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網文學范文
時間:2023-03-20 15:54: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文網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網絡文學在存在方式、創作模式、價值理念等方面確實給傳統文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另外,作家身份網民化、創作方式交互化、文本載體數字化、傳播方式網絡化、接受方式機讀化等形式變異,在給文學帶來一些新氣象的同時,也為文學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復雜的課題。然而,毋庸質疑的是,網絡文學也存在明顯的弱點和缺失。我們從美學的視角觀照網絡文學,必須以平和的心態客觀認識它的特質與價值,深入探究它的正面與負面效應,修正對網絡文學的預期。
自由、寬容、理解、共享,被視為網絡的基本精神?!盎ヂ摼W的最顯著特征是:它是全球的,又是個人的、交互的”[1],“在國際互聯網上,沒有任何一處是與我們星球的其他地方相隔離的”[2]。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其自身的開放性、全民性、共享性,造成了話語權力擴散的最大化。自由、平等、互動、隨意性、民間審美意識等等,成為網絡文學標志性的特質。
網絡寫作的自由與隨意,似乎更接近文學創作的根本,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話語權力的消解,似乎為文學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每個網民都是潛在的作家,寫作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作家的權力被無名的敲擊鍵盤的網絡作者所分享,擯棄了傳統文人寫作的矯情、功利與專制。他們的作品來自生活的各個層面,直抒胸臆,原汁原味,質樸清新,高貴的文學進一步平民化,大眾化,從而具有了民間審美意識的品格,體現了一種向民間回流的趨勢。但是這一趨勢并非單純地回到起點,而是一種徹底的開放。如果說文學在它的起源時期是口耳相傳的民歌一枝獨秀,其后是文人創作一脈相承,那么,在網絡時代,網絡為這兩股激流的匯合創造了機遇,為真正的網絡文學的誕生開辟了一個生長點。對于民間審美意識形態和民間文學而言,找到了一個直接展示自己的舞臺,對于專業創作所代表的政治主流話語和知識精英話語而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網絡造成發表權利的大規模擴散,使文學創作者在數量上和風格上極大地豐富和多樣化了,從而使多元化的審美意識和多元化的語體風格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網絡文學為下里巴人提供了向傳統的以“美”和“雅”為指向的文學理念發起挑戰的機會。所以,真正的網絡文學應當為民間審美意識留有一席之地;真正的網絡文學還應當是一個開放的范疇,能夠兼容多元的文體、話語風格和審美意識,最終,在兼容之中形成屬于網絡這種載體自身的風格。
網絡文學打破了傳統文學嚴格的運作機制,作品無須經過編輯和出版商的嚴格遴選,自由的發言機會使傳統文學中的“個人宣講”變成了網絡文學中真正的“眾聲喧嘩”;而匿名的注冊方式則使網絡們大大減少了社會約束,非功利的自由傾向使網絡真正成為“暢所欲言”的空間,成為狂歡節上的廣場;同時,互動即時的跟帖和回帖,徹底推翻了傳統的話語評論體系,雙向交流使作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讀者的反饋,極大地調動著讀者鑒賞的能動性。網絡的開放性與共享性一方面為文學帶來了全新的創作模式:網上創作——即時評說——網上討論三位一體,大眾參與,大眾評判。一部作品在網上往往會被許多人刪改,轉貼,續寫,最終可能面目全非甚至無法確認最初的作者,表現出一種徹底的平等、自由與互動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打破了傳統文學靜態的文本體式,出現了豐富多樣的網絡文學文本形式,如超文本、合作文本、交互文本以及多媒體文本等等,這些動態的網絡文本著眼點在于讀者、觀眾的積極參與、自由發揮與即興創造。網絡文學的自由,宣告了“作家的死亡”[3],傳統文學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本質上看,網絡文學是一種借助網絡而進行傳播的無紙文學,相對傳統文學而言,由于網絡固有的交互性,網絡文學比傳統文學具有了更多的內涵和外延,但是,不能就此斷定網絡文學就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更光明的前景,更不能以此說明網絡文學終將完全取代傳統文學。一個富有意味的現象是某些火爆的網絡作品一旦下網以傳統的媒介傳播,也就隨之失去了在網上測覽閱讀時的神秘感與新奇感,問津者寥寥。網絡作為一個虛擬的公共場所、無形的城市廣場,居于其中的人們只是在有限的向度里發揮作用,網絡文學的發展必須尋找到一個更為廣闊與深厚的生存背景。網絡作品離開網絡,更容易暴露出其與身俱來的缺憾。
網絡的開放、自由、互動正在強化著文學兩端的張力。一方面,文學的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取得了質的突破,受眾的閱讀欲求與審美期待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化的滿足,而且,受眾還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選擇權力。讀者可以憑著自身的興趣、欲求在文本與文本之間、網站與網站之間進行快速的轉換,其速度是以紙為媒介的文本望塵莫及的。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另外一個方面,網絡使得文化公共空間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話語敞開,給文學帶來了勃勃生機的同時,也消解了傳統作家用宏大敘事手段來反映人類整體精神的方式,放棄了對日常生活進行修辭化處理的手法,轉而謀求一種純粹的精神宣泄,遠離更為深刻復雜的苦難意識、憂患意識和批判意識,最終導致大量泡沫文學產生。撲面而來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式的網戀套路,《網俠》式的俠義套路,以及寧財神的幻想套路,成了網絡文學的關鍵詞,讀來讀去不過是“小學生的天真,中學生的文筆,大學生的感覺”,“型”、“自戀型”以及“嘩眾取寵型”的文學被視為網絡文學的經典范式。至于眾多的網絡,則大肆標榜寫實主義,以流水帳式的方法,在BBS電子公告版自由張貼純粹意義上的個人情感、絕對隱私乃至隨意的排泄物,底蘊不足品格不高趣味低下,堪稱文學垃圾,大大挫傷了我們對網絡文學的信心。有人以一種幽默式的調侃口吻打了一個比方:傳統文學是一個大家閨秀,很有氣質很文靜,但是要慢慢接近才行,而網絡文學就象一個濃妝艷抹的小姐,誰都可以“親密接觸”……
同時,自由的對話式交流使網絡文學評論始終處于自發和無序狀態。浮躁的網絡文學批評決定了它無法承擔起文學理論指導的重任,致使網絡文學進一步走向放縱化、囈語化和平面化,而網絡文學的自由也成為一種缺乏精神向度的膚淺的自由。與傳統文學的經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相比,網絡文學因其自由性和隨意性而缺乏應有的節制和規范。一些網絡年輕、沖動、激情、幼稚,文字猶如寂寞山溝中的野花,自生自滅;另一些網絡由于懷著一種仇視社會的邊緣心態,文字充滿了病態、霉變、腐爛的氣息,對網絡自由精神的表述有一種矯情、虛假的因素,將網絡變成了自己的日記本,文學應有的審美作用和教育作用被徹底淡化,而自我表達、娛樂則被推至主要地位。網絡的特征決定了網絡文學以輕快短小為主,更適合一種游戲性文體——接龍,難以產生厚實的作品,更遑論文學精品。“網絡文學在藝術上還顯得粗糙、隨意,模式也還顯得單一,它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更高需求,也就是說,在輕松之外,有時也需要沉重,也需要尖銳的心靈撞擊,需要深度和精美”[4]。面對先天殘疾和貧血,我們也就不能理解網絡文學情節為何總是充滿新奇、懸念和迷離,修辭為何總是反諷、戲謔和夸張,語言為何總是口水化以及一味地煽情和搞笑。網絡文學有智商而缺少智慧,有情緒而缺乏情懷,與傳統文學強調的耐讀、講究回味、經典性相去甚遠,宛若一個只有寬度而沒有高度和厚度的畸形人。網絡文學轉向極端的個人化世界,勾畫出形色各異的私人世界,但是網絡文學的內存取決于網絡作者的內存,如果抹平了語言差異、情感差異和思想差異,所有的網絡作者都操同一種腔調,用同一種語言和思維方式,那么,網絡文學可以休矣;如果是在這個意義上產生的所謂網絡文學,那將是網絡的無奈,是文化的悲哀和新世紀文學的悲哀。
在當代以消費文化占據主導地位的文化語境下,網絡文學在轟然崛起的商業流行話語面前頻拋媚眼,顯示了一種投降姿態,走向呈現出一種明顯的矛盾狀態。網絡文學游離于傳統之外,建立起自身的話語體系,形成獨有的后現代品格,同時,為迎合讀者口味,創作大多為快餐式消費性為主,缺乏人文情懷,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部分網絡作家在商業包裝下從幕后走向前臺,希望提高作品的商業價值,渴望躋身主流話語,網絡文學與傳統媒介聯手而融入消費文化的生產線。網絡文學的自由最終淪為遙遠的烏托邦。
網絡文學的根本缺陷在于對待文學的態度:玩玩而已,太不把文學當回事;過分強調網絡的特殊性。這必然不可能產生具有深度和歷史感的作品,因為文學的自由只能產生于心靈而不是網絡。
【參考文獻】
[1][2]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萊頓.學習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460-466
篇2
一、網絡文學的定義
并不是所有出現在網絡上的文字都可以被稱為文學,網絡上的文字也有文學與非文學之分。關于網絡文學的定義,經過幾次修正,有學者認為,符合以下三個特征的文字可以算作是網絡文學:第一,經過電子掃描技術或人工輸入方式將已經存在的紙質文學作品載入到互聯網中;第二,直接在互聯網上發表相關的文字;第三,由計算機軟件生成的文學作品。這是從技術領域出發對網絡文學進行的定義。廣義上,網絡文學指的是運用網絡這個媒介進行創作、傳播、存儲和閱讀的文學形式;狹義上講,指的是一種超文本文學,它打破了傳統文學的平面感,使得文學變得立體化。雖然我國的網絡文學出現的時間比較長,也催生了一批影響力較大的網絡文學作家,但是我國的網絡文學依舊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二、網絡文學的審美取向
(一)互動性的審美方式網絡文學的欣賞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網絡為讀者和作者搭建了一個溝通的橋梁。一方面,作者可以在網絡上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解說;另一方面,讀者也可以利用網絡聯系到作者,向作者提問。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BBS小說《風中玫瑰》就是一部讀寫互動小說,體現了網絡文學的互動審美特性?;有缘膶徝婪绞较鄬鹘y的文學而言,是一種完全的變革與顛覆。這種獨特的審美方式給讀者帶來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審美體驗,將自己帶入一個虛擬的時空幻境中,在這個環境里去經歷各種事情。當然,這種體驗也蘊含了一種復雜的心靈感受,實現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對話。在互動性的審美空間中,作者與讀者的身份被模糊了。對于讀者而言,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作品發表見解,甚至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對作品進行修改和補充,創造出一些符合自己審美取向的新文本,這種功能是傳統文學閱讀過程中不可能實現的。對于作者而言,作者在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小說,也就說明他構建了與讀者進行溝通的渠道,通過網絡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可以得到讀者最迅速的反饋,從而使自己的創作更趨完美。從某種意義上講,互動性的審美特性,使作品變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共同創造的結果,實現了寫作和閱讀的民主、平等發展。
(二)式的審美體驗相對于傳統文學形式而言,網絡文學的要求較低,并沒有太多硬性的規定,比如題材隨意、字數隨意、形式隨意。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網絡文學擁有了傳統文學所沒有的活力,展現出一種另類的生活氣息,為普通讀者提供了一個走進文學殿堂的廣闊空間。在平民化的創作和欣賞的過程中,創作者體驗的是一種存在感,一種可以暢所欲言的。網絡作者常常以諧趣幽默、充滿個性的語言,用明快的節奏以及清晰的結構將文本作品展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也不必去深究文字中的含義,只是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了宣泄情緒以及放松身心的目的。網絡文學用率真、感性、碎片式的文字消解了傳統文學審美領域中既有的話語權威,讓進入到這個虛擬世界中的人們可以產生最簡單的體驗。有人認為,這種體驗的層次較低,不能給人的精神世界帶來積極的改變,也談不上什么美感。但是和美感之間是沒有優劣之分的,美感是建立在之上的。對于閱讀而言,只有首先體會到閱讀的和樂趣,才能對人的心靈產生一種震撼的力量,從而產生一種閱讀的美感。比如網絡上的很多詩歌作品,究其本質,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并不符合詩歌創作的要求,但是優美的語言以及網絡便捷的閱讀方式可以讓讀者在短暫的閱讀中產生片刻的精神享受,也為閱讀美感的形成奠定基礎。
(三)生命本真的審美內涵網絡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迄今為止,網絡給人帶來的廣闊空間,是其他載體所無法取代的。在這個自由的空間中,人們運用各種形式對自己的創作進行展示,是多元化創作的一種集合,這也為創作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平臺。在網絡中,人們可以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毫無拘束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因此在人們所認為的虛擬世界中,反而有最真實的存在,有最自由的言論。當然,網絡文學的自由并不僅僅是表現在平民化的題材上,很多怪誕題材的出現,也反映了網絡文學的多元化。傳統文學中的作品一般都是中規中矩的,大多不會偏離主流的創作意識。但是在網絡中,由于人們有機會宣泄各種復雜的情緒,使得生命的本真得到了抒發,所以出現了許多怪誕的作品,也出現了許多對人的靈魂進行挖掘的作品,這其實是在揭示人的內心,是在還原生命。只有真正能夠打動讀者的作品才能讓人堅持讀下去,這是閱讀的一種過濾,也是對作品的一種過濾,這種過濾很好地體現了自由的本質——不強迫,讓創作者和讀者都擁有一種敞開的心態,在這樣的心態下對生命和文學進行深入的體驗。
(四)藝術欣賞的多維審美角度與傳統文學一樣,網絡文學也有很多種形式與體裁,比如詩歌、小說、散文、多媒體、超文本等,后兩種屬于比較特殊的文學形式。網絡文學的載體是互聯網,互聯網本身就具有一種動態屬性,網頁之間的鏈接構成了多種多樣的超文本。對網絡超文本作品進行閱讀,可以發現其中的魅力。比如網絡上《平安夜的地鐵》就是一部十分成功的超文本作品。一開始打開文本的時候,讀者可以對整個故事的背景有所了解,即一個人在平安夜坐上了回家的地鐵,坐上地鐵之后會發生什么故事呢?接下來就有幾種選擇擺在你的面前,選擇不同的地鐵通道會有不同的故事,讀完任意一條通道中的故事,又可以獲得新的權利來閱讀下面的故事,在這樣無限循環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全面的閱讀,甚至會感覺是閱讀了好幾個故事一樣,有的比較恐怖,有的比較溫馨,有的比較神秘。在超文本的藝術世界中,讀者可以有多種閱讀體驗。
三、網絡文學的審美特性的成因以及缺陷
(一)網絡文學的審美特性的成因1.網絡開放性的傳播機制網絡是一種低門檻平臺,其中充斥著各種復雜的信息,人們時常會使用虛擬的信息進行交流。在網絡文學領域中,任何知識水平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文字,這是網絡的特性。讀者通過網絡可以接觸到很多以前接觸不到的文學作品,與作者實現快速地交流。這種傳播機制有利于文學的深入發展,促使更多符合人們欣賞水平的文學作品出現。但過度的開放也會導致文學作品的質量下降,一些低俗作品在網絡上出現并且傳播,會給人們的思想帶來負面影響。2.創作主體賦予網絡文學的當下性傳統平面文學作品一般都是經過時間的沉淀而完成的,作者對于人生和社會有獨特的見解和感悟。相比起來,網絡文學的創作者,一般都是社會中的普通人,他們或許有另外的工作,只是在工作生活之余利用網絡對自己身邊的各種事情進行講述,因此使得網絡文學一開始就具有介入當下生活現場的意義,例如很多網絡文學作品都具有都市生活的烙印,或是打上各種鮮明的日常生活矛盾。3.創作動機的功利性降低對于網絡文學創作而言,很多創作者只是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講述,并沒有考慮到文字會獲得什么大獎或者得到什么利益,當然也不排除現在很多網絡以網絡文學創作作為謀生的手段,但大多數人并沒有將網絡文學創作與利益掛鉤,因此動機比較單純。所以網絡文學作品中會有更多直接反映當下現實的特點,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二)網絡文學審美特性的缺陷1.審美心態媚俗、取寵當前網絡上的很多文學作品,大多有媚俗取寵的通病,尤其是一些網絡小說,涉及更多的是愛情、穿越、武俠等題材,人們喜歡看什么就創作什么,很少有突破。而且為了獲得更高的人氣,有的作者還背離了真實的原則,胡編亂造,使得很多作品只是隨波逐流地存在于網絡上,并沒有什么深刻的主旨與內涵,讓人們在閱讀時受到一定的困擾。2.審美取向過于消極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很多網絡文學作品,尤其以描述都市生活的作品為主,其情節的跌宕起伏確實吸引了大批讀者,但其主題卻宣揚了太多的灰色基調,這對閱讀人群而言,是一種消極的影響。很多時候,作者刻意地傷春悲秋,反而會得不償失。
四、結語
篇3
隨著信息時代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將網絡技術應用于語文作文教學,可以讓作文教學更具活力且高效,可以讓學生感受和體驗一種新奇的作文教學方式??傊?,合理地應用網絡媒體技術,可以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作文學習中。文章結合教學實踐,探討網絡媒體環境下提高初中作文教學質量的實施策略。
一、推薦優秀作品,讓學生感悟生活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閱讀是積累作文素材的渠道,也是寫作的基礎內容。引導學生閱讀是教師進行作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需要做的首先是了解學生的閱讀喜好。有些教師事先不做了解,便把一些自己喜歡但學生并不太喜歡的文章硬塞給學生,讓學生閱讀。學生如果被迫閱讀,自然會覺得閱讀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即使是再好的作品,也會讓學生覺得無趣。學生只有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作品的閱讀中,處于作品所營造的意境之中,閱讀效果才是好的,對學生來說才是有用的閱讀,學生才能從中有所收獲。所以,教師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喜好,然后利用網絡平臺給學生挑選、推薦一些適合他們又受他們歡迎的文質兼美的文章,讓學生們在閱讀平臺上閱讀并進行相互交流。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網絡平臺上一些與教材中的課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學生在這些優秀作品的感染之下,能充分調動自己的閱讀積極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仔細閱讀和品味文章。通過大量的網絡平臺閱讀,學生就能夠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交流寫作感受,讓學生抒發真情
學生學習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弄清楚寫作要求、目的和方法的過程。作文并不是一件高高在上的藝術品,而是一種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手段。寫作其實就是作者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然后與讀者進行思想層面的交流,這并不是多么大的一個難題,只要學生注重在平時多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和情感,多加練筆,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們在寫作上難以有很多的交流,所以,作文教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作文評價環節,也只是教師單方面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有些學生在面對教師并進行交流的時候,會有一種緊張感和壓抑感,很難將自己的真實思想表達出來。而網絡技術大大拓展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空間。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下用更快的速度,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學生可以通過論壇或博客、QQ、微信等方式,與教師或同學進行更好的交流。在這種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更容易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學生沒有了面對教師時的緊張感,在思想上沒有過多的約束,感覺網絡環境下的交流是平等、自然的,就能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展示給別人。這種展示和交流,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三、展示學生作文,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人總有一種自我表現的欲望,總想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尤其是學生,總希望把自己好的一面能夠呈現給別人,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在別人面前,進而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表揚,使自己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能夠激勵學生更加渴望得到成功。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從而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空間,而網絡環境就是一個非常適合學生發展的寬廣的空間和平臺。傳統的作文評價僅限于教師評價,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作文進行一定的修改和整理,讓自己的文章更完善一些,然后通過相關論壇或博客將自己的文章發表出來,讓大家共同賞析、評價。這樣做,教師、家長及同學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文章,大家在瀏覽結束后可以寫下評論和意見,這種評價使學生作文的評價途徑不再單一。學生認為網絡平臺是一個開放、公平、平等的環境,將自己的作文放到網絡上讓大家欣賞,無論是得到贊揚或者批評,都能夠欣然接受。何況,學生會獲得作品得以發表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進一步激發寫作熱情,激?l創造力。這樣,學生的寫作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促使作文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篇4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網絡文學發展的運勢迅猛,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的關系問題也成為了一大研究熱點,本文將從網絡文學現狀與傳統文學特點進行比較分析,闡述其密不可分又彼此不同的文學藝術。
一、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基本特征剖析
文學日益的發展也促使一種新的文學形態的出現――網絡文學。網絡文學是一種網絡時代產生的新的文學樣式,它由互聯網傳播、為網絡用戶提供閱讀與互動。傳統文學的文學理論里,詩歌、戲劇、散文和小說被公認為文學之中的四大種類。然而新興的網絡文學在傳播媒介上與傳統文學相比有了很大的形態變化,隨著報刊、雜志以及互聯網的大量出現,快速的機器印刷和互聯網的高速運轉,網絡文學更傾向于為讀者而創作。因為它不像傳統小說那樣面對的是聽書的聽眾,更多的是潛入讀者的內心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它可以完全脫去說書人禁錮的外套,從而大膽的進行藝術的創新和實踐。但是,在文學性質的認識上,網絡文學并沒有做出過多的改變。
“消費文化”和“商業化”因素的發展占據了網絡文學的肌理,甚至成為了網絡文學的一大特征,它作為最平民化、大眾化的一個藝術形式,以一個“虛擬美學”的空間進入了現代文學的視野,其消費主體也日漸明顯,更多的集中在80、90年代的讀者上,這些“網民”也促使了網絡文學以讀者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方式。商業化的文學導向雖然催生了網絡寫作的高產,但往往也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明顯的表現就是,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網絡追求更多的是急功近利的文學創作,他們往往不把作品的品質放在首位,而是過多的去迎合當前時代下的年輕人的審美口味,這樣就會導致文學進程的緩慢,擱置了文學理論中最初的追求。
在傳統語言的基礎之上,網絡文學衍生出在一定程度上的語言形式突破。網絡上使用的漢語在英語的影響下,出現了部分語序變化或變異,進而造成了漢語詞的超常轉類現象。其風格特征是:詼諧性、新鮮熱辣、侃風較盛、別具風趣。也正是由于網絡文學語言的使用者多為年輕人,所以他們的活力與交際智慧,開放且輕松的交流方式,促使這一網絡語言的形成。
二、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的挑戰
由于傳統文學出版或發表的過程復雜,不僅需要一些文學研究者或著名作家提供意見,還有很多編輯在各個方面的嚴格把關才可以最后被刊登和發表。而網絡文學是在構思的過程中推進創作,在既有的傳統文學框架上,還會根據讀者的反映而不斷地調整故事的框架。網友的反饋更促進了網絡文學的編輯和發表。在“數字化”平臺上進行的寫作活動,因其虛擬實踐的特征,寫作主題的虛擬性人性內涵得以豐富延伸,從而使得人的未完成性和開放性本質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顯然“虛擬美學”所支撐者的網上“虛擬寫作”,無疑比傳統的寫作更有利于情感訴求和人性敞開。
在我國傳統文學歷史長河中,文學創作的審美方向因為時期的不同而發生了多次的改變。距離現代文學的發展最近的一次文學歷史上的審美變化大概就是二十世紀“”前后,經過了魯迅、等大量的新文學提倡者的變革,傳統的詩歌文學開始解體,繼而代之的是文學創作的四個派別:詩歌格律的強調衍生出了現代詩歌流派,社會形態的投影――戲劇文學流派,中西結合的現代散文流派以及有較強應變能力的小說流派。有的是迎合當時農民低下的文化水準與傳統的審美理想,有的是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下對藝術要求的倚重和偏愛,同樣反映了社會的要求。
雖然眾多的網絡文學評論者都將網絡文學分為多種類別,但是在網絡文學審美特性的構成中,網絡藝術充分反映了現代社會人類網絡生活的一種精神層面。而傳統文學往往會帶有趨勢性、政治化的傾向,傳統文學更多的是以詩文櫓魈澹即使是明清時期也只是在白話文上進行了突破,但是新生代的網絡文學可以說算得上是一場徹底的文化解放。其開放性、自由性、平等性的表現特點,衍生出一系列的網絡化語言。這也改變了現代文學批評的標準,新的評判尺度應運而生。
三、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互補性
在傳統文學的人文精神中突破、解構中重構是網絡文學目前的轉型方向,也將是網絡文學這一階段的必然經歷,目前的網絡文學更多地是傳統文學的網絡化,雖然距真正的網絡文學還有差距,但是在一定基礎上取傳統文學的精華,延續其文學價值。
篇5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世界范圍內運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的教學實踐活動已經越來越普遍。雖然現在網絡技術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友好而簡單的對話界面在外語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運用,但是網上探究活動與其它網絡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它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在網上瀏覽查閱信息,而是給予學生一個可行性的任務,引導他們積極的思考,有目的的查閱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完成教師所給予的任務。網上探究活動的理論依據便是現在教育界廣為推崇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又稱作結構主義,是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是西方教育心理學的最新教學理論,最早由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同時,布魯納的發現學習和奧蘇伯爾意義學習理論的提出,進一步完善了社會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社會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學習是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獲取、建構新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應,而是通過已有的認知的材料主動進行學習、探索自我發現的過程。這是一個積極體驗的過程,是一種非程序式、非事先設定的活動,它促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思考,去探索和建構語言的意義,從而建構對語言新的理解。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建構主義最大的貢獻在于強調了人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方面——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
二、網上探究活動方案的設計環節
網上探究活動的理論依據便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也是通過網上探究活動來得以實施的?;顒痈鳝h節如下:
1、介紹背景。介紹背景主要對于即將進行的活動進行介紹,并對于其涉及的主題以及相關的領域做詳細的介紹,使學生明確將要研究什么問題。
2、設計任務。設計任務主要是根據要研究的主題,對于學生明確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最終需要得出的研究成果,并介紹研究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技能。
3、規劃過程。這是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主要是向學生介紹活動具體進行的研究路徑,從而使其在探究路徑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任務。
4、推薦相關的網絡資源,使學生直接進入與主題相關的資源,而不至于因為學生自己漫無目的的搜索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
三、英美文學教學目標內涵的認識
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授課內容可包括:文學導論;英國文學概況;美國文學概況;文學批評。這一表述比較籠統,缺乏指導教學實踐的層次感,但我們可以看出英美文學教學目標的基本框架。再結合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把英美文學課程的目標內涵分為五個層次:一是英美文學原著的閱讀體驗,這是一種基于感性認知的經驗層次。它的重心是把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過程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英美文學經典作品的親身閱讀體驗,逐漸培養起對文學的興趣和欣賞、判斷能力。二是英美文學的基礎知識,這是一種基于理性認知的知識層次。它的重心是讓學生了解英美文學史的發展概況和脈絡,了解英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文學現象、流派、作品和作家,從而獲得英美文學的基本知識。三是英美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這是一種基于理論思辨的審美層次。它的重心是通過對文學批評理論和方法的介紹,通過對具體文學作品的實例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和思辨能力。四是通過英美文學認識英美文化和國民性格。這是一種基于文化認知和文化認可的跨文化交流層次。它的重心是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綜合人文素質,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它的重心是幫助學生/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認識人生,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篇6
一、建立教學資料庫,以便資源共享
利用藍鴿語言學習平臺,根據文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對相關課程進行設置。目前網絡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信息接受和傳播的渠道,但是與教材配套的各種聲像資料卻仍然十分匱乏。教師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作家生平、作品的歷史背景、作品分析的文本資料,根據小說或戲劇改編成的影視資料,小說或戲劇的經典對白或獨白的錄音資料,建立英美文學經典作品閱讀文庫或影視數據庫。以文本、圖片、音像資料相結合的多模態呈現方式, 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理解。
任課教師可以輸入課前思考題及學生在理解《哈姆雷特》時可能需要的相應資料和知識,比如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背景、個人生平、創作風格等。這類背景相關知識量大,并且涉及面廣,課堂教學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面面俱到。但校園網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課后,教師仍然可以把課堂上講述過的內容輸入校園網內, 供學生查閱之用,并附加參考書目,以便課后擴展性閱讀。同時,師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內便捷的電子郵箱進行溝通交流?!靶@網輔助英美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的弊端,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必能大大豐富和發展文學教學模式,是文學教學更趨成熟與完善?!保◤埛?,2004:58)
利用校園網絡平臺,教師可以上傳講義,提供知識點下載和名著在線閱讀等服務,充分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原創英語文學板塊、QQ 空間、郵箱、微博等均可以成為英美文學教學的輔助手段??己朔椒ǖ淖兏锬軌蚺囵B學生的仁愛精神,磨礪完美性格,增加生活熱情。
二、課件開發
英美文學課最大的特點是信息量大,包含作家作品,背景知識,文學理論知識。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僅板書都要占據大量的教學時間, 如果利用網絡資源預先制作教學課件,即節省了板書的時間,也使整堂課井然有序地進行下去。做課件前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系列步驟,考慮實現每個目標的方法,然后再行編寫、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
素材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從互聯網上獲取。豐富的網絡資源具備了形式多樣、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資料、圖片、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只要點擊相應網站,輸入關鍵詞,瞬間就有來自不同網站的信息置于眼前,然后根據需要加以取舍即可。英語方面的相關網站常見的有:中國英語教育教學網、英語素材網,還有能夠提供圖片,動畫和聲音的oh100 網站中素材庫也可以收集到所需要的素材。其二是自制素材。比如用錄音機處理聲音,攝相機、視頻捕捉卡等設備來處理圖像; 用PHOTOSHOP 軟件處理平面圖像,用軟件處理立體圖像。
以狄更斯小說《遠大前程》的教學為例,教師課前準確把握和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用powerpoint軟件把文字、圖片、音像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做成電子課件。制作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反應,給他們留下思索空間。在介紹作者的生平和文學生涯時可以將作者的照片或肖像以及代表作品的版畫封面結合在一起,做成動態的畫面,老師做適當的解釋后再分析和介紹作品多媒體資源為學習者創設的語言輸出環境是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勺寣W生模仿電影對白,表演,小組討論,作口頭或書面報告等。
課件制作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因素。內容豐富、有創新性,,簡易操作、錯誤檢驗以及不斷的鼓勵是友好界面的本質。但是,要注意有的老師為了使得自己課件好看,以此吸引學生的眼球,因此不顧與教學內容是否協調,盲目在課件的頁面上插入一些花哨的圖片或動畫,這樣做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因為學生的注意力多被那些花哨的東西吸引走了,至于真正的教學內容倒無暇顧及了。還有些教師在選擇課件頁面背景時,為了打破單調,采取一些自定義的方法,把界面制成色彩對比太過強烈的那種,其實這也會干擾正常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英美文學課堂教學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時空的束縛。學生可借助電腦、光盤課件和網絡,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實際情況自由選擇時間、地點及學習內容進行學習。例如,在多媒體計算機上運行的CAI 教學軟件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便利工具。CAI 軟件圖文并茂,聲色俱全,其中有電影,原版小說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進行學習。這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網絡環境給學習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機會和范圍。這種交流可以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甚至是和世界上任何一個聯網的人之間的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學生們可以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完成對新知識的建構。
四、注意事項
多媒體教學應用還應兼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引導,而此種主動性引導又離不開教師主導性的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僅體現在課堂上以現代多媒體教學模式下進行的文本分析、文化引入等有形介入,而且還體現在課堂外以現代多媒體網絡輔助進行的溝通互動、指導閱讀等無形介入,更體現在對于紛繁復雜的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選擇及對此產生的效果預測、評估、反饋、改進等方面。同時,網絡文化良莠不齊,面對開放的網絡環境,大學生們在不具備較高文化鑒賞力的情況下,容易誤入歧途,迷失自我。大學生由于沉迷網絡引發的心理危機,需要高校及時干預。英美文學多由久經歷史沉淀的名篇佳作構成,其潛移默化的文化影響或許能在無形中如春風化雨化解大學生的精神危機。有了身后的文化底蘊、社會責任感、人生哲理的支撐,大學生們方能有效地抵制網絡的負面影響?!?/p>
參考文獻
1. 李嘉娜.英美文學教學觀念必須與時俱進[J].山東外語教學,2008(1).
2. 楊玉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心應用效果[J].中國電化教育,2003,(6).
3. 史惠風. 英美文學教學改革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3(91).
篇7
一、延伸生活感知,激發表達沖動
要培養寫作能力必先激發表達沖動,這種沖動就是對生活有發表意見的沖動。而初中學生還處在寫作的起步階段,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尚在培養過程中,即使生活展現在他面前,沒有創設一個特定的氛圍,他們是很難對現實生活發表意見的。因為生活太大,而他們的心靈太小。
日常生活是零碎的,一般人是看不出生活的主題的。但把很多相關生活的片斷集中在一起時,生活的本質才會展現在我們面前。而這個集中是要有一定的生活經歷、有一定的思想基礎,才能做得到。對初中學生來說,這個能力還在培養中,不是可以被預設的,不是討論下就能具備的。而傳統的課堂要做好這個生活“集中”工作很難,要復印就要耗材,要朗讀就更要時間,呈現的程序成線性而不能選擇。而網絡的搜索可以瞬間達到這種生活“集中”,無論是生活事實還是生活觀點。只有把我們在課堂之外的生活活生生地“請”到課堂里面來,讓它們集中呈現在我們學生面前,他們才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從而產生對生活的感悟。
二、跨越時空限制,提供豐富素材
如一次感恩話題的寫作,對學生來說是個很大的題目了。一次作文寫下來全都是寫對爸爸媽媽的感恩,幾乎雷同。 因為他們只不過是用一個故事去敷衍一個概念罷了。生活離他們很近,但他們每天就這樣生活著,犯不著一定要用“感恩”來詮釋他們的生活。
在引進的網絡多媒體的情況下,我們用圖片展現動物世界里的“感恩”,用視頻如公益廣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用音樂《感恩的心》……當然還有“非?!辈牧希绺F困地區沒人贍養的老人、城市拾荒的老人,等等。有些是他們身邊的,有的是他們連想象都想象不到的真實的存在,你想他們愿意這些人就是他們的父母嗎?他們開始被震驚了,才知道自己從沒被感動過。他們要開始思考,他們的感恩從何開始呢?平凡的生活是不容易出現高遠的主題的。通過多媒體跨越時空的豐富素材,學生才能在更廣闊的世界中看見生活的深度,留有思想形成的土壤。在網絡中,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查閱到各種各樣與寫作有關的信息。在信息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坐標,才會不斷追尋生活的意義。
三、突出學生主體,培養理性思考
傳統作文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寫作完全是被動地接受人物,從命題出發,表達的主題沒有自由,以羅列素材論證為主要任務,寫出來的作文難有新的創見。在網絡多媒體情境下,不是以教師命題為中心,而是以學生表達為中心。寫作可以不是被要求而是被激發。我們完全可以不命題,收集一系列有著某一關聯性的信息,學生就會被激發起寫作的興趣。特別是這些信息中有著多元價值觀的時候,他們就會討論,就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因為素材的豐富,必有化為簡約的沖動。因為價值的多元,要選擇自己的價值,這就是理性思維開始發生的時候。老師能做的只是規范思維,使之合乎認知邏輯。
八年級一次《我理想中的學?!返膶懽?,按照經驗我們會往想象作文去構思,直接寫理想。但我們更希望學生能夠由現實出發,寫出真正有思考力的作文來,不求大而求具體。于是,我們就收集了很多特色學校的材料,包括圖片的、文本的、課件的、視頻的;有現在的,有過去的;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接下來,學生就開始比較了,找出優缺點,討論具體國情,找出合理設計,大到學校價值觀,小到寢室的一個細節。文章便開始具體而豐富了。
四、擴大寫作交流,激活寫作欲望
網絡環境下,課堂課后學生的作品可以相互交流,而批閱更可以加大交互性,老師可評,同學也可評。這種交互性比傳統課堂的交流效率要高出無數倍。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其他任何一個同學的作品,比老師讀范文效率高很多,而且讀范文只能聽聽味道而已,感嘆他人的文筆罷了,真能記住的卻沒什么了。
擴大寫作的交流,對激發寫作欲望的作用很大。在網絡上交流,學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意見,作品成績就可以從別人的點擊率、評價等級得出。自己的文章可以建立博客發表,積累自己的成長經歷。這些都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讓他們在提高作品的吸引力上多下工夫,這樣才能更接近寫作交流的本位。
篇8
關鍵詞 新媒體 網絡文學 傳播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75
Dissemination of New Media and Internet Literature
ZHAO Ke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7113)
Abstract Literature helps with the new media platforms, web-based media, the media, prompting the network to produc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network literature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he new media network literature provides technical platform for the network literature hardware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 its scale expansion to create a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Meanwhile, the new media for the network litera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operations provides objective conditions, greatly promoted China's online literature market today, making it gradually scale, and gradually expand the derivatives field, initially showed great market value.
Key words new media; Internet literature; dissemination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媒體形態,通過互聯網、手機等通訊工具,向人們傳播信息,提供服務。而文學借助新媒體平臺,以網絡媒體為基礎媒介,成為一種最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傳播文學。這種文學與網絡的結合,促使了網絡文學的產生、發展,通過整合傳統文學制度因素逐漸形成新型的文學制度模式。不僅如此,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文學在新媒體的推動之下,呈現出硬件技術多樣化、供需規模擴大化、創作運營產業化的發展趨勢。
1 新媒體為網絡文學硬件技術多元化提供技術平臺
新媒體的普及為網絡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石,而移動閱讀設備的問世、廣泛使用為網絡文學硬件技術多元化提供技術平臺。目前,網絡文學正向 PC 、手機 、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平板電腦 、智能電視等多屏終端擴展,特別是3G手機和移動閱讀器推廣,為網絡文學的繁榮帶來了機遇。
據CNNIC2010年統計,截至2010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3.03億人。手機成為網絡文學用戶的第二閱讀設備,使用比例達60.1%。
媒體數碼產品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擴大了網絡文學的生存空間。商家專門針對用戶閱讀而設計了電子閱讀器(電子書),越來越多的視聽娛樂設備的功能日益多元化,逐漸成為手機文字愛好者的網民的重要閱讀設備,移動設備的使用比例達到42.6%。從現有市場情況來看,為了滿足用戶對多屏同源、同步閱讀的需求,多數廠商為此紛推出閱讀云服務,可以同一帳在不同終端、不同平臺網絡中無縫切換。
2 新媒體為網絡文學提供了傳播渠道
網絡文學的為文學原創,網民閱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包括電信運營商閱讀基地、電商電子書刊平臺、門戶讀書頻道、移動閱讀應用等都分布著大量網絡文學內容。
新媒體的普及為國內網絡文學提供了廣泛的傳播渠道,使其呈現出閱讀渠道眾多、網絡文學作家群體龐大、作品供給充沛的特點。同時,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龐大,隨著付費閱讀模式大范圍推廣,并逐漸得到網絡文學用戶的認可和接受,整個市場保持旺盛的需求。
為提高作品的出品效率,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開始走向團隊專業分工、流水線合作創作作品的路子,網絡文學的創作呈現“工業化”生產的趨勢。
(1)網絡文學傳播渠道眾多,作家群體龐大,作品數量巨大,供給充沛。新媒體作為網民自我表達的途徑,在網民強烈的表達欲望驅使之下,在互聯網這個開放自由的寫作空間中,產生了大量文學作品,網絡寫作逐漸盛行。目前,中國網絡的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一些主要文學網站注冊的數量,口徑不同,數字相差極大。比如,在盛大官網介紹中,包括旗下晉江原創網、起點中文網、榕樹下、紅袖添香網、瀟湘書院、小說閱讀等內有注冊93萬,但其旗下的紅袖添香就號稱有注冊110萬。根據一些主要的文學網站所的注冊的數量來看,目前,我國網絡的數量大概在100萬,其中盛大文學包括旗下所有文學網站的就有93萬。但這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還有大量的小型的文學網站無法統計,至于博客就更不計其數了。
(2)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逐漸擴大,付費閱讀意愿逐漸增強,消費能力逐漸提高。截至2010年12月,文學網絡的使用率將近50%,用戶規模達1.95億,比較2009年的數據底增長19.9%,是網絡娛樂類應用中,用戶滲透率唯一增長的應用。2010年,網絡文學商業化運作的快速發展,為調動作者創作熱情,吸引用戶的廣泛參與,文學網站采取增加投資金額、加大宣傳力度、打擊侵權盜版等措施。
用戶的閱讀花費中,手機話費支付成主要支付方式,為59.4%。調查顯示,手機作為網絡文學的重要閱讀設備,用戶對其支付功能的使用將進一步擴大。此外,網絡文學用戶還使用網上銀行、支付寶、銀行匯款、固定電話支付等方式支付閱讀費,其用戶比例分別為54.7%、37.2%、15.2%和15.1%。
3 新媒體為網絡文學創作運營產業化提供客觀條件
(1)在網絡文學產業化過程中,新媒體提供的運營平臺在產業鏈中占有明顯的主導地位。新媒體提供的平臺主要分三種:一是電信運營商,二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三是終端廠商。目前,在國內網絡文學市場仍然是渠道為王的情況下,擁有大規模的用戶基礎,就擁有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因而,新媒體平臺強勢地占據主導地位。新媒體平臺在與內容提供商合作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閱讀及相關服務,并與內容提供商進行利潤分成,其對網絡文學內容的聚合能力取決于與上游版權供應商的合作,包括合作模式、供應商管理體系、供應商數量等。目前整體網絡文學市場中,電信運營商的閱讀基地業務是最大的收入口,占據整體市場收入規模的七成以上。其擁有相對龐大的用戶群、充裕的資金、成熟付費通道,以及對手機應用推廣渠道強有力的掌控權。這一些優勢有助于中國電信運營商成為網絡文學產業鏈的領導者。
(2)在網絡文學的銷售上,全版權所有的全媒體銷售體系逐漸成型。在網絡文學的銷售上,最具代表性的是盛大文學采用的全版權運營。全版權運營是指以版權為核心,在新媒體版權的所有渠道上宣傳、營銷,包括電子閱讀收費、無線閱讀、改編影視、網絡游戲、等多個領域的媒體版權開發。在全版權的營運之下,網絡文學的產業鏈條越來越完整,從網絡媒體開始延伸,已經涵蓋了收費閱讀、廣告、出版、游戲、影視、漫畫、雜志、手機等全媒體領域,網絡文學以不同的媒體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其商業化趨勢明顯,產業鏈不斷延伸,資本增值和利潤效益不斷增長。
其戰略運營為,首先取得人氣超高的網絡文學作品全版權,再在網絡媒體上,以其改編網游、影視或動漫,一是網絡在線小說因為其開放性、連載性、互動性,更能提前占領網絡市場,減少投資風險;二是可以憑借網絡文學在網絡上的人氣,在短時間聚集龐大的消費群體;三是和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內容更新更快,不但受廣大用戶喜愛,而且更容易固定用戶群,這些優勢為網絡文學改編其他新媒體形式,為定位后期宣傳營銷戰略提供了極大方便。此類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市場空間很大,據《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調研報告(2010)》的調查,網絡文學用戶中表示會觀看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的比例達79.2%,表示會選擇玩網絡文學改編游戲的也有37.8%。由網絡文學改編而成的網絡游戲有《誅仙》、《鬼吹燈》、《獸血沸騰》、《天元》、《傭兵天下》等,電影為《杜拉拉升職記》、《第一次親密接觸》等,電視劇為《未央?沉浮》、《佳期如夢》、《泡沫之夏》、《來不及說我愛你》等,并獲得較好的口碑。其中,《杜拉拉升職記》成為網絡文學產業的傳奇,實現了從網絡文學創作2000字到產值10億元的收獲。
4 新媒體背景下網絡文學發展的現狀和展望
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收入規模達46.3億元,較2012年環比大幅增長66.7%。預計在2015年,網絡文學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70億元。但是產業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盈利,需要通過積累用戶以及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充,形成盈利規模效應,從而促使產業鏈各環節走向大規模盈利狀態。
而將來,我國的網絡文學產業化是其必然趨勢。網絡文學產業化在經歷了探索期、市場啟動期之后,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此階段,網絡文學與新媒體平臺將更加緊密地結合,主要參與的新媒體渠道商將掌握核心資源。網絡文化產業會逐步形成“上游開發、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產業鏈條,使自身發展成為全媒體運營的數字圖書資源生產、集成、運營、銷售、服務體系。
基金資助:1.四川省軟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四川省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的戰略研究”(課題編號:2014ZR0173);2.四川網絡文學發展研究中心重點項目“四川網絡文學產業的可實現性研究”(課題編號:wlwx2015001)
參考文獻
篇9
1.1為美術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模式
美術課程是一門視覺藝術,而傳統的美術課程是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一味地灌輸知識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其運用到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傳遞相關知識,完善美術知識結構,改變了傳統的美術教學課堂死氣沉沉的局面;同時,還豐富了美術教案,讓美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網絡信息技術可以把各種美術資源整合起來,優化美術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營造出一種比較自由、開放的美術教學環境,便于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形成多種形式的美術反饋信息機制,以彌補傳統美術教學課堂的不足。
1.2為美術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也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教學是一種直截了當、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客觀演示模式,它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較多的信息,逐漸加深對美術知識的認識,大大提高了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豐富了美術教學的內容,為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了更多學生的注意。
2網絡信息技術推動美術教學發展進步
2.1優化美術教學過程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網絡信息技術的專業操作讓美術教師掌握了美術教學的主導權,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多元化、有層次、有內涵的新型教學管理模式,實現了美術教學中教與學的統一,努力完成美術教學的目標。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整合美術信息的能力,提高美術教學的整體效益。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最直接的視覺沖擊,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產生相關的審美體驗。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最直觀的演示和最真實的視覺享受,比如將文字、圖像、色彩、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連接在一起,把曾經枯燥、抽象的美術課堂轉化為生動、形象,集趣味性、功能性、演示性于一體的視覺盛宴,讓學生完全置身于美術課堂中,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沖破地域格局,在繪畫的藝術長廊中自由飛翔,更好地實現優化美術教學的功能。
2.2充分促進師生的良性互動
網絡信息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開放的學習環境,加強了師生之間的參與性和互動性,促進了師生之間的良性循環。這從客觀上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教學中,主動探索、體驗,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打破傳統學習空間的限制,實現美術信息最直接的交換、思考和優化配置,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創作潛能。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教學,這樣才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讓每一個學生在個體差異的映襯下,思維變得更加順暢、靈活、獨特;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潛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3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這對學習美術內容、掌握美術知識、擁有美術技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美術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為學生提供最富吸引力的圖形材料,營造優美的意境或為他們創造最強的視覺沖擊。在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主導權演變成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和發現的過程,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內在求知欲,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優化美術教學的過程。美術與其他學科相比,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處都可以看到美術的影子。在這種極具藝術性的氛圍中學習美術,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結論
篇10
所謂網絡文學,就是以網絡為載體發表的文學作品,跨入電子閱讀時代,網絡文學迅速發展,大行其道,評論界對其的看法也褒貶不一,莫衷一是。其中一方將網絡文學形容為“時代新文化的先聲”,而另一方則對其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其是“瘋狂的,愚蠢的行為”。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網絡文學呢?網絡上又有沒有真正的文學呢?
網絡文學的勃興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上,任何一次傳播方式的革命,都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的沖擊。所謂“結繩時代”“甲骨時代”“鐘鼎時代”乃至“網絡時代”,已經成為人類各個文化時代的標志,而依托網絡媒介傳播的網絡文學的成長速度也是驚人的。
如果把1999年蔡智恒的網絡長篇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作為網絡文學起航的標志,那么,十幾年間,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網絡文學的突飛猛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今天這個網絡無所不及的時代,網絡的觸角有多長,網絡文學的枝蔓就能延伸多長。
自新世紀以來,網絡作品的出版量每年大約以25%的速度遞增,全國大部分書城、書店都設置了網絡作品專柜。除了書籍之外,網絡原創小說還衍生出諸如電視、電影、電子游戲和動畫等其他樣式的文化產品,網絡文學正迅速向大眾日常生活滲透。
雖然,網絡文學一路高歌猛進,但當前研究界對其價值還存在著較大爭議。甚至一度有人持疑:網絡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文學。
傳統的當代表達?
隨著網絡文學的迅猛發展,很多當代文學批評家開始將網絡文學和中國的傳統文學相提并論,并有一部分學者認為網絡文學其實是承續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傳統,古典文學中的演義、神魔、武俠、公案、言情小說等現在都在網絡上以類型小說的形式重新大放異彩。
《小說選刊》副主編、著名批評家王干就持這樣的觀點:“網絡文學就是傳統文學!為什么這么說呢?網絡文學有很多類型,比如說有說史的、有武俠的、有玄幻的、有言情的。在‘五四’之前,中國文學就是現在網絡文學的現狀。比如說《三國演義》對應《明朝那些事兒》,是說史?!端疂G傳》是一部武俠小說,《西游記》是玄幻小說,《紅樓夢》是言情小說。我們現在看網絡文學,其實就是‘五四’把我們原來的傳統中斷了,現在網絡文學又重新把它接應起來?!?/p>
網絡作家小橋老樹也認為網絡小說就是中國傳統小說的當代表達。首先,從寫作目的分析:宋元話本小說、明清章回小說都有強烈的商業利益在里面,“寫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讓讀者覺得好看,而網絡文學目前唯一的追求就是讓讀者花錢去讀,這兩者是有相似性的”。其次,從作品類型分析:中國傳統小說類型非常豐富,當今網絡小說的分類大部分都能找到原型。比如玄幻、奇幻類小說的源頭有《搜神記》《西游記》《聊齋志異》等,網絡作品代表作《鬼吹燈》《盜墓筆記》等都是從傳統小說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再次,從寫作技法上看:網絡小說有比較明顯的市場取向,為了生存,必須要寫出好看的故事。而傳統小說中經典的故事都有一個基本框架:主人公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或是理想,經過一個線性的連續時間,在一個連貫而具有因果關系的虛構現實中,與主要來自外界的對抗力量進行抗爭,具有強烈的外在沖突,情節曲折,但是最終要有一個不可逆轉的閉合式結構。網絡小說的創作也沿襲了這一寫作技法。
晚清民國通俗小說的延續?
南京大學王彬彬教授認為“要是將網絡文學與唐宋開始的話本小說相比的話,有可比性,也沒有可比性。可比性是有一點相像:都面對大眾。但是四大名著和這些話本又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四大名著從寫作到成書都經過文人的反復加工,至少不是原生態的話本狀態?!度龂萘x》《水滸傳》《西游記》都是這樣,必定有一個文豪將原始文本精心修改創作才呈現出我們現在所閱讀到的小說,所以,不能將中國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簡單地等同起來。”
王彬彬同時覺得,更準確地說,現在中國網絡文學的現狀,和晚清民國幾十年以上海為中心的武俠小說、通俗小說寫作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寫作方式也很像。“那個時候也是寫得非常多,一個新的出版業出現了,新媒體出現了,鋪天蓋地的通俗文學創作多得不得了,當然也被忽視了很多年,近些年,才逐漸開始為學者所研究?,F在的中國網絡文學,是中國傳統通俗小說在網絡時代的一種表達方式。會產生大量的作品,但是有多少會流傳下去?我不知道。我覺得真正的文學研究者沒有必要關心它,但它關系到很多社會心理、群眾心理、社會穩定問題?!?/p>
白馬非馬?
一向以言辭犀利著稱的評論家吳亮直言不諱,將這個問題提到公孫龍理論的高度上來:“這是一個白馬非馬的問題,白馬是不是馬?我的結論是:白馬不是馬!我也不看網絡小說,它那么鋪天蓋地,可是跟我沒關系。去年春節前后,我曾經裝過微信,但兩個月后我就卸載了它。有人說你朋友都不要了嗎?我無所謂,朋友還是朋友?,F在經常會碰到一些場合有人說,掃一掃,相互@一下,我說我不用,但沒有微信世界就崩潰了嗎?世界并沒有因此離我遠去?!?/p>
吳亮說他很慶幸他沒有卷入這個“瘋狂的、愚蠢的行為”中去,這個“瘋狂的、愚蠢的行為”當然指的是網絡文學。在吳亮看來,一部小說寫一千萬字還沒有寫完真是荒謬至極:“所以我們永遠不能對此進行評論,因為我們評完了他還沒有寫完!有一些小說是大眾來消費的,而真正的文學、文化肯定要由較高智慧的人來傳播,如果大眾都可以來談論哲學那是很荒唐的事情!毫無疑問,我們以前經歷過這種狀況,那是不正常的現象!”可見,吳亮對網絡文學持的是不以為然的態度。但吳亮批判的更準確的來說,則是那些動輒連載上百萬乃至千萬文字的,粗制濫造的網絡小說。
網絡上也有嚴肅文學
廣東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楊克則認為:“網上,也有很多嚴肅文學的寫作?!迸c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網這樣具有代表性的網絡文學網站相對應的是一些頗為低調、相對小眾的文學網站,詩人桑克、萊耳等人于2000年2月創辦的詩生活網站至今已經度過了14個年頭,在這14年里,無數詩人將他們的作品首先發表在詩生活的論壇里,絕大多數作品都質量很高。
2014年2月,重慶市作協網絡文學創委會成立。這個首次以官方名義成立的網絡文學平臺的出現標志著網絡作家和傳統作家開始成為一家人。網絡文學歷經10多年的風風雨雨,已經成為文壇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并以和傳統文學加速融合的態勢,構筑起中國文學的新圖景,而隨著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逐漸融合,一些網絡作品在立意、角度上,都漸漸透出嚴肅文學的“范兒”來。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取長補短,加速融合,意義重大。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