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學習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11:59: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體驗學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體驗學習

探究小學數學體驗學習運用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和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熟悉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體驗學習就是在課程實施中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知識對象化,以獲得客觀、準確的知識的過程。它是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憑借自己的直觀的感受、心得、領悟,去再熟悉、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從中獲得豐富的感性熟悉,加深對理性知識理解的一種教和學的互動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學習能夠不僅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喜好,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學習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善于體驗學習的應用。

1聯系生活——體驗學習的基礎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感到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喜好的重要來源。”《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睌祵W來源于生活,還要應用于生活。數學課堂聯系生活,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這樣,既可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喜好,又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生活實踐之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盡可能組織學生實踐,讓學生親身心得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簡單的統計”時,我結合家庭用水、電、煤氣生活實際,要求學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數據,加以分類整理,填寫在統計表里,來反映實際情況。再如,在“圓錐的體積”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常見的用卷筆刀削圓柱形的鉛筆的現象,讓學生仔細觀察鉛筆變化,然后提出圓柱和圓錐變化的新問題:被削的這段鉛筆前后分別是什么外形?前后體積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小了以后的同錐體和原本這段圓柱體的底面積、高、體積分別有什么關系?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熟悉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數學之中,真切感受到數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數學和生活同在,感受到數學的真諦和價值。

2親歷實踐——體驗學習的手段

讓學生實踐操作,體驗“做數學”。教和學都要以“做”為中心?!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動手操作是小學生熟悉事物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得直接經驗,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發現新問題、獲取知識的快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新知。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喜好,激發求知欲。例如,二年級要進行《表內乘法》的整理和復習,我組織了一次《數學在我們的游玩中》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出示游樂園的價格表后問學生,你想玩哪些項目?根據你的玩法,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由于方案不同,計算的結果不是唯一的。有位學生說想玩轉馬兩次,碰碰車兩次,自控飛機兩次,一共要3x2+4x2+6x2=26(元)。另一位學生馬上站起往返答,我也可以這樣玩,但我只要付16元就夠了,因為我可以和另一個同學一起坐碰碰車和自控飛機。緊接著,我要求學生每人用一張30元的游園券設計出游玩方案。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提出10種方案,從而打開了學生狹隘的思維空間,讓他們了解到同一個新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體驗到解決新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種實踐性教學,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3經歷“錯誤”——體驗學習的需求

查看全文

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的實踐探索

一、創設體驗情境,探索知識源泉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改的著力點之一?,F代研究表明,小學生的體驗、探究、發現是融匯于學習過程之中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體驗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如,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時,筆者創設了一系列讓學生體驗的情境:1.讓學生用卷筆刀削圓柱形的鉛筆,要求削到鉛筆頭很尖為止。2.告訴學生:沒有削的一段鉛筆是圓柱體,削好的筆尖部分是圓錐體。并提問:請觀察圓柱體和圓錐體有什么關系呢?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形成探究問題:圓錐體的體積如何計算呢?求圓錐的體積該從何入手呢?3.在討論后形成共識:圓錐是圓柱的一部分,它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關。4.猜一猜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何關系?5.做實驗,探究圓錐體積與圓柱體積的關系,從而得出圓錐體積計算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二、動手實踐,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學會”,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引領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走進學生主動實踐的天地。對于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小學生來說,最深刻的體驗莫過于自己雙手實踐過的東西。因此,教學時,教師要適時組織學生動手實踐。如,教學“千米的認識”時,課前帶領學生來到操場,進行一系列的體驗活動?;顒右唬簝擅麑W生離開100米的距離,互相喊對方的名字,學生發現幾乎聽不到聲音?;顒佣涸?00米的操場上跑5圈,學生感覺氣喘吁吁,有些累。活動三:學生走1000米,由教師來計時,看需要多少時間。經過這些活動,學生對千米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正因為有了這些活動的鋪墊,當引出“千米”這個長度單位之后,讓學生具體描述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時,學生們都覺得1千米的距離是很長的了。方案有:1.用米尺量1000次。2.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3.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00步。4.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5圈。5.繞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6.還可以看摩托車和汽車上的里程表來測量。這些描述的生成,對學生建構1千米的概念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聯系生活實際,體驗知識價值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學生不僅在體驗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教師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這樣,既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如,學生覺得1秒的時間太短暫了,根本做不了什么事。筆者馬上利用課件展示:飛機每秒約飛行250米,噴氣式飛機每秒約飛行500米,衛星每秒約飛行8000米等等。當一連串的圖片和數據出現時,學生們露出驚訝的神情。這樣的體驗活動給學生帶來了不少震撼,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又如,在學習“統計”之后,可設計一些調研活動:調查居民使用塑料袋的情況,并結合環保知識加以分析;調查學校營養早餐學生就餐的情況,并分析衛生、節約等方面的問題。再如,學習了“比例尺”之后,可讓學生試著畫學校平面圖、家庭平面圖等,讓學生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進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知識的生長點,多為學生營造愉悅的體驗氛圍,和學生共同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與學生共同分享體驗的快樂,進而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

查看全文

小學音樂教育“ 體驗學習”的實踐

一、什么是音樂教育體驗學習

音樂教育體驗學習,顧名思義是以“體驗”為教育核心,由聽覺激發聽眾的內心感受,并從每個人的不同感受領悟音樂的內涵。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體驗學習,即在課堂上的每一曲作品表現出的感覺,都由學生自己來總結。教師不會刻意地要求學生以怎樣的情緒去演繹,而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去自由詮釋;教師也不會先教授學生怎樣的口腔共鳴、胸腔共鳴,而是讓學生先以自己的心去和樂曲從感情上產生共鳴。

二、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情感沉淀

情感是音樂創作與表演中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從古至今,無論詞牌、曲牌,音樂都將幻化成情感落于人心之上,所以在對音樂的審美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音準、不是氣息,而是感覺。也許這是專業研究音樂時才需要達到的層次,但是在小學教育中,以這一觀點作為教學出發點,可以讓學生不受硬性知識的束縛,而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到音樂的學習與體驗中來,并更有效地通過音樂旋律活躍學生的心理情愫,以感性的手段引導學生向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方向成長。

三、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意義

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意義,即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對音樂審美的品位和品味。這種教學下的體驗模式,既區別于一般的音樂欣賞又區別于一般的音樂教學;它是在欣賞中教學、在教學中欣賞;或者說其欣賞的目的是為了教學,而其教學的方式又是一種欣賞。它是一種對音樂的形式與內涵的感受與理解、是一種對音樂美感的體悟與領會。音樂教育體驗學習,對于音樂學習的意義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通過使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之中,從而通過實踐與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以學生自己的感悟,主動地去體驗、理解、感受音樂的深邃。并通過這種音樂教學模式豐富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體驗、端正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態度,使學生在音樂審美方面有一定的素養。

查看全文

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研究

一、把握內涵,體悟“體驗學習”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于教育行業的投入也越來越大。教育是一個民族得以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藝術傳承發揚的主要形式。“體驗學習”是指將相關教材書里的音樂相關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從抽象化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化的實際行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乏足夠的耐心、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系統的發育不夠完善,因此,教師們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建立直觀的、全方面的體驗教育系統,利用體驗式學習方法新穎、與時俱進的特點,吸引小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興趣、引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可以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體驗學習”教學模式是近年來我國從西方國家的相關教育行業引入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在我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育中,“體驗學習”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們根據當堂課的教學內容,組織小學生進行各式實踐體驗活動,利用對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外界的有效刺激,使得小學生們對于相應的音樂知識產生新層次的認識以及感悟。

二、科學實踐,應用“體驗學習”教學模式

(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教學作為一門對于藝術性的要求極強的藝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培養以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環境。通過小學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心理情感的體驗、大大的激發學生對于藝術的各方面需求,在新穎的、開放的、以及自由的課堂教育模式中,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活動,提高對于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以及領悟能力,充分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一次又一次的“體驗學習”教學模式的引導之下,逐漸的建立獨立的審美觀,學會自我分析美麗的事物、動聽的音樂,并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之下,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也是“體驗學習”教學模式的在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點作用之一。

(二)“體驗學習”教學模式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查看全文

高中語文體驗學習論文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與要求,國家教育部門倡導在當今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要轉變傳統的以教師傳輸知識為主體的教學思維模式,應以學生為中心,教給與學生切身相關的知識,并不斷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以此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而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以及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本文就針對體驗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體驗學習;高中語文;運用對策

體驗式教學方法,是一種最基本最自然的學習方法。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對生命的體驗,又是建構知識意義、煥發生命活力、提升生命價值的手段和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語文的教學進程,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一、體驗式學習的涵義

體驗式學習就是運用體驗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指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是學習與體驗的有效結合。體驗式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自身的感知系數對自身行為或周圍的事物進行感知,從而產生相應的情緒情感反應,而情感又促進學生對自身行為和周圍事物進行深入的理解和產生豐富的聯想,進而得出的領悟。

二、高中語文教學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查看全文

語文體驗學習管理論文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體驗學習,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課程目標”中提出“注重情感體驗”;在“實施建議”中提出,編寫教材要“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專題”,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評價要根據“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體驗學習競引起如此重視。它和語文學習關系到底有多密切?“體驗”一詞,在《辭?!分薪忉尀椤坝H身經歷、以認識周圍的事物”;在《教育大詞典》中解釋成“體驗、體察、專察,在實踐中認識事物”;在心理學中作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們在經驗獲得及行為變化過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體驗、認知頓悟、反省內化等心理活動。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體驗狀態是一種多水平要素的整合。有感覺水平、認知水平和意志水平?!薄皟刃捏w驗具有加工、深比擴展和升華的功能”。我國一些教育專家也認為:“體驗是以親身經歷、實踐活動為基礎,又是對經歷、實踐和感受、認知和經驗的升華,這種升華是對感受的再感受。對認知的再認知,對經驗的再經驗?!笨梢?,體驗既有情感的刻骨銘心,又有知識的深刻烙印,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和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是吻合的。體驗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落實三維目標,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學習呢?課文特點不同,體驗學習的方法也應不同,有時以一法為主,有時多法綜合應用。整體感受法。就是整體閱讀,在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認知、探究其中事物或現象的過程中、獲得多元知識和整體性感受體驗的過程。這種方法適合人物形象豐滿、意境悠遠、意象豐富的課文,如《荔枝》《燕子》等課文。角色體驗法。就是深入課文的某一角色,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它適合角色意識很強的課文,如《倔強的小紅軍》《豐碑》等。對反面角色,一般不要引導學生體驗。如,《狼和小羊》,不要引導學生從狼的角度體驗狼的兇狠,而應從小羊的角度去體驗狼的兇狠和小羊的弱小無助。模擬體驗法。就是再現課文描述的情景,讓學生在再現情景中體驗。它適合像《撈鐵?!贰短锛少愸R》這類課文。如,《撈鐵牛》一文,就可以引導學生模擬撈鐵牛的實驗,讓學生在模擬中體驗懷丙的智慧,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聯想體驗法。就是在閱讀中想開去,回憶相關知識、過去有關事物或某段生活經歷.觸發對課文所描寫的事物或生活經歷的感悟,從而使認識深化、情感升化、經驗提升。課文描寫的情境距離學生比較遠,或要說明的道理不大容易體會,可以用聯想體驗法來加深理解。如《挑山工》《桃花心木》蘊涵的哲理不容易體會,可以借助生活經驗體驗、理解。想象體驗法。就是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表象或經驗,對課文描寫的人物形象或意境展開再造想象,還可以就課文的描述進行創造想象,從而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意境更豐富。課文描寫生動、意象豐富的課文可以在想象中體驗。如《月光曲》,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月光下的大海,從而體驗貝多芬的不平靜的內心。移情體驗法。就是學生在情緒、情感及理智上位移到他人(包括擬人化的事物)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分析問題,移情性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從而在態度、情感上引起一致的反應的過程。哲理性課文,情景交融的散文,可以用移情體驗來理解課文。如《跳水》,對站在桅桿頂端橫木上搖搖擺擺的兒子,船長為什么威脅開槍、命令跳水?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他兒子怎么想?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船長或孩子,想象他們當時會是怎么想的,從而體會到船長處理緊急事件的的智慧。高峰體驗法。就是少年兒童獲得的體驗達到全身心醉神往狀態,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稱此為高峰體驗。學生會對和自己經歷相近的課文、能激起強烈共鳴的課文和自己向往已久的事物產生高峰體驗。如,有的學生對父母之愛體會最深,或渴望父母之愛已久,《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類課文會引發他們的高峰體驗;又如,有的同學特別喜歡風景名勝,對景物描寫逼真、意境悠遠的課文,如《桂林山水》《五彩池》一類課文產生高峰體驗;又如,……高峰體驗不可能每個同學每節課都有,但可以通過老師的努力,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獲得高峰體驗。期待體驗法。就是學生在學習、探究過程中,爭取成功,并通過積極嘗試成功、自主成功和屢屢成功,激起新的更多更大成功欲望的體驗過程。各種類型課文、在不同教學環節都可以應用期待體驗法。體驗學習,除了根據課文特點外,創設適宜體驗學習的氛圍,從語言文字入手“披文以入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里不再贅述。

查看全文

高中歷史體驗探究式學習探討

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體驗探究式學習,既是新課標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正確史觀的的重要途徑。這是因為體驗探究式學習是體驗式與探究式學習相融合的學習方法,其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在體驗中探究歷史,還原歷史真相,從而形成正確歷史觀;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歷史,使學生以更直接與生動的方式去考察、觀察歷史,從而培養綜合分析能力、思辨邏輯與理性判斷能力等。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實地考察、情景再現、訪談調查等體驗探究式學習形式,論述體驗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一、以實地考察來體驗探究歷史,培養高中生綜合分析能力

俗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說明讀書與實踐同樣重要,高中歷史也要重視學生的實踐學習,才能使學生在體驗探究學習中認識歷史,提高歷史綜合分析能力,從而掌握并理解史實內容,培養正確的歷史觀。高中歷史教師要善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館、紀念館或歷史遺址、遺跡等素材,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將高中歷史學習的舞臺從課內進一步向課外延伸,從而引導學生在體驗探究中認識歷史,積累歷史素材,并初步學會綜合分析歷史材料與現象的能力。培養高中生歷史綜合分析能力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學生未來發展學習的必備能力,有助于學生從繁雜的社會現象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為自己所用。以辛亥革命的學習為例,武漢地區的歷史資源相當豐富,既有辛亥革命博物館,又有武昌起義紀念館,該地區的高中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歷史資源,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參觀,以辛亥革命的評價為主線來引導學生將課內、課外兩個課堂聯系起來。學生通過對這些革命勝地及史實的了解,就會進一步深入探究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從而結合材料更客觀地分析并理解辛亥革命對中國的意義,把辛亥革命學習難點在體驗探究式學習中解決了。由此可見,通過實地考察,高中生在進一步更形象更直觀更豐富的材料占有過程中,會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歷史教學重點、難點,初步培養起綜合分析能力來更客觀審視相關歷史知識。

二、以情景再現來體驗探究歷史,培養高中生思辨邏輯能力

固然實地考察能給學生帶來更深刻的印象,但限于教學時間及學生第二課堂分配的關系,實地考察不可能成為高中生體驗探究式學習的唯一方式。構建符合歷史現實的情境教學,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探究歷史。歷史場景的再現,不僅要求學生要對歷史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而且還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體會歷史的發展,培養高中生思辨邏輯能力。情景再現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學生對史料的占有與分析是否到位;二是學生如何來分辨情景再現中的歷史真偽。高中歷史教師要以這兩點為抓手,以競賽式的情景再現的構建來展開,才能調動學生熱情積極參與其中。以百家爭鳴的學習為例,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代表“百家”,通過經典人物的出場與對白來再現歷史勝況,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下移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到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學生們通過場景、人物形象、語言、服飾等歷史要素的分析與體驗,情景再現就顯得更真實有趣,課堂教學也會充滿著笑聲與歡樂。而每一組代表接受其他同學的審查時,在吹毛求疵過程中往往對百家爭鳴時代的歷史會有更深刻的體驗,并促使自己進一步去探究。如此嚴苛的評判與爭議中,情景再現的細節會不斷接近歷史原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會精益求精,從而培養起較強的思辨邏輯能力。

三、以訪談調查來體驗探究歷史,培養高中生理性判斷能力

查看全文

體驗式學習對教師的影響

【摘要】新課程要求學生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獨立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養成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面對火熱的現實生活。體驗性學習策略就是這種要求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體驗作為一個范疇,不同學科對之有不同的界定。作為教學中的體驗即體驗性學習,是指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事積極的再造和再創活動,進而產生理性的發展和意義的一種學習方法。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體驗性學習需把握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科學而先進的理念是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劑。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思想政治課教師來說,尤為重要。

(一)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新課程下,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由教書匠型教師轉向科研型、創新型教師;由單一型教師轉向綜合型教師;由傳統教學方式轉向現代教學方式;由面向全體學生轉向面向全體與面向個體相結合。

(二)教師學生觀的轉變。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特定的認識主體和信息交流主體。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裝滿知識的容器”。因此,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熱愛每一個學生。必須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都是具有開放性的自我創造者。相信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學生思想、行為中的閃光點更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資源。

查看全文

語文學習言語體驗

體驗特指生命體驗,體驗首先是一種生命歷程過程動作,然后才是內心形成物,他的過程是體驗的個體性親歷性和內在性,即把體驗看成是個體獨特的通過往返親歷才獲得的對生命的內在隱秘本質的把握。因此體驗是個體將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歷結合為一體,又是有限生命對生活的反思。體驗是一種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經歷,具有生命關聯的內在性,能動性,主體性,個體性,親歷性[1]。將體驗提高到人生本體論加以認識的是狄爾泰他認為生命非他,是有限個體由生到死的體驗的總和。體驗與經驗相比不同,體驗是主體的一種直接生命感性活動,他與主體的意志目的愿望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體驗是人生的一種反思方式[2],人通過反思人生,洞悉生命的困境和存在的有限,并由此獲得人生意義的理解,因此,在體驗活動中,主體是有激情的追尋生命終極意義的人。語文學習中的言語體驗需要學生用全部生命激情與智慧去親近、感受、領悟、品味、體驗與經歷。[3]其特征是親歷性、個人性、內在性、緘默性。

一、畜語體驗學習的親歷性,是指學生主體必須真實參與盲語體驗的過程

主體必須積極參與,體驗需要動作活動,包括外在活動和內心動作,外在活動是真實的經歷,而內心動作是想象中的親歷,在這一過程中,讀者完全沉靜在作者描寫的情境之中,自我陶醉,自己的情感態和思想完全與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融為一體。在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話是新婚之夜劉備說給孫尚香聽的,他說“夫人對于我來說就像白色的露珠?!谶@句話中,如果讀者沒有真實的經歷仔細觀察清晨白色的露珠的過程,就會很難沉浸于作者所描寫的情境之中,自我陶醉,很難將自己的情感心態和思想與作者筆下劉備的情感融于一體。白色的露珠,而不是透明的露珠,對于白色的露珠。唯有仔細觀察之后才會明白它是多么的讓人愛惜,多么讓人不忍觸碰,那么劉備的下一句話,觀察過白色的露珠的讀者不看也會知道了,“在你同意之前,我劉備不舍強迫你做任何你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比绻麤]有觀察過白色的露珠,就很難對于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或許還會覺得劉備太酸,而事實上作者筆下的劉備對孫尚香的愛護通過一個比喻已然被寫絕了。只有對生活有仔細觀察深刻體驗的讀者,才能體會到作者的高妙之處。

二、言語體驗學習的個人性

讀者閱讀文學作品,既是從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寫的人情世態的活動,同時也是讀者在自己的生活體驗文化修養的基礎上,運用想象聯想而使作品內涵在頭腦中具體化的活動。西方諺語中有‘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之說,中國古語也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語體驗具有極強的個體色彩,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獨特的。學生都是帶著自己獨特的生命經歷將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置于文本中的,對言語作品進行具體化,把言語作品中的空白補充起來,生成新的獨特的體驗。這些體驗都是真實的體驗,并無對錯之分。其實學生閱讀后獲得的體驗已經烙上自己原有體驗的印子,這樣的閱讀不但豐富了文章的內涵,而且完全可以與作者的體驗息息相通。同樣是讀《我與地壇》,學生會對史鐵生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有著不同的感動,有的會感到自己對母親的愧疚之情,有的則會更加敬愛自己的母親,有的會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未來,為了母親。有的則會羨慕史鐵生有一位如此愛他的母親。學生不同的生活經歷會讓他們對于文本有著不同的言語體驗。同樣是讀老舍的《我的母親》,有的學生會潸然落淚,因為他們又有著像老舍一樣的勤勞堅強隱忍愛家的母親,會與老舍找到共鳴,而有的學生卻會很羨慕老舍,甚至會產生自卑的情感,因為自己有著一位不責任的母親。可見,個人性在文學欣賞即語文學習中的特點是多么突出。

三、言語體驗學習的內在性緘默性

查看全文

餐飲部拓展體驗式學習感慨

月日,國際會議中心餐飲部總監組織全店領班級以上人員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拓展式體驗培訓,通過這次拓展培訓完全顛覆了以往我腦中酒店傳統的培訓模式。以往傳統的培訓方式偏重于“你講我聽”,或是“你教我做”的模式,容易忽略作為接待服務過程中主體部分客人與員工的親身感受,枯燥知識點的堆砌,使培訓者與被培訓者之間缺乏互動,往往是培訓結束后員工只知如何做,但不知為什么這樣做,或者面對客人時,滿口書面用語,說的人別扭,聽的人也不舒服;或者是只能應對學習過的案例,不能舉一反三。這樣根本就無法達到最初培訓方所要達到的目的。但今天這種全新式的拓展體驗式培訓完全改變了這種現象,員工通過個人親自參加的一個個互動游戲充分的調動起了活躍的思維和參與的積極性。通過在活動中充分的參與,獲得個人的體驗,并在培訓者的指導下,與團隊成員交流分享個人體驗,從而提高了培訓的效果。使所參訓的學員完成了一次終身難忘的體驗。完成了一次對自我心靈的深刻剖析,一次對團隊文化的全面審視,是觀念與觀念的對視,文化與文化的交流。

這次新穎獨特的培訓方式讓我作為一個部門負責人也感悟良多,受益匪淺。通過拓展訓練給我留下的印象極深,得到的感受與心得體會也非常豐富,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分層管理、明確領導極其重要。每個人的崗位職責確定之后,各司其職,有利于明確責任,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既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又思考怎樣做好。

2、做事要先做計劃,再開展行動。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做跳繩游戲前,如果大家先做好溝通與計劃,而不是急于完成各自任務,就能更快取得整體團隊的勝利。

3、應學會遇到問題換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為表面的現象所困擾,有些印象其實是主觀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過分析、判斷,充分了解它的本質,通過組織、協調達到目標,通過溝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贏的局面。

4、從失敗中我們也得到教訓和啟示:在工作中,各部門之間需要溝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協調,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