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05:20: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審美文化視角下大學審美文化之議
[摘要]當前大眾審美文化對大學審美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在形式和載體上也存在著多元化特征。在大眾審美文化的視野下,大學審美文化不僅要注重文化的積淀和文化認同感,同時要具有兼容并包、開拓創新的開放意識。構建良好的大學審美文化,要以物質文化為載體,以制度文化為保證,以行為文化為主體,以精神文化為核心。
[關鍵詞]大眾審美文化;大學審美文化;傳承;創新
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消費能力的普遍提高導致了社會文化的轉型,那種陽春白雪式的傳統審美文化或精英審美文化漸漸失去其主導地位,以生活化、實用化和通俗化為特征的大眾審美文化正占據著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審美文化的主流。“大眾文化已經開始成為中國當代文化中最具規模和活力的部分,無論在市場化的程度,還是流通的范圍,或是受眾的人數,以及對大眾的吸引力和娛樂性等方面,大眾文化都遠遠超過了其他文化。”[1]大眾文化是在現代科技的推動和商品運作的牽引下被批量生產出來的、并可以無限復制的文化產品,所以使得大眾審美文化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覆蓋范圍和滲透能力,從而在人類各種生命活動中都顯示出特殊的影響和作用。
大學一直是整個社會文化功能的承擔者,宋代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情壯志成為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畢生為之奮斗的偉大使命。大學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傳承文化、引領文化和創造文化的使命,因此它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大學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審美性是極為豐富的,大學審美文化就是通過和大學其他文化形態的有機結合而存在的,大學文化的品質必然會影響到其中審美文化品質。但是大學審美文化畢竟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在大眾文化的影響下,大學審美文化存在著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大學生高舉“新新人類”的大旗,沉迷于歌舞廳和虛擬網絡空間,在“超女”熱中推波助瀾。千奇百怪的服裝和另類打扮等在大學審美文化中也占有較大比重。一些大學生忽視傳統文化而熱衷于充斥著暴力和夸張煽情等缺乏內涵與深度的低俗文化或平面文化,不愿意進行有價值的閱讀、理性的反思與批判。了解過“課桌文學”、“手機文化”、“廁所文學”的人,都會難以忘記其中的無奈與厭倦的情緒。
在一個平庸乃至分裂的審美文化中,是不可能培養出全面發展、人性自由的人來。目前,大學審美文化的目標要求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大學作為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人類精神文明的殿堂,其審美理論應當對大眾審美文化活動,對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狀態負有批判、拯救、引領的責任,更有指導大學審美文化實踐,為培養身心和諧發展、人性完美自由的當代大學生創造良好環境的義務。
課堂美文運用好處
一、問題
有一年暑假,學校組織高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上車后,學生把座位都占滿了,老師站著,學生們坐著,期間沒有一個學生給老師讓座。一路上我都在思考:到底是誰,造成了學生的冷漠?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的責任是傳授語言知識,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長久以來,我都忽略了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道德引導。學生冷漠的現實教訓,讓我想到,倘若每一位老師都以培養學生的素養為目標,抓住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機會,充分利用課內外的點點滴滴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則學生定能樹立一種正確而優雅的為人處世觀,學校也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教人做人”的地方。
二、理論的依據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階段的外語教育是培養公民外語素質的重要過程,它既滿足學生心智和情感態度發展需求又滿足高中畢業生就業,升學和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又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江蘇省普通高中考試說明》連續幾年提出:“高中學生在高中階段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6萬詞以上(除教材外)。能閱讀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節,了解主要人物。”由此可見,讓美文走進英語課堂,是將道德教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重要途徑。什么是美文?周作人最早在國內提出美文的定義:“記述的”、“藝術的”敘事抒情散文。現在的美文欣賞可以理解為主要著重于唯美抒情、文筆流暢優美的感性文章,區別于那些帶有實用目的的公文和雜文。如今的網絡時代,美文涵蓋一切能使人眼前一亮的小說、散文、詩歌等。
三、實施戰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文,讓學生得到熏陶。
農器具審美文化的視角研討
審美文化與農器具
審美文化(aesthetieculture)是指當代日常生活、文化娛樂與傳統審美之間相互滲透的狀態,泛指歷史上與審美和藝術相關聯的各種符號表意行為及其成果。審美文化在西方工業革命時期的19世紀就已經出現,當時,西方文化和藝術正受到工業革命和商品化大潮的沖擊,更受到世俗化和消費化的侵襲。正是在這種情勢下,西方文人學者開始關心和論證“審美文化”的真正含義。英國學者提出了“審美文化即把藝術作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觀點;美國學者提出了“審美文化即生活與藝術融為一體的文化”的觀點;歐洲大陸學者提出了“審美文化即文化的各個領域(道德、認識、藝術)在審美原則下融合的文化”的觀點等。這種“文化”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完美,還包括整個人類或整個社會的完美。在中國文化史上,“審美文化”雖然沒有形成明確而獨立的理論概念和體系,但孔子早在春秋時代提出的“興于詩,成于樂”的思想,可以理解為是審美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表述,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是深遠而廣大的。當人們對物質功能性的基本需求特別滿足時,人就會本能地將意志轉向精神文化的需求,這個時候對審美體驗和藝術創造的要求就會自然地表現出來,所以文化人類學者認為:“藝術的基礎也是確定它在于人類的生物需要方面。……藝術的要求,原是一種基本的需要,而藝術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滿足這種需要。所以藝術中的審美要素是到處存在著的,因此,我們能很感動地聽那單調的野蠻人的大鼓,悼亡的哀曲及巫術咒語的調子,或者鑒賞新愛爾蘭所富于幻想的雕刻,西非的面具和美洲西部印第安人的圖騰標記。”人的審美活動絕非簡單對藝術的喜愛和欣賞,它是人根據美的規律把握世界的一門學問。審美,決定著人的處世態度、精神世界、舉止行為。通過審美活動,為人提供一種生存方式與認知圖式。在當代中國的文化現實中,大部分審美文化的象征符號,如建筑、服裝、房屋裝潢、生活用品、工業設計、城市雕塑等與真正意義上的審美品格是有一定距離的,也造成了當代中國“審美”使人深刻憂慮的后果。隨著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的到來,市場經濟以空前活躍的力量激活人們的功利意識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享樂意識。審美文化不僅在世俗人群中以一種最淺近的方式確立了自身的美學指向,而且以感性的審美形式浸入了人的文化意識之中,成為中國社會最具力量的存在。江南農器具這一以實用生活功能為主的、富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非純粹審美個體,其消失似乎對現在物質而言的生活不構成威脅,但伴隨其消失,記憶的流逝,還有與它相關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是精神層面的消亡。站在審美文化的角度審視江南農器具的形制、江南農器具的審美圖式和江南農器具的再現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審美愉悅的過程,它超越了生態學對于自然的研究范圍,將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結合,形成一種系統的觀察自然、科技以及社會和文化的整體方法和廣闊視角。它開辟了審美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拓寬了審美文化研究的領域。事實上,遠在幾千年前,古人用靈巧的雙手、智慧的大腦和原始的審美情趣所制作的、原本也只是應農業定居生活所需的“破碎”陶罐,在今天看來,不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折射嗎?提出對江南農器具的保護并從審美文化的角度審視我們民族古老的農器具的時代價值,更深刻、完整地理解我們民族由來已久的生存行為和感情基礎,是基于當今社會的現代化、文化的快餐化、欣賞的同質化這一客觀事實。另一方面也由于江南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當今這種以城市化、國際化為目標訴求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傳統江南水鄉的地理和人文景觀消失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現象所引起的一種思索。雖然在江南的部分地區和民間還保留著一些傳統農器具,有的“農家樂”的娛樂休閑場所也在模仿農事活動,這可以理解為是人們對農耕審美文化的一種自覺。然而,這一點綴的農器具也似包裹在林立的廠房和轟鳴的機器聲中的“文化動物園”,這種深厚的歷史積淀所鑄成的農器具文化和迅猛發展的現代化之間的矛盾,使得“文化割裂”和“審美圖式”問題更加突出。維系于中國文化模式的農器具審美文化,必定要在同其他文化構成元素的整體關系的運動構造體中,才能充分體現其含義所在,才能獲得生命力,才能形成其藝術精神、彌散力和凝聚力。農耕社會文化形態延綿不斷地發展,其殘存的農器具同樣亦蘊含著大量古老的文化原型和生命內涵,它一定會成為我們研究民族藝術傳統,認識并理解民族心理情感的重要文化參照之一。
審美圖式與農器具
從審美本質上來看,江南農器具的審美文化,一般包含形而下的實物文化資源和形而上的審美意識文化資源。從實物文化資源的角度來看,主要指以實物方式保留下來的因素。具體表現形式有農作物、耕作方式、農耕器具、農耕服飾和農用建筑等。從審美意識文化資源的角度來看,主要指以建立于農耕生產方式基礎上而產生的各種意識形態的文化因素,具體包括歲時節日、農事禮儀等。而從江南農器具審美文化資源的特點來看,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多樣性:江、浙、滬一帶地處長江的出口處,地理形態大體相近。然而,各地的地貌分布也不盡相同,其農耕具及相關器具的形制也呈現出多樣性,如灌溉用的龍骨水車,平原地區就使用得比較少,而在丘陵地帶則被廣泛使用。龍骨水車又會根據各地類型的落差多少使用二人水車、三人水車、四人水車等。廣泛性:歷史上“春花秋月,暖雨熏風”的江南,在當地人們的世代努力下,形成了歷史悠久、底蘊濃厚、積淀豐富的江南農耕文化。這些都是可開發利用成為旅游資源的巨大因素,因此,江南農耕文化資源具有空間上的廣泛性。生產性:從農業生產的角度來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自古就形成了江南特有的農耕文化習俗,這一農耕文化資源仍然具有生產的特性。如金光燦燦的稻田、龍骨水車的提水場景等,這些田園的“原真性”令人心曠神怡,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從文化休閑旅游的角度來看,江南農耕文化資源的開發,增加了旅游活動的多樣性,也拓寬了旅游資源的廣度。和諧性:農業文化與工業文化的顯著區別之一就在于它與自然環境聯系得更為緊密。江南農耕文化是在人與自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的,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緊密結合而形成的統一體。因而,江南的農器具審美文化資源也與和諧的自然環境不可分割,在內容上也具有物質因素與非物質因素相結合的特征,兩者相輔相成。傳承性:在江南“士風”和江南特有的“水性”的熏染之下,江南的民眾心智精巧、性格細膩這一特性深深地植入文化傳統之中,這也使得江南的農器具制作工藝普遍比較細致精巧又顯靈活。傳承已有的傳統農器具的制作工藝也成為當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脆弱性:原本寂靜、樸素的田園景色,通過旅游的開發,不可避免地帶來文化的沖擊和生態資源的污染。相對于都市旅游者的“強勢文化”,江南的農耕文化顯得非常脆弱。當江南農耕文化的支撐者—農民,在受到強勢文化的熏陶,轉化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時,江南的農耕審美文化在某特定地域有逐漸消亡的可能,作為旅游資源的江南農耕審美文化將呈現出過度商業化而失去原本的生命力的趨勢。江南農器具的種類繁多,作為遺產保護的農器具主要指被現代工業和現代文明所取代的部分農器具。例如灌溉用的龍骨水車,揚谷用的風車,作為動力裝置的水碓,擋雨的蓑衣,磨粉用的石磨……江南傳統農器具需要保護,民俗博物館可以對江南傳統農器具進行收藏,江南農器具在生態旅游景點如何復原和再現,縮微農器具工藝品的開發、江南農器具攝影作品以及美術作品創作等都是當下審美文化的新視角。經濟的發展必然滲透以至影響到文化的建設,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形態在其生存與發展的歷程中必然會形成自身特有的審美文化。當前,以創建和諧社會為宗旨,正朝著全方位挖掘地方文化,構建地域特色發展宗旨,積極倡導各地對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我們可以以江南農耕文化的研究為依托,以農器具的審美文化研究為載體,尋找一種農器具之外的文化闡釋或意義,并在實踐上為傳統文化,尤其是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提供另一種選擇方式。
本文作者:陳民新工作單位: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英美文學教改與策略
全球化是指國家及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在全球范圍內相互聯系、交織、融合的狀態與過程。換言之,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突破國家與地區間的疆界,建立起全球性普遍聯系的狀態與過程即可稱之為全球化。“在全球的文化信息氛圍中,各個民族和國家的成員得以享受屬于整個地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雖然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了各自民族和國家的特性,但經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已相互融合為一個整體,使一種超越國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全球性文化存在于世。”[1]在經濟、政治、文化全球化發展成為時代背景的今天,探討全球語境下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改革,聚焦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大綱》對英美文學教學宗旨做出了明確的定位,即幫助學生細致、透徹地了解西方思想與文化的發展脈絡、明確英美文學產生與發展的淵源,從而提高學生對語言的認識能力與應用能力,幫助他們提升文學修養、拓寬思路、激發靈感,在啟迪審美意識的同時,鍛煉其對語言的敏銳性,最終使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通過對大綱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人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是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的根本目標。全球化語境下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無法適應新的時代特點,不能完成大綱的要求。因此,為更好地實現這一要求,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就變得尤為重要且勢在必行。
近些年來,高校英美文學課的教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批優秀的教材和教輔材料在全國范圍內出版,很多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也得到了廣泛地運用,學生的審美水平與閱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教學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以往的英美文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常常將一般性閱讀的講解方法,如主題主旨分析法、逐字逐句講解法運用在文學閱讀課之中,而且傾向于將自身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傳授給學生,并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既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也忽略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感受,既無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正如歐美文學研究專家張中載教授所指出的,在當前形勢下,外語教育應重視人文修養和人文關懷。值得注意的是,教學中英美國家歷史、地理、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不足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受困于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無法獲得深入、多維的理解。而施教主體在文化心理、文化心態和文化視野上的封閉性與狹隘性正是導致這種文學“自閉”癥結的原因。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使學生對于英美文學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無法從宏觀上來理解文學,無法將英美文學與他國文學和文化聯系起來,從而使高校英美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停滯不前,無法做出更大的突破。[2]除此之外,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夠;文學教學中忽視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教材多樣性與多元性的匱乏;教學手段單一;文學講解缺少對文藝批評理論的導入等都是影響英美文學教學質量的問題。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跨文化交往頻繁與深入。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為應對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應采用語篇分析理論、讀者反映理論等后現代教育理論來指導英美文學教學。將語篇分析理論引入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去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識、寫作手法、篇章結構與主題思想,與作者進行積極雙向的交流。語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文章整體入手,從理解整篇內容,到分析句際、段際的關系,找出主題思想與重要信息,再到對長、難句進行語法分析與訓練,幫助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掌握語言現象所體現的交際功能。
讀者反映批評理論強調讀者個人的創造性闡釋在文學批評中的地位,認為作品的意義實際上是讀者的“創造物”。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引入,使得教師、作品與學生三者間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通過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指導,學生被確立為教學的中心,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拓展知識的有效平臺,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也得以在角色的轉變中,實現“引路”、“開竅”的教學職責。除此之外,針對全球語境下的傳統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我們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重視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文學欣賞是讀者與作者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它需要讀者的積極響應。使讀者既能領會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又能洞察其中包含的社會、文化意蘊,最后完整地認識與把握修辭風格、創作手法才是文學審美的最終目的。此外,從某種意義上講,讀者情感的投入程度直接影響著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因此,文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與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并指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找尋文本意義,幫助他們在發現與創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豐富的感知能力與想象能力;同時傳授易于掌握的批評方法,引導其進行文學批評與分析,從而增進其對文學欣賞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語境新形勢下,學習者才是教學和研究的重點,施教者只不過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信息的給予者。這一點對英美文學教學極具指導意義。英美文學教學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踴躍討論,積極交流。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英美文學的動力才會隨之增加。第二,按照文學體裁的不同,高校英美文學課應該由教師進行分類授課。英美文學課程具有內容龐雜、體裁多樣的特點,這就對任課教師授課的靈活性提出一定的要求。目前,大多數的教材均采用將詩歌、小說、戲劇等不同體裁的內容混合編寫的方式。這種教學內容的編排方式雖然可以使學生較為綜合地接觸全面、大量的信息,但卻會造成教學線索模糊、結構松散等問題,因而不僅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梳理與記憶,也限制了教師專長的發揮。英美文學教學中,教師可大致按照詩歌、戲劇、散文和小說這四種文學體裁進行分類教學。采用教師分類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條分縷析地掌握每一種文學體裁,而且能夠較為系統地完成整個文學課程的學習,同時也利于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第三,英美文學課的教學應與英語專業其他課程教學適當結合。
長期以來,英美文學的授課與其他課程相脫離,這樣既無法實現資源與信息的共享,也為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帶來困難。作為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英美文學課程應當與英語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融會貫通。文學的講解離不開歷史、社會、文化因素的考量。例如,英美文學史的講授實質上與英美概況課程中的一部分內容密切相聯。因此,如果能將英美概況課程的內容融于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之中,對歷史背景和文學創作進行有效的整合講解,課堂教學將突破文學領域的限制,實現其在歷史學、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延展。不僅如此,文學作品的學習更可以為口語、閱讀、寫作和翻譯的訓練提供行之有效的題材和內容。文學與口語的結合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夠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文學與閱讀的結合,既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行訓練,也能夠使其領略到優秀作家風格迥異的創作風格;文學與寫作的結合,將幫助學生在文本理解與書面表達上獲得雙贏;文學與翻譯的結合,將使學生感受到純正的英語文學作品的文字魅力。
英美文學與英語專業其他課程的有機結合將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有助于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宗旨。最后,將多媒體引入傳統教學過程中是改革英美文學教學的必經之路。采用各種文字、聲像、圖片信息輔助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通過多元識讀的方式幫助他們對作品中滲透的智慧、情感與美學思想做出更充分的體會與領悟,進而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3]同時,多媒體輔助教學一改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演示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則獨立思考,積極討論,主動參與。這樣,不僅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發揮,而且學生的主體思考能力與自主學習也獲到了培養與實現。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加快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美文學課上,為學生播放與文學作品相對應的影視作品能夠幫助他們掌握人物關系與故事脈絡,但影視作品中包含了較多的主觀因素,導演與演員對原作品會有不同的闡釋與演繹。因此,教師在挑選教學資料時應注意其觀點與視角的客觀性。隨著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及教育應用,數字學習和移動學習將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這將使教育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師面臨著對其原有角色的巨大沖擊和挑戰,急需完成角色的轉變與重塑。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課作為我國高等院校英語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其開設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英語國家各個時期、不同流派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理解和分析,使學生獲得包括想象、創造、觀察、思辨、表達、分析判斷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而提高其綜合素質。[5]傳統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制約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改革,限制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關鍵。因而,為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將后現代教育理論引入傳統英美文學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增加對文藝批評方法的介紹,按文學體裁實行教師分類教學等策略的實施已勢在必行。
國畫藝術教育審美文化研究
一、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磁州窯審美文化的應用研究
從美術的角度認識磁州窯文化,主要從磁州窯的造型、紋飾如磁州窯的繪制(鐵銹花)、磁州窯書法藝術、藝術規律等方面進行研究,磁州窯審美文化具備鮮明的藝術特性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不論從造型學藝術規律還是構成因素等方面對中國畫的教學都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和可操作性,對學生的藝術素養的提高及創作思維的拓展具有積極意義。磁州窯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白地黑花即“鐵銹花”,鐵銹花是磁州窯特有的傳統技法,其特點是:“由單色拓畫而成,以生動的筆法和黑影輪廓表現物象”1,具有黑白反差強烈、明快、生動的裝飾效果以及瀟灑、豪放的畫風。其造型古樸優美,形制豐富多樣。釉下瓷繪重寫意性,以線為主,既率真洗煉,又神采畢現,尤其“鐵銹花”具有水墨在宣紙上洇漬暈散的筆墨韻味,這與中國傳統水墨畫“見筆見性”的筆墨情趣是相通的。宋代書法美學精神對磁州窯的書法裝飾審美產生重要影響,董其昌云“宋人書取意”2,宋人書的“意興”是一種興會飚舉的審美感興。磁州窯書風多雄強豪放,有強烈的藝術表現主體意識。磁州窯書法的審美特質,為學生打開了一個通往自由之境的通道,其體勢氣息以及生趣盎然的運筆節奏,能夠很好的啟發學生書法用筆的變化和意趣,經過實踐必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磁州窯審美文化的傳承研究及其意義
目前我省高校中國畫教學模式基本沿用了中西結合的美術教育體系,而中國畫與西畫的精神適應模式及教學傳承體系有很多具體的差異,中國畫傳統認識的開放性與教學中的封閉性不相適應,在學院的美術教育中未形成一個與時展相適應的中國畫課程體系。為使我省國畫藝術教育能夠更全面、科學、協調的發展,如何促進我省學院中國畫教育課程的改革,成為一個已待解決的課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民族文化本源出發。在當前“國際化”視覺符號的泛濫與“本土化”語言失語現象嚴重的狀況下,傳統的民間藝術,可以帶我們回歸到民族本源文化的深處,探尋新的傳統文化藝術復興之路。因此在中國畫教學中融入本土優秀傳統美術文化因素,是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知識架構和創作思路、以及提高藝術素養和文化歸屬感的具有創造性和現實意義的嘗試。本課題的研究豐富了中國畫教育體系和教學思路,并為學院藝術教育與傳統美術文化的有機結合提供理論及實踐支持。我們首先整理研究磁州窯可用于教學的文化點,使之更加系統、明晰。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整理如威權的文獻資料、博物館的藏品資料以及典型的民間精品,力求整理的內容能夠直觀全面地代表磁州窯的精髓和文化精神。通過觀摩磁州窯瓷片及古代磁州窯制品,了解其傳統工藝及繪畫風格,參觀窯廠了解具體工藝流程。安排學生進行繪瓷藝術實踐,接受專家的指導,深入學習傳統技法,結合中國畫的特點及磁州窯的工具材料和傳統技法,輔導學生進行藝術創作。重點深化學生對磁州窯的認知,身臨其境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提高他們對型、線條的認識和掌控能力。拓寬思路,豐富學養,以多元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同時,明確學生學習傳統美術文化的目的,把握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以及學與用的關系,以繼承其本質的、有現實意義的元素。通過“以人為本,尊重傳統,請進來,走出去”的有效而多元的美術教育方式,進行立體式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從美術和教育的視角研究、尋釋傳統民間美術文化,從中提煉其形態、材質、色彩乃至其中特殊的審美品質和繪畫語言符號,并確定其美學意義,汲取其中可用于教學的與國畫相得益彰的美學基因和材料技法進行研究,確定每項內容的教育功能,通過實踐研究其可行性、難點以及與國畫專業特點的吻合度。從實際的效果來看,磁州窯具備豐富我省國畫課程和教學模式的客觀條件,教學效果比較可觀,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創造力以及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認識都得到大幅提升,通過對傳統磁州窯繪畫的臨習研究及創作,學生對畫面的整體把握、經營位置以及器形、內容與形式感的諧調統一能力得到加強;對畫面中黑白關系的處理以及散點透視有更深刻的感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也通過教學中學生的體驗及藝術實踐,使磁州窯審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空間得到拓展。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磁州窯審美文化的應用研究,是具備前瞻性和推廣價值的教學實踐。
作者:倪春林工作單位: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歐美文學教學
在知識膨脹、網絡速遞的今天,各大高校從事外國文學教學的人員遇到的問題越來越繁復、棘手。譬如,學生不愿意花費大量精力閱讀文本,怎么辦?教師簡單地以多媒體教學模式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可取嗎?外國文學作品質高量多,而許多學校的課時不斷縮水,教師們按照時代與國別為序的方式詳細地講解,可行嗎?傳統講授外國文學基本上把重點放在20世紀之前的歐美文學方面,那么20世紀以來的文學,到底怎么取舍?在不斷模糊高校師范生與非師范生的界限時,外國文學教學又應該承擔什么責任?說到底,就是我們該怎么迎接課程變革、時代挑戰的問題。我們認為,面對教學、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狀,每位教師都應按照自己學科的特性,結合個人的所長,積極行動起來,不斷優化教學資源,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本文主要就外國文學的講授內容、閱讀文本的選擇、講授方式諸方面進行論述。
一、強化“兩頭”授課內容,加強彼此內在聯系
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各大高校都在根據新要求調整教學內容與授課時間。隨著新的課程的不斷加入,教育部門要求各教學具體實施單位擠壓原有的授課時間,為新課程保駕護航。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原先每節課50分鐘,現在減少為40分鐘。這就要求教師們在授課內容上做出相應的取舍。在授課內容方面,教師“教什么”,這是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重視“兩頭”,一頭是古希臘羅馬文學,另一頭是20世紀西方文學。體系完整,具有神人同形同性、人情美、人性美的古希臘神話不僅是古希臘藝術的寶庫和土壤、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源泉,而且也以神話原型的力量影響著后世歐美文學。古希臘神話原型屬于世俗神話原型,包括女性神話原型、男性神話原型、英雄原型、漂流原型、尋找原型、父子沖突原型、母子沖突原型、兩性沖突原型等,形成了西方文學的母題。
施教者惟有讓初涉西方文學的學生領略到她的博大精深與絢麗多姿,才有可能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才有可能靜下心來去閱讀、玩味、鑒賞、評論她,并把西方文化中合理、優秀的部分轉化為自己的內在養分。因此,一般學者對重點解讀古希臘羅馬文學部分大致沒有異議。但對于20世紀的西方文學,傳統的中國學界,還存在一些成見。他們認為,從文本生成的角度來看,還沒經過長時間的檢驗,不適宜簡單地下結論。例如,意識形態濃、哲理成分重的某些作品,還有一些遵從官方意志的遵命文學,的確下結論略嫌倉促。這部分作品多半是20世紀冷戰以后東西方陣營對壘的結果,既有某些人對某一利益集團的愚忠,又有某些人的階級或種屬的偏見,原因種種,不一而足,歷史上學術界把這部分作品調子定得太高,這顯然需要重新審視。對于20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學術界的看法相對一致,我們所熟知的英、美、法、德和蘇聯的現實主義文學,精彩紛呈,大家如云,這是人類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分歧最大的主要是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作品,諸如意識流小說、表現主義小說與戲劇、超現實主義詩歌、荒誕派戲劇、新小說以及正在產生的新的文學作品等等。對于這些在技巧上刻意求新求變的先鋒實驗性作品,有些老教師還有所保守,不知該如何進行講授,畢竟,20世紀的文本與文論都過于龐雜了。他們的擔心也有道理,因為輕易講授在學術界尚無定論的東西給學生,似乎顯得不夠尊重學術,也對學生不大負責。文學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小覷的“晴雨表”。通過文學,我們可以了解那個時代。作為時代的一面鏡子,文學以獨特的方式記錄時代的變遷和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浮塵起落與心路歷程。因此,作為21世紀的研究者,我們更應當以一種自覺的意識來關注社會與每一個個體。更何況,隨著許多中國家庭單位人口的減少,人們的審美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此外,我們也不能忽視每一個個體的時間與空間被社會多層級的分割與壓縮,真正屬于我們的自由時空少之又少。事實上,工業化程度越高,社會個體的自由度就越小,這時候人們就只有退守到心靈深處,用自己的方式去守護理想的燈塔、洗滌自己的傷口,進行自我療救。
而這一切,我們可以在西方現代作品中找到,把那里作為我們心靈的棲居地。除了“兩頭”之外,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古典主義文學、啟蒙文學與19世紀文學都不應偏廢。為了讓學生具有一個文學史的全局觀念,講授者不僅要在時空布局上對文學思潮、作家作品進行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文學是人學”的觀念,以人本、人文、人道、人性為發展主線,挖掘“人的魅力”。我們在梳理文學的整體發展脈絡的同時,要強調文學的審美功效(包括教化功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時代、每個個體精神向上的努力就是人類走向至真至善至美過程。當然,對于擁有優質資源的學校,又可以別開生面,或以文明史的不同進程將全球納入自己的視野,進行各國之間的文化對話,或以專題形式(譬如英雄主義、婦女命運、流浪漢小說、戰爭題材作品、愛情作品等)授課,而不是按照國別史的序列進行授課。這樣學生學習后就會有一個更加系統的了解,更能夠從宏觀上把握外國文學,更有充盈感、堅實感和系統性。
英美文學人文形態
一、前言
當我們在翻閱英美文學的經典名著時,不難發現,總有一條隱藏的線索貫穿于整本著作的始終,在英美文學的創作原則中,他們將文學的最終歸宿歸源于“人”的發展,從而進一步通過文學的表達形式來對人性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挖掘,文學和人性的相互作用循環往復,從而推動文學的發展和加深對人性本質的感悟,這也暗合英美的“文學即人學”的創作觀點。每當我們閱讀英美巨著時,通過自我分析探究出作品中人性的光輝形象,往往會被深深地折服,這種將人文主義納入文學創作最深處的創作原則,不能不令我們發出由衷的慨嘆。
二、人文主義的概述
人文主義的宗旨是追求人性的解放,萌發于古希臘文化中的人本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展和宣揚,在當時的英美世界,這種思想完全以一種普世文化的姿態占據著英美文化體系首要地位。在這種文化價值體系當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由以神為本轉向為以人為本。到現代,人文主義指的是關于人的本質、使命、意義、地位、特性、價值等理論和學說,其思想菁華在于以人為本,以純真的愛和天賦的善追求人類的最大福祉。人文主義的社會價值取向傾向于對人本的關懷,提倡寬容,抵制暴力,注重維護個人的尊嚴,主張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由平等的哲學思潮。而在英美文學的表達思想中,人文主義的主要表現為對于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對泯滅人性的思想和行為的抵制和反抗。
三、英美文學中人文主義的發展
(一)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文學中人文意識的萌發瑞典著名的古希臘文化研究專家安?邦納曾經說過:“‘人’和‘人的意識’是古希臘文明的原點和最終之歸宿。”古希臘最早的文學形態是希臘神話,作為希臘文化的稚嫩期的產物,已經將最原始的人本位意識滲透到作品創作當中,這也成為后來希臘文化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構成文化要素。當人類掌握了立體行走的能力時,最初因為生存能力的低下而形成的群居生活使得建立起了人與集體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表現為人本位主義,換句話表示也就是這種文化是對個人權利的維護和尊重。在這種文化形態下,誕生的古希臘文學呈現出一種放縱原欲、張揚個性、肯定人的生命價值和世俗生活的文體特征。在古希臘神話當中,神和半神不是完美無缺的形象,神和半神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形象是敢愛敢恨、恣情縱欲、為所欲為。這就真切的反應出那個時代古希臘人民強烈的人本位主義,人本位主要體現在意志宣揚和情欲的宣泄。例如古希臘神話中的萬王之王宙斯的妻子就有七位:墨提斯、忒彌斯、歐律諾墨、德墨忒爾、摩涅莫緒涅、勒托、赫拉,而這七位妻子并不都是和宙斯處于一個輩分地位上,甚至有宙斯的姑姑。古希臘神話中的故事作品從另一個層面表現出來的是希臘人民追求個體生命價值和張揚個性的反映。當然,作為古希臘文化的繼承,古羅馬文學中所體現的精神也存在這人本位主義的意識。人本位意識的繼承發展,對后世英美文學的產生和風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之后經歷洗西方中世紀的封建社會,人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壓,但是人本主義再次爆發的根源并沒有斷絕,直到“文藝復興”時期。
耽美文學讀者心態研討
當今文壇百花齊放,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都爭相綻放色彩。而耽美文學就是在這樣的文學環境中,在各種社會因素的作用下,盛開于文學邊緣領域的一朵奇葩。從詞源來看,耽是沉迷,耽美就是沉迷于美好的事物。耽美源于日文TANBI,其詞義是“唯美,浪漫”。該詞最早出現在日本近代文學流派—耽美派,其主旨是“反對暴露從人性丑惡面為主的自然主義,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學意義”。因此,廣義來說,一切給予讀者唯美享受的文學題材都是耽美學的范疇。但隨著日本動漫的發展,耽美一詞被改造成用來特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情”,即BL(BOYLOVE)。隨著BL主題的小說、漫畫、網游、影視作品等文學形式的流行,耽美一詞已經成為BL的代名詞。從其內容來看,耽美文學主要講男男之間的唯美戀情,這就涉及到了文學作品中的一個主題———同性戀。從古至今,以同性戀為內容的文學作品有很多。雖然同性戀被視為社會的一種暗流,但同性戀文化在任何時代都不曾消失,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當代,同性戀文化一直被文學創作者所重視著。而耽美文學與之前的同性戀文學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作品中兩位主角同為男性,其作品的風格,反映的主題等都與之前的同性戀作品有很大的區別。耽美文學所呈現的整體風格是唯美浪漫的,不帶有之前同性戀作品的壓抑、苦悶的黑色色調,其中的男主人必須是美型的,這樣才符合其讀者的審美標準。隨著耽美文學的流行,作為其讀者群體的“同人女”也發展壯大起來。“同人女”一詞起源于日本,指進行同人創作的女性群體。“中國同人女的產生始于20世紀80年代,源于日本動漫的傳入,成熟于大陸網絡的普及。”隨著同人女的人數越來越多,其逐漸成為這個社會中具有獨特內涵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成員多以80、90后的女性為主,她們活躍在網絡上,創造欣賞以耽美為主題的小眾文化。而這種“小眾”的意思并不是指數量的多少,而是一種亞文化,比如在百度搜索中輸入“耽美”,出現的相關網頁有18400000個;輸入“三個代表”,則出現17500000篇,這充分顯示出了耽美與同人女在網絡上的活躍程度。因此,對耽美讀者群體———“同人女”心態的研究也越來越凸顯其價值性和現實性。關于同人女為何熱衷于耽美文學,本人又有以下幾種觀點:
1對美的追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耽美文學與其他同志小說相比,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都被刻畫得更為唯美、浪漫、細膩,它從女性的審美和情感觸動點來描述一種可望不可即的戀愛狀態。兩美型男性之間的愛情,被塑造成一種有悖于傳統倫理但又美好純粹的讓人同情和向往的戀情。”這對于女性讀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符合女性讀者那種細膩柔和,易傷感,追求完美的心態。對于文中的男主人公,其美型的外表符合了女性讀者的視覺審美追求;對于文中故事情節,其婉轉,浪漫,唯美,也符合女性對于完美戀愛的一種追求。再者,耽美文學中的語言也是打動女性的一方面,繁復的修辭,華麗的辭藻,如沐春風的語言感受使女性對于耽美文學有著執著的偏愛。另外,耽美文學不僅有柔和的浪漫之美,在其作品中還含有一種絕望美。絕望破碎的美往往是最能打動女人的。比如之前流行的韓劇《藍色生死戀》、《對不起,我愛你》等影視作品,都是在賺足了女性觀眾的眼淚后受到了極力的追捧,從而大紅大紫,至今仍被女性觀眾奉為經典。再如現在興起的新銳作家郭敬明,其作品大多以絕望的悲劇戀情為主,像《夢里花落知多少》、《悲傷逆流成河》、《迷藏》等,也都是用撕心裂肺的痛楚愛情打動女性讀者,獲得可觀的銷量。對于同人女對美的追求,“李銀河老師在《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中提到同人女是一種基于本能的好惡來判斷BL作品,標準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不是美型或者沒有魅力,同人女所接受的其實并不是同性戀,而是”兩個美男子之間的愛“外形要求是第一位的,對于BL的理解基本屬于柏拉圖式:靈魂之愛高于肉體之愛,一個人在另一個身上追求的不是他失去的一半,而是同他的靈魂相連的真理”。同人女對于耽美文學的沉迷與喜愛并不是單純的外形追求,雖然外形占了一大部分的原因,但是在淺層次的現象之下還有這深刻的情感因素,女人內心深處總有一種對于悲劇的憐憫之情,因此總因悲劇劇情而觸發內心情感,這種情感越是悲傷痛心就越讓人執著其中。
2對現實的反叛
同人女群體大多集中于80、90后,這些女生現在大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呵護,關注,同時也受到了來自家長,老師等人的嚴加管制。女處于青春期的生們,心中充滿了懵懂的情緒,不安的躁動。因為在初高中時代,“戀愛”是個禁詞,是危險的,是家長和老師強烈壓制的。而處于青春期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反叛心理,越是被禁止的東西就越想窺視一下究竟,使自己內心的窺秘欲得到滿足。耽美文學中的男同性戀故事便滿足了同人女們的這種心理。其實,她們自己很明白,男同性戀是被社會不齒的,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是違背倫理道德的,但正是這樣一種現實生活中的反面題材才對同人女們有更大的吸引力,這種“禁忌的快樂”何嘗不是同人女們對現實生活的反叛,對倫理道德的掙脫,對被束縛著的自己的一種逃避與反抗呢?
3女權主義的興起
大學英美文學教改
英美文學課程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該課程的開設目的是通過對英美國家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文學作品的了解和分析,提高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和觀察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溝通技巧、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這種內容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整體素質。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英美文學課程被不斷地邊緣化,課程教學存在十分嚴重的問題。從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需求這個角度來看,加強英美文學課程建設和深化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目標
高等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人,也就是說要開發智力,而智力的基礎是文化知識。文學是社會生活的集中和典型反映。優秀的文學作品,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可以從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學作品中,了解各種不同時期的社會情況和問題,增加知識,豐富思想,擴大視野。對學習外國語言的學生來說,這種了解更為重要,也更為直接,更為深刻。文學課還可以,使學生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和討論,提高理解、分析和鑒賞能力。文學鑒賞水平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文學及其文學理論的發展也是一個民族文化水平高低和興旺發達的標志之一。
二、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狀
1.市場經濟下英美文學地位尷尬近年來,市場經濟,消費文化,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興起,大學英美文學課的影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再加上很多人倡導所謂的“實用型人才“觀念,更直接影響到大專院校的英美文學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很可惜,我們看到,許多高校的急功近利和全然不顧壓縮教學大綱和英美文學課的教學內容。從表面上看,這些安排似乎是合理的,符合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的需求,并幫助畢業生找工作,這似乎是聰明、務實的措施,但恰恰與大學培養人文精神的原則是想違背的。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美文學課程實際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尷尬的地位看似取決于商品化社會等客觀因素,但也和英美文學課程本身在課程規劃、教學實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緊密相關。
2.課程教材參差不齊,缺少系統性的規劃現有的教材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選用的英國文學史上的一些作品教學材料已經過時,涵蓋內容不完整,一些更重要的作家被忽略。對當代藝術作品,包括非常有限;美國文學的版本多強調文學的歷史,選讀相對較少;教學的重點從知識背景到作家的生活不全面,雖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系統,但不夠全面。這導致學生思維僵化,缺乏見解。
旅游審美文化導游價值表現
旅游觀光具有多種功能,如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審美功能等,但其中最基本的功能還是審美的功能。在旅游過程中導游服務是整個服務工作的靈魂,導游員要向旅游者傳遞審美信息,協調旅游者的審美行為,并且導游本身也是旅游者的直接審美對象。與其他旅游產品所不同的是:他們具有能動性,可以通過形式美(儀表、儀容)與內容美(精神、道德、情操)的協調統一來傳達和引導游客的審美情趣。因此根據旅游審美的要求,強化導游員的審美文化素養,對于提高旅游服務質量,發展旅游業尤為重要。
一、解讀旅游審美文化的內涵
美學家葉朗認為:旅游的本質就是一種審美活動。離開了審美,就談不上什么旅游。人們在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之時;在欣賞豐富多彩的文物,南秀北雄的石窟之際,都可使心曠神怡,情志愉悅。可見通過旅游綜合性的審美實踐,可以提高旅游者的審美能力和生活質量。之所以說旅游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審美實踐活動,在于構成旅游過程的“食、住、行、娛、游、購”這六要素,不僅涉及各種不同的生活和文化領域,而且充滿了豐富多彩的審美鑒賞活動。比如: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觀賞古文物的神韻,窺探風俗人情的神秘,無不是集自然美、藝術美、生活美、社會美之大成,涉及陰柔、陽剛、壯美、崇高等一切審美形態,可以滿足人們從生理到精神等不同層次的審美需求,對調節人類的情感狀態、提高其生存質量和實現全社會審美化諸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特殊價值與推動作用。旅游的功能,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教育。人們出去旅游在“游山玩水”的動機背景之后,實質是一種尋覓美、欣賞美的過程,旅游除了能夠直接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尊重需求和認知需求外,其本質屬性是人類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活動。人們在游覽、觀賞過程中通過對客觀對象美的體驗、認識和理解,得到愉悅,得到美感,在愉悅和美感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和鼓舞。例如,喜歡山水觀光的旅游者,在游覽時看到黃山瑰麗迷人的景色時,心情會異常興奮,產生一種強烈的美感。審美欲望得到了滿足,從而煥發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受到了審美教育。這種美感給人的教育是非常深刻、難以忘懷的。所以說旅游不僅是傳達人類既有的審美體驗,而且要創造出新的審美體驗。旅游的本質是一種審美活動,其審美文化的體現也是多樣化的。旅游審美文化的功能也很豐富,它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它可以使人轉換環境,調劑生活,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驗,強健體魄,欣賞美景,拓寬胸襟,增加生活樂趣,感悟宇宙、自然和人類生生不息的規律,吸納生命自強不息的力量,從而達到天人合一、和諧自由、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在旅游活動豐富的內容形式中,都貫穿著人類的文化觀念,因此,它們也構成了旅游活動的文化內涵。在旅游豐富多樣的活動中,人們實現了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旅游中有審美要求和審美內涵,這本身就是旅游的文化意蘊,它標志著人類旅游活動的文化特點。旅游活動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有游山玩水,欣賞民俗風情,了解地理、歷史、文化、物產,研究人文景觀、建筑特點等等。不同的旅游者有著各種各樣的審美要求和文化思想,因此,他們在休閑和旅游活動中得到的審美文化內涵也是不同的。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旅游從業者開發出具有旅游審美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也有助于導游員提供符合旅游者審美需求的服務,例如讓旅游者觀賞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表演,自已還可以參與民俗活動、民族聯歡等游樂活動,將審美欣賞與自我娛樂結合起來,可以讓旅游者得到更多、更強烈的審美文化的快樂。
二、中西方旅游審美文化的差異
由于中西方地理、氣候、環境和生存的方式不同,產生了兩種對自然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不同的哲學、宗教、審美等基本文化理念,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旅游者對同一景觀的審美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中西方旅游審美文化差異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中國文化比較關注自然景觀所承載的人文美;而西方文化則更關注山水景觀本身所具備的自然美。中國文化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倫理文化,道德是中國古代長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中國人把道德的價值放在其他價值之上。“五倫之要,百行之原”是中國相傳千年的要義,“天地君親師”是中國人普遍敬奉的牌位。因此在欣賞山水時,也要在一切山川景物中都發現可貴的“德”,將人類的美好品德賦予特定的自然對象,從而在物我交融中培養人的道德情操、啟迪人道德的完善。中國古代有一種“比德說”,其核心理念就是認為山水具有人一樣的美德。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提出的“君子見水必觀焉,何也?”的問題時說:“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孔子還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他認為有智慧的人喜歡欣賞水流,是因為水的潺潺流動就象智者思慮的流暢一樣;胸懷寬廣的人喜歡觀賞大山,是因為大山使草木生長,鳥獸繁衍,給人們帶來利益而自己無所求,胸懷象仁者一樣。長期的比德意識,使中國大量的自然景觀與人發生了密切的關系,被賦予了濃重的文化色彩。而西方沒有這些影響,又加上文藝復興運動及蓬勃而起的工業革命使自然界作為獨立的審美客體出現。從整個古代社會和文化現象來看,西方都是以個人為起點,向外開拓,不斷地自我追求、自我擴展,同時也自我革新,西方強調個體的作用這就直接影響著西方人的社會生活和日常民俗習慣,同時也形成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以及對旅游產品的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