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意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8 23:44: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性意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性意識

小議素描的人性意識透析

論文關鍵詞:肖像素描人性教學

論文摘要:傳統的素描肖像教學很重視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身處現代社會,沿著現代藝術發展的脈絡來看,有意地引導學生對于人性方面的關注應該是比審美意識更深層次的研究,對正確結合中西人性論的優劣,充分發揮學生積極的人性意識和社會文化身份選擇,進而革新現有基礎素描教學體系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現行的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無論是油畫、國畫以及其他繪畫方向,素描在基礎階段的作用確是不可替代的。就題材來講,素描課程主要以靜物、風景、肖像和人體為主,而肖像在這幾種類型的題材中可以說難度最大,相關因素也更多。素描肖像的表現對象是人,就少不了對人的研究,研究人就會涉及到人性。本文以素描肖像教學為對象,探討對于人性的關注和研究。努力讓肖像素描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案臼,能緊扣現代藝術發展的主潮流,緊密配合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更好地為以后的專業教育打下基礎。

一、人性意識的加強在肖像素描教學中的必要性

素描肖像的研究對象是人,這與哲學和人學中的研究對象一致,而人性內涵的變化自古多變。馬克思給出的定義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當代人性學家張榮寰這樣診釋人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達,人性的本質,即每個人都擁有真理的真相,真理性是人和宇宙的共同本質,作為存在的人不會失去真理性,所體現的真理性是真正平等的。這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人的地位確立在與宇宙同等的位置,人的真理性與宇宙真理性同等發展,人可以通過人格的上升,將生命的意義和腳步遍及宇宙”。

探討人性是目的是什么?哲學和人學中探討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釋、激發、引導、組織人類行為,如何更好地實現人類存在。我們在繪畫中探討人性,目的肯定不同于哲學和人學的范疇,那么目的又是什么呢?基于研究對象的一致性,在素描肖像中對人性的探討,其目的主要在于:如何更好地以素描的形式解釋、表現現代人類行為,如何更好地以繪畫語言探討現代人類存在的狀態,給予人本身更多的人文關懷,并由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以后的專業發展,體現藝術對現代人類文化的貢獻。

查看全文

孟子思想中的人性意識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孟子;法律思想;人性意識

論文摘要:在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里,孟子首倡的“性善論”、“仁政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權意識的萌芽,體現了強烈的人性意識。這些思想雖有其時代局限性,但對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法律思想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古代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思想態勢。其時,孟子首倡“性善論”、“仁政論”,其著作《孟子》一書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權意識萌芽,體現了強烈的人性意識:重視人的生命權,尊重生命的存在,崇尚生命的價值及其實現;重視民生、以民為本,提倡“民貴君輕”、“暴君放伐”,主張“薄稅斂”、“取民于有制”、“正經界”,通過保障民眾的“恒產”來保證民眾的生存發展;重視對人的教育,主張省刑慎罰、“不嗜殺人”,提倡“教而后誅”。雖然孟子的這些思想還帶有濃厚的義務本位色彩,但其中所蘊含的對人類對人生執著的熱愛和博大情懷,都體現了孟子對人的善的追求和渴望,體現了一位重視生命的偉大人類思想家的品格,這些思想對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法律思想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孟子》中的生命權意識

(一)孟子仁義思想中的生命觀。

儒家正統法律思想“賢人之治”的淵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義”的人生價值觀。關于“舍生取義”,《孟子》中有這樣的一段論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對此論述,后人大多片面地曲解了其本意,往往只強調“義”的重要性。其實就這一段話來看,孟子雖然為強調“義”之重要而肯定了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況下舍生取義,但并未否定“生亦我所欲”,僅說明在二者不可得兼而必擇其一的情況下,才“舍生取義”。據此可以認為孟子并不提倡盲目以身殉道。同時,作為對“舍生取義”的一個補充,孟子提出了“權”的范疇。雖然《孟子》一書對于“權”并未做出概念上的直接規定,但通過對一些具體人物、具體事件的描述,我們可以窺見“權”這一范疇的內涵。在《孟子》關于“援手救嫂”的論述中,孟子首先肯定了男女授受不親是合禮之舉,但在嫂溺能否援之以手的問題上,孟子認為,“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笨梢?,在嫂溺將死的情況下,援手救嫂雖然有損于禮義的形式,但卻是“義”的體現。因此,在具體事件中實踐“義”的程度適宜與否,要根據當時的情況,遵照“權”的精神來確定,而不是一味地強調“舍生取義”,去作無謂的犧牲。

查看全文

新經濟社會文學啟蒙思想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新時期文學;啟蒙;人性意識

論文摘要:新時期文學啟蒙人性意識漸進體現三個方面:本能欲望描繪、情感抒寫與理性思考、主體自我人格建構。隨著人性意識的不斷漸進,新時期文學人性意識啟蒙內涵在中國文學進程中愈來愈顯示其現代性意義。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發展,在濃烈的啟蒙思潮氛圍中,它經歷了兩次重大的轉型:一是五四時期新文學的出現,二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文學的出現。兩次轉型都是在啟蒙文學思潮的感召下,高舉著以人為本人文理性精神旗幟。然而,五四時期“救亡”的時代主題與“立人”的啟蒙任務終因過多的救亡與革命因素的干擾,人性開掘難以全面而深刻。時至二十世紀70年代末,民族危亡問題退居其次,人性問題日益從形形色色的倫理、道德、民族、政治等文化現象背景中顯現出來。本文主要試圖從人性意識漸進的角度解讀新時期文學的啟蒙內涵及其價值意義。

希臘德爾斐神廟的大門上有一句神圣的篇言:“認識你自己!”這一古老的命題一直糾纏著人類。關懷人的命運和前途,探索人類心靈情感才是文學真正的價值所在。經過“”十年浩劫的人們深刻體味到,認識自我、改造非我,在非人的環境中保持人的天性和價值有多么重要,又是多么艱難。因此人們渴望尋找重返“五四”啟蒙精神疆場的路徑,渴望重新踏上尋找自我,建構合理現代人性的現代化征途。

然而特定的歷史文化階段,決定了這一時期文學開始出現便作為政治上撥亂反正的伴生現象,“尚未超越政治情感控訴。個人的傷痕被視為國家的傷痕,文學仍呈現著、擔當著政治社會化啟蒙,缺乏更為深廣的歷史感和更為深邃的文化感。吳炫在《新時期文學熱點作品講演錄》第一講“傷痕文學及熱點作品局限評述”中指出:“在新時期文學第一階段,傷痕文學把西方的人道主義作為一個政治性內容去張揚,這一點非常明顯。于是用我的‘穿越’理論來看,《傷痕》、《一代人》、《隨想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作家個體穿越意識形態的這種內容的貧困。.劉心武的《班主任》引起的轟動,仍與其特定的意識形態緊密相連。這個以班主任張俊石為正面一方,以青年學生宋寶琦、謝惠敏為反面一方的故事,顛覆了“”的政治理念?!栋嘀魅巍犯淖兞酥R分子作為“被改造對象”的身份,知識分子變成了啟蒙者,而那些使知識分子蒙難蒙羞的“革命小將”重新變成了受教育者。尤其是將謝惠敏這樣的“革命青年”塑造成反面人物,更是對“”政治的全面顛覆。這個階段連愛情也不例外。發表在《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上的小說《眼睛》,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工廠的簡單然而意味深長的愛情故事。主人公魏榮“我”受到鍛造車間黨支部書記許珍的鼓勵,去愛車間里的一個名叫陳昆的技術人員,這是一個綽號為“眼睛”的知識分子。但一開始“我”對“眼睛”實在愛不起來,后來在書記的不斷啟發和鼓勵下,漸漸發現“眼睛”的種種可愛,于是“我”終于情竇初開。小說從頭到尾只出現過一個“愛”字,而且是“愛一個知識分子”,而不是愛“陳昆”,愛情意識形態化了??梢娫谶@個階段,作家仍無法穿越“”給人們心靈造成傷害的種種政治層面,作出文化、歷史、哲學的思考,從中國文化推向全人類性的思考。

人性啟蒙發動的真正標志首先在于從人類的角度寫出人的本能生存、欲求。長期以來,在中國“階級性”取代了人性,取代了一切世俗感情,甚至干脆取消了主人翁的配偶設置。因而,“”后,一批作家終于從傳統的道德束縛和政治階級意識的框架中解脫出來,大膽抒寫欲望饑渴和本能沖動的人性,寫出了人的最基本生存權利和人性的最基本自由。這時期值得一提的小說,恐怕還是古華的《爬滿青藤的木屋》。小說中現代文明的傳播者—“知青”成了被改造的對象,而那位代表了原始愚昧的看林人卻成了強人,盡管如此,仍然阻擋不住現代文明的影響,看林人的老婆最后愛上了“知青”。小說寫出了人的本能欲求蘇醒之后“嶄新世界”對人的強大的誘惑和人的不再壓抑這種誘感的情感歷程。而雨煤在其作品《啊,人……》中大膽正面描寫貧女出身的地主小老婆肖淑蘭和少爺羅順冒一段超階級悖倫理的愛情,“只要我喜歡,你喜歡,那就由不得旁人了!”以對人性本能欲望的肯定和張揚挑戰極“左”政治和封建倫理道德,在人性剛剛從黑暗中掙扎走出時吹響了人性解放和弘揚的尖銳號角,做出了大膽而可貴的嘗試。作者正是以坦誠熱烈的“色欲”描寫突人禁區,對壓抑人性本能欲望的極“左”思潮的哲學基礎“禁欲主義”進行徹底的否定,從而樹立了其在啟蒙文學中的意義。

查看全文

剖析人性小說創作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鐵凝;作品創作;人性意識

論文摘要:將鐵凝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對人性的感悟、思索、升華的發展脈絡及其作品對人性意識執著探索的軌跡,以獲得對作家作品人性演變流程較為準確的把握和解讀。

著名作家鐵凝以其豐碩的創作實績和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所飽含的人性魅力在中國當代文壇獨樹一幟。鐵凝對于人生、人性的探索完全是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層面升騰起來的,并深入到人性中各個隱秘的層面,展示給讀者一個個復雜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復雜的人物形象,把人性深層世界中的二重組合予以充分的展示,把表層的復雜性變成深層的復雜性,從而顯示出人性的深邃,使人物形象展示出多層面的豐富性。

筆者根據鐵凝對于人性意識探討不斷深化的軌跡,把鐵凝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對于人性純真美的挖掘,以《哦,香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等為代表的作品。作為一名女性作家,鐵凝初涉文壇便以女性獨有視角來觀察、描摹純真的人性美?!杜?,香雪》是一篇給人以巨大審美滿足、極富天籟感的短篇小說。與同時期以貧富變化為構思集點的大量面孔相似的作品相比,這個短篇另辟蹊徑,通過深山區的一個小站和在小站只停留一分鐘的火車,在年輕一代山民精神世界中所蕩起的波瀾,以表現社會生活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哦,香雪》對于人性美的塑造,抓住了少女內心世界那獨有的美麗風景進行生動描寫,作家用她那敏感的心靈和寬厚的胸懷,對那個封閉的小山村,對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姑娘投來同情、關愛的一瞥,在看似幼稚可笑的心理律動中發掘時代思潮的波瀾。正如著名評論家繆俊杰所高度評價的那樣:“作品之所以受到重視,在于它體現出審美意向的轉變,這在新時期文學中首先獨樹一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以此為標志,鐵凝真正找到了自己,確立了自己在新時期小說創作中的獨特地位:只有表現行進中的歷史,作品中的歡笑、眼淚和詩才具有啟人心智、蕩人心魄的力量。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比《哦,香雪》對于人性的探索又更進了一步,展示了作者新的思考,除了對人性的贊美,更包含了對個性意識的覺醒和民族文化消極的因素的反思。作品《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通過一個尚無傳統精神負擔、率真、坦蕩、極富個性的女中學生安然,向一切傳統的以自私保守為核心、以虛假掩飾為特征的舊意識發起挑戰。這部小說傳遞給讀者的是一種人生境界的穎悟和沖破藩籬的快感,一種個性意識的覺醒。與淳樸的香雪對美好生活的潛意識萌動相比,安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代表了一種對個性意識的追求,個性解放的渴望。這里,真正打動讀者的或許并非作者的文字技巧或語言能力,而是因為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中國人剛剛釋放開心靈禁錮,而一個全新的未經污染的少女的“跳出”,振奮了人們久已麻木的想象,清洗了蒙在人們心頭多年的灰土,在這里,讀者還顧不得揣度文字自身應具備的特質,人們迫切要抓住的是作家通過小說傳達出的思想,這也正是這部作品在當時的青年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的原因所在?!杜?,香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所表現的人性比較單一,在我們現在看來或許不足為奇,但在當時卻是難能可貴的。

第二個階段,對于人性美與惡的探求,以饅秸垛》、《棉花垛》、《玫瑰門》等為代表作品。隨著鐵凝人性意識探索的深入,他逐漸開始思考在重壓下的扭曲的人性,思考傳統文化對現代人性的負面影響,在象征著因襲不變的傳統的麥秸垛下,鐵凝開始了艱難的起步。清新、明快的“香雪”、“安然”還未在讀者的眼前消失,鐵凝筆下的人物“大芝娘”、“司猗紋”突然變得厚重、凝澀起來,讀者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鐵凝。鐵凝這時開始著手于對病態的、復雜而豐富的人性的探索,伴隨著《麥秸垛》、《玫瑰門》等作品的問世,鐵凝開始步人更加深廣的領域,與同時期的作家相比,鐵凝對于人性的挖掘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麥秸垛”在這里是一種象征,象征著一種傳統文化積淀的恒定文化心理,也寄寓了作家的人生見解。以大芝娘為代表的兩代女性,在傳統文化的束縛下,代代相傳地重復著一幕幕難以解脫的生活悲劇。如果說大芝娘的命運是特定時代和文化所造成的,那么知識青年沈小鳳并沒有因為時代與文化風尚的變化而從本質上拒絕重演上一代婦女命運的悲劇,她的形象體現著古老的婦女悲劇命運的輪回。這引起讀者的許多思考。在這一驚人的輪回中,沈小鳳固然是可悲的,大芝娘也固然是令人悲哀的,但我們民族也多虧了大芝娘們的養育才生生不息,鐵凝塑造大芝娘、沈小鳳這兩個形象,就是希望后人能比她們生活得更鮮活、更清醒、更自如一些,也更希望這種可怕的輪回不再駕馭中國婦女后世的命運。在生存環境的殘酷剝奪和壓抑之下,幾乎每一個靈魂都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欲望、生命痛楚,以及與痛楚相伴隨的掙扎和對民族的生存發展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所以,在鐵凝所創造的“麥秸垛情節”這一新的意向境界中,給予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對傳統的反思針砭,更有民族意志力的溫熱與信念。

查看全文

探索肖像素描人性化教學的必要性

摘要:傳統的素描肖像教學很重視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身處現代社會,沿著現代藝術發展的脈絡來看,有意地引導學生對于人性方面的關注應該是比審美意識更深層次的研究,對正確結合中西人性論的優劣,充分發揮學生積極的人性意識和社會文化身份選擇,進而革新現有基礎素描教學體系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肖像素描人性教學

前言

現行的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無論是油畫、國畫以及其他繪畫方向,素描在基礎階段的作用確是不可替代的。就題材來講,素描課程主要以靜物、風景、肖像和人體為主,而肖像在這幾種類型的題材中可以說難度最大,相關因素也更多。素描肖像的表現對象是人,就少不了對人的研究,研究人就會涉及到人性。本文以素描肖像教學為對象,探討對于人性的關注和研究。努力讓肖像素描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案臼,能緊扣現代藝術發展的主潮流,緊密配合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更好地為以后的專業教育打下基礎。

一、人性意識的加強在肖像素描教學中的必要性

素描肖像的研究對象是人,這與哲學和人學中的研究對象一致,而人性內涵的變化自古多變。馬克思給出的定義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當代人性學家張榮寰這樣診釋人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達,人性的本質,即每個人都擁有真理的真相,真理性是人和宇宙的共同本質,作為存在的人不會失去真理性,所體現的真理性是真正平等的。這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人的地位確立在與宇宙同等的位置,人的真理性與宇宙真理性同等發展,人可以通過人格的上升,將生命的意義和腳步遍及宇宙”。

查看全文

道德寬容及價值透析

本文作者:工作單位:

道德寬容的實現

道德寬容的真正實現,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與范導,需要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一)教育的指引與范導任何一種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都會以一種強大的、無形的、非秩序的力量深藏于人們的內心世界,內化為一個人的感情、意志、信念,以一個人的品性、意向示現與人,道德寬容亦是如此。心靈的改變最為艱難,某種道德觀念要想成為現實的道德力量絕非易事,因為它的實現必須首先“征服”“占據”人們的心靈,從而獲得意識上的肯定。因此,道德教化在道德主體的道德養成過程中必不可少,起到了指引與范導的引領作用。道德寬容的理念和原則既不會“胎生”在人們的頭腦中,也不會自動根植到人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它需要在道德主體中反復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寬容理念教化,才有可能在社會上自覺化、普遍化、共同化。道德寬容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道德主體的三種意識。培養道德主體的價值多樣性、差異性意識。道德寬容首先承認差異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道德寬容的實施主體具備多樣性、差異性的主動意識和認知能力。意識決定實踐活動,如果道德主體不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會在實踐中立己為標桿,以自己的道德意識為中心,干涉別人的道德自由權利,否定別人的價值理念、價值審美、價值選擇。道德主體要想具有道德寬容的觀念,進而將道德寬容付諸實踐,就必須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所以,培養一個人的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成為其具有道德寬容觀念的首要之舉。一般而言,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培養:首先,要讓人們明白,價值的差異性、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價值追求、宗教理想、道德準則,它們的形成歷經了漫長的過程,依賴于各個國家、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歷史階段、地理存在、文化傳承甚至種族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國家、同一地理區域內的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價值觀念的追求、宗教信仰的理想等受社會分層、教育程度、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可能整齊劃一、絕對同一,而是有差別的。其次,要培養出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還必須要培養人們用理解、寬諒、尊重的姿態理性和融地對待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多樣性,任何壓制、排擠、棒殺價值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做法只可能導致道德滑坡。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增強了人們的平等意識,實際上,主體平等是道德寬容得以存在和實現的重要基礎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主體平等,就沒有道德寬容。所以,對道德主體進行平等意識的教育也就成為實現道德寬容的必修課程。不具備平等意識的人極易產生兩種極端傾向,即盲目性的優勢論和習慣性的劣勢論[4]。盲目的優勢論者往往自視極高,把自己看做最好的,是別人的榜樣,對他人一概采取貶低、蔑視的態度,不屑一顧,沒有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識,更不會去理解、尊重異己的價值理想和道德實踐,這與道德寬容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的。而習慣性的劣勢論者則步入了另一個極端,他們缺乏自信,自覺矮人三分,習慣于用別人的觀念、價值尺度來衡量自己,人云亦云,不具備獨立的人格尊嚴,甚至于成為別人的附庸。這樣的人可以容忍別人,但絕不是寬容,因為這種容忍是被動的,缺乏道德自由的底蘊,只能屬于道德容忍或道德縱容,不屬于道德寬容。所以,只有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加強對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教育,才能消除以上兩種不良傾向,逐漸養成人們的道德寬容習慣。一個人只有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平等、平等有什么重要意義,才有可能真正地從思想上接受平等,并按照平等的要求去做。所以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無疑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另外,道德主體所處的社會環境也不容忽視,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將有助于人們平等意識的培養和形成。營造平等的社會氛圍首先要從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上體現平等精神;其次要從輿論導向上大力倡導平等精神,創設一種平等的輿論氛圍。培養道德主體的主體性意識。道德寬容意識的產生同人們的道德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增強是分不開的。所謂道德的主體性,是指人們在一定道德情境中對待所面臨的道德客體時具有道德準則和規范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5],也就是人們在道德活動中具有主體性意識。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具有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人們在實施道德選擇時往往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干擾和破壞,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道德主體都能及時調節自身的需求和情感,堅定自己的信念,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使得道德活動的方法選擇、手段使用、過程調控都指向活動的終極目標。如果道德主體具備自我選擇的能力,他就會自主理性地選擇尊重和不干涉的對象范圍,促成道德寬容的實現。所以培養人們獨立進行行為選擇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人們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這與道德寬容的實現是密不可分的。第二,主體具有自覺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會促使主體對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具有明晰的判斷,會成為道德主體從事道德實踐的內生動力,同時也會引導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處處為社會、為他人著想,從而使正確的利益意識成為主體自性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道德寬容首先強調的是一種道義責任,只有當道德主體認識到自己對他人和社會所負的義務、責任和使命時,才不會畫地為牢,推諉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才能夠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心甘情愿地讓渡或放棄某些權利或權力。綜上可知,培養道德個體的主體性意識,關鍵在于培養道德主體的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責任意識,這將有助于人們把握道德寬容限度和實施道德寬容實踐。(二)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人性的多樣化使得任何有益目的的實現都必須制度化,道德寬容亦是如此。道德寬容意識的教育可以使道德寬容成為一種可能,但要使這種寬容意識真正內化為人們的思想,轉化為人們自覺的道德寬容實踐,僅有道德意識教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首先,道德寬容教育總是崇高化、理想化的。道德寬容教育所描繪的理想化的人性意識和道德圖景雖然可提升人的主觀意識和精神境界,引導和激勵現實世界的人們為實現理想的道德寬容愿景而努力,但“勸導”和教育無法讓人格各異的人在諸多的摻雜了利益存在的道德選擇中保持“崇高”的道德寬容。其次,道德意識教育只有通過主觀世界的自我接受和認可才起作用,它是通過榜樣示范、思想勸導、社會輿論等柔性手段和途徑來進行的,對那些缺乏較高道德責任感和較堅定的道德信念,破壞、逃避道德建設的人往往無能為力,只能給予良心和道義上的譴責,不能保證社會道德規范的共同遵守。因此,要培養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并將之真正付諸實踐,就必須在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使道德寬容得到制度的倫理關懷。為了使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的養成得到制度力量的支撐和關懷,就必須為道德建設提供一種制度安排的倫理環境,這就是制度的倫理關懷。建立允許存在并尊重多元道德體系的制度是道德寬容在更廣泛的領域得以實現的保證。這一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多元道德價值,尊重異己觀念、異己價值、異己行為,反對一元道德價值體系。這就從制度內容本身體現出寬容,即容忍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并反映社會基本的、正義的價值理念。制度內容的正確性需要制度制定程序的嚴格來保證。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制定者要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代表社會群體大多數的利益。二是制度制定過程的基調是平等、尊重、協商、對話和討論。任何組織、群體和個人的粗暴獨斷甚至以自己的價值標準來認定道德價值體系的合理性與存在性都是行不通的。懲惡揚善是最為樸素而有效的道德準則。制度內容的寬容性和制度程序的正義性保證了制度的內容和制定程序符合寬容原則和正義理念。但要真正實現道德寬容,同樣需要在這一制度貫徹、踐行的過程中把握好懲惡揚善的基本準則。一是揚善,要想揚善,必須報善。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認可和滿足,才能再接再厲并且示范于社會。所以,對于符合人性和社會要求的道德寬容行為一定要大張旗鼓地給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勵;二是懲惡,即對排斥、打擊符合正義的價值差異的態度和行為予以制度上的打擊和制裁,使其為自己不符合道德寬容的行為付出實質性的代價。揚善是一種攜帶和引領,是正義和道德的肯定和彰顯,它可以促使道德寬容與文明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懲惡是一種制止和糾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人們在道德上步入歧途。制度的揚善和懲惡可以在人之本性的基礎上促進個體的道德寬容自覺性的形成,在道德寬容建設中,這兩種功能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備了制度的合理安排,一個社會的普遍的道德寬容才有可能形成。

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

倡導道德寬容的最終目的是指導道德寬容實踐,在解決道德領域的問題中彰顯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一)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是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共同心愿。當今的國際社會呈現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發展極不平衡性兩大特點。在此基礎上,要想打破固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道德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并非易事。但只要各國、各民族都勇于承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能夠發揮各自的作用,那么在付出艱辛的努力后,符合世界發展要求的、公平正義的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新秩序就能夠建立起來。世界的多樣性表現為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全方位的差異性,在這樣“差異”的世界里建立需要“妥協”甚至“犧牲”的新秩序更需要寬容。因為,只有寬容、尊重、諒解才能保持世界的多樣性與和平、穩定、發展。但任何寬容和尊重都是有限度和底線的,那就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以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于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絕沒有尊重、寬容可言。所以,建立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不但需要各國、各民族以符合現代道德規范的民族寬容心態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還必須打破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二)普遍倫理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世界一體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日益明朗,整個世界將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園。在這種大趨勢下,業已形成的、歷史的處理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關系的倫理規范與原則顯然已不能適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格局重組局面下各利益主體的要求,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重建能夠達成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共識的倫理規范與原則,即普遍倫理。當然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使得普遍性共識的達成極其艱難,它將遭遇到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重重阻攔。利益多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國家與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且很難調和;文化多元亦無可否認,而且文化激蕩難以消除。因此,要在全球范圍內確立普遍倫理,就需要以民族利益為主體的利益團體放棄宰制性心態和文化霸權主義心態,適當進行利益“放棄”和文化“妥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平等的準則即采取道德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6]。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成共識,避免矛盾和沖突,從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關于普遍倫理建立的路徑,西方學者哈貝馬斯提出了商談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中彼此通過“對話”“商談”的手段來達成共識。所謂“商談”就是在不同的道德主體、價值個體之間在沒有外力施加影響的前提下進行基于平等的對話、協商、討論,當然也可以爭論甚至論戰。商談的這種特質決定了它絕不是靠經濟甚至軍事強勢、政治強權來達成商談對象中部分主體“無奈”狀況下的統一,而是相互尊重對方合理正義的權利訴求。同時,商談的主體還具有廣泛性,它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主體、文化主體之間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霸權主義和利益獨裁行為。這樣,普遍倫理才能夠得以建立,道德寬容也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形成。(三)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道德寬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道德寬容的張力得到了積極體現,它不僅有助于社會個體成員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共同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動,從而倡導民主,增進自由,體現平等。因為構成世界文明的模式(文化、制度、宗教、習俗等)具有多樣性,在融合中存在著可控甚或偶爾不可控的“沖突”,在借鑒、競爭的常態中需要文明對話。文明對話不僅是各種文明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前提,而且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與觀照的方式[7]。當然,“趨同”只是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種狀態,“趨近”才是訴求可行的現實,在“趨近”中必然是“和而不同”。這就要求在文明、文化大互動的進程中保持道德寬容的態度,只有這種態度才能促進多元文化的激蕩、沖突、交匯,進而推動文化的大融合,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礎。當然,道德寬容在當代中國對處理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推動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維護祖國的統一大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全文

詮釋從朦朧走向明朗的女兒世界

摘要:《聊齋志異》、《紅樓夢》、《鏡花緣》女性觀從朦朧期走向自覺期,再向明朗化方向發展,女性意識逐步深化。而且又同出于清代名家之手,這些緊密聯系值得人們去思索。

關鍵詞:女性意識朦朧期自覺期明朗化探源

早在母系社會時期,女子作為生命力的締造者,就受到人們普遍地頂禮膜拜,當時的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居于主導地位。然而,自私有制產生后,男性以自身優勢逐步取代了女性在社會中原有的地位,正象恩格斯說的“母權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失敗……”[1]體現在文學作品中便是男性本位的文化,女子一直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角落中。但是一些文人仍不忘耕耘,以清代文學尤勝?!读凝S志異》、《紅樓夢》、《鏡花緣》在女性觀方面一脈相承,由女兒世界的朦朧期走向明朗化。這種女性觀的演進過程也有其必然性,值得人們去探索和思考。

一女性意識的朦朧期:女性傳統意識的挑戰

蒲松齡本是一介儒生,進官進爵是他一生不懈追求的目標。但是他屢考屢敗,懷著對科舉又愛又恨的復雜感情,用一枝生花的妙筆將心中的憤懣一吐為快?!袄搜院硎?,書法磊塊愁”[2],采用“神人”結合方式,塑造了若干天生麗質,有美好情操和過人才能的神狐鬼魅變成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她們敢于挑戰封建傳統時期的女性觀,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此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商三官》寫的是女主人公為父報仇的故事。商三官清醒認識到官府與豪強的勾結,欲報仇除惡,她夜遁離家,假扮優人,殺死仇人,自己也壯烈縊死。死后仍擊死欲淫自己的豪強和家奴。蒲松齡認為,三官這種反抗行為不僅庸夫俗男無法與之相體并論,就是荊軻也羞與其伍,武圣人關羽亦無法媲美?!冻鸫竽铩分谐鸫竽锊挥浨跋印⒉粸榻疱X誘惑的品質,任勞任怨而不圖報的德行操守,都是女性自立自強人格的寫照。《嬰寧》一路笑來,一路笑去,封建禮教為束縛女性而制的清規戒律對她絲毫不起作用。《霍女》中的主人公打破貞操觀和從一而終的觀念,傳統女性的思考更是提高了一個層次。

查看全文

道德寬容及價值觀透析

本文作者:韓玉璞工作單位:安陽師范學院

道德寬容的實現

道德寬容的真正實現,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與范導,需要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一)教育的指引與范導任何一種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都會以一種強大的、無形的、非秩序的力量深藏于人們的內心世界,內化為一個人的感情、意志、信念,以一個人的品性、意向示現與人,道德寬容亦是如此。心靈的改變最為艱難,某種道德觀念要想成為現實的道德力量絕非易事,因為它的實現必須首先“征服”“占據”人們的心靈,從而獲得意識上的肯定。因此,道德教化在道德主體的道德養成過程中必不可少,起到了指引與范導的引領作用。道德寬容的理念和原則既不會“胎生”在人們的頭腦中,也不會自動根植到人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它需要在道德主體中反復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寬容理念教化,才有可能在社會上自覺化、普遍化、共同化。道德寬容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道德主體的三•40•種意識。培養道德主體的價值多樣性、差異性意識。道德寬容首先承認差異性和多樣性。這就要求道德寬容的實施主體具備多樣性、差異性的主動意識和認知能力。意識決定實踐活動,如果道德主體不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會在實踐中立己為標桿,以自己的道德意識為中心,干涉別人的道德自由權利,否定別人的價值理念、價值審美、價值選擇。道德主體要想具有道德寬容的觀念,進而將道德寬容付諸實踐,就必須具備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所以,培養一個人的價值差異性、多樣性意識就成為其具有道德寬容觀念的首要之舉。一般而言,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培養:首先,要讓人們明白,價值的差異性、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有的價值追求、宗教理想、道德準則,它們的形成歷經了漫長的過程,依賴于各個國家、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歷史階段、地理存在、文化傳承甚至種族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國家、同一地理區域內的人們,生活方式的選擇、價值觀念的追求、宗教信仰的理想等受社會分層、教育程度、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可能整齊劃一、絕對同一,而是有差別的。其次,要培養出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還必須要培養人們用理解、寬諒、尊重的姿態理性和融地對待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多樣性,任何壓制、排擠、棒殺價值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做法只可能導致道德滑坡。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增強了人們的平等意識,實際上,主體平等是道德寬容得以存在和實現的重要基礎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主體平等,就沒有道德寬容。所以,對道德主體進行平等意識的教育也就成為實現道德寬容的必修課程。不具備平等意識的人極易產生兩種極端傾向,即盲目性的優勢論和習慣性的劣勢論[4]。盲目的優勢論者往往自視極高,把自己看做最好的,是別人的榜樣,對他人一概采取貶低、蔑視的態度,不屑一顧,沒有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識,更不會去理解、尊重異己的價值理想和道德實踐,這與道德寬容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的。而習慣性的劣勢論者則步入了另一個極端,他們缺乏自信,自覺矮人三分,習慣于用別人的觀念、價值尺度來衡量自己,人云亦云,不具備獨立的人格尊嚴,甚至于成為別人的附庸。這樣的人可以容忍別人,但絕不是寬容,因為這種容忍是被動的,缺乏道德自由的底蘊,只能屬于道德容忍或道德縱容,不屬于道德寬容。所以,只有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加強對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教育,才能消除以上兩種不良傾向,逐漸養成人們的道德寬容習慣。一個人只有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平等、平等有什么重要意義,才有可能真正地從思想上接受平等,并按照平等的要求去做。所以培養道德主體的平等意識無疑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另外,道德主體所處的社會環境也不容忽視,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將有助于人們平等意識的培養和形成。營造平等的社會氛圍首先要從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執行上體現平等精神;其次要從輿論導向上大力倡導平等精神,創設一種平等的輿論氛圍。培養道德主體的主體性意識。道德寬容意識的產生同人們的道德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增強是分不開的。所謂道德的主體性,是指人們在一定道德情境中對待所面臨的道德客體時具有道德準則和規范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5],也就是人們在道德活動中具有主體性意識。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具有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人們在實施道德選擇時往往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干擾和破壞,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道德主體都能及時調節自身的需求和情感,堅定自己的信念,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使得道德活動的方法選擇、手段使用、過程調控都指向活動的終極目標。如果道德主體具備自我選擇的能力,他就會自主理性地選擇尊重和不干涉的對象范圍,促成道德寬容的實現。所以培養人們獨立進行行為選擇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人們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能力,這與道德寬容的實現是密不可分的。第二,主體具有自覺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利益意識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會促使主體對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具有明晰的判斷,會成為道德主體從事道德實踐的內生動力,同時也會引導道德主體在道德活動中處處為社會、為他人著想,從而使正確的利益意識成為主體自性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道德寬容首先強調的是一種道義責任,只有當道德主體認識到自己對他人和社會所負的義務、責任和使命時,才不會畫地為牢,推諉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才能夠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心甘情愿地讓渡或放棄某些權利或權力。綜上可知,培養道德個體的主體性意識,關鍵在于培養道德主體的自主選擇的意識和責任意識,這將有助于人們把握道德寬容限度和實施道德寬容實踐。(二)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人性的多樣化使得任何有益目的的實現都必須制度化,道德寬容亦是如此。道德寬容意識的教育可以使道德寬容成為一種可能,但要使這種寬容意識真正內化為人們的思想,轉化為人們自覺的道德寬容實踐,僅有道德意識教育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首先,道德寬容教育總是崇高化、理想化的。道德寬容教育所描繪的理想化的人性意識和道德圖景雖然可提升人的主觀意識和精神境界,引導和激勵現實世界的人們為實現理想的道德寬容愿景而努力,但“勸導”和教育無法讓人格各異的人在諸多的摻雜了利益存在的道德選擇中保持“崇高”的道德寬容。其次,道德意識教育只有通過主觀世界的自我接受和認可才起作用,它是通過榜樣示范、思想勸導、社會輿論等柔性手段和途徑來進行的,對那些缺乏較高道德責任感和較堅定的道德信念,破壞、逃避道德建設的人往往無能為力,只能給予良心和道義上的譴責,不能保證社會道德規范的共同遵守。因此,要培養人們的道德寬容意識并將之真正付諸實踐,就必須在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制度的規約與支持,使道德寬容得到制度的倫理關懷。為了使道德主體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自覺的養成得到制度力量的支撐和關懷,就必須為道德建設提供一種制度安排的倫理環境,這就是制度的倫理關懷。建立允許存在并尊重多元道德體系的制度是道德寬容在更廣泛的領域得以實現的保證。這一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多元道德價值,尊重異己觀念、異己價值、異己行為,反對一元道德價值體系。這就從制度內容本身體現出寬容,即容忍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并反映社會基本的、正義的價值理念。制度內容的正確性需要制度制定程序的嚴格來保證。這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制定者要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代表社會群體大多數的利益。二是制度制定過程的基調是平等、尊重、協商、對話和討論。任何組織、群體和個人的粗暴獨斷甚至以自己的價值標準來認定道德價值體系的合理性與存在性都是行不通的。懲惡揚善是最為樸素而有效的道德準則。制度內容的寬容性和制度程序的正義性保證了制度的內容和制定程序符合寬容原則和正義理念。但要真正實現道德寬容,同樣需要在這一制度貫徹、踐行的過程中把握好懲惡揚善的基本準則。一是揚善,要想揚善,必須報善。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認可和滿足,才能再接再厲并且示范于社會。所以,對于符合人性和社會要求的道德寬容行為一定要大張旗鼓地給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勵;二是懲惡,即對排斥、打擊符合正義的價值差異的態度和行為予以制度上的打擊和制裁,使其為自己不符合道德寬容的行為付出實質性的代價。揚善是一種攜帶和引領,是正義和道德的肯定和彰顯,它可以促使道德寬容與文明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懲惡是一種制止和糾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人們在道德上步入歧途。制度的揚善和懲惡可以在人之本性的基礎上促進個體的道德寬容自覺性的形成,在道德寬容建設中,這兩種功能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備了制度的合理安排,一個社會的普遍的道德寬容才有可能形成。

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

倡導道德寬容的最終目的是指導道德寬容實踐,在解決道德領域的問題中彰顯道德寬容的現代價值。(一)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是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共同心愿。當今的國際社會呈現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發展極不平衡性兩大特點。在此基礎上,要想打破固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道德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并非易事。但只要各國、各民族都勇于承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能夠發揮各自的作用,那么在付出艱辛的努力后,符合世界發展要求的、公平正義的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新秩序就能夠建立起來。世界的多樣性表現為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全方位的差異性,在這樣“差異”的世界里建立需要“妥協”甚至“犧牲”的新秩序更需要寬容。因為,只有寬容、尊重、諒解才能保持世界的多樣性與和平、穩定、發展。但任何寬容和尊重都是有限度和底線的,那就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以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于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絕沒有尊重、寬容可言。所以,建立公正、合理、正義的國際新秩序不但需要各國、各民族以符合現代道德規范的民族寬容心態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還必須打破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二)普遍倫理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世界一體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日益明朗,整個世界將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園。在這種大趨勢下,業已形成的、歷史的處理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關系的倫理規范與原則顯然已不能適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格局重組局面下各利益主體的要求,這就從客觀上要求重建能夠達成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共識的倫理規范與原則,即普遍倫理。當然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使得普遍性共識的達成極其艱難,它將遭遇到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重重阻攔。利益多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國家與民族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且很難調和;文化多元亦無可否認,而且文化激蕩難以消除。因此,要在全球范圍內確立普遍倫理,就需要以民族利益為主體的利益團體放棄宰制性心態和文化霸權主義心態,適當進行利益“放棄”和文化“妥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平等的準則即采取道德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6]。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成共識,避免矛盾和沖突,從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關于普遍倫理建立的路徑,西方學者哈貝馬斯提出了商談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中彼此通過“對話”“商談”的手段來達成共識。所謂“商談”就是在不同的道德主體、價值個體之間在沒有外力施加影響的前提下進行基于平等的對話、協商、討論,當然也可以爭論甚至論戰。商談的這種特質決定了它絕不是靠經濟甚至軍事強勢、政治強權來達成商談對象中部分主體“無奈”狀況下的統一,而是相互尊重對方合理正義的權利訴求。同時,商談的主體還具有廣泛性,它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主體、文化主體之間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霸權主義和利益獨裁行為。這樣,普遍倫理才能夠得以建立,道德寬容也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形成。(三)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道德寬容道德寬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道德寬容的張力得到了積極體現,它不僅有助于社會個體成員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共同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動,從而倡導民主,增進自由,體現平等。因為構成世界文明的模式(文化、制度、宗教、習俗等)具有多樣性,在融合中存在著可控甚或偶爾不可控的“沖突”,在借鑒、競爭的常態中需要文明對話。文明對話不僅是各種文明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前提,而且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與觀照的方式[7]。當然,“趨同”只是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種狀態,“趨近”才是訴求可行的現實,在“趨近”中必然是“和而不同”。這就要求在文明、文化大互動的進程中保持道德寬容的態度,只有這種態度才能促進多元文化的激蕩、沖突、交匯,進而推動文化的大融合,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礎。當然,道德寬容在當代中國對處理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推動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維護祖國的統一大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全文

現代女性文學審美觀

一、現代文學的內涵

在歷史學上,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至1949年這段時期,但普遍認同以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作為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即1919年之前的歷史被認為舊民主主義,即“中國近代史”,1919年以后的歷史被認為是“中國現代史”。因此,現代文學是介于“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和文化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時期內的文學形式?,F代文學產生在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期,社會內部各個層面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此時的中國文學廣泛地受到國外文學和外來先進思想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文學特點與世界文學相接軌,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二、女性文學

歷史的巧合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特定的歷史事件。女性文學的開端和興起就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女性文學是以中國女作家為代表的中國女性意識的蘇醒和崛起在文學創作中的表現,體現為以女性為主體進行的在思維、審美、經驗和言說等方面的描寫。女性文學也體現為女性作家在性別視角和性別主題意識的基礎上表現出對女性命運、情感、、生命關注的文學創作,具有普遍的意識,也是有待探索和發展的人類文學命題。

三、女性文學與女性作家、女權主義

(一)女性文學與女性作家

查看全文

小議 教師,怎一個教字了得!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家鞏固和富強的基石,是頂梁柱。在現行的教育教學體制下,國家的基石開始松動,頂梁柱開始滋生蛀蟲…

現《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規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如不然,將以“不稱職的教師”論處。

從上述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體罰學生將被視為對學生人格的侮辱和不尊重,更談不上愛學生。

在“禁止體罰學生”的規定下,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又是怎樣的呢?——教師,首先要有良好和高尚的師德;過硬的教育教學水平;再就是要熱愛學生等等。沒有“體罰”下的教育教學,讓人看似多么和諧和美好的畫面??!這樣,就可以更好的教育好我們的學生?果真如此嗎?不然!那些所謂的教育家、決策者們,似乎想的太過于天真和理想化了。要清楚,“完美”可以當作一種追求或向往,但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這一點一定不能忘。背棄了這個現實,所有的言論和對于美好的描述,都是紙上談兵或者說是癡人說夢。(試問“共產主義社會”的構思不夠美好嗎?可是哪個國家真正實現了呢?因此,“美好”和“和諧”也是相對而言的)

言歸正傳,這些人,想把“教師”塑造成什么?——唐僧!想必大家對《西游記》都不陌生,唐僧一路西行,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苦口婆心又渡化了誰?難道他的德行修養還不夠高尚?為何連自己的徒弟孫悟空,也要套上“緊箍咒”?又為何一路上,還是依仗孫悟空的“武力”解決了很多的問題?這些,不都是“體罰”的好處所在嗎?遺憾!殊不知,“體罰”其實也是一種輔助于渡化(教育)的有力手段。換句話說,“體罰”也可以是一種愛,一種隱藏在內心的愛!至少不是溺愛。

這些神話,暫且放一邊。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人性”,這將是揭露“不合理”的重因?!叭恕焙汀皠游铩奔扔泄餐?,也有不同之處,動物的行為自始自終是受到感性意識的左右;人的行為,卻會隨著年齡增長和不斷的認知,逐漸從感性行為轉向理性行為的過程,這就是即相同又不相同的地方。簡單地說,就是從“動物”逐漸過渡到“人”(不懂事到懂事)。“義務教育”下的中小學生,正處在“感性意識”向“理性意識”轉變的重要階段。一些學生,在行為上時常會被錯誤的“感性意識”所主導。在錯誤面前,常常屢教不改。這時的教育,不是光和他談心、引導、講大道理,這些“理性”的教育手段就能夠行之有效的。由于我國實施了“計劃生育”的緣故,加之90年代后出生的小孩,嬌生慣養,沒吃過苦,任性、刁蠻、叛逆心強,不懂得尊老愛幼等特征,情況變得更甚。任憑你把道理說穿,嘴皮子說破,也是對牛彈琴。所以,教育需要有針對性,不同的對象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理性”的教育手段。(這里的理性教育手段,指的是“體罰”之外的教育手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