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營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01:05: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驗營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體驗營銷論文

篇1

9月4日,惠普公司與康柏公司達成250億美元的并購交易,成為IT新老大。消息傳來,舉世震驚。惠普公司總裁費奧·利娜(CarlyFiorina)提出了構造"全面客戶服務模式"(TotalCustomerExperience),帶領新惠普由傳統的產品經濟、服務經濟全面轉向體驗經濟。

10月25日,被微軟公司形容為設計最佳和性能最可靠的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XP全球面市,比爾·蓋茨宣稱該新操作系統為人們"重新定義了人、軟件和網絡之間的體驗關系"。"XP"來自"Experience",其中文意思即是體驗。

12月2日,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來到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現場。這位曾經預測了“第三次浪潮”到來的托夫勒再次向大家預言:服務經濟的下一步是走向體驗經濟,人們會創造越來越多的跟體驗有關的經濟活動,商家將靠提供體驗服務取勝。

一時間,體驗這個詞在各種媒體上一下子熱了起來,不但在IT領域,傳統產業的企業也紛紛一起來關注體驗。但到底何謂體驗,何謂體驗式營銷,如何執行一個體驗式營銷戰略呢?看了本文,我想你將會有一個較為深度的認識。

一、體驗式經濟的到來

經濟演進的過程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已從過去之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轉變至“體驗式經濟”時代之來臨,依據美國俄亥俄州的戰略地平線(StrategicHorizonsLLP)顧問公司的共同創辦人約瑟夫·派因第二(B.JosephPineII)與詹姆斯·吉爾摩(JamesH.Gilmore)在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雙月刊1998年7-8月號“體驗式經濟時代來臨”(WelcometotheExperienceEconomy)中指出:體驗式經濟(ExperienceEconomy)時代已來臨,其區分經濟價值演進的四個階段為貨物(commodities)、商品(goods)、服務(services)與體驗(experiences。所謂體驗經濟,是指企業以服務為重心,以商品為素材,為消費者創造出值得回憶的感受,傳統經濟主要注重產品的功能強大、外型美觀、價格優勢,現在趨勢則是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并為產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經濟發展與社會型態的變遷息息相關,隨著科技、信息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需求與欲望,消費者的消費型態也相應的受到了影響。

經濟發展的演進已從過去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走向現階段的體驗經濟(experienceeconomy),而各經濟發展階段在生產行為及消費行為上呈現不同的型態:

農業經濟:在生產行為上是以原料生產為主;消費行為則僅以自給自足為原則。

工業經濟:在生產行為上是以商品制造為主;消費行為則強調功能性與效率。

服務經濟:在生產行為上強調分工及產品功能;消費行為則以服務為導向。

體驗經濟:在生產行為上以提升服務為首,并以商品為道具;消費行為則追求感性與情境的訴求,創造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并注重與商品的互動。

下面是從衣、食、住、行、育教、娛樂等層面舉例探討上述四個經濟發展階段的演進:

經濟發展階段影響生產及消費行為

資料來源:《體驗經濟時代來臨對工業區域發展之影響》作者:張吉宏、朱琦文(臺灣)

通過上面的表格可知,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生產及消費行為已有了如下的變化:

(一)以體驗為基礎,開發新產品、新活動。

(二)強調與消費者的溝通,并觸動其內在的情感和情緒。

(三)以創造體驗吸引消費者,并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

(四)以建立品牌、商標、標語及整體意象塑造等方式,取得消費者的認同感。

臺灣著名的資訊(Information信息)社會學教授羅家德先生在其《網絡網際關系行銷》一書中也曾指出,消費符號化的趨勢。消費不僅僅是買有用的東西,而是成為消費者用來訴說自己的“語言”。一件衣服面料成本很低,但因為有了新穎的設計、創意的廣告、動感的促銷,就如同給其貼上青春、活潑、典雅、開放、大方的“價值”標簽(Barths),又為這些價值尋找年輕的、高知識的、國際化的、反傳統的等等“社會性”的定位。“在過度富裕的社會里,當溫飽舒適已不成問題,任何商品都‘符號化’了,人們要買的已不止是商品本身,而是附加在商品上的象征意義。”隨著“體驗”變成可以銷售的經濟商品,“體驗式消費”或者說是“符號化消費”的旋風開始席卷全球產業,繼“服務經濟”之后,“體驗式經濟”已開始大行其道。

二、體驗式營銷的興起體驗式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企業影響深遠,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在于企業的營銷觀念上。就象伯德·施密特博士(BerndH.Schmitt)在他所寫的《體驗式營銷》"ExperientialMarketing"一書中指出的那樣,體驗式營銷(ExperientialMarketing)站在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此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時、消費后的體驗,才是研究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

到底何謂體驗?

所謂體驗“experiences”就是人們響應某些刺激“stimulus”(例如,是由企業營銷活動為消費者在其購買前與購買后所提供的一些刺激)的個別事件“privateevents”。體驗通常是由于對事件的直接觀察或是參與造成的,不論事件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體驗會涉及到顧客的感官、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也會包括知識、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時也可因身體的一些活動。體驗的基本事實會清楚的反射于語言中,例如描述體驗的動詞:喜歡、贊賞、討厭、憎恨等,形容詞:可愛的、誘人的、刺激的、酷斃的等等。根據心理語言學家已經研究表明,類似這些與體驗相關的詞匯在人類的各種語言(如:漢語、英語、德語、日語等)中都是存在的。

體驗通常不是自發的而是誘發的,當然誘發并非意味顧客是被動的,而是說明營銷人員必須采取體驗媒介。最后一點,體驗是非常復雜的,沒有兩種體驗是完全相同的,人們只能通過一些標準,來將體驗分成不同的體驗形式。企業的營銷人員如其關心一些特別的個別體驗,還不如探討一下營銷戰略,考慮你要為顧客提供那一類體驗形式,并如何才能提供永久的新奇。

體驗式營銷的特點?

關于體驗式營銷,我提出以下幾個關鍵特點可供讀者參考。

1、關注顧客的體驗

體驗的產生是一個人在遭遇、經歷、或是生活過一些處境的結果。企業應注重與顧客之間的溝通,發掘他們內心的渴望,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2、以體驗為導向設計、制作和銷售你的產品

當咖啡被當成“貨物”(Commodities)販賣時,一磅可賣三百元;當咖啡被包裝為“商品”(goods)時,一杯就可以賣一、二十塊錢;當其加入了“服務”(services),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幾十塊至一百塊;但如能讓咖啡成為一種香醇與美好的“體驗”(experiences),一杯就可以賣到上百塊甚至是好幾百塊錢。增加產品的“體驗”含量,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3、檢驗消費情景

營銷人員不再孤立的去思考一個產品(質量、包裝、功能等),要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娛樂、店面、人員等)來創造一種綜合的效應以增加消費體驗;不僅如此,而且還要跟隨社會文化消費向量(socioculturalconsumptionvector,SCCV),思考消費所表達的內在的價值觀念、消費文化和生活的意義。檢驗消費情境使得在對營銷的思考方式上,通過綜合的考慮各個方面來擴展其外延,并在較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提升其內涵。顧客購物前、中、后的體驗已成為增加顧客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的關鍵決定因素。

4、顧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

一般的說來,顧客在消費時經常會進行理性的選擇,但也會有對狂想、感情、歡樂的追求。企業不僅要從顧客理性的角度去開展營銷活動,也要考慮消費者情感的需要。

5、體驗要有一個“主題”(theme)

體驗要先設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說:體驗式營銷乃從一個主題出發并且所有服務都圍繞這主題,或者其至少應設有一“主題道具”(例如一些主題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區、或以主題為設計為導向的一場活動等)。并且這些“體驗”和“主題”并非隨意出現,而體驗式營銷人員所精心設計出來的。如果是“誤打誤撞”形成的則不應說是一種體驗式行銷行為,在這里我所講的體驗式行銷是要有嚴格的計劃、實施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過程在里面,而非僅是形式上的符合而已。

6、方法和工具有多種來源

體驗是五花八門的,體驗式營銷的方法和工具也是種類繁多,并且這些和傳統的營銷又有很大的差異。企業要善于尋找和開發適合自己的營銷方法和工具,并且不斷的推陳出新。

三、體驗式營銷的戰略基礎:戰略體驗模塊(strategicexperientialmodule)體驗是復雜的又是多種多樣的,但可以分成不同的形式,且各都有自己所固有而又獨特的結構和過程。這些體驗形式是經由特定的體驗媒介所創造出來的,能到達有效的營銷目的。伯德·施密特(BerndH.Schmitt)將這些不同的體驗形式稱之為戰略體驗模塊(strategicexperientialmodules,SEMs),以此來形成體驗式營銷的構架。下面將介紹五種不同的戰略體驗模塊:

感官(Sense)

感官營銷的訴求目標是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它經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感官營銷可區分為公司與產品(識別)、引發顧客購買動機與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等。理查特(Richart)公司制作的巧克力被英國版《時尚》(Vogue)雜志稱之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巧克力”。理查特首先定位自己是一家設計公司,接著才是巧克力公司。其商標是以藝術裝飾字體完成的,上頭特別將“A”作成斜體,用來區隔“富有”(rich)與“藝術”(art)這兩個字。理查特巧克力是在一個類似精致的珠寶商展示廳銷售,巧克力裝在一個玻璃盒子中,陳列于一個廣闊、明亮的銷售店。產品打光拍攝,在其產品的宣傳資料中就像是件精致的藝術品或是珠寶。促銷品用的是光滑、厚實的紙張,它的包裝也是非常的優雅。巧克力盒子是有光澤的白色,附著金色與銀色的浮雕字。紅色絲帶封著包裝盒。盒子襯里是分割成格,所以每個巧克力藝術品是擺設于自己的間隔中。對視覺感而言,巧克力本身就是個盛宴。他們有漂亮的形狀,并且以不同的花樣與彩飾裝飾﹝其中的個別特殊產品系列展示著一組迷人的兒童繪畫﹞。可以根據顧客的要求制造特別的巧克力徽章。這些巧克力是如此的貴重,因此理查特甚至還銷售附有溫度與濕度表的薄板巧克力儲藏柜,這個柜子如同雪茄保濕器,售價六百五十美元。

施密特曾舉例希爾頓聯鎖飯店的一個小作法是在浴室內放置一只造型極可愛的小鴨子,客人大多愛不釋手,并帶回家給家人作紀念,于是這個不在市面銷售的贈品便成了顧客特別喜愛希爾頓飯店的動力(當然希爾頓飯店其它設施、服務等方面也是一流的),這樣便造成了很好的口碑,這就是“體驗式營銷“的應用(視覺和觸覺上)。另外,在超級市場中購物經常會聞到超市特地生成的烘焙面包的香味,這也是一種感官營銷方式(嗅覺)。

情感(Feel)

情感營銷訴求顧客內在的感情與情緒,目標是創造情感體驗,其范圍可以是一個溫和、柔情的正面心情、到歡樂、自豪甚至是激情的強烈的激動情緒。情感營銷的運作需要的是,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種情緒,以及能使消費者自然的受到感染,并融入這種情景中來。新加坡航空以帶給乘客快樂為主題,營造一個全新的起飛體驗。該公司制定嚴格的標準,要求空姐如何微笑、并制作快樂手冊,要求以什么樣的音樂、什么樣的情境來“創造”快樂。通過提供出色的顧客服務,使得新加坡航空公司成為世界上前十大航空公司,和獲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反觀國內的企業在體驗式營銷上,尚沒有成型的做法,但以情感為訴求點的營銷做法卻是有一些較為成功的案例。

一句“孔府家酒讓人想家”,引起在外游子對父母、對家鄉無限的思念之情。使得顧客在消費中,也感受了“想家”的體驗。(親情)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友誼地久天長。“喝杯青酒,交個朋友”陳釀貴州青酒的這句廣告語,讓你在宴請賓朋的時候多一份“友情”的體驗(友情)。

一位清純、可愛、臉上寫滿幸福的女孩子,偎依在男朋友的肩膀,品嘗著他送給她的“水晶之戀”果凍,就連旁觀者也會感受到那種“美好愛情”的體驗。(愛情)

思考(Think)

思考營銷訴求的是智力(Intelligence),以創意的方式引起顧客的驚奇、興趣、對問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為顧客創造認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對于高科技產品而言,思考活動的方案是被普遍使用的。在許多其它產業中,思考營銷也已經使用于產品的設計、促銷、和與顧客的溝通。

1998年蘋果計算機公司的iMac計算機上市僅六個星期,就銷售了二十七萬八千臺,以至《商業周刊》把iMac評為為1998年的最佳產品。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史提夫·賈伯斯(SteveJobs)表示:"蘋果已回到它的根源,并再度開始創新"。iMac的設計師伊維(JonathanIve)也指出:"與眾不同是這個公司的基因"。iMac的創新緊隨著一個引人沉思的思考營銷的促銷活動方案。該方案是由廣告人克勞(LeeClow)構思,將"與眾不同的思考"(ThinkDifferent)的標語,結合許多在不同領域的"創意天才",包括愛因斯坦、甘地、拳王阿里、理查·布蘭森(RichardBranson)、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等人的黑白照片。在各種大型的廣告路牌、墻體廣告和公交車的車身等隨處可見該方案的平面廣告。當這個廣告刺激消費者去思考蘋果計算機的與眾不同時,也同時促使人們思考自己的與眾不同,以及通過使用蘋果電腦,而使得他們成為創意天才。賈伯斯說:“與眾不同的思考代表著蘋果品牌的精神,因為充滿熱情創意的人們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蘋果決定為處處可見的創意人,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工具。”

行動(Act)

行動營銷的目標是影響身體的有形體驗、生活型態與互動。行動營銷通過增加他們的身體體驗,指出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型態、與互動,豐富顧客的生活。而顧客生活型態的改變是激發或自發的,且也有可能是由偶像角色引起的(例如,影、視、歌星或是著名的運動員等)。

耐克每年銷售逾一億六千萬雙鞋,在美國,幾乎每銷售兩雙鞋中就有一雙是耐克。該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出色的“盡管去做”(JustDoIt)廣告。經常地描述運動中的著名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升華身體運動的體驗,是行動營銷的經典。

關聯(Relate)

關聯行銷包含感官、情感、思考、與行動營銷等層面。關聯營銷超越私人感情、人格、個性,加上“個人體驗”,而且與個人對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產生關連。關聯活動案的訴求是為自我改進(例如,想要與未來的“理想自己”有關連)的個人渴望,要別人(例如,一個人的親戚、朋友、同事、戀人或是配偶和家庭)對自己產生好感。讓人和一個較廣泛的社會系統(一種亞文化、一個群體等)產生關聯,從而建立個人對某種品牌的偏好,同時讓使用該品牌的人們進而形成一個群體。關聯營銷已經在許多不同的產業中使用,范圍從化妝品、日用品、私人交通工具等等。美國哈雷(Harley-Davidson)機車,是個杰出的關聯品牌。哈雷就是一種生活型態,從機車本身、與哈雷有關的商品、到狂熱者身體上的哈雷紋身,消費者視哈雷為他們自身識別的一部分。

伯德·施密特還特別提到瑞士名表的一張小小附卡為例:表店在其中一款瑞士名表上附上一小卡片,上面說明400年后回來店里調整潤年;其寓意是在說明該瑞士名表的壽命之長、品質之精,即便拿它當作“傳家之寶”也不為過。而非如同一般電子表雖有過400年自動調整潤年的功能,但誰會認為電子表可以保存到那么久呢?該表店以此“關聯”的寓意來傳達商品的價值。

五、體驗式行銷的主要戰略規劃工具:體驗矩陣(ExperientialGrid)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體驗式營銷的基本的概念和工具的介紹,企業如何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一種體驗模式,進行自己的體驗式營銷戰略呢?伯德·施密特(BerndH.Schmitt)提供了一整套的概念、工具及技巧。

體驗雜型和全面體驗(ExperientialHybridsandHolisticExperiences)

我們將體驗分為五種類型,但實際情況下很少有單一體驗的營銷活動,一般是幾種體驗的結合使用,施密特將其稱之為體驗雜型(ExperientialHybrids)。進一步來說,如果企業為顧客提供的體驗是涉及所有的五類體驗,就會被成為全面體驗(HolisticExperiences)。一般的來講,戰略體驗模塊(SEMs)被分為兩類:一種是消費者在其心理和生理上獨自的體驗,即個人體驗,例如: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另一種是必須有相關群體的互動才會產生的體驗,即共享體驗,例如:行動(Act)、關聯(Relate)。體驗雜型和全面體驗(ExperientialHybridsandHolisticExperiences)并不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戰略體驗模塊(SEMs)簡單的疊加,而是它們之間互相作用、相互影響,進而產生一種全新的體驗。當然建立體驗雜型就要需要其專有的工具──體驗之輪(ExperientialWheel)

體驗之輪(ExperientialWheel)

傳統的營銷學中會提到效果的等級(hierarchyofeffect),即顧客對一種產品的購買是分階段進行的,如下圖所示:

體驗之輪也是遵循類似的原理,使得五種戰略體驗模塊(SEMs)在使用上有其自然的順序: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感官”引起人們的注意;“情感”使的體驗變的個性化;“思考”加強對體驗的認知;“行動”喚起對體驗的投入;“關聯”使得體驗在更廣泛的背景下產生意義。并且,戰略體驗模塊(SEMs)還要考慮和體驗媒介(experienceprovider)的搭配使用,那就要使用體驗矩陣(ExperientialGrid)

體驗矩陣(ExperientialGrid)

要實施一個體驗式營銷戰略,首先要對你的企業內部和外部情況進行分析。要考慮你的目標顧客,包括他們的喜好、行為、價值觀,以及影響他們的社會文化或社會亞文化。要考慮你的產品,包括產品的質量和功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產品的銷售情況。還要考慮你的合作伙伴、競爭對手,以及整個產業的有關情況。體驗式營銷人員何以通過體驗矩陣(ExperientialGrid)來進行戰略體驗模塊與體驗媒介的搭配使用,來規劃一個體驗式營銷戰略。

體驗戰略搭配表

一般的說來,對于情感和關聯營銷的創意,人員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共同建立品牌和電子媒體以及網站的使用又為思考營銷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實施一個好的感官或情感營銷,溝通是至關重要的。

六、體驗式營銷實際應用問題的探討

傳統營銷與體驗式營銷的比較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傳統的特色與利益(FeaturesandBenefits)營銷已逐漸的被體驗式營銷所代替,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如下。

傳統的營銷在很大程度上,關注產品的特色以及對消費者的利益。認為,一件產品對顧客而言,非常實用即可。食品很衛生、有營養;家電質量高、耐用;零售店商品豐富、價格公道;各種軟件性能好、穩定、效率高......然而到了體驗經濟時代,這樣做就未必贏得消費者了。誰也不能分別出娃哈哈純凈水和樂百氏純凈水,到底哪一個更解渴、更有營養。就是靠的“我的眼里只有你”這種體驗來打動消費者。WindowsXP的推出,對于國內IT行業也算是件大事,IT企業不僅要在技術上要學習,在營銷理念上也要重視學習微軟的經驗。當然對于目前大多數的國內企業來說,在關注體驗式營銷的同時,一定也要重視傳統的特色與利益營銷。中國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可能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以及體驗經濟在中國同時并存。國內一些非常優秀的企業可以直接轉入體驗式營銷,大多數企業還需要對傳統的特色與利益營銷進行補課。

體驗式營銷的幅度(Breadth)

·挽救衰落的品牌

·使公司的產品與競爭者區別開來

·為公司樹立形象和建立識別

·推動變革

·誘導顧客試用和購買,并增強消費忠誠度

體驗式營銷的范圍(Scope)

·運輸工具(如: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

·一般工業品與高科技產品

·新聞及娛樂

·顧問咨詢公司

·醫療及其他專業服務

·金融服務

·賓館、飯店、主題公園等一些旅游設施的設計

·為零售店(超市、購物中心、百貨商店等)做店內環境設計

·建設Web站點

制約在中國開展體驗式營銷的一些問題

首先,從宏觀上看,體驗式經濟的到來是因為社會高度富裕、文明、發達而產生的。對于那些剛剛滿足溫飽或者勉強達到小康的人們來說,“體驗”也許是一種奢侈。我在上面也曾提到過,中國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四種經濟形態可能同時并存。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體驗式經濟所占比例將不斷增大。

篇2

[關鍵詞]體驗營銷旅游品牌感官體驗情感體驗

體驗營銷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國戰略地平線公司的兩位創始人約瑟夫·派恩(B.JosePhPinen)和詹姆斯·吉爾摩(JamesH.Gilmore)在發表的《歡迎進入體驗經濟》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們對體驗營銷的定義是“從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聯想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理念”。派恩對此做出了更詳細的解釋:“企業以服務為中心以商品為素材為消費者創造出值得回憶的感受。”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從主顧關系關系上認為:“體驗營銷正是通過讓顧客體驗產品、確認價值、促成信賴后自動貼近該產品,成為忠誠的客戶”。李修林認為“品牌并非僅僅是產品相互間區別的標志,而且應該是值得記憶的美好體驗而產生的感官、情感和認知的豐富源泉,應該是知名度、承諾與體驗的集合體。”將體驗營銷引入旅游企業的實際經營是在21世紀之后,越來越多的旅游企業(主要指景區、景點)意識到旅游產品中的“體驗”層面,開始把游客的“體驗感”作為營銷的一個考量內容,并把這種思想逐步納入產品設計中。

一、體驗營銷運用于旅游品牌創建的必要性

1.體驗營銷運用于旅游品牌的創建,體驗營銷豐富了旅游品牌等于體驗的觀念

旅游品牌的傳遞實際上就是旅游產品所能提供給游客某種“體驗”的承諾。旅游品牌塑造是為了確定品牌的獨特風格和個性,給游客傳達獨有的體驗信息,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與其他旅游產品相區別。只有將旅游品牌的個性與游客的個性鏈接起來,溝通景區與游客的心靈通道,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效契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才會成功。體驗營銷因其具有注重顧客的體驗,強調顧客是有理智的感情動物等特點而成為品牌塑造的核心手段。

2.體驗營銷有利于實現品牌認同

體驗營銷運用于旅游品牌的創建,有利于提煉品牌特性以滿足個性需求、有利于通過品牌創意建立消費理解與尊重和有利于吸引顧客參與品牌互動,實現品牌認同。體驗營銷就是要將“體驗”注入到旅游品牌的核心價值里。“體驗旅游”形成以情境化為基礎的參與式、體驗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情,在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閑游樂。使旅游品牌真正代表一種體驗、一種感受,進而提升旅游品牌的效用。

下面旅游目的地鞍山為利進行分析。

二、運用體驗營銷理論分析鞍山旅游的品牌

鞍山,是遼寧省第三大城市,東北地區第五大城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及由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等城市組成的中國東北“4+1”城市旅游聯合體成員。鞍山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特色明顯。融自然景色觀光游、朝拜游、溫泉理療度假游、百煉成鋼考察游、民族風情體驗游于一體,已經形成了“世界最大玉佛、亞洲著名溫泉、國家名勝千山、中華寶玉之都和祖國鋼鐵之都”五大旅游品牌。

1.“采稀世珍寶,創造人間奇跡”的世界第一玉佛

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玉佛苑位于遼寧省鞍山市玉佛山風景區內,玉佛閣內敬奉的玉佛是由1960年發現于中國玉鄉──遼寧岫巖的“玉石王”雕刻而成,高7.95米、寬6.88米、厚4.10米、重260.76噸。呈雙面造像,正面為釋迦牟尼佛,背面為渡海觀音。1997年11月,玉佛以其博大雄偉、潤澤明麗而榮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于2002年12月12日,被世界吉尼斯總部正式確認為世界最大玉佛。

2.“亞洲最大的熱礦泥療美容保健中心”的湯崗子溫泉

湯崗子溫泉位于鞍山以南7.5公里。是中國四大的溫泉康復中心之一。湯崗子溫泉歷史悠久,唐代時已開始得到利用。本世紀20年代,在此建“龍泉別墅”設有大小浴池多處。日本人也在這里修建了“對翠閣”旅館,設“龍宮溫泉”。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儀曾兩次下榻溫泉旅館。建國以來,逐步建設成的溫泉康復療養中心。共有溫泉18穴,水溫在57℃~65℃間,最高可達70℃左右。水中含有20多種礦物元素;亞洲惟一溫度高達45攝氏度的濕潤熱礦泥,由億年前火山灰經溫泉水滋養等理化作用形成,對各種風濕、老年病、神經衰弱、軟組織損傷都具有很好的理療價值。

3.“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的千山

鞍山千山風景區是首批國家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自古就被譽為“東北明珠”、“東北四大名山之首”,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佛道兩教共處一山,和睦相處,共生共榮。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佛——“千山彌勒大佛”坐落于群山之間,此佛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佛身高70米,臂寬46米,頭高9.9米,耳長4.8米,“佛是一座山,山為一尊佛”,此山峰更為千山添加了神秘色彩。著名學者老人在游覽千山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南有黃山,北有千山”。

4.“黃金有價玉無價,國石岫玉出鞍山”的岫巖

鞍山岫巖滿族自治是中國“國石”岫玉的產地,是馳名中外的“玉鄉”。岫巖玉雕藝術,繼承紅山文化之遺風,又得歷代玉雕大師之真傳。從出土的玉鼓、中華第一玉龍、金縷玉衣等古代文物,到現代中國玉雕史上最大的瓶素工藝品“華夏靈光塔熏”,最大的鏤透玉雕精品百鳥朝鳳,以及贈送給我國澳門特區政府慶祝回歸的曠世珍品“九九月圓圖”都以其優良的玉質,精湛的工藝,美好的寓意,深邃的文化內涵成為奇世珍寶。在2001年中國國石評選活動中,岫玉榮荻“中國國石第一候選石“的桂冠。2006年12月,岫巖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玉都”。

5.“祖國鋼都、共和國長子”的鞍鋼

鞍鋼是舉世聞名的老鋼鐵工業基地,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集采礦、選礦、燒結、冶煉、軋鋼于一體。現代化的鋼鐵企業的生產過程,壯觀的采礦場、火紅的鐵水、飛濺的鋼花,使參觀者眼界大開,他們對工藝流程、產品用途及企業的發展變化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參觀結束還意猶未盡。鞍鋼旅游采取領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主題來打動游客,同時也極具工業旅游的魅力。三、運用體驗營銷創建旅游品牌策略分析

1.主題體驗營銷

主題體驗就是設計能打動顧客情感、激發其欲望的體驗主題。體驗主題活動,體驗主題必須集空間、時間和事物于相互協調的現實整體,能夠與旅游目的地本身擁有的自然、人文、歷史資源相吻合,才能夠強化游客的體驗。游客的體驗是完整的,包含了空間時間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讓游客“在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間作適當的事。就鞍山而言“千山春節民俗文化廟會”;“流光溢彩耀鋼城”大型焰火晚會,“感受關東民俗風情、享受農家生活樂趣”為主題的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冰雪溫泉農家樂游;“品嘗鮮果、體驗采摘樂趣”等主題旅游深受游人喜愛。圍繞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辦千山國際旅游節、寶玉石博覽會、湯崗子溫泉節、民俗文化節和大佛節等節慶會展活動,實現由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專項、節慶旅游相結合的轉變,聚集人氣、商氣和文氣,營造旅游氛圍。

2.感官體驗營銷

感覺體驗的訴求目標是創造感官體驗,它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建立感觀上的體驗感覺同時建立品牌的識別符號,從而區別于其他產品,進而引發顧客的購買動機與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在實施感覺營銷時,需要考慮的是應該怎樣立體地、感性地實現知覺上的體驗。千山以春天梨花飄雪,香氣漫谷;夏天松濤陣陣,滿山滴翠;秋天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天銀妝素裹,玉樹瓊枝成為感官賣點。

同時千山古剎瑜伽禪修游,住王爾烈書房,品佛家齋食,體驗僧侶生活也別具吸引力。千山的亞洲第一大鳥語世界---百鳥園、擁有百余種禽類的互動性游覽觀賞區,聽鳥、賞鳥、玩鳥,與鳥類親密體驗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到湯崗子看龍宮、泡溫泉、埋礦泥,這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到湯崗子來,不被泥埋等于白來”。

3.情感體驗營銷

情感體驗策略就是以滿足游客情感體驗需要為主題進行旅游產品開發。以情動人,發揮情感的影響力、心靈的感召力,使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消費產品過程中得到功能上滿足的同時,帶來正面的情感滿足并形成情感共鳴。鞍鋼旅游就采取領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主題來打動游客,使游客聯想到自強不息的英雄保爾,產生感情共振,同時也極具工業旅游的魅力。當年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木魚石的傳說》中的木魚石就深藏在千山,而國內第一部反特影片《古剎鐘聲》中的古剎就是千山的龍泉寺,也增添了千山的神秘色彩。

4.綠色體驗營銷

實行綠色體驗,就是將旅游與消費者綠色體驗要求相結合進行產品設計。實行這一策略,既要生產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又要注重加入讓消費者體驗的內容。通過實行綠色產品認證制度來塑造綠色體驗主題,吸引消費者購買并體驗綠色魅力。岫巖在景區周邊的鄉村改變以往種植傳統品種的結構,改種附加值高的經濟作物,出現了一大批食用菌村、蔬菜村、香瓜村、草莓村、葡萄村等,開辦了多處農家旅館,讓游客在賞玉購玉、反璞歸真的同時,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民風的純樸。

5.行動體驗營銷

行動體驗就是要加入體驗因子,多設計讓游客參與的體驗項目,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親身體驗”的平臺,增加游客的參與活動的興趣。體驗營銷的核心也就是吸引消費者的參與,從而產生互動,讓消費者真正成為品牌的主人。生態觀光農家樂游冬季到農家過年,吃殺豬菜,睡熱炕頭,看農村自然景色,滾雪球,打雪仗……夏季到無公害田園參觀,自愿參加趣味勞動,組織采摘垂釣比賽、知識競賽、種植比賽、品農家飯菜、篝火聯歡等形式多樣的參與活動……讓過慣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多了一份愜意,體驗到回歸自然的親切感。玉佛苑景區的玉佛苑民俗旅游文化節,游客禮拜世界最大玉佛和五百羅漢,觀賞各種彩燈,品嘗冬季風味小吃,撞響福興鐘,祈求美好祝愿……

6.文化體驗營銷

文化體驗以顧客的文化體驗為訴求,針對旅游產品(服務)和顧客的消費心理,利用傳統或現代文化,有效地影響顧客的消費觀念,促進消費行為的發生。鞍山通過挖掘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構建具有獨特個性的產品,提升產品的文化品位,增強旅游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發展以玉石文化、佛教文化、泥療文化、冶鐵文化為主,以滿族文化、歷史文化、民間文化等為輔的旅游產品體系。如玉佛苑景區舉辦的佛教文化體驗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在導游員的指引下,參觀天王殿、舍利堂和大雄寶殿,通過導游員專業的講解,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世界最大玉佛的神奇、傳奇、誘人、迷人。參觀結束后,游客在玉佛閣參加由玉佛苑僧人主持的吉祥法會,最后參與鳴撞福興鐘活動,游客們鳴撞福興鐘,放飛的祝福和心愿,使活動的氣氛達到。游客體驗到了古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并一睹世界最大玉佛的迷人風采。岫巖縣十分注重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在投資興建了滿族博物館的同時,收集整理了滿族歌舞、東北二人轉、遼南皮影戲等民族文化,并在賓館酒店和景區、景點進行演出。文化體驗旅游通過對文化的展示和參與及文化保護的教育,達到文化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美)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M].第11版.梅清豪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修林:體驗營銷與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1)

[3]李懷斌:市場營銷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王星:中小型景區的旅游體驗營銷探析——以四川安縣尋龍山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4)

篇3

[關鍵詞]體驗經濟;房地產;體驗營銷

我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了消費者為主體的理性消費時代,那種爭先恐后搶房、漏夜排隊的現象似乎已成為過去的記憶。房地產商傳統上具有的戰略優勢,如自然資源、資金與技術優勢隨著競爭的加劇正在縮小而不再成為必然的優勢;企業在產品、價格、渠道及促銷等營銷操作層面上競爭,由于市場規范運作和售樓信息透明化,而使得相互間模仿和借鑒的速度越來越快;消費者對產品物性的需求似乎不再那么迫切,而產品和服務帶來的心理需要和滿足愈顯重要。

所以,在經過一輪新的洗牌后,房地產商在靜心思考:從“產品為中心”向“消費者為中心”的轉移時代,應該有一種營銷創新。于是,領悟顧客感,增強顧客體驗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滿足顧客物質和精神需求的營銷模式——體驗營銷得以青睞。

一、關于體驗營銷

1.體驗經濟

1970年社會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專門撰寫了一章,首次提出了制造業、服務業和體驗業的經濟發展三段論點。

體驗經濟學家約瑟夫•派恩指出:“所謂體驗是指人們用一種本質上以個人化的方式來度過一段時間,并從中獲得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一系列可回憶的事件。”伯得•施密特博士在其所著得《體驗式營銷》一書中認為:“體驗是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的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由此可見,體驗是一種無形的有價值的使人產生知識、情感的經濟商品。約瑟夫•派恩(美)和詹姆斯•吉爾摩(美)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體驗式經濟時代來臨”一文指出:體驗經濟時代已來臨。他們指出,體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后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并依據經濟價值演進將社會形態劃分為四個階段:商品、貨品、服務和體驗。

2.體驗營銷

許多企業在接受了“體驗經濟”思想后,紛紛把它作為“開啟未來經濟增長的鑰匙”,在體驗經濟時代,體驗營銷成了營銷策略的重要方法之一。體驗營銷是指企業讓目標顧客觀摩、聆聽、嘗試、試用等方式親身體驗其產品和服務,促使顧客認知、喜好并購買。這是企業拉近與顧客距離的一種有效手段,已被諸多行業廣泛采用。

體驗營銷改變了過去只強調“產品”或“客戶服務”的營銷理念,它崇尚實踐“體驗”,讓客戶直接參與并成為體驗的主體,造就一種“無法遺忘的感受”,能夠贏得客戶的信賴和忠誠,從而促進產品的銷售。體驗營銷突破傳統上的“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是理性和感性兼俱的,消費者在售前、售中、售后的體驗是研究消費者行為和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

二、房地產體驗營銷的引入

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消費使用具有固定性、耐久性等特點。購房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是一輩子的大事情,因而在經濟條件許可范圍內,對住房條件提出了更高的、多方面的要求,諸如戶型及其大小、物業管理、小區配套、綠化等。住房對購房人而言,不再僅僅是一個遮風擋雨、休息睡覺的處所,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體驗。對房產商而言,誰迎合了這種需求,誰就取得了成功。從近年來的房地產營銷動向可以看出,他們越來越多地引入了體驗手法,通過“體驗”方式來撥動購房者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令人心動”的效果。

體驗式營房地產體驗營銷,就是把客戶購房的全過程“體驗”視為整體,站在客戶的感受、情感、思考、行動等角度,重新定義、設計房產項目的營銷行動綱領,為客戶創造值得回憶和持續愉悅的豐富體驗,從而促進項目的銷售和客戶價值最大化。它涵蓋了包括從產品設計到營銷推廣整個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直到入住后消費者產生的感受。它通常是和營造一種氛圍、制造一種環境、設計一種場景、完成一個過程、做出一項承諾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而且有時它還要求客戶積極主動的參與。因此注重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和預期欲望,并將其對項目的良好體驗,愉悅的感情升華為客戶的忠誠,將是房地產項目營銷成敗的關鍵。

三、體驗營銷在房地產營銷中的具體應用

1.產品體驗策略

(1)產品層次與維度。房地產產品(房地產)作為一個居住生活的空間環境和實體產品與無形服務的混合體,產品層次和維度構成上是很廣泛的。往往樓盤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是那些宏觀和細節處的美學線索。根據整體產品概念,單獨從房地產開發企業角度,可以在空間范圍上將房地產分為四個層次:房屋本體,指消費者所購買的實體房產;半開放空間,指樓房的內的公共區域,例如樓梯間、電梯間等;生活環境,指更廣闊的公共空間,整個樓盤與臨近樓盤在購房者看來屬于這個樓盤的生活環境一部分的空間;位置,這是站在整個城市空間的視角看待本樓盤項目。

房地產原本就具有美學、象征等特征屬性,而這些線索將成為產品呈現中重要的體驗元素,因此,在體驗營銷模式下,有必要將房地產的美學、象征等非功能屬性加以區分。因此,本文將房地產從整體產品的角度區分為三個維度:功能屬性,指滿足一系列個人居住功能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產品部分,在業主基本生活行為的情境中不可或缺。社會屬性,指在業主進行一系列社交活動的情境中,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的那部分屬性。比如,一個擺在小區大門口骯臟的垃圾桶,當業主從外面迎接進來客人時,也許這個他從未留意的垃圾桶,此刻會讓他不安。美學與象征屬性,就是那些環境中具有象征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屬性,這部分屬性也是目前房地產營銷竭力打造的。

(2)價格體驗。價格對于購房者、開發商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很敏感、很關注的話題,尤其是在目前國家著力調控房地產價格的時候,許多購房者處于觀望狀態。開發商迫于壓力,降價總是不敢徹底,市場需求還是有的,只是房價還沒有到合理的價位。那么房地產開發商如何在確保自身和購房者利益的基礎上,從價格方面向購房者傳遞體驗呢?

從企業的角度看,合理的定價意味著快速的資金回籠;而從購房者的定價體驗而一言,企業為追求速度而下放的定價權使自身得到了實惠,因為消費者購買的時點好,性價比提高了,支付的款項也少了,從而雙方在利益上找到了共同點和平衡。

2.人文關懷體驗策略

(1)精心的產品設計是開展體驗營銷的基礎。對于房地產設計,要求緊扣“以人為本”的思路,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理念。首先是面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控制好各戶型的大小、比例和布局,同時兼顧私密性效果。并且日益注重內部功能分區問題,給喜歡自助設計的業主預留一定空間。還有,要普遍采用綠色建材,以減少污染、提高室內居住環境質量。

(2)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小區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帶給人們的是便捷、舒適、安全的體驗。房產商不僅追求配套在數量上的齊備,而且越來越注重強化自身的特色,實現差異化營銷。除了完備的配套設施外,近年來房產商在小區環境方面文章做的最多的就是大力提倡生態化、給人以回歸自然的感覺,力求達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

(3)用心塑造人文環境。人文營銷是最近幾年比較盛行的房地產營銷手法之一,而人文營銷說到底其實也是為了傳遞一種體驗。越來越多的樓盤在營銷推廣時,注重通過對目標消費群體、文化教育設施、會所等的生動描述,以人文訴求來展現一種特有的生活品味。如高檔樓盤主要是揭示一種成熟尊貴的魅力、身份地位的體現、上流成功人士的高品質生活、交際圈子。一般的樓盤則會努力展現一個和諧的居住空間和文化教育氛圍,以及濃濃的親子氛圍,融洽的鄰里關系,溫情的服務等。此外,在人文營銷中,利用名人的感召力也是一種常見的方式。通過曾經入住或者目前正在居住的名人的宣傳,來提升樓盤的品味,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營銷效果。

3.場景設置體驗策略

(1)售樓處。售樓處是展示樓盤和直接進行銷售的場所,售樓處的功能區布局、場景設計、格調氛圍力求營造舒適、自由和別致。功能區包括接待區、景觀感受區(沙盤、建筑模型、展板、效果圖、園林小品寫真、植被花草、背景音樂、燈光、DV演示、電腦三維設計等多媒體展示)、咖啡休閑區,銷售簽約區等,功能區劃分力求符合購房者的心理和行為設計線路,室內裝修物品裝飾力求與房產銷售主題風格保持協調。

(2)主題樣板房。主題樣板房是裝飾藝術與房地產銷售展示相結合的產物,是根據產品本身的特性及目標客戶群的生活特征而設計的有明確主題的個性化樣板房,其設計來源于目標客戶的點滴生活經驗,立足于產品特性與目標消費群的生活特征的結合,給出不同的裝修風格,而非模式化的根據戶型結構所設計的“大眾美感”空間,主題性樣板房更貼近目標客戶,更接近真實的生活,因而也更能引起客戶共鳴并打動客戶。

為了讓消費者參與到主題樣板房的設計體驗,可以借鑒“DIY”(DoItYourself)的方式,讓消費者體會到自己自由創作的快樂,對自己夢寐以求的家居布局有一個真實的體驗。這種策略發揮了消費者的參與性,又能使該產品很快深入顧客心中,對購買決策起較大的作用,是典型的“拉動策略”。

(3)房展會。房展會通過精美、逼真的模型,工作人員詳盡的解說,特色各異的樓書資料,再配以燈光音效,多角度地傳遞生活體驗給參觀者。對于房展會,沒有必要將項目或企業的全部標志都集中到展覽會進行展示,只有將有用的賣點或是明確的突破口展示出來,讓購房者形成明確而獨特的體驗才是關鍵所在。

(4)實景示范區。實景示范區是指在樓盤正式銷售前,提前建好幾個樓宇,并將樓間景觀綠化環境、建筑外檐效果以及主要戶型集中展示,使購房者從實景示范區眼見為實,從內到外身臨其境全面感受居住區的生活氛圍。實景示范區不僅展示了開發商的實力,表明開發商對產品的信心,還讓購房者全方位真實感受室內采光和整體布局、景觀設計、切實體驗自己未來的生活環境,避免了單一樣板房的體驗局限性。

4.主題互動體驗策略

(1)業主聯誼主題活動。如今購房者不再作為一個被動的傾聽者和接受者,他們迫切需要參與到即將成為自己的家園的項目中去。他們關注規劃設計、內部結構、噪音、開發商品牌、甚至使用的建筑材料與技術,他們期望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更希望得到優質服務。房地產商要把握客戶心理,緊緊圍繞體驗價值和體驗主題,組織不同體驗式活動,結合樓盤開發的不同階段,讓客戶參與進來,從不同角度深化客戶的消費體驗。如客戶俱樂部、業主聯誼會,新老客戶答謝晚會、節日嘉年華等,打造客戶與開發商、客戶或業主間的信息情感交流平臺,在參與、溝通、娛樂中,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熟悉產品,增強品牌信心,產生應景性購買行為。

(2)看房旅游。房地產體驗式營銷與項目文化、節日活動、服務、個性化展示等手段聯系較為緊密,作為上述幾者的一次大整合,看房旅游則是既放松心情又完美產品體驗更融洽相互關系的好方式。如合生創展旗下的珠江羅馬家園是一個凝練著濃郁羅馬文化的高尚樓盤,為了讓目標客戶群親身體驗羅馬風情,增強對項目的信心和情感,提供了一次難忘的羅馬體驗之旅,而這種體驗都將映射在他們對羅馬家園的美好感受和期待中。

(3)試住。對于住宅高端產品如排屋別墅類,因其對外部自然環境、配套設施、物業管理要求高,且總價很高,購房者下單顯得猶豫。試住,則是打消疑慮、幫助其確定購買決策的一種有效方式。如廣州頤和山莊在其頤和大酒店開業之際,面對購房者及各種意向、關系客戶,推出了“體驗式”試住活動,讓客人親自住到頤和山莊,已經落訂的客戶更可以免費入住頤和大酒店,然后決定是否簽約。許多購房者經過試住,充分感受到了其中的生活情趣,從而最終做出購房決定。

四、結語

房地產行業是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行業。目前,房地產市場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市場營銷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房地產體驗營銷作為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將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房地產企業可結合自身特點采用有效的體驗營銷策略。

參考文獻:

[1]伍雄輝:體驗營銷在別墅市場的應用方法研究,華東理工大學碩士論文[D],2003

[2]李正洪:論體驗營銷在房地產領域中的應用,福建建筑[J].2007(4)

篇4

關鍵詞:高檔葡萄酒體驗營銷

一、體驗與體驗營銷

《體驗經濟》的作者約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爾摩提出,體驗是“當一個人達到情緒、體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時,他意識中所產生的美好感覺,是某個人本身心智狀態與那些策劃事件之間互動作用的結果”。而體驗營銷則是以產品為道具,以服務為舞臺,給消費者提供某種體驗的市場營銷。

伯恩特·施密特在他所著的《體驗式營銷》一書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把體驗分為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和關聯體驗等五種體驗,把這五種體驗作為對顧客體驗進行管理的戰略模塊。它是營銷者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對企業營銷的方式和與營銷理念進行重新的設計與定義。與傳統營銷相比,體驗營銷更強調消費者的參與,更注重為消費者創造感性價值,更關注消費者的感覺、感受。

二、高檔葡萄酒體驗營銷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葡萄酒的消費行列。縱然葡萄酒的適量飲用有益健康,如能夠防治多種疾病,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具有養顏美容的作用,但很多的消費者選擇葡萄酒并非僅僅出于健康之故,而是為了追求精神上的體驗與滿足。尤其是高檔葡萄酒,其目標消費者是收入較高的白領階層,他們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觀念,講求生活品質。對他們而言,作為舶來品的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酒,而是包含著很多的意味,意味著一種氛圍、一種情感、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甚至一種身份與地位。在葡萄酒中的消費中,他們會獲得獨特的體驗與感受,正是這種體驗與感受驅使他們成為葡萄酒的愛好者、葡萄酒文化的追隨與傳播者、企業的忠實消費者。因而對高檔葡萄酒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的體驗已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而能否為目標消費者提供獨特的體驗則是決定其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

三、高檔葡萄酒的體驗營銷策略

高檔葡萄酒的經營者可以從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五個方面實施體驗營銷策略:

(一)感官體驗策略

感官體驗就是通過各種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建立感官上的體驗,促使消費者產生美學的愉悅、興奮、美麗與滿足。感官體驗是基礎體驗,企業靠感官體驗來吸引消費者。高檔葡萄酒經營者主要從視覺、嗅覺和味覺等方面來打造感官體驗。

視覺體驗:經營者應從消費者可視的一切元素著手來打造視覺體驗。目前國內的高檔葡萄酒主要采用商場專柜、星級酒店、酒吧、專賣店及直銷等方式進行銷售,同時輔以一定的宣傳手段,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因而葡萄酒的外包裝、柜臺、店面、經營者網站及宣傳資料的設計就變得尤為重要。如其外包裝的造型、所選的材質、包裝容量的大小、酒標圖案與色彩的設計,均應體現產品的特點與品質;而柜臺的設計除了用材外,還要考慮柜臺的形狀、燈光等方面,店面應考慮裝修的風格、設施的陳列及裝飾物的選擇。所有這些均應與目標消費者的審美觀念相契合,以達到吸引消費者的目的。

味覺和嗅覺體驗:葡萄酒這種產品與白酒、啤酒的豪飲文化不同,葡萄酒的消費講究的是品飲,即小口地喝、慢慢地品、細細地體會,通過味覺和嗅覺仔細地進行辨認。其品嘗與鑒賞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巧,通過感官的鑒賞,消費者能夠知道酒的品質、風格、釀造原料的品種與產地。高檔葡萄酒的經營者應在經營場所開辟一塊產品鑒賞專地,由富有經驗的品酒師示范品酒的動作,教會消費者如何通過感覺來體會不同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前來品嘗產品,學習產品知識,從而促進產品的銷售。

此外,以葡萄酒專賣店、酒吧為主要經營渠道的經營者還可在店堂內播放目標消費者喜歡的音樂,與其產品的陳列、店面的設計等其他方面共同營造出目標消費者喜歡的或浪漫、或輕松、或具有其他情調的氛圍,以增強消費者的體驗。

(二)情感體驗策略

情感體驗是指通過激發消費者內在的感情和情緒,觸動顧客的內心情感,創造出顧客的喜好進而使顧客對某種品牌產生強烈的偏好;情感體驗是消費者內心的感情體驗,企業靠情感體驗來打動消費者。情感體驗是通過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來實現的,溝通方式包括廣告、促銷、營銷人員及公關等。與中低檔產品不同,高檔葡萄酒的目標消費者在付出高價購買產品的同時,對服務及其他方面同時有著較高的要求。他們不僅關注他們所購買的產品,也在意購買的過程,他們希望在這過程中能夠得到尊重與關懷,這種尊重與關懷主要通過營銷人員來體現的。因而高檔葡萄酒的經營者在與消費者的溝通中應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溝通中不僅要傳遞產品、企業信息,還要傳遞情感信息,讓葡萄酒成為企業傳遞情感的媒介;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激勵,調動起他們對顧客的熱情與真誠,使他掌握與顧客溝通的技巧,熟練服務顧客的技能,從而與顧客建立起高質量的情感,并能有效地進行維護。

(三)思考體驗策略

思考體驗指訴求于智力讓顧客獲得認知和解決問題的體驗;思考體驗是用知識、邏輯給消費者以心智的啟迪,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服消費者。從葡萄酒的誕生到現在已有上萬年的歷史。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關葡萄酒的知識、技術不斷發展豐富,國外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葡萄酒知識與文化,從葡萄品種與種植地的選擇、葡萄的種植、采摘、加工釀造工藝,到葡萄酒消費用餐的搭配、相關的禮儀、高檔葡萄酒品鑒、高檔葡萄酒投資與收藏等,這些形成了葡萄酒的獨特味道與品飲文化。葡萄酒進入中國較晚,雖然國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加入葡萄酒消費的行列,但葡萄酒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比陌生的,他們對葡萄酒的知識知之甚少,高檔葡萄酒消費者也不例外,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也只是具備基本知識而已,遠談不上了解和掌握葡萄酒文化。而他們在消費葡萄酒的過程中追求的則是其文化,他們希望通過這種產品的消費來享受這種文化、體現這種文化,如果他們不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文化,葡萄酒對他們的意義則大打折扣。因而他們渴望通過知識的掌握和文化的了解來真正體驗葡萄酒為其生活帶來的變化。高檔葡萄酒的經營者應針對消費者的知識狀況用多種方式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如在經營場所定期開展葡萄酒鑒賞培訓,在目標消費者經常出入的場合如高級酒店、俱樂部開品酒會、經理培訓班開設葡萄知識培訓課程等,在企業的網站、相關的媒體開辟葡萄酒專欄進行廣為宣傳。

(四)行動體驗策略

行動體驗則通過提高人們的生理體驗、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式和另一種生活方式來豐富顧客的生活,其重

點在于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由于消費者注意、理解和記憶的選擇性,具有豐富內容的葡萄酒文化,僅通過宣傳與培訓對很多消費者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企業可通過舉辦各種各樣活動來吸引消費者參與,通過他們的參與,為其帶來更多的感性認識,以此來增強其切身體驗,從而培養其對葡萄酒及企業產品的興趣。高檔葡萄酒中大多是在酒莊生產的,經營者可在葡萄酒莊園舉辦游覽活動、組織葡萄酒沙龍等,另外還可舉辦富有趣味的各種比賽與游戲活動,如品酒比賽、調酒比賽、葡萄酒知識有獎競賽等,通過這些活動,將各種體驗融在一起,同時向消費者展示葡萄酒消費文化,讓消費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葡萄酒知識,體驗葡萄酒文化,消費經營者的產品。

(五)關聯體驗策略

關聯體驗包含了感官、情感、思考與行動的很多方面,但超越了個人情感、個性,并使個人與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產生關聯,從而建立對某種品牌的偏好,同時讓使用該品牌的人們形成一個特定群體。關聯體驗是前述幾種體驗的綜合與升華,是消費者忠誠的重要來源。關聯體驗的形成需要企業從多個方面做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在高檔葡萄酒的目標消費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社會組織中的領導者、各界知名人士,他們的需求很多是個性化的需求。如有的消費者是葡萄酒文化的熱愛者,他們追求有葡萄酒相伴的生活方式;有的消費者是葡萄酒的收藏者,他們將葡萄酒作為一項有價值的投資;有的消費者將葡萄酒作為交際的媒介,希望通過葡萄酒能夠結識更多的事業上、生活中的朋友;還有消費者將葡萄酒作為一種標志,標志著他的生活品味、身份與社會地位。高檔葡萄酒的經營者可通過多方式來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這些個性化的需求,如開展俱樂部營銷,對俱樂部會員的資格進行限定,將俱樂部打造成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會員之間進行深度溝通的平臺;開發適合投資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前來投資;與其他行業具有共同目標消費群體的知名品牌開展合作營銷,共同分享客戶資源,共同提供互補的優質服務等。通過這些營銷方式的開展,企業可在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將葡萄酒知識與文化、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品牌內涵傳遞給消費者,獲得他們的理解,并在其內心深處產生共鳴,讓其愿意選擇和消費該品牌,成為品牌的傳播者,并為此而感到榮耀。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體驗營銷;新產品

在新產品的推廣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增強消費者的認知,然而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質產品的日趨豐富,消費者對產品功能、價格的敏感度卻在逐漸下降,人們在消費中追求更多的是某種特定產品與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這使心理需求的滿足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與此同時,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企業的產品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所復制,導致了市場上的產品從核心、到形式再到附加產品的差異性越來越小,產品的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些前提之下,傳統的以產品功能、價值為重點的營銷模式對于解決新產品的市場擴張問題越來越困難,體驗營銷的出現由于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這一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從而受到企業界的廣泛關注。按照科特勒的定義,所謂體驗營銷,是以商品為素材,塑造感官體驗和思維認同,抓住消費者注意力,為他們制造出值得回憶的感受,并為產品找到新的存在價值與空間。體驗營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營銷模式下新產品推廣的困難與障礙。

1傳統營銷模式下新產品推廣中的困難與障礙

(1)傳統產品推廣中對產品價值的界定過于狹窄。傳統營銷中,理論上認為產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功能利益、情感價值、社交價值和個人價值,并以此作為推廣的核心,但卻忽略了消費者購買過程中追求的體驗價值。雖然一些知名企業也曾提出,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不在于提供什么產品,而在于提供什么服務,但是不難看出,僅將服務作為附加產品的構成內容,仍然過于狹窄。比如,在營銷教科書中早已強調,不僅是賣牛排,更是賣煎牛排的咝咝聲。從這個意義上說,有時賣體驗要多于賣產品。因此,忽略體驗價值,緊緊依托于產品或服務,為賣產品而賣產品,使品牌的內涵僅限于產品的質量、性能、款式或服務,顯然不適應當今消費者對產品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必將阻礙新產品的推廣。

(2)產品訴求中,理性訴求多于感性訴求。在傳統的營銷方式下,假定消費者都是理性的,在消費中他們按重要性、實用性原則衡量產品的功能,判定產品“比較優勢”,從而選擇整體效用最大的產品,于是,企業在營銷中注重的是對于產品的特色以及帶給消費者的利益的宣傳。但是事實上,消費有時是難以區分同質化較高的產品的,正如多數消費者不能分出娃哈哈純凈水和樂百氏純凈水,到底哪一個更解渴、更有營養一樣。因此,往往導致理性的訴求方式下即使花費了較多地廣告費用,卻不能形成消費者認知速度的提升。

(3)傳統的促銷方式難以滿足消費者體驗式信息的獲得。在傳統的促銷方式中,只關心如何說服消費者購買,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太關心,忽略了消費者在進行具體的消費品的選擇時,以對產品的直觀、感覺、情感、主觀偏好和象征意義作為消費選擇的原則。同時,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做出也依賴于對所獲得的多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比較評價的結果,然而,在無法體驗產品之前,消費者是無法獲得全面的信息的,因此,新產品的推廣如果無法帶給消費者生動、豐富、個性化的體驗,無法通過刺激消費者的感官認知、引發消費者的思考,從而獲得情感共鳴,可以說,在個性特色并不明顯的情況下,新產品將很難得到消費者在行動上的接受與認可。

2體驗營銷在新產品推廣中的運用

2.1賦予產品獨特的心理屬性,強調對消費者的體驗價值

體驗營銷設定的核心在于給體驗進行準確的定位。在定位過程中,從分析顧客心理需求和產品心理屬性出發,以新鮮體驗元素作為主題,建立區別于競爭產品的特色化的體驗式定位,并借助有效的訴求方式傳遞給消費者企業所要展現的體驗價值,使消費者能切身感受并產生心理共鳴,這是借助體驗模式邁向成功的產品推廣的關鍵一步。許多企業在此方面都有成功的例子:例如雪花啤酒通過塑造暢想成長的故事,有效的豐富了產品的價值,實現了產品的差異化定位;而農夫果園以一個經典的體驗式動作“搖一搖”作為體驗式定位的核心,有效的傳達了其混合型果汁飲料的特性,且使該定位深入人心,為產品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2.2在廣告訴求中有效傳達體驗定位,以體驗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在借助廣告傳達體驗信息的過程中,情感溝通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情感溝通,調動受眾內在的感性和情緒,創造情感體驗,給予其美好的心理感受,從而達到誘發其購買需求的目的。在情感訴求中,從溫和、柔情的正面心情到歡樂、自豪甚至是激動的強烈情緒,從喜怒哀樂到愛恨悲愁,都可納入情感的范疇。在運用中,關鍵在于認真探究消費者的情感反應模式,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種情緒,以及通過何種表現形式能使消費者自然的受到感染,并融入到這種情景中來,最終有效引導消費者對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產生良好印象,直至形成偏愛。例如,陳釀貴州青酒的廣告詞“喝杯青酒,交個朋友”,以“友情”的體驗為訴求核心,為單純的產品賦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塑造了獨特的人格化形象。而金龍魚一封家書的廣告則以游子思鄉情為情感訴求的切入點,巧妙地傳達了產品以外的情感,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美好的情感共鳴。因此,以情感體驗為基礎的廣告訴求,能有效地產生感官刺激和心靈觸動作用,往往比宣傳產品的質量更能深入人心,從而更易于實現營銷目標。

2.3讓消費者積極參與體驗活動,實現體驗信息傳播

體驗是消費者信息獲得的主要來源,是最具說服力的促銷方式,因此,新產品推廣可以通過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體驗信息,對其最終購買決定產生直接影響。企業可以通過設置體驗場景,組織體驗活動,讓消費者參與進來,通過消費者親身感知、參與,獲得消費經驗與消費信息,有效的達到減少消費者購買新產品的風險感的目的。這樣,消費者在獲得快樂體驗的同時,在感性的驅使之下,會增加其購買的幾率。因此,通過營造自由的消費氛圍,有助于提升消費者的認知,遠比單純依靠傳統的說服教育的促銷方式效果好的多。如汽車制造商推出的新款車型的試駕活動,既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又使消費者得到了體驗式信息,從而對產品的推廣起到了助推作用。

3體驗營銷的局限性

體驗消費趨勢的到來,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體驗營銷在產品推廣中的重要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體驗營銷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體驗營銷是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建立在消費者消費需求向更高層次轉移的條件下,因此,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人們更為關注的仍是產品的質量或利益。此外,體驗營銷必須建立在產品優越的質量基礎之上,如果企業不顧自己產品或服務的質量,盲目追求體驗經濟利益,不但不會給消費者帶來快樂享受,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企業應根據具體的營銷環境以及消費心理的變化選擇性的運用。

參考文獻

[1]盧泰宏,何佳訊,張紅明.第五種消費者價值與體驗營銷[J].銷售與市場,2004.

篇6

[關鍵詞]營銷倫理義利并重誠信欺騙賄賂

營銷倫理就是營銷主體在從事營銷活動中所應具有的基本的行為準則。營銷倫理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虛假廣告、盜版、回扣、賄賂等倫理問題極大地困擾著我們市場經濟的有序運作。“誠信”成為當前大眾生活中被提及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在2001年有一本《大敗局》的書十分暢銷,作者通過對瀛海威、秦池、愛多、玫瑰園、飛龍等十家企業之敗局的分析,得出了他們共同的三大失敗原因: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普遍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統的職業精神。而這三大失敗原因多與企業倫理因素有關。在企業營銷實踐活動中,由于營銷實踐情形的復雜性和人們倫理道德觀念的變動性,我們不可能具體地羅列出營銷中所有的倫理問題。本文中我把營銷倫理問題明確分為兩類,一類是“必須為之而不為”的問題,另一類是“切勿為之而為之”的問題。

一、必須為之而不為

1.沒有義利并重

義利并重,最起碼的條件是以正當經營為前提,在經營活動中遵紀守法,不損害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但我們很多企業卻連這點也做不到。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中所列舉的各項不正當競爭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屢見不鮮。例如,第十二條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又如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義利并重也意味著企業賺錢的同時要為利益相關者帶來好處,并以某種方式回報社會,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例如廣告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一些批評者認為廣告對社會有深刻的影響,他們認為廣告促進了物質主義的橫行,是利用人的弱點來賺錢。廣告被指責為過分強調物質擁有,如擁有某輛名貴轎車或最新的消費電器對人的重要性。

2.不誠信

誠信原則是企業經營之本,除非只想做一錘子的買賣。因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賴于與企業利益相關者長期、可靠的合作。誠信原則要求講真話,不欺詐。例如,不做虛假廣告,不以次充好,不短斤缺兩、漫天要價,不偷稅漏稅,不做假帳,不虛報統計數字等等。誠信原則還要求一諾千金,說話算數。譬如,簽定的合同要千方百計的履行,對消費者許諾的產品和服務應不折不扣地達到等。可以說,每一項營銷倫理問題的存在都與違背誠信原則有關。例如,在市場營銷調研的幌子下進行銷售、夸大產品的功能、產品安全性、虛假廣告等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存在誠信問題的市場營銷行為。

3.不公平

公平原則要求機會平等,如消費者應該有均等的獲得產品和服務的機會,供應者應該有均等的提供資源的機會等等。任人唯親、性別歧視、種族歧視、不按供貨順序供貨、同一產品對不同的顧客實行差別待遇等都屬于違反這一原則的行為。公平原則也要求公平競爭,這是機會均等原則內在的要求。操縱價格、競爭對手信息的搜集、產品傾銷、不公平貿易、限制性供應、排外交易,這些都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的要求。

4.沒有互利互惠

互利互惠原則的最低要求是“不損害他人利益”。例如,若是通過欺騙性廣告,竊取商業秘密等不正當手段搞垮競爭對手的,就損害了競爭者的正當權益。互利互惠原則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在于,企業應該考慮與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的分享,在自己獲利的同時也要給利益相關者好處。不安全的產品、虛假的包裝、欺騙性定價、產品有計劃的淘汰、誤導性廣告等是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競爭對手信息的搜集、操縱價格、掠奪性定價、產品傾銷等是對競爭對手利益嚴重的侵害;貨位津貼是對供應商利益的剝奪;污染環境、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等是對社會利益嚴重的侵害。這些都違背了互利互惠的原則。

5.不尊重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每個人的尊嚴、權利和價值。尊重人就是要承認人的差別,承認他們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愿望。尊重人就是要把其他人看作是目的,而不是實現自身目的的手段,即認真地對待他們,承認他們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愿望。尊重人不僅是對企業內員工的尊重,還應擴展到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尊重。而市場營銷人員在營銷調研中,在直接市場營銷中和網絡營銷中,卻經常的侵犯他人的隱私權。例如大多數消費者調查詢問年齡、職業和收入等分類數據,盡管多數是讓被調查者選擇年齡段或收入段,而不是要求具體的數字,但是有人認為這是對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再比如電話市場營銷的時間和冒犯性,消費者常常抱怨不適時的促銷電話擾亂他們的生活。轉二、切勿為之而為之

1.欺騙

欺騙是指故意誤導他人,使他人陷入錯誤,并基于此種錯誤而為意思表示的行為。這種不誠實行為是違反商業倫理的最常見形式。欺騙包括對研究數據或會計數據進行歪曲或做假,做誤導性廣告,以及不真實地描述產品。它的表現還有如篡改花銷報告,剽竊其他產品的性能鑒定書,以及不真實地描述財務狀況等。欺騙的范圍從可能不產生危害或產生極小危害的小謊言到產生嚴重經濟危害或人身傷害的欺騙性陰謀。

2.賄賂

賄賂是指通過購買影響力而操縱別人。賄賂被定義為提供、給予、接受或要求有價值之物,以達到影響官員履行公共或法律職責時所做行為的目的。有價值之物可以是現金或其他資產,也可以是交易完成后的回扣。賄賂使受賄人與其所在的組織之間產生利益沖突。受賄人對其所在的組織有一種受托義務。而賄賂產生的個人利益很可能與組織利益沖突,最常見的賄賂目的是增加銷售、進入新市場、改變或規避公共政策等。雇用女郎或支付現金很容易被判定為賄賂,而送禮物的意圖有時則很難辨別。送禮可能只是在某種場合表示敬意的一種普通行為,也可能是以將來能影響商業決策為目的。關鍵問題是送禮的意圖和期望的結果。如果送禮的意圖是為了影響行為,那就是賄賂。只要禮物在事實上影響了行為,無論是否是蓄意的,禮物都起到了賄賂的作用。如果禮物沒有對未來的行為產生影響,則不構成賄賂。但是,有時候很難證明禮物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3.脅迫

脅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脅控制他人,迫使某人做違背其意愿的行為。這既可以是實際的、直接的或明確的,諸如用武力強迫他人做違背其意愿的事;也可以是暗示的、合法的或推定的,諸如一方受另一方壓制,迫使其做依其本人意愿不會做的事。受脅迫的對象并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公司,例如強迫一個零售商經營某種特定的產品后,這個零售商才能得到其想要的產品。

4.偷竊

偷竊就是拿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偷竊包括在內部交易中把內部信息當作自己的來使用,以及制造假冒偽劣產品和價格欺詐,還包括使用一個公司的專有信息達到另一個公司的目的,這些信息可能是通過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該公司的計算機或程序而獲得的。價格串通也構成偷竊,因為串通價格比正常高,因此買方要為商品交換付出多于實際需要的錢。在簽定和履行合同的時候作假也構成偷竊。因為被侵害方在未予同意的情況下就失去了有價物品。同樣,欺騙顧客、過度推銷以及不正當定價都是在未經財產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取得其財產,它同樣可以被視為是偷竊。

三、結語

企業營銷倫理是在企業長期營銷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它內受企業本身條件如企業文化、組織結構、組織制度等影響,外受宏觀環境制約,尤其還受到個人本身的道德素質高低的影響,因此,分析營銷倫理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對其治理應從這幾方面入手。本人將在其他文章中對此進行探討分析。

參考文獻:

[1]吳曉波著:大敗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2]陳寶庭劉金華編著:經濟倫理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3]陳向軍:論企業誠信營銷[J].商業時代,2003年第20期

篇7

【關鍵詞】資產重組交易費用費用計量

一、交易費用及交易費用性質

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在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交易費用概念。他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由于通過利用市場來實現資源配置是有成本的,這些成本包括發現價格、談判、簽約和監督履約等費用;而企業如果內化市場交易,通過企業內部層級結構的權威來進行資源的配置,則可以減少利用市場交易的次數,降低這些交易費用。企業是一種對市場替代并能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創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科斯提出交易費用,是試圖將交易費用作為交易匹配交易制度的依據。

我們是否能夠像生產費用一樣通過會計核算來計量交易費用呢?這要看會計核算的目的和交易費用的性質。財務會計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反映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和報告所產生的經濟結果,重在對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反映。交易費用是在人們進行交易的活動中,保障交易者對財產權利的費用。其實質也可以理解為契約費用,如簽訂契約的費用、執行契約的費用和違反契約的損失費用等。在這些費用中,有的是已經和正在發生的,而有些費用是否發生則要依賴于交易發生進程中環境條件的變化,需要根據交易環境進行預期。因而有人認為“交易費用與經濟理論中的其他費用一樣是一種機會成本”。所以為了將交易匹配適當的交易制度,需要預期和了解在不同交易制度環境或交易方式下可能會產生或導致的交易費用的變動狀況。這樣就不可能用財務會計的核算方法來對交易費用進行核算。所以,交易費用盡管在經濟學中被廣泛地應用,但卻不能進入財務會計業務核算的范疇。

管理會計是“面向經理人員的內部報告,借以幫助制訂長期規劃,部署和控制當前營業,以作出特殊的、非事務性的決策”。在企業的非事務性、特殊的交易決策時,我們假定交易在不同制度安排下所實現的現金流入基本是一致的,因而在將交易匹配制度時,只要應用差量分析法比較不同方案在交易費用上的節約,以低的交易費用實現交易的制度環境為優選方案。交易費用作為評判將交易匹配制度的決策依據這一功能,與機會成本有著相同的性質。與在判斷一項經濟資源是否實現最優利用時必須考慮機會成本進行判斷相同,在決定交易匹配交易制度的決策時,必須利用交易費用的信息來評判交易制度環境的優劣。由此,將交易費用納入管理會計的核算范疇是恰當的,而且從技術上看也是可行的。但由于交易是在人與人之間完成的,交易過程中的耗費———交易費用會由于人的因素而變得不確定,人的自利的本性、機會主義行為的強烈傾向、甚至人的非理性,都將極大地影響到交易費用,并使交易過程中的交易費用常常會變得無以說明和預期。因此,交易往往是在一定的制度下進行的,在這一制度下,人們共同遵守一些約定俗成的習俗和有意建立的規章、法律等。一個有效的,或者說好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夠比較有效地抑制人的以上不利于交易進行的行為,從而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交易費用。所以在預期交易費用時,必須要考慮到交易所在市場以及制度環境的狀況。

二、資產重組與交易費用

我們這里所稱的資產重組是指企業運用兼并、收購等手段,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按照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企業的經營資源的支配權或產權隨之發生轉移的一種經濟行為。這一權利的轉移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將企業整體作為交易的對象所進行的一項交易活動。由于資產重組是以目標企業的整體作為交易對象而發生的權利交換,因而,這種交易和一般的交易行為就帶有明顯的不同,是“一項特殊的交易行為”。這種交易行為和一般的交易不僅在交易方式、交易價格的確定上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交易的目的也明顯不同。資產重組的目的不在于僅僅獲得目標企業的資產,而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資產的處置權的獲得,以控制目標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實現企業重組的目標。從這個角度出發,重組方企業對目標企業的并購行為不僅包括并購的過程,而且還應該將并購后的企業間整合過程包括在其中。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階段來分析重組活動中發生的交易費用。

1資產重組的前期信息搜尋成本———前期交易費用。當企業決定要進行資產重組時,首先必須要明確進行重組的目的,并根據所確定的目的,尋找合適的目標企業。在資本市場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能夠上市公開公司業績和財務狀況的企業非常有限,不可能有足夠多的企業可資選擇;而非股份制的獨資、合伙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它們沒有向社會公開企業信息的義務,要搜集這些企業的相關資信是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由于高昂的搜尋費用,重組企業可能不得不因此而放棄重組的打算。這也許是在資本市場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重組很少發生的原因。在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企業結構中為適應這一市場的發展需要多為股份制企業。這些企業為了在資本市場募集到所需資金,他們必須向社會公眾公開其財務狀況、經營業績,這就極大地豐富了資本市場的企業資源,并為投資銀行或相關企業尋找、搜集、分析目標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提供了條件。發達的資本市場和完善、高質量的中介服務機構,使企業能夠得以低代價尋找到合意的重組目標企業,因此而大大地降低搜尋費用,促進重組活動的發生。所以,資本市場的發展程度或效率對信息搜尋費用有直接的影響。

2資產重組中的交易談判、資產評估和合同履行費用———過程交易費用。企業憑借所收集到的信息作出了重組的可行性報告之后,接下來的工作便是開始正式啟動和進行具體實施運作過程。由于企業的性質不同,收購企業在正式提出并購目標企業時,必須要得到企業主管機構或董事會的批準。如果是國有企業,由于其事實上由政府所有和控制的特性,所以并購行為要得到其政府主管部門的準許。重組如果能夠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則可以加快重組進程、降低重組交易費用;重組行為如果不符合政府的利益目標,或有些地方政府在重組活動中人為地創租,那么就會增加企業的尋租費用,增加重組交易費用。如果企業是股份公司,那么重組方案要得到董事會的批準,為了獲得目標企業的董事會的批準,收購企業要作好目標企業的大股東的工作,說服他們支持重組行為;如果不能說服他們贊成重組方案,那么收購企業只能進入“敵意收購”,這會增加收購的難度和交易費用。特別是對于高科技企業來講,最重要的資產是人才。如果被兼并企業的人才對兼并公司不滿,兼并后紛紛離開公司,也就喪失了兼并的意義。

重組過程中對目標企業資產價值的確定,因涉及到資產的價格形成,所以不同的交易環境和所采用的評估資產的方法都會影響到談判的進程,影響交易費用。對通過證券市場或產權交易市場進行的重組行為,由于市場的價格機制交易者可以通過市場獲得價格的信息,從而減少搜尋、發現價格的費用。而對于不能通過市場進行的重組活動,則要應用資產評估方法對目標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由于不同的評估方法所得出的資產價格有較大的差異,故而會增加“議價費用”和“發現價格”費用。

3資產重組后運行整合成本———整合交易費用。從形式上完成重組以后,并不等于重組的結束。“我們在研究替代性經濟組織成本的過程中應注意到,設計一種組織方式不僅是為了減少欺詐和投機行為,而且也是為了促進協作,而協作是另一種成本很高的活動”。重組的整合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產業鏈進行整合的費用,重組后必須對企業間原有的產業、產品、技術重新進行調整和作出安排,為此企業要支付相應的協調、調整費用;二是對財務狀況進行整合的費用,為重組后財務結構的調整和新的財務制度的建立等費用;三是對人員進行整合、精簡、新崗位培訓,招聘新員工等的費用;四是對組織結構進行整合的費用;五是對經營管理層進行整合的費用,對原有領導班子進行考察、評估并確定新的職位的費用。整合工作是將來自不同部門、互不熟悉的人們連在一起共同進行工作,由于企業文化的差異等,使得重組整合工作變得異常復雜。如果整合方式、措施不當,當企業間人員出現沖突時,處理這些棘手的事務會牽制企業高層人士的大量精力、耗費企業寶貴的稀缺資源,其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有的可能因此而痛失發展機遇;有的可能因效率下降而衰退。

2001年9月4日美國電腦業巨頭惠普公司和康柏公司在紐約宣布,以換股方式實行合并。但是,兩家公司合并的消息在紐約股市遭到冷遇,惠普和康柏的股票分別下跌19%和10%。究其原因,首先,惠普和康柏的生產結構很相似,重復部門多,而互補性不足,給并購后的企業的產業整合帶來困難,如惠普大約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康柏也有大約一半的收入來自同樣的產品;此外,不同的企業文化也將給兩家公司的合并帶來困難,惠普是以保守穩健著稱的公司,而康柏則常常標新立異。兩個經營風格各異的公司走在一起,無疑將會有一個艱難的磨合過程。人們對新企業的整合困難的預期在市場中充分地顯示出來。1993年,由永道會計與咨詢公司所作的一份以參與并購的公司的高級管理者為對象的、對有關并購失敗與成功原因的調查報告顯示,是否有詳細的并購后的整合計劃,是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下表是調查結果:

并購失敗與成功的原因失敗的原因

由于整合對重組成敗的關鍵作用,因而只有整合之前事先了解整合對象的特性、正視整合對象的客觀存在,并組織專門機構負責重組整合的全過程,才可以更好地促進整合工作的進行,降低重組整合費用,促進企業重組實施的進程。

三我國企業資產重組活動中影響交易費用的因素

1政府的作用范圍及介入重組程度對交易費用的影響。在以市場為資源配置主體的經濟社會中,資源的配置效率在于市場價格機制的有效的作用。但由于現實生活中的“公共物品或勞務”的存在,以及伴隨著這類物品和勞務存在所產生的“外部效應”,和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導致市場在配置“公共物品或勞務”、解決“外部效應、分配不公”中市場機制失靈。由此提出政府干預經濟的理由和界定政府的經濟活動的范圍,其作用在提供公共物品或勞務,維持有效競爭和穩定經濟等。

我國國有企業的全民所有性質,決定了政府作為全民的代表,在國有企業中處于所有者的地位。作為國有企業出資者的當然代表,當國有企業進行重組改變其資產經營的方式或性質,政府作為出資者,為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介入國有資產的重組是國有資產所有者權益的體現。在相關企業的重組有利于當地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時,政府在降低交易費用,推進重組的進程中作用明顯,如青島海爾對紅星廠的兼并案,青島市政府將紅星廠整體劃歸海爾集團。但也有企業是在沒有兼并意愿的情況下,面對政府為解決困難企業職工的安置等其它原因,以社會管理者的角色來推進的重組,也即所謂的“拉郎配”,“殺富濟貧”。政府主導下的這種帶有強制性的重組行為,由于非出于企業的自愿和自主,優勢企業非但不能從重組中獲得有益的資產用于生產經營活動,還不得不抽出大量的資金用于對目標企業的解困,耗用大量的資源用于對重組后企業的無效整合,企業受此拖累而失去原有的優勢。就此看來政府恰當的身份應是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通過制定產權交易規則,為交易提供公平、高效的外部環境,發揮資本市場在產權交易中的作用來規范和引導交易。只有這樣,政府才能發揮社會管理者的規范市場、公平交易的作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市場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有利于降低市場交易費用。

2政府的財政、金融政策對重組交易費用的影響。我國現行財稅體制構成了企業重組中的很大障礙。1994年的財稅體制改革,主要是對流轉稅進行重大改革,企業所得稅仍按企業行政隸屬關系交納。這樣一來,跨地區、跨不同財政級次的企業并購、重組活動必然導致各地政府間財政收入的變化。當外來企業并購本地企業時,由于被并購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發生變化,即便企業被并購后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但由于所得稅是按行政隸屬關系征繳,被并購企業的所在地政府無法得到并購帶來的好處,故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考慮,當地政府對那些影響地方財政收入的跨地區、跨不同財政級次的企業并購采取反對和抵觸的態度。這就增加了企業重組的難度。重組實務也得出了與此相同的結論。在對涉及“買殼上市”的重組案例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殼資源”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本地的“殼資源”很少被外地公司買受,絕大部分仍由本地公司控制。企業兼并離不開一定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的支持。現行銀行體制確定的跨地區、跨不同開戶銀行的兩個企業的兼并、聯合,共同進行項目投資,需要分別申報,分別處理。這種體制很不適應跨省、跨地區、跨不同開戶行的企業集團規模借貸的要求。另外,企業的并購需要專業銀行———投資銀行的融資服務,但現行的金融體系還沒有建立起有效運作的投資銀行制度,更談不上為企業并購行為提供滿意的服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重組工作的效率。

3企業的產權安排、公司治理結構對重組交易費用的影響。股份公司的出現,使得股東財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發生分離,這就產生了委托—關系。由于信息分布不對稱,人根據其對掌握信息的優勢在簽訂合同時作出“逆向選擇”或在履行契約時采取機會主義“道德風險”行為,這都將會使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因此,建立有效的對經理人員進行監督和控制的公司治理機制,是維護廣大股東權益不受經理人員侵害的保障。公司治理是制衡經理的機制,行使公司治理職能的是董事會。這意味著“在任何一個公司中,只要董事會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公司經理的行為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約束,相應地,公司股東的權利和意志就可以得到切實保障。而一旦董事會職能被扭曲,股東權益就會受到損害,公司運營績效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如果公司股權結構完善,股東大會制度健全,股東能夠依據其所擁有的所有權獲得參與企業股東大會、并選舉董事會的權利,所選舉的董事會在公司有切實的利益,能夠代表廣大股東的利益,并能忠實履行董事會的職責,對經理進行監督和控制,使經理在內部監控和外部經理市場競爭的態勢下,放棄機會主義行為,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生產費用、交易費用,這不僅符合股東的利益要求,也是經理們的利益的體現。

4交易方式的選擇對交易費用的影響。資產重組是以整個企業作為交易對象所進行的交易行為,因而重組大都是通過產權交易方式來實施。而進行企業的產權交易的市場形態主要分為兩種,即以企業產權交易中心為依托、以有形財產為交易對象的初級市場形態和以證券市場為依托、以無形財產為交易對象的高級市場形態。由于兩種產權交易方式的對象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選擇不同的產權交易方式,也會導致不同的交易費用。

有形財產交易方式下,由于是以有形財產作為交易的直接對象,所以資產價值的確定就成為交易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各個企業資產的狀況不同,技術構成不同,給準確確定資產的價值帶來許多困難。不同的評估者,以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可能對同一物品的價值作出不同的評估結果,從而給交易價格的確定帶來一定的困難,并由此會增加交易過程中的“議價費用”。而且還要為對進行交易的資產進行評估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增加了“發現價格”所需的費用。

無形財產交易方式,是以代表股東權益的股權這一無形資產形式作為交易的對象。這種交易方式的確立,為交易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價格規范的形成、資產價值的確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由于證券交易市場已經形成了企業股票的交易價格,減少了重組企業間的“議價費用”和“發現價格”的費用,降低了市場的交易費用,從而提高了企業產權交易的效率。在企業產權交易過程中,買方企業可以根據證券交易價格來尋求那些經營狀況不佳、或股票價格明顯低于企業資產真實價值的企業,并以此對收購的總體價格作出預測。因此,在企業產權交易過程中,收購企業可以通過證券市場來獲取交易活動所需的有關信息,并據此選擇交易對象和確定價格水平。

利用證券市場實現低交易費用重組必須是在市場有較為豐富的上市公司資源,市場有效的條件下才能獲取。我國證券市場由于起步時間較晚、相關法規建設滯后、市場監控機制還不完善,所以在我國對上市公司采用額度限制和對上市資格實行審批制度,這就導致證券市場的規模還很小,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成為一種稀缺的資源。使得一些企業為了獲得上市資格,不惜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直至采用完全虛假的信息。由于諸多非經濟因素,使得發生在證券市場中一些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錯綜復雜,變成為不僅僅是經濟事件。由于許多非經濟因素,就目前而言,在我國通過證券市場進行資產重組未必就能夠降低交易費用。

5中介機構的服務狀況對重組交易費用的影響。中介機構在重組中起尋找目標企業、評估價值、設計并購方案以及提供融資便利等作用。這些作用的發揮依賴于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在市場發展、法規建設不完備的情況下,中介機構的從業環境不利于其自身的發展。不完善的規章制度的軟約束,加上利益的驅動,促使中介機構不斷違規經營,提供虛假信息,為企業達到各種目的而幫助企業粉飾業績,這不僅大大損害了中介機構的社會公眾形象,而且也給中介機構自身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困難。在中介市場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違規經營的中介機構將守法經營的中介機構驅逐出市場。由于中介市場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所造成次品市場極其逆向選擇,對于中介機構所提供的信息,人們難辯其中真假,這無疑增加了依此信息實施企業重組的難度,于是,一些企業甚至干脆越過中介機構,直接操作重組過程。如清華同方并購江西無線電廠,即是完全由清華同方直接操作的。在專業分工日益精細的發展態勢下,缺乏高效、客觀、公正的中介服務,無論對重組企業還是對中介機構本身來說,都是不利的。由于缺少可信、高效的中介機構服務,企業的重組活動可能要花上更長的時間,耗費更多的經濟資源。

據上分析,在我國企業間的資產重組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交易的效能,這幾方面是關鍵:要轉變政府的職能,政府應更多地作好規范市場、保障公平交易環境等工作;加快企業的產權改革,促進國有企業的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以改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加快法制建設,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等。大量實證研究實現表明了整合階段對重組成功與否的關鍵作用,所以,企業重組要特別重視和關注重組過程中的整合,以最終低交易費用、高效率地實現資產重組。

主要參考文獻

1[美]羅納德·科斯企業、市場與法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0

2[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出版社,1996

3約翰遜,金屈萊會計學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項有志企業并購會計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5同2

篇8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感到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興趣的重要來源。”[2]《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還要應用于生活。數學課堂聯系生活,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這樣,既可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興趣,又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生活實踐之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盡可能組織學生實踐,讓學生親身體會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簡單的統計”時,我結合家庭用水、電、煤氣生活實際,要求學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數據,加以分類整理,填寫在統計表里,來反映實際情況。再如,在“圓錐的體積”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常見的用卷筆刀削圓柱形的鉛筆的現象,讓學生仔細觀察鉛筆變化,然后提出圓柱和圓錐變化的問題:被削的這段鉛筆前后分別是什么形狀?前后體積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小了以后的同錐體與原本這段圓柱體的底面積、高、體積分別有什么關系?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數學之中,真切感受到數學存在于生活之中,數學與生活同在,感受到數學的真諦與價值。

2親歷實踐——體驗學習的手段

讓學生實踐操作,體驗“做數學”。教和學都要以“做”為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動手操作是小學生認識事物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得直接經驗,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發現問題、獲取知識的快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新知。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例如,二年級要進行《表內乘法》的整理和復習,我組織了一次《數學在我們的游玩中》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出示游樂園的價格表后問學生,你想玩哪些項目?根據你的玩法,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由于方案不同,計算的結果不是唯一的。有位學生說想玩轉馬兩次,碰碰車兩次,自控飛機兩次,一共要3x2+4x2+6x2=26(元)。另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回答,我也可以這樣玩,但我只要付16元就夠了,因為我可以和另一個同學一起坐碰碰車和自控飛機。緊接著,我要求學生每人用一張30元的游園券設計出游玩方案。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提出10種方案,從而打開了學生狹隘的思維空間,讓他們了解到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種實踐性教學,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3經歷“錯誤”——體驗學習的需求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師提問的問題,學生的回答難免出現不同的錯誤,這些錯誤在體驗學習中也是很寶貴的,通過這些不同錯誤,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解釋形成答案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別人的想法,要允許學生“爭辯”,然后,教師對這些錯誤進行逐個分析、歸納,認真總結“錯誤”究竟有哪些,各類“錯誤”之間究竟有什么聯系,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樣,教師既摸清了學生對問題認識不清的根源所在,學生也從老師的點撥中得到啟發,加深了知識的理解。也就是說,學生經歷“錯誤”體驗,達到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更能體驗到“錯誤”的感慨和成功的愉悅。例如在教學第十冊《求平均數》時,課本有一道習題:“先鋒號機帆船出海捕魚,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魚805天;下半月出海14天,每天捕魚64噸,這條船平均每天捕魚多少噸?”有的學生對這道題列式為805÷13+64,而有的同學列式為(805+14×64)÷(13+14)。顯然,第一種列式是錯誤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呢?我就讓認為第一種列式的同學闡述自己的原因,其實,他們錯誤地認為上半月的平均每天捕魚數和下半月的平均每天捕魚數相加,就是這條船這個月每天的捕魚數。然后,我根據這些“錯誤”進行糾正,并讓學生討論。在學生獲得“錯誤”的體驗后,通過小組討論得到的結果,往往比老師灌輸給他們的“答案”更有說服力,學生對此類題目印象更深。

總之,體驗數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正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3]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概念、結論的形成過程,使數學學習成為一個體驗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學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應該是我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廖志凌.淺談新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07,(12)

[2]張術芝.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03)

[3]勞素華.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問”[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7,(02)

篇9

摘要優化銷售流程、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創新廣告推廣模式是保持房地產銷售成本領先的重要戰略。在銷售流程優化上講究模板型與時效型并舉、均衡發展與共同提高;人力資源成本節約上注重職位設計,把好人員招聘“入口”關、實行工資與績效掛鉤,提高人力效益、建立培訓體系,使員工在不斷地學習中成長、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創新廣告推廣模式上建立廣告效果監控體系,提高廣告投入效益、跳出舊框框,尋找新思路等措施來確立房地產銷售的成本領先優勢。

關鍵詞銷售流程人力資源廣告推廣

1銷售流程優化

銷售流程貫穿于銷售的整個過程中,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快速運作、毫不脫節,才會真正地提高生產效益。房地產銷售流程中主要環節包括:承接銷售項目、項目整體策劃、銷售準備、銷售策劃、公開銷售、簽署買賣合同、合同處理、執行合同、辦理售樓手續等大項。而每一個大項又包含5個以上的小項,如果包括產權辦理,就更為復雜。每一個項目銜接的好壞,或辦事效率的高低,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流程的效率。為此,要想進一步完善整個銷售流程,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1模板型與時效型并舉

工業化的大生產,其效率絕對高于手工操作。而工業化大生產的精髓就是規范化操作與標準化生產,即在流水線上按模板化程序進行操作,而這個程序是經過許多優秀的公司或許多年的優秀經驗提煉而出的,它必然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生產流程。銷售部門同樣可以推行模板化程序,即建立一整套ISO質量體系,并按照質量體系進行常規運作與管理。這就象要做木桶的每一塊木板,就必須做一個標準的模子一樣。它是整個企業的基礎建設,這部分的投入非常必要。

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體系,把每個流程模式化出來,這只等于是出了個粗坯。這個粗坯,一定要經過打磨才能變得精細而完美。這就要剔除一些影響效率并無關大局的不必要部分,才能加速流程,節約資源。對銷售部門來說,即在銷售流程中強調對事負責,而不是對人負責,常規處理過多次的事務,就按標準程序辦事,不用事事請示。而且更要減少不必要的繁文縟節。就如人們常說的警察多了會塞車一樣,中間環節過多,就會滋生互相推委責任,勁往幾處使等等流程痼瘤,長此以往必定象癌變一樣影響到企業的每一個單元,而對整個企業產生致命的打擊。為此,銷售流程必須是模式型與時效型并舉的。不講時效,死搬硬套的模式,是僵化的模式,非但提不高效率,反而會給自己套上層層枷鎖而透不過氣來。但如果只講時效,不講模式,就會如脫韁野馬,跑了許多冤枉路,而達不到既定目標。

1.2均衡發展,共同提高

在銷售流程中的每個崗位都是互動的,某一個崗位功力較弱,都會影響到整個流程的效率。也正如經濟學中所論述的“木桶效應”一樣,必須要調動一切資源去加長那個短的木板,以避免“水土流失”。這就要求在銷售流程中注重每個崗位的均衡發展,實現銷售流程的共同優化。

2節約人力資源成本

實踐上,個別房地產的人力資源成本超過了總成本的50%。為此,一些企業曾嘗試以裁員或減薪來降低成本,但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卻很少。在更多的情況下卻是工作績效受到了損害,而且還不斷有職員對所承受的壓力及工作負擔發出抱怨。

2.1注重職位設計,把好人員招聘“入口”關

現代管理之父杜拉克曾談到撤消、調整工作乃是削減成本的最有效方法,而且是惟一可能通過其自身變革來產生持久效果的成本節約方法。房地產銷售部門流程復雜、崗位多,一個崗位的設置是否合理,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益。為此在崗位的設置上,一是要防止以人定崗,以避免機構快速臃腫。二是如前文所述,要盡可能地減少中間環節。如果等“胖了”再減肥,不僅難度很大,而且后患無窮。

房地產銷售部門直接面對市場,工作壓力大,對“績效”的要求非常高,同時,也是流動性最大的一個部門。特別是銷售管理及營銷策劃人員,更要求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這就為企業的招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在人員招聘時不僅要常規性地考察應聘者的學歷、專業及從業經驗,更重要的是要觀察與考核應聘者的個人素質,包括:溝通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等,將“關口”前移,從源頭上控制人才的質量。

2.2實行工資與績效掛鉤,提高人力效益

一份適應市場且合理的薪酬計劃,必定要考慮薪酬與績效掛鉤,使激勵變成員工的努力,從而創造出最大的銷售業績。邱吉爾、福特和沃克等專家已經研究過激勵銷售代表的基本模式為:激勵努力成績獎勵滿足。

實踐證明,在銷售部門實行工資與績效掛鉤,讓付出的努力與獲得的薪酬成正比,是提高個人能動性,提高人力效益最為有力的手段。但這需要管理者“兩手要硬”,即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建立嚴格的制度。對后進者要破釜沉舟,制定只有通過努力才可以達到的銷售指標,讓其沒有退路;對先進者施以重獎,以遞增式的傭金激勵創造優異業績。這樣或許薪酬會增加,但創造出的價值量將會遠遠高于工資增加的幅度。

當然世界上沒有一種完美無缺的制度,工資績效掛鉤可能會造成個別員工只看業務指標,而不顧一切的作法。為此,還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對銷售人員的行為進行監控與管理,在激發個人能動性的同時,提高團隊的合作能力與銷售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2.3建立培訓體系,使員工在不斷地學習中成長

房地產市場快速膨脹,導致營銷人員嚴重缺乏,為了提高人力資源效率,每個房地產銷售部門,都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如今房地產銷售部門,人員流動之風非常強勁,主要原因就是很少有公司能提供一套完善的學習體系,從而優秀人才很快會感到“口渴”,而不斷地需要尋找新的“水源”。為此,加強培訓、鼓勵溝通、激勵學習,將學習能力根植入公司的經營中,不僅是銷售部門的一種生存方式,更是搶占市場先機的最大“源泉”。

面對客戶與市場,是銷售部門最大的特點,客戶的感知能力、客戶的審美能力,客戶的維權意識等都在不斷地提高,市場的變化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要想在變化中游刃有余,就是要不斷地學習,而絕不能迷戀于“傻瓜機”式的舊有模式放不下。為此,企業不僅要建立一整套適應市場變化、有效且實用的培訓體系,同時還要讓每一位員工都要有危機意識,擔心自己的發展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也只有這樣,培訓才不會是領導積極、員工被動的“扔錢”。

2.4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業文化是立足于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行為。所以企業的發展戰略,一定要在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才能避免弱點,發揮優勢。

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就是通過不斷地溝通,讓企業的價值觀與員工形成共識,并融入每一位員工的行為之中,讓它變成工作或生活中的一部分。此外,還要激勵那些有企業價值觀的成員,這樣才能形成一股風氣,從而在塑造深植人心的企業文化的同時,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當今世界的許多大企業都把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股東利益放在第二位,這就是以“客戶至上”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使企業的生命周期得到了有效的延續。同樣的道理,房地產市場競爭升級,使房地產企業的發展依賴于強大的客戶群體來支持,如果客戶的利益得不到體現,客戶就會轉而成為競爭對手的客戶。銷售部門作為掌握客戶和面對客戶的終端,就要更加重視客戶的終身價值以及開發商的利益,以專業的質素,熱情的服務,時刻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理念,在努力保持和開拓客戶資源的同時,樹立企業的品牌。

3創新廣告推廣模式

近兩年,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房地產企業的廣告投放量明顯增加,廣告費用普遍占到銷售額的4%~5%,而個別企業更是接近10%。廣告費用,成為眾多房地產商的一塊心病。創新廣告推廣模式,有效提高廣告的效益,成為節約銷售成本的重要措施。

3.1廣告應起到橋梁作用

只有有效地溝通,才能讓買賣雙方理解,才能達成成功的交易,而溝通的重要橋梁就是廣告宣傳。作為“搭橋”的銷售部門,不僅要了解開發企業的品牌、發展戰略,產品性能、營銷策略等等,同樣要了解市場,了解客戶的所思所想。

達到知已知彼之后,廣告的策劃就需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學會向開發企業妥協,向消費者妥協,只有這樣才能繼續溝通,才能達成共識以制造共贏的局面。妥協并不是讓別人牽著鼻子走,而是通過不斷地溝通,找出一個盡可能獲取最大回報的最佳通道,這樣的廣告或許得不到創意獎,但它卻是切實可行的。

3.2建立廣告效果監控體系,提高廣告投入效益

一份沒有評判的考卷,如果再做一次,你肯定會犯同樣的錯誤,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錯在哪里。同理,一個幾十萬元的廣告投放出去,如果沒有效果的監控,損失將會成倍增加。為此,建立廣告效果的監控體系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當然建立這個體系是個比較龐大的工程,單靠銷售部門是完成不了的。而銷售部門卻具有面對客戶的最大優勢,可以通過與客戶的溝通了解廣告的反映。比如建立一份合格的“銷售日報表”,絕不僅僅是每天成交了幾套單元,銷售額與銷售面積是多少,還應該有電話及訪客的數量,對產品的反映,對廣告的反映等一系列問題,而且要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統計分析,從中發現市場的契機與正確的廣告訴求點,這樣以后才能在市場中拿到更高的“考分”。

3.3廣告投入要為“品牌”這個綱服務,“綱舉才能目張”

在經濟戰中,最激動人心的場面是廣告戰。而房地產商所有的廣告都要圍繞“品牌”這個綱來進行。

下棋有句行話:“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謀勢即是做“品牌”,即通過整合各種資源,真正讓“品牌”體現客戶價值的實現。這樣“品牌”就能成為每一次廣告,每一個推廣的催化劑。銷售部門對于“品牌”的把握相對來講難度較大,因為對于企業、產品宏觀的把握可能沒有開發商那么準確。為此,許多銷售部門可能更注重某一階段性的銷售業績,或某一階段性的廣告推廣效果,而忽略對于“品牌”的保養、維修與維護,從而造成后續乏力的局面,這值得銷售部門引以為戒。

3.4跳出舊框框,尋找新思路

廣告推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企業真是“成也廣告,敗也廣告”,第一個“標王”倒下了,第二個“標王”還是倒下了。所以,廣告推廣非常容易形成定性的思維。銷售部門雖然不是廣告的設計者,也不是廣告的決策者,但銷售部門是擁有客戶和信息的“搭橋者”,可以給發展商或廣告公司提出具有創新的建議。

篇10

信息社會要求“快”字,實現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取得競爭優勢,以閃電般的速度在對手措手不及時給予打擊,這種高速度就是企業在產品競爭、服務競爭等競爭中以信息和傳播為工具,以消費者為導向,以信息收集分析為基礎,找出對手的弱點,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市場或占領市場,實現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本文從論述信息營銷的理念入手,探討了信息營銷在我國的現狀,從理論上論述了信息營銷這一理念對于新時期經紀建設的深刻影響,并提出了感性信息的使用和網絡化的信息營銷。

關鍵詞:

信息營銷,信息市場,感性信息,網絡信息營銷

1.研究背景

1.1信息營銷理念

21世紀,伴隨著信息革命的進一步深入,從市場營銷理念的發展來看,信息營銷理論必將帶來市場營銷學的一次革命。

所謂信息營銷,就是企業搜集個人的大量信息經處理后,來預測他有多大可能去購買某種產品及運用這些信息來進行一對一營銷,以達到勸說個人去購買目的。隨著市場營銷發展到按市場細分進行營銷,它根據地理的或心理上的共同特點,把許多不同的顧客分門別類,使營銷商利用快速高效的電子信息處理技術集中精力于更少的顧客上,最終甚至可以集中于最小的消費單位一個人身上。今天已有越來越多的營銷商投入巨大資金建立自己的信息處理系統,以便能夠分析出顧客的類型,采取有效措施保住老顧客,尋找新顧客,信息營銷將成為市場營銷觀念的主流。

1.2信息化對市場營銷管理的影響

(1)在信息社會中,營銷信息化成為必然。這是市場競爭的要求,企業處于市場經濟體系的最前沿,對殘酷激烈的競爭感受最深。企業收益中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是收益與成本的比例。作為企業,必須做到對市場和商品相關信息充分了解,并且具備快速反應能力,方能保證獲得足夠利潤,維持自身生存。信息社會要求“快”字,實現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取得競爭優勢,以閃電般的速度在對手措手不及時進行出擊。

(2)信息化對企業制定營銷戰略的影響。信息化使營銷戰略的時效性增強,一方面由于速度已成為競爭的核心;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也為企業迅速完成戰略計劃及其調整提供了條件與可能。信息化使戰略計劃的調整更為頻繁。側重速度的競爭和全社會信息流動的加快,使得市場機遇的產生和消失都會大大加快,企業必須隨時根據市場機遇調整戰略計劃,并迅速組織實施。

1.3我國信息市場營銷的現狀

信息市場的結構要素包括5個方面:信息、信息需求方、信息供給方、信息中介方、信息管理方。考察我國信息市場營銷狀況,可以從對這5個要素的調查分析著手進行。

(1)從信息市場營銷的基礎,即信息的角度來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進入市場交易的信息商品包括信息服務范圍已從傳統的科技領域擴展到了經濟、金融、政治、管理以及人們生活娛樂的各個領域,種類也日益增多,但總的來看,信息商品的種類還不夠豐富,質量低、初級形態的多,經過深入加工、高質量的信息少;一般性信息多,綜合性信息少歷史性信息多,預測性信息少有的信息不能及時更新,時效性不強。

(2)從信息用戶,即信息市場的需求方看,我國國民的信息意識普遍偏弱,用戶的信息需求多處于潛在狀態,以往的用戶主要是科技工作人員。而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信息的用處,信息用戶的數量越來越多,涉及到各個行業和層次。應當運用用戶教育與培訓等措施,努力提高全社會的信息意識水平,進一步擴大信息用戶的隊伍,從而發展信息市場。

(3)從信息經營主體,即信息供給方和信息需求方來看,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的信息經營服務隊伍。信息機構數量的增加有利于信息經營者展開競爭,提高服務質量。信息市場的發展需要有知識、會經營的人員,因此,需要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

(4)從信息管理方的角度看,我國的信息市場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發產生的,其發展缺乏計劃性,規劃、布局、組織較差圖。

2.信息營銷的相關描述

2.1信息營銷基本概念

信息營銷,乍看之下,很難理解。究竟是將信息作為手段和工具進行營銷,還是將信息作為最終產品來營銷呢?事實上,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營銷。因此,根據信息(此處“信息”的涵義是基于廣義層次的,即從大信息觀來看,包括信息內容本身、信息技術、設備設施等)在營銷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將信息營銷分為兩類:

(1)輔信息營銷

它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以信息為重要資源,綜合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獲取、處理、組織、利用各類有效信息來制訂營銷戰略,并協調和管理營銷工作,從而比競爭對手更快、更準確地識別、預測并滿足顧客需求的一種營銷方式,是企業為了把物質產品銷售出去而采用的一種輔助手段。在這種方式中,信息在營銷過程中起紐帶作用。企業所開展的市場調查、進行的廣告宣傳、提供的售后服務、企業信息化及建立的相關支持系統等都屬于這一類。

(2)營利性信息營銷

它以直接的營利為目的,通俗地講,就是“賣”信息。在這種方式中,信息和服務是作為商品而存在的,即企業或信息機構生產出人們需要的信息或信息產品,提供合適的信息服務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用戶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企業借此收回成本并實現盈利。網上軟件的銷售、數據庫的有償使用、企業競爭情報及信息咨詢機構提供的服務等都屬于這一類。

綜合上述兩類信息營銷,只要是為了一定的商業目的而進行的信息傳播、提供的信息服務等活動都是信息營銷。信息營銷以直接促進營銷實績和銷售潛力為目標,較之價格競爭、品牌競爭是更高層次的競爭手段。

2.2信息市場與信息商品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盡管人們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需求,但信息一般不被看作商品,傳統的信息服務基本上是無償的,也正因為沒有經濟利益的驅動,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一般都是公益機構,各類圖書館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甚至于在互聯網相當普及的今天,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免費性。信息暢通無阻,一切服務免費,盡管有部分垃圾信息。但隨著信息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以及人們信息意識的逐步提高,信息將不再是免費的了。生產和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人們占有和利用信息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如今,人們的信息需求趨于多樣化和社會化,信息開始進入市場流通并成為商品,從而導致了大規模信息市場和營利性信息營銷的興起。

信息市場是一種新興的市場形態,在其中流通的主要是信息、信息產品和各類智力型服務。信息企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通過各種銷售渠道和銷售策略將生產的信息商品銷售給用戶,最終使信息商品被信息用戶吸收和利用。目前國內信息市場已初具規模,進入市場流通、交換的商品包括:

(1)資料提供型信息產品與服務,主要是圖書館、信息部門向用戶有償提供的文獻資料的借閱、復制、索取服務。

(2)大眾傳播型信息產品與服務,主要有各種類型的廣告產品服務,公開營銷的報道各種信息的目錄、索引、文摘、數據庫、音像制品及其他信息服務。

(3)定向查詢型信息服務,這是根據用戶信息需求,通過信息檢索工具或系統檢索信息,并提供給用戶,如定題服務。

(4)研究、咨詢型信息產品與服務,主要是以信息研究為基礎的課題論證、科學預測、市場調查、技術監測、以及科研、工程、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資訊服務,其信息產品一般是各種分析、總述、預測和咨詢報告。

(5)技術開發型產品與服務,主要有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數據遠程處理與傳播服務、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服務、信息網絡工程服務、信息軟件服務、數據庫生產服務及相應的信息產品。

(6)中介、經紀型信息服務,包括各種類型的中介、和信息經紀服務,如科技成果交易中介服務、產品廣告,以及相應的信息產品。

3.信息營銷理念的現實應用

3.1感性信息的應用

3.1.1感性信息概念

按照信息的性質劃分,可以把信息劃分為感性信息和理性信息。感性信息的傳播訴求方式,是按照人的情感意識認知規律,以比喻的、形象的、擬人的情感方法,創造并傳播含蓄的、生動的、想象的、刺激的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信息。而理性信息的傳播訴求方式,是按照人的邏輯思維規律,以權威的、實證的、數據的理性推理方法,創造并傳播明確的、清晰的、簡潔的具有邏輯推理性的信息。

感性信息是指源于人的、具有文化理性的、運用感性思維創造的信息。由于感性信息具有信息的特征及哲學、心理學的感性概念特征,因此感性信息的特征是:

(1)個體人的始創性與激活性

(2)群體的原創性與激活性

(3)感性認識的片斷性、生動性、具體性

(4)感覺、知覺、印象的片斷性、認同性、傳遞性

(5)感性意識的片斷性、能動性、影響性

(6)外延的創新性與激活性

(7)理性的意指性

(8)文化的浸透性

3.1.2感性信息的熵和冗余

信息理論中的熵,是指一種情境的不確定性或無組織性或者說,熵是對信息的自由度即不確定性的測量,熵與組成信息時選擇自由度的大小有關。熵的概念和理論在信息學、傳播學、市場學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市場從競爭的混亂狀態到動態平衡的秩序結構狀態,過度信息從傳播的混亂狀態到動態平衡的秩序結構狀態,都是熵現象的隨機性動態趨同的結果。

香農和韋弗認為:信息理論中的冗余是指熵即有效信息之外的那部分多余的信息。或者說冗余是一種對確定性或可預測性的測量。信息中的冗余越多,它所帶的有效信息量就越少。但是,冗余可以用來抵消傳播渠道中的噪音。因此,有時增加冗余可以增加傳播系統的效力。

從信宿的觀點來看,由于熵含有錯誤或噪音,為了得到有用的信息,信宿消費者必須從接收到的信息中刪去假的信息,因此,不確定性不是他們所希望的。但是,對信源營銷企業來說,高度的不確定性或選擇的自由性熵是他們所希望的,例如企業在廣告中,對產品性能的描述。同時,傳播必須增加冗余抵消來自一個有競爭性信源的噪音假的信息。所以說,噪音既增加了不確定性,又增加了信息。

感性信息訴求多采取形象思維表述或表現的信息形式,一般來說,其信息的不確定性熵大、自由度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供聯想的空間。因此,可以推斷,感性信息的熵值大,即不確定性大。而理性信息訴求一般采取精確數量或具有嚴密性的信息形式,一般來說,其信息的不確定性小,自由度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明確說明問題。因此,可以推斷,理性信息的熵值小,即不確定性小。

3.1.3感性信息與理性信息的營銷傳播原理

感性信息的營銷傳播研究及其規律的總結,是基于激烈競爭的買方市場形態、過度化信息的市場環境和市場依然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通過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發現感性信息熵和冗余的規律,同時也可以發現理性信息熵和冗余的規律。總結這些規律對感性信息營銷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1)感性信息熵值大數原理。感性信息熵值大數原理是指在買方競爭市場、過度化信息的市場環境和市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前提下,感性信息與理性信息相比,存在著感性信息熵值較大的規律。

(2)理性信息熵值小數原理。理性信息熵值小數原理是指在買方競爭市場、過度化信息的市場環境和市場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前提下,理性信息與感性信息相比,存在著理性信息熵值較小的規律。

(3)感性信息冗余小數原理。感性信息冗余原理是指感性信息的冗余相對理性信息的冗余存在著較小的規律,即冗余的確定性小。

(4)理性信息冗余大數原理。理性信息冗余大原理是指理性信息的冗余相對感性信息的冗余大的規律,即冗余的確定性大。

3.1.4感性信息在營銷中的應用

感性信息營銷傳播在運用這四個說服技巧時,既要遵守說服技巧的一般規律,又要遵守感性信息的熵大數原理和冗余小數原理,適度地加以運用,如以下兩種手段:

(1)信息的“形象化”

采用圖像能夠增強說服力,無論面對平面媒體,還是電視圖像媒體,信息接收者消費者的閱讀習慣和接受方式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由“讀字”習慣轉變為“讀圖”習慣,或者說是進人到了圖像與文字互動的接受方式,也就是感性信息傳播的主導作用。

(2)在重復效果中的運用

依據感性信息摘大數原理會發現,重復是一種增強傳播說服效果的方法。但是,依據感性信息冗余小數原理會發現重復太多,也會促使效果降低,甚至產生負面的效果。可能產生不好效果的方面是重復的信息起初可以增加對其支持立場的認同,但在經過某一點后重復與傳播效果之間的曲線關系,對其所支持的立場便會降低起先導致的反對觀點減少,到了某一點后,反對觀點又會逐漸開始增加并且還發現,無論重復的次數是多少都會增加與信息主題無關的想法。

3.2網絡信息營銷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網絡信息資源如日劇增,網絡信息服務項目也越來越多,開發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成為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經濟領域中的一個新的熱點和現代社會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因特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經營觀念以及信息經營機制的轉變帶來了信息經營業的崛起,特別網絡信息營銷的發展。如何做好網絡信息營銷工作成為決定信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

3.2.1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營銷觀念

網絡信息經營機構從事信息產品生產營銷,必須把握用戶的信息需要,以用戶需要為轉移。信息營銷機構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以滿足用戶需要為行動準則。以用戶為中心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用戶導向。網絡信息營銷必須重視用戶需求,把用戶需求作為信息經營機構經營活動的起點,根據用戶需求組織信息產品生產營銷活動,發展滿足用戶需求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

(2)滿足用戶。網絡信息營銷應當以滿足用戶需求作為信息經營機構生產經營活動的終點。信息經營機構的一切經營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用戶滿意,在用戶滿意的基礎上取得信息經營機構的長期利潤。

3.2.2以“成本、競爭和需求”為導向的價格策略

依據競爭者的價格并結合自身產品的競爭能力,選擇有利于市場競爭來定價。主要有隨行就市定價法和率先定價法。隨行就市法是競爭導向定價法中較為流行的一種。

定價原則就是讓自己的產品價格跟上同行業的平均價格水平。以需求為導向的定價方法一般包括價值定價法和差別定價法兩種。價值定價法是根據用戶對信息產品的印象而形成的價值觀念來定價。差別定價法就是根據用戶不同的信息需求來制定出不同的價格,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在價格上就會表現出差異。所以差別定價法適用于同類信息產品的細分市場,并且有較大的運用價值。

3.2.3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并存的推廣策略

網絡信息產品的推廣方式有以下兩種形式:

(1)傳統媒體方式。在現階段的中國,傳統媒體宣傳的影響力仍然遠遠大于網絡,特別是對面向國內的電視、報紙、雜志等這些媒體的將就是非常大的。網絡信息產品的推廣,應該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強大作用,在傳統媒體上加大對網絡信息產品的宣傳。

(2)網絡媒體方式。網絡最吸引人之處就在于它極大地降低了信息與獲取的成本,而且利用網絡推廣的輻射面更廣,可以大大減低網絡信息推廣的成本。網絡推廣的具體方法很多,主要的有登錄搜索引擎,利用各種論壇、講座組、使用定向的郵件列表等。

3.2.4認真做好網絡信息營銷的市場定位

只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的網絡信息產品,才能更好地吸引網絡信息用戶。由于網絡信息的多樣性與信息市場競爭的復雜性,網絡信息營銷的市場定位除了要針對用戶的需求之處,還應考慮到競爭對手情況。

(1)填補空白策略。這種策略就是將網絡信息產品和服務的位置確定在當前目標信息市場的空白帶。這種策略的明顯優勢是可以避開激烈競爭的壓力,而且可以自如地與競爭者在目標市場上形成鼎立之勢。

(2)競爭并存策略。這種策略就是將網絡信息產品和服務定位在現有競爭者產品的附近。從實踐上來看,一些實力不太雄厚的網絡信息營銷機構常常采用這種策略。該策略的前提是:目標市場區域還有未被滿足的信息需要,這些需要足以吸引新進入的產品和服務;用戶對信息產品和服務已比較了解,因而只有推出優于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為用戶接受。

(3)逐步取代策略。這種策略就是將競爭者逐出目標市場的原有位置,通過奪取市場占有率而逐步取而代之。該策略富有挑戰性:首先,新進入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必須明顯優于現有信息產品和服務;其次,取代者必須加大營銷力度,強化用戶對新產品的印象和感覺。

4.結論

“要管理好一個企業,必須管理好它的未來;而管理未來就是管理信息。”這是菲利普•科特勒曾引用的一句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市場地理區域不斷擴大,企業比以往需要更多的市場信息,及時、有效地尋求和發現市場機會,對營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問題有所預料,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信息營銷理念”,是21世紀的營銷理念,信息營銷組合模型貫徹以顧客為中心的現代營銷基本理念,同時將產品策略、定價策略、渠通策略和促銷策略定義為硬策略層,將權力策略、關系策略、形象策略和人員策略定義為軟策略層,其中信息是關鍵。

在市場營銷活動過程中,更為至關重要的,就是面向21信息世紀,要足夠的重視信息在營銷活動中的關鍵作用,充分發揮信息的觸發作用以提高營銷的動力,發揮信息的紐帶作用、強化各營銷環節之間及內環境與外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系,發揮信息的資源集聚作用以保證營銷策略的優化組合,在面對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時,實施有效的營銷策略。

參考文獻:

[1]B2C與C2C的輪回[J].世界發明,2008,(03)

[2]俞柳吉.電子商務迎來發展[J].粵港澳價格,2005,(11)

[3]黃厚珍.企業品牌的價值與傳播簡說[J].經濟前沿,2004,(07)

[4]周建波.感性信息營銷傳播的原理及其應用[J].商訊商業經濟文薈,2006,(01)

[5]馬鑫良.關注信息營銷[J].健康大視野,2006,(08)

[6]朱勝軍.當信息營銷遇到品牌文化[J].中國石油企業,2005,(08)

[7]汪小洲,宋昊.非盈利組織的信息營銷[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05)

[8]張婷,丁寧.試論新時代的信息營銷觀[J].現代情報,2004,(08)

[9]郭海明,王繼良.論網絡信息營銷[J].情報雜志,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