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10:54: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飲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飲水安全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同志們: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刻,我們召開全國農村飲水工作會議,主要任務就是認真貫徹黨的**和**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認真總結交流五年來農村飲水解困工作的經驗,分析農村飲水工作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五年前,我們在四川召開農村飲水解困工作會議,會后,飲水解困工程全面展開。今天,我們再次在四川召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會議,明年開始飲水安全工程將正式啟動。這兩次重要會議都在四川召開,有其特殊的含義。無論是飲水解困,還是飲水安全,西部都是重點。四川是西部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在農村飲水工作方面經驗較多的省份之一。四川的做法對其他地區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次會議在廣安召開,還有一層更深刻的含義。廣安是小平同志的家鄉。主席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鄧小平同志使中國人民富了起來。我們在這里開會,目的是要緬懷小平同志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小平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切實做好新時期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為人民多辦實事,辦好事。四川省和廣安市對這次會議很重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為會議的召開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四川省政府領導還親臨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廣安市的領導也出席了會議。在此,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
過一會兒,汪恕誠部長還將就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汪部長的講話精神,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農村飲水工作先講幾點意見。
一、五年來農村飲水解困工作的成效和經驗
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短缺,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供水總體水平不高,許多地方存在飲水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多種措施,到*年初,全國共建成各類農村供水工程*多萬處,累計解決了*.*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按*年制定的飲水困難標準,全國農村仍有*萬人飲水困難,其中*萬人屬于《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剩下的,*萬人是由于人口增加、水源枯竭、工程老化等原因新增的。
農村飲水安全計劃
一農村飲水安全現狀
(一)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普及程度
經**年農村飲水現狀調查評估統計,**年底**總人口1719.10萬人(不含兵團),其中農村人口1115.71萬人,占總人口的64.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衛生部《關于印發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的通知》(水農[**]547號)的規定,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分“安全”和“基本安全”兩個檔次,評價內容為供水水質、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四項指標中有一項指標低于“基本安全”最低值,視為“不安全”。統計到**年底,全區農村總人口1115.71萬人中達到“飲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為541.26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49%,“飲水不安全”人口574.45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51%。
在“飲水不安全”的574.45萬人中,飲用水質不達標的人口398.98萬人,占69%(其中:飲用氟超標93.54萬人,占16%;砷超標7.75萬人,占1%;苦咸水147.92萬人,占26%;未經處理的Ⅳ類及超Ⅳ類地表水的有38.95萬人,占7%;細菌學指標超標嚴重,未經處理的地下水的有65.24萬人,占11%;污染嚴重,未經處理的地下水的有18.67萬人,占3%;其他飲水水質問題的有26.91萬人,占5%);飲用水量不達標的有37.11萬人,占6%;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的有100.8萬人,占17.55%;水源保證率不達標的有37.56萬人,占6.54%。。
(二)農村供水設施情況
農村安全飲水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做好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逐步解決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根據省政府《關于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安徽建設的意見》(皖政〔2007〕3號)精神,經縣政府研究,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的高度出發,利用國家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入的機遇,結合縣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確保在4年內基本解決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二、目標任務
我縣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為18.52萬人,2007已解決4.99萬人的飲水安全。2008–2011年,利用4年時間,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標準,解決全縣剩余的13.53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08年解決2萬人,2009解決3萬人,2010年解決4萬人,2011年解決4.53萬人。
飲水監測論文:當代農村飲水監測透析
本文作者:金立堅胡彬朱鴻斌劉睿聰工作單位: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水質衛生監測及其相關工作開展情況調查129個縣(區)級CDC中,有120個縣(區)級CDC調查的數據有效,其中有3個縣未進行網絡直報(由市疾控代報),有6個縣網絡直報數據未審核(由市疾控代審);有55個縣未參加過水質污染應急事故的監測;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不足50%,通過計量認證的占65.0%。見表1。水質監測相關人員職稱、學歷和從事專業領域情況從事水質監測1173人中,職稱構成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初級48.1%、中級33.6%、無職稱14.1%、高級4.3%;學歷構成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大專50.4%、中專27.9%、本科15.8%、中專以下5.2%、碩士以上0.8%;從事專業領域工作的由高到低依次為現場調查的占42.1%,理化檢測的占29.8%、微生物檢測28.0%。見表2。近3年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工作開展及人員培訓情況調查的12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近3年共監測水樣數13.147萬份,其中農村水質監測水樣4.3051萬份,占32.7%。3年來共有1392人次參加相關培訓,獲得省級繼教學分共3096分,國家級繼教學分1915分。近3年農村水質監測工作占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工作比例趨勢見圖1。圖1近3年農村水質監測工作比例趨勢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檢驗能力情況129個CDC在42項飲水檢測指標中,檢測項目計量認證率較好的是感官指標和微生物指標,計量認證率為66.67%,一般化學指標中一些指標(如硝酸鹽氮、四氯化碳、甲醛、溴酸鹽、氯酸鹽和亞氯酸鹽)計量認證率較低,低于40%,消毒指標中除游離余氯外,其他3項認證率也低,低于30%,放射指標計量認證率最低,只有2.32%。同樣,可檢測項目最高的為感官指標和微生物指標,均高于90%,理化指標和消毒指標有部分可檢測率較低,放射指標可檢測率最低,只有1.55%。見表3。飲用水水質檢驗實驗室儀器、設備情況調查12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大多數實驗室已具備有開展飲水常規項目檢測的儀器設備,其中以具備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氣象色譜的比例較高,離子色譜儀和液相色譜儀所占比例較低,而一些大型高精度儀器如氣相色譜-質譜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等則嚴重缺失。見表4。
水質監測開展情況農村飲水監測項目已在我省開展了十余年,項目執行主體主要是縣(區)級CDC,承擔了采樣、檢測和現場調查等工作,本次調查結果為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低于50%,通過計量認證的占66.4%。這說明我省部分縣(區)級CDC還不具備開展飲水項目工作,在飲水監測項目工作中只有委托給市級CDC承擔,若有飲水突發事件也沒有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也不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計量認證是指由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第三方產品合格認證機構或其他技術機構的檢定、測試能力和可靠性的認證[1],計量認證面向社會出具公證數據產品的質檢機構,旨在提高其實驗室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具有強制性,未經計量認證的單位不得向社會出具公證數據。飲水監測項目方案要求參加監測的實驗室應須通過計量認證,為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針對我省飲水監測計量認證率低和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不足的情況,還應加快縣級CDC計量認證資質的工作和配置飲水快速檢測設備,為開展項目工作和應對飲水突發事件而準備。人員和設備配置情況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和工作實踐能力無疑是反映疾控人員素質的重要指標[2],本次調查顯示職稱以初級最多,學歷以大專最多,從事專業領域工作人員比例低于50%,分析認為這與衛生體制改革給環境衛生帶來的新問題有關[3],表明我省縣(區)級CDC在飲水監測能力水平尚處在一個較低水平,與其他兄弟省份比較基本一致[4]。雖然近幾年各級CDC已逐漸意識到基層培訓的重要性,但由于基層人員更換頻繁,一人兼職多項工作,凸顯飲水監測專業人員欠缺,建議每年上級CDC應對基層疾控人員至少專業培訓一次,盡快提高專業人員的能力[5],同時也要不斷引進高學歷高水平專業人才,以有力應對日益嚴峻的疾病預防控制任務。水質分析儀器設備水平是衡量一個實驗室水質監測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衛生部辦公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聯合頒發的《關于省、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2004]108號),對省,市、縣級實驗室的儀器裝備提出了要求,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國家加大了各級疾控系統的儀器設備的投入,就調查情況看,我省開展飲用水常規項目分析的儀器設備大多數實驗室已基本具備,但用于陰離子分析用的離子色譜儀和開展有機分析的液相色譜儀還比較缺失,所占比例較低,限制了一些飲水檢測項目的開展,影響和制約了實驗室檢測能力的提高。因此要達到并滿足能夠完整開展生活飲用水106項指標的檢測分析,那么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還需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檢驗能力情況調查顯示我省縣(區)級CDC對生活飲用水水質常規項目的檢測能力較為集中,不能監測的項目主要是放射指標中的總α放射性和總β放射性,以及理化指標中硝酸鹽氮、四氯化碳、甲醛、溴酸鹽、氯酸鹽和亞氯酸鹽,分析認為一是水質分析儀器設備緊缺。一些實驗室還不具備完成飲水監測工作所需的必備水質分析儀,多數實驗室缺乏一些大型高精度儀器設備,還有一些水質分析儀器成就老化,年久失修,未能按規定進行檢定或校驗。二是檢測人員不夠,且培訓不及時。一些基層單位的檢測人員學歷低,專業技能差,無職稱人員大有人在,在一些貧困落后的地區單位還存在操作不規范的想象,這也制約了一些飲水水質檢測項目的開展。標準化實驗室、高精度儀器設備、高水平監測分析人員是飲水監測實驗室做好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重要組成部分[6]。當前我省縣(區)級CDC飲水監測能力總體水平不高,面臨農村飲水水質監測任務量不斷增加,飲水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建議:(1)各級政府應加緊建設飲水監測實驗室;(2)省級機構定期對基層人員進行培訓;(3)定期開展各級疾控機構實驗室質量控制;(4)加強各級疾控機構實驗室檢測能力的驗證工作。
農村飲水健康問題研究
1提高思想認識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直接關系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工作。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2011年江蘇省委“1號文件”提出的要求,也是水利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解決300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列入2013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各級水利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真正把實施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把這項關系全局的、長遠的民生工程辦實辦好。
2嚴格工程規劃管理
要以縣為單位,科學編制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規劃。在規劃編制中,要統籌協調區域供水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能實現區域供水的,應優先采用區域供水方式,對暫不能實現區域供水的,要按照區域供水的標準和要求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留好和區域供水工程的接口,為區域供水打好基礎;要統籌考慮供水管網布局與新農村建設規劃布局,村莊建設規劃內的供水設施要一次做足標準,避免重復建設,資金浪費;要整鎮、整村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完成一個銷號一個;要依據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標準,統籌落實水源地水量、水質和周圍環境安全保障措施,推進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和應急備用水源建設。
3落實財政投資政策
縣(市、區)人民政府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建設資金要按照“地方為主,省級以獎代補”的原則,由省、市、縣人民政府共同籌集。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和吸納民間資本投資農村飲水工程項目。社會資本興辦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應享受與政府興辦飲水安全工程同等的電價、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市、縣人民政府要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投入,省級財政、水利部門應制定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和考核獎補辦法加強管理。據測算,要全面解決泗洪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需投入資金1.6億元左右,若要3~5年內完成,每年需投入4000萬元左右??紤]到新增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多分布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對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省級財政可參照農村道路和橋梁建設項目的省級補助標準,在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并通過省級考核后,對重點縣和一般縣分別補助工程總投資的50%和40%。為推動工程加快實施,省財政可按照各市、縣(市)年度建設目標預撥一半獎補資金,年度工程全部完成并考核達標后,再撥付剩余獎補資金。
漁農村飲水安全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保障我市漁農民飲水安全,改善廣大漁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漁農村建設,現就進一步做好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解決我市漁農村居民飲用水困難、保障漁農村飲水安全為核心,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水質處理與水源保護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加快實施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穩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全面提高漁農村飲水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與任務分工
(一)工作目標:三年內解決全市19.76萬漁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問題。按照“前兩年完成、第三年掃尾”的總體要求,2007年解決11.11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2008年解決7.1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2009年解決1.5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現場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現場會議大家參觀了岳陽、益陽農村飲水工程現場,應該說是感觸頗深,幾個市縣介紹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各有特點,值得借鑒和推廣。再群同志對去年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了總結,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部署,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認真研究,采取措施,抓好落實。
下面,我再強調三點:
一、增強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緊迫感
前些年,我省飲水解困和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一是飲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大。根據2005年的調查評估,在我省農村5451.98萬飲水人口中,飲水不安全人口有1499.96萬人,飲水不安全人數占到全省農業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水質不達標有1056.22萬人,占飲水不安全總人口的70.4%,主要是飲用水氟、砷含量超標、水源污染、苦咸水;局部嚴重缺水人口443.74萬人,占29.6%。二是飲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范圍廣。全省14個市(州)123個縣(市、區)都不同程度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據統計,全省44335個行政村中,僅飲水型氟超標就涉及4721個村160.31萬人,占水質不達標人數的10.69%。三是飲水不安全危害嚴重。主要表現在:水污染嚴重,水性疾病發病率高,對農民群眾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農村社會穩定帶來嚴重影響。
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累計投入資金8.85億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3.41億元,省級財政配套0.99億元,共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18.06萬人,占“十一五”規劃解決人數的29%,占全省飲水不安全人數的15%。但全省還有1213.3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其中“十一五”期間還要解決531.94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飲水安全工作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全省水利部門要繼續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擺到突出位置,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從富民強省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必要性,要從關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緊迫性,切切實實的把這項工作當作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系農村社會穩定和諧的大事來抓。
農村居民飲水現狀調研報告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然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生產、生活、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筆者對農村居民生活中的飲水狀況進行了調查,提出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農村居民飲水的現狀
縣是一個山區小縣,共轄7個鄉鎮,111個村,鄉村戶數49700戶,鄉村人口157100人。地處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的地帶,西部以中山(海拔800米以上)為主,東部以低山(海拔500米以上)為主,中部為河谷丘陵,境內有沮、西、漳3條大河和43條支流。因而,農村居民飲水形成了“集鎮吃自來水、沿河吃井(竹桿井)水、丘陵吃堰水、山區吃山泉水、困難地區吃‘工程水’”的格局。
(一)飲用自來水。全縣共有12個自來水廠,解決了全縣29個村,7744戶,25339人的農村居民飲水問題,普及率為16.13%。分鄉鎮看,荷花鎮:2家自來水廠,年供水量10萬噸,有4個村的665戶,2155人飲用自來水;舊縣鎮:2家自來水廠,年供水量17萬噸,解決了4個村的1506戶、4460人的飲水問題;花林寺鎮:2家自來水廠,年供水量11萬噸,5個村的764戶、2414人飲用自來水;茅坪場鎮:2個自來水廠,年供水量3萬噸,為2個村的419戶、1460人供給自來水;河口鄉:1家自來水廠,年供水量2萬噸,3個村的310戶、1050人飲用自來水;洋坪鎮:1家自來水廠,年供水量11萬噸,為3個村的1800戶、6000人解決了飲用自來水問題;鳴鳳鎮:2家自來水廠,年供水量300萬噸,8個村的2280戶、7800人飲用自來水。農村自來水價格最高為2.00元/噸,最低為0.95元/噸。
(二)飲用“天河水窖”和“飲水工程”水。由于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搶抓國家實施“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的歷史性機遇,加大對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力度,加快了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步伐。自2000年至年,全縣共修建“天河水窖”和“飲水工程”1514處,解決了6047戶、22770人的飲水問題,占鄉村總人口的14.49%。其中,修建天河水窖1279處,初步扭轉了農村過去“吃水貴如油”的局面。
(三)飲用其它水。在縣農村,除了部分居民飲用自來水、“天河水窖”和“飲水工程”水以外,還有69.38%的農村居民仍以飲用井水(包括竹桿井、河邊簡易井)、堰水、渠水、山泉水等為主。沮河沿岸大多數農村居民基本上都是飲用竹桿井抽取的地下水;低山區丘陵地的農民,往往都是飲用堰水、渠水;而交通不便的中山村莊,則靠山泉水。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研究
[摘要]近年來,莒南縣緊緊圍繞“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模化、工程管理專業化”的工作目標,充分利用水庫眾多、水量充足,水質較好的優勢,突出抓好水庫集中供水和管網延伸工作,先后爭取市級以上投資1.47億元,建成了覆蓋全縣農村的5座凈水廠和3座加壓站,讓58萬名農村群眾用上安全放心水,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縣現有“千噸萬人”以上供水工程6處(包括5處農村集中供水廠、縣城城區水廠),覆蓋570多個村莊,另有單村集中供水工程150處,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7.5%。尚有26個“遠高難”自然村未通自來水。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
1建設管理情況
在領導重視,精心組織之下,縣委、縣政府各級領導十分重視農村飲水的安全工作,同時將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列入了縣委市政府提出的“全縣十二大民生實事”,成立了以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民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而且納入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各相關部門、各鎮街密切配合,認真研究國家省市制定的優惠政策,緊緊抓住國家投資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國家、省、市的項目扶持,向下取得鄉、村和農戶的全力配合,使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走上了高起點、大規模建設的軌道。相關部門單位在項目用地、用電、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優惠,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各方參與、齊抓共管、運轉協調”的良好工作格局。嚴格管理,建管并重??h政府出臺了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維修資金籌集辦法等措施進一步推動和規范化建設項目。另外,為了提升隊伍的建設水平與可行性,除了嚴格執行相關建設程序外,還要切實管理好隊伍的設備、管材以及工程驗收等方面的具體工作。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與成本全面符合市場要求的同時,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的基本原則,通過供水公司標準化建設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每一項水價得到公示,實現讓群眾喝上干凈水的基本目標。標準化定價,確定每方1.5~1.8元的低水價,讓大多數家庭每月水費開支10元錢左右,就能用上和縣城一樣的自來水。供水單位的收費模式要做到按戶按月記賬收費,每戶一表,公開透明,這樣在為正常運行和養護維修工程方面的資金得到積累,同事避免了加重農民負擔的搭車收費和亂收費問題,運行機制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以水養水模式。提升效益,促進發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不僅對廣大群眾的飲水難問題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而且在以往農民買水、找水、擔水的負擔減輕,取水時間上很有效的縮短了,農村勞動生產力方面得到極大解放。新建社區樓也用上了水量足、水質好的集中供水。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直接受益者就是農民自身,在提高農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的同時,農村的經濟、收入等均得到了提高,這對新農村建設的提高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發揮了很積極的推動力。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單村基本上沒有水質凈化設備雖然全縣大部分單村供水工程已經配備消毒設備,但是如何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使用還有待下一步監管。(2)國家投入與農村需求之間存在矛盾。目前上級對該縣下達的扶持資金為493元/人,減輕了縣、鎮投資和農民自籌資金的壓力。但國家每年下達的指標數量有限,不能滿足目前農村實際供水需要。(3)項目建成后后續管理情況多種多樣,這對可持續發展的農村供水事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響。個別供水工程交由個人管理,供水水質、水量得不到保證。(4)地方配套資金負擔較重。近年來,國家投入增加,從2012年起縣級配套資金由原來的40%降為13%,但實行相對的集中性供水和統一聯片供水,這就需要興建一定的供水或水源工程,且后期對這些工程的運行維護也需要相應的資金,對于地處革命老區、財政較為薄弱的莒南縣來說,負擔仍然很大。(5)因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牽扯到國土、環保、公路、交通、鐵路、電力、通訊及縣直相關部門的工作,縣級部門解決不了,職責權限之內不好解決,尚需要上級主管部門予以商定、協調解決。
學校農村飲水安全通知
有關市、縣(區)教育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年8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全國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并指出項目區內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應統籌解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教育部、水利部決定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學校年度數據統計制度。根據《教育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學校有關數據統計工作的通知》(教發廳〔20*〕84號)的要求,現就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學校年度數據統計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日前,《*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促進和諧*建設的意見》(皖政〔20*〕3號)將加速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列入促進和諧*建設的十二項民生工程。根據《*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我省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為1626.6萬。20*年國家已安排解決了46.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計劃從20*年至2011年,用5年時間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解決全省剩余的1579.7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分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見附件2)。
農村學校飲水安全是整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做好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農經〔20*〕1592號)明確要求:“在編制“十一五”及以后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時,應將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作為建設重點統籌納入其中”。為此,請有關縣(市、區)教育局主動與當地水利部門、發展改革部門聯系,認真摸清上述區域內學校飲水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將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納入當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統一實施。同時,各地在編制相關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中應將項目區內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統籌考慮。
二、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學校年度數據統計制度。請各項目縣(市、區)教育局根據省下達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年度計劃,對項目區域內學校數和在校生數進行統計、匯總,并于當年12月20日前報市教育局。同時抄報省教育廳計財處;各市教育局將匯總后數據(以項目縣為單位)于12月25日前報省教育廳計財處。
三、20*年、20*年統計數據,請有關項目縣(市、區)教育局根據省下達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計劃(見附件3),按附件1表式要求,于4月24日前報市教育局。同時抄報省教育廳計財處;各市教育局將匯總后數據(以項目縣為單位)于4月28日前報省教育廳計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