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常用的教學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0: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武術常用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武術教學逐漸受到重視,但很多人經常將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混為一談,使得武術教學效果較差。因此,文章將從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入手,重點研究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之間的差別。
關鍵詞 武術教學 體育教學 差別
早在上世紀初期,武術就被列入學校體育教學課程,但并不意味著武術教學已經在各級院校普及,尤其是現階段,很多部分學校依然將武術教學當做體育教學的一部分,而沒有將武術教學與w育教學區分開,嚴重影響了武術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分析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之間的差異。
一、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概述
(一)武術教學
武術教學就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武術知識,了解武術技能,增強學生對武術動作的掌握能力,增強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與爆發力。通過武術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克服害怕心理的能力,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對學生健康成長有一定好處。
(二)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1]。意在讓學生了解體育知識,增強體質,培養他們的思想道德與良好品質。體育教學具有系統性、統一性以及教育性等特點,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之間的差別
(一)價值上的差異
盡管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在大體上的價值相同,即都是為增強學生體質與運動水平而開展的,但兩者在價值上也存在本質上的區別。首先,對于武術教學來說,屬于本土教學活動,且帶有一定的獨特性,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今天,隱含在武術教學中的價值也被挖掘出來,如“天人合一”“陰陽辯證”等,這些在常規體育教學中是不存在的[2]。其次,絕大多數的體育教學都是外來品,民族色彩并不濃重,如籃球是國外的體育活動,其價值只有強身健體與娛樂。學生從體育教學中所學到的知識也很少,而在武術教學中則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有一定好處。
(二)教學方法的差異
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由于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并不相同,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通常情況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閉鎖式與開放式兩種,前一種教學方法需要相對安靜的環境,注重個人本性的體現,而后一種教學方法則需要多人參與。在武術教學中既可以采用閉鎖式也可以采用開放式,閉鎖式教學方法多引用在武術套路教學中,而開放式教學則多在散打教學中應用,之所以采用兩種教學方法,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對武術技能的掌握,套路學習需要學生自我感悟與揣摩,找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散打則需要在實踐中提升,了解怎樣的散打方式能夠提升自身的武術技巧。
而在體育教學中則多采用開放式教學,并不需要閉鎖式教學,其原因在于多數體育活動都需要多人參與才能完成,如籃球、足球、排球等,只有在開放式教學方法下才能更好的認識體育教學。基于此,在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中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分別做好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此外,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在評價標準上也存在一定差異,武術教學注重學生對武術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掌握,不注重學生人素質與情感變化,而體育教學則存在相反的情況。
(三)組織形式的差異
對于現代體育教學來說,在組織形式上多采用班級授課的方式,即按照班級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由教師安排授課時間,并按照教學目的與任務開展教學活動。這種組織形式不僅可以保證教師同時教授多名學生,還有利于教學效率與規模的提升,但卻無法實現學,且不利于學生個性化培養,難以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武術教學中,常用的組織形式為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這與武術傳統文化有一定關系,在我國古代武術教學都是采用這種方式的,盡管有些學校在武術教學中摒棄了這種方式,但在很多民間武術教學中依然使用。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式優缺點與體育教學優缺點正相反,不僅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培養,還能實現精英化教學,學生所學到的技能更加扎實,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有一定好處[3]。
由于兩者組織形式各有利弊,為做好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最好將兩者的有點綜合起來,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種組織形式,這也是有利于武術教學活動與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有效措施。
三、結語
通過以上研究得知,武術教學與體育教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別,所以在開展兩種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加強與現實情況的聯系,避免采用單一教學理論與方法,最好將兩者的優點融合在一起,規避缺點與不良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聰麗.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調查與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5(2):73-75.
篇2
一、武術套路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的重要性
前面已經提到,武術套路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術魅力展示的主要形式,有的人喜歡進行武術學習是因為武術可以幫人強身健體;有的人喜歡武術是因為偏愛我國這種獨有的武術文化,被武術的文化魅力所吸引;更多的人喜歡武術是由于喜歡優美的武術動作和連貫的武術套路。他們通過武術學習可以增強個人魅力,隨心所欲的參加各類問題活動,并從中感受快樂。所謂武術套路指的是一整套武術動作串聯在一起,每個動作之間具有非常好的連貫性,而且武術套路在鍛煉人們身體素質的角度也有所側重,通過一套武術套路的學習可以說鍛煉了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我們的大學武術課堂上太極拳幾乎是作為一門必學武術套路存在的,通過一整套太極拳的學習幾乎鍛煉了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和關節,非常有助于我們身體素質的提高。武術套路作為武術最主要的學習部分,決定著學習者對武術的興趣愛好走向,注重武術套路的可以提高武術教學課堂的魅力,讓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變得日趨強烈,無形之中提高了武術教學的效率,有助于我國武術的推廣。
二、如何進行武術套路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注重單一武術動作的教學創新
武術套路是由一串聯武術動作進行串聯后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在武術套路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是通過先對單一武術動作進行教學,然后將單一的武術動作組合起來進行教學的,單一武術動作的教學至關重要。在單一武術動作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所學武術動作的標準化教學,老師先做示范,同時將單一武術動作的動作要領告知學生,學生根據老師的示范動作結合老師所講的動作要領進行武術動作的學習是目前我國最常用的教學方法。由于不同學生的模仿能力不同,不同學生對武術動作要領的悟性或者說理解程度也不同,在老師沒有進行規范教學的前提下,學生所做出的單一武術動作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武術單一動作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對每一個學生的武術動作進行糾正,確保他們所學動作的規范性和正確性。如果學生人數較多,這種進行每個學生動作糾正的方法固然不可行,為了盡可能的規范學生的武術動作,可以在教學課堂上結合自己多年的武術套路教學經驗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最容易出錯的動作,加強對武術動作要領的講解,提高學生武術動作學習的規范性。
(二)注重武術套路整體性的教學
武術套路是由多個單一的武術動作有機結合起來的一個整體,對于武術的表演性來講,武術套路的整體性非常重要,單一的武術動作做的再標準,如果連貫性不好,也就是說武術套路的整體性不好,對于武術學習者來講也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人認為武術套路的整體性練習只能等到整套的武術套路學完以后才能進行,其實不然,武術套路的整體性練習可以說貫穿著整個武術套路學習的全部過程,只要我沒學習了兩個貨兩個以上的單一武術動作就可以進行武術套路整體性的練習,通過對武術套路整體性教學的重視,可以很好的提高武術課程的教學效率,也可以使武術學習者對武術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烈。
(三)讓學生自編武術套路增強學生對武術的創新能力
無論是單一武術動作的學習還是整個武術套路的整體性學習都是針對初級的武術學習者而言的,而對于那些有一定武術基礎的學習者來講,他們在武術的學習過程中不僅會認真學習老師所講的每一套武術套路,還會結合自己已經掌握的武術動作和要領,進行武術套路的自編。結合學生的武術基礎實際情況,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武術套路的自編,并要求他們結合自己所編的武術套路總結一些動作要領,老師根據他們的武術套路和動作要領給予相應的輔導和糾正。通過武術套路的自編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對武術的創新能力,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武術文化的精華。
篇3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學校體育教學中在師資、設施和學生的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一是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指導,著力培養武術專長教師;二是合理搭配武術教材;三是改善教學方法;四是擴大交流,形成武術學習熱潮。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精華,又被稱為國術,在長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注重內外兼修,練養并存的健身特點。堅持武術鍛煉對人體的機能和心理有著多方面的良好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兒童有壯內強外、全面促進的健身效果。依托學校來普及推廣武術,可以達到培養人們終生體育的意識和鍛煉習慣,從繼承和發展民族體育項目的角度來說,學校是發展民族體育的中介,武術本身的發展和普及也絕不能忽視學校這塊陣地。
一、學校武術教學的現狀
1、學校武術師資的配備情況
目前學校的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能,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的鍛煉觀念。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學校體育教學中,開設武術課教學的學校占一少部分,使得我國學校武術教育幾乎處于名存實亡的現狀。據有關資料表明,在所調查的東北三省32所省會城市大學、中學和小學時發現,有27.26%的學校開設武術課,而72.74%的學校沒有開設武術課,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武術專長教師,缺乏簡明有趣的教材,好的武術教育緣于好的武術教師,解決目前學校武術教育的現狀,必須培養一定規模的武術專業教師。
2、學校武術教材實施的現狀
通過查閱大量相關武術教材的科研論文,對學校武術教材的調查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主要問題:(1)教材陳舊和脫離學生實際。對武術教學內容的調查表明:學校生最喜歡格斗和對練,其次是套路。(2)武術教材的結構過于單調,包括:基本功、基本組合、武術套路。(3)武術基本功的創新很少,缺少新穎的武術基本功組合動作,使同學們失去了對武術的熱愛。有68%的學生不喜歡體育教材中的武術內容,40%-45%的學生沒有體育教材,30%多的教師是沒有體育教材,特別是農村學校,情況更加嚴重。說明了現行的學校武術教材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3、學生學習興趣較高與教師教學現狀的矛盾
據調查,學生普遍喜歡武術運動,但不愿意上武術課,緣自于體育教師的呆板教學,現實的武術課并不被學生所認同。綜合資料顯示:有50%以上的大中小學生喜歡武術運動,農村學校比例更高一些。學生普遍認為:武術是一項較為簡便的鍛煉方法,通過習武既可以強身健體,又可自衛防暴,同時還可以體會武術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強身自衛是多數學生追求的目標,女生習武更加追求自信和自衛的目標。學生的興趣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武術固有的健身、修身、防身的作用,也反映了學生不同層面的價值取向。學生喜愛武術,但是在正常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又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形成了一種矛盾,教師難以把武術的教學內容真正的傳授給學生,造成了目前武術教學的空洞無力,甚至是流失。有的學校甚至取消武術教學,長期如此,那么這項流傳千年的民族傳統精髓就會不復存在。
二、加強學校武術教育的對策
1、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指導,著力培養武術專長教師
近幾年來,我國體育師資的整體數量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每年從體育院校培養出來的武術專業畢業生是很有限的,而這些畢業生中能到學校一線從事武術教學工作的是少之又少。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整體素質較高,適合于各種教學,但對于靈巧性和技擊性較強的武術教學,稍顯不足,面對這種情況,上級主管部門應該把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武術教師作為長遠目標,解決目前武術教師缺乏的現狀。對學校的體育教師,應選派責任心強,基本功扎實的年輕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加大培訓力度,使這些年輕教師能承擔起武術教學的重任,形成一支具有武術專業知識的教師隊伍,盡可能的使每一個學校都有一名具有武術專業的教師,定期進行測驗,提升整體教師基本水平。
2、合理搭配學校武術教材,提高學生興趣
新的課程標準下,各項目教學都進行合理搭配,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武術教材也在不斷進行改革,不斷更新教材內容,以適應新的體育教學思想的要求。首先,教材要突現武術項目攻防和對抗的本質特點。其次,武術實戰技能與文化熏陶并重。在教材的設計上將豐富而博大的文化內涵轉化為學生易懂、易學并感興趣的形式,要提升武術教材的科學性,深入了解武術項目的特點,深度加工教材,用簡化、變形、游戲等多種途徑進行,綜合與分化相結合,把復雜難學的武術競賽素材進行分解,用其中符合體育教材原則和學生心理的內容作為武術教學的內容,展現武術自身的風格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3、合理改善武術教學方法,選擇多種教學手段
學校很多學生不愿意上武術課,與體育教師呆板的教學有關。要想改變目前武術教學的現狀,必須從改變武術教學方法上做一些嘗試。教學方法是教師運用一種主要的手法進行教學的行為方式。在武術教學中,主要運用念動訓練法和表象訓練法,這主要是心理學方法在武術教學中的運用。其中武術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的方法,講解動作的規格,動作路線,攻防含義,引起學生對動作的求知欲望;示范法是武術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生動、具體的直觀手法,在示范過程中,要注意示范面、示范位置、選擇示范時機、變換示范速度等,使學生清楚的了解動作,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提高學生興趣。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音樂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要根據不同的動作選擇不同的音樂,了解音樂與武術動作的內在聯系,使音樂與武術動作的配合恰到好處,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擴大交流,提高影響,形成武術學習熱潮
武術運動是一項群眾體育項目,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重要的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對學生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和完整人格的塑造有積極的作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各學校開展武術教學和課外鍛煉頗有成效的學校樹立典型,讓各學校參觀學習,交流經驗,擴大影響。各學校應充分挖掘本校資源,利用大課間時間,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習練武術,采取多樣形式,每個班都能創編出不同特點的武術操、搏擊操、器械操、各種套路組合、太極拳等,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真正了解武術運動的內涵,這樣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在學生們自由創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做適當的技術指導,全班動員、全員參與,形成武術學習的熱潮。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精華,學校是我國普及武術知識、傳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我國在校的學生有兩億多,如果他們能在學校得到良好的武術鍛煉,掌握武術鍛煉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學習幾套拳械,常練不輟,練得體魄健壯,武德高尚,若干年后,我國整個國民的精神風貌,必將大為改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中強國”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武術進入學校并得到廣泛普及,勢在必得,只要各級有關領導,尤其是決策層,從思想到行動上真正把武術工作重視起來,加上各基層教育者的認真貫徹落實,那么,中華武術一定會在學校教育中顯示出其博大精深的內涵,真正成為學校教育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方理勇.淺議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教學內容的結合.體育教學,2003.01 .
篇4
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本文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四個方面促
進高效體育課堂的形成。
【關鍵詞】高效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師角色的轉變激活了體育課堂。體育課堂由原來的低效無效甚至負效轉變成有效的
課堂。高效課堂是建立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之上,較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并取得教育教
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怎樣讓有效課堂變成高效課堂呢?
一 體育教學設計科學化
體育教學設計可分成兩種模式,一種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模式,另一種是新課標提出的
"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模式,當前采用的是后者。實際操作中有人對體育教學設計理解不透徹,因此出現
不良現象。如體育教學設計形式化缺乏針對性。體育教學設計等同教案等。
1、體育教學設計要有針對性
體育教學設計指向一節課,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諸多因素,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學
生的知識儲備不同,場地與器材不同,因此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各異,同時考慮教學過程中生成的
不同內容。由此可見教學設計不可通用,應具有針對性。
2、體育教學設計包含教案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直接指向課堂,它不是教學計劃更不是教案,是根據課標、教材、學生、場地器材、教
師等諸多因素,選擇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目標,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進行合理組
織與規則的過程。教案是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它是
教學設計的一部分。
二 體育教學目標可行化
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于核心位置,是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益的基礎。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中
師生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和標準。制定教學目標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研讀課標,把握方向
課程標準規定了學科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及要求,是編寫教材、組織教學和科學評價的依據,同時
也是制定教學目標的根本依據。因此,制定教學目標必須與課標的要求保持一致,我們應從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來制定教學目標。
2、吃透教材,掌握重難點
新課標下,初中《體育與健康》教材用三年。沒有了傳統的教學大綱,體育教師曾困惑過、迷茫過。長
期學習思考之后,教師悟出只有吃透教材,了解每個運動項目的特點、鍛煉價值及每項運動技術的重點
難點,最終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3、 聯系實情,摸透學生的身心特點
教學目標表述的是學生的學習行為,不是老師的授課行為。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因此,制定教
學目標之前,首先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的水平,心理發展的階段。其次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
對體育技術、技能掌握的程度。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制定出的教學目標才切實可行。
三 體育教學手段合理化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體育教學手段特指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目標所運
用的物質力面的場地、器材、儀器、設備等。
1、 場地布置美觀實用
體育教學中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場地有不同的要求。體育教師要精心布置場地,使學生跨入操場的一瞬
間,能感受到體育課的吸引力。從視覺上喚起學生的運動欲望。如長跑練習中,在圓形跑道邊插上小紅
旗,這不僅可提示學生何時變速跑。同時也裝點了操場鼓舞了士氣。
2、 器材使用貫穿始終
體育器材在體育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體育課中不是用的器材種類越多教學效果越好,我們應看器材使
用的科學性和使用的頻率。在實踐教學中,常看到有的教師用一張紙上好一堂短跑課,用一塊小墊子上
好一堂身體素質練習課,或一根繩子上好一堂武術課。因此體育課中體育器材的使用要精而不濫。
四 體育教學方法最優化
體育教學方法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采取的教與學方式
的總稱[1]。
1、 體育教學方法分類
我國教學方法分類模式有兩大類。第一是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學方法,共分為五類,第二是黃甫全教授
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方法:語言法(講解、口令與指示、口頭評價、口頭匯報
、默念與自我暗示);直觀法(動作示范、直觀教具與模型演示、采用多媒體技術、助力與阻力、定向
與領先);完整法與分解法(完整法、分解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強化概念法、轉移法、降低難度
法、信號提示法、外力幫助法);游戲與競賽法(游戲法、競賽法)。現代體育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
、發現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領會學習法。
2、課型不同教法有別
體育教學中的課型有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不同的課型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①新授課主要是傳授
新的體育知識,形成新的運動技能。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口令與指示、口頭評價、動作示范、直觀
教具與模型演示、采用多媒體技術等方法等。②練習課是在新授課之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
生通過練習鞏固運動技能。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游戲法、競賽法、合作學習法、領會學習法、默念與自我
暗示法等。③復習課是上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鞏固運動技能,培養學生自覺運動的習慣
,為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服務。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強化概念法、練習法、競賽法等。根據實際需要教學方
法可任意組合,最終目的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主要看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教學目標達成度。以上四個方面是相關的,應進行全面
考慮。這有助于高效體育課堂的形成。
篇5
關鍵詞:學生;主動學習;體育教學
一、學生體育學習的現狀
體育教學中,常有部分學生上體育課不夠主動,對教師布置的練習內容缺乏積極性,多采用應付的態度。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和創造活動的原動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創設各種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教學中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鼓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推動學生的內部動力,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自發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研討的教學過程。
二、改善現狀的方法
(一)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組織教法的多樣化
1.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是選擇學生接觸少但是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改革強調目標的引領,現在的教學,在能夠達成預設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往往選擇的內容較多,面較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接觸較少,或者主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例如,根據身體健康領域目標預設在游戲中進行多種跳躍的練習,根據此目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平時接觸的比較少的跳躍內容進行教學的組織(集體開合跳接力游戲、十字跳游戲、障礙跳等等)。
當然,要做到每堂課教學內容的新穎也不太現實,所以較新穎的教學內容在單元或者學期教學計劃中占的比重不會很大,我們一線教師應該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上。
2.教學手段、組織教法的多樣化
在同一個學習內容中,用變幻多樣的練習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有新鮮感,這樣也就保證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通過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調控,使“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例如,在教學“水平二障礙跑”時,一般我們都會采取直線過障礙的比賽形式,完成了幾次,學生的狀態不再那么的投入,組織上也開始松散。這時候就要求改變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將教學推向又一個,始終抓住學生的心。教師此時可以拓寬自己的思維方式,將直線的障礙跑形式改成曲線的形式,圓形、三角形等等。當然,我們還可以改變通過障礙的方式,由單個的形式向合作的形式轉變,比一比在通過的過程中,哪一小組的學生互幫互助了。其實只要教師肯動腦筋,再枯燥的形式我們都可以轉變得豐富多彩,因為學生天生好動,而我們正是他們的設計師,在他們最喜歡的課上始終都是我們陪伴著,還有誰能比我們更了解他們。關鍵是要愿意多想,愿意多嘗試。
3.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
新課改強調一種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不該是居高臨下地教學生,而需要做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服務者。新時代的學生,更希望做老師的朋友,希望做老師的助手,所以我們老師應該主動地親近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從而喜歡上自己的課,這對于激發和延續學生的興趣也起著至關重要作用。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師本身的性格、習慣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有時也會伴隨著情緒的影響,我想至少每位老師都能做到這幾點:(1)在安排的學練活動中自己也主動參與,體驗一下童趣的感覺。(2)在一些技巧類內容的講解中,蹲下身、彎下腰,放低自己姿態,從而讓學生感覺老師就像自己的朋友,讓他們忽略師生間的距離。(3)學練時要多給學生語言的肯定和鼓勵,在面對那些后進生時,講話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有耐心。
4.改變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傳統的教學,教師在主動地教,而學生卻都在被動地學。學生早已厭倦了老師講一遍,我就做一遍;老師做一遍,我再做一遍的機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科學性,我們一線的體育教師都重點關注過,可是這些都只是基礎,教學方法的合理性、適用性,教學方法的運用是不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怎樣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取得最好的結果確實需要我們思考。
(二)觀察比較法在教學中運用
在一些體操、技巧、武術內容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學生會直觀看并表達出對優美動作學習的愿望。這時候我常用比較法讓學生觀察并啟發學生做出正確優美的動作,選擇動作差異較大的學生示范,或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示范動作,提出問題:(1)觀察兩位同學在完成動作時的肘關節的變化。(學生知道上舉和平舉肘關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看一下教師和同學在滾翻時額頭與膝蓋的距離。(學生明白前后滾翻時團身和不團身對動作完成的影響)(3)比較一下兩位同學做馬步沖拳時的表情和出拳的速度。(學生懂得武術動作要配以神態,出拳的速度快顯得有氣勢)。教學中這樣的比較還有很多,很多時候一味的講學生只是了解了抽象的動作概念,主觀上學生也想做好動作,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好,通過觀察、對比、提示,學生形成直觀的動作概念并處理了這些信息。
(三)提問設疑法在教學中的運用
教學方法的適用、妙用是激發、延續、提升學生運動興趣的關鍵,是需要老師不斷鉆研的。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僅要注意形式上的創新,還要注意運用的時機。例如,在教學“對小足球運球”時,常規的教法是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然后在規定的線路內進行鞏固和練習。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會明白正確的動作該怎樣做。可是,他們會疑惑,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且足球教學內容本身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學生對這一教學內容的興趣濃厚,探究嘗試欲望會很強。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練習思考,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找到正確的答案,不僅享受著探究過程的愉悅,也享受了通過自己努力找到結果的成就感。
篇6
關鍵詞:分解教學法 武術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7-0065-05
前言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具有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和練習內容,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能適應不同年齡、性別、體質人的需求,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愛好有選擇地進行練習。經常練習武術能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自衛能力;還能鍛煉堅強意志,培養健康品德。目前武術已成為眾多學生也喜歡的體育項目,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武術這項體育運動作為自己的業余愛好,來鍛煉身體加強體能。如今武術這項體育運動已納入學校體育教學大綱,隨著體育教學新課程標準的推廣,武術這門課程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發展。而如何教好、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對于武術教學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通過研究武術動作的基本特點發現,在教學中正確運用分解教學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容易學會,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武術教學質量。
1 分解教學法
1.1 分解教學法的概念
分解教學法即分解法,是指將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合理分成幾個部分,按部分逐次進行學習,最后完整地掌握此動作技術的一種方法。通常應用于動作技術比較復雜或難度較大而又可以分解,但用完整法學習又比較困難,在動作技術某一環節需要深入強化練習的情況下,動作多不易掌握時采用。這樣就便于學生了解動作的結構與細節,更好地掌握整個技術動作。它是一種把復雜的教學過程按邏輯分解為若干容易掌握的單項技能,并對每一項技能提出目標與要求的教學方法。
1.2 分解教學法的多層次性
大多數武術教學中運用動作技術的分解教學法,只注重了分解法與完整法的關系,卻忽視了分解教學法的多層次性。在武術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是動作技術的教學,而動作技術的教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分解教學法,動作技術構成的可分解性,則是分解教學法提出與運用的客觀依據。根據動作技術分解性質的不同,動作技術的分解教學法可具體地劃分為:分部分解法、分段分解法和分化分解法。
1.2.1 分部分解法
每一個動作技術都是通過人體為物質基礎來實現的。人體作為客觀存在的、活的生物有機體,不僅是體育運動作用與改造的實體對象,也是相應動作技術具體體現的載體。人體的各個環節都是以解剖結構為基礎的,以鏈狀結構構成的身體鏈是人體固有的自然結構,它不僅限定了人體各個環節可能的運動維數或自由度,也限定了人體各個環節可能的運動方向、幅度和方式。因而,身體鏈是動作技術構成的最基本的空間物質結構。
在體育教學中,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身體鏈的結構特點,對動作技術作局部分解的分解教學法,稱為分部分解法。其特征是:動作技術從空間結構上被“肢解”為由不同的環節或環節組合所承擔的、相對獨立的部分。
1.2.2 分段分解法
動作技術完整的表現出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形象地稱之為動作鏈。它是身體鏈在重心位置的變化中,所發生的各環節構相演變的時間序列。具體地分析身體鏈重心變化的時間曲線與“環節構相”演變的時間序列,是評價動作技術的兩個重要的基本方面。身體鏈重心變化的時間曲線,不僅確切地反映了人體運動的方向、時間和空間范圍,也從整體上揭示了動作技術的特征。而環節構相演變的時間序列,是動作技術狀況具體的、細微的反映。所謂“環節構相”,嚴格地說,就是運動過程中不同瞬間身體鏈各環節的空間分布與造型。“環節構相”在人體運動過程中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連續變化的。一般情況下,通過直接觀察動作技術的運動過程,就能獲得環節構相演變的大體印象。但想要精確、定量地分析和評判動作技術的細節,就需要借助高速攝影,通過連續變化著的圖像來準確地反映“環節構相”演變的具體過程。
1.2.3 分化分解法
現行的武術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大多數都屬于武術動作技術的范疇。正因為如此,武術的動作技術教學在武術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動作技術教學的困難,不僅僅是由動作技術內在構成的時空結構的復雜性,以及這種與學生習慣行為的矛盾性所引起的,動作技術的外在規定和限制的成人化,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因此,在教學中可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適當放寬動作技術的外在規定與限制,來降低動作技術在教學中存在的難度,以適應大、中、小學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例如:減短器械的長度、加大場地的尺寸、適當放寬技術規則的要求,就能比較容易和順利地在小學低年級進行武術動作技術的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動作技術特定的外在規定與要求進行弱化處理,從而降低教學難度的分解教學法,稱為分化分解法。其特征是:在維持動作技術基本結構的前提下,從程度上被弱化為不同難度水平的、相對獨立的層次。也就是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教學流程,最后達到在特定的條件下完成動作技術。分化分解法在武術教學中主要應用于年齡較小者或初學者,這對他們動作技術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保護,以及對可能發生意外的預防,都屬于分化分解法的范疇。
在具體的武術教學中,分部分解法、分段分解法、分化分解法是一體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通常的教學情況是,在分化的條件下把動作技術分段,然后在分段的基礎上把動作技術分解為部分進行教學。總之,一切分解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了更快、更好地完整掌握動作技術,但無論采用哪種分解方式,都應注意以下幾點:(1)對動作技術進行分解時,應注意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使動作的劃分不致改變整體的結構;(2)使學生明確所劃分的各動作技術的環節在完整動作技術中的位置;(3)分解教學的時間不宜過長,應與完整法結合運用,使學生完整地掌握動作。分解教學法與完整教學法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機體,運用時要從實際出發,注意動作技術完成的效果。
2 分解教學法的心理學分析
在武術教學中,運動表象的形成是影響武術動作技術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更好的進行武術動作技術的教學,這就要求武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符合心理學表象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分解教學法,不僅符合心理學規律,由于降低了動作的難度,使學生容易學會,而且每當學生學會一個動作技術時,就能相應地產生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內心得到一種滿足,同時能夠不斷引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探究反射,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1 運動表象的形成
運動表象是指在大腦中重現出來的技術動作形象,它反映了技術動作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力量和運動方面的特征。運動表象屬于動作技術記憶的范疇,而動作技術記憶的形成是對動作技術的記憶過程,也就是對技術動作進行感知、辨認和記錄的學習過程。運動表象是關于動作技術在大腦中的形象,每個動作技術都具有視覺運動特征和完成動作技術過程中機體的肌肉活動的力量特征,這說明任何動作技術在人腦中形成的運動表象的結構中都有不可缺少的動作技術的視覺表象和動作技術的動覺表象。正因為運動表象的結構包括視覺表象和動覺表象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武術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動作技術的運動表象時應做到:首先,要讓學生感知到動作技術的視覺運動特征,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要做正確的動作技術示范,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其次,要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動作技術進行身體性的模仿練習,以獲得關于動作技術的動覺表象。因為只有經過身體的模仿練習,才能使學生得到關于動作技術的肌肉活動的用力感覺,即運動表象。教師的示范動作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動作技術的正確的視覺表象為目的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動作技術示范時,示范方法要以便于學生的觀察為原則。學生觀察了教師的示范動作后,就會在腦中初步建立動作技術的視覺表象,學生的模仿練習就是在視覺表象的參與指導下進行的。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模仿練習,是對該動作的初步學習。根據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此時的學習屬于動作技術的分化階段,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動作技術的動覺表象。當動覺表象形成后再對動作技術進行分段,讓學生練習此動作技術的每一段,在充分分段練習的基礎上再把動作技術分解為不同的部分,讓學生體驗關于動作技術的正確的肌肉用力感,通過對技術動作進行分化、分段、分部的分解,讓學生形成對該動作技術清晰明了的運動表象。
2.2 運動技能的形成
正確而又清晰的運動表象形成了,動作技術才能初步地表現出來。運動表象的形成也是要符合心理學的表象形成規律的,教師只有運用符合心理學表象形成規律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而清晰的運動表象,下面將結合運動表象的形成過程和心理學原理來分析分解教學法對運動技能形成的影響。
(1)學生要正確地掌握動作,就要對動作技術形成一個正確而清晰的運動表象。運動表象的形成,首先是通過視覺表象來進行的,觀看示范動作的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視覺的活動,形成對所學動作的視覺表象,然后把所獲得的視覺表象與相應的動覺神經沖動聯系起來。在運動技能形成的初級階段,學生掌握動作主要是借助于視覺表象來控制、調節的,視覺表象越清晰、正確,就越能有效的完成練習。因此形成正確而清晰的視覺表象是形成運動技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2)要形成正確而清晰的視覺表象就需要人的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動作上,這樣,大腦皮層才能形成相應區域的優勢興奮中心,以獲得最鮮明、最清晰的反映。但是人的注意在同時間內不可能同時指向和集中到許多方面,尤其在學新動作時,學生注意的范圍更為狹窄,知覺的準確性比較低,所以更不容易覺察教師示范動作的全部細節。分解教學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便于學生的注意能指向和集中到所學的動作上,形成清晰而正確的視覺表象。
(3)要形成運動技能,除形成視覺表象外,還應促使動作表象達到明確化的程度,使視覺表象和動作表象結合起來。分解后的簡單動作就容易完成這種結合,即視覺神經興奮中心和動覺神經興奮中心容易形成通路。另外,分解練習也有助于學生知覺的分化(即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完成動作的準確程度和錯誤的姿勢),因為這樣注意力容易集中,便于促進動作表象的明確化,形成正確而清晰的運動表象。
3 武術中分解教學法的應用
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培養意志及訓練格斗技能的體育運動項目。武術教學內容的動作數量多、路線復雜且方向多變,還要注意手、眼、身、步法等多種要素的配合。學生掌握一個動作的好與壞,關鍵在于對動作技術的掌握情況,武術動作技術要求很高,好的技術動作直接影響到學生武術學習掌握,所以應用分解教學法進行教學十分有利。在武術的教學中不斷運用分解教學法進行教學,可以簡化動作的過程,縮短學生掌握動作技術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信心,總結一下它主要適用于以下六個方面的武術動作技術。下面將充分運用分解教學法的多層次性,以及它符合心理學表象形成規律的特征,通過分部分解法、分段分解法、分化分解法的綜合運用加以說明。
3.1 主要的基本動作
武術中有非常多的基本動作,而基本動作也是學好其它一切復雜動作的基礎。尤其是對于初學者而后一定要把基本動作掌握好,了解它的每一個細節,形成正確的運動表象。對基本動作運用分解教學法例子有很多很多:比如基礎步法“歇步”的動作可以分段分解為預備式、插步式、下落式三小段,再把每段進行分部細化練習,如把預備式分為握拳、外旋、屈肘上提三部分;插步式分為提膝和插步兩部分;下落式較簡單不需要進行分解。又如組合基本動作“弓步沖拳”,就可以分為身體下肢的弓步動作和上肢的沖拳動作兩個部分進行教學。預備式之后,先做上肢動作的練習――沖拳,細化為內旋手臂然后伸直;下肢的弓步動作可以分成跨步、屈膝成90°兩部分。這樣一來,動作清晰連貫,十分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
3.2 方向變換,運動路線復雜繁難的動作
這種動作不用分解教學法,就不容易使學生掌握動作方向路線變化的細節。如二路初級長拳第二節中的“轉身弓步頂肘”,此動作技術更適用于分部分解發來分析。右上肢從頭頂上方開始到屈肘上架,在過渡中有按掌、懸臂、直腕、抖腕等變化。左上肢從身后開始到屈肘平舉,在過渡中也有握拳的變化。兩下肢從歇步開始到成弓步,在過渡中有扣腳尖、轉腳跟、上半步、蹬腿、屈膝等變化。如果不采用分解教學法學生就無法掌握其中的細節,就會使動作流于形式,大大降低武術動作的質量。
再如初級劍中的“云劍”,它是一個防守性的動作,主要用于擋開擊向頭部的器械。它的練習開始時較不易掌握,應該先慢慢練,體會動作的要領;待掌握要領后逐步地加快;快速也熟練后可以結合轉體、步型進行練習。這樣分化分段后,再做分部的細化練習,即右手持劍內旋,肘微屈,平劍于頭頂,左手劍指收腰間,劍臂一線,目視劍尖。
方向變換,運動路線較復雜繁難的動作,在采用分解教學法時,分解的節次、部位不應過細,否則最后結合學生就會感到困難,往往顧及到這一部分,顧不到那一部分。
3.3 需要較高協調性的動作
這種動作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如果不用分解教學法就容易使技術動作產生分離,學生做出來的動作會僵化。如更適用于分段分解法的“大躍步前穿”,擺臀與蹬跳要協調一致,先做走步式躍穿動作,體會臀和腿的運動方向和路線;其次做不加手法的躍步練習,體會蹬地提擺動作;最后經上面兩步驟聯系后,做完整的動作練習。注意要多做走步式躍穿動作,以提高上下肢體的協調配合。再如旋風腳,掄臂、踏跳、轉體、里合右腿等環節要協調一致。先做原地的或行進間的“里合腿加轉體90度”的練習;其次做原地的或行進間的“左腿外擺――右腿里合”的轉體擊響練習,再做不加腿法的掄臂旋體跳轉360度的“翻身跳”練習,最后做跳起的轉體90度的擊響練習,逐步增加轉體180度、270度的練習。注意多做轉體360度的“翻身跳”練習,防止上下脫節,轉體角度不夠造成動作的不協調。“提膝仆步穿掌”也是一個上下肢動作高度協調的武術動作,學生學習中難度較大、困難較多,可以把分段分部結合起來運用。把它分成上、下肢兩部分來教:上肢動作以兩臂側平舉準備,轉體900、右臂屈臂900于胸前、左臂收于腰間、左臂經胸前和右臂間向上穿出、轉體、穿掌;下肢動作以分腿與肩同寬準備,轉體轉跨、提膝繃腳、弓步、仆步、弓步。這樣上、下肢動作分解教完后再進行上、下肢整體分解教學,分腿開立,兩臂側平舉準備,轉體90°、右臂屈于胸前,左臂收腰間、穿掌和提膝繃腳、伸腿變弓步、轉體變仆步、穿掌弓步、收勢。
3.4
攻防因素較多的動作
初級拳中有個技術動作“舞花手”,含有攻防因素較多:當對方以右拳向我胸部擊來,我即雙手交叉于胸前接住對方的右前臂,隨即兩手翻轉將對方擒住。在練習此動作時,要先做壓碗、轉腕練習,以提高腕部的靈活性;然后兩腳開步站立,進行慢做舞花手練習,體會動作的運行路線和要點;在掌握要點后逐漸加快速度和力量;經過前面三個步驟后,結合各種步法進行練習。這樣分段練習后再把整體教學法與分部分解發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整個動作。像這種攻防因素較多的技術動作,如果不采用分解教學法,就不容易使學生明白怎樣防,怎樣攻,更不懂得把它運用于不同的步法中。
3.5 富于頓挫的動作
武術很講究抑揚頓挫,一個套路里有套路的頓挫,在一個動作里有時也有動作的頓挫。頓挫性動作的好壞,影響動作節奏的強烈與否。但也不是所有的武術動作都富于頓挫性。富于頓挫的動作,一般有三個因素:
(1)在一個動作里,含有輕重之分的因素。組合動作“震腳馬步架栽拳”,“震腳”是個重動,為了使這個重動和后面的“馬步架栽”形成前呼后應的輕重相映,震腳之后須做稍頓而后接做馬步架栽,這樣是輕重均有襯托。動作輕重有襯托,節奏就顯得強烈。
(2)在一個動作里,含有突然改變方向的因素。如三路長拳中的第八個動作“馬步架掌”,前半部分路線是直線,方向是朝前的,后半部前進路線改變為弧線的回環路線,方向有前變后。如果中間沒有頓挫,就不能表現出動作的意向、節奏和完整性。
(3)在一個動作里,含有擒縱或拿打之分的因素。如一路長拳中的“推掌彈踢”,左掌變拳回收是個拿勢,右勾手變掌推出和左腳的踢伸是個打勢。在拿與打之間如果沒有頓挫,那么動作的一拿一打、一擒一縱,就顯示不出矛盾的對立統一,主賓動無法突出,節奏也無法形成。
富于頓挫的動作,如果不采用分解教學法,學生就無從知道這一動作什么地方該停頓,什么地方不該停頓。學生不掌握動作的停歇頓挫,在練習時也就無法表現出動作中應有的節奏,動作節奏不強烈,武術味也就不會濃厚。
3.6 技法復雜的器械動作
采用分解教學法教授拳術的時候,一般是將一個完整動作分解成上下肢兩部分,或是根據動作的結構或方向,將其分成幾小個小結,依次進行教學;教授器械動作時,要先教器械技法,再教身體動作。例如:棍的基本動作“劈棍”,先練習原地的劈棍練習,再做身體轉動的劈棍練習。
在武術教學中,必須重視分解教學法的多層次性,但分解教學時間不宜過長,應與完整法結合起來運用,一般采用完整――分解――完整的教學步驟。
4 運用分解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4.1 分解后動作的教學順序
4.1.1 按動作順序分解的教學順序
(1)先學動作的重要技術部分,使之有更多的復習、改進機會。然后學習和重要部分相鄰的其他部分,當初步掌握后,馬上進行聯合。
(2)如果整個動作中前面的分解動作對后面的分解動作的完成起關鍵性作用,或后面的分解動作的完成是以前面的分解動作的完成為基礎的,就應先學前面的動作。
(3)如果后面的分解動作是保證前面的分解動作順利結束或安全的,也可先學后面的分解動作。
(4)不屬上述情況的,可視具體情況和需要進行安排。
4.1.2 按身體各部位分解動作的教學順序
(1)先學復雜動作部分,然后與簡單部分聯合。
(2)如果簡單的動作部分也需要專門學習,可先學,然后再學復雜的部分,最后進行聯合。
4.2 分解中應注意的方法問題
(1)分解動作練習之前,教師要先做完整動作示范,使學生對此動作有一個完整的印象,然后再做分解練習。這樣才能使學生知道分解動作在完整動作中的位置,為后來的聯合動作打下基礎。
(2)根據學生的運動水平確定動作分解的程度。分解后的每個動作應是學生經過努力能夠較快基本掌握的動作。
(3)分解動作要考慮各分解的動作之間的有機聯系,使部分的劃分不至改變動作的結構。
(4)做分解練習動作時間不要過長,當基本掌握分解動作后要及早進結動作的練習。
(5)初步掌握完整的復雜動作后再復習時,還應先做些分解動作練習,然后再聯結起來,這樣對鞏固動作有好處。因為復雜動作的條件反射復雜,此時建立的暫時性神經聯系還不鞏固,突然做完整動作可能不易完成,容易產生消極心理或破壞原來的條件反射。
(6)掌握完整動作后,為了改進某一部分的動作,也可再分解做或在完成整個動作過程中對某部分技術單獨提出要求。
4.3 分解中應注意的細節問題
在動作細節方面要嚴格要求,并加強思想教育,明確練習目的,使之從小養成好思想、好作風。對每一基本功,即使動作簡單也不能馬虎要求,要一絲不茍地反復練習,使之建立起正確的動力定型。在練習中要求學生掌握動作、方向、路線,再及時強調動作規格要求,最后要求用力順達。還要特別強調“眼”與“神”的配合。做動作時,眼要向前進方向平視,而且做到目不轉睛且目光有神。在做綜合練習時要求“眼隨手走”“手到眼到”。
在初學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時,要注意正確的練功方法,注意以下幾個過程的循序漸進:一是動作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二是動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漸過渡;三是動作速度要由慢到快。這樣能使人體器官有一段充分的活動過程。否則,可能會造成傷害事故;四是發力從少到多。由少用力到多用力地進行訓練,可以使運動員集中精力學習動作。這樣易于掌握正確的動作,而且也可以避免傷害事故。
上述動作的難易、大小、快慢、用力多少是相對的,應根據具體條件靈活運用,而不是不分對象,不分時間、一成不變的。這樣在單個動作較熟練的基礎上,就可以過渡到組合練習。在組合練習中要特別注意手、眼、身法和步法的緊密配合,還要注意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為以后練習套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5 結論
篇7
體育教師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和運用技能,并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1]。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能力不僅影響著體育教學效果與質量,也影響著學生對體育的理解,教學效果的好壞對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本文對上海體育學院08級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實習期間的體育課教學能力和隨堂教學效果的深入調查,剖析實習學生在體育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控制以及教學總結三個環節,對教學能力影響的因素進行調查研究。
2.結果與分析
2.1體育教學能力結構
體育教學能力是包完成體育教育任務的能力,是在學校一個集體氛圍中完成的以傳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為主的能力。完整的體育教學不僅需要良好的教學技能,在每次教學前都應該做足準備,以保證能夠應付在教學中出現的應急問題,課后亦應該要求學生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以達到教學效果。
本研究通過大量調查研究,最終將體育教學能力分為教學準備能力、教學過程控制能力和教學總結能力三大類(見圖1)。
2.2影響實習生體育教學能力因素調查
對于影響實習生體育教學能力因素的調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研究.例如, 說課能力、組織能力、教學方法運用能力、保護與幫助能力、教學應變能力以及體育教學能力薄弱環節。
2.2.1影響說課能力的原因調查
說課是課前的一種實踐演示,是教師對其課堂教材內容、教法和教學思路的講述,也是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途徑,對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能力有較大影響。
數據顯示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學專業實習生對說課有較好的認識,但語言表達能力水平、說課練習的次數、心理素質良好與否以及在說課前是否做足準備工作和對說課內容的熟悉程度都直接影響著說課的能力。
2.2.2影響組織能力的原因調查
隊形隊列是體育教師上好體育課所需的一種組織手段,學生通過系統的練習,對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培養動作的節奏感;韻律感和協同一致的集體活動能力;集中學生注意力,調節學生情緒和陶冶學生品質,促進學生養成“快、靜、齊”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作風具有重要意義。[4] 可見,由于運動項目本身的特點,不同專項實習生在隊形對隊列對體育教學的影響的看法上出現差異,如武術項目本身非常講究“武德”,整個項目的教學相對嚴肅,該項目實習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作風也較其他專項實習生嚴格,他們把隊形隊列來幫助其樹立威信以方便教學;而體操整個項目對動作要求也較為嚴格,練習起來較為枯燥,所以出現了實習生利用隊形隊列來提高學生練習興趣的現象出現。
2.2.3影響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原因調查
調查顯示出實習生所使用教學方法的比例順排序依次為講解示范法、分解教學法、游戲比賽法、完整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情景設置教學法,其比例分別為85.6%、69.4%、44.4%、39.4%、23.8%、6.9%。
講解示范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體育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它不僅是語言能力的體現,更是教師體育動作技能水平的展示,是語言與身體的結合,缺一不可。
調查表明,上體體育教學專業實習生在體育教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講解示范能力法,且課堂教學經驗少和語言表達能力差是講解示范能力欠佳的主要原因。還有大部分實習生常使用分解與完整教學法和游戲比賽法教學,使用啟發式教學法和情景設置教學法這類新型教學法的實習生較少。
2.2.4影響保護與幫助能力原因的調查
保護與幫助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起到保護學生安全、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作用,在體操教學中使用較多,是體育教師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5]。
通過調查得出,非球類實習生在保護與幫助能力的學習上比球類實習生好,此類實習生沒有未經過學習的現象;兩類項目的實習生保護幫助能力較差的原因都集中在“尚未學會此方法”和“課堂經驗少”兩個選項中,非球類實習生更加側重于課堂經驗少。
實習生的保護與幫助能力受其所學專項限制較大,球類項目本身只是借助球及球拍等器械完成比賽,學生可獨立完成基礎動作的學習,教師只需要糾正其錯誤并加之練習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導致教師忽略了對實習生保護與幫助能力的培養;而非球類項目如體操項目在雙杠的學習中,動作需在雙杠上完成,對學生上肢支撐力要求較高,且為確保學生動作的完成以及防止其從雙杠上掉下,必須有教師的保護與幫助,這也就提醒了教師對實習生保護與幫助能力的培養。所以由于專項的需求,非球類項目實習生保護與幫助能力會較好一些。
2.2.5 由于體育課教學的特殊性以及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和個體差異,在體育教學中經常會遇到某些難以預測的突發事件,教師良好的應變能力能使其正確處理突發狀況,以確保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所以對體育教師良好應變能力應具有的基本素質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調查得出,實習生認識到優秀運動技能和良好心理素質還不足以讓教師擁有良好的教學應變,更要以周密的備課為管道,牢固專業知識和多領域知識理論為知識基礎,豐富的教學經驗為解決教學瓶頸的關鍵,防止出現教師對學生的問題束手無策以及無法解決突發問題發生的現象。
2.2.6現體育教學能力薄弱環節的原因調查
實習學校普遍反映上海體育學院體教專業實習生在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指揮能力、教法運用能力和一專多能等方面還需要提高。從我們的實際觀察中也發現,學生普遍存在教案書寫和構思、講解示范、組織指揮、隊伍調動、課中管理等方面能力較差。因此,找出學生存在的體育教學能力較差的原因有助于學生提高體育教學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是很有必要的研究。[6]
學校在課堂設置上的不合理、培養體育教師的課堂中缺乏讓學生模擬課堂的練習以及針對體育教學能力的培養,理論知識不足也顯露體育系學生尤其是只重視技術、輕理論,重傳統教學方法、輕創新,突出表現在教學方法上模仿,語言表達不清,實踐能力不強。[7] 專項的不同導致實習生體育教學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不一,尤其是武術和體操項目的實習生,由于所學項目對自身素質及動作要求較高,訓練較為刻苦,但運動技能水平低仍然影響了其體育教學能力,也使較多實習生對體育沒有了興趣。
3.結語
本研究將體育教學能力分為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控制以及教學總結三個能力,其中結合專家意見,筆者調查得出教學過程控制能力對體育教學能力的影響最大。上體體育教育實習生教學能力過程中最關鍵在于教學過程控制能力。組織能力、教學方法運用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對教學能力影響最大。其中,球類項目實習生專項技術能力較強,非球類項目實習生組織調動能力較強。
通過評價發現,上體08年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體育教學能力仍出現教案質量差、糾錯能力、應變能力較差等現象,實習生的總體教學效果反映較為滿意。
參考文獻
[1] 陳作松,季瀏.新體育課程的實施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3):370-371
[2] 陸玉林、高力翔.中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6:33-34
篇8
教案的設計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在課前預設時,要圍繞自主性練習的思想,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在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到基本功和套路的聯系;
2.在教法組織上多采用分組與集中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3.在時間的分配上,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觀看圖解、自主練習和相互交流;
4.在場地的安排上盡可能與其它班級分開距離,避免注意力的分散;
5.重點和難點一般安排在自主練習之后,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能的基礎上,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和學習;
6.運動量和強度的安排充分考慮練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使他們在自主學習時根據自身條件注意間歇時間。如我在上“五步拳”這一教材時,把基本的手型、步型變換放在熱身活動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練習“五步拳”時把重點放在動作的連接上,不至于顧此失彼;在組織上采用先集中練習基本功和“五步拳”,后分組練習“五步拳”,再集中練習和學生展示的教法,并在分組練習時充分利用圖解讓學生自主練習,同學間互相幫助,教師巡視,進行分別指導;當部分學生動作技術掌握較好時,我就基本采用分組教學,這樣可使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掌握差的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針對性練習、有更多的時間得到教師輔導。經過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效果較理想,學生也滿意!
二、練好基本功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每個體育項目都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而較高層次的自主學習只有在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下才能有質量地進行,武術也不例外。所以要讓學生對武術感興趣,能很好地進行自主學習,練好基本功是關鍵!例如:在進行“五步拳”的教學前,我先進行基本的拳、掌、勺手型變換,沖拳、踢腿和五種基本步型及變換的教學,等學生掌握這些基本功后再進行完整套路的教學。從教學結果看,基本功練習好的學生在套路學習時,非但掌握技術快而好,并且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高,同時也激勵其它同學自主學習,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充分利用好媒體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幫助
在武術教學中常用的媒體有圖解、掛圖、錄音機、多媒體等。不同的媒體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都能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動作,尤其是多媒體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語言、文字、圖像的幫助,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動作技術。多媒體能把一些復雜的內容變得容易理解,一些分解動作能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多媒體還能把講解和動作示范有機地展示出來,能把學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來,使學生從聽覺、視覺上領悟動作的要領,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如在“少年拳”的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觀看整套動作錄像,建立初步的動作概念,培養學習興趣,然后進行分解教學;當學生初步掌握動作技術時可再觀看錄像,加深記憶,接下來在分組練習中再利用掛圖、分發圖解來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為同學間互相糾錯幫助提供正確的依據;當學生基本掌握動作技術,進行集體練習時,就利用錄音機播放音樂,使學生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感受武術運動的魅力!
四、發揮運動小能手的作用,為學生自主學習注入新的活力
運動小能手是指學生中體育素質好、活動能力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人。武術套路,動作的變化多,練習的密度大,加上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完全依賴于教師的個人能力,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與教學效果將受到影響。此時如能啟用運動小能手,可以在動作示范、幫助糾錯尤其是分組自主學習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在“少年拳”的集體教學中,我讓運動小能手分站在不同的位置進行示范,教師不必因為運動方向的改變(如彈腿沖拳¬¬¬---馬步沖拳,纏腕沖拳---轉身劈掌)而來回跑動進行示范,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指導學生,也使練習保持連貫性和完整性;“躍步沖拳”是“少年拳”教學中最難的動作,當練習一段時間后,我讓運動小能手上前展示來發現優、缺點,然后進行對比、講解、糾錯,讓學生盡快掌握動作技術;武術具有很好的表演性。當整套動作基本掌握后,我再通過小能手的展示來活躍氣氛,讓大部分學生得到觀賞和放松,從而鼓舞和激勵他們,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在分組練習時更能發揮運動小能手的組織管理和運動才能。這樣,教師巧妙借用同學間的融洽關系,培養運動小能手做好老師的助手,既為同學樹立了榜樣,又激勵了同學刻苦練習,使單調枯燥的練習變得輕松!
五、做好課后小結,為自主學習再做準備
篇9
關鍵詞:花樣跳繩;選修課;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一、學生的花樣跳繩學習現狀
1、學生體育基礎相對較差。據了解,花樣跳繩選修課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學生的運動基礎比較差,運動興趣不濃。超過一半的同學平時幾乎很少參加體育運動,她們大多數時間都會花在圖書館、教室或宿舍,有些人甚至沒有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2、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受多方面影響,有的學生在學習體育和自己的專業課認識上有沖突;有的學生認為體育沒什么好學的,這么多年來體育沒好好學照樣能上好的大學,有學生覺得教師上課風格、不能接受,上課缺少激情。少數學生選擇這門課也是因為需要湊夠學分,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3、男女比例失調。據調查,花樣跳繩選修課上女生居多,男生相對很少。有不少男生對花樣跳繩這門運動項目的不了解,因為花樣跳繩有“花樣”二字,所以他們誤以為這是專屬于女生的運動,因此,在選課過程中只有極少數的男生選擇這門課。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4、花樣跳繩師資匱乏。花樣跳繩是一項時尚的體育運動,它是在傳統跳繩的基礎上融合舞蹈、技巧、武術、街舞、音樂等多種運動及藝術形式,將速度與力量、難度與花樣結合,逐步發展成集健身、娛樂、競技、表演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所以對于這樣一項新興的的運動項目會的人并不是很多,特別是能把他運用到教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二、激發學生學習花樣跳繩興趣的主要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多樣性。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示范法、發現法、探究法等。據了解在花樣跳繩授課過程中,最常用的是講授法和示范法,這兩種方法其弊端是學生接受知識缺乏靈活性,易產生學習疲倦,失去學習感興趣。教學方法應多樣化,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在講解新的花樣動作時,既可以采取講授法,也可以采取發現法、討論法等;可以啟發學生由淺入深研究,使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慢慢地有的學生產生了學習花樣跳繩的興趣,可以達到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為避免動作的枯燥,在每節課講述的基本動作中,變換成組合,進行練習,譬如采用A+B+C+D的形式,先學習A,再學B,串聯A和B,掌握后繼續學C,串聯A、B、C,以此類推。這種方法學習便于記憶,動作不間斷。教學中,選配學生喜愛的音樂,進行剪接變頻,一節課更換一次音樂,學生們既享受到音樂,又享受到動作之美。
2、加強教師的語言修養。數學教師的語言包括語氣的親疏,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語序的先后。親切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語調、中等的語速、合理得當的語序必定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反之,可能影響甚至打擊學生學習花樣跳繩的積極性。教師語言的修養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活潑,避免語言刻板,說話時要態度熱情,對待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最好不要直接批評。教師的語言修養包括語言的準確性、啟發性、激勵性。教師的一句鼓勵的話可能溫暖長期受打擊的學生的心。相反,一句諷刺的話,可能導致學生因反感教師進而反感學習。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體育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共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融洽的學習環境氛圍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情感要求,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多關心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花樣跳繩的痛苦,通過溝通交流,使學生不斷克服心理自卑因素,走出學不會學習花樣跳繩的心理陰影。經常鼓勵學生,對學生哪怕是很小的進步也要及時表揚。多數學生很在乎教師的表揚,要多給他們一些受表揚的機會。使學生逐步走向自信。
4、利用合作式學習,促進后進的學生進步。在學生基礎差、能力低而且熱情不足的情況下,如果強迫學生學習,他們會產生抵觸、消極、逆反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合作式的學習方法。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必須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否則集體的成績就無法得到保障。它不僅強調學生獲得認知方面的發展,而且還力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
5、堅持競技性和娛樂性相結合。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好勝心,虛榮心較強。因此,花樣跳繩課上應適當增加一些競技性和娛樂性項目。譬如說在一堂課的開始部分加入一些速度跳的比賽,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達到充分熱身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繩感,增強競爭意識。我們還可以在一堂課結束之前讓學生以組的形式進行表演,這樣做一是可以起到調節作用。二是可以增強凝聚力。三是可以檢驗學習效果。最重要的是通過在這一環節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6、評價方法的創新。花樣跳繩課考評辦法不僅僅局限于考核教師在課堂上教的,這樣雖然利于考核,利于量化,但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我們可以采用新的考評方法,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的分組,各組各自創編一套花樣跳繩動作。然后通過展示的方式,對他們的學習效果進行考評,同時結合新老兩種考評辦法進行綜合考評,這樣既能客觀地評價學生動作的質量,又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體育跳繩的創編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徐小珍.花樣跳繩鍛煉價值高[N].中國體育報(學校體育周刊),2008-12-31(5).
[2]梁超.花樣跳繩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學推廣的現狀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3]李松,《十六種跳繩游戲》,《中國學校體育》,2001年第4期.
篇10
【關鍵詞】體育課;講解;示范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3-0333-01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而小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直接的感性經驗作支持。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而講解示范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又是體育教師傳授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學手段,是使學生建立正確技術概念的基本途徑,同時,還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因此,體育教學中正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
1 講解法
講解法是體育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師用語言向學生說明動作名稱、要領和方法等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帶有啟發性地講解,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了解動作的要領和方法,而且還能促使學生進行思維,培養學生認識事物、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具有運用語言進行教學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語言的藝術水平。體育教師還必須具有指揮能力,能正確運用口令。
運用講解法教學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解目的明確、內容正確。在教學中講什么,怎樣講,什么時間講,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切不可靈機一動,想起什么講什么,愿講多少講多少。講解要根據課的任務、教材、氣候和學生情況的不同來安排。一般說,教授新教材時可多講一些,復習舊教材時就要有針對性地少講一點。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差要少講,高年級則可多講些。氣候炎熱可增加一些講解示范的時間,天氣寒冷就應少講多練,講解的內容應該正確無誤。
(2)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講解時,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突出重點。如跑的教材重點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點是后蹬,教學中教師就應著重講解后蹬技術。講解時應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動作的要領。現在很多教師運用教學口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講解要符合學生實際,啟發學生思維,教師講的深淺、語言的運用都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對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運用他們已經有的知識進行講解。
(4)講解要注意時機和形式。體育教學當中,大部分時間是讓學生練習,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具體情況,隨時提出要求,給予指導。
2 示范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示范是教師把整個技術動作完整地向學生示范一遍,讓學生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了解動作的結構、順序、形象以及要領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模仿,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動的,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
(1)示范目的要明確。示范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某種動作的形象,它告訴學生這種技能的結構是什么樣子的。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如初學教材,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應先做完整技術動作示范,再根據教學要求講解示范,對關鍵技術動作要重復示范,示范前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觀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時間,使學生盡快地明白如何根據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觀察教師的示范,達到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的目的。
(2)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確。示范的目的是要給學生作范例,這就得讓全體學生都聽得見,看得到。因此,教師的示范不僅要規范,還要特別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要根據學生隊形、動作性質以及安全的要求來選擇最佳位置進行示范及帶領學生練習。
- 上一篇: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案例
- 下一篇:生態旅游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