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9 23:13: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三國演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觀三國演義感慨
今天,我第次鄭重地合上了《三國演義》那已經被我翻的卷起了邊的扉頁-----我終于讀完了!當回想起那一頁頁傳奇般的戰爭史,或兵荒馬亂,或烽火連天,或勾心斗角,或扣人心弦……那一張張一幕幕,回想起來還意猶未盡的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
這一頁頁文字如戰場上金戈鐵馬一樣令人蕩氣回腸,讀完后令人回味不已,但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有人說:“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三國演義》根本就是一本教人使心眼的書”。還有人說:“這本書大量的筆墨都在描寫蜀國上下功夫,可到了最后,蜀國卻打出了白旗。這種破小說不看還好,一旦看到最后就讓人心里難受,這種書沒什么好看的”。可是,我卻不這么認為。不錯,這本書的確有許多計謀,但人們看書是不能一網打盡的,難道說,是本寫計謀的書就是教人們使心眼的嗎?這種說法真是荒唐可笑至極!至于蜀國打出的白旗,我也有一種獨特的看法。我認為,書中用悲劇結局來寫結尾,這正是一種“破碎的藝術”,這么寫不但不會使人心里難受,還反而比大團圓的結局更令人回味無窮,更令人意猶未盡。這種“破碎的結局”,“無言的結局”不正好告訴了一個道理:“我們要會忍,不能因小失大”。書中蜀漢是主人公,擁兵百萬,糧草如山,物產豐富,領土廣闊。加上武有五虎大將,文有臥龍鳳雛,再加上與東吳聯盟,,又打敗曹魏許多次。可就是在蜀漢達到最鼎盛的時候,關羽、張飛二人卻死了。于是,復仇的怒火沖昏了劉備的頭腦,不顧諸葛亮與趙云的勸阻,出兵七十二萬,浩浩蕩蕩的進攻東吳,與東吳決裂。結果,被沉著冷靜的陸遜火燒連營,他的沖動得到了懲罰。
是啊,在我們生活中,勾心斗角,明爭暗斗無處不在,而很多人就被氣昏了頭,從而被“沖動”所控制。在一項故意殺人原因調查統計中,因為金錢、愛情、經濟、政治原因受了侵害,從而一時沖動殺人的竟高達81.9%,這些人就是因為“沖動”與“復仇”這兩個詞,走上了一條跟劉備相同的不歸之路!
我們要學習會忍耐與冷靜,千萬不要像劉備那樣因小失大,更不要像他一樣,只為了一口咽不下去的氣和兩位兄弟的命,就使七十二萬弟兄白白走上了黃泉路!
三國演義讀后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在幼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在學生年代,我看的是小說《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狡詐的曹操,赤膊上陣的許褚,軟弱無能的劉禪……
工作多年以后,我再反復讀了小說《三國演義》,更覺得它是一部訴說英雄和美人、忠義和狡詐、戰爭和謀略、滄桑和無奈……壯麗的民族史詩,飽含處世權謀與人生智慧,人生哲理和名言歷史巨作。
《三國演義》是一部訴說英雄美人的史詩,東坡居士的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令人感慨萬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三國,正是亂世出英雄,人才輩出。試想當年有橫槊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周公瑾……真是“一時多少豪杰”啊!然而《三國演義》中我最景仰的頂天立地大英雄當屬關羽關云長。《三國演義》中的關公形象: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五綹長髯,青衣青袍,手執青龍偃月刀,跨下赤兔馬。關公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在《三國演義》故事中一展無遺,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屯土山約三事,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遼傷,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等故事婦孺皆知。
縱觀關云長一生,“義”當頭,誠信為先,他用自己的人生實踐了“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的諾言。從桃園結義到斷首捐軀,他把一切都獻給了劉備及他的統一事業,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稱頌。《三國演義》是一部極盡推崇“忠孝節義”的小說,“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關云長背負著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著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相反,三國演義中不講信義出爾反爾的人不少,像馬超,姜維,張松……其杰出代表當屬呂布。雖然,作者羅貫中在虎牢關和濮陽的兩次大戰來渲染呂布如何的勇武善戰,天下無敵,直殺得“八路諸侯心喪膽裂”。但呂布“背恩誅董卓,忘義殺丁原”的卑劣行徑,最終落得聲敗名裂,身首異處,為世人所不齒……。另外,《三國演義》里許邵對曹操中肯的評價:“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令人深思!
三國演義歷史同情與滄桑
《三國演義》是一部后人寫前代歷史的小說,其中表現了作者的諸多歷史觀,也凝聚了幾百年的民間心理。在清代毛宗崗父子最終修訂時,在全書之首加入了明代詩人楊慎的《臨江仙》[1]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詞中將自然永恒和人生短逝相結合,既表達了建功立業的慷慨悲壯,又最終走入了歷史的蒼茫和無盡的空曠。這首詞與三國的風云故事相結合,其懷古憑吊的情懷則又加深了幾分。明代各書坊刊行《三國演義》時,喜歡在書中配上插圖,雖然有的是為普及歷史知識、教化大眾,有的是書商牟利、粗制濫造,但眾多插圖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具體表現,傳達了深厚的歷史滄桑感和對歷史人物的同情。
《三國演義》的故事題材在民間早就充滿了傳奇性,并帶有濃重的興亡色彩,小說家羅貫中在創作文本時,結合史傳與傳說,在文墨浩蕩間凝聚了自己獨特而深沉的歷史同情心,并寄托了他自身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悟,而坊間刻本的插圖則將此種歷史同情心推延、擴展開來,轉移到讀者身上,隨著“大江東去浪滔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時間的隔閡中越來越遠,其模樣早已不存,但他們身上曾經具有的英雄色澤或心憂天下的光彩,依然積淀在讀者心中。
明代的《三國》插圖,最能激起讀者同情的人物莫過于淪落的帝王與后妃,他們身為高貴的權利者,卻在政治傾軋中軟弱無力,成為秉權者的掌中之玩。漢家天子一代代在不同的權臣威壓下茍延殘喘,先有董卓之亂,后有李傕郭汜逼迫,再有曹操加錫進位、霸權外露,天子見到權臣噤若寒蟬、唯唯諾諾是常有的事。曹丕登基時目空一切,他的后嗣卻在司馬家族的掌控和威懾下飄搖零落,那些被弄權的臣子玩于股掌中的新君,被擁立或被廢除都是不得已的。更為可悲的是,他們不但要忍受傀儡的悲憤,而且往往在企圖鏟除逆臣時,犧牲自己的妃子和忠臣,除了眼睜睜看著皇妃被處以刑法,他們愛莫能助。其中,君王被欺凌的具體事實主要表現在臣子帶劍入朝的情節上。如第九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中,董卓被呂布刺死后,其追隨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率兵謀反,逼死王允,甚至企圖弒帝。余象斗刊行的《新刊京本校正演義全像三國志傳評林》中有一圖為“李傕帶劍見獻帝”[2]25。此外,還有插圖“操帶劍入宮見帝后”、司馬昭聽說曹髦作《潛龍詩》藏怨忿之意,于是“(司馬)昭帶劍上殿欺朝廷”、“司馬炎帶劍入宮欺帝”,等等。自秦朝統一天下開始,規定大臣朝見天子時不能攜帶兵器入宮見君王,除非像蕭何一樣得到特殊恩遇才行。
然而在東漢末年,天子的權威已喪失殆盡,群雄并起的風云年代,皇帝已不再具備至高無上的地位,弄權作福的篡逆之臣常常在帝王面前不尊禮儀。此外,插圖中關于皇帝和后妃落難的場景也很多:十常侍之亂,少帝避難荒野,惶惶無終;董卓弄權,帝妃被困宮中,缺衣少食;李傕郭汜亂長安,帝妃奔走無處,飄零受難;等等。而帝妃死于非命則是其中最為凄慘的情節,主要有董卓命毒鴆弘農王劉辯和何太后、命武士絞死劉辯的妃子唐氏;國舅董承與吉平密謀藥死曹操,敗露后被誅,并且,曹操還命人勒死了董承之女的董貴妃;伏完與董承命運相同,他的女兒伏皇后也被曹操杖;魏國曹芳稱帝時,備司馬師凌辱,也與國舅張緝密謀,計劃失敗,司馬師絞死了張緝的女兒張皇后,這些在坊間刻本的插圖中都有相關反映。然而,最令讀者大眾激憤的,應該是弒君之舉。畢竟在儒家大統的封建思想中,這是天地不仁、人神共怒的一種不忠不仁之舉。但《三國演義》就還真有這么一個例子,那就是:成濟弒殺曹髦。魏主曹髦不堪忍受司馬昭的欺凌,率幾百人出宮討伐。卻被佞臣賈充帶兵搶先圍住,賈充命成濟“:司馬公有令,只要死的!”[3]227于是打著“弒無道昏君”的口號,成濟用手中的鐵戟,結束了曹氏倒數第二代帝王的生命。但成濟的結局也同樣很凄慘,被割舌剮死,株連三族,成了司馬昭的犧牲品。小說中,少帝劉辯、唐妃、董妃、伏皇后、張皇后都曾哀求董卓、曹操、司馬師等放生,其情其景,堪稱悲哀、荒涼之至。他們本來是坐擁天下的富貴者,卻連尋常人所擁有的求生的權利也得不到,奸臣之惡,弱室之悲形成鮮明的對比,帝妃之哀,而倍增其哀。插圖中帝王后妃的落魄和被殘害的情節,使皇族的其陌生感驟然減弱,切膚之痛憑空而來,令人猝不及防。
如果說帝妃被欺能引發讀者的深切同情,那么《三國演義》生者對逝者祭奠、憑吊的插圖,則增加了這部作品的歷史滄桑感。主要情節有劉備祭奠陶謙、曹操祭奠典韋、曹操拜袁紹之墓、劉備祭拜劉表之墓、諸葛亮祭哭周瑜、關興祭拜關羽、諸葛亮祭馬超墓、鐘會拜祭孔明墓,等等。這些都是存世者對離世者的悲悼,無論他們生前是敵或友,當對方成為丘土之下的一具寒尸,宣告退出人世、退出征戰,活著的人難免覺得落單、彷徨,從而感慨生命短暫、人生易逝。鐘會祭拜孔明一圖,是對自己未趕上謀面的傳奇人物的祭拜,帶有“后人空憑吊”的蒼涼意味,生者會有“君生我未生,吾生君已老”[4]57的遺憾,既包含了對其人的追思,也是對逝去的豪氣時代的追憶。
三國演義研究論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三國演義》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成為古代小說研究領域成績最為顯著的分支之一。短短二十一年(1980—2000)間,中國大陸公開出版《三國演義》研究專著、專書(含論文集)大約100余部,相當于此前三十年的二十倍;發表研究文章1600余篇,相當于此前三十年的十倍多。從總體上看,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在一系列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取得了若干新的突破。基本情況,可參見拙作《八十年代以來〈三國演義〉研究綜述》一文(載《稗海新航――第三屆大連明清小說國際會議論文集》,春風文藝出版社)。
在二十一世紀開始的時候,如何把握《三國演義》研究的發展方向,如何在新的世紀把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這是值得每一個研究者認真思考的問題。這里就值得重視的幾個問題略述己見,以就教于學術界同行。
一、新的突破必須以版本研究的深化為基礎
讀書必先明版本,這是學術研究的常識。要全面、系統地研究一部作品,弄清其版本源流乃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對于研究者整體而言,如果缺乏正確的版本知識,研究的科學性、準確性、完整性就會受到局限。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些人常常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來概括《三國演義》的主題,分析羅貫中的思想;其實,這只是一種順口的、省事的說法,雖然方便,卻并不準確。首先,此說的基礎是毛本《三國》開頭的第一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明代的各種版本卻根本沒有這句話,不能隨意用它來表述羅貫中的創作意圖。其次,在羅貫中的心目中,“分”與“合”并不具有同等地位。盡管作品表現了東漢末年由“合”到“分”的過程,但這只是全書的發端,是對既定的客觀史實的敘述;這種“分”并不反映作者的愿望,恰恰相反,作者對這一段“分”的歷史是痛心疾首的。作者傾注筆墨重點描寫的,倒是由“分”到“合”的艱難進程,是各路英雄豪杰為重新統一而艱苦奮斗的豐功偉績。由此可見,如果要全面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就必須了解不同版本的區別;要從總體上提高研究的水平,就必須打好版本研究這個基礎。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人們對《三國演義》版本的研究是比較粗淺的。一些學者雖然知道《演義》的重要版本除了清代康熙年間以來流行的毛綸、毛宗崗評改本(簡稱“毛本”)之外,尚有明代的嘉靖元年(1522)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嘉靖本”)等多種版本,但基本上都接受了鄭振鐸先生在其名作《三國志演義的演化》中的論斷:“這許多刊本必定是都出于一個來源,都是以嘉靖本為底本的。”①由此形成這樣幾點普遍的誤解:(1)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羅氏原作;(2)《三國演義》只有由嘉靖本派生的一個版本系統;(3)在眾多的《三國》版本中,最值得重視的只有嘉靖本和毛本。因此,在很長一個時期里,各種文學史、小說史論述《三國演義》時,一般都主要針對毛本,附帶提及嘉靖本,而對《三國志傳》、“李卓吾評本”等其他明代刊本幾乎不屑一提。這種狀況,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三國演義》研究的總體水平不高。
八十年代初期,人們開始重視對嘉靖本的研究;不過,對《三國》版本源流的基本認識,仍大致與以前相同。因此,盡管這一時期初步打開了研究的局面,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從八十年代中期起,特別是1987年1月中國《三國演義》學會舉行《三國演義》版本討論會以后,有關專家對《三國》版本的源流演變的認識大大深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價值的新觀點:(1)《三國演義》的各種明代刊本并非“都是以嘉靖本為底本”,諸本《三國志傳》是自成體系的;(2)從版本演變的角度來看,諸本《三國志傳》的祖本比較接近羅貫中的原作,甚至有可能就是羅氏原作(當然,不同的志傳本的刻印者可能都有所改動),而嘉靖本則是一個經過較多修改加工,同時又頗有錯訛脫漏的版本;(3)從版本形態的角度來看,《三國演義》的版本可以分為三個系統:一是《三國志傳》系統,二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三是毛本《三國志演義》系統②。按照這些觀點,既然嘉靖本并非“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更不是“羅貫中原作”,那么,根據它和其中的小字注來考證《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便是靠不住的。這些見解,大大開拓了人們的視野,沖擊了舊的思維模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個《三國》研究的發展,并在某些問題上有所突破。
《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說。主要圍繞“吳、蜀、魏”一些事例和大大小小的戰役寫成的。
我小時候就聽說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一些著名的故事。終于,這個假期小姨給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的原著,我愛不釋手,整天“盯”上它了,四天就全部看完了。
看完了《三國演義》后,對關羽、諸葛亮和趙云有了新的認識。關羽那英姿勃勃、威風凜凜的身影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了根,尤其是“過五關斬六將”更是令我欽佩不已;我佩服諸葛亮,他非常善于用計:“草船借箭”、“孔明《借東風》”、“三氣周瑜”和“空城計”等都說明了諸葛亮足智多謀。因為他少時努力學習,所以長大后博學多才。趙云其實是非常的厲害,大家都聽說過“單騎救阿斗”吧!趙云自己殺了魏國好幾個猛將,為自己和小阿斗開出了一條血路,最后他們都回到劉備身邊了。
讀過了《三國演義》后,我對關羽更加敬佩,對諸葛亮更加尊敬,對趙云更加欽佩。我要一直以他們為榜樣,刻苦學習,立志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讀三國演義個人感悟
老不看三國”一直想完整的看這部歷史巨著,有道是少不讀水滸。近日,得三國的最新碟片,自看一集后,便一發不可收,可以說是廢寢忘食,工作之余花費了近半個月之久,看完這部九十多集的歷史巨片,深受鼓舞,常思索,不記錄些心得,內心一直掛念之,如同一件未了之事,現記之,同時也為回饋訪問鄙人空間之友,如有點滴之用,感恩不盡。
三國鼎立的形成過程,三國演義記錄漢朝末期。重點對劉備、曹操、孫權三位“幾百年才能出現”亂世英雄創業之道、為人處事之道、管理之道、權謀之道的生動歷史再現,大繁至簡,想現代企業或個人如能深得三國精髓,問題大都能迎刃而解了。
1.創業之道
志當存高遠,創業當先立志。曹操、劉備在勢單力薄之時就立下宏圖大志,不因為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忘卻心中夢想,擁有超乎想象的自信和毅力。而同時也有劉表、袁紹等地方諸候,思想保守,只圖一時享樂,缺乏長遠規劃和遠見思維,最終落入被一一吞并的下場。而三位英雄人物,至死都不忘統一大業夢想。如同史玉柱所言,創業之前的定位非常重要,定位于全國市場,就有可能做成全國市場,而你定位一方市場,那最好的結果就是做好一片市場。一個人的胸懷和肚量,要看他面對失敗或被人出賣后的表現。劉備在四十多歲時仍屢戰屢敗,身無半寸容身之地。卻仍然不忘其志。
2.管理之道
當然制度是保障,管理之精華在于人心。如同兵家之兵符,代表了權力之象征,但卻不是至勝之關健。人心所獲,何愁未來,只有做不好事的人,沒有做不好的事情”人才決定生產力,決定命運。劉備縱有匡扶漢室的雄心大志,沒有諸葛亮、五虎上將的輔佐,自然沒有蜀國王朝的建立,歷史必將改寫。用人不疑,但目標考核還是必須的如同軍令狀。人盡其才,人盡其用。領導不一定為能力最強之人,但卻能將一群能力強的人招之麾下,彼此發揮最強的一面。團隊的力量永遠大于個人的力量。這需要的領導的胸懷和資源整合能力。領導的強勢如同曹操,身邊缺乏才俊,難以聚焦人才。而事必躬親、自然落得如諸葛亮,出事未捷身先死。
《三國演義》讀后感
我小時候就聽說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一些著名的故事。終于,這個假期小姨給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的原著,我愛不釋手,整天“盯”上它了,四天就全部看完了。
看完了《三國演義》后,對關羽、諸葛亮和趙云有了新的認識。關羽那英姿勃勃、威風凜凜的身影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扎了根,尤其是“過五關斬六將”更是令我欽佩不已;我佩服諸葛亮,他非常善于
用計:“草船借箭”、“孔明《借東風》”、“三氣周瑜”和“空城計”等都說明了諸葛亮足智多謀。因為他少時努力學習,所以長大后博學多才。趙云其實是非常的厲害,大家都聽說過“單騎救阿斗
”吧!趙云自己殺了魏國好幾個猛將,為自己和小阿斗開出了一條血路,最后他們都回到劉備身邊了。
讀過了《三國演義》后,我對關羽更加敬佩,對諸葛亮更加尊敬,對趙云更加欽佩。我要一直以他們為榜樣,刻苦學習,立志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
赤壁之戰前,曹操挾滅袁紹、劉表之威,敗呂布之銳,率百萬雄兵,上將千員,一副掃蕩江東架勢。孫權帳下謀士一片慌亂投降聲,袁紹都打輸了,咱沒得打。可孫權心里不想投降,一旦投降,手下們官照當,錢照拿,而孫權這個一把手不單當不成,搞不好還要丟腦袋。這個道理孫權明白得很,但不能說穿,又不能搞家長作風,強喝“誰投降推出去斬了”,他還得靠這些人出汗出力。于是他心生一計,先讓諸葛亮舌戰群儒訓了一頓主降派,接著搬出孫策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然后君臣合演了一出好戲。
孫權問,有人主降,有人主戰,請幫拿個主意。周瑜洋洋灑灑講了一通形勢,接著表態:“臣為將軍決一血戰,萬死不辭。”孫權立即順水推舟:先兄說外事問周瑜,既然周瑜說打,那就打吧。軟硬兼施把大家思想統一起來,后來才有出名的“火燒赤壁”。
孫權這一手法,就是領導藝術中的把握“影響過程”,當一把手的意見處于少數時,借助權威的力量,充分在決策過程中說服多數,達到統一思想目的。《三國演義》對孫權的筆墨不多,單憑孫權這一表現,獲得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贊嘆實在不為過。
現代領導科學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過程,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在決策中常常會碰到不同意見,甚至持不同意見還占多數,當正確意見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時候,這就要體現“影響過程”的能力和水平。若是一名領導干部不講究“影響過程”的藝術,僅僅靠頤指氣使,個人專斷,家長作風,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干部。
作為一名鄉鎮領導,對“能管千軍萬馬,難管三個斗笠”這句俗語我有很深的體會。由于農民的習性和局限性,使不少鄉鎮干部信奉“馬克思主義+棍棒”的領導方法,鄉鎮干部一度成為簡單粗暴的代名詞。其實,農民兄弟有很多諸如善良、樸實的優點,只要把握好“影響過程”,他們都是通情達理的。1998年秋,我鎮19戶群眾聯名上訪,反映他們的店鋪樓房出現輕度傾斜,而成為危房,要求鎮政府賠償,理由是他們的基礎工程是鎮屬開發公司統一建好的,傾斜原因是基礎工程質量問題,要求拆掉重建。這樣,就要損失幾百萬乃至上千萬,開發公司非破產不可。但是請專家調查發現,造成樓房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結構不合理,主要責任是這些群眾搞“三無”工程(無設計圖紙、無報建、無證施工)所致。我于是請專家作出權威解釋并提出解決方案。經過幾次反復協商,19戶群眾都高興地接受了鎮政府的處理方案。最后只花了20多萬元,就完成了樓房的加固糾偏。這一重大上訪案件的解決,我認為關鍵是依靠了建筑專業技術人員,是他們調查分析原因和責任以及他們的專業權威,幫助我們完成了“影響過程”,說服了19戶群眾。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領導者要把握好“影響過程”,也就是常常需要借助第三者的力量。像前面所講的孫權決策的故事和我在實踐中解決的上訪大案件,便是很好的例證。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不少。古代兵書《三十六計》勝戰計中云:“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此計就是說自己不出面,利用第三者之力來打擊敵人,既保留自己的實力又能痛擊敵人。在今天的鄉鎮工作中,“借人口中言,傳我心腹事”,也為許多基層干部屢屢運用。如在調處糾紛、解決矛盾中,我們就常常請當事人的親戚、朋友,或者村中的“叔公頭”出面幫助,做好勸導、說服工作,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國演義》中“抑吳”的現象論文
摘要:時至今日,《三國演義》各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但學者們對于東吳方面的表現卻興趣匱乏,相關的研究也很少。究其原因,是與學者們乃至于《三國演義》作者對東吳的輕視分不開的。本文將從羅貫中對東吳的態度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三國演義》;“抑吳”;“擁劉反曹”;“朝魏暮蜀”;
東漢末年,天下一分為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羅貫中根據史實,并適度加以改編,以“七分實三分虛”的方式,將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生動、深刻地表現出來,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三國演義》中的“抑吳”傾向
三國的歷史,說到底就是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不斷交戰的歷史。眾所周知,“擁劉反曹”是《三國演義》的主旨傾向,但作為鼎足三分中的一方,東吳政權在小說中是如何定位的呢?
就敘事中心來看,在《三國演義》中,蜀漢為敘事中心。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小說大事渲染魏、蜀之間的矛盾,重筆勾勒了魏蜀之間的漢中大戰、襄樊之戰、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即使在三方共同參與赤壁之戰中,劉氏集團的風頭也遠遠壓倒了東吳集團。與蜀、魏爭戰相對照,吳、魏之間的戰爭則顯得無足輕重,僅僅約略提及,羅貫中極力強調是曹、劉之間白熱化的斗爭,而對魏、吳之間的矛盾則輕描淡寫,置于若有若無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