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13:58: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唯物主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唯物主義解析論文
摘要: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國古代史(選修)》是在初中統編教材基礎上的“急就篇”,無論是課本還是教參都存在著“失之過簡”的弊端,這就給高中歷史教學造成了教師難以講解清楚,學生難以掌握的不少教學難點。加之,近年來歷史高考加大了對高中難點內容的考核,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突破難點,就成了高三歷史教學的當務之急。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是一個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進步的過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始終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民群眾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對推動歷史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杰出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運用這些基本觀點,對高三歷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比較全面、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教學難點也就能化難變易了。本文僅以“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唯物主義原理對《中國古代史(選修)》的一些難點進行解析,供參考。
一、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觀點,剖析歷史現象的根源。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因而一切歷史現象產生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就在于社會經濟發展及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如原始社會末期產生的“選賢與能”的“禪讓制”,這種傳說中的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其“賢與能”的標準以什么來定位?在已經出現私有財產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誰最“賢能”呢?這是學習“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后,學生產生的一個難以解開的歷史“扣結”。
如果從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正是我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前夜著手,貧富開始分化、階級逐漸產生,在當時的情況下,可能是誰最有威懾性的實力,誰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說成是最賢能者了。“堯的比較富有,舜有儲糧倉庫,禹的父親曾筑城保護自己的財產”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這樣一來,似乎民主公正的禪讓制,其背后就存在著以經濟實力奪位的真相。用《韓非子·說疑》的話來說,就是“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也”。正是在這種憑借實力參與爭位的禪讓制下,也就必然會出現動蕩不安的社會局面,舜逐共工奪堯位,禹放虞舜繼其位,啟殺伯益奪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而王位世襲制則把這個參與爭位的范圍限制到王家子孫這一圈子內,有利于國家政權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因此,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這是歷史的一個進步。而造成這個歷史性轉變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歷史唯物主義又認為社會意識不僅僅以如實地反映社會存在為己任,而且還具有明顯的創新功能,突出地表現為意識超越社會現實的局限而創造出新的觀念,進而又表現為在新觀念指導下實際地改變社會現實,創造新的社會狀態,這是人類意識的能動作用的最高表現,特別是經過人民群眾的實踐之后,社會意識就能變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如東漢末年張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識,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號召,有準備、有組織、有計劃、有綱領地發動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基本瓦解了東漢王朝,使其名存實亡。
利用宗教意識進行斗爭,是農民政治斗爭的一個偉大創舉,為后世農民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然而宗教畢竟是麻醉人的鴉片,又有著其消極的腐蝕作用。它會束縛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戰斗力,使農民分不清敵我。如青州黃巾軍由于曹操摧毀過寺廟,便錯誤地認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結果被曹操瓦解和鎮壓。
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論文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摘要: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自然的理由》是美國當代社會生態學家詹姆斯·奧康納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力作。奧康納認為,“對土地的摯愛,地球中心主義的倫理學及南部國家的土著居民和農民的生計問題”這些政治生態學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在馬克思那里存在著“理論空場”,因此,他致力于探尋一種能將文化和自然的主題與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勞動或物質生產的范疇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論模式,奧康納的結論是:馬克思是在一種“前人類學”的階段進行話語言說的,而沒有領悟現代人類學的真實意蘊,他事實上是不可能真正歷史地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筆者認為,詹姆斯·奧康納在對“方法的探求”的過程完成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社會主義;生產力;生產關系;文化;自然;社會勞動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ecologicalMarxism)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無疑代表了我們這個世紀(20世紀――引者注)的最后歲月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1)“現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2)目前的生態危機(ecologicalcrisis)也呈現出全球擴散態勢,日益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這一切引起了西方知識分子的高度關注。《自然的理由》(下文簡稱《理由》)是美國當代社會生態學家詹姆斯·奧康納(JamesO''''Conner)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力作。在該書《前言》中,奧康納展示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首先,三種“古典管理模式”的瓦解,即西方國家的階級和解、社會民主以及凱恩斯主義福利國家制度的削弱;東方國家的“真正的社會主義”(在西方帝國主義的巨大推動下)的變化;南部國家(傳統意義上的不發達“第三世界”)在大蕭條和二戰期間所發展起來的那些半自給自足式的民族主義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管理模式的瓦解和消亡。其次,資本的地區化和全球化,以及作為資本在政治意識形態維度上的孿生兄弟的新自由主義的傳播,再加上各種類型的環境--生態和社會政治問題的成倍增加。(3)在這些背景之下,形成了新社會運動(newsocialmovements)[例如:女權、種族、生態等]和工人運動向生活領域的擴展,作為這種新的社會變化的理論之一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和與之相應的新的社會物質性實踐活動的生態學社會主義(ecologicalsocialism)應時而生。
一、理論生長點:馬克思的“理論空場”
在《理由》的《導言》中,奧康納借用黑格爾(Hegel)的名言“密納發的貓頭鷹”“在天亮的時候卻折起了它的翅膀”暗喻了馬克思思想的當代性,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輪廓幾乎可以從馬克思的經典文本所凸顯出來的理論視域中被解讀出來”(4),因此,在蘇東劇變以后,馬克思主義依然是可信的,從而也就指認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是馬克思的經典文本。奧康納在對有學者攻擊馬克思在生態學問題上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觀點時的辯解中,則直接指認了馬克思的“在關于社會的觀點中包含有人類不再異化于自然界,人類對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資本積累邏輯的基礎上,而是一方面以個人和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們今天所謂的生態學的理性生產為直接基礎”(5)思想。
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論文
提要:本文認為從根本上說,人的存在是一種“需要一創造性”的存在。這種特性使人的存在又成為一種價值存在。人類存在的獨特性——“需要一創造”性,及人類活動的獨特性——能動的實踐性,都是通過價值所顯示的人的本質,表征著人的存在的價值屬性。人的世界是一個價值的世界意義的王國。此外,文章還指出其中討論人的價值問題,更要強調人的能動的創造性,即創造價值,一個人性結構的內在規定。
關鍵詞:“需要一創造”性價值存在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任何事物都是“自我構成”、“自我運動”、“自我發展”的。人類也不例外。馬克思說:“人雙重存在著主觀上作為他自身而存在著,客觀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這些自然無機條件中。”①這表明,一方面,作為經驗層面上的肉體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必須與外部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以維持自身的生命過程;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內在尺度,從而有可能通過自我意識把自身從自在世界中提升出來。因此,“人不僅僅是自身然在物,而且是人的自身存在物,也就是說.是為自身而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存在物。”②這第二方面,對人之為人的存在具有決定性意義。正如有學者指出,人是符號化的存在物,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是能動的實踐存在物,等等。眾說紛經,但歸之一點,即人的存在方式是獨一無二的。筆者認為,從根本上說.人的存在是一種“需要一創造”性存在。“需要”與“創造”是人類所具有的兩種相互確證,相互滲透而又彼此推進的特性。這種特性使人的存在又成為一種價值存在,并使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進步乃至文明的發展表現出一定的秩序性和規律性。
一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活動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馬克
思明確指出:“歷史什么事情也沒做,它‘并不擁有任何無窮無盡的財富’它并‘沒有在任何戰斗中作戰’創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并為這一切而斗爭的,不是‘歷史’,而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歷史‘并不是把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③筆者認為,人的需要是這種活動的最終推動力,創造性則是一活動的本質特征。因此,從根本意義上說,“需要一創造”性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本質特征。
當代歷史唯物主義哲學變革論文
唯物史觀應該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以永恒的觀念來解釋人類歷史的發展,而是不斷地從現實的物質實踐出發來認識人類歷史的發展。
一
用辯證觀分析現實的社會存在,我們發現社會主義經濟形態中的生產力水平與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中的生產力水平都處在商品經濟的歷史階段,因而兩異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具有相對的歷史同一性,即:現實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歷史存在性之“自然”之無極(注:商品經濟的歷史存在性必將導致社會競爭機制的歷史存在性即市場經濟的歷史存在性。歷史已經發展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揚棄“大鍋飯”機制、促使企業走向市場經濟已成為了在必行的客觀趨勢,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進步)。
與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相對立的是,社會主義經濟形態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經濟形態即否定了以階級對抗為基礎的社會經濟形態(注:因為階級的存在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所以在商品經濟歷史階段,在人口眾多且又貧窮的國家,還離不開計劃經濟的統籌安排,離不開用公有制去防止階級分化與階級對抗的產生。從中國國情來講,尤其是應把國營企業經濟放在首位,要以發展國營企業經濟為主)。
社會運動是有機運行--任何孤立的思維定勢都是不科學的:其的偏面性好比是蟪蛄不知春秋。又:“無”為萬物之始,“有”為萬物之母--兩異唯物邏輯的提出,標志著歷史唯物認識的深化。
二
歷史唯物主義難點分析論文
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國古代史(選修)》是在初中統編教材基礎上的“急就篇”,無論是課本還是教參都存在著“失之過簡”的弊端,這就給高中歷史教學造成了教師難以講解清楚,學生難以掌握的不少教學難點。加之,近年來歷史高考加大了對高中難點內容的考核,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突破難點,就成了高三歷史教學的當務之急。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是一個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進步的過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始終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民群眾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對推動歷史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杰出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運用這些基本觀點,對高三歷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比較全面、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教學難點也就能化難變易了。本文僅以“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唯物主義原理對《中國古代史(選修)》的一些難點進行解析,供參考。
一、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觀點,剖析歷史現象的根源。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因而一切歷史現象產生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就在于社會經濟發展及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如原始社會末期產生的“選賢與能”的“禪讓制”,這種傳說中的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其“賢與能”的標準以什么來定位?在已經出現私有財產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誰最“賢能”呢?這是學習“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后,學生產生的一個難以解開的歷史“扣結”。
如果從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正是我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前夜著手,貧富開始分化、階級逐漸產生,在當時的情況下,可能是誰最有威懾性的實力,誰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說成是最賢能者了。“堯的比較富有,舜有儲糧倉庫,禹的父親曾筑城保護自己的財產”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這樣一來,似乎民主公正的禪讓制,其背后就存在著以經濟實力奪位的真相。用《韓非子·說疑》的話來說,就是“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也”。正是在這種憑借實力參與爭位的禪讓制下,也就必然會出現動蕩不安的社會局面,舜逐共工奪堯位,禹放虞舜繼其位,啟殺伯益奪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而王位世襲制則把這個參與爭位的范圍限制到王家子孫這一圈子內,有利于國家政權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因此,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這是歷史的一個進步。而造成這個歷史性轉變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歷史唯物主義又認為社會意識不僅僅以如實地反映社會存在為己任,而且還具有明顯的創新功能,突出地表現為意識超越社會現實的局限而創造出新的觀念,進而又表現為在新觀念指導下實際地改變社會現實,創造新的社會狀態,這是人類意識的能動作用的最高表現,特別是經過人民群眾的實踐之后,社會意識就能變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如東漢末年張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識,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號召,有準備、有組織、有計劃、有綱領地發動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基本瓦解了東漢王朝,使其名存實亡。
利用宗教意識進行斗爭,是農民政治斗爭的一個偉大創舉,為后世農民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然而宗教畢竟是麻醉人的鴉片,又有著其消極的腐蝕作用。它會束縛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戰斗力,使農民分不清敵我。如青州黃巾軍由于曹操摧毀過寺廟,便錯誤地認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結果被曹操瓦解和鎮壓。
商品拜物教的歷史唯物主義分析
摘要:商品拜物教是指私有制條件下,人們交換勞動的關系表現為商品關系,商品左右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因而人們對商品產生出一種敬畏之心。商品拜物教的物質基礎是商品。因為勞動產品采取了商品的形式,私人勞動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社會的勞動。然而,私人勞動要真正成為社會勞動,生產者必須把自己的勞動產品交換出去。由商品的交換價值而衍生出貨幣,貨幣是同商品相分離的、物化的交換價值。貨幣出現以后,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內在統一,外化為商品作為使用價值、貨幣作為交換價值的對立;商品只有實現為貨幣,它的私人勞動才為社會所承認,它的價值才能實現,貨幣作為一般人類勞動的化身,天生就具有了特權。私有制是商品拜物教產生的制度條件,信用則是促使其蔓延的社會條件。后來,貨幣的交換價值又獲得一個脫離貨幣材料的存在,如國家信用支撐的紙幣,但貨幣特權并沒有消失,商品拜物教在今天表現為貨幣拜物教,其核心是拜金主義。
關鍵詞: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拜金主義;私有制;信用
商品拜物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是指私有制條件下,人們交換勞動的關系表現為商品關系,商品左右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因而人們對商品產生出一種敬畏之心。在市場經濟發達的社會里,商品拜物教演化為拜金主義。通常,人們對拜金主義耳熟能詳,但并不理解拜金主義的本質為何是商品拜物教,至于商品拜物教為何產生、商品如何支配了人,則更是少有關注。本文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力圖厘清該問題。
一、理論界對商品拜物教的研究
理論研究總是與實踐相輔相成的。改革開放之初,甚至直到20世紀80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人心,理論界普遍認同社會主義國家不存在商品拜物教,當時研究的重點問題是如何理解商品拜物教的含義。經濟學界主要有兩派觀點:一派觀點認為,商品拜物教是人們對商品生產關系和貨幣交換關系的一種歪曲反映,歸根結底是一種意識形態。我國多數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采用這一觀點,國外如日本學者河上肇[1]也認為,商品拜物教是一種與商品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另一派觀點認為,商品拜物教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是生產關系的偶像化,是因為生產關系物化而使商品呈現的一種神秘形態[2-5],蘇聯學者盧森貝[6]也持這一觀點。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個體、私營、外資經濟逐漸發展起來,所有制結構進一步多元化,理論界爭論的焦點轉向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拜物教是否存在的問題。多數學者認為商品拜物教是存在的。原因是:其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多種所有制形式,只要勞動不是直接表現為社會勞動,而是通過商品交換為社會所承認,就存在拜物教的產生條件;其二,舊的生產關系和政治關系雖然已經被消滅,但是舊的思想殘余不會馬上消失,它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影響人們[7-10];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商品拜物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是與資本主義私有制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并不存在產生商品拜物教的客觀基礎[11-12]。近年來否認商品拜物教存在的學者已經很少了,研究的重點轉向如何懲治腐敗,消除商品拜物教的制度條件,以及如何防止拜金主義在高校、文化領域的滋生蔓延[13-14];或者從哲學層面探討商品拜物教的現代性意蘊以及意識形態影響[15-16]。以上學者密切結合時代特點,從不同角度力圖給出自己的理論闡釋,對我們深入理解商品拜物教具有啟發意義。鑒于商品拜物教范疇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遵從唯物史觀,從物質基礎、制度條件、社會條件等方面完整梳理出商品拜物教產生和發展的邏輯,而這方面還未見有系統研究。
二、商品拜物教的物質基礎是商品
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內容分析
摘要: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既是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內容,也是高校開展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工作的寶貴教育資源。現階段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必須緊緊圍繞提升教學活動實際效果的根本目標,增加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教學過程中的內容應用比重,創新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教學過程中的內容應用方式。利用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思想內涵深刻、理論視域寬廣、歷史邏輯完整的理論優勢,彌補當前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理論深度不夠、現實說服力不強”的現實短板,推動新時代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工作創新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內容應用
一、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
教學中的內容應用依據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哲學基礎,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是深化和完善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資源。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是馬克思研究社會發展問題得出的科學結論。它既有關于一般社會發展問題的抽象結論,又有針對現實社會發展問題的具體論證。從理論內容上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主要包括社會有機體演進和發展思想、社會批判思想、世界歷史理論、民族發展道路思想、亞細亞所有制形式分析和俄國農村公社的“跨越”設想等理論構成部分。從理論特征上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具有明顯的整體性和層次性。馬克思把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去研究,闡釋社會內部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社會整體與各個構成部分之間的實際關聯。同時,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社會發展問題的研究層次分明。既有對社會本質層次的理論分析,也有對社會運行層次的實踐論證;既有對特定社會階段和特定民族發展道路的具體闡述,也有對特定社會階段和特定民族發展道路的理論抽象。這種理論上的整體性和層次性,使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活動中具有廣闊的使用空間。它既能從理論應用上充實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內容,增加歷史唯物主義教學的深度、難度、挑戰性,又能從實踐應用上增強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實效,提升相關教學活動的現實相關性。1.理論依據歷史唯物主義是開展社會發展理論研究的哲學基礎;社會發展理論是深化、完善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資源[1]。二者有著共同的研究對象,一致的哲學基礎,辯證統一于馬克思社會歷史觀研究全過程。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之間這種相輔相成的理論關聯,構成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應用于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的理論依據。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的研究分為兩個內容層次:一是一般的社會歷史觀思想,即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二是具體的社會歷史觀思想,即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歷史唯物主義集中表現馬克思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一般性認識,著重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它系統闡述馬克思對諸如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社會運行的機制、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形態及其發展過程等問題的結論性觀點。而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則以特定社會形態為研究對象,具體說明某種社會形態的起源、發展和歷史走向,對特定社會的發展條件、發展前提、發展環境、發展方法、發展途徑、發展機制進行理論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社會發展意見。它具體闡述馬克思對諸如古代東方社會“亞細亞所有制”形式的特殊性、俄國社會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可能性、世界歷史的總體發展走向等問題的過程性分析。一方面,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哲學基礎,它使二者內在地聯系在一起。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為考察對象,研究人類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發展的客觀過程和一般規律,是關于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的哲學根據,是一種以唯物主義哲學為基礎的歷史分析方法。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是馬克思考察特定社會形態的發展變化得出的具體結論,它的出現以唯物主義歷史觀和歷史分析方法的科學運用為基本前提。沒有歷史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的科學制定,就沒有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例如,馬克思社會批判思想的出現,就是馬克思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考察資本主義特有發展過程而得出的有針對性的結論。其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批判、經濟批判、政治批判,都是圍繞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進行的,批判的對象以德國、英國、法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現實為主,專門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性和暫時性。另一方面,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淵源,它使歷史唯物主義得以深化和完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作為馬克思對各種社會發展具體問題的思想闡釋,它的出現使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對新世界觀初步探索,到1848年《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唯物史觀的創立[2]。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無疑是思想史的重大“事件”,它使“歷史”真正成為一門科學[3]。這一時期的歷史唯物主義,是在馬克思對社會歷史進行一般考察的基礎上形成的,其思想和觀點也主要是對社會歷史發展變化規律的一般性說明。此后,隨著研究對象的擴展和思想的深入,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和非西方社會進行了更加深刻細致的考察。通過這一過程,馬克思持續深化了對唯物史觀原有問題的思想認識,使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在內容深度和研究范圍上得到新的拓展。例如,馬克思對東方社會發展特殊性的深入思考以及關于俄國農村公社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理論設想,對一般意義上歷史唯物主義而言,既是一個有力的驗證,又是一次重大的深化和發展。2.現實依據作為深化和完善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思想資源,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過程中的內容應用,能夠提升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過程的理論深度、學習難度和思維挑戰性,以及相關教學活動的現實相關性。第一,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能夠增加教學活動的理論深度、學習難度和思維挑戰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高校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教學偏于簡單抽象的應用短板。由于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本身具有抽象性、一般性較強的理論特征,現階段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活動普遍偏重于對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結論性闡釋,很少對這些思想觀點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系統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對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形成“概念化”的機械記憶,缺乏對相關理論知識內在“思想性”的邏輯把握,導致對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大量存在。學生往往能夠熟練記憶歷史唯物主義教材學習內容,具備應對一般理論考試的知識能力,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理解這些一般原理的深層次內涵,也無法運用熟悉的一般原理解釋簡單的現實問題。從筆者的實際教學經歷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作為一門重要的政治理論課,每學期期末考試的通過率都保持在95%以上,也極少出現補考不通過的情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很少發現有學生能夠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知識主動思考正在發生的現實問題。這種理論考試和運用素養上的明顯反差,是教學實效性不強的具體表現。要改善這一狀況,必須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深度和理論廣度。從這個意義上看,作為深化和完善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資源,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恰好能夠改善上述情況。第二,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能夠增強歷史唯物主義教學的現實相關性,使之更加充分地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更加全面地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是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活動的一項基本任務。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說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的特殊性。一般而言,這種用歷史唯物主義抽象原理說明中國社會發展特殊規律的教學方法,非常便于學生知識理解,也易于避免思想觀點偏差。這種教學方法的適用,多以一般性的哲學思辨為論證手段,缺少針對具體社會發展狀況的觀點辨析,因而它的現實針對性不夠強,理論深度淺顯,現實說服力稍差。相比之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專注于具體社會形態的演變過程以及特定國家、民族實際發展進程的考察和說明。這種更具深度的現實考察和理論說明,既有馬克思對具體社會形態發展變化規律的哲學分析,又有對社會生活、社會關系的經濟學探討,因而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和更強的現實解釋力。例如,“東方社會理論”從古代東西方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差異入手,分析東西方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差異,論證東方社會在文明進程中保持獨有特征的合理性。這一理論觀點很好地說明了中華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獨特發展處境以及鄧小平同志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歷史根源。再如,“世界歷史理論”從物質生產勞動出發,指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勢,從空間范圍上看,是一個從狹隘的地域性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發展過程。習在黨的十八大上,明確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樹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一思想的提出,其實就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中國化表述方式。所以,理解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歷史唯物主義深意,也就掌握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完整內涵。
二、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現狀
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歷來以歷史唯物主義一般性原理的普及為教學重點。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作為馬克思對具體社會發展問題的理論分析,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在內容上少有涉及,相關內容的教學應用方式也非常有限。這種狀況的持續存在,導致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多以結論性觀點的內容講述為主,很多思想觀點缺乏完整的論證過程支撐。1.內容應用比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比重較低,還不能滿足新時代高校歷史唯物論教學活動的實際需要。與歷史唯物主義在高校教學中的長期普及不同,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內容運用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也沒有以完整的理論形態出現在教材體系中。首先,當前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材都以闡述唯物史觀的一般性原理為主,很少有專門闡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教材內容。在《歷史唯物主義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國內權威教材中,均未出現闡述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教材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現階段的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材,仍然是以闡述馬克思研究社會發展問題的一般性結論為主。對于社會批判思想、東方社會理論、世界歷史理論等具體社會發展思想,上述教材均未在章節中具體涉及。其次,盡管各高校普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本科學習階段上,設置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課。在研究生學習階段上,設置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系統教學專題課。由于受到課時量和研究方向的限制,相關內容的理論邏輯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完全展開,思想觀點的闡發也很難形成體系。例如,作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內容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在這部著作的序言中提出了東方社會發展理論的核心概念“亞細亞生產方式”。這一概念的提出,是馬克思在19世紀50年代末對資本主義以前各種生產方式的集中探討過程中逐漸分析得出的。而在實際的課堂授課和專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課堂教學完整重現“亞細亞生產方式”這一東方社會發展理論核心概論的發生過程,只能簡要介紹《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主要內容以及它的出現對于歷史唯物主義發展的一般理論意義。因此,總的來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現有內容應用比重,無論是對于學生完整認識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還是借助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闡釋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層次內涵,都是遠遠不夠的。2.內容應用方式作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主要內容,社會批判理論、東方社會理論、世界歷史理論,在現階段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已經有少部分內容得到實踐應用,而應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的授課方式,出現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課程教學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課,在歷史唯物主義課程教學過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的授課方式,給在校大學生提供接觸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早期文獻的學習機會。社會批判理論、東方社會理論、世界歷史理論作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資源,都以經典著作節選的方式出現在教學過程中。例如,《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資本論》第一卷等包含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早期思想的理論文獻,都被收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范圍。通過授課教師的課上導讀,初步改變了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概念化”“抽象化”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與歷史唯物主義之間的歷史關聯和邏輯關聯。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設置了專門的實踐課授課環節,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要,選取有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節選,讓非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本科階段在校生有機會接觸馬克思主義“元理論”。例如,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公共必修課,設置名為“品讀經典”的實踐課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包括《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德意志意識形態》在內的十篇著作節選,供學生在課下集中閱讀,在課上感想交流。第二,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以較為獨立的理論形態,出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的研究生學習階段上。在這一學習階段,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以一種專業化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所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方向的研究生,都會在課上系統學習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同時,馬克思的社會批判思想、東方社會理論、世界歷史理論都會作為必讀內容,安排學生在課下廣泛閱讀,課上深入交流。此外,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還有針對性地開設了與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相關的學術講座和專題討論。師生可以按照不同理論研究需要,開展系統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學術交流。3.內容應用效果通過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部分內容應用,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逐漸為在校大學生所認識和了解,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深度也隨之加強。與此同時,隨著新時代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展開,特別是教育部關于“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教育改革總體要求提出以后,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在內容應用上的短板也日益明顯,對相關教學活動進行內容優化的需要日益強烈。一方面,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取得了一定教學成效。無論是本科學習階段的課程設置,還是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理論專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教學目標。對本科生而言,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活動中的出現,使他們第一次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具體理論表述。這種不同于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的具體社會發展思想,使他們眼中原本抽象晦澀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變得更加立體、鮮活。也讓學生意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宏大理論體系,歷史唯物主義只是其中的一個理論構成部分。無論是對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還是研究,都需要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的知識積累水平。對于研究生學習階段來說,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學習價值更大。研究生學習階段不同于本科生學習階段,這一階段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學習階段,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進入了理論知識研究階段,即對以往學習過程中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邏輯反思和理論拓展。對于專門研究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生來說,盡可能多地了解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發掘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蘊藏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資源,無疑會給歷史唯物主義的創新發展帶來極大幫助。另一方面,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因為相關內容應用比重不高、應用方式單一、應用結構不完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輔助作用的發揮。從現階段的整體情況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仍然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學習內容。即便是在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教學應用較多的經典著作選讀和實踐課教學環節上,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也沒有以一個完整的理論形態出現在教學過程中。它通常都是蘊含在某個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中,只有通過授課教師較長時間的內容分析和理論拓展,才有可能展現出它自身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思想風貌。同時,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歷史唯物主義教學過程中的內容應用結構不完整。一般來說,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歷史唯物主義教學過程中的內容應用比重和內容應用方式,多由各教學單位根據學校總體規定自行安排,或是由授課教師根據自身教學需要隨機設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缺乏系統、科學的內容應用總體規劃,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中的內容應用,往往難以形成推動高校歷史唯物主義教學效果提升的結構性合力。
重新審視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空間——重讀《神圣家族》
【關鍵詞】法國唯物主義/自然唯物主義/人本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形而上學
【正文】
〔中圖分類號〕BO-O〔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326(2001)01-0005-08
歷史常常出現這樣一種奇特的現象,即一個偉大思想家的某部著作以至全部著作,往往在其身后,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歷史運動之后,才真正顯示出它的內在價值,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馬克思的《神圣家族》的歷史命運就是如此。出版于1845年的《神圣家族》在當時并未引起人們的關注。20世紀的哲學運動及其困境,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及其自我反思,使《神圣家族》的內在價值凸現出來了。人們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轉向《神圣家族》,重讀這一歷史性的著作,并重估它的理論價值。在重讀《神圣家族》的過程中,馬克思關于法國唯物主義兩個派別、近代唯物主義發展史以及唯物主義與“形而上學”關系的論述,引起我們極大的理論興趣。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新的思想地平線,它啟示我們重新審視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空間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形而上學”的關系。
一、重新審視法國唯物主義及其派別
在西方哲學史研究中,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以下簡稱“法國唯物主義”)一直被稱作機械唯物主義或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實際上,在法國唯物主義中存在著兩個派別,即機械唯物主義和人本唯物主義,而且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論特征、理論來源和理論歸宿。正如《神圣家族》所說:“法國唯物主義有兩個派別:一派起源于笛卡爾,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主要是法國有教養的分子,它直接導向社會主義。前一派是機械唯物主義,它成為真正的法國自然科學的財產。”(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0頁。)
科學發展觀歷史唯物主義研究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觀點方法,并著重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界定、研究方法等問題作了初步討論。文章認為科學發展觀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是歷史唯物主義學科在新時期理論創新上的一次重大機遇;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當代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佳出場路徑;科學發展觀,以某一相對穩定的歷史進程時期為研究對象;科學發展觀是基于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發展觀,是以哲學、社會科學規律為指針的社會發展觀。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哲學社會科學歷史唯物主義
一、科學發展觀概念的提出
科學發展觀的研究,首要的問題,是科學發展觀概念問題。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黨中央首次明確提出關于科學發展觀的概念。總書記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內涵作了明確的闡述。胡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科學發展觀提出之后,得到了黨內外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擁護和響應,立即引起全社會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相關的表述和提法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人民日報社論2004年12月5日)等等。在我們黨的歷史上,被確定為“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指導性綱領、文件是不多見的。毫無疑問,科學發展觀已經由一個政策型的理論觀點,上升成為對我們黨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原理,上升成為一個戰略性的理論大課題。因此,理論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集中力量,加強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探討與創新。
歷史唯物主義主體性理論變革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對馬克思之前西方主體性理論的歷史考察;馬克思的實踐主體性思想——對西方主體性理論的揚棄與變革;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臘哲學中以本體論為基礎的實體主體論、近代西方哲學中以認識論為基礎的認知主體論、人在對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上也發生了變化、的主體性原則到后來的黑格爾那里則被推到了極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中以人的生存為基礎的生命主體論、權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對主體進行了科學的規定、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體性學說的基石,也是人的主體性生成的現實依據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人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人的主體性的澄明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不同的歷史境遇中,哲學家賦予它不同的內涵。馬克思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來理解主體和人的主體性,科學地揭示和說明了人的主體性,實現了主體性理論的根本變革。
關鍵詞:主體;主體性;實踐
古希臘以來,人們對于主體性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從來沒有終止過。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問題,人本身成了人們探索和研究的對象。人開始關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關注對自身行為的調控及其行為后果的預見,關注對自然和社會的把握,這一系列關注都是以對人的主體性的充分的認識和發揮為基礎的。主體和主體性問題是西方哲學的核心問題,它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在這過程中也暴露主體與主體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馬克思在批判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賦予了主體和人的主體性以生成性的內涵,科學地揭示了主體性的本質,實現了主體與主體性思想的根本變革。
一、對馬克思之前西方主體性理論的歷史考察
(一)古希臘哲學中以本體論為基礎的實體主體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