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1 03:57:00

導語: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論文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摘要: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自然的理由》是美國當代社會生態學家詹姆斯·奧康納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力作。奧康納認為,“對土地的摯愛,地球中心主義的倫理學及南部國家的土著居民和農民的生計問題”這些政治生態學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在馬克思那里存在著“理論空場”,因此,他致力于探尋一種能將文化和自然的主題與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勞動或物質生產的范疇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論模式,奧康納的結論是:馬克思是在一種“前人類學”的階段進行話語言說的,而沒有領悟現代人類學的真實意蘊,他事實上是不可能真正歷史地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筆者認為,詹姆斯·奧康納在對“方法的探求”的過程完成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學社會主義;生產力;生產關系;文化;自然;社會勞動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ecologicalMarxism)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吧鷳B學馬克思主義無疑代表了我們這個世紀(20世紀――引者注)的最后歲月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個新階段。”(1)“現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保?)目前的生態危機(ecologicalcrisis)也呈現出全球擴散態勢,日益成為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這一切引起了西方知識分子的高度關注?!蹲匀坏睦碛伞罚ㄏ挛暮喎Q《理由》)是美國當代社會生態學家詹姆斯·奧康納(JamesO''''Conner)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學術力作。在該書《前言》中,奧康納展示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首先,三種“古典管理模式”的瓦解,即西方國家的階級和解、社會民主以及凱恩斯主義福利國家制度的削弱;東方國家的“真正的社會主義”(在西方帝國主義的巨大推動下)的變化;南部國家(傳統意義上的不發達“第三世界”)在大蕭條和二戰期間所發展起來的那些半自給自足式的民族主義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管理模式的瓦解和消亡。其次,資本的地區化和全球化,以及作為資本在政治意識形態維度上的孿生兄弟的新自由主義的傳播,再加上各種類型的環境--生態和社會政治問題的成倍增加。(3)在這些背景之下,形成了新社會運動(newsocialmovements)[例如:女權、種族、生態等]和工人運動向生活領域的擴展,作為這種新的社會變化的理論之一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和與之相應的新的社會物質性實踐活動的生態學社會主義(ecologicalsocialism)應時而生。

一、理論生長點:馬克思的“理論空場”

在《理由》的《導言》中,奧康納借用黑格爾(Hegel)的名言“密納發的貓頭鷹”“在天亮的時候卻折起了它的翅膀”暗喻了馬克思思想的當代性,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輪廓幾乎可以從馬克思的經典文本所凸顯出來的理論視域中被解讀出來”(4),因此,在蘇東劇變以后,馬克思主義依然是可信的,從而也就指認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是馬克思的經典文本。奧康納在對有學者攻擊馬克思在生態學問題上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觀點時的辯解中,則直接指認了馬克思的“在關于社會的觀點中包含有人類不再異化于自然界,人類對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資本積累邏輯的基礎上,而是一方面以個人和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們今天所謂的生態學的理性生產為直接基礎”(5)思想。

在《理由》的第一章的《導言》中,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另一思想源頭凸顯出來?!氨R卡奇作了一個重要的發現:資本主義社會(這是以資本主義經濟在19世紀所獲得的發展為前提條件的)正處在物化之中,這一觀點相繼被阿多諾、霍克海默爾、馬爾庫塞以及其他一些批判理論家所采納。他們這些人對具體的社會和國家的批判是馬克思當年對商品和資本拜物教的批判的一種邏輯上的自然延續。”(6)奧康納對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前蘇聯和東歐的實踐則是持否定態度的。“類似于前蘇聯的那種并非真實存在的社會主義那樣的東西”(7)(著重號為引者加),“列寧主義、斯大林主義……的革命其實與歷史唯物主義觀念或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深層的規范性要素并沒有關系……?!保?)

奧康納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試圖嘗試的是環境運動和社會主義的一種對話,但作為一種社會變化的新的理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何以可能呢?他的回答是,馬克思的“理論空場”的存在?!皩ν恋氐膿磹?,地球中心主義的倫理學以及南部國家的土著居民和農民的生計問題,這些政治生態學所關心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中難道不是被遺忘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是,絕對是。其實,正像我們將看到的一樣,在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那里,盡管的確存在著上述所論及的以及其他的一些理論空場……”(9)(著重號為引者加)“理論空場”的存在成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生長點,從而使對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成為可能。

二、歷史唯物主義觀念:一種歷史解釋觀

《自然的理由》全書共有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歷史與自然”,旨在對馬克思主義在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問題上的辯證的和唯物主義的思考方法做出闡釋。用奧康納的話說,這一部分是“對方法的探求”,而這種“探求”尤其集中在第一章《文化、自然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念》,這也是本文重點解讀的文本部分。

與我們對馬恩經典文本的看法不同,奧康納在第一章《導言》中指出,“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在任何地方提出對歷史研究方法的系統說明?!保?0)(著重號為引者加)他還對《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十一條提綱提出類比看法認為,不能將它看成基督教“十戒”那種東西,并且認為《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這樣始源性著作中,馬恩依然沒有梳理出方法論的清晰輪廓,并將之歸因于在他們有生之年沒有證明之或否定之的歷史資料。因此,奧康納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觀念”(historicalmaterialistconception)認為是一種“源自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歷史解釋觀”,這一點事實上也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提供了合法性依據。

奧康納視域中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審視對象是“歷史的延續、變遷和轉型的過程,即世俗性的社會物質生活過程以及令人可敬有可畏的社會和政治動蕩、革命以及反革命的過程?!保?1)他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念指認為“用來研究歷史變遷中的延續性以及歷史延續中的變化和轉型的一種方法”(12),并將這種唯物主義方法的辯證法特征概括為:“歷史過程的連續性被放置在歷史之斷裂性的維度上加以解讀?!保?3)

伴隨著生態危機的全球蔓延,生態科學的出現和生態斗爭的事實,奧氏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內涵的拓展已成為必然趨勢,這也為“重構”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客觀實踐支撐。他也指出了歷史唯物主義內涵的雙向拓展。歷史唯物主義的內涵向內拓展:人類在生物學維度上的變化和已經社會化了的人類的再生產都將對人類歷史產生影響;不僅如此,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的自然界,不管是“第一自然”,“第二自然”,(奧氏所言“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筆者認為可理解成“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也應進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這便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內涵的向外拓展。

三、三大主題:文化、自然和社會勞動

馬克思的“理論空場”的存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試圖超越的是“存在于歷史理論和地理-生物學理論或假設之間的二元論現象”(14)客觀上要使文化(culture)和自然(nature)這兩大主題和傳統馬克思主義(traditionalMarxism)的社會勞動主題走向融合,而這種融合的方法論模式的探求,即就是“重構”歷史唯物主義的展開。

奧康納在對傳統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范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解讀模式的分析中,認為其中“文化”和“自然”的線索是缺失的。他認為“歷史唯物主義還必須研究社會勞動作用于自然和文化的方式問題?!保?5)

針對有人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在有關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商品和資本的拜物教的理論之外,并不存在一種關于文化、語言、主體間性和倫理的理論,奧氏指出,“勞動既是一種物質性的實踐,也是一種文化實踐(culturalpractice)”(16),進而他提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二重維度:生產力的客觀性維度,即由自然界所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以及生產對象所組成;生產力的主觀性維度,因為生產力不僅包括總體上的活勞動,而且還包括勞動的不同組合或協作方式,并且這些方式不僅受技術水平的影響,還受到文化實踐活動的影響。生產關系的客觀維度,因為價值規律、競爭規律、資本的集中與壟斷規律具有客觀性,奧氏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舉了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條件下,全球跨國資本重組的趨勢;生產關系的主觀維度,因為財產范疇具有文化意蘊并且建構特定的剝削方式的方法是受致于具體的文化實踐活動的,他以日本企業文化重責任感和美國企業文化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來說明這一點。至此,文化主題(culturalsubjects)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中被凸顯出來,文化主題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中的地位的提升,實際上也是對傳統馬克思主義歷史觀闡釋“科學性”努力方向的一種“重構”。

至于自然主題,奧康納直接指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確沒有一種(或只在很弱的意義上具體)研究勞動過程中的生態和自然界之自主過程(‘自然系統’)的自然理論?!保?7)他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突出的是社會關系與物質技術關系之間的緊張關系,雖然成功論證論證了在不同生產方式中,自然界遭遇不同的社會性建構,但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運作卻“邊緣化”了;經典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突出了“人化自然”,卻未強調人類歷史的自然化方式以及自然界的自我轉型問題,正因為這一點,奧氏將馬克思定位于“前人類學”的話語言說,并未真正歷史地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筆者認為,奧氏對馬克思的定位和自然主題的彰顯,對于我們反思傳統解釋框架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存在著“主客二分”傾向,有可借鑒之處。)

奧康納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是以協作為介入點的。他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中文化和自然的主題之所以被忽視或弱化,是因為源自協作未被全面理解(例如:協作所應具有的文化形式或自然系統中的“協作”內涵)而被單方面處理。傳統馬克思主義中存在著“技術決定論(technologicaldeterminism)”理論傾向,在這種觀點看來,決定一個具體的協作模式之性質的是現有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對象、技術水平以及自然條件,即“技術決定論”;而受盧卡奇和西方馬克思主義影響的學者從現有“權力關系”的起源角度推導出協作模式的性質,即“權力關系決定論”(這種觀點受馬克斯·韋伯的影響)。奧氏則認為協作應或多或少建立在文化規范和生態樣式的基礎上,即由技術、權力關系、文化和自然“四因素”決定,進而將協作和勞動關系模式與歷史的變遷和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生產關系內的變化引起協作關系進而影響生產力水平的變化,并指出協作本身既有量的維度又有質的維度:協作量的維度即協作的規模,這一維度在現時代最突出的表現便是全球協作分工模式的形成;協作質的維度是指用歷史的、具體的方式把勞動活動和生產過程中的的勞動者組織起來的力量形式,以及反抗這種力量的形式,《理由》中是以羅馬銀礦協作、封建莊園協作和資本主義早期工場協作來說明三者不僅有協作量的維度區別,更有協作質的維度不同,并推動生產力不同程度的發展。

社會勞動是傳統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主題。《自然的理由》的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人類史與自然史的交互作用,社會勞動則在人類歷史與自然歷史之間起著調節作用。奧康納認為社會勞動是在社會和自然界之間的“一個物質性的臨界面”,并指明了社會勞動的客觀和主觀的兩種功能:社會勞動的客觀功能是指創造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客觀世界;社會勞動的主觀功能則是建構自己的主觀意識世界,以及對新的人類物質活動可能性的二重影響。至此,社會勞動與文化、自然一起成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三大主題。

四、核心理論:文化維度和自然維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

奧康納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的核心是從文化維度和自然維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展開的。他認為馬克思將“文化”視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而不把它視為與社會基礎相交織在一起的,無疑還處于“前人類學”的階段,因此,“由于沒能領悟到社會歷史或現代人類學的真實意蘊,馬克思事實上是不可能真正歷史地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18)(著重號為引者加)從這個層面上講,馬克思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的視域中作為建構者的地位的“喪失”。奧氏將文化維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表述為:“生產力始終是文化力量的一部分。勞動關系是由各種文化實踐、技術和工藝水平、生產工具和生產對象的發展水平、維持勞動力價格穩定的能力、階級的力量等因素多元決定?!保?9)

奧氏指出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觀念在不具備充分文化性的同時,認為它在唯物主義的維度上也不徹底。由于馬克思對自然的自主性的忽視和馬克思的“理論空場”的存在,奧康納直接闡述了自己的自然維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自然具有一些自主性的生產力,這種自主性源于“森林的持續性、土壤形成的周期、特定種類人口的增長模式以及氣候的變化”(20)等自然界的“弱規律性”;自然的生產關系意味著自然條件或自然過程的一定形式,與其他因素相比,對任何一個既定的社會形態或階級結構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多樣的可能性,《理由》為了更好說明這一點舉了中小財產所有制在哥斯達尼加比中美洲其他諸國更為適宜,是源于該國的地形的特征。因此,他更進一步修正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的觀點,自然界不僅如馬克思所說是生產過程的“合作者”,而且是自主合作者。

奧康納的文化維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是站在現代人類學的立場上,凸現了文化實踐的作用;他的自然維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針對馬克思的“理論空場”,完成了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筆者認為,文化維度在傳統解釋框架中被忽視了,對“重構”具有決定意義的是自然維度。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謂的“重構”并不是指認奧氏本人力圖通過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重新建構歷史唯物主義體系,可能用后現代話語“消解”更符合作者真實本意,因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生長于后現代語境中。)但這種“重構”,在奧氏的思想架構中又是與“地理環境決定論”和“生物學決定主義”作了嚴格區別,從而為在實踐中走向生態學社會主義成為可能并提供了批判資本主義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原則。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完成了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構”的同時,傳統馬克思主義中社會勞動也被“重構”:社會勞動被賦予了文化的特征——“人類的勞動不僅建構在階級權力和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而且也建構在文化規范和文化實踐的基礎之上?!保?1)(著重號為引者加),同時社會勞動又被賦予了自然特征——“人類的勞動不僅建立在階級權力、維持商品價格穩定的努力以及文化的基礎之上,而且也建立在自然系統之上?!保?2)(著重號為引者加)。在被“重構”的社會勞動中,自然和文化的因素相互并存和相互融合,使得文化生態學和生態文化學成為客觀事實,但文化和自然二因素的結合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奧康納的政治理想認為,單一生態學文化所導致的單純綠色政治和單一文化生態學導致的單純紅色政治,應該在物質性和政治性的維度上被揚棄,作為“紅”“綠”結合的生態學社會主義在邏輯上和實踐中應走向前臺。

在《理由》的第三部分“社會主義和自然”中,奧康納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理想——生態學社會主義作了如下描述:“生態學社會主義是一種生態合理而敏感的社會,這種社會以對生產手段和對象、信息等的民主控制為基礎,并以高度的社會經濟平等、和睦以及社會公正為特征,在這個社會中,土地和勞動力被非商品化了,而且交換價值是從屬于使用價值的?!保?3)

參考文獻

(1).米路斯·尼可利奇編:《處在21世紀前夜的社會主義》[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58。

(2).(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152。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美)詹姆斯•奧康納:《自然的理由》[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Ⅳ、2、3~4、50、1、49、5~6、50、51、51、51~52、11、61、61、62~63、72、72、9、77、77、439~440。

Culture,NatureandtheHistoricalMaterialistConception

——the"Reconstuction"ofHistoticalMaterialism

introducedbyEcologicalMarxism

Abstract:EcologicalMarxismisoneofthemostinfuentialtrendsofthoughtofmodernwesternMarxism,"NaturalCauses",whichconcernsecologicalMarxism,isaacademicallywell-writtenworkofAmericanmodernecologistJamesO''''Conner.suchas"thepassiontotheearth,theethicsofearthcentrismandthelivingproblemsofthesoutherncountries''''originedinhabitantsandpeasants"are"theoreticalemptiness"inMarxism.Therefore,theauthortriedtofindapatternofmethodologytocombinethesubjectofcultureandnatureandthecategoryoflabourormaterialproductionoftraditionalMarxism.O''''Conner''''sconclusionisthatMarxstatedhispointofviewatthestateofpre-anthropologyandhedid''''ntcomprehendthetruemeaningofmodern-anthropology.Infact,itwasimpossibleforhimtoconstructhistoricalmaterialismhistoricallyandgenuinely.Ipersonallyconsiderthat,intheprocessof"searchingformethod",JamesO''''Connerhasaccomplishedthe"reconstruction"ofhistoricalmaterialismintroducedbyecologicalMarxism.

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ecologicalsocialism;productiveforces;productionrelations;culture;nature;sociallabour