力到速度與力量的結合,那就能很好的從節奏上凸顯出南拳的剛猛迅捷的藝術風格?!榜R步雙推單指”從動作上看是個靜止的造型動作,而由快而慢的演練則讓這個動作有由靜到動的層次感。而三次雙推是的節奏不一的表達方式也讓演練者力量的表現更為凸顯,從而加大了南拳套路的藝術表現力,充分地表現出南拳中以力助氣的攻防技巧,激烈攻守雙方的矛盾化與協調性,更加的引人入勝。而從動靜節奏的變化中可以演化出動作的快慢、虛實等節奏的變化,則有助于武術套路自身獨特技法的形成。
(二)民族武術套路韻律藝術風格
韻律并不只存于音樂中,也存在于其它的藝術媒介中,如舞蹈、美術、建筑、攝影、藝術體操和武術中。武術套路中韻律一般認為是套路演練的節奏體現。劉紅偉在談到武術韻律時認為:“中華武術在動態韻律中求和諧,就體現在一個‘韻’字上。準確把握武術演練中動靜節奏變化的技巧,有助于成功的表現該武套路的韻律感?!睆堉ι性凇稖\談競技武術套路的審美情趣》一文中強調“競技武術套路的氣韻表現為演練者以生動和諧的節奏去表現藝術對象的精神品性和生命力”。因此,通過演練將‘韻’的涵義(指一種有節奏感的寓統一于變化的形式規律,是呈現出多樣統一和回環往復特點的形式因素)具體地表現出來?!薄绊嵚伞逼鋵嵃袃蓚€部分:一個是“律”,一個是“韻”,就是聲韻和節律,原指古典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引申為音響的節奏規律。《舊唐書•元稹傳》:“思深語近,韻律調新,屬對無差,而風情宛然。”葉圣陶《游了三個湖》:“聽湖波拍岸,挺單調,可是有韻律?!比绻澛煽梢杂梦湫g套路中的節奏來表現的話,那“韻”在武術中也應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武術套路中大多對于呼吸有所要求,如華拳對于呼吸有“提、托、聚、沉”及起跳時要提氣,定勢動作時要托氣及平穩呼吸,在平衡時要聚氣及屏住呼吸,在下落動作時則要采用沉氣。這些呼吸的運用被認為是武術套路的練習方式之一,但當我們將這些呼吸方式放到武術套路的演練中,我們發現,當演練者在做定勢動作時,如果他采用的是平穩的呼吸,就凸現了定勢動作觀望戰況的意圖,表達了演繹者調整利用定勢調整自身狀態但又不愿被對手所看穿的心理模式。再如,南拳套路中經常有的動作在演繹時配有發聲,而發聲同樣是屬于氣息的一種變化。當動作在發聲的配合下演繹出來時,勁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凸顯。同樣對于欣賞者來說,發聲動作可以引起觀賞者的注意,同時也幫助觀賞者更好的欣賞武術套路。
二民族武術套路節奏和韻律鑒賞方式
武術套路發展動因分析論文
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術本身的社會功能等三方面闡述武術套路發展的動因。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麗珍寶。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擊性能,還由于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活躍文化生活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后,武術成為最廣泛、最普及的運動項目之一,得到了蓬勃而健康的發展。同時,通過國際體育交往,我國武術已開始流行世界,逐步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
武術運動主要包括技擊和套路兩種運動形式,武術套路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被稱之為“套路運動”。一般認為套路運動是技擊的高度提煉和藝術再現,它來源于技擊,又高于技擊,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它之所以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就在于它來自技擊,而又進一步規律化、藝術化。正如文學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樣,而套路中絕大多數動作取材于技擊,仍保持了實用技擊的一面,既具有攻防特點,又具有健身意義的一項體育運動。
1、人的生理需要是套路運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起因
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低下,龐大而兇猛的野獸對原始人的生存是一個主要的威脅。狩獵,是原始人類為了維護生存所必需的活動。一個獵手,同時也是戰士,戰斗時的武器,也就是狩獵的工具。嚴酷的生活條件,迫使人類不斷地改善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并在集體勞動過程中及部落戰爭中發展徒手或簡單武器的攻防格斗技能。如拳打腳踢、躲閃、跳躍、摔跌等,這就是拳術的萌芽。劈、砍、扎、刺、撩則是武術長短器械使用方法的萌芽??梢?,武術起源于生產勞動。
當戰爭勝利后或勞動休息時,人們往往會把戰斗和狩獵致勝的技術以“舞”的形式表演一番以示威武和榮譽。用這種“舞”的形式把攻防動作予以抽象再現,目的是抒發自己的心情感受或表演一下技擊方法。在戰爭中動用成功的一拳一腿、一擊一刺沒有固定的動作規格。因而在舞練的過程中也沒有呆板的程式。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人們技擊方式及“舞”的形式都在不斷提高。這種沒有程式的舞練逐漸變成了有程式和表現主題的“武舞”。以后“武舞”隨著“舞”的藝術因素不斷增多,“武”的攻防格斗因素減少,而成為專門供人欣賞的一種藝術活動,而“武舞”中的舞練形式及豐富的演練技巧都成了以后套路技藝中的主要內容。2、人的心理需要促進套路運動的產生和發展
音樂與武術套路融合論文
摘要:通過對音樂節奏、動作節奏、神態及形態來論述武術套路的藝術美,并相應提出對音樂的選擇與應用及選配音樂時應注意的若干問題,旨在通過武術套路的合理配樂,提高武術套路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來推動武術套路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武術;套路;音樂
武術是融技擊,健身娛樂、修身養性等功效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而如何提高武術套路的觀賞性,除了要提高動作難度來刺激觀眾的視覺神經外,還要配以優美的音樂來有效刺激觀眾大腦神經的興奮中樞,調動觀眾的情緒,使觀眾的情緒隨著音樂變化而激蕩與動作的動靜相渲染,通過音樂的美來體現和感受武術運動員的形體美、造型美等外在的特征和精氣神的內在神韻,享受武術套路所表現出來的勇武有力,起伏跌宕,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等特有的美學特征,滿足觀眾的審美需要和欣賞要求是當前中國武術走向國際化發展的必經之道,武術演練配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音樂讓武術更具表現力
1.1音樂節奏對武術套路節奏有調節作用
音樂與武術的共同特點是節奏感強,音樂節奏是指音樂在時空上的輕重緩急。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武術節奏是動力在時空上的分配方式,是體育運動不同的階段或各個環節以及負荷與恢復安排中的時間特征。音樂為武術所接受的就是節奏,而音樂節奏對武術這一類體能性、技術性的項目起著特殊的控制作用,它對運動員的心理、生理、運動負荷、動作技能、運動成績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實踐證明:音樂節奏可以控制和誘導運動員對武術動作的節奏和幅度及比賽中的心理狀態,因此,在有音樂伴奏下的武術套路訓練和比賽中,有利于改善其神經反應的節律性規律,提高運動員機體的協調能力,同時音樂還有助于約束運動員的注意力和思維,控制其心理活動的指向,使技能練習更具實效,從而達到提高訓練和比賽的目的。
武術套路中音樂的選擇與應用探索
在武術套路中,音樂和動作的表現要達到完美結合,不僅能增強動作的節奏感和對音樂內涵的表現力,而且能引起裁判員和觀眾的共感,達到美感效果。在配樂時要根據不同類型拳術特點選擇音樂,根據運動員的演練風格來選編音樂,根據動作的特點運用音樂,注重運動員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避免出現音樂與套路的不和諧,并應考慮音樂與套路的整體效果。
武術是融技擊,健身娛樂、修身養性等功效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而如何提高武術套路的觀賞性,除了要提高動作難度來刺激觀眾的視覺神經外,還要配以優美的音樂來有效刺激觀眾大腦神經的興奮中樞,調動觀眾的情緒,使觀眾的情緒隨著音樂變化而激蕩與動作的動靜相渲染,通過音樂的美來體現和感受武術運動員的形體美、造型美等外在的特征和精氣神的內在神韻,享受武術套路所表現出來的勇武有力,起伏跌宕,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等特有的美學特征,滿足觀眾的審美需要和欣賞要求是當前中國武術走向國際化發展的必經之道,武術演練配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音樂讓武術更具表現力
1.1音樂節奏對武術套路節奏有調節作用
音樂與武術的共同特點是節奏感強,音樂節奏是指音樂在時空上的輕重緩急。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武術節奏是動力在時空上的分配方式,是體育運動不同的階段或各個環節以及負荷與恢復安排中的時間特征。音樂為武術所接受的就是節奏,而音樂節奏對武術這一類體能性、技術性的項目起著特殊的控制作用,它對運動員的心理、生理、運動負荷、動作技能、運動成績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實踐證明:音樂節奏可以控制和誘導運動員對武術動作的節奏和幅度及比賽中的心理狀態,因此,在有音樂伴奏下的武術套路訓練和比賽中,有利于改善其神經反應的節律性規律,提高運動員機體的協調能力,同時音樂還有助于約束運動員的注意力和思維,控制其心理活動的指向,使技能練習更具實效,從而達到提高訓練和比賽的目的。
1.2音樂與套路的形與神
武術套路發展動因論文
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術本身的社會功能等三方面闡述武術套路發展的動因。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麗珍寶。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擊性能,還由于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活躍文化生活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后,武術成為最廣泛、最普及的運動項目之一,得到了蓬勃而健康的發展。同時,通過國際體育交往,我國武術已開始流行世界,逐步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
武術運動主要包括技擊和套路兩種運動形式,武術套路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被稱之為“套路運動”。一般認為套路運動是技擊的高度提煉和藝術再現,它來源于技擊,又高于技擊,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它之所以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就在于它來自技擊,而又進一步規律化、藝術化。正如文學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樣,而套路中絕大多數動作取材于技擊,仍保持了實用技擊的一面,既具有攻防特點,又具有健身意義的一項體育運動。
1、人的生理需要是套路運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起因
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低下,龐大而兇猛的野獸對原始人的生存是一個主要的威脅。狩獵,是原始人類為了維護生存所必需的活動。一個獵手,同時也是戰士,戰斗時的武器,也就是狩獵的工具。嚴酷的生活條件,迫使人類不斷地改善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并在集體勞動過程中及部落戰爭中發展徒手或簡單武器的攻防格斗技能。如拳打腳踢、躲閃、跳躍、摔跌等,這就是拳術的萌芽。劈、砍、扎、刺、撩則是武術長短器械使用方法的萌芽。可見,武術起源于生產勞動。
當戰爭勝利后或勞動休息時,人們往往會把戰斗和狩獵致勝的技術以“舞”的形式表演一番以示威武和榮譽。用這種“舞”的形式把攻防動作予以抽象再現,目的是抒發自己的心情感受或表演一下技擊方法。在戰爭中動用成功的一拳一腿、一擊一刺沒有固定的動作規格。因而在舞練的過程中也沒有呆板的程式。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人們技擊方式及“舞”的形式都在不斷提高。這種沒有程式的舞練逐漸變成了有程式和表現主題的“武舞”。以后“武舞”隨著“舞”的藝術因素不斷增多,“武”的攻防格斗因素減少,而成為專門供人欣賞的一種藝術活動,而“武舞”中的舞練形式及豐富的演練技巧都成了以后套路技藝中的主要內容。
武術教育發展路徑探析
摘要:為了更好地促進學校武術教育的發展,著實提高學校武術教育的改革成效,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當前三種學校武術教育改革思想進行法理辨析,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探索新時代武術教育改革的路徑。研究認為:當前三種典型的學校武術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圍繞“套路”與“對抗”兩個基本點展開,但在“打練結合”與“打練分離”的具體教學實踐中卻并沒有將兩者融為一個教學整體。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立足單勢、打練結合、形成體系、培育精神”的改革設想。其中,“立足單勢”是解決武術教學中“套路練習”與“技擊對抗”矛盾的重要手段;“打練結合”是體現武術教學整體觀的重要形式;“形成體系”是豐富學生整體武術認知的基本保證;“培育精神”是實現武術教育當代價值的重要指向。
1當代三種學校武術教育改革思想的反思
針對當前學校武術教育問題,眾多專家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設想,有以國家層面正式推廣實施的,也有落實于具體學校進行相應教改實踐的。通過歸納整理,前后有5種典型的學校武術教育改革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下面就針對這5種學校武術教育改革思想進行反思。
1.1“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強調應用”改革理念反思
該思想是邱丕相、蔡仲林、周之華等教授等武術名家在2004年左右提出的“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強調應用”[2]的改革思想,該改革思想以十六大所提出的“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時代背景,是針對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該種思想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淡化套路的功用,也看到了套路無法培養學生的技擊能力這一弱點,進而通過淡化套路的方式,突出對于套路之中方法的應用,進而嘗試從“簡化”角度入手培養學生的競技對抗能力。可以說這種改革思想吹響了學校武術教育反思以套路教學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之缺憾,是學校武術教育開始著手思考學校武術教育改革的沖鋒號,具有一定的“身先士卒”的積極意義。
1.2“突出拳種、優化套路、強調應用、弘揚文化”之理念反思
中學體育武術教學開展思路
1增強武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傳授經驗
中學體育武術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對于整個武術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作為傳道授業、教學育人的發起者,教師應該充分提高自身的武術教學知識,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程,總結教學經驗,對每位學生的性格、興趣、武術學習進展等有個大致了解,采用自主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規范自身的武術動作。在進行武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重視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1合理確定教學內容
部分學生反映對武術教材的一些內容不能理解,認為晦澀、高深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武術教材內容有著合理的選擇,在執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用簡潔、生動、易懂的語言合理講解武術知識,使得學生更易掌握相關的武學知識,便于武術教學的開展。
1.2教學安排要嚴密、教學方法要有效
教師應該先要設計學期教學規劃,確定教學目標,并要將目標通過合理有序分解成階梯型的系列任務,按照其先后順序在每堂中學體育武術教學中逐一落實,督求學生完成規定任務,最終確保了武術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通過對學生武術學習狀況的調查,來認識教學方式是否科學,并經過適當調整,力求合理、有效,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進程。
解析體育運動學校武術教學
武術作為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全民健身計劃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充分認識到武術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學校體育中的戰略地位,才可能在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教學體制研究方面去做一些具體的工作。有很多的武術工作者對大學武術教學的情況進行過許多探討,有不少文獻資料還介紹了不同類別的學校在武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武術教學研究的文章比較多。這些研究直接涉及到武術教學內容改革以及教材與教法的研究,直接影響到學校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中武術推廣普及的效果。老師也好,教練也好,應該明確對教學的改革研究是武術運動發展賦予我們的時代要求,我們的研究目的實際上就是怎么讓武術的推廣和普及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和接受。目前,武術已列為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上好武術課,對增強學生體質,強健體魄,實現終身體育目標,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掌握科學的手段、合理的教學方法,是上好高校武術課的關鍵。
一、體育運動學校武術教學目標的特點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根據三維健康觀、體育的特點以及國內外體育課程發展的趨勢,改變了過去按運動項目劃分課程內容和安排教育實數框架的新標準。它重新構建了體育課程的內容體系,拓寬了課程學習的范圍,將體育課程學習的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這五個學習領域的劃分真正體現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有利于發揮體育課程健康育人的功能。由于中小學的體育課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就是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按照這個課程目標,學習內容被劃分為五個領域,和過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這5個學習領域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而且各個學習領域的目標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來完成的,不可能把這五個學習領域隔離開來進行教學,更不可能理解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通過理論課、知識課來教育完成,它都是在身體活動課程當中來完成的。所以,了解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思路和想法是很有好處的,在培養武術教師上武術課時,教什么內容,如何去教,教學方法的改革等等工作,是值得深思的,很多地方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注重武術基本功的教學
武術基本功是學好武術的基礎和前提,學生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接受武術套路的學習。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練習,內容非常豐富,按身體部位和練習形式可分為八大類:肩臂練習、腿部練習、腰部練習、手型手法練習、步型步法練習、跳躍練習、平衡練習和撲滾練習。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結束大學體育必修課以后,許多套路已不能再完整地練習,但所學基本功動作,如腿法練習種的正踢腿、側踢腿、里合腿,外擺腿等直擺性腿法,前蹬腿、彈腿、側踹腿等屈伸性腿法,各種掌法、拳法、騰空動作以及發展柔韌相練習的各種壓腿壓肩和下腰等動作,學生多能很好的完成,也能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三、抓好動作組合練習的教學
體育教育武術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
摘要:近年來,武術課程還受到人氣不斷上漲的跆拳道等校外課程的沖擊。盡管國家提倡發展武術,將武術課程列入教學大綱,師生也普遍喜歡武術,事實上,學校武術課程仍然無法完全開展起來。為了有效地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文分析并介紹了體育教育專業武術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
關鍵詞:武術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
當前武術教學內容單調、教授武術的方法單一、師資力量不足是阻礙學校武術課程發展的重要原因,而師資力量不足又與武術課程教學內容單調有本質的聯系,如果不能明確武術課程教學“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就不能真正發展武術教學。
一、體育教育專業武術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忽視武術拳種
目前的武術課程教學內容存在著非常嚴重的一般化問題,競技武術種類變得越來越多。一直以來,學校中設置的武術課程的內容被籠統稱為拳術、器械,課程中沒有涉及名正言順的拳種屬性;這種現象使得拳種的文化性弱化;從拳種的名稱中可以看出這種現象,例如長拳,這一拳稱體現出中國人“比類取象”的思想,取“滔滔不絕的長江大?!钡囊馓N,稱之為“長拳”;然而現在冠以“初級拳”這一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